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入行论》第53、54课串讲笔记

《入行论》第53、54课串讲笔记

【科判联系】

《入行论》十品的内容涵盖了所有菩萨道的修行方法。第一品宣讲菩提心利益,让我们对菩提心生起欢喜心。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核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他人。第二品就讲了修持菩提心,需要清净它的违品,需要忏罪、积累顺缘等等。第三品告诉我们如何受持菩萨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护戒,护戒通过第四品不放逸和第五品正知正念进行宣说,第四品宣说了要守护菩萨戒就不能放逸,要有小心谨慎的心态。第五品从正知正念来宣讲护戒的方便。正知:就是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并了知自己的心正处于什么状态。正念时刻不忘失善法。如果缺少正知,就会观察不到自己的身、语、意处于怎样的状态中,会放逸,会产生很多非法的念头,就会造很多罪业,正念也随之缺失。因此正知正念对护戒的确是殊胜的方便。第五品戊二(正知正念)分三: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也就是护持正知正念,并结合修行心相续而精进实践。

其中:

己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庚一、略说

庚二、广说(分四:一、需护心之理由;二、护持方法;三、如是护持之功德;四、需精勤护持之理。)辛一、需护心之理由(分三:一、未护心之过患;二、护心之功德(分二:一、遣除怖畏;二、修持善法。);三、摄义。)

辛二、护持方法

辛三、如是护持之功德

辛四、需精勤护持之理

己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

庚一、教诫护正知正念

庚二、未护之过患(辛一、未护正知正念之过患;辛二、未护正知之过患(壬一、失毁智慧;壬二、失毁戒律);辛三、未护正念之过患)

庚三、护持之方法

辛一、护持正念之方法

壬一、护持方式

壬二、生起之因53.01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53.02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

壬三、护持之果53.03 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53.04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辛二、护持正知之方法

壬一、正知之前行53.05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壬二、一同趋入

癸一、观察三门状态

子一、观察身体所做54.01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54.02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54.03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54.04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54.05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子二、观察心之动态55.01尽力遍观察,此若狂象心,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

55.02精进习定者,刹那勿弛散,念念恒伺察,吾意何所之?

子三、开许放松之时55.03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55.04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

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随眠不正知,由是不增盛。

癸二、观后当控制

子一、中止非事

丑一、断除贪执散漫56.01无义众闲谈,诸多赏心剧,临彼境界时,当断意贪著。

丑二、断除无义之事56.02无义掘挖割,于地绘图时,当忆如来教,惧罪舍彼行。

丑三、断除烦恼引发之事

寅一、略说56.03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寅二、广说56.04吾意正生贪,或欲嗔恨时,言行应暂止,如树安稳住。

第53课串讲笔记

壬二、生起之因:

恒随上师尊,堪布赐开示,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

——能生起正念的外缘

【消文解意】

上师:按照有些论典里的解释方法,就是能开示大乘、具菩萨戒、有正知正念、精通一切大乘教义的善知识。堪布:是指亲教师,也就是小乘当中传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居士戒的传戒师。那么上师也好,传戒的轨范师、亲教师也好,他们能赐予教言,让我们明辨取舍的道理。

※上师和堪布都是诸佛菩萨通过慈悲化现具缘的上师、具缘的善知识。善知识的法相有两个标准:第一,善巧大乘义。对于大乘的本体、大乘的修行方式、大乘的果要精通,要非常善巧。因为我们所依止的善知识,如果对大乘的法义自己都不精通,怎么教导跟随他学习的人生起菩提心、抓住大乘的关要等,这样是无法教授弟子正确的修行方式的。第二,安住净律仪。这里指大乘的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的三大根本戒律。如果大乘的戒律守护得很清净,那么小乘的戒律也应该守持得很清净。守戒清净,无论是从通达佛法的侧面也好,还是修行佛法的侧面也好,他都是一个合格的善知识。最根本的,这些善知识一定要具足菩提心。如果有了菩提心,他就会有利他的意乐,如果有利他的意乐,他的所作所为都会考虑众生的利益,绝对不会害众生,一定是想方设法地利益众生。

畏敬:“畏”指畏惧恶果,厌离轮回。修行人了解到轮回和恶趣的情况,心里自然生起大怖畏,同时害怕自己违背了佛和上师的教言,违背了取舍之处,害怕上师不高兴,害怕上师舍弃我们,这叫“畏”。“敬”,对上师善知识的恭敬心,因为上师堪布等善知识,能够开示修行的方法,引导我们趋于解脱,有恩于我们,所以我们对他产生恭敬。恭敬心与畏惧心互相促进,修行人对轮回痛苦越是畏惧,就会对上师三宝越有真诚的恭敬心。佛法中的畏敬是因为谦卑的缘故,会在取舍方面非常小心,上师给的忠告、教言,也很愿意去实行,这样更容易接受智慧的教言,更容易得到殊胜的加持。

有缘者:有畏有敬的人,称之为有缘者,也可称之为法器。

【颂词解释】

如果经常跟随具足法相的上师尊长,听闻正法开示,那么具敬畏心的有缘者,就容易恒常生起正念。

【颂词分析】

1.为什么要依靠外缘来生起正念?依止善知识是趋入解脱道之必须依缘,《般若摄颂》中说:“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依止善知识的必要性体现为:第一,得到相应自己根基的引导,自己才能真实生起修法功德。否则佛法深广如海,凡夫人无法了知其纲领要点,无法通达真实义,也不知适合自己的修行次第和窍诀方法,这些必须如法依止上师,通过上师给我们开示取舍的正道:怎样发菩提心、怎样修持殊胜的大乘佛法等,我们才能

学习到菩萨道的精神。第二,由于没有受过长期的教育,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转,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加持和开示,往往会遭受很多违缘,最终导致修行一败涂地。

2.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依止善知识?要用对轮和恶趣的畏惧心和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来依止善知识。原因有三:第一,我们修行的所有功德、威德、悲心、智慧全部依靠上师而获得,所以没理由不恭敬。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修行不好,让上师不高兴,或令上师失望,导致上师不摄受自己、舍弃自己,那我们就无法得到解脱,最终依旧在轮回中流转受苦,这会叫我们感觉很害怕,所以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惹上师生气不高兴。第三,畏惧心和恭敬心是我们依止上师修习佛法中必具的两种因素,也是得上师加持,证悟成就的关键。一个人如果毫无畏惧心,不相信因果轮回,违背上师教言也不害怕,犯了戒律也不害怕,堕金刚地狱也无所谓……这种人就像石头一样,水渗不入,刚强难化,即使佛陀亲临也没有办法调化。

3.依止上师的方式:恒随。依止上师的时间一定要长,如果依止时间过短,修行的质量不够,就不能真正成为法器,没有被上师调化成一个真正行持菩萨道的行者,而且如果过早地离开善知识的话,我们以前的习气有可能复发,外面的因缘也会不断地引诱我们趋入邪道。所以恒随上师善知识的好处:一方面我们在即生中可以长久值遇殊胜的上师、善知识;一方面在这一生中,我们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要尽量遵循上师的教言,经常祈祷上师三宝给我们加持。如果经常这样,我们的心相续就会受到上师的加持,受到法的加持而逐渐地改变。此外,依止上师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有时间、有精力,可以长时间在上师的身边依止。还有一类像城市里的修行者,虽说见到上师的机会不多,但上师也说过:如果能够看光盘,在屏幕上见到也算是依止上师。一方面可以听上师的教言,而且上师在讲法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也可以去随学。要强调的最重要一点是:不管距离上师远近,关键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信心和恭敬心,如果恒常不忘祈祷上师三宝,恒常把上师观于头顶心间等,这样实际上就是零距离。【反观自身】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

——如何生起正念的内缘

(第一个颂词中讲到了“畏敬有缘者,恒易生正念”,既然有畏惧和恭敬,有缘者容易生正念,第二个颂词就讲怎样生起畏敬,因为佛菩萨可以无碍见一切的缘故,“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思维佛菩萨无碍见一切的意义之后,就能够生起惭、敬、畏,生起了惭、敬、畏,就“恒易生正念”。)

【消文解意】

【颂词解释】诸佛菩萨圣尊们随时都能无碍地现见一切,因此我所有的言行心念,必然会毫无覆藏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如此思维后,就会对自己不如法之言行生起惭愧。

【颂词分析】

1.内缘是什么?我们如法依止上师,认真听受正法,了解到诸佛圣尊的功德后,依法反复思维,随时随地存想:佛菩萨和上师圣众,具有无边智慧神通,能无碍现见一切诸法实相,也能不杂现见诸法各自不同的别相,我们所有的言、行、心念,圣众们能随时清晰现见。那么我作为修行人,就不应该在诸佛菩萨面前不应该做不如法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惭愧心;也能对诸佛圣尊所制定的学处从内心生起尊敬心;还能对因果生起畏惧,害怕自己违背学处而堕落,也害怕自己心行恶劣而不为诸上师圣尊摄受,无法得到加持而不能解脱轮回,生起畏惧心,则自然生起时刻不忘学处的正念。

2.内缘的核心是具惭愧心,这是修行人的基础,在《维摩诘经》、《二规教言论》等许多经论中,都强调过。《涅槃经》中说:“惭者内知羞耻,愧者向外发露。”惭指自己内心知道羞耻,惭指面对不知内情的人,自己内心暗自羞惭;愧指在上师三宝他人前发露羞耻愧疚。是在有神通了知己过的天人前感到羞愧。一个人能知惭愧,也是一种可贵的优点。在《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兽无相异也。”若具足惭愧,能制止自己的非法,增长功德,这种人具足了最为第一的功德严饰;若无有惭愧,做什么事都不考虑善恶,不顾禁戒与他人的规劝,佛陀呵责他们与禽兽无异。

3.内缘起作用的关键是要坚信大慈大悲、圆满福慧二资的佛陀以及具有超胜功德的菩萨们,以无碍的慧眼随时能

照见世间上的一切,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干坏事谁都看不见,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恒常都会呈现在诸佛菩萨面前,《极乐愿文》中也说:阿弥陀佛昼夜六时照见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本师传》中也说:“不要认为别人见不到,就大胆地去造罪业,这样如同服用了毒药一般,始终不会有安乐的机会,天众以及瑜珈士们的清净慧眼也必然会无余照见。”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说:“愚笨的人,经常认为自己背后做坏事谁都看不见,其实诸佛菩萨、护法神、空行母以及本尊,早就如理如实地见到了。因此我们应该表里如一地行持佛法,倘若实在烦恼深重,有些行为不如法,也要观想在诸佛菩萨面前进行忏悔,否则,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修行人。”《弥勒狮吼经》中说:“有些出家人在隐蔽的地方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还认为谁都不知道,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颠倒作意。诸佛菩萨随时能照见一切众生,因此,即便在暗处,自己的行为也应当谨慎。”

【反观自身】

壬三、护持之果:

循此复极易,殷殷随念佛。

——如是护持,相续中很容易直接生起随念佛陀的心态。

【消文解意】

循此:如果我们掌握了护持心的方便方法,通过修持恒随善知识和生起惭敬畏,就是生起或修持了护持的因。随念佛:就是护持方法的果,即产生了殷勤地或者经常性不断地随念佛陀的正念。佛法中的六随念:随念布施、随念持戒、随念本尊、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就是随念布施的方法,随念布施的利益;随念持戒,思维它的功德利益和取舍之处;随念本尊,因为本尊有神通能看到我们的种种行为;随念佛陀是因为佛陀是我们的皈依处,随念佛陀就容易随念法,随念法容易随念僧,功德自然会随之产生。倘若念念不忘佛陀,对佛陀始终有种感恩心、亲近心、恭敬心,那我们的言行举止便会一直处于佛的加持中,以后也不容易出现违缘。这是一个功德。。

【颂词解释】通过上述通过以敬畏心依止善知识,认真听受正法,以及忆念上师、诸佛菩萨随时都在照见自己,相续中很容易生起随念佛陀的心态。

【颂词分析】

1.生起正念的关键在内缘。我们如果时常心怀惭愧,时刻警惕存念:“我不能违背诸圣尊的教言,如果违背,他们都在看着我,在这些高尚的圣者前,我如果作一些丑事,那怎么能对得起圣尊们,怎么能算是修行人呢?……”这种坚持修持内缘的结果,就会在自相续中具足惭愧、警醒,生起正念。生起正念的功德非常大,因为生起正念就圆满具足了随念佛、法、僧的功德。修持正念好的人会时时刻刻都觉察到三宝不离自己,观照护念自己,就能做到时刻念佛不辍,能以此而熏染起无量功德之香。而那些没有惭愧敬畏正念的人,即使每天念“阿弥陀佛”,也会像之前学习过的颂词一样,“然心散他处,佛说彼无益。”也会如憨山大师所说,那只是枉费功劳,得不到很大利益。

2.生起正念需要长时期闻思修串习。以上介绍了生起正念的内外因缘。如果我们具足了这些因缘,上师三宝的加持不会离开自己,圣尊们的智慧与自心融通无隔,正知正念也不会离开自相续,这样,我们的修行肯定会顺利取得成就。但凡夫心没有稳定可言,有可能过不了多久,有人就会将这些教言忘得一干二净,一点印象也不留。所以,想要保持正念,就应该经常反复闻思修,加深印象,这样自相续会为圣尊的智慧所充实,自己的分别念也就与圣尊的智慧相融,如此长期熏习,圣尊们的智慧点金剂也就能将自己分别念钢铁变成纯净的智慧黄金。

【反观自身】

为护心意门,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随临,逝者亦复返。

——用比喻说明以正念护心可令正知接踵而至,即便忘失了也会返回。

(如果正念和正知都具足了,我们就能够护心,如果经常护心,就能够护戒,护学处,这就是护持正念之果。)【消文解意】

心意门:我们心中,拥有戒定慧等善法的智慧和福德,这些必须要用正念的门卫来守护,这样才不会给贪嗔痴和

嫉妒傲慢等烦恼盗贼任何可乘之机。

【颂词解释】为了守护心意门,防止烦恼侵袭,而将心安住于忆念善法的正念后,正知也就自然地随着来临,即便是正知短暂地离开,但是因为有正念的缘故,忘失的正知也会返回到我们相续当中。

【颂词分析】

1.此颂继续宣讲了护持正念的第二种果,以及正念和正知的关系。首先,前面有颂词讲,如果没有正念,无正知的贼会趁虚而入偷盗我们的善财,夺去生善趣的生命,那么从这个颂词的反方面讲,如果我们安住了正念,正知也就随临了,无正知的烦恼就不会生起,即便逝去也会复返,这是护持正念的第二种果。其次有了正念,就会生起正知,反过来如果我们有了正知,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也能引发正念,所以正知和正念二者相辅相成。,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所谓的正念,就像我的门卫一样,如果外面没有门卫,各种各样的人经常跑进来,所以安门卫是有必要的。”

2.正知正念对修行圆满的意义。以前的那些修行人,最初智慧的积累,中间智慧的增上,最后功德的圆满,全部都依靠正知正念。有些大德的教言中说:“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的大成就者,他们修行中最殊胜的窍诀,就是不舍正知正念。”无论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没有正知正念的高僧大德,哪个传承中都是找不到的。因此,寂天论师在前面也是对我们合掌祈请:只要想护持戒律,只要想护自己的心,绝对不能舍弃正知正念!

【反观自身】

辛二(护持正知之方法)分三:一、正知之前行;二、一同趋入;三、略说护持正知之法相。

壬一、正知之前行:

心意初生际,知其有过已,即时当稳重,坚持住如树。

——了知心意的状态有无过失,引发正知的正行修法就有了基础

【消文解意】

住如树:如果遇到了恶念,你的心不能去跟随,然后身体不要去动,口也不要说,暂时强压自己的烦恼,忍耐后稍作安住。

【颂词解释】在我们心意最初开始活动之际,就要以正知审察,如果有过失,就应该稳重安住如大树一般,不为烦恼所动。

【颂词分析】

1.善法的大小主要是依靠自心来安立的,修行任何一个法,做任何一件事情,包括行住坐卧、言行举止之前,都应该认认真真地观察我们的发心。如果是贤善的发心,就可以付诸行动;如果我们发的心是一种无记的心,就要调整为善心。以菩提心的摄受,善法的力量就非常巨大。如果我们听法的心是个恶心,那就更要停下来调整它。龙树菩萨说过:“贪嗔痴所造的业为不善业,无贪无嗔无痴所造的业为善业。”如果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调整怎么办?华智仁波切说:如果无论怎样努力都调整不了自己的发心,就要选择放弃这个事情。上师提到,若是以嗔恨心杀生,异熟果是堕入地狱;若为吃肉、得毛皮而以贪心杀生,将会转生于饿鬼当中;若以愚痴心来杀生,果报就是沦为旁生。

2. 我们如果想造一些恶业,恶念层出不穷,这时应该觉察到这是贪嗔烦恼业障现前。如果了知心意是染污的,那么这对自己的修行不利,我们就应该立刻让心稳重下来让心像树一样如如不动,再在此状态中进一步观察身语意,进一步把它调整到一个如理如法的状态中,这样对我们的修行就会有真正的作用。

【反观自身】

我们众生的分别念瞬息万变,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它在对你指挥的时候,要看动机善还是不善。动机善的话,则要尽心尽力去做;如果动机不善,立即要悬崖勒马,不要再继续下去。一般来说,我们心里想的不一定都要去做,尤其是造恶业,如果听从这些念头,后果将会非常可怕。华智仁波切也说过:“心里所想的,不能全都付诸于行,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过患。”

第54课串讲笔记

壬二(一同趋入)分四:一、观察三门状态;二、观后当控制;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

(一同趋入可以理解为对身体、语言和心三门一同观察。即通过观察身体、语言、心而进入调心的状态。)

?要随时了知身语意的状态:何时处于修行状态,何时处于放松状态。总而言之,就如佛陀的教诲:修行

不能堕于两边,而应该行于中道。中道有见解上、行为上和生活方面的中道。比如见解方面的中道:就是抛开极端的常见、断见,安住于中道;行为上的中道:既不能太散乱,也不能过于紧张,我们必须知道何时该紧,何时该松,松紧适度是行为方面的中道;生活方面的中道,就是不能过于奢侈,也不能过于贫穷,要远离这两端而行于中道。佛陀教育我们:身体的行为、说话、心态都不能走极端;修行、抉择正见等都不能极端,保持中道才符合修道的意义。

?佛陀告诉我们,修行时如果处于两个极端,心会出现比较强烈的波动;如果处于中道,不管是身心,还

是生活方式,都会处于相对比较平和的状态,心没有过多的波澜、动摇,有助于我们思维法义,安住在究竟的实相当中。这样的状态容易修行,容易了知一切现象的本质。

癸一(观察三门状态)分三:一、观察身体所做;二、观察心之动态;三、开许放松之时。

子一、观察身体所做:

?此处强调了学习佛法的修行人,在行住坐卧方面对身体行为也有一些要求,因为一方面我们的身体跟心

有密切关系,假如身体的行为如法,自然对调心有一定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和语言,也能了解其内在的心理。

?世间的正式场合中,一般有比较规范的礼仪要求,如社交礼节、日常威仪等,世间上的这些要求,如培

训公司员工、宾馆服务员,要求他们的身口意应该如何,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或者为了更好地满足客人的需求。这些跟佛法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佛陀在律藏中制定的威仪,目的是为调伏我们的心,让我们最终获得解脱。因此,二者的终极目标有极大差别。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在修心的过程中,如何以正知正念保持行为如法而行。

【消文解意】

【颂词解释】我始终不应该放纵自己的眼睛,无意义地四处散漫张望。我一定要下决心“恒常”地保持双眼微睁,向下垂视。

【颂词分析】

1.作为修学佛法的人,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如法如理。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往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是否是利益众生的善念,如果是对利益众生有重大意义,那么我就开始行动。在行路的时候,威仪应当如法,不能东张西望,而要稳重庄严,徐徐而行。

2. 每一位出家人或在家居士,行为要如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佛教,一方面众生通过观察修行人的行为来评论佛教,一个佛弟子的威仪、行为如理如法,比较寂静、调柔的话,就容易让其他人心生好感和信心,可以感化周围很多人,甚至是不信佛教的人;如果看到这个人的行为很粗野,非常不如法,别人当然对你直接产生反感,也会对你所行持、所皈依的教法心生不满。我们的有些行为可能为别人种下了解脱的因,有些行为则可能毁坏了别人的善根。所以,为了保护他人的心相续,作为一个佛弟子有必要行为如理如法,在行住坐卧中,心中具足正念,不让妄念随意指使自己,不让别人心生反感。因为我们的行为和心有关联,通过观察外在的行为可以了知内心的想法,外在的行为都是受心所支配。另一方面,外在的行为和内心有一定关系。如果我们行走时动作很大、眼睛到处散漫地观望,就说明自己的心很散乱。

3.那么如何做到行为如法呢?首先不能散漫地东张西望,如果眼睛四处张望,看的外境多,分别念就很多,分别念很多,内心就会产生很多不如法的心态。而且一个人的眼睛毫无意义地东张西望,不但身体不如法,给别人不端严的印象;他自己的心也会散乱于外境随色法而转。华智仁波切说:“眼识贪执于色故,飞蛾亡于灯火中。”其

次,行路时,双眼注视前面约一木轭远的地面,过远,心易随外境散乱;过近,走路不方便;左顾右盼,更是不如法。在《般若摄颂》中也说过:“行住坐卧具正念,视一木轭心不乱。”第三,行路时应摄心念佛,一心不乱。第四,不但外表上很庄重,内心也能藉此护持好正知正念。

4.如何可以做到行为如法呢?第一应对自己有种观察的勇气,如果有了这种正知,随时都会有一种控制的能力。第二加强闻思能够提升控制身威仪的能力。第三要持之以恒如理如法行为处事,不要“诈现威仪”。

【反观自身】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长时间盯着前方走路容易疲劳,修行也不容易进步,所以,此时应该舒缓疲劳

【消文解意】

“正视”就是以平和正视的方式对待对方。

【颂词解释】为了使垂视的双眼得到休息,我应偶尔放目看看四周。如果正好有人来至近处,就和颜悦色地看着他(问好)说:善来!

【颂词分析】

1.行路中劳累、昏沉时候有一些开许,我们可以稍作一会儿休息,放目看看四处,让疲劳的身体、眼睛恢复,这时候必须停止走路,边走边看也是不如法的行为。应该注意的是,在休息时,不能将头扭来扭去,东西顾盼。上师如意宝说:“有些没有学过戒律、受过佛教教育的人,他的头是‘日勒勒梭’的,很难看。”“日勒勒梭”是藏语中的贬义词,是形容人头部东西转动、探头探脑等不庄重的行为。世间有世间的礼仪,我们佛教有自己的威仪,世间的礼仪对修行无有益处,戒律中不开许出家人去学。

2.在休息放眼远望时,恰好看见有人到了自己近旁,应当用和蔼的目光迎视对方,并且和气地打招呼说:“善来!”与别人说话时,不说无关修行的语言态度与言辞应尽量祥和,使对方能感到佛弟子的慈祥、宁静,而对三宝生起信心,我们自己也能减少一些对修心的干扰。

3.作为一个修行人,身语意都应尽量表现得温和,因为人们都喜欢和感觉亲切的人打交道。菩萨的发心是利益有情,内心当中如果非常慈爱众生,那么必定会在身语方面表现出来。经常修慈爱的人,整个人会散发出一种慈爱的气息,自然就有一种亲和力、凝聚力,很容易让对方心生安全感与好感。非常温和、慈心很深的人,不单是人很愿意接近,即便是动物遇到他也不会回避。“善来”里面有很多内容。因为修行者除了内心当中要对别人有慈爱心,身语也应该表示慈爱。慈爱主要是心,但身和语会不会有慈爱的业?《前行》中引用佛经说: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就说明身、语、意都有表现慈爱的业。慈身业:比如此处说平和地正视对方,自己的身体很恭敬对方,表现出关爱、微笑的姿态等;慈语业:比如此处说:您好!阿弥陀佛!善来!愿你安乐!愿你离苦等;慈意业:就是内心当中愿对方真实离开轮回的痛苦,离开痛苦获得安乐。

4. 如果我们心中真正地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而且无论何时何地遇到任何人,都很安乐地释放出一种善意的话,那么对方也应该能够感受得到。平时如果遇到很和善的人,我们马上就会很放松,觉得这是个好人,和他交往应该是非常愉悦的;但如果遇到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我们对他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警惕感,觉得不安全,想赶快离他远一点。

菩萨是以利益一切有情为目标的,想要利益对方,就不能把人吓得远远的;与对方有了距离感,很难做到直接的利益。所以如果我们表现得很柔和,经常说善语,就能够影响对方、感染对方,即便他不会马上对佛法生起信心并开始修学佛法,但至少他对修道的人会有好感。今生当中他也许暂时没有因缘,但是如果他对修行人、对修菩萨道的菩萨有好感的话,也会成为以后被菩萨摄受、利益的因。菩萨利益众生,并不是单单是度化因缘已经成熟了的人,同时也在为其他众生播种下解脱的种子。因此,我们不能只观察菩萨成功地度化了多少人,除此之外,还要看他和多少人结下了菩提缘。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不管他学不学佛,如果我们都能够以一种比较温和的、让对方愉悦的方式来交往,这在佛法当中就叫做结欢喜缘。那么,令众生对我们心生欢喜的最大目的是什么呢?暂时来讲,我们在轮回中漂流的时候,如果以前和很多人结过欢喜缘的话,这一世当中我们就会得到很多人

的喜爱,很多人会来亲近、帮助我们,形成更多的顺缘与助缘,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从长远来讲,如果和众生结过欢喜缘,那么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就经常遇到修行的助缘——或者他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道友,或者他以后会成为我们度化的对象。正因为结过欢喜缘,在我们成道以后,他看到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欢喜心,让他发菩提心也好,让他修空性也好,他都会很愿意听我们的话,这样度化起来就比较容易,比较方便。

【反观自身】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继续行路不忘审视各种违缘和障碍

【消文解意】

【颂词解释】为了察看道途上的危险,应偶尔四处观望;停下来休息时,也应回头仔细检查后方。

【颂词分析】

1.修行人在行脚时,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和其他人同行,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观察有没有遗漏东西,观察四周有没有危险,这些都应该仔细做。确保万无一失的时候,才可以继续前行。有些时候,因为丢了东西,或者因为没有观察好的缘故,让自己或亲友出了事,就会影响自己的心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自己的心产生了波动,负面的压力就会很大。

2.有智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绝对不会盲目而行。哪怕是很短的一程路,从中也能学到很多很多,且不说佛教中一些高深莫测的境界,世间上的许多知识也是这样学到的。行万里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3.第一个科判是观察三门状态,首先是观察身体所做,重点就体现在观察。走路的时候也需要观察。人身是很难得的,得到人身之后,应该利用它去做最大的利益。当然,一旦业力成熟我们也没有办法,但如果并非业力所致,而仅仅是因为不观察的缘故,导致了生命的违缘,或者身体方面出现违缘,以至于不能顺利地闻思修行,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我们都应该存有这样一种高度警惕的忧患意识。由仔细观察道路过渡到下一个颂词:观察自己的发心,观察身语意的必要。也就是说,一件事情该不该做,通过观察之后就可以有一个结论。此处观察:我的身体处在什么状态?我走路的时候,旁边有没有什么违缘或伤害?习惯这样观察之后,再观察自己的语言和心,如果处于合理的状态当中,那么就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自己的修学,守护自己的心。【反观自身】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以比喻说明任何时候都要了知必要而行

【消文解意】

所需:即观察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必要,对自己和众生是否有利益。

【颂词解释】前后四面都观察过以后,就可以决定继续前行或返回。总之,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我们都应观察自己的三门,是否具备必要而后行。

【颂词分析】

1.智者在做事情之前都要提前观察,观察我做这个事情有什么必要性?会出现什么样的障碍和违缘?如果出现违缘应该怎样应对?智者事先都有预案,所以如果出现状况都会有准备,有准备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已经认真观察好了,还是出了事情,那么也不会有过度懊悔的地方,因为毕竟是事先通过思维和观察而做出的决定。所以格言中讲:事先观察是智者,事后懊悔是愚夫。以前上师经常说:“我们说话、做事千万不能像发疯者一样,应该如理如法详详细细地观察,心静下来考虑之后再行事。”

2.凡夫何时可以利益众生?需要观察自己通过长期的闻思修行,有无不会被外境染污的把握,或者虽然尚未断除自私自利和我执,但如果很明确到城市里给别人讲经说法,不是为了财产名声,能够把握自己不会依靠佛法做坏事,初中后的动机肯定都是利益众生,若有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那就可以去利益众生。此外,有些大德曾说:“何时将上师看作真佛,并对众生产生无比的悲心,那时候才可以度化众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悲心稍微有点足够,行为也不容易被外境同化,则应尽量发心去利益众生。当然,弘法利生不是为了钱财,现在有些人依

靠佛法来赚钱,这种罪过非常非常大。佛经中记载:十不善业中,贩卖佛法来养活自己的过失尤为严重。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这方面理应值得注意!

【反观自身】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在初中后都应该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的心态。

【消文解意】

【颂词解释】身体在做任何事情,或者安住于某种威仪时,首先要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这件事情该不该做?我安住的威仪是否如法?”然后在行事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身体是否按照前面所思维的那样安住了。

【颂词分析】

1.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初、中、后三种心态都很重要,如果做一件事情过程中,初、中、后三种心态始终明确也没有改变,业就圆满了。比如说杀生,刚开始想杀这个众生,产生这样的念头;中间的时候,准确无误地认知对境,知道自己杀的是天授(人名),并不是慈氏(人名);最后将其杀害,并产生一种随喜心。如果有了这三种心态,那造恶业就已经圆满了。

2. 我们在做事之前,首先要用心,要清楚心的状态,清楚我们的身体应该如何安住。作为一名修行者,身体、行为方面应该尽量地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因此,我们必须详细地观察自己的身体:这样做是否如法,要尽量按照佛陀制定的准则去安住,如此就能够有效地阻止很多恶行的发生。而且,即便是按照佛陀的教言把身体的威仪如是安妥好之后,还要时时细察。因为我们行持任何一种威仪都不是一两秒钟的事,短时间肯定比较容易将身体安住在规矩的状态,但随时间的流逝,还是要继续详细观察——我这个身体是不是真实地按照最初的设想在安住,发现错了就要调整;如果身体正在按照预先的状态在安住,就继续保持;过一段时间,再观察一下身体有没有出什么问题,如果正确就继续安住;如果出现问题,反观之后马上调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