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2014-2015年自考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自考精华自考习题自考讲义

最新2014-2015年自考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自考精华自考习题自考讲义

最新2014-2015年自考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自考精华自考习题自考讲义
最新2014-2015年自考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考笔记自考精华自考习题自考讲义

0286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样本,完整版17页余半列)

笔记依据教材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2007年版)

安云庆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第二章抗原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第四章补休系统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编码基因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七章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作用

第八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九章适应性免疫的组成细胞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一章免疫耐受

第十二章超敏反应

第十三章免疫学检测和防治

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四章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第十五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十六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十七章真菌的基本性状

第十八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十九章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

第二十章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第二十一章主要的致病性细菌

第二十二章主要医学相关病毒

第二十三章致病性真菌

单项选择题

1.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或变性细胞,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称为(C)A.免疫防御B.免疫调节C.免疫自稳D.免疫监视

1.2.(B)是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A.脾脏B.胸腺C.骨髓D.淋巴结

1.3.下列哪个细胞不是固有免疫细胞(D)A.单核一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NK细胞D.T 淋巴细胞

2.1.T细胞决定基又称为(A)A.线性决定基B.构象决定基C.B细胞决定基D.不连续决定基2.2.异嗜性抗原是指(C)A.相同物种间的不同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D.隔绝的自身组织抗原

2.3.下列哪种物质是T细胞超抗原(D)A.IgG;B.白蛋白C.丝裂原D.致热外毒素

2.4.可诱导产生全身免疫耐受的途径是(D)A.皮内B.皮下C.静脉D.口服

2.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D)A.抗原分子量大小B.抗原的物理性状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抗原决定基

2.6.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A)A.表位B.半抗原C.共同抗原D.异嗜抗原

2.7.属于T1抗原的物质是(B)A.外毒素B.细菌荚膜多糖C.牛血清白蛋白D.羊红细胞

2.8.完全抗原的含义是(D)A.异种物质B.化学结构复杂的物质C.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D.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2.9.下列可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是(A)A.完全抗原B.半抗原C.小分子化合物D.人工合成佐剂

2.10.来自其他物种的抗原性物质称为(D)A.同种异型抗原B.自身抗原C.共同抗原D.异种抗原

2.11.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关的是(D)A.分子大小B.化学组成C.异物性D.以上都是

2.12.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质量为(B)才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A.10000;B.>10000;C.9000;D.<9000

2.13.下列关于半抗原,描述正确的是(C)A.是大分子物质B.通常是蛋白质C.只有免疫原性D.只有反应原性

3.1.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球形结构域分别以(A)表示。A.VL和VH;B.CH1;C.CH2;D.CH3

3.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B)A.IgG;B.IgM;C.IgE;D.IgA

3.3.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A)A.IgG;B.IgA;C.IgD;D.IgM

3.4.天然的血型抗体是(C)A.IgD;B.IgE;C.IgM;D.IgA

3.5.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

(B)A.IgA;B.IgG;C.IgM;D.IgE

3.6.人体最早能检出IgM是在(B)A.胎儿早期B.胚胎晚期C.出生后1个月D.出生后2个月

3.7.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免疫球蛋白不足(D)A.IgG;B.IgM;C.IgD;D.SIgA

3.8.在个体发育中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顺序是

(B)A.IgA、IgM、IgG;B.IgM、IgG、IgA;C.IgG、

IgM、IgA;D.IgA、IgG、IgM

3.9.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有亲和力的免

疫球蛋白是(D)A.IgA;B.IgG;C.IgM;D.IgE

3.10.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A.T细胞B.B细

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

4.1.补体是性质不稳定的成分,在以下哪种温

度下加温30分钟就会失活(D)A.60℃B.80℃

C.75℃D.56℃

4.2.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是

(A)A.C3B.C4C.C8D.C6

多项选择题

1.1。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ABC)A.免疫防

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D.免疫调节E.免

疫耐受

1.2.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包括(BC)A.单核一巨

噬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中性

粒细胞E.NK细胞

2.1.抗原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免疫原性

B.抗原性C.异物性D.大分子物质E.抗原

决定基

2.2.T细胞超抗原的作用特点是(ACDE)A.不需

要APC加工B.有MHC限制性C.与TCRVβ区

结合D.一端与MHC-Ⅱ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

外侧结合E.以完整蛋白质分子发挥作用

2.3.佐剂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其主要作用

机制是(BCDE)A.作为一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强抗原在体内滞留

时间C.通过刺激单核一巨噬细胞,增强对抗

原的处理和呈递能力D.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E.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

大免疫应答的能力

3.1.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包括(ABCDE)A.IgA;

B.IgM;C.IgD;D.IgG;E.IgE

3.2.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包括(ABCDE)A.μ链B.γ

链C.α链D.δ链E.ε链

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免疫学

1.2.适应性免疫应答

2.1.免疫原性

2.2.抗原决定基

2.3.交叉反应

2.4.共同抗原

2.5.TD抗原

2.6.内源性抗原

2.7.外源性抗原

2.8.超抗原

3.1.免疫球蛋白

3.2.抗体

3.3.单克隆抗体

3.4.调理作用

3.5.超变区

3.6.分泌片

4.1.补体系统

4.2.补体调节蛋白

4.3.S蛋白

5.1.MHC

5.2.HLA

5.3.MHC限制性

5.4.HLA基因型

6.1.细胞因子

6.2.肿瘤坏死因子

6.3.集落刺激因子

6.4.旁分泌

7.1.淋巴细胞再循环

7.2.MALT

8.1.防御素

8.2.模式识别受体

8.3.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9.1.T细胞受体

9.2.粘附分子

10.1.适应性免疫应答

10.2.抗原提呈细胞

11.1.免疫耐受

11.2.克隆无能

11.3.克隆排除

12.1.超敏反应

12.2.变应原

12.3.免疫复合物病

12.4.脱敏疗法

13.1.凝集反应

13.2.沉淀反应

13.3.免疫荧光法

14.1.正常菌群

14.2.病原微生物

15.1.溶原性转换

15.2.突变

15.3.抗生素

15.4.专性厌氧菌

15.5.芽胞

16.1.病毒复制

16.2.顿挫感染

16.3.基因突变

16.4.灭活

16.5.干扰现象

17.1.有性繁殖

17.2.无性繁殖

18.1.条件致病菌

18.2.菌群失调

18.3.显性感染

18.4.包涵体

18.5.稳定状态感染

18.6.医院感染

18.7.脓毒血症

19.1.半数感染量

19.2.半数致死量

19.3.干扰作用

20.1.人工免疫

20.2.消毒

20.3.医院感染

20.4.灭菌

20.5.内源性医院感染

21.1.肥达试验

21.2.结核菌素试验

21.3.支原体

21.4.衣原体

21.5.化脓性细菌

21.6.凝固酶

21.7.厌氧性细菌

21.8.原体

21.9.网状体

21.10.布鲁菌属细菌

22.1.内基小体

22.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2.3.Dane颗粒

22.4.先天性风疹

22.5.呼吸道感染病毒

22.6.抗原漂移

22.7.抗原转换

23.1.皮肤感染真菌

23.2.角层癣菌

23.3.深部感染真菌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

门学科。

1.2.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

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

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体、细胞因子和

细胞毒性介质,对相应病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

染靶细胞发挥杀伤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

疫反应。

2.1.免疫原性:系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

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2.2.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

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2.3.交叉反应:免疫学中将某种抗原刺激机体

产生的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他

种抗原发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2.4.共同抗原:在免疫学中将含有的相同或相

似抗原决定基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交叉抗

原。

问答题目录

1.1.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1.2.试述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3.试述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主要

作用。

1.4.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联

系和区别。

2.1.试述抗原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2.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及其分类

和组成特点。

2.3.试述TD抗原和T1抗原及其主要差异。

2.4.试述超抗原和丝裂原及其作用特点。

2.5.试比较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异同点。

3.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

主要功能。

3.2.试述IgG、IgM、SIgA的主要理化和生物学

特性。

3.3.试述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

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4.试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4.1.试述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4.2.试述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4.3.试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4.4.补体系统激活后可引起哪些主要生物学效

应?

4.5.何为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简述其作用机

制。

4.6.简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5.1.图示HLA基因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5.2.试述HLA-I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各

部门的主要功能。

5.3.试述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主要生物学功

能。

5.4.列举两种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分子,并

简述其主要功能。

5.5.何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简述其发生机

制。

5.6.试述单倍型遗传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5.7.试述多态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6.1.简述细胞因子的理化、产生和作用特点。

6.2.列出六类细胞因子的名称,简述最早发现

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6.3.何为肿瘤坏死因子?试述不同剂量TNF在感

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6.4.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亚族区分和各亚

族代表名称。

6.5.试述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主

要作用。

6.6.试述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

作用。

6.7.简述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重叠性。

7.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

和功能。

7.2.简述造血干细胞来源、主要特征和表面标

志。

7.3.试述始祖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和阴性选

择过程及其意义。

7.4.试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7.5.何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以派氏小结为例简

述其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7.6.简述胸腺细胞的组成。

8.1.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8.2.试述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杀伤消化

机制。

8.3.试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

主要作用。

8.4.试述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

其种类。

8.5.试述成熟与不成熟DC或MDC与PDC识别抗

原诱导免疫应答的特点。

8.6.NK细胞为何能够杀伤某些病毒感染/肿瘤

靶细胞,而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8.7.试述γδT细胞和B1细胞的来源、分布及

其对抗原的识别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8.8.试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

用。

8.9.试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

要特点和相互关系。

8.10.试述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9.1.简述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各部分的组成

及其主要功能。

9.2.试述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及其作用。

9.3.试述CD4+Th亚群的形成和CD4+Th亚群间

的相互作用。

9.4.简述CTL细胞主要生物学作用。

9.5.试述滤泡树突状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作用。

9.6.试述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9.7.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区别。

9. 8.简述T细胞的亚群。

10.1.何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简述适应性免疫应

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10.2.试述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内源性或外源性

抗原的加工提呈过程。

10.3.试述CD4+Th细胞在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

疫应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0.4.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同

点。

10.5.试述CD4+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

生物学作用。

10.6.试述CD8+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

生物学作用。

10.7.简述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的分

类。

11.1.何为免疫耐受?简述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

和抑制的主要差异。

11.2.试比较T细胞和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

11.3.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

11.4.简述机体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的免疫耐

受机制。

11.5.简述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11.6.试述Burnet的“克隆排除学说”。

12.1.试述工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

特点。

12.2.试述青霉素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

预防措施。

12.3.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

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什么?怎样防治?简述其

防治原理。

12.4.简述肥大细胞颗粒内储备的和脱颗粒时新

合成的活性介质及其主要作用。

12.5.试述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及其应用和作

用原理。

12.6.简述能够抑制肥大细胞活性介质合成与释

放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2.7.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列出三种

临床常见疾病的名称。

12.8.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

13.1.试述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3.2.试述反向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抑制实

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13.3.定量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可采用哪些方

法?

13.4.何为人工被动免疫?简述常用的人工被动

免疫制剂。

13.5.列举三种活疫苗和三种死疫苗的名称,并

简述二者的优缺点。

13.6.何为计划免疫?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13.7.简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3.8.简述重组抗原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

13.9.试述单克隆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3.10.简述免疫抑制剂的种类。

14.1.何谓医学微生物学?

14.2.简单叙述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15.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5.2.菌毛分哪几类?各有哪些实际意义?

15.3.细菌按照基本形状可分为哪几类?各举例说明。

15.4.细菌的结构分为几种?各包括哪些?

15.5.请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区别。

15.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哪些功能?

15.7.简述重要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15.8.简述细菌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15.9.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16.1.病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6.2.逆转录病毒是怎样进行生物合成的? 16.3.什么是病毒的衣壳?其功能如何?

16.4.简述病毒体的结构。

16.5.病毒增殖的方式与细菌有何不同?

17.1.简述真菌的培养条件和菌落形态。

17.2.试比较真菌与细菌特征的主要差异。

17.3.简述真菌的繁殖方式。

18.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形成条件。

18.2.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8.3.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18.4.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

18.5.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发生哪些变化?

18.6.比较持续感染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区别。18.7.简述真菌性感染的类型。

18.8.简述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

18.9.简述在全身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情况。

18.10.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

19.1.简述采集和送检标本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9.2.病毒检测和细菌检测有何区别?

19.3.分离培养病毒有哪些方法?

19.4.使用细胞培养的病毒可发生哪几种情况?

20.1.防止抗生素耐药的发生应注意什么? 20.2.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果为什么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20.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0.4.简述临床上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20.5.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1.1.对人致病的主要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化脓性细菌有哪些?其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 21.2.金葡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分别引起哪些类型疾病?

21.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何种疾病?如何与肺炎球菌进行鉴别诊断?

21.4.奈瑟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细菌有哪些?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21.5.肠杆菌科主要包括哪些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菌属?

21.6.四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21.7.志贺菌分群的依据是什么?致病物质有哪些?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21.8.沙门茵属主要的致病菌有哪些?引起哪些疾病?肥达试验原理是什么?结果如何?

21.9.霍乱弧茵的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0、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茵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有何各自的特点?

21.11.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是什么?简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简述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21.12.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3.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肉毒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4.主要对人致病的无芽胞厌氧茵有哪些?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

21.15.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结核杆菌易发生哪些变异?什么是卡介苗?

21.16.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是什么?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及应用。

21.17.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及培养有何特点?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8.百日咳杆菌培养有何特点?其菌落分为四相,各有何医学意义?

21.19.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菌属?

21.20.布鲁菌在我国主要引起何种动物的疾病?在人类引起何种疾病?

21.21.耶尔森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是那种菌?主要引起那种动物的疾病?如何传播给人类?

21.22.炭疽杆菌生物学性状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感染人类?防治原则是什么?

21.2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引起人类哪些疾病?

21.24.立克次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常用的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什么?

21.25.衣原体的增殖周期有何特点?能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

21.26.梅毒三期的临床表现有何特征?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21.27.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21.28.列表说明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

21.29.简述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2.1.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22.2.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抗原构造和变

异与流感流行有何关系?

22.3.简述冠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

22.4.简述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何

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何诊断及预防?

22.5.简述肠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其生物

学形状和致病性有哪些共同特点?

2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

点?如何预防?

22.7.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属病毒有何不同?轮

状病毒有何致病特点?

22.8.肝炎病毒有哪些?各型肝炎病毒有何异同?

22.9.描述Dane颗粒的结构,以及HBV的基因

组成和意义。

22.10.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实验室诊

断的临床意义。

22.11.简述HBV的传播途径,感染后对机体造

成的影响,以及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

22.12.简述HBV和HCV在致病性和免疫性上的

异同。

22.13.HAV和HEV在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上有

何异同?

22.14.简述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点。

22.15.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类型?各引起何种疾

病?

22.16.简述疱疹病毒致癌的机制。哪些疱疹病

毒有强的致癌作用?与哪些肿瘤有关?

22.17.举例说明孕妇感染哪些病毒会对胎儿造

成较大的危害。

22.18.简述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哪些逆转录病

毒与人类疾病有关?各引起何种疾病?

22.19.简述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复制过

程。

22.20.HIV的结构基因有哪些?其产物各有何功

能?

22.21.简述H1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22.22.简述HIV的致病机制。

22.23.HIV引起AIDs有何临床特点?实验室如

何诊断?

22.24.简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以及流行性

乙型脑炎的致病特点。

22.25.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特点。

22.26.简述狂犬病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

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22.27.简述朊粒的结构特点及所致疾病。

22.28.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22.29.先天性风疹常见的畸形有哪些?

22.30.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性。

22.31.简述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预防措施。

23.1.简述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

断要点。

23.2.简述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

要点。

23.3.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哪几类?

23.4.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引起哪些感染?

问答题答案

1.1.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答: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

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

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免

疫系统通过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和应

答,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

种功能。

考点精析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一、免疫与免疫学的概念

1.“免疫”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免除

赋税或差役,在医学上引申为免除瘟疫,即抗御

传染病的能力。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

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

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

反应。

2.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

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

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免疫功能异常所

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

一门生物科学。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系统可分为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

统。

2.免疫系统三种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白稳、

免疫监视。

3.固有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

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有的非特异性防御体系,主

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

成。

4.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在固有免疫系统基础上

建立的,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病原体等抗原

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对相应特定病原体等抗

原性物质起作用的特异性防御体系。适应性免疫

系统主要由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和表达

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淋巴细胞(即αβT细胞

和B2细胞)及浆细胞合成、分泌的特异性抗体组

成。

三、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1.固有免疫应答主要是指体内固有免疫细胞

被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某些细胞因子激活后

迅速产生的,可将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癌变细

胞杀伤清除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也包括体

内补体系统被某些病原体直接激活后产生的溶

菌和促进病原体吞噬清除的生物学效应。

2.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

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

毒性介质,对相应病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染靶细

胞发挥杀伤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第二章抗原

一、概述

1.抗原通常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

和B细胞抗原受体(BCR)特异性结合,诱导T或

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

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

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2.免疫耐受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

诱导机体产生负免疫应答,即对抗原产生特异性

免疫性无应答状态。

3.抗原通常具有两种特性

(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

性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T细

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2)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

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

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能力。

二、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

1.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是非己大分子有

机物质,即抗原性物质具有异物性。

2.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诱导具有相应抗原识

别受体的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和抗原与

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结

合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

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基。

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大小、

化学组成、物理状态、易接近性。

2.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

康状态。

3.免疫方法包括抗原剂量、免疫途径、免疫

次数及其间隔时间等因素。

四、抗原的种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分

类。

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4.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命名。

五、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

1.超抗原主要是指一类只需极低剂量就能非

特异多克隆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

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蛋白物质。

2.丝裂原通常来自植物种子中的糖蛋白和某

些细菌的结构成分或产物,主要包括:植物血凝

素、刀豆蛋白A、美洲商陆丝裂原、脂多糖和葡

萄球菌蛋白A。

3.佐剂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后,

能够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

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模拟试卷(一)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1章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2:4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B、机体修复损伤的能力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能力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首先激起机体的免疫应答是 A、固有性免疫应答 B、适应性免疫应答 C、细胞免疫应答 D、体液免疫应答 3、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骨髓和脾脏 B、骨髓和胸腺 C、脾脏和淋巴结 D、胸腺和淋巴结 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定居的部位 A、中枢免疫器官 B、外周免疫器官 C、骨髓 D、胸腺 5、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的结果是 A、有利的 B、有害的 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D、适当时有利,过强或过弱时有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执行固有免疫应答功能的细胞有 A、单核吞噬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

E、B细胞 2、免疫细胞包括 A、淋巴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粒细胞 D、靶细胞 E、抗原提呈细胞 3、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B、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 C、骨髓是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D、胸腺是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E、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4、关于适应性免疫应答,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能识别异己 B、有记忆性 C、有特异性 D、有MHC限制性 E、多种细胞协同完成 5、免疫系统包括: A、免疫原 B、免疫细胞 C、免疫分子 D、免疫组织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 ) A.机动记者 B.特派记者 C.地方记者 D.特约记者 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 ) A.信息完整 B.比较复杂 C.有稳定性 D.有待证实 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 ) A.设计提问的问题 B.接近采访对象 C.联系采访人 D.拟好采访提纲 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 A.少讲多听 B.见机行事 C.善于提问 D.启发诱导 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 ) A.事前观察 B.同步观察 C.事后观察 D.现场观察 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 ) A.采风 B.考绩 C.游记 D.探访 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 A.梁发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王韬 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 ) A.情况积累 B.信息源积累 1

C.思想积累 D.知识性资料积累 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 ) A.易地采访 B.巡回采访 C.交叉采访 D.实地采访 10.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 ) A.个别和一般 B.局部和整体 C.领导和群众 D.个体和整体 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 A.新鲜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显著性 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 ) A.闭合式提问 B.激发式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 )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纵横结合 D.正反结合 14.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 A.实际工作 B.具体生活 C.主观感受 D.客观事实 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 )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C.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16.“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 ) A.开篇点题法 B.形象导入法 C.先声夺人法 D.清音有余法 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 ) A.速写 B.访问记 C.巡礼 D.侧记 2

(完整版)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汇总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免疫的概念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抗原的概念 5.抗原的两个重要特性 6.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 7.抗原特异性:概念、结构基础、抗原表位的概念、类型 8.影响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 9.抗原的分类 10.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11.抗体与Ig的概念 12.Ig的基本结构 13.Ig的水解片段 14.Ig的血清型 15.Ig的生物学功能 16.人工制备的抗体的特点 17.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21.C3的生物学功能 22.细胞因子的概念、共同特点、分类 2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24.细胞因子的受体、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25.MHC、HLA复合体与HLA分子以及MHC限制性的概念 26.HLA复合体的定位﹑结构及其编码的产物 27.HLA-I﹑II类抗原的分子结构﹑分布和主要功能 28.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概念、分类、功能

2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角色 30.BCR的胚系基因以基因片段形式存在,如何经基因重排才能编码表达功能性BCR 31.BCR多样性的机制:B细胞的发育阶段,期间的主要事件 32.B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有 33.B细胞的分类 34.B细胞的功能有 35.抗原提呈细胞的定义及种类 36.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及生物学功能 37.以郎格汉斯细胞为例说明APC在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38.外源性抗原及内源性抗原的抗原提呈过程 39.T细胞识别抗原的方式和活化 40.CD4+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41.CD8+CTL细胞杀死靶细胞机制 42.抗体应答的概念,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抗原递呈B细胞的激活机制;免疫应答的规 律;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3.B细胞活化的两个信号;黏附分子的作用;免疫力维持的机制 44.BC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45.TD-Ag 和TI-Ag引起的免疫应答 46.B细胞的记忆的产生和维持及在医学上的意义 47.免疫应答 48.免疫耐受 49.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50.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51.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2.免疫调节包括那几个方面 53.超敏反应的概念、分型 54.Ⅰ﹑Ⅱ﹑Ⅲ、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其常见疾病 55.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定义及其基本类型 56.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的双抗夹心法及间接法的基本操作步骤 57.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常用试验方法

自学考试真题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

2011年自学考试真题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敏感本质上属于一种( ) A.采访能力 B.推理能力 C.鉴别能力 D.顿悟性思维活动 2.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是( ) A.报道思想 B.采访计划 C.新闻敏感 D.新闻线索 3.采访计划是指( ) A.采访的平时准备 B.记者对于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 C.背景材料的收集 D.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4.记者招待会又称( ) A.新闻发布会 B.座谈会 C.调查会 D.讨论会 5.深入采访中要学会抓问题,所抓的倾向性问题是指( ) A.被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掩盖着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B.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C.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D.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6.根据采访深入和情况变化,采访中增加采访内容、扩展调查范围、挖掘新的有意义的材料属于新闻

采访特点的( ) A.专业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广泛性 7.在新闻人物的报道中,有时候会出现“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这要求在采访中( )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B.讲究唯物辩证法 C.有历史发展观 D.突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8.正确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属于记者的( ) A.业务素质 B.心理素质 C.政治素质 D.身体素质 9.访问的心理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 A.融洽、沟通、接近、激发 B.接近、融洽、沟通、激发 C.激发、接近、沟通、融洽 D.沟通、激发、接近、融洽 10.记者通过询问采访对象的家乡,谈起了双方共同的经历,从而打开话匣。这种情况属于( ) A.第一印象效应 B.异己人效应 C.自己人效应 D.晕轮效应 1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家媒体纷纷派记者前往,发回现场采写的报道,这主要体现了媒体的( ) A.冒险意识 B.竞争意识 C.好奇的心理 D.坚强的意志 12.中宣部组织对某省某市乡村小学教师郑琦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这主要反映了新闻宣传价值中的( ) A.一致性要素 B.时宜性要素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微生物学检查与特异防治。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应答规律、免疫应答产物、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二者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特别是传染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本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58学时,实验课14学时;高等护理、口腔医学、药学专业实施的教学总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具体学时数分配如下: 理论课学时分配表

实验课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 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概念。 3.了解医学免疫微生物学发展简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目的要求: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3.掌握细菌形态检查法。 4.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 5.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2.熟悉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 3.熟悉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4.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 第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与菌群失调的概念。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丁柏铨 绪论 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新闻价值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则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超全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 资料-超全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 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免费下载】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 一、选择题(60分) 10、不属于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A 内毒素 B 抗毒素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11、欲杀灭芽胞,需选择( ) A 煮沸法 B 流通蒸汽灭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高压蒸气灭菌法 12、不能与红汞同时使用的是( ) A 漂白粉 B 70%乙醇 C 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D 碘液13、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 B 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C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D 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14、细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到受体菌的过程,称为( ) 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溶原性转换15、关于正常菌群错误叙述的是 ( ) A 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 B —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C 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 D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16、医院内感染不包括 ( ) A 术后感染 B 输血后肝炎 C 住院期间发生的骨折 D 陪护人员感染17、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A 霍乱弧菌肠毒素 B 破伤风痉挛毒素 C 葡萄球菌肠毒素 D 肉毒毒素 18、不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破伤风梭菌 C 肉毒梭菌 D 产气荚膜梭菌 19、关于抗感染免疫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C 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D 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20、在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B 采取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严格消毒 C 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处标本,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 D 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21、能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是 ( ) A 卡介苗 B 破伤风抗毒素 C 丙种球蛋白 D 抗病毒血清、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黄远生 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 A.交流经验 B.传播信息 C.公共服务 D.文化娱乐 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 A.骨干材料 B.概括性材料 C.间接材料 D.第一手材料 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 功底和口才,以及( ) A.语言表述能力 B.职业的敏感性 C.人际交往能力 D.多谋善断能力 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 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 A.关心该事件的人 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 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 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 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 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 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 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 A.准确全面 B.积极主动 C.熟悉消化 D.兼顾文史哲 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 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doc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实验指导 (供医疗、护理、口腔、药学等专业用) 主编:彭效祥 班级: 学号: 姓名: 山东万杰医专微免教研室编制 2007年6月12日

目录 实验项目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3) 实验项目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4) 实验项目三细菌的分布 (6) 实验项目四细菌的消毒及药敏试验 (7) 实验项目五血型抗原检测 (9) 实验项目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 (10) 实验项目七细菌凝集反应 (12) 实验项目八琼脂双扩散试验 (13)

实验一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能独立用油镜观察细菌标本。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等。 二、实验内容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2、细菌形态及结构观察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显微镜 2、标本(鞭毛、荚膜、芽胞、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四、实验原理 细菌较小,肉眼不能直接观察,通过显微镜放大1000倍后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五、实验步骤 1、显微镜油镜使用由指导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自己操作 2、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个人操作 个人使用油镜观察细菌中的球菌、杆菌、弧菌等形态标本片。 3、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示教 认真观察示教标本——芽孢、荚膜及鞭毛形态。 六、实验报告要求 绘出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及结构图。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避免压碎标本片和损坏镜头

八、思考练习 1、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细菌 2、绘制出细菌常见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二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涂片的制作。 2、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内容 1、细菌涂片制作 2、革兰氏染色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取菌环、玻璃片、生理盐水、酒精灯 2、搪瓷盆、支架、冲洗瓶、染液(结晶紫或龙胆紫、碘液、 95%酒精、稀释复红) 四、实验原理 1、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 含脂类少,乙醇不易透入, 95%乙醇可使细胞壁脱水,细胞间隙缩小,通透性下降,阻碍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渗出;而G-菌的细胞壁结构较疏松, 含脂类量多.易被乙醇溶解, 致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 细胞内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被溶出而脱色. 2、G+菌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脱色,G-菌含核糖核酸镁盐少,易被脱色。 3、G+菌等电点(PH2-3)比G-菌等电点(PH4-5)低,在同一PH染色环境中,G+菌比G-菌带的负电荷多,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晶紫)结合牢固,不易脱色。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事实变成新闻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新闻业务而言,最基本的环节是() A.采访与写作 B.采访与报道 C.采访与录制 D.采访与传播 2.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新闻采访的() A.持续性 B.连贯性 C.持久性 D.变化性 3.记者听目击者介绍的材料是() A.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 C.第三手材料 D.第四手材料 4.记者越深入第一线,越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这里的第一线指的是() A.领导的活动 B.各级会议 C.突发事件现场 D.群众实践 5.“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记者说这番话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闻事实的标准,除了看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 A.认识价值 B.思想价值 C.宣传价值 D.理论价值 7.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即新闻事件的() A.当事人 B.参与人 C.知情人 D.旁观人 1

8.记者不约而同地到达某地向同一位采访对象发问,这种采访属于() A.集体访问 B.多个访问 C.个别访问 D.目标访问 9.对某一有争议的人物进行的访问属于() A.人物访问 B.问题访问 C.争论访问 D.综合访问 10.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访问对象后补记、追记谈话的内容称作() A.及时笔录 B.补充笔录 C.现场笔录 D.过后笔录 11.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同时它要求调动口、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观察的这一特点反映了它的() A.综合性 B.全面性 C.直接性 D.敏感性 12.记者对某铁路干线通车进行沿线采访,称作() A.交叉采访 B.巡回采访 C.易地采访 D.蹲点采访 13.采访对象得知记者要来采访,一般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叫做() A.初始心理反应 B.原始心理反应 C.条件反射 D.下意识 14.报告文学() A.只有新闻性 B.只有思想性 C.只有文学性 D.兼容新闻性与文学性 15.新闻叙事要突出() A.静态 B.动感 C.抒情 D.议论 16.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 A.形容词多于动词 B.中性词少于褒贬词 C.感叹句多于陈述句 D.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17.动态消息的特点是() A.多事一报 B.一事一报 2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上篇)071

-----上 编 新闻采访----- 第 七 章 采访的艺术与深化 第一节 结合艺术的运用 “结合”本身是一种艺术,善于把上下、点面、纵横、正反等各个方面信息相结合起来考察,这是记者深入采访的常用艺术。 一、上下结合 上下结合,就是将上级的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上情”与“下情”相结合。上下结合又可分为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与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一)采访步骤的上下结合,有两种情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二)报道思想内容的上下结合 就是新闻界经常讲的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掌握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民间信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记者要吃透“上头”,就必须经常关心时势、大局和社会动向,根据当前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及时了解领会有关政策精神,掌握每个时期实际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记者: 1.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政策,认真听取政策文件的传达和参加可以参加的各种会议, 2.经常阅读与研究重要报刊,从中加深领会政策精神与报道意图,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采访任务与努力方向。 3.多向领导机关请教,多向实际工作部门了解情况,及时抓住实际工作的新动向、新经验。 4.用政策观点衡量客观事物,用政策眼光来分析各方面情况。注意发现实际工作中带有方向性或倾向性的问题。 记者要吃透“下头”,就必须及时掌握能够充分反映新形势、新动向的典型材料和事例。也就是下面的新成就、新问题、新思想、新人新事等等。 二、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这是记者采访的基本技法。 “点”和“面”这两个概念是新闻写作采访实践中习惯用语,它包括多种含义: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采访中的点面结合,就是说记者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遍事实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和掌握新闻事实的现象、本质及其意义。 有两种方法: 第一个是由点到面、“解剖麻雀”的方法。 另一种是点面结合法,即“面上找题目、点里做文章”。 三、纵横结合 纵横结合是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实际表达的是一种时空观,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采访的一种艺术,一种思路,一种取向。纵的认识: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游记联系的了解。 四、正反结合 文章的正反结合有哪两种形式: 1.正反两面都要顾虑到,既提正面又提反面,从两个方面共同体现一个重大主题。 2.突出正面的,反面的一些例子作为一种暗箱处理。 第二节 多方面的开掘 一、找特点 在采访中,记者不只是泛泛了解情况,而是深入寻找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新闻采访艺术。所谓的找特点,就是找事物的个性,找不一般的事实,找有特点的题材、人物和细节,从而开掘新的报道主题。 怎么样找特点? 1.认清形势找特点。 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全局的认识。 2.通过比较来找特点。

《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A》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作业 免疫学概论、第 1 章至第15 章、第8 章、第24 章 一 、单项选择题(要求完成以下全部小题) 1. 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扁桃体B.淋巴结C.胸腺D.脾脏E.肠淋巴组织 2.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是 A.同种异型抗原B.异种抗原C.自身抗原D.独特型抗原E.超抗原 3.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 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 所需离子相同 C. C3 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 激活物质相同 E.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4. 经典途径中,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G B.IgE C.IgA D.IgM E.IgD 5. 细胞因子不包括 A.淋巴毒素B.过敏毒素C.白细胞介素 D.生长因子E.干扰素 6. 介导I 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D C.IgE D.IgM E.IgA 7.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8.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CH 区 B.VH 区 C.CL 区 D.VL 区 E.VH 与VL 区 9. 构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 A.C5b~9 B.C6b~9 C.C5b~7 D.C5b~8 E.C6b~8 10. 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固有免疫细胞的是 A.γδT 细胞 B.αβT 细胞 C.NK T 细胞 D.NK 细胞 E.B1 细胞 二、名词解释(以下选做4 小题) 1. 抗原 2. 抗原决定簇 3. 抗体 4.

5. ADCC 6. 补体 7. 细胞因子 8. 变态反应 第2 页共16 页第3 页共16 页 三、填空(要求完成以下全部小题) 1.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 Ig 的水解片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IgG 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IgM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SIgA 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 干扰素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常见的抗原提呈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654新闻采访写作200610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 961年5月,有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新闻记者能不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并采访到新闻,关键就在于记者有没有( ) A.理论水平 B.社会责任心 C.新闻敏感 D.新闻功底 3.《中国之西北角》的作者是( ) A.黄远生 B.邵飘萍 C.瞿秋白 D.范长江 4.记者在采访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当注意划清的界限,除了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外,还有( ) A.报道计划与客观实际 B.事物的第一性与认识的第二性 C.实际情况与新闻报道 D.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 5.记者要想获得新闻线索,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 ) A.惟一途径 B.最佳方式 C.根本途径 D.惟一方式 6.记者采访中的工作路线是( ) A.依靠组织,深入实际 B.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C.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D.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7.采访中记者要明确报道思想,就应当( ) A.善于开动脑筋 B.多跑领导机关 C.了解社会情况 D.吃透“上下两头” 8.总的来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政策与新闻价值观念是( ) A.基本一致的 B.既一致又不一致的 C.存在一定矛盾的 D.相辅相成的 9.采访的平时准备,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政策,了解全局情况,广泛积累资料,以及( ) A.坚持深入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多方增长知识 D.多方结交朋友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超全

1、微生物、三大类型微生物、列举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免疫、免疫功能。答:微生物:一大群微小生物的总称。 三大类型微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6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功能。(正常时对机体有利,异常时对机体有害。)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2)免疫自稳 (3)免疫监视 2、你对微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以及应用意义、研究现状有何认识? 答: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感染性疾病有关,还与药物生产及药物保存和微生物污染有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障人类健康;反之则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机生命,如近年来所出现的药品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多数都与微生物污染和超敏反应有关。另外,还有众多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免疫应答的产物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如何将微生物和免疫应答产物作为药物资源来开发,将为解决与感染有关疾病的防治问题作出大贡献。 第一章思考题 1、抗原 答: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的基本特性 答:1、免疫原性 2、抗原性 3、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答:(一)异物性 (二)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进入途径) (四)宿主的应答能力与免疫方法 4、表位 答: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5、异嗜性抗原 答: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6、佐剂 答:佐剂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7、MHC 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功能与控制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有关。 8、简述HLA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物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 简答题 1.简述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基本过程: ①识别活化阶段: ⅰAPC(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加工处理及提呈。 ⅱ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 ②增殖分化阶段: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浆细胞。 ③效应阶段:Ab和效应T细胞与Ag结合,通过多种机制最后清除Ag。 2.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发生于全身。 ①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抗体应答,Ig E类抗体与IgG类抗体不同,它们可在不结合抗原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原的致敏状态。 ②激发阶段:指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通过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之脱落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3.细菌致病因素。

4.区别内、外毒素的主要性状。 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①荚膜:抗吞噬;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损伤,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 ②鞭毛:细菌运动器官;某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有抗原怕,称H 抗原,可以鉴定细菌。 ③菌毛:具有抗原性,普通菌毛具有粘附易感细胞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 ④芽胞:具有保护和稳定蛋白质生命物质作用;有助于鉴别细菌;医学消毒、灭菌的重要指标。 6.细菌、病毒感染的类型和特点。 细菌: 隐性感染:机体损伤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机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如结核、白喉、伤寒等疾病常有隐性感染。 ⑴根据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 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一般数日或数周,病愈后病原菌从宿主体内消失,如霍乱、化脓性脑膜炎等。 慢性感染:病程缓慢进行,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多见于胞内寄生菌的感染,如结核、麻风等。 ⑵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 ①局部感染: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仅局限于一定部位,引起局部病变。如临床上常见的痈、伤口化脓等。 ②全身感染:感染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常见的全身表现有: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带菌状态:有时病原菌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并未被完全消除,而继续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并不断被排出体外,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为带菌者。如白喉、伤寒等传染病,病后常出现带菌状态。由于带菌者经常或间歇排出病原菌,是重要的传染源。 病毒: 隐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不引起临床感染称为重金属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其原因可能是病毒毒力弱或机体免疫力强,使病毒不能大量增殖,组织细胞损伤轻微;也可能是病毒最终未到达靶器官,帮不呈现或极少呈现临床症状。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时,大多数人表现为隐性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