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的社会思想

孔子的社会思想

孔子的社会思想
孔子的社会思想

孔子的社会思想

一.“礼”

据统计,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79条,以至常见有孔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说法。孔子作为周礼的向往者,他首先是一个注重礼的形式,他对礼文的重视为同时代人所诟病。在《论语.乡党》篇中,孔子的举手投足,对礼的遵循跃然纸上。诸如走路时循着一条直线;路遇穿孝服者或双目失明者,即使再熟悉, 再随和,也要改变神态。睡觉时不直躺着,不在门的中间站立,进出时不踩门槛等等。乡宴结束时,要等老年人先行;国君召唤,不等车辆驾好立即先步行;这些行为" 正展现了孔子对礼的践履。

他对周礼并不是一味采取保守的态度" 相反" 对于周礼某些形式方面的变革还是赞成的。“麻冕”是一种礼帽,按照传统礼制的规定这种帽子当用麻布料织成。孔子时代的人却用丝料" 这样较为节俭" 孔子认为可以接受这做作法。“拜下”指臣子给君主行礼的方法,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再磕头。可是流行的作法是人们直接升堂磕头。孔子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 即使违反时兴的作法" 他也要按老规矩办。可见" 孔子对周礼损益的认可是有一定标准的" 这就是在不违反尊尊等级原则的前提下" 对礼作些修改未尝不可" 但若违反了礼的核心精神" 就坚决不予认同。

恢复周礼与正名分,见教材77--78.

二.“仁”的思想

1.仁的涵义: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地位,论语11705个字中,仁字就有105 个。

第一类指仁德,代表一种品行、一种思想:仁者爱人。《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是孔子自己对其仁学涵义的明确定义。有仁德,就是有爱心。《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爱就是人,将爱父母亲放在第一位。可见笃于亲是最基本的仁。那么上行下效,君子笃于其亲则民自能兴于仁,可见“仁”也是爱人。又《宪问》篇:“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所谓“克、伐、怨、欲不行焉”,就是欺人、杀人、怨人、贪欲等行为不在他身上出现。不欺人、不杀人、不怨人、不贪欲,虽皆无伤于人,但无疑不属于关爱人,所以不为仁。《说文》解释仁,亲也,从人二。本义是亲善、友爱、博爱。“仁”由“二”“人”组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所应具备的和善、友爱和同情。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相处时,如果有爱,就会减少争吵。对于家庭而言就会父慈子孝,婆媳和睦,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问题也会减少,比如食品安全、大学生遇害、腐败问题等等。

第二类指仁者、仁人,即有仁德、行仁事之人。《雍也》篇:“樊迟问仁,子曰:`仁者(二字衍)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不论艰难施行仁道,然后才收获行仁的结果,这样才可以称作‘仁’)“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博施济众,怎么样?算是仁吗?孔子回答说,和仁有神马关系啊?那样的话,算圣吧。博施济众,尧舜也要感到很难办的啊。《子路》篇:“刚毅、木讷,近仁。言性格刚强行事果毅)之人必不自私,木讷(反应迟钝语言迟缓)之人必不犯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子罕》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之所以不忧,因为仁者爱他人而无私心。《宪问》篇:“仁者必有勇,有勇不必仁。”仁者心里装着他人,故必有勇;而有勇者未必无私,故不必仁。

那么何为“仁者”?根据上节对“仁”的理解,“仁者”就应是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行或思想的人,做过关爱他人之事的人。“先难而后获”之所以可谓仁者,因为其先难必曾有益于人。“刚毅、木讷”之所以接近仁者,因为刚毅(言性格刚强行事果毅)之人必不自私,木讷(反应迟钝语言迟缓)之人必不犯人。“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之所以甚于仁者,因为其行为已经超越一般的关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是关爱人的两种表现。仁者之所以乐山,因为山出万材,为人所用,有爱人之德。

第三类指行仁,做仁事。如:《里仁》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苟志于行仁,怎么会有恶行?故曰无恶矣。《子路》篇:“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王者(开国之君)皆以杀伐得天下,故必世而后行仁。《卫灵公》篇:“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旧释为“民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他就不会因贪生而伤害做仁事,而只有杀身以成就做仁事,若不能成就做仁事,就不得为仁人。“当仁,不让于师”。是说应当行仁献爱心的时候,学生不让老师。“面临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何谓行仁、做仁事?根据上文的理解,就是献爱心、做关爱他人的事。那么仁者恒思爱人,故必安于行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故智者以行仁为利。

第四类指“仁”的名声,即被人称为“仁”。例如:《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平常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治理民众如承办盛大的祭典(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也不怨天尤人”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请让我去实践这番话。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宋国人,是孔子的弟子,说他名耕,字子牛。他的哥哥有意谋害宋景公,子牛深恐其谋反成功,便是弑君篡位,天下人皆得诛之,谋反失败,也必然召来灭族之祸,忧国忧兄,陷于两难之境。因而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乃至鲁国,向孔子问仁。孔子知其问意,便答复:「仁者其言也讱。」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这个故事倒是很有意思。不过多半不可靠。推测成分太多。《史记》上说司马牛是“多言而躁”,话很多,性子也急。而根据孔子因材施教的方针,孔子让他出言谨慎,这样解释就很合理了。

以上二章之“仁”,皆指仁名,而前人多以仁德释之。出门如见大宾,正是谦敬爱人的表现;使民如承大祭,正是爱民的表现;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施加给别人,也纯粹是因为关爱他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无非是因为他有关爱他人之心而甘愿奉献,如此之人,自然得有“仁”名。说话有“讱”顿之人,做事必不苟且(“为之难”),如此之人,必不做伤天害理之事,故当有“仁”名,可见也是“爱人”之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答语则两言“为仁”。孔子答语既两言“为仁”,颜渊所问就当是“为仁”,因为孔子不可能答非所问。那么就是说,首句应作“颜渊问为仁”。孙《孟子注疏·万章上》引段氏曰正作“颜渊问为仁”。“为仁”作为一个词组,“为”字显然是动词。可见“克己复礼”并不是对仁的定义。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通过“克己复礼”造就仁的名声,或者说“克己复礼”才被人称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人就会把“仁”的名声归到他身上,称他“仁”。前人将“天下归仁焉”解释成天下归依仁或国家归于仁,忽略了“焉”字,而且本身也不能通。礼,是社会规范。一个人一旦其视、听、言、动皆不出礼的范围,那么他就必然是一个时时处处都想着他人、想着全社会的人,可见他有爱心。这样的人,人们怎么能不说他仁,而把“仁”的称呼或名声归于他呢?

总之,孔子仁学的实质内涵,就是“爱人”—关爱他人。当然,孔子仁学也有仁及鸟兽的内容,比如他“钓而不纲(网),弋不射宿”。钓鱼而不网鱼,不射归巢的鸟。但实际上,这一思想正是“爱人”思想的自然延伸,即由关爱他人延伸到关爱自己以外的所有生灵。

2.如何求仁、行仁?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

(《论语·里仁》)。“忠恕之道”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忠”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大学》),厌恶上级对待下属(我)的态度,(我)就不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厌恶下属对待上级(我)的行为方式,(我)也不要用同样的行为方式事奉我的上司;厌恶前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对我后面的人做那些事情;厌恶后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要对前人做那些事;厌恶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要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厌恶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要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

即不把自己憎恶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即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这是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方式,也是孔子倡导的做人根本原则。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起源;“中庸”:“中庸”思想起源甚古。相传早在氏族社会,帝喾便“溉执中而遍天下”。帝嚳治理民众,像水灌溉农田一样,平等而公正的遍及天下。其中“执中”是公平,不偏不倚的意思。(《史记·五帝本纪》)尧舜时代,又有所谓“允执厥中”(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的说法。春秋之际,孔子充分吸收前人的思想,对“中”进行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中庸”思想,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是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

《说文》:“中,正也;庸,用也,从用,从庚;庚,更事也。”正是指恰当、妥当、合乎的意思;庸即更事,就是指经历事物。据此,可以说中庸即正确妥当的处理事情。

二;中庸的特点

“中庸”思想即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要求我们“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中庸》)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的特点即适度、和、时中。

首先,适度。即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辩证法关于“度”的观念。这也就是说,一定的质是与一定的量联系在一起的,量的过与不及都会影响,甚至改变事物的质。因此,为了保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就必须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

我们应当注意:“中庸之道”和“折中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折中主义乃是在原则对立的观点之间采取无原则的迁就态度。它既承认这一个,又肯定那一个,是没有原则、没有是非的。而“执两用中”与“无过无不及”却不是这样,它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上都必须遵守的“礼”。

其次,和。孔子所说的“和”不能简单地等于“同”,他的中庸思想中所包含的“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调剂,从而达到的总体上的和谐及平衡。他曾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中庸》)明确地把“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君子讲求和谐共处而不同流合污。早于孔子的晏婴就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道德原则提出来,认为:为政就需要“献其否以成其可,献其可以去其否。”通过君臣之间不同

意见的相互补充、相互调节来达到政治的平和与平衡。

中庸的本质:子思(子思:又称“子思子”。名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然而,关于《中庸》一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是战国中期子思所作,另一种观点认为作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不同意子思作《中庸》的说法。传统观点认为《中庸》出于子思之手。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指出:“子思作《中庸》。”以后,汉唐注家也多遵从此说。作《中庸》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中庸》直接提出了中庸的本质即时中。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这里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言行常守中庸之道,而小人的言行则背离中庸之道。君子守中庸,随时能实现中庸之道,做到恰到好处;而小人违反中庸,无所畏惧而胡作非为。”孔子所说的“时中”意思是处理事情要审时度势,能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等的变化,采取相应正确合理的行为,灵活处理事情。中庸虽然讲究灵活变通性,但这种时中的灵活性是有原则的,“随时变易以从道”。如果无原则的随意变更,就会使人在行动上肆无忌惮,胡作非为。这样也就成了孔子所言“小人”。

三.中庸之道难行之原因:他自己也在《论语》中指出“民鲜能久矣。”只有尧舜和颜回被孔子赞赏过能行中庸之道也。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第九章)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为什么中庸之道难以做到呢?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这就是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饮水进食,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那么舜为什么能做到中庸之道呢?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第六章)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请教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他度量人们认识上“过”与“不及”两个极端的偏向,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四.中庸之道的运用:中庸之道虽然难求,但人们还是应该去积极追求。中庸作为一种行为的方式,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论语·先进》篇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弟子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两个人谁更好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常常作得有些过头,卜商常常达不到要求。”子贡说:“如此说来,那么是不是颛孙师要好一些呢?”孔子说:虽然这两种表现截然相反,但都不能做到恰到好处,都不符合中庸的原则。只有将强烈的进取心和谨慎的处事风格结合,走一条中间道路,才能无往不胜。

五.中庸的处世之道:一味的柔弱无为,以德报怨,太过宽柔,不及中庸之德。太过刚硬,过于中庸之德。品德高尚的人不随波逐流,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君子所取的应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和之强:和而不流,做到真正的协调随和,但是不否认差别,不抹杀矛盾,更不会随波逐流。中立而不倚;时刚时柔,刚柔结合。

孔子认为能具备这种中和之强的品格的人很少,中行者难求,狂者或狷者都有不完美的一面,不合中道。孔子在得不到中行之人打交道时,只得求其次,交往狂者和狷者。因为狂者虽然“志大而言侉”,但毕竟不失为有志者,可以有所作为。如果得不到狂者,孔子就愿和狷者

打交道,他们虽然无济事之志,亦无损于人。孔子最痛恨的是蝇营狗苟,无所操守的乡愿人格。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因为乡愿的观点是生在这世上,为这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就行。孔子对这样的人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乡愿善于自保,你要指责他,又举不出什么大错误,为人似乎忠诚老实,行为好象方正清廉,但实际上同流合污,是与尧舜之道完全违背,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孔子欣赏的是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的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在这里,孔子把中庸与乡愿作了严格的区分,中庸讲究原则,操守;而乡愿却无原则,无操守,貌似中道,而有本质的区别。乡愿圆滑处世,不肯承担责任。

中庸为至德,在人群中已久久不见了。孔子要求的中庸之德必须具备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刚柔结合的品质。人应该有原则的灵活变通,绝不能无原则的肆意妄为,更不能成为无原则无操守的乡愿之流。

六.中庸思想作用:一方面,“中庸”的核心是“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看到社会的混乱在于礼制的破坏,“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因而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作为其主张政治变革、促进社会转化的政治纲领。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影响最为广泛的一学派,其创始人是孔子。他以后,"儒"又成了以孔子学说为宗旨而形成学派时的称谓。生于春秋晚期的孔子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相信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六经"也反映了这一政治思想。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由于思想上的分歧,或对孔子学说理解的各异,出现了各立门户的情况,孔门分化了。分化的情况,韩非在《显学》中说:"儒分为八",即分为八个派别。战国时期的许多学者都出自孔门,如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等等。两汉以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成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政治观点的主干。 孔子的政治思想观念较为保守,他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曾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礼与仁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构成了孔学的理论基石。他特别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和伦理结合。对儒家说来,政治是伦理的扩大,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梯,犯上作乱者鲜矣。"(《论语,学而》)忠是孝的扩大。他们认为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理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联的,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在“德治”方面,孔子相信只要执政者在伦理道德做出了榜样,政治自然就能搞好。当然,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从孔子起就不大探究"无"或自然的奥秘,《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的弟子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可见孔于是很少讲关于夭命鬼神一类的问题。 一、“仁”义之说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提出要推己及人。他说:"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就是自己想站得住、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做得到这一步。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把这两个方面合起来,叫着"忠恕"之道,也就是"仁道"。这是一种忍让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孔子把它提到"一以贯之"的"吾道",即贯串一切的核心观念或孔学的根本宗旨。 二、“礼治”的推行 孔子主张推行“礼治”的言论很多。如在他回答言偃之问时,就明确表示:“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又如颜渊“请问其目”,孔子又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先进》)。即用礼来治国。就是主张建立一种"礼制",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全)

和谐与有序: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徐桂红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于孔子本人来说, 他的一切思想学说乃至行为, 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个稳定、和谐有序的太平盛世。从孔子的这一终极目标出发, 才能全面而真实地理解孔子的整个学说。 (一) 孔子处于春秋末年的社会大变动时期。这种变动即乱世总是伴有战争、暴力、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等灾祸。孔子对这一切深为忧虑, 他考察了历史的不同阶段并做出比较, 力图从历史的借鉴中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保存在《礼记〃礼运》里的孔子回答官僚问的一段话中, 可看出孔子的态度:?孔子曰: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已, 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 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 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 从笃父子, 以睦兄弟, 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 以立田里, 以贤勇知, 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 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 以孝其信, 著有过, 刑仁进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 在势者去, 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天下有道的社会, 人伦道德皆值得赞赏, 人际关系和睦, 社会管理者唯贤是用, 而至阶级社会, 人各有私欲, 道德状况不比从前, 所以有了礼义制度。?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的, 用以调节人际关系, 禹、汤等帝王治理国家, 都是依礼而行的。孔子自己虽未见到?大同?社会的?大道之行?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孔子的《论语》在提高个人修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孔子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学说里一定有他关于治国之道的看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论语》的研读,来探究孔子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社会体系仁礼道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华夏的统治体系有着特殊的自信。相比于夷狄之国,我们有他们不具有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他眼中理想的社会体系。这种社会体系的结构已经在《论语》里面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孔子在他的政治学说里,对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这里,主要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民”和处于统治地位的“君”。当然,君民关系是相对的,因为,在孔子眼中,君民不应有明显的阶级性,他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一、就普通百姓来说,应该通过自己一系列的努力做到“仁”,进而达到君子的境界,成为社会的广大的、稳定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做到仁应以孝悌为本。在《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章节达16处之多,足以见得孝悌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尊敬兄长。在孔子看来,人性本善,这种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亲亲”,即孝。“‘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只有做到了对父母、兄长等至亲的爱,才可以期望他能够爱他的君主,爱他所在的这个社会。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这是有差等的爱。 其次,孔子还希望民能保持淳朴的本性,做到不欺人,往大了说,就是建立诚信的社会氛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反对那种花言巧语、善于察言观色、精于世故的人。在他眼里,这样的人是难以交往的,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相反,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刚、毅、木、讷”的。过分的圆滑会使人丧失淳朴的本性,随之而来的便是诚信的失落,社会也就变得动荡,变得难以控制。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孔子把“信”作为民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做到了“信”一个人才能发展下去。否则,他将寸步难行,无法生存,孔夫子对他也束手无策了。民如此,国亦然。国家就是民的集合,如果国家里的民都难以诚信,整个国家就难以正常运转,社会必然会崩溃。 二、对统治者,孔子提出了“德治”的要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用德治,自己的权威性自然会树立起来,百姓会像“众星绕北斗”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探微 摘要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发展起到了的重要的奠基作用,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耀千古,昭示后人。本文拟将其政治思想有关理论相结合作一初探,以期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孔子论语礼仁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积极地对社会动荡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并且试图找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方法,试图改变“无道”的政治现实,他试图全面地说明和解决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及政治本质、国家政治制度、统治方针和方法、统治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等基本的政治问题,它的理论完整自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一直延伸到今天,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历尽曲折,但依然光芒不减。 一、仁—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仁政”是借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仁”是孔子所发现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自觉性畜他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入手来建立“仁”的范畴。从以“孝锑”为特征的亲亲人伦开始,他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孝梯原则的荃础上,孔子又进一步把这一原则推广、扩大到由关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到关切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一切人,进而便又形成了孔子“爱人”、“爱众”的主张,这也是孔子“仁”的第一个含义即爱人为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孝”进行阐释,反映了对孝文化多种功能的重视,并希望以此来构成一张维护社会和谐温馨的伦理秩序网络。 孔子所说的仁的概念,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同样是《论语·颜渊》记载了颜渊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的这句话,重点在于克己,也就是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孔子一方面强调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应该在政治上采取服从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统治者宽以待人的必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孔子仁学的实质,是从道德的层面上理解国家与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二、礼—“仁”的表现形式和人的行为准则 要确保仁者“爱人”这一根本思想得到贯彻,必须在鼓励人们自觉行仁的基础上,对各阶级阶层、各社会范畴的行为,提出规范,予以约束。孔子将“礼”视作“仁”得以实现的方式和得以表现的手段,同时认为礼在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能够帮助人们树立“仁”的思想。因此,他说“克己复礼为仁”由于礼的这种作用,孔子便把礼由社会伦理规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政治伦理规范。他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即“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软户。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国家民众,就能够获得民众的薄敬和服从,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1、孔子生平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 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孔子认为只有恢复“礼”,才能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谐局面,这是孔子的正名思想。他站在时代的门槛,面对现实的混乱,还是向前望了望,却终究没有继续前行。 孔子继承了“孝”的道德观念。“孝”是“仁”的一种要求,并且把“孝”与“为政”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为政就是要把“孝”的精神推广于政治,在家孝亲也是为政。 此外,孔子还突出了“德”的政治含义。“德”原来有“揖让”、重视文治和不尚暴力的含义。孔子崇德尚文,反对武力征伐,反对春秋霸道的盛行。只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才是德政,才能达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统治效果。 综上几点可见,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其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伦理道德是实行政治教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②人生哲学观.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没有完全摆脱西周时代“天”的观念,但他却没有谈到“天”的意志一类的话,而且谈“天”时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起来。如其弟子颜回去世,孔子曰“天丧予!”;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理想的追逐者

《孔子》理想的追逐者 作者:杨文彪 他是一个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却和我们今天生活息息相关,他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举一动无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电影《孔子》的出现展现的似乎就是那个真正的孔丘,它点亮了我们心中的形象。而《孔子》展现出的最令人难以忘却的就是孔子对实现理想的执着与坚定。《孔子》让我们看见了孔子是一个理想的追逐者。 回首这几年的国产电影,真正令人思考,让人回味无穷的影片并不多,而《孔子》无疑就是其中之一,其情节发展以史书和《论语》记载相符,真实再现了圣人的风彩。而片中孔子对实现“仁”的理想的坚忍,让我们不禁思考理想的真正含义,也不禁去探求如何追求实现理想。 以今人之观点,理想一事太过于简单化,功利化,但电影《孔子》所表达的理念来看,这绝不是理想的全部。电影《孔子》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理想不仅是利己而已,更重要的是利人。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坚定自身信念,坚持践行,甚至愿意为之贡献出生命的,值得一生追求的事。《孔子》剖析出:在其外表下,孔子隐藏的是一片赤子之心,一个坚守自身并且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他希望并且愿意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一切,去践行。 人不能漫无目的的存在,人也不能没有梦想地活着,《孔子》展现出他在茫茫时间推行“仁”的坎坷一生,他似乎就是为了实现“仁”而生的,他将自己的理想紧紧结合了自己,而或许他认为的人生的真正意识也就是他为了实现理想而四处奔走呼告的过程。纵使他的一生并未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人们记住了他,历史也记住了他。因其对于梦想的坚持,对于梦想的践行。人们不敢想象,若没有梦想会怎么样,那样的人生必然是如亘古长夜般昏暗且死气沉沉的吧。有了梦想才有了根,才有了动力,若没有梦想便会象无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浪,漫无目的地生活。 因为我们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理想之路。它让我们不在只是为了生存地活着,让我们变得有思想,让我们可以思考,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理想就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次漫长,艰难却又十分有趣的航行,你以为很长,其实也不过如白驹过涧而已,若我们找不到正确的航向标,那么我们便会在人生的大海上迷失方向,甚至于迷失自我,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茫然,所以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不知道要怎么才能走下去,因此而产生乏力感。《孔子》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投身理想。只有跟着理想走,人生才不会迷航,而这样的人生才会是价值的和值得为之不懈努力的。 人生的价值就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梦想无疑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我们要发挥自身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孔子周游列国,最终却没有在一个国家成功地施行下去,但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他呢?正是有了一股顽强的斗志,才让他有继续下去的力量。 要有坚定的信念,因为你不知道在你实现梦想的路上还有多少困难要面对,还有什么样的荆棘之路等你踏平。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半途而废几乎就是必然后果。若没有这一股撑着人,也不一定能坚持下去。 实现梦想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而这都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执着,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浅谈孔子的主要思想及核心 10级汉英1班李婷学号:101301054089 Abstract: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including a lot of great thoughts ,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among them , occupying the center position . “ The ritual”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 part in Confucius’s thought. “benevolence”and them constitute the great thought system of Confucius’s .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enevolence the ritual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摘要: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 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中逐渐形成的。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doc

概括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话出自《论语为政》篇,大意是,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在这里,孔子将齐之以刑与道之以政相应,将齐之以礼与道之以德相应。这样就有两种治国方案,一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其效果是民免而无耻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其效果是有耻且格。 从效果看,二者的高低上下之分显而易见。这是否意味着孔子主张放弃第一种方案而独用第二种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否则他就不会担任鲁国司法长官大司寇了。在这里,孔子是想告诉我们,相对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应该成为治国的主要方式。所以,孔子治国理念的基本思路是德主刑辅。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四种治国方式可以分别简称为德治、礼治、政治(以政令、制度来治国)和刑治,它们是有深刻的人性基础的。 早在殷周之际,人们就注意到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国语晋语》说:懋穑劝分,省用足财,利器明德,以厚民性。厚就是增长、发展、培养。既然性值得厚、需要厚,那么说明它有积极的一面,或者说善的一面。战国中期孟子的性善论,正是从这一传统发展而来的。另外,《尚书召诰》曰: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节就是节制,性既然应该节、需要节,说明它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恶的一面。这正是战国末期荀子性恶论的滥觞。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貌似针锋相对,其实并不矛盾,他们

只是看到人性中不同的侧面而已。 既然人性中有积极的、善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恶的一面,那么健全的、合理的、理想的治国方案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节制消极的、恶的一面。孔子的四种治国方式正符合这种要求。具体言之,德治和礼治的功能主要是激发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其中德治有利于人们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呈现、发挥出来,礼治可以帮助人们对其加以文饰、美化与升华。政治和刑治的功能则在于节制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其中政治强调防患于未然,刑治重在惩罚已然之恶行。 如果以德治、礼治所促发的人性中积极的、善的一面所占的比重高,那么需要政治、刑治所限制的人性中消极的、恶的一面所占的比重就小。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什么重德治、礼治而轻政治、刑治了。 在具体治国中,孰重孰轻,孰缓孰急,则在于社会现实。天下有道,则德治、礼治所占的比重居高;天下无道,则政治、刑治的比重居高。高明的政治家就像调音师,能够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孔子主张愚民政策吗? 曾几何时,《论语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被视作孔子提倡愚民政策的铁证反复提及。实际上,这是后人曲解了孔子真意。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体现的是孔子的重民、爱民、知民思想,与所谓愚民思想风马牛不相及。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 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礼、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国安邦等思想。 1、仁 孔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就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点就是“爱人”: (1)、“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就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仁”就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准则,她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爱,以教化的方式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2)、孝悌。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就是她实践仁的方法。 (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同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总之,从统治阶级,到家庭,再到个人修养,“仁”无所不在。体现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就是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的。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有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礼 (1)、“礼”的内涵: “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就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达到与谐的“礼”治境界。二就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认为,“正”就就是合礼,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细小之处也要讲究合礼。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2)、“礼”与“仁”。礼的内核就是仁,礼就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德基础上的礼,讲制度、讲规范,都就是为了坚守伦理道德。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的目的就就是为了实现仁政。 3、孝 “孝”就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孝”指尊敬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就是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1)、孝与仁的关系。孔子认为孝悌就是仁之本,一个人只有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外才不会犯上作乱,做出悖礼的事情;只有敬爱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础上,推己及人,关爱她人,实现“仁”。孔子认为, “仁”就是由“爱人”,即家庭的孝悌关系开始,逐步扩展的。 (2)、如何做到孝?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就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就是从精神上与情感上去慰藉、尊敬与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敬”指的就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与颜悦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就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爱”指的就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与温暖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顺”指的就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就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4、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就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中庸就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注意避免“过”与“不及”。。“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②强调不可则止。处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③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就是手段,稳定就是目的。 ④要宽容包纳,与而不同。与而不同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普遍的意义。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对待音乐乃至对待艺术审美的态度与观点,同时又明确区分了“美”与“善”,将它们分别作为两个概念用在不同的审美维度。可见,虽然“美”和“善”一样能通向德性与礼乐,但在孔子的思想中,“美”与“善”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统一,而是既有相通又有独立之处,同时还能共同营造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学精神和审美理想。 一、“善”的含义 “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善”在《辞源》中,有如下含义:1、美好,与恶相反;2、亲善、友好;3、喜好;4、爱惜;5、大、多;6、擅长、善于;7、改善;8、揩拭;9、熟悉。在

《论语》中,“善”字一共出现了42 次。其中,“善”可以指好人,如“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也可以指善于做某事,如“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篇》)。还可以指好处和优点,如“愿无伐善,无施劳”(《公冶长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善”还可以表示好好地去做事,如“善为我辞焉”(《雍也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篇》)。“善”又可以指善良和善意,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篇》)。“善”还能表示完整、全面,或者保全、使完整。如“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篇》)。另外,“善”还表达出一种良好的道德取向的意义,“善”表达的“好”主要在于内在德性的好。比如在“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篇》)“子张问善人之道”(《先进篇》)中,善人是一种有操守、德行高的好人。 更重要的是,因为与德性相通,孔子所言的“善”在某些时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仁”相通。在“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篇》)中,就表达出孔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这里说统治者要为民众带头向“善”,就是说统治者要忠行于仁道。又如“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篇》)这句说明智慧要用仁心来维持,行动不符合礼制则不属“善”。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仁”

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及“仁” 关于仁:孔子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但“仁”具体指的是什么?孔子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有人说“博爱谓仁”,这也是“微言大义”。但是在《论语》里,孔子只是对“仁”的表象和运用提出了看法。孔子有六位弟子先后向其问过“仁”,以下分别作以说明。 首先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于颜渊问仁,说道,一个人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斗争,净化心灵,保持克己的诚敬,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同体的境界了,这种境界就是“仁”。同时,孔子还告诉颜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只要不符合礼的境界,你只要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就可以了。 其次就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就是冉雍,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孔子认为仲弓具有领袖的气质。孔子对于仲弓问仁,他说,一个人在外,要有礼貌,要诚心诚意地与人相处,做事情要有责任感,自己不愿意的,

就要想到可能别人也不愿意。对于自己和别人都要没有怨言。仲弓说,自己虽然不聪明,一定照老师说的去做。 下来是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这里的讱,具有忍让的意思。孔子说,有仁道的人,不是随随便便发表自己意见的,并且说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孔子之所以对司马牛这样讲,也许这位老兄平时有说话不大注意的毛病吧。下来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问仁。子曰:居于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这位老兄会驾车,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懂驾驶技术,有驾驶执照,名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大概孔老夫子周游列国时,就是樊老兄当司机吧。樊迟两次问到仁,第一次,孔子说,能够尊敬别人,爱护别人,就是仁,并且说,知人善任的人就是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二次,孔子说,自己平时说话办事,要恭恭敬敬,诚诚恳恳,为人处世,要忠人之事,要尽责任。对于平平常常的人,也要尽心尽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这个人,用现代话说,他是个外交家,也会做生意,善于辩

庄子和孟子的社会理想比较

庄子和孟子的社会理想比较研究 【摘要】孟子和庄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思想、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描绘了不同的社会理想。他们的社会理想在政治理想、道德上虽有不同,但两人所追求社会理想的具体措施和内容有很多相同之处,有殊途同归之妙。 【关键词】孟子;庄子;仁政;王道;自然;无为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时期,战国时期尤其黑暗,百姓们受到战争的蹂躏和统治者的压迫。面对如此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从各自不同的立场描绘了社会理想国。 一、孟子的社会理想 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特别强调“仁”,这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仁政”是其实现社会理想,建立一个伦理道德社会的武器。 (一)孟子社会理想提出的前提和基础 孟子理想社会的建立是以“民本”为前提的,其所有的措施、政策、思想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以阐发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把人民排在社稷和君王之前,认为在国家的统治中,人民应该处在最重要的地位,是社会的主体。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他理想中

的社会蓝图。 (二)孟子的社会理想 在先秦,孟子对于他社会理想的构思是很明确完整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要求给人民宅地和土地,让百姓耕作劳种,给人民恒产,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但是,如果统治者横征暴敛,人民依旧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孟子就此提出了“省刑罚,薄赋税”(《孟子·梁惠王上》)、“易其田畴,薄其赋敛”(《孟子·尽心上》)等内容。在减轻赋税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活动,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农、林、渔多方面发展农业,不侵夺农时,不影响鱼林的生长作息,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人民安定富足。 同时,他主张重视商业发展,要“关市几而不征”、“廛而不征,法而不廛”,这样,才能使“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孟子·公孙丑上》),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生活才能达到小康。在乡间开办学校,对百姓施以人伦道德教育,让百姓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的孝悌忠信的道理,这样社会道德完备,社会和谐。 此外,孟子还注意对命运悲惨贫苦的人给予帮助和救济。对于一些老人,孟子要求君王对他们进行帮助、救济。这样,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稳定、和平,百姓自给自足,整个社会洋溢着伦理道德氛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思想学说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

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 “仁”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