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的是我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尽管这是在进行说课比赛,但我更愿意把它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正常的、名符其实的教研交流活动。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的肤浅认识以及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这门课程的所思所想所作。希望能得到您的批评指正。

一、下课程设置。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旅游地理学短短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普查、详查、评价论证等工作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环境,而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人民的收入成倍地增加,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由于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及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我们都知道,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非常符合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随着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刺激政策,更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旅游业正在、并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

管理专门人才。在这样的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及巨大人才需求市场环境下,为我院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安康本身就是一个山水园林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被市委市政府列为支柱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办好、办不好这个专业。

我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懂理论、高技能的服务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陕西及其它地区旅游业管理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旅游管理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基于以上培养目标,结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特性,我们将旅游地理定位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计调、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景区景点建设、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旅游地理知识基础。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具有知识性(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实践性(资源开发利用、旅游线路设计、即景导游实践、旅游规划等)、综合性的学科特性(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兼容、多学科交叉综合: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其知识涵盖面广,不仅对学生,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属于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模块。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前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等,并行开设的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等,后续课程开设导游基础、景区服务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系统掌握我国各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域特征,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现状和前景

课程教学目标二:使学生了解我国风景区发育的地学原理、风景的分类及其特征。

课程教学目标三:使学生熟悉我国各大旅游区的著名景点、景区,了解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旅游特色,学会对名胜古迹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目标四:使学生熟悉我国的旅游交通,初步掌握编排最佳旅游线路的方法和技巧。

最终使学生掌握对旅游资源的分析与策划,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表给出了《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内容模块顺序及学时安排。我们分4大部分15个章节进行组织教学。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阐述旅游资源方面的几个问题。第二部分实为《中国旅游地理》总论,主要概述中国两大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如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分布等等;第三部分为中国的旅游交通、区

划和旅游地图的绘制和旅游信息统计;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既在考虑行政区划的原则下,以旅游资源共性特征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八大一级旅游区,逐一重点介绍其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等。由于港、澳、台的行政地位的特殊性及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在教学中又将其单列为一章进行讲述。今后我还打算将海南岛的旅游单列一章专门讲授,道理不言而喻,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在课时安排方面,课堂理论教学36课时,占总课时50%,实践实训教学36课时,占50%。总学时为72学时。

课程内容的选取及课时安排的依据为:综合性为基础,体现自然与人文兼容、文化性与专业性兼具;以应用性为动力,使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并举并重,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使课程向综合性、开放性专业方向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重复,突出重点:中国旅游地理中的一些内容,如旅

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客流规律,旅游市场需求,区域旅游资源

开发、规划等在旅游管理专业或专业主干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课程中

均有专门讲授,为了避免知识的重复,在本课程中不再详细讲

授;另一方面,旅游资源是一国、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前

提和物质基础,在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中,旅游资源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为了突出重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

应该吧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划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

2、明确学习目标,扩大知识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该强调

学以致用。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生除了要系统学习

旅游管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外,导游资格证的考取也是学生

明确的目标之一。因此,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证考

试,应该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

3、加强内容深度,提高旅游素质:中国旅游地理教育可以展

示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独具风采的自然、人文景观,并

揭示他们形成、发展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

民族自豪感,树立旅游意识。对于丰富的旅游地理知识,不仅

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在讲授过程

中要加深涉及到得地理、历史、建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

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鉴赏能力,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责任感,

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爱护旅游设施,宣传我国的旅游资

源及其知识。

4、引入新理论,关注新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

旅游需求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为了适应旅游业

得发展,需要及时把旅游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的

新动向传递个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系统掌握我国各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域性特征;各省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熟悉我国的旅游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