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18个虚词用法专练

高考18个虚词用法专练

高考18个虚词用法专练
高考18个虚词用法专练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要求: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题巩固。

第一课时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1. 良乃入,具告沛公。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今君乃亡赵走燕。

4. 诸葛亮真乃神人。

5.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 作计乃尔立。

第二课时

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

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1. 其可怪也与?

2. 吾与点也

3.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4.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课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巩固练习]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 既其出

4.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其孰能讥之乎?

6.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9.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10.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1. 其若是,孰能御之?

12. 今存其本不忍废。

13.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⑼如果。

[巩固练习]

1. 且秦强而赵弱。

2. 今且九十。

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5. 存者且偷生。

6. 三军既惑且疑

7. 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

8.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9.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 且如今年冬

第四课时

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若此」如此,这样。[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若入前为寿。

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7. 指挥若定。

8. 以闲敝邑,若何?

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巩固练习」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⑴却,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⑸就是。⑹原来是。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

1. 连呼则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5. 临视,则虫集冠上

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8. 《论语》六则

9.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五课时

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 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

[巩固练习]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何辞为?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 愿为小相焉。

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 窃为大王不取也!

7. 慎勿为妇死。

8. 为君翻作《琵琶行》。

9.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0.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1.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4. 为除不洁者,引入。

15.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6.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为,由于。

2、而。

3、把,拿,用。

4、以为,认为。

5、凭,靠。

6、按照,依照。

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巩固练习]

1.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 斧斤以时入山林。

5.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 敛赀财以送其行。

7.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 皆以美于徐公

10.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 日以尽矣

14. 铸以为金人十二。

1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第六课时

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也已矣)罢了。

[巩固练习]

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 是说也,人常疑之。

4.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5. 曹公,豺虎也。

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8.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9.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0.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11.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12. 岂独伶人也哉!

⑴对,对于。⑵在。⑶与,跟,同。⑷到。⑸从,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

⑽向。(11)给。

「于是」⑴在这时。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⑶在这件事上。⑷在这种情况下。

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

[巩固练习]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3. 燕王欲结于君。

4.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5. 受制于人。

6. 不拘于时,学于余。

7.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8.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 乃设九宾礼于庭。

10.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1. 于是余有叹焉。

12.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13.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第七课时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似的”。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巩固练习]

1. 言之,貌若甚戚者。

2.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4.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 何者?上下之分也。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 近者奉辞伐罪。

8.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9.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0.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⑴他,她,它(们)。⑵的。⑶往,到......去。⑷这,此。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⑽向。

[巩固练习]

1. 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我见相如,必辱之。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何陋之有?

6.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7. 句读之不知。

8.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然后驱而之善。

11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据。⑶依靠,凭借。⑷趁着,趁此。⑸通过,经由。⑹因为。

⑺缘由,机缘。⑻沿袭⑼继续。

[巩固练习]

1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 .因击沛公于坐。

3 变法者因时而化。

4 因遗策。

5 因河为池。

6 因拔刀斫前奏案。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8于今无会因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第八课时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1. 儿寒乎?欲食乎?

2.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 生乎吾前……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日食饮得无衰乎?

9. 以吾一日长乎尔

10.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⑵哪里,怎么。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⑸相当于“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盘盘焉,囷囷焉

5. 焉用亡郑以倍邻?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李密《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而西却,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 --向北解救国,向西击退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高考全部_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新最全)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而】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0.未几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1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石乎!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 碑记》) 二【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 行》) 4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 传序》) 6.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8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9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 赵太后》)

10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促织》) 1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7于是乎书。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 记》) 9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 者说》)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④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⑤.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经典文言】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⑤汝其勿悲(表婉商)⑥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④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经典文言】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表并列)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 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连词,于是)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代词,你的)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列表(按考试出现频率排序) (1)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表解 一、以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举例 介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 具、方法 表示工具:可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什么身份”等 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请以剑舞(用,引进动作的工具)(宾语前置)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同上)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根据,引出动作行为的根据) 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引进凭借的身份) 余船以次俱进。(按照,引出凭借的方式)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凭着,动作凭借的工具)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凭)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问:“何以战?”(凭)(宾主前置)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靠) 动作、行为涉及的对 象 把字句,起提宾作用,译为 “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把城池给赵国)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把鲁肃交还给同乡) 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 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动作、行为发生的时 间和处所 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在,引时间)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从,引处所) 连词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 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 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 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 敛赀财以送其行。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副词通“已”,译作“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 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 连词可连接词、短 语和分句,表 示多种关系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黑质而白章。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子灿寐而醒,客则酣睡炕上矣。 广起,夺而杀尉。 余心方动,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地”,也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 面山而居。 吾恂恂而起。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含例句译文)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跂,qì, 抬起脚后跟站着。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问道:“来人是干什么的?”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③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得土地因而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交)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这样罢了。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 遥游》) ——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抢,qiāng,突过。控,投下,落下来。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三个月后才能制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 1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后私仇也(表并列)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父之志。(代词,你的)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18个虚词的用法

18 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高考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 《伶官传序》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 《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 《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 《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 《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 《石壕吏》 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11.何以战________ 《曹刿论战》 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________ 《鸿门宴》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________ 《阿房宫赋》 答案:1~2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3.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4.作定语。译作“什么”“哪”。5~6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7~8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9~10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11~12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13~14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虚词练习(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 《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________ 《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_______ 《捕蛇者说》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________ 《屈原列传》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____ 《师说》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________ 《庖丁解牛》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1.【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 (3)动词,如,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 (4)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2014江苏高考(必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 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 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