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统计信息网2001-03-02

200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省统计局

2000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各条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一系列方针和部署,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开拓,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综合

2000年,全省继续采取综合性的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重视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重视技术改造投资,提高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在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努力扩大出口需求;在增加有效需求的同时,注重调整优化供给结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正向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增长持续加快,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68.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26.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47.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国民经济增长呈现持续加快的趋势。

宏观经济景气状况较上年明显上升。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平均为126.8,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反映企业税后利润情况的景气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完成。紧紧围绕资本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等三个关键问题,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明显进展。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达81.8%,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有100户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涉及产权关系变革的占50.6%。以改革统揽全局,切实做好“扶优扶强”工作,重点扶持8大集团、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和136个重点企业集团发展,年投入300亿元,用于国有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成立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筹集资金3.3亿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15.5%,列入国家重点考核的371户亏损企业已有261户实现了扭亏,脱困面达72.2%。

经济结构逐步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大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进步,大力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持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社会环境,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全省个体业户和私营企业已达312万户,从业人员883万人,提供的税收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31.6%。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成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解决这些企业资金困难等问题,扶持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合理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积极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主动调整出口产品品种和市场结构,增加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千方百计扩大全省的出口规模;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简化审批手续,采取多种方式为全省利用外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经过努力,全省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已恢复到

正常状态。

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再就业工作成果显著,职工工资水平提高。各级政府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扩大内需、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大事来抓,全省初步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框架,失业保险参加职工达715万人,参加全省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47.4万人,共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8.3亿元,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16.5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40.9%。年末全省县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791.7万人,比上年减少17.4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516元,增长11.2%。

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全省按照政企分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施了全省机构改革,大力裁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合并了一批职能重复交叉或职能单一的部门,省级机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市、县、乡机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乡镇合并稳步进行。全省范围内基本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

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表现在: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社会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机制尚未全面形成;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制约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环境改善还不明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农业

2000年,全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两大目标,适应农村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268. 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760.6

亿元,增长4%;林业33.5亿元,增长6%;畜牧业265.1亿元,增长5.2%;渔业209.3亿元,增长0.4%。农业内部各业所占比重为,农业为56.7%、林业为2.1%,畜牧业为26.1%,渔业为15.1%。

粮食减产,经济作物增产。受种植结构调整和天气干旱的双重影响,粮食减产,全年粮食总产为3837.7万吨,比上年下降10.1%。其中夏粮总产量

1860.3万吨,下降12.2%;秋粮总产为1977.5万吨,下降8.1%。棉花总产为59万吨,比上年增长50.4%;油料总产为356.9万吨,增长11.4%;蔬菜及瓜类总产为8372.5万吨,增长12.5%;水果总产为966.6万吨,增长5%。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注重林业的生态效能,林业生产发展步伐稳中有快,全省共造林15.3万公顷。其中:用材林1.8万公顷,经济林10.1万公顷,防护林3.4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为60.8万公顷,育苗面积1.8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2.1万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年末生猪存栏为2660.3万头,比上年增长3.9%;牛存栏为1008.6万头,增长3.2%;羊存栏为2784.7万只,增长9.8%。全年肉类总产量为560.2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379.9万吨,增长5.1%;禽肉产量167.6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为366.2万吨,增长4.9%;奶类产量为70.5万吨,增长15%。

渔业生产保持平稳。继续坚持控制捕捞、发展养殖的方针,注重效益,稳中求进。在加大对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海洋捕捞“零”增长的控制措施同时,海水养殖和内陆淡水养殖继续实施常规品种和名、特、优、新、珍、稀品种养殖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结构,确保了渔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698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海水产品594.9

万吨,下降1.2%;淡水产品103.1万吨,增长11.2%。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省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大中型农业机械较大增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02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976.4万千瓦,增长5.2%;联合收割机达5.2万台,增长21.7%。农村用电量200.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423.2万吨,增长0.9%。年末耕地面积660.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82.5万公顷,比重为73%,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61万公顷,增长2.3%。全省农村通电、通车、通话、通自来水的“四通”程度有较大提高。年底,通电的农户数达到2015.3万户,比重达到99%;通汽车村数达到8.4万个,比重由上年的94.5%上升到95.9%;通电话村数达

到8.7万个,比重由97.9%上升到99.6%;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4.4万个,比重由47.8%上升到50.1%。

三、工业

2000年,全省工业继续贯彻“改革、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学邯钢、学海尔、学亚星”活动,按照“改造一批、壮大一批、培植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调整思路,精心组织,开拓市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7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增加值2524.3亿元,增长14.6%。国有及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1243.5亿元,增长17.7%;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663.1亿元,增长12.9%;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458.6亿元,增长15.3%;股份合作制工业完成增加值76.4亿元,增长1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311.8亿元,增长15.7%;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4.2亿元,增长23.9%。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08.5亿元和1515.8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6.2%。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760.4亿元,增长16.6%。

工业产销率提高。全省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产销率为99.4%,大中型工业为98.6%。非国有工业中,集体工业产销率为96.9%,股份制工业为97.6%,股份合作制工业为97.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为97.2%,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为96.1%。重工业产销率略高于轻工业。轻工业产销率为97.7%,重工业产销率为98%。

主要产品产量增降明显。在重点统计的121种产品中,比上年增长的有101种,占83.5%。在轻工产品中,保证人民日常生活供给的基本消费品大都保持了一定增长。其中,乳制品增长21.1%,啤酒增长10.5%。市场需求较旺的一批名优高档耐用消费品增长较快。其中,房间空调器增长11.3%,

彩色电视机增长13.3%,家用洗衣机增长13%。但黑白电视机、照相机等产品市场需求减弱,生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纺织行业通过几年的调整已取得初步效果,主要纺织产品生产明显加快。其中,纱增长23.4%,布增长17.2%,服装增长16.4%,化学纤维增长10.9%。重工产品中,发电量增长9.8%,原油增长0.4%,原煤下降9.8%。主要原材料产品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钢材增长9.4%,水泥增长12.7%,硫酸增长32.5%。投资类机电产品扭转了低迷局面,工业锅炉增长6.8%,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2.7%,内燃机增长13.2%,发电设备增长38.6%。支农类产品增势明显下降。其中,化肥增长5.9%,化学农药下降12.7%,合成氨增长3.1%,小型拖拉机下降0.1%。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其中,微型电子计算机增长48.9%、程控交换机增长10.9%。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实现利润543.6亿元,增长88.6%;实现利税1003亿元,增长51.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2.8,比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12.5%,提高2.7个百分点;资本增值保值率为112.9%,提高3.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为62.5%,下降0.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1次,加快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3%,提高2.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6193元/人,增长16%。亏损面为12.4%,下降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41.5亿元,下降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00年,我省继续贯彻实施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政策,培育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引导,保证了全省投资的持续增长,拉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29.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完成

1189.5亿元,增长14%;城乡集体投资完成649.3亿元,增长6.6%;个体投资完成331.4亿元,增长9.7%;其他投资完成374.4亿元,增长40%。

更新改造投资增幅明显提高。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90.2亿元,增长26%,快于基本建设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3.9%上升为15.3%,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一个新亮点。

在建总规模有所扩大。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不包括农村集体和个体私营投资项目)9759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502个。施工项目在建总规模达4781.6亿元,增加4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为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积蓄了后备力量。

产业投资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体私营)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水利投资完成23亿元,增长35.6%。第二产业投资完成698.4亿元,增长23.8%,增速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和电力工业投资分别增长21.6%

和29.2%,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16%,机械工业投资增长14.7%,轻纺工业投资增长76.1%。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25.8亿元,增长20%,增速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邮电通讯投资完成140.5亿元,增长80%;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投资完成69.6亿元,增长17.8%。

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全年房地产投资完成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51.2亿元,增长40%,占全省房地产投资的68.6%,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全年销售商品房1018.6万平方米,增长15.7%。其中销售给个人的807.2万平方米,增长40%,占商品房销售总量的79.3%。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82.7亿元,增长54.4%。其中销售给个人的116.3亿元,增长61%。商品房的旺销,成为带动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全省完成建筑业增加值503.1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省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601个,全员劳动

生产率为49291元/人,增长9.1%;实现利税47.2亿元,增长12.8%。国有建筑企业在“少数做强,多数做专”的改革思路指导下,经过优化组合,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员劳动生产率74003元/人,增长10.7%;实现利税12.5亿元,增长15.7%。建筑质量意识提高,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达45.9%,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五、运输邮电业

2000年,全省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业改革,加大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运输能力;提升邮电通讯业公用通信能力,发展邮政新型业务,进一步普及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6公里,比上年净增647公里。客货运输有较大增长,全省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完成8.6亿人、34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9%和11.7%;水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完成822万人、3.3亿人公里,分别下降4.8%和19.1%。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7.7亿吨、周转量405.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4.1%和14.8%;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4452万吨、周转量2827.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6.7%和70.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7亿吨,增长23.2%。中央与地方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4802万人次,增长3.4%;旅客周转量完成277.4亿人公里,增长6.7%;货物发送完成1.4亿吨,增长6.3%;货物周转量完成1022.2亿吨公里,增长9.95%。其中,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达307

公里,全年发送货物679.6万吨,周转量4.4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8.7万吨,比上年增长23.3%;客运量达到441万人次,增长17.9%。

邮电通信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60.7亿元,比上年增长

47.6%。年末全省长途电路21.55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335.3万路端。电话普及率达到12.4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部。移动通讯继续快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501万户,比上年增长1倍。

六、国内贸易

2000年,全省继续贯彻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假日经济做好开拓消费市场的文章,在努力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大力调整供给结构,不断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内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从各季度情况看,零售额增幅呈逐季加快态势,一季度增长9.0%,二季度增长10.6%,三季度增长10.5%,四季度增长10.7%。

各类商品销售呈增长势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对精神文化、信息需求的增加,电子、电信产品销售较旺。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普通电话机比上年增长28%,移动电话机增长3.4倍,影碟机增长14%,电视机增长8%,空调器增长32%,家用电脑增长1.1倍;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3.3%;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0.4%。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在节假日消费的带动下,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销售趋活,实现零售额1618.7亿元和265.4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7.1%。节假日居民举家外出旅游和用餐次数明显增多,餐饮业零售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各月增幅均在10%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已在零售市场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其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74%。

城镇消费品市场增幅高于农村。全省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29.3亿元,增长8.8%。

零售企业效益好转,批发企业亏损增加。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7.4%;批发企业亏损3.8亿元,比上年增亏3.8亿元;零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4.3倍。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亏损面为31%,比上年增

加3.3个百分点;毛利率为8.2%,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2000年,全省充分利用世界经济好转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积极调整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创造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加快对外经济交流合作步伐,促进了全省外向经济的发展。

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4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出口155.3亿美元,增长34.1%。在全省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74.7亿美元,增长37.9%;加工贸易出口80亿美元,增长30.4%。全省实现进口9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4%,实现贸易顺差60.7亿美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进一步增强。

利用外资平稳发展。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2733项,比上年增长56.6%;合同外资额56.1亿美元,增长33.2%;实际利用外资38.1亿美元,增长1.8%。其中合同外商直接投资50.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9.7亿美元,分别增长63.1%和20.4%;新批对外借款合同金额4.2亿美元,实际利用借款7.1亿美元,分别下降34.7%和7.6%。

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下降。全省直接签定对外承包劳务1250份,比上年增长12%;直接签定合同额6.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1%;完成营业额4.5亿美元,下降28.9%;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9万人次,下降2.3%;平均单个项目合同额由上年的60.7万美元下降为49.3万美元。

国际和国内旅游进一步活跃。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7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外国人48万人次、港澳同胞16.2万人次、台胞8.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2亿美元,增长18.8%。接待国内游客7006.9万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386.5亿元,增长35.5%。

各类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省各类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用于基础设施投资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实现财政收入36.8亿元,增长41.9%;实现出口35.1亿美元,增长33.6%;实际利用外资11.6?á??勰???瘢橢橢???鸮??????l????????????d?4??ǜ?????????1[1]??????$????Q???????产总值的比重为5.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税种看,与生产和效益紧密相关的税种增长较快。其中增值税增长14.5%,营业税增长11.1%,企业所得税增长29.7%。地方小税种也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长31.8%,城建税、耕地占用税等增幅都在15%以上。分所有制看,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增长较快,在增值税中,股份制、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私营企业提供的税收分别增长118.2%、31.1%、78.1%。按分税制口径统计,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县达118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其中超过3亿元的有20个县。在财政支出上,各级财政部门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科学运筹资金,压一般,保重点,集中资金办大事,全省共完成财政支出6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分项目看,基本建设支出下降9.4%,对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0%、17.5%、12.1%、30.3%。注重培育经济增长的后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11.1%。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471.2亿元,比年初增加907.9亿元,比上年多增105.2亿元。年末企业存款余额2077.2亿元,比年初增加351.7亿元,比上年多增119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466.7亿元,比年初增加356.9亿元,比上年少增12.6亿元。在年末存款余额中,年末定期存款余额为3465.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6亿元,比上年少增49.7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209亿元,比年初增加919.5亿元,比上年多增122.5亿元。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00.7亿元(已扣除各商业银行剥离的贷款,下同),比上年多增194.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0.9亿元,比上年少增20.2亿元。分项目看,工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8.4亿元,比上年少增90.6亿元;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1亿元,比上年少增38.3亿元;而乡镇企业贷款、农业贷款、个体及私营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58、109.3、5.3亿元,比上年多增20、84.6、1.9

亿元。全省累计净回笼现金112.4亿元,比上年多回笼77.7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科技实力有较大提高。2000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728项,比上年增加40项,增长1.1%。有21项重要技术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有两院院士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8人。全省专利申请量达10019件,比上年增加1430件,增长16.6%;授权专利6962件,比上年增加426件,增长6.5%。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省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成果显著。全省1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预计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60亿元,利税68亿元。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316项,其中国家级85项。

星火计划成绩斐然。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星火计划198项,其中国家级85项,总投资41.5亿元。

技术市场日益活跃。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4301个,比上年增长5.9%;从业人员24.2万人,其中科技人员12.7万人。全年签订技术合同30962项,比上年增加1827项,增长6.3%;合同金额达28.8亿元,增长4.7%;技术交易额19.1亿元,增长4.9%。

防震减灾能力继续加强。全省数字地震前兆试验台网完成了12个台站的43项观测手段的数字化改造,震害预测、地震应急与辅助决策等分系统基本建成,地震速报速度由40分钟左右提高到15分钟。地震科技为经济建设的服务领域拓宽,完成了青岛地铁、青岛海湾大桥、东营黄河大桥、费县电厂等25个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其它科技项目120余项。

技术监督工作继续得到强化。全年有526种产品通过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56种产品使用采标标志,采标产品累计6113种,使用标志产品累计472种,有5项采标新产品列入国家新产品计划。对4540余家定量包装生产和经销企业进行了检查,抽查定量包装商品2.5万批次,完成计量器具强制鉴定达289.9万台(件)。全省有1776家企业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646家企业的4039个产品获得产品质量认证证书。为规范市场秩序,全省进一步加大了打假工作力度,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0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4亿元,查处案件3.6万起,捣毁制售假窝点4150个。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完成城市建设投资98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6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2300吨/日,供水能力30万吨/日,城市道路面积450万平方米,园林绿地900公顷,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5个城建项目获得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7个项目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威海市居住环境整治工程、青岛棚户区改造工程和黄河滩区移民建镇工程被列为迪拜居住环境最佳和良好范例。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果。“一控双达标”取得较大进展,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12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全省7795个工业污染源中,废水工业污染源3186个,其中依法关停了568个,有2616个主要污染物经治理达标;废气工业污染源4609个,其中依法关停600个,有4009个主要污染物经治理达标。青岛、烟台、威海市环境功能区已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新起色。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机动车用汽油无铅化,并在4个城市推行液化石油气与汽油“双燃料”试点。继威海、烟台、莱州、荣成市之后,青岛市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17个市政府驻地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均值较上年下降了24.2%,总悬浮颗粒物下降了15.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道路噪声声级值较上年也有所降低。全省累计建成城市烟尘控制区187个,总面积达1530平方公里;累计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190个,面积为1095平方公

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46处,面积55.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5%。其中国家级4个,面积15.9

万公顷。建立生态示范区21个,面积410.3万公顷。

十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在校生规模扩大。26个培养研究生单位共招收研究生3850?人,?比上年增加1233人;在校研究生8522人,增加2091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含58所普通高校及部分成人高校举办的高职班,不含电大普通专科班,以下同)共招生12.5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其中本科招生6万人,增加0.8万人;专科招生6.5万人,增加2.2万人;本专科招生数分别占招生总数的47.7%和52.3%。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30.4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18.3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专科在校生12.1万人,增加4.2万人;本专科在校生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60.1%和39.9%。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90.2万人,比上年减少2.3万人。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08.6万人, 普通初中在校学生57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和43.5万人。全省小学招生及在校生人数继续减少。小学招生104.5万人,比上年减少11.6人。小学在校生774.9万人,减少95.8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99年的98%提高到98.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全省幼儿园2.7万所,在园幼儿数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3万人。全省141所盲聋哑学校和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在校生1.7万人。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共招生8.2万人,在校学生22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2.3万人;各类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833.6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774.1万人次。全年扫除文盲8.6万人。

卫生事业发展平稳,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全省已有医院、卫生院3150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57所,妇幼保健机构127所。各类卫?á??勰???瘢橢橢???鸮??????l????????????d?4??ǜ?????????1[1]??????$????Q???????46种,期

刊274种。全省共有市级以上广播电台18座、电视台18座、有线电视台11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8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0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93座。全省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1104小时2分,电视台平均周播时间4171?小时3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3.5%和 91%。

体育事业成绩突出。我省共有17名优秀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悉尼奥运会,获得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实现了我省体育史上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各项国际比赛中,我省运动员获得19个世界冠军和15个亚洲冠军。在各项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中,我省共有58人次获得53项全国冠军。本年度我省男女篮球、排球、足球(男子2支和女子)和女子手球队8支队伍首次同时进入全国甲级队行列。

十二、市场物价

2000年,我省积极调整和完善价格政策,努力做到以价格调整促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了小麦、玉米定购保护价格及蚕茧、烤烟收购价格,发布了棉花收购指导价格,调整了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调整了城市公共交通、自来水、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收费价格。经过价格结构有升有降的调整,价格总水平由降转升,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2%。分城乡看,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2%,农村下降0.7%。分商品类别看,对价格总水平影响最大的食品类价格下降2.3%,降幅较上年缩小1.5个百分点。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0.6%,水产品上涨6.6%,鲜菜上涨4.2%。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多升少,总体水平仍在低位运行。其中,衣着类下降0.3%,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下降3.1%,交通及通讯工具下降6.8%,医疗保健下降0.4%。居住价格比上年上涨4.5%。服务价格在上年较高的基础上继续上涨1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1.3%,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9.2%。

工业品价格总水平进入上升通道。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

5.9%,升幅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0.3%,

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升10.9%;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升9.5%、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1.2%。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4.7%,升幅比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升2.4%。其中,建筑安装工程价格上升5.1%,设备工器具价格下降2.8%,其它费用价格上升0.4%。

十三、居民生活

2000年,我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加强社会保障的有关要求,确保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和城镇低收入家族的收入,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收支快速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90元,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提高3.8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022元,比上年增长11.2%,增幅提高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高档耐用消费品、医疗、娱乐、旅游等方面的需求继续呈现旺盛的势头。全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744.1元,比上年增长4.1%;衣着消费支出665.6元,增长8.5%;设备用品服务支出561.2元,增长1.9%;医疗保健支出322.6元,增长46.8%;交通通讯支出353.6元,增长29.7%;娱乐文教服务支出712.4元,增长18.9%;教育支出405.8元,增长18.5%;居住支出395.3元,增长6.4%;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67.2元,增长26.2%;旅游支出71.8元,增长66.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115.3台、电冰箱86.5台、洗衣机88.5台、照相机50.2架、摩托车33.1辆、影碟机33.8台、空调器25.8台、微波炉15.7台、电脑9.5台、淋浴热水器53.1个、移动电话19.5部。其中移动电话增长1.9倍、家用电脑增长95.4%、影碟机增长50.5%、微波炉增长50.4%、空调器增长48.2%。

农民收支稳定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59.2元,比上年增加109.6元,增长4.3%。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770.4元,比上年增加90.7元,增长5.4%。其中,食品支出781.9元,下降4.7%;衣着支出117.5元,增长3.3%;

住房支出299.8元,增长18.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07.9元,增长14.2%。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3.6平方米,住房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51.6台、电冰箱15.7台、收录机19.3台、洗衣机18.3台、电风扇145.1台、照相机4.4架、摩托车37辆。

注:(1)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根据国家规定,人口数据待第五次人口普查汇总完成后公布。

(3)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

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2010年)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名列前茅的经济指标 山东经济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成为中国东部经济大省,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5490.7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6925亿元。农林牧渔产业总产值3453.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进出口总额突破600亿美元。 (2)日趋优化的工业体系 山东工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全省有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兖矿集团等。 (3)蓬勃发展的金融体系 山东金融与保险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央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金融体系。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514.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82.8亿元。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共18家,全年保费收入817.2亿元。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4)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 山东省一直把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产值居全国第一。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产区,还是全国最大的花生产区,花生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近年来,山东省的蔬菜生产成为农业中第二主导产业,被称为全国最大的“菜篮子”,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蔬菜市场的主要供货地之一。山东是著名的“水果之乡”,主要生产高品质的苹果、梨、桃、杏、枣、葡萄、西瓜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5)日渐崛起的民族经济 近年来,山东的民营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达193.6万户,从业人员734.7万人,注册资本达到3503.1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1.6%;实交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2%,山东省百强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31家。南山集团,金锣集团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山东的旅游业发展(2010年) 山东省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国内打开了,引发了“外国人看中国”的入境旅游热。山东旅游业步入快车道,是在“九五”期间。人民生活的富裕给旅游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给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在国际旅游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国内旅游渐成规模。近年来,山东省旅游业又有突破性发展,主要指标开始进入全国行列,接待国内游客跃居全国第三位,接待入境游客上升到第七位。新世纪前3年,旅游总收入从307亿元增长到610亿元,年均增长100亿元,高出全国同期年增长14个百分点。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全省旅游总收入只达到上一年的94%,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2004年,山东省旅游总收入8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2.1%。2005年更是突破100亿元。旅游业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向主导产业的地位迈进。 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省有12个优秀旅游城市,1A~4A级旅游风景区(点)11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6家,星级饭店500余家,旅行社137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64家。2002年,我省旅游整体形象确定为“走近孔子,扬帆青岛”。山东省旅游业发展要从打造整体形象入手,主推“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两大品牌,进而带动激活全省旅游大市场。

劳动合同范本(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编号: ______ 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 户籍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 现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签约须知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保证向对方提供的与履行劳动合同有关的各项信息全面、真实、有效。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4、除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两种情形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5、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6、如需咨询,请拨打12333 或向劳动保障部门咨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

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区域规划理论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重点通过比较法对济南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济南市的优势产业,并以南部山区的规划发展为例对此加以说明,最后运用增长极理论就如何加快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利用优势产业加快济南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提出几点意见与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济南市区域规划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 0:序言 增长极的形成,应具有历史、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历史条件看,不同形式的集聚范围内,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环境如果具有了优势条件,就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从技术经济条件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技术和制度方面具有较强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区域,更适合于增长极的产生和发展。从资源条件看,在原料、能源以及水源等资源优势的区域,新的增长极更有利于形成。 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三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 比较法是国际和地区间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基础,是在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各国能互利和双赢的基础。各国、各地区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劳务,进口自己不具有优势的产品和劳务,不仅对自己有利,而且也对别人有利,更对地区和全球有利。抓住比较优势,就是最落后的发展中地区也能成功地抓住机遇。对于大多数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是采用增长极理论与比较法,对济南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1:济南概括 济南地理位置与资源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重大成果奖 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作者: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杨慧(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管理学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作者:张玉明(山东大学)刘德胜(齐鲁工业大学)段升森(山东大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一等奖 经济学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作者:徐同文(齐鲁工业大学) 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R&D资源约束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基于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视角 项目负责人:李平(山东理工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年10月 管理学 基于前景理论和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区间概率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研究 作者:刘培德(山东财经大学)金芳(山东财经大学)张新(山东财经大学)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年第4期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作者:张卫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任燕燕(山东大学)花小安(广发银行南通分行) 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政治学 政党政治论 作者:王韶兴(山东大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法学 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 作者:汪全胜(山东大学(威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量刑治理的模式之争 ——兼评量刑的两个指导“意见” 作者:周长军(山东大学) 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哲学社会学 虚拟生存论

作者:贾英健(山东省委党校) 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1世纪初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 ——基于对山东省一项问卷的调查 作者:陈岱云(济南大学)胡令安(山东省荣军医院) 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文学语言学 齐鲁古典戏曲全集 作者:陈公水(山东理工大学)徐文明(山东理工大学)张英基(山东理工大学)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 作者:张可礼(山东大学) 凤凰出版社2011年9月 文化学 全泰山诗 作者:袁爱国(泰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泰山出版社2011年12月 教育学 制度道德教育论 作者: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 作者:谭维智(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中国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与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玉珠(聊城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8年10月 历史学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作者:曹胜强(枣庄学院)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傅永聚(曲阜师范大学) 任怀国(潍坊学院)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 作者:马新(山东大学) 文史哲2010年第3期 应用与普及 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研究 作者:王志东(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朱孔来(济南大学)李静静(莱芜银监局)乐菲菲(济南大学)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有关问题 的通知 【法规类别】工资福利与劳动保险 【发文字号】鲁人社发[2017]13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7.04.26 【实施日期】2017.04.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 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人社发〔2017〕13号)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社会保险事业局: 为全面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20号)及有关配套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强化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工作 (一)明确目标任务。2017年重点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

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结合本地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二)加快系统改造升级。各市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本地医疗保险业务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系统的改造升级工作,重点对开通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院读写终端进行改造。同时,要建立社会保障卡出省检查机制,确保跨省异地就医人员能够持社保卡办理住院登记、出院结算等业务。 (三)规范经办流程。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前,应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并对所持有的社会保障卡进行出省检测。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出院结算时,就医地经办机构根据全国统一的大类费用清单,将异地就医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等信息经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时传送至参保地经办机构(或省异地就医平台),按照参保地规定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经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毕业论文答辩感言

毕业论文答辩感言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毕业论文答辩感言摘录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赵仲堂教授。当我面对科学的高峰有些彷徨时,是导师在鼓励我,“攻坚莫畏难,只怕肯登攀”;当我在科学的殿堂中步履蹒跚时,是导师在指点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埋头于书本执迷不悟时,是导师在明示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导师在引导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导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从导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衷心地感谢李士雪、王志玉、徐凌中、姜宝法、王束玫、彭绩、方鹏骞、卢祖洵、李立明、曾光等教授的鼎力支持,以及王陇德、姚志彬、江捍平、张丹、钟育新、陈广源、王立新、刘松暖、陈金喜、钟天伦等领导,在我工作和学习中,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衷心地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全体老师。当我在千里之外

迷茫、徘徊时,是他们慷慨地为我敞开了大门,把我领进了一个深奥而又迷人的殿堂。感谢亲爱的师兄弟们,感谢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帮助! 衷心地感谢深圳市卫生局、宝安区卫生局及各系统、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在我平时工作及完成论文过程中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编委等各级领导及区人事局、区计划局、区财政局等部门、社会各界对我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公共卫生系统的各位同仁以卓越的执行力作出的突出贡献!(孙玉卫博士) 毕业论文答辩感言摘抄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三年来呕心沥血的培养。 三年来,在课题设计、现场调查、实验室工作、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导师给予了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导师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忘我的奉献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谢克勤教授、王志玉教授、王洁贞教授、王束玫教授、王志萍教授、姜宝法教授、徐凌中教授、贾存显老师在学习、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帮助指导和支持。 衷心感谢李士保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诸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丁树奇站长、赵民书记及全体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患者追踪、样品保存、运输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我省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是我省在新的发展阶段上面临的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衔枚疾进 蓝色经济区首先是基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海洋经济,比如说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包括港口、海洋的工矿业、也包括海洋休闲业等。蓝色经济区还是海洋资源节约型和海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论证中的《山东省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显示,山东要打造七个产业聚集区:主要包括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青岛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烟台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等。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拟设立海洋开发银行,发展信托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等,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力支持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在土地和海域使用优惠政策方面,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用地、用海指标,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优先安排用地、用海计划;在对外开发方面,拟争取设立东北亚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东北亚经济圈的融合程度。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快速崛起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区域土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3300多万,各项重要指标多占到了全省总量的1/3,其中淄博以石化、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专业化制造业;泰安以泰山为依托的旅游业;莱芜有钢铁、服装、食品加工、旅游和特色农业;德州的造纸、化工,聊城的机械制造、医药和特色旅游,滨州的纺织等,都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各具特色,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在产业链条上的位置,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很大的整合、对接及合作空间。 目前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已具雏形,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这对拉动我省中部以及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我省今年将继续加大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建设力度,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济南提升产业水平,壮大经济实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今年重点推进区内交通、旅游、信息、环保一体化建设。”而通过上述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我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动力十足 黄三角区域范围广阔,不仅包括黄河三角洲所在地东营和滨州两市,还有与其相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等6市19个县(市、区),总面积达 2.65万平方公里。 港口是区域发展的长期动力,黄三角开发过程中,海港建设是“重头戏”。在建的东营港,预计三年内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两千万吨,2020年成为亿吨大港。目前,东营港的两个3万吨通用泊位已经建

山东省企业养老保险办事流程

关于印发《山东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试行)》的通知 鲁社保发[2006]48号 各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办公室): 现将《山东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山东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试行)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东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流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省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提高经办质量和管理服务效率,依据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业务规程(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流程, 第二条本流程按照优化管理服务,完善内控机制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将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划分为办理登记、申报征缴、账户管理、待遇审核、待遇支付、财务管理六个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业务范围、服务标准、办事程序、注意事项等做出原则性规定。

第三条本流程适用于全省各级经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经办 机构。 第四条在健全了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和信息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有关业务环节可以并岗经办。 第五条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流程履行职责,接受内外部监督。 第二章办理登记 第六条办理登记,包括受理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验证等业务。办理登记是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首个环节,岗位人员应认真审核参保单位申报资料,确保登录信息准确无误。 第一节参保登记 第七条受理用人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下同)依法申报参保登记,须审核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件;法人身份证件。 第八条受理以个人身份参保登记,须审核个人身份证件;驻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提供的就业证明;曾参保的人员须提供原始缴费证明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等资料。 第九条申报资料经审核符合规定的,对单位申报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表和参保人员情况表,对个人身份参保的发给参保人员情况表,指导办事人正确填报;对登记事项填报无误的,即时随机确认登记编码,登录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的基本信息;10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单位核发《社

社科人文类课题

关于申报2011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院部: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于2011年 10月10日至10月17日受理2011年度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现将我校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我校申报限额为12项,学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学校集中受理时间为10月8日,请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个人材料不受理。材料报送至四方校区图书科技楼1503室或黄岛校区1号办公楼370室。 二、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审查合格的《活页》和《申请书》(各一式7份)、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书。项目申报情况统计表内容依次为:项目类别(重点、一般、青年和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学科分类(一级学科)、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主管单位、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申请经费、联系电话等。山东商业服务业发展研究、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及莒国历史与莒文化研究专项分别单独提交申报情况统计表电子版。 三、按省社科规划办文件要求,承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中央各部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尚未完成的,不能作为负责人申报新的项目。 四、未尽事宜,详见附件。 附件:1、关于做好2011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2011年度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表 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申请书 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设计论证》活页 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自筹经费)研究项目经费来源证明 科技处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关于申报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的通知 各位老师: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已经开始(详见附件)。因为学校要先进行材料的网上审核,再经过教育厅报到教育部,所以学校要做预留时间,请各位老师9月27日前完成网上提交,各学院在9月28日上午将纸质材料送至四方科技楼1510。 联系人:岳丽宏,电话:85071133,86876959。 附件1:关于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的通知 科技处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关于申报2012年度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各学院: 201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已经开始申报,请准备申报的老师认真阅读申报指南,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进行申请。 一、申报范围: 1.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3.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项目 二、申报方式 1.本次申报采取网上申请的方式,已注册申请人请使用原帐户和密码登录,未注册申请人须登录市科技局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869586.html,)或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网站

山东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姓名王氏狂生 学号20120018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年级2012级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12日

题目 摘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 关键词:XXXX XXXXX XXXXXX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效果及驱动机制研究

注:2009年,山东省还提出了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发展战略,已被纳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当中成为“一区三带”中的“两带”(另一“带”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带),因此本表暂不列出。 第30卷第10期经济地理Vol.30,No.10 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 2010年10月ECONOMIC GEOGRAPHY Oct.,2010

如果说“三个亮点”,从产业角度梳理山东经济,制定山东经济的发展目标。那么,“三个突破”无疑是张高丽发展山东经济的又一得意之作,这次张高丽是从区域角度来对经济重新梳理。所谓“三个突破”,就是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而其中又以“突破菏泽”为重点。 和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山东区域经济也呈现明显的阶梯状特征。在过去多年中,菏泽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低2个百分点。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半岛地区将以菏泽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甩得越来越远,菏泽的落后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 为实现山东“西部大开发”,2004年,山东省作出了“突破菏泽”的部署,并采取了“百个项目进菏泽”、“西接东输”(东部发达地区接收西部劳动力转移)工程,要求全省8个经济强市对口扶持菏泽的全部8个县区。 今年的山东“两会”传出这样的消息:菏泽市2004年经济发展速度超越了全省平均水平。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15年中,菏泽市经济发展速度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数。东部突破的烟台市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最早开放的14 个沿海城市中,已经从第七位跃升至第一位。突破战略开始取得成效。 山东省政府发言人张德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三个突破”战略,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将为解决全国东西差距问题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869586.html,/zsyz/2005-05-23/60350.html 自2004年开始,山东省实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三个突破”以及“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双30”工程,几年来已显现成效。

东营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告

一等奖 著作类 001 山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作者:杨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4.11 002 财税政策研究—以天然气产业为例作者:王美田(东营职业学院)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5 003 健全人格论 作者:张学全(市政协) 黄河出版社 2014.12 004 做爱思考的教师 作者:杨守菊(东营教科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005 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马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文献出版社 2014.6 006 广饶旧志集成 作者:张登峰(广饶县史志办) 中华书局 2014.10

007 黄河口旅游文化 作者:薄文军(东营日报社) 线装书局 2014.4 008 法韵红楼:红楼梦里的法律世界 作者:张学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绍青(东营市公安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11 调查报告类 009 东营市主导行业对地方贡献度调查研究报告作者:郝吉虎(东营市财政局) 领导批示 2014.9 010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作者:徐三朋(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10 011 大王镇百年历程探寻与思考 作者:毛金香(市委党校) 李寿峰(市委党校) 周新芳(市委党校) 董文兵(市委党校) 丁国良(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9 课题类 012 山东省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研究 作者:王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黄新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霍江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范秋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社科规划办鉴定通过 2014.6 013 校企科技合作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石油高校为例 作者:董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姜梅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裴红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传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旱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鉴定通过 2014.3 014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东营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刘力榕(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陈校堂(东营市国税局)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实施了具有明显成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山东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化。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开发开放战略(1978年一1984年) 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政策由沿海向内地的时序展开。这一阶段属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实验阶段,发展战略上一方面努力清除经济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左的影响,一方面深化农村改革,着手推动各项经济改革逐步开展。省委按照中央部署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处理了大批历史遗留问题,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发展战略的设计上,把农村改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菏泽、德州、聊城等地放宽经济政策,率先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使农村改革由西向东发展起来。农村改革带动了城市改革,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初步展开,为长期封闭的经济注人了生机和活力。1983年省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实现提前翻番、富民兴鲁的20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不久,国务院确定青岛、烟台作为对外开放城市,把山东推向对外开放最前沿。省委、省政府迅速对发展战略作出调整,要求积极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这一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进出口增长迅猛,外商直接投资开始涌入,山东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5年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山东省各地经济普遍繁荣发展,到1984年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区域间差距扩大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1984年2月,政府部署开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对区域差距扩大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逐步形成一系列决策。1984年11月,启动沂蒙山建设计划;1986年10月,展开区域经济开发,在东平县召开现场办公会上首次提出东西结合,共同发展的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强调优势互补,相对平衡发展,形成总体优势,参与国内外大市场竞争。一是搞好点片开发。从1984年开始,对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建设。二是实行横向联合。1988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地区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见》,开始谋划全省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三是调整区域布局。1988年作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决定,提出油洲加绿洲,生态加发展的目标要求。1991年,制定建设海上山东战略,致力于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四是加强省际合作。提出四门大开,南联、北靠、西进全方位联合,积极推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大合唱和沿黄7省市经济协作带搞黄河大合唱。 这一时期,全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开放性经济发展较快,利用外商投资突飞猛进,山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度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战略(1992年2002年)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为标志,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1992年4月,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实施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战略。其基本要点:一是优化区域布局。以青岛为龙头,以半岛为依托,沿青、烟、威环海公路和胶济线,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努力形成全省东中西互促互动的整体格局。二是实行分类指导。东中西各有侧重,东部用足用好政策,实现率先突破,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中西部发挥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开发三位一体,抓两头带中间,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平衡。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适应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 A/K,Z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刊名 1.中国社会科学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学术月刊 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6.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7.社会科学 8.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3.江海学刊 14.南京社会科学 15.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社会科学研究 17.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天津社会科学 19.学术研究 20.文史哲 21.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4.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5.求是学刊 26.社会科学战线 27.学习与探索 28.探索与争鸣 29.浙江社会科学 30.人文杂志 31.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江汉论坛 34.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5.中州学刊 36.江苏社会科学 37.学海 38.广东社会科学

39.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0.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2.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江淮论坛 44.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浙江学刊 46.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贵州社会科学 48.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9.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0.江西社会科学 5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3.河北学刊 54.甘肃社会科学 5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5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9.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0.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1.东南学术 62.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63.东岳论丛 64.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5.社会科学辑刊 66.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8.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湘论坛 70.山东社会科学 7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2.学习与实践 73.国外社会科学 7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河南社会科学 7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思想战线 78.齐鲁学刊 79.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0.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2.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劳动合同-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含附表

金家律师修订 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本文为Word格式,可直接使用、编辑或修改 劳动合同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注册地址: 联系电话: 乙方(劳动者)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采取下列第种形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一)固定期限:自20 年月日起至20 年月日止。其中

试用期自20 年月日起至20 年月日止。 (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自20 年月日起至 时止。 二、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 第二条甲乙双方约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为。 第三条甲方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安排乙方从事工作。甲方根据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调整乙方工作岗位或安排从事临时性工作。调整乙方工作岗位须应当签订变更协议,岗位调整后,不影响本合同的继续履行。 甲乙双方可以签订岗位协议书,约定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四条乙方应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工时工作制。 (一)标准工时工作制:乙方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 (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三)不定时工作制:甲方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或者不定时工作制的,由甲方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行。 第六条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乙方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以及探亲、婚丧、计划生育、带薪年休假等休假权利。 第七条甲方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乙方加班。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三小时,并且每月不超过三十六小时。 四、劳动报酬 第八条甲方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

以乡村民众的视角探寻历史发展的多面性——以土改前山东根据地农民互助状况为例

2012年第3期山东社会科学No.3总第199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9 以乡村民众的视角探寻历史发展的多面性 ———以土改前山东根据地农民互助状况为例 周婷婷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在革命史视域下开掘的农民史、乡村史的资源在社会史、民间史范畴内亦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过去的研究往往将农民在革命运动中的角色简单视为“号召—响应”, 但从乡村民众的视角观察1938—1946年的山东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运转状况可以发现,农 民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响应革命政策,而是有较为复杂的心态。“自下而上”的研究有助于 丰富那段被“简约化”的历史,探寻历史发展的多面性,也为当前农村工作提供了资鉴。 [关键词]乡村史;自下而上;农民互助合作;跨学科;史料观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3-0020-0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鲁滨逊倡导的“新史学”和梁启超在中国学界掀起的“史学革命”都追求一种“自下而上”的史学路径,不再将自己的研究视野局限在上层人物上,而是呼吁书写民众的历史。此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引进为中国历史撰述进一步拓展了“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并在历史研究的实践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而20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权威地位的确立更为史学界提供了广阔的“自下而上”的研究空间。在共产主义革命旗帜下开展的农民运动提供了“史无前例”的范本,在革命史视域下开掘的农民史、乡村史的资源在社会史、民间史范畴内亦同样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0世纪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无论历史上的还是现实中的农民因之获得了空前的同情与关注,取得了空前的地位。“自下而上”并不是仅仅简单地以下层为研究对象,而是应换位思考,对他们的实际心态进行历史的观察。例如过去的研究往往将农民在革命运动中的角色简单视为“号召—响应”,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简单地回应革命政策,而是有较为复杂的心态。例如,抗战开始后土地改革前的这段时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酝酿时期,千百万农民在减租减息和生产教育的激励下,响应中共的号召,结成互助组织积极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互助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从而使互助组的组织化、集体化程度得到提升,可以说这个时期是连接前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桥梁。根据“历史是一个不断的过程”的治史观念,我们要深入研究农村的集体化问题,是不应该淡忘这段历史的。但由于这一时期农民的互助合作没有产生轰轰烈烈的社会效应,并很快就被农业合作化时期互助合作的光芒所掩盖,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界的重视。以往关于土改前农民互助合作的研究也主要限于简单的“政策—效果”模式,忽视了互助合作所呈现出的各阶层农户的心态、行为及其与中共的互动关系。本文即拟以1938—1946年的山东农村为中心,从乡村民众的视角观察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运转状况,观察当时农民自我组织能力的程度及其真实心态,以“自下而上”的视角探寻历史发展的多面性。 一、互助合作形式和合作伙伴的选择 土地改革前,一部分农民响应党的“生产发家,劳动致富”的号召,开展互助合作,固然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热情,但更重要的动力则是来自于他们对“成本—收益”的理性权衡。当时建立的许多变工互助组织之 收稿日期:2011-12-15 作者简介:周婷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0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