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1、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A.J)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 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 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J.Ayres) 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症是感觉统合失调症(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的简称,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是指外部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而产生的一种缺陷。

3、感统失调的原因?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4、感觉统合失调常见问题

1:视觉感不良:

不喜欢阅读,即使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颠倒,有的甚至不愿识字,不会计算,计算时“粗心大意”,

常把数或字写颠倒,例如:把“51”写成“15”,把“p”写成“q”,把“哈”写成“合口”,常抄错题或抄漏题等。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在心理上产生跟不上学习进度,自已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另外,这类患者在生活中还常常丢三拉四。似乎经常在找东西,生活上无规律。

2:听觉感不良: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丢三落四,记忆力差。老师全当耳边风,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以为那与自已无关。同时,这类学生不仅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良好的效益,而且也会影响课外的正常生活。这种现象如不纠正,时间长了,孩子会在心理上怀疑自已的能力,甚至厌学逃学。

3:触觉统合失调

触觉敏感过度:表现为容易紧张,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能力快。

触觉迟钝型;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人情冷漠。

4:本体感失调:

1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2 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3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表现自卑。

前庭觉统合失调

4:前庭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很难与其他人同乐。有的严重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限于混乱中。

5:平衡感失调;鞋子会穿反,距离观测不准,会让孩子无法正确掌握方向;做事协调能力差,会让孩子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平衡统合失调往往会在心理上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热情。

6、感觉统合的危害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智力正常,但由于其统合能力不足导致其智力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尤其是到了学龄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不畅,心理成熟晚,情感脆弱,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不会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差等等。

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的定义 摘自:中国娃娃日期:2006-1-13 9:16:34 发布者:中华幼儿教育信息港 感觉统合的定义 前庭觉、运动觉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内容及目标 (一)感觉统合的定义 感觉统合理论由艾尔丝博士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是指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统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即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 (二)前庭觉、运动觉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前庭平衡觉是指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保持身体的平衡。 运动觉(深感觉)是指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 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的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统学习的关键期在七岁以前,在这期间大脑发展特别快。 (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1.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 2.环境因素: 1)早产或剖腹产; 2)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3)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4)缺少同伴群体; 5)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6)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7)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的概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 简介 感觉统合理论由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nnaJean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10-30%。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爱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

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低成绩儿童现象的烦恼。最新研究调查中国大中城市孩子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主要是指脑内,特别是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工作,无法正常而有效的发挥功能。 感觉统合能力是大脑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激发。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在游戏、运动和闲暇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但对于有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不象应有的那样有效地发展。其原因包括: 一、"先天不足",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早产或剖腹产,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二、缺乏应有的游戏活动。1、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2、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三、生活的环境过于封闭,缺少同伴群体。四、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偏差。1、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2、过早进行认知教育;3、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 感觉统合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

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些孩子多动、有些孩子语言发展迟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接触到一个名词,儿童感觉统合,通过今天的学习探讨我们就会从中找到原因。首先,什么是感觉统合?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由大脑对其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进而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婴幼儿期就已经开始发展,而且与儿童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感觉统合是1972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尔丝博士提出的。你们觉得这个感觉统合重要吗?(重要)只有感觉统合发展好了,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很好的听、说、读、写、练顺利进行。专注力是建立在感统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的。 那么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基本重点 1、目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发展好身体、奠定学习基础、顺利进行听、说、 读、写、练) 2、有刺激的输入以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反应 3、内驱力 4、每个感官系统所接收到的感觉输入会彼此影响。 5、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敏感期、黄金期、关键期(感统70个月为黄金期、6 岁为不足,80-100月失调) 什么是敏感期?其实就是打开了某一个通道,对某一件事情的关注。刺激过多,孩子的感官会自动关闭(身体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在坐的都做了妈妈吧?你们知道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是在哪个时期? 1)、敏感期不能过多的进行刺激。孩子语言敏感期从4个月开始,敏感期4-8个月,不能刺激太多。10-70个月是语言的黄金期,可以进行大量的语言刺激,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尤为重要。70-80个月是关键期,什么是关键期?就是最后发展的时间。 6、发展有顺序也有个别差异(口腔期长牙齿、长个子) 1)、4岁半后用筷子。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定义: 1、本体觉——躯干与四肢的协调(基本发展) 2、前庭觉——专注力、注意力左右脑交互作用(专注能力) 3、触觉统合——敏感知觉的整合,身体情绪 这三大感觉系统为人体最基本的感觉系统 其他的还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 那因为时间有限,我就跟大家重点学习几个最为重要的感觉系统。 听知觉——听觉: 听知觉和听觉的区别?听觉是一种感官,听知觉是能不能听到、能不能听懂 听觉是人类最先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怀孕4个月启动 他听到的是一些声音吗?其实他听到的是频率,所以在胎教里最好的声音就是自然的声音。所以有一些妈妈会用胎教音乐,胎教音乐对孩子有帮助吗?对孩子没有什么太多的作用。非自然的声音。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吗?对妈妈是有帮助的,妈妈心情舒畅、胎压就稳定,胎压稳定了孩子自然就很愉悦 听知觉中有几大系统 1、过滤系统——主次音的分辨(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不要太啰嗦,简单明了) 过于啰嗦会破坏孩子的过滤系统,因为太啰嗦孩子会自动屏蔽掉妈妈的声音。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 王辉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一、概念 (一)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1、组织功能 2、检索功能 3、综合功能 4、保健功能 (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身上。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传来的感觉刺激,产生认知,反应身体的姿势、动作、计划,并协调情绪、思想、记忆以及学习,是为感觉统合的过程。

●感觉统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主要的原因: (1)感觉和知觉信息相互不协调 (2)动作所产生的感觉信息无法和知觉有正常的统合机能 (3)前庭及固有感觉不良 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大脑半球,一个较小的小脑,脑干、脊髓以及分布于全身的许多神经。每一项构造包含许多神经细胞,成为神经元;每一神经元有一根纤维主管传导信息。把信息从身体传到大脑内的神经元,称为感觉神经元;而把信息传至肌肉及内脏的神经原,称为运动神经元。 l、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人体内大约有12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和轴突(又称神经纤维)。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功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2、神经径路与核 ●细长成束状的神经元,称为神经径路。大部分神经径路从神经系统内的某处把一种感觉输入或运动反映传至另一处,有的还传送了不止一种感觉输入。是为了防止信息混杂,这些径路井然有序的安排,犹如电话线一样。 ●“核”是神经细胞体的聚集处,是感觉或运动过程中的“业务中心”。它们接受感觉输入,重新整理、过滤信息,并使它与神经系统中其他信息产生关联,进行统合,送到大脑半球的对应区域。大脑半球把这些信息过滤,使更详细,并把它送至运动或其他中心,然后传送到外界形成反应。 3、脊髓 ●脊髓包含了传送感觉信息到大脑的神经径路,以及把运动信息往下传的其他神经径路,这些待下传的信息会传到肌肉与器官。沿脊髓下行的一些传送活动指挥着姿势与运动,有些则指挥内脏的功能。感觉统合不良发生在脑内,不在脊髓。 4、脑干 ●脑干:位于耳朵的高度。脊髓中的感觉径路在脑干中延续,但是脑干除了这些径路之外,

游戏是培养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游戏是培养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主讲:杨立雅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 Theor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大脑是人类思维、情绪、学习等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的功能状况意味着人的心智完善与否。大脑活动的最基本过程就是把从身体各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组合和综合处理,将所有散乱的信号组成一个完整一致的整体信息,然后再发出指挥肌肉、关节的运动指令,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它使个体在外界环境中能和谐有效地运作,顺利地适应环境。就像机场航空管理中心,将天气、跑道、飞机位置、速度等信息综合考虑,再进行统一安排,这样才能使飞机起降有序,安全无事故。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息统合,将是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混乱状况。 二、人的感觉主要有哪些?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吸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 感觉是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必要途径。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不仅使我们能够知道外部事物的不同特征,如颜色、气味、声音、光滑和粗糙等,还能使我们知道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如身体姿态、运动状态、位置等。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的感觉剥夺是不存在的。大脑或多或少都接受着感觉信息的刺激。当在某种环境中呆久了,因为感觉适应而又刺激不足时,自然地会去寻求新的感觉刺激,例如在办公室里工作太久了,就想要外出旅游。但对于自主活动能力非常薄弱的幼儿来说,成人稍一忽视或者过度保护,就丧失了获得感觉刺激的机会。对有些不哭不闹的乖孩子,父母因其很乖、很好养而忽视了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所以,人们常认为好动的孩子聪明些,而安静的孩子往往就不那么聪明。 三、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统合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从宝宝出生起,就需要开始训练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尤其是剖腹产方式出生的孩子,更需要经过感统训练来弥补在感觉统合能力方面的一些缺失。 在感觉统合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大脑才能有效地进行认知、语言与指挥肌肉关节运动等复杂的活动。同时,由于每一个认知、语言、运动的过程都离不开感觉统合,因此反过来又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一个有良好感觉环境的孩子,其大脑潜能就能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得以充分开发。 感觉统合是生理活动的基础,感觉统合学习对儿童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空间知觉、数理逻辑、言语表达、社会交往等四个方面。如动作能力差的孩子经常缺少空间感和

感觉统合发展的自我调节

婴幼儿的感统发展向度及睡眠饮食障碍 0-3岁儿童自我调节障碍 ●对感觉刺激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吃、睡不正常 ●动作计划能力缺失 ●听觉处理能力失调 ●精细动作功能失调 ●视觉-空间知觉处理功能不佳 ●注意力控制能力不佳 ●情绪表达功能缺失 自我调节障碍的分类 感觉刺激反应过度 ●容易害怕和过分小心 ●容易出现反抗、负面行为 感觉刺激反应不足 ●退缩、不易和人互动 ●沉迷在自我中心的世界 ●动作不停和冲动 睡眠 自我调节障碍的婴幼儿有15-38%半夜常常醒来、不易入睡。 慢速波熟睡期 ——消除疲劳、促进生长 快速波动眼期 ——记忆的存留、整理、重组,增补神经传导物质,帮助学习,保持记忆力。

帮助入睡的策略 各年龄层儿童睡眠时间 睡眠障碍儿童行为表现 ●晚上很晚才能入睡 ●躺在床上30分钟以上不能睡着 ●午睡不易入睡 ●半夜易醒来 ●需要大人陪伴才能入睡 ●半夜醒来会找爸爸妈妈

1、自我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2、调节醒与睡的机制——睡眠障碍 3、情绪调节功能——睡眠障碍 1.睡前安抚策略 ●抱着孩子 ●搂着孩子 ●紧靠在一起,用手压在孩子身上 ●有韵律地轻轻摇晃 ●初生婴儿:吸母乳、洗奶瓶 2.每天睡前的例行活动 ●用温水泡澡 ●包在大浴巾中擦柔、裹紧 ●穿上舒适的睡衣 ●压在大堆枕头、棉被下,和宝宝说话,尤其是赞美的话 ●泡澡后帮孩子轻柔按摩 ●亲亲抱抱孩子 ●轻声哼唱摇篮曲等 ●快要入睡时减少刺激 ●安静、光线柔和变暗 3.午睡不要睡太久; 4.适当日晒; 5.白天有适当的运动,入夜减少激烈运动; 6.傍晚后让幼儿安静下来的活动; 7.轻柔摇晃助眠; 8.睡前听音乐;

感觉统合的概念及失调的原因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感觉统合是将各神经系统传导的不同感觉在脑干部份做组织统合,如此中枢神经的各部位才能整体工作,使个体能顺利地与环境接触,并感到满足。 例如剥橘子时视觉使我们知道它是黄色的(成熟时)、圆形的,触觉使我们知道它有粗糙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嗅觉告诉我们有芬芳的气息,味觉告知我们它是酸酸甜甜的,以手掂它的重量时,运动觉告诉我们它重重的。综合了这些个客观的感觉,才能形成对橘子整体的主观知觉,孩子透过这样的认知,知道橘子是圆的,可以当球玩,它重重的可以使人感到疼痛,也知道它多汁可口,可以解渴。 二感统训练的概念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 遗传因素: 1、母亲在孕期工作紧张忙碌、压力过大、焦虑,运动不够、家务劳动过多或姿势不佳,导致胎位不正等情况,进而影响到胎儿平衡的学习,重力感不足; 2、母亲在孕期被动吸烟或者饮酒、喝浓茶、咖啡等引起胎盘血管萎缩,影响胎儿营养摄入,从而影响胎儿脑神经发育,导致出生后感觉发育不良; 3、早产、剖腹产的婴儿由于受产道挤压不足而影响出生后关节、触觉等方面的感觉学习不足。 环境因素: 1、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 2、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3、过早用学步车 , 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4、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5、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7、延误矫正 , 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另一种说法: 1 母体情胎因素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妈妈们在怀孕时就缺乏足够的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的忙碌、焦虑、运动不够等都会影响胎位的变动,进而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而一些女性吸烟、饮用酒、浓茶、咖啡、毒品等刺激物质也会引起脐带毛细血管的萎缩,阻碍营养的输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上的不足,引起婴儿出生后触觉发育的不良。

感觉统合的发展阶段

感觉统合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过程可分成五个阶段:感觉通路的建立、感觉动作的发展、身体形象的认识、知觉运动的形成、认知学习的产生。 第一阶段——感觉通路的建立 孩子学习的前提必须具备接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这种能力虽然有赖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等感觉接受器的正常运作,但只靠这些仍然不够,因为传送刺激到大脑的感觉神经通路若不正常,个体仍然无法正确理解外界的事物。例如:视力正常而视觉神经通路有问题的孩子虽能看到外界的事物,却无法将所看到的事物正确地传送到脑部,所以有些孩子会把9看成6,把21看成12等类似问题。再者感觉神经通路具备有选择刺激的能力,如扩大或过滤刺激。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在极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听到我们想听到的声音;在极安静的状态下也可以拒绝我们不喜欢的说话内容。否则,就相反,在安静的环境中该听的内容听不进,在嘈杂的环境中不该听到的又听了一大堆,其结果造成大脑始终处于无序状态。 第二阶段——感觉动作的发展 婴儿刚出生时,手脚只会无意识乱动,还无法达到随意取物或移动身体,直到三四个月以后神经反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肌肉张力逐渐形成,才慢慢具有自主活动的能力,待神经反射动作成熟后,婴儿的手脚才会做有意义的活动。如看到玩具会用手去抓,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等。同时抗拒地心引力也逐渐增强,能由爬到坐,从立到走,平衡感、韵律感都逐渐形成,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意义的反应。 感觉动作的建立及感觉动作的发展关键期是0~1岁,此阶段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外,更重要的要给予行动上的自由,使宝宝的动作得以顺利发展。 第三阶段——身体形象的认识 孩子虽有经过感觉动作的发展,虽可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有意义的反映,但是要想让动作更加灵活、成熟、还有赖于孩子对自己身体形象认识的程度,当孩子认清了各器官的位置及功能时,并开始逐渐学习身体双侧动作的协调发展,以达到促进学习新的动作技巧。如:穿脱衣服,鞋袜等更复杂的动作。1~2岁是感觉动作和身体形象认识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要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刺激,除此以外动作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第四阶段——知觉运动的形成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此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 感觉统合量表,在中西文化背景下均已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感觉统合量 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表的评分选用了按年龄转换的标准T分,保证了评 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客观性。此表的评分简便,很容易掌握。加之量表叙述的问 题为儿童日常生活出现的现象,父母易于回答,量表的可接受性比较好,这些 说明此表应用性好。 感觉统合量表用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和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程度的评定,并作为感觉统合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的工具,均已证实此表的客观及实用性。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前庭失衡(14条) ②触觉功能不良(21条) ③本体感失调(12条)④学习能力发展不足(8条) ⑤大年龄儿童的问题(3条) 前庭功能是脑干过滤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形成学习信息的一种功能。感 觉信息中有些矛盾、错误的信息有赖于脑干的前庭网膜来进行统合和整理", 大脑输入的信息也是由前庭功能来进行轻、重、缓、急的整理,才能很快地取 得大脑和身体的完全协调。前庭失衡主要表现为平衡能力不佳,空间认知错误,四肢和身体运动上的严重不协调,很容易被绊倒、手眼协调能力差等。 触觉过分防御是指触觉敏感,这些孩子对外界刺激适应性较差,害怕陌生,不喜欢他人触摸等,而且常常会喜欢某些特殊的感觉,如偏食、吸允手指、触摸生殖器等。 触觉迟钝的孩子反映慢,动作不灵活,分辨能力差。 本体感失调时本体器宫(肌肉、肌腱、关节囊的感受器等)产生障碍, 导致动作笨(如不会系鞋带、不会扣扭扣等)、孤僻(不合群、没有朋友等)。 学习能力发展不足者阅读、做算术有问题,阅读跳读、漏字、写字笔顺 颠倒、偏旁部首错误等。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由父母填写,各条目按程度不同(从不 这样、很少这样、有时候、常常如此、总是如此)进行分级评定(分别记为5、4、3、2、1分),结果判断时根据儿童的年龄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进行评定。(凡标准分≤40者说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一般来说,标准分在30~40之间为轻度;20~30为中,20分以下为重度,)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感觉统合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陈列在大家的面前,在坊间可看到许多体能中心标榜,感觉统合真的如此神奇?可增加智商吗?它是一种教学法,还是只是一些硬设备的总称呢?答案是──都不是。 它只是生理发展过程而已。有一位美国职能治疗师A. Jean Ayres,她发现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障碍小孩,为什么他们的肌力会如此弱,协调能力也不好,在学习穿衣服、或学校课业都有问题,甚至是专心处理一件事都有困难。于是经过观察与研究后,认为是大脑在处理外界讯息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于是发展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及感觉统合治疗。 在这儿,笔者想澄清一点,特殊儿童有许多种类型,其个别差异分常大,且各有其适合的治疗及教育方式,感觉统合治疗只是一种策略,不可能适合全部有障碍的儿童,更不可能增加小孩的智商,但却可因感觉统合的改善,使学习能力增加。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如蒙特梭利教学法,只是幼教界中众多教学法的其中一种,并没有硬性规定每个幼教老师必须使用这一套教学法,且是否所有小孩在这种教学法中都一定比在其它教学法效果较好呢?相同地,感觉统合治疗也只是职能治疗师的众多治疗策略之一,职能治疗师会根据专业知识及小孩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不同的理论架构及处理

策略,做最适当的处置。 既然大家对感觉统合如此有兴趣,不妨来浅谈一下,到底感觉统合是什么,它的发展情形及其有关的游戏。 一个人是透过感觉系统来搜集外界的讯息,再经过脑部的组织整合,形成有意义且适当的行为。这一整个流程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对于刚刚落地的婴儿,他们的感觉系统已发展好,所以他们能看见、听见、感觉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此时大脑对这些讯息的处理能力还未发展,所以这些感觉均是无意义,但当小孩亲身经验这些感觉时,脑部也开始组织这些讯息并找出它们的意义所在(感觉统合的过程),故「亲身经验」是小孩学习为人的第一步。 接着,让我们看看脑部在每一时期,所发展的感觉重点为何? 一、胎儿期: 有人强调胎教得重要性,就以感觉统合理论而言,在胚胎时期给予适当的感觉刺激的确很重要,感觉系统在胚胎(*)周时已发展成熟。如同上述所说的,有亲身经验才能提供脑部讯息的机会,所以啰!当感觉系统发展时,就是学习的开始。怀孕的妈妈,可千万别忘记,坐久了起来走走,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听音乐、透过肚皮摸摸他(她),对小孩有帮助,妈妈也有益呢! 二、婴儿期: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感统训练的发展历程 一、渐渐流行的感统训练,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 2010年,学心理学的我怀着对孩子成长的各种好奇心理,进入了儿童心理训练行业。当时看到一些感统设施,让我想起在2008年一个心理科实习的时候,也操作过这样的设施。如今工作后又碰上了,让我觉得感统训练还是很流行,现在成为了我的职业,我想我就得好好查查资料了。 查资料期间,发现大家对于某个教具的功能说法不一致。我上网找书籍,只找到1本。这本书被很多早教中心奉为“宝典”。然而这本宝典里面对于感统训练器材的训练原理并没有详细介绍,至少没让我觉得解释到位。然后我继续上网找相关资料,还是发现很多矛盾之处。有些用词还是台湾的用词,比如“运动企划”,内地称为“运动计划”,“复健”内地称为“康复”,“职能治疗”内地称为“作业治疗”。大概大家都是从台湾的学者那里复制过来的文字吧,我开始在台湾的网站上查找相关理论资料。 二、美国、台湾等地逐渐使用新量表,中国内地仍然在用20度年前编制的量表。 2010年底,带着对感统训练市场的希望,我和临床医学的一些同学一起到母校研究创业,母校的心理教研室主任一直很支持我们自己创业,并有一个感统训练室供我们实践。在创业阶段我们去了医院、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儿童感觉统合

失调筛查,沿用的是1994年北京大学王玉凤教授从台湾引进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总共累积了500多个样本,统计发现感统失调率还是很高。 因为要培训实习生,我还常常去图书馆查阅感觉统合的相关资料。关于感统的专著并不多,在脑瘫的康复书籍里也会有介绍到感统训练的一些手法。还有就是康复医学书籍会有一些内容介绍感统训练,但是内容不详细相似度非常高。貌似都跟王玉凤教授介绍的内容差不多。翻了很多书后,终于在一本窦祖林教授编写的《作业治疗学》中找到关于感觉统合的内容,这本书是由在美国工作的香港人关施艳明编写的,里面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其中介绍了“适应性行为”这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及感觉刺激和感统训练的区别等等。还介绍了从A.J.Ayres创造理论至今所出现过的十几个感统评估量表。 我继续从台湾的网站里去找感统相关的资料,逐渐发现台湾曾美惠副教授、苏佳廷教授等人其实已经开始引进《感觉史量表》(Tseng,2002)、《感觉讯息处理评估表》(Su,2002),并本土化。这两个量表在我上文说到的《作业治疗学》中都有介绍。台湾专家已经给这两个量表统计出了台湾的常摸,但是因为版权问题,两个量表的常摸并不公开,只有找台湾这些专家做评估才能得到标准分和结果。 当然在台湾,没有新量表常摸的职能治疗师仍会沿用台湾郑信雄医师1982年引进编制的《感觉统合检核表》。而内地医院一直在沿用1994年王玉凤教授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亲爱的家长同志,儿童的学习能力发展,最主要的是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良好协调,要提高学习成绩与效率。必需先了解儿童的脑及生理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请家长根据儿童平日的表现认真填写。 (一)前庭失衡 1、特别爱玩旋转的凳椅或游乐设施,而不会晕。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2、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而不晕不累。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3、虽看到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门墙。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4、行动、吃饭、敲鼓、画画时双手协调不良,常忘了另一边。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5、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时仍显得笨重。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6、俯卧地板和床上、头、颈、胸无法抬高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7、爬上爬下,跑进跑出、不听劝阻。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8、不安地乱动,东摸西扯,不听劝阻,处罚无效。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9、喜欢惹人、捣蛋、恶作剧。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0、经常自言自语,重复别人的话,并且喜欢背诵广告语言。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1、表面左撇子,其实左右手都用,而且无固定使用哪只手。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2、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 A、从不这样 B、很少这样 C、有时候 D、常常如此 E、总是如此

1.感觉统合的概念

注意力培训资料 儿童的思维能力2-3岁表现为直觉行动思维,3-7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7岁末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可见婴幼儿阶段的脑及神经系统是迅速发展,逐渐成熟的。遗传和先天的大脑发育是基础,而后天环境和教育是脑发育完善及脑潜能开发的现实条件和决定因素。 通过训练可提供给儿童适当的多种感觉刺激,协助其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成熟和潜能的开发。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身体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 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二、感觉统合理论的提出: 1969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AyresA.J)首先系统提出。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提出感觉统理论。 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简单地讲,感觉统合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常者占 10-30% 。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觉统合不足造成的行为失常: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 三、感觉统合的三大主要感觉系统 触觉系统 触觉是提供我们有关周围环境的讯息最主要的来源,可以让小朋友避开危险,探索世界,同时,它对小朋友心理安全感的发展也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经由触觉,在早期,可以和妈妈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在以后,可以帮助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 在手部动作方面,触觉和区辨觉的建立,可以促进小朋友对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的认识,是往后 认知发展,精细动作控制的重要基础. 前庭系统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体各种形式的移动及运动. 与眼外肌有密切的关连:视觉-动作的协调. 前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肌肉张力(尤其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维持姿势,产生动作及 发展出正确的身体空间概念. 它会告诉我们个体在环境中的空间关系,使人在身体与情绪上有安全感,也有助于小朋友的心理发展.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主要是经由肌肉,关节或骨骼等受器而来的讯息,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主要的途径.

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的理论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在六十年代由职业治疗师艾尔斯博士提出的,感觉刺激分为: 触觉、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本体觉、前庭平衡觉对人的日常活动十分重要确又不易察觉,在感统理论中,触觉和体觉、前庭平衡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脑神经系统能否将这些感觉讯息(统合)成有用的资料,是人(感觉统合)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人是否有效运用自己的身体去进行日常的活动。 触觉的接收和功用: 藉著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 接收触摸、重力、质地、冷热、疼痛等感觉 建立身体形象,有助视知觉的发展 建立安全感及稳定情绪 前庭平衡觉的概念: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是大脑功能的门槛,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辩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成长后的视、听性质的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由于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作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辩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 基本表现为: 1、逃避或害怕运动。 2、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晕/或久转不晕。 3、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中视物不稳定。 4、运动中主要靠视觉协调动作。 5、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捏笔姿势不当, 6、阅读困难书写困难。 7、秩序感差,做事无条理。 8、过滤功能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9、前庭迟钝顾名思义是对于外界的信息接受反应较慢,时常会出现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的情况。 10、影响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语言、数学、写作能力。 前庭平衡觉的接收和功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 1、滑板 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2、滑梯 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3、平衡台 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

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 4、海洋球池 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掌握海洋球池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儿童置身其中自由活动躺在球上钻进球堆中并可与伙伴展开游戏或追逐打闹。作用原理可提供较大面积的触觉刺激改善触觉过敏反应置身海洋球池中可给予儿童较强的安全感。在球池中与伙伴游戏还可改善儿童的社交和合作技能没有固定玩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熟悉海洋球池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 5、大笼球 掌握大笼球的特点大笼球一般直径为65-95cm表面有光滑和带突起状的两种。一般来说前者所产生的触觉刺激较弱而后者较强。对于刚开始接受触觉训练的儿童宜先选用光滑面的大笼球待熟悉之后再选用带突起面的。掌握大笼球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

感觉统合

一感觉统合理论 1972年,美国南加洲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Jean Ayresa)博士首先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儿童行为理论和儿童心理学的完美结合。儿童的行为表象不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被内驱力的强度影响着。感觉统合意味着帮助儿童强健体格,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社会行为。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即指机体能够利用各个感觉器官从周围环境中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各种感觉信息,并将这些感觉信息输入到大脑;大脑对输入的信息做综合加工(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随后发出指令,使机体做出适应性反映的能力。例:针刺手指。用针刺手指,手指感觉到疼痛,将疼痛感输入大脑,大脑对疼痛感进行分析和处理:即下达指令"缩回手指"。 二感觉类别 一、触觉 二、前庭感觉 平衡功能 Ⅰ级:静态平衡 Ⅱ级:自动动态平衡 Ⅲ级:他动动态平衡 保护性伸展反应的运用 跨步及跳跃反应 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三感觉统合的作用 一、感觉统合的作用综合起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功能:脑部一方面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应,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又要对各种感觉信息做综合处理。感觉统合就有如指挥交通.如果各种感觉信息输入和输出的通道畅通,整体协调得当,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利用这些纷繁的感觉刺激来形成认知、动作等各种适应性活动。如果感觉流畅性不良,生命将如上下班时拥挤的交通一样,又慢又乱。 2、检索功能:输入人脑的感觉刺激是非常多的,人脑在意识水平上不可能对此都作出反应,感觉统合把各种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从中检索出来,以供脑使用。 3、综合功能:感觉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人的感觉统合的功能便把各种感觉综合,形成整体。就拿剥橘子来说,对橘子的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 一、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 感觉动作能力是人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动作是智慧的基础,而且动作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书写能力都有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感统失调的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到了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与正常儿童相比就有了较大的差距。跟其他正常孩子相比,存在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在学习中也能集中注意力,但是,学习能力比较低下,不会和同学交往,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差,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们大可不必为此过于忧心忡忡。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家长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关注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状况,对孩子进行一些必要的早期训练,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幼儿阶段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父母会误解,感觉统合训练是针对问题儿童而进行的训练和矫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提出过:0-6岁的学习主要以感觉学习为主。我们知道0-6岁是孩子各方面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候孩子的感觉器官本身发展

还不够完善,还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问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为这个阶段的每一个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感觉统合的训练和游戏,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他们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感统训练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目前的早期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开始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注重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的训练和挖掘、艺术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感统能力的训练。其实,早期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感统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家长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感统训练,在孩子以后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如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非常多;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在外胆小怕生,从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表现自己等问题,而孩子更多的问题则可能是在孩子上学以后才会表现出来。 二、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人的大脑不能顺利地把从各种感觉器官传递来的外界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分析和整合处理,以致使大脑对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从而导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行为出现失调,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10%~3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感觉运动统合能力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 一、感觉统合的来源及概念。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南加州大学的爱尔丝博士(Dr.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她的一生研究运动治疗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感觉统合研究。他2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动作协调不良;或是紧张或是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挑食等症候群,并非智力及教育问题,而是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她在生前完成了50多篇临床实验报告,在1972年系统的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并开发了感觉统合的运动器,及科学有效的指导测评方法,对感觉统合问题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兴起了感觉统合这项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1992年北京引进感觉统合训练方法,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随

后在北京、天津、山东、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开办了感觉统合训练。有些西方国家,现在发展成为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成为孩子教育中的必经课程,近几年来、北京、山东、上海广州多所幼儿园、及康复机构都已开设了感觉统合训练。 二、感觉统合的概念及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是指人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向环境反馈信息的互动过程,具体地说:当外界刺激,通过人的视、听、味、嗅各种感觉器官、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经过大脑的分析、判断、筛选,然后才能指挥身体对外界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的统合。 感觉统合训练是以科学有效地测评方法,运用社会环境和使用各种物理器材为手段,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发展儿童感觉器官功能的协调能力,促进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信息的整合功能,使其以感觉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训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