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建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建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建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新建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或者是难忘的事情

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课前简单交流)

2.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初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这些词语你认识了吗?

(出示词语):

第一部分:

左右新鲜谢落吩咐挑拣尤其即时沉浸糕饼帮忙

①开火车读一读。

(出示生字)

②如果你是小老师,你会提醒大家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呢▲“尤其”这里的“尤其”相当于哪一个词的意思,看谁聪明。有“特别”、“格外”的意思。▲谢落的谢中间的一撇不出头▲吩咐,读轻声。(谁吩咐谁?用于长辈吩咐晚辈,上级吩咐下级。)齐读。都是口字旁。▲挑拣的拣写对不容易,这个字的右边不是个东。板书:拣这个拣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出示:捡。他们读音一样,用法可大不同。出示选字填空。*(区别“拣”和“捡”。)老师从粉笔盒拣出一支红粉笔,哪个拣?(挑选)老师从地上捡起一支粉笔,哪个捡?(拾起)

③齐读

第二部分

出示词语:

笨笨拙拙炉烟袅袅桂花卤口占一绝湿漉漉檀香撮指读齐读

(5)老师觉得课文中有几个句子特别难读,你会读吗?

(出示难读的句子)指读。

三、学习第一段

(出示:桂花图片)

1、同学们这是桂花树,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师:“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可作者却说小时候——

2、它最喜欢桂花的理由是什么呢?(出示:最后一句话)

3、作者是喜欢它的香味?(板书:花儿香)

4、把迷人的香气味儿读出来。

这就是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散文诗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的2—4自然段,去读出文字中香的味道。

四、感受桂花的香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2--4小节。划出描写桂花香的语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体会。

2.交流:

桂花香: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

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浸”

①回忆《槐乡五月》曾经学到过这个字。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槐花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庄。

②现在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国庆假期,我们走在路上处处能闻到浓浓的桂花香。“浸在桂花香里”是什么感觉?先不说话,拿出笔来,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在“浸”字旁把感觉写下来。

交流:陶醉包围

③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理解“沉浸”

②桂花八月开,开完就谢了。它怎么可能全年都有桂花香呢?(它做成了桂花卤和糕饼)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用桂花做的食品,香不香?香。所以这里的沉浸还有一层含义,桂花不仅闻着香,吃着也想,小小的桂花不仅让我,让全家更甚至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快乐

五、享受“摇花乐”

1、对作者来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摇桂花)

2、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写了摇桂花的“乐”?

(出示第3自然段)读散文有很多种方法,会读的同学会从文字中看到画面。静读这段文字,用心去品味“摇花乐”。

3、交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①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摇桂花的时刻,这下小作者可乐了。你看——

★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小作者怎样“缠”?谁能表演一下吗?

▲我们一起学着她的样子缠着母亲说一说。

面对着迫不及待的孩子,母亲有点烦,但又很耐心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

为什么要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②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此时此刻,你有看到了什么画面?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①我是怎么摇的?谁能表演一下作者的动作?

②我使劲地摇啊摇,摇得小脸——,摇得额头——,摇得小手——,但我心里——

③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快乐和这样的景象读出来,试一试,谁来读,齐读。

④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引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走入学生中间,

出示:桂花纷纷落下,

轻轻地落在我的头发上,我轻轻地落在我的脖子里,我

轻轻地落在,我

⑤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她——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

⑥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于是我就()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快乐、开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

⑦对呀!现在我们大家再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⑧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么能不兴奋快乐呢。(板书:心头乐)

4、我感受着这份快乐,还有谁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洗净撮——喜爱)

父亲——马上点上檀香,炉香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父亲顿时诗性大发,口占一绝,(口占一绝:随口吟诵一首绝句)想读吗?出示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谁来读一读,读出诗的韵味来。指读。

四、总结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那都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情思。小桂花也寄托着琦君和母亲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板书:乡情浓)下节课从课文来细细品味。

《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桂花香为线索,描写了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让作者深深地思念、怀念!文章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抓住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主次的能力。 4、想象画面,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摇花乐”,以及领悟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重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为本对话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雨” 1、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走进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也进入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2、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花回答。 出示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欣赏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再读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口桂花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课题——(学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读好课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整体把握课文,由课题质疑,营造阅读期待。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体味“桂花香”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学生朗读交流。 学生展示读书成果。(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师: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学生板书自己的成果 学生重点读: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

《桂花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桂花雨》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溧阳市泓口小学史婷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桂花香和摇花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桂花香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出示图片)看,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不开花时,;开花季节,。 桂花这么朴素、细小,甚至不起眼,作者为什么还说喜欢它? 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板书:桂花香) 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用“”划出来。并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花香的? A.(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请自由朗读这句话 (2)读完说一说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桂花香? (香飘十里)你能说一说香飘十里的意思吗?请你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3)“浸”是什么意思?平时什么时候会用到“浸”?本来指一个东西泡在液体里,在这里用“浸”好在哪里?(大家泡在花香里,表现出桂花香的浓郁持久。)房子和人都泡在桂花香里了, 多形象的表达!请你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4)让我们也一起来感受感受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B. (出示):“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句话里的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桂花的香? a品读“全年” 全年就是整年,一年四季都有花香。 (1)去掉“全年”,可以换上哪些词?(“每一个月”“每时每刻,每分每秒”“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2)哇!香气散发的时间竟这么久!让我们一起合作,用朗朗书声来表示桂花香气散发之久吧! 师生合作朗读:第一组先来,(每一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第二组,(每一个月),——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三四两组,(每一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小学语文_桂花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2课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苏教版第七册教材中的一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此文文质兼美,处处弥漫诗意的语言,令人回味。因此,重、难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借助桂花所要表达的思乡情感,感悟文本内容和意蕴。【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理解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正确规范书写易错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揣摩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朗读感悟,引导学生从桂花香和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根据学情,教师重点检查难读的、易出错的词语。 (1)出示三字词语:拣枝叶做糕饼做花卤铺竹席摇桂花撮桂花小结: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这样分类识记生字词还可以让我们根据词语特点进行积累记忆。 (2)区分“拣”和“捡”,学写生字“拣”。 从字的易错点、整体结构、关键笔画、三个方面提醒学生。 (3)出示重点四字词语:笨笨拙拙香飘十里炉烟袅袅口占一绝

口占一绝的“占”纠音。 小结:不管是多音字的读音,还是用字选择,要注意联系句中意思,不要忘记字典词典是我们的好老师。 2.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篇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小结并板书桂花香和摇花乐。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知识是整个小学阶段都不容忽视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语的学习仍要非常重视,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才能更好地学习课文。课标对中年段的要求中提到: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环节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部分,根据散文的特点,主要让学生了解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紧扣文眼——感受“桂花香” 1.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默读 2—4自然段,划出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读一读,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情感。 2.交流分享,指导朗读。 预设一: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抓住关键词“香飘十里“,感受浓浓的桂花香。 (2)练习上下文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小结: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预设二:“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创设情境,师生合作表演读,享受“摇花乐”。)预设三: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范读、师生互评、想象画面、加入动作等,多种形式来指导朗读,感受花香之中蕴涵的摇花乐。 预设四: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桂花的“香”,摇桂花的“趣”; 2.品读文章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的情怀,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 3.通过多种形式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真切体会文尾母亲所说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桂花是什么样的? 二、新授 1、(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朗读,画出描写桂花的语句读一读。 交流(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至少…浸…里的。) (1)、指导朗读感悟闻到香的人家多; (2)、从“最茂盛”感悟花越多香气越浓; (3)、“浸”好在哪里。(板书:桂花香) 2、(学习第3自然段)(1)大声读第三段,想一想:“我”和父母分别是怎么做的? (2)“我”先干了什么,“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呢?找出语句读一读。 (3)如果你是小作者,又会怎样缠着母亲呢? (4)为什么母亲一开始不答应,后来又同意摇桂花了呢? (5)母亲终于答应揺桂花啦!我是怎么做的? a.把书上相关的语句读给大家听,看插图,你感觉小作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b.师生边做揺桂花的动作边读句子。 c.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肩上,满身都是桂花,你有什么感受?(板 书:摇花乐) d.桂花摇下来了,父母又是如何表达喜悦的?(读句悟意境) 3、(学习第四节)(1)、读第四节 (2)、你们吃过哪些用桂花做的食品? (3)、把桂花送给家家户户是为什么? (4)、带着喜悦之情读段。 4、(学习 5、6节)(1)、指名读段 (2)师读母亲的话,提问:母亲为什么这么说?(板书:思乡情) (3)齐读母亲的话。 (4)每到此时,“我”除了想起童年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2.和同学一起回忆童年趣事,分享快乐。 板书 桂花雨 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稿

桂花雨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播放歌曲《童年》 谈话: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师板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 (1)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那你们见过桂花树吗(幻灯)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学生找出来读 过渡: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 6、感悟: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指名读二、三两句。(教师指导:读好“浸”字,你就能进入花香的境界了。)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7、老师有幸在课余读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我:“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读到这里,你明白是什么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作者姓名:袁胜 邮政编码:213032 一、课题:《桂花雨》(四年级语文) 二、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 三、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重点、难点 1、通过比较、想象、情境理解等方法体会词语的异同。 2、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是三大板块“桂花香-摇花乐-忆家乡”。 3、引导学生感受桂花的香,感悟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和它所包含的故乡情。 % 五、设计理念 《桂花雨》是一篇情感浓郁、意蕴丰厚的散文。本课的教学设计以言语生命的自觉为旨归,以文本内在的情感为主线,以重点句为凭借,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诵读、感悟、想象为手段,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协调发展。既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体验作者强烈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又注重对语言的欣赏、品味,强化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体现语文课的特质。 六、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始终贯穿“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两个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童年图片导入,进而学习生词,理解、区别词义,感知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描写桂花香味的语句,体悟妙处,并用朗读感受、品味词句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桂花的迷人香味和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读 (课前师生交流时观看童年时代欢乐的图片) 1、孩子们,刚才咱们看到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美好的,令人难忘的。回忆童年,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啊,台湾作家琦君奶奶和你们一样,一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她就会想起那阵阵的桂花雨。(板书课题:1 2、桂花雨)[

桂花雨教案(1)

《桂花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5、“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原文是: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研读语句,体悟感情 1、再读课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但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不过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

桂花雨 优秀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曲靖市第二小学陈慧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由《故乡的桂花雨》一文稍加改动而来,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桂花香”为线索,叙述了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叙写充满诗意的童年生活,语言朴素清浅,在孩子的眼前营造了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就像一个香甜的梦境把孩子吸引到梦境中。 二、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文章,情韵绵绵,意味深长,作者没有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没有直接抒发散落的思亲之情、思乡之情,但那份淡淡的乡愁却渗透在字里行间。这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缺乏情感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以人为本,深入教材,引导学生静静地读,细细地品。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 2.通过品词、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文中“浸”用词的精妙,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母亲和“我”的思乡情感和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浸”品读文字,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摇花乐”的画面,充分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的感情,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识“桂花雨” 1.猜字导入,揭示课题 教学由“雨”字拉开帷幕,以猜字游戏引入课题——桂花雨。 [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中,激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2.通读课文,初识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这桂花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字来说说此时你最大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情景的印象中概括表达初见“桂花雨”的那份情感。 (二)品“桂花香” 1.初识“桂花香” 师:在这篇课文中,桂花的香气弥漫全文,“香”字一共出现了八次,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扫除了语言文字上的障碍,还通过初步的朗 读,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桂花雨和摇花乐 我们一起读: 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我们还了解到了,作者很喜欢桂花,因为—— 1、xx 很香(板书: xx) 2、xx可以做糕饼、泡茶喝很香。 3、摇xx给我带来快乐。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是如何来写桂花香的? 1、桂花不与繁华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真是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香味浓郁) 课件出示这四个句子 这桂花可不仅仅只是闻着香,它还可以吃呢。 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 饼。(泡茶喝、做桂花卤、做糕饼)(板书: 可食用) 哎呀呀,这桂花不仅香味迷人,还可以食用,这让我们的作者怎么能不喜 欢它呢?还有更令作者期盼神往的是那一年一度的——摇桂花

作者为什么期待摇桂花呢?快乐啊,好玩啊!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摇花乐。(板书: 摇花乐) 同学们,你们能快速地找到描写摇花乐的段落吗? 第几段?第三自然段 你们太棒了,这样快速准确地定位了段落呀!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在读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读完以后,你要好好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课件出示3 句话) 生: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xx 嘛!”师: 我听出来你把“大”字读得特别的高。大事拖长音读出来,说足以见出作者 对这事情的看重。 还有谁再读? 师: 哟!真是个会撒娇的孩子,为什么“我”老是“缠”着妈妈问? 生: 因为摇桂花太有意思了,我太想摇桂花了,可妈妈总是说没开足,不让 摇,所以就老是“缠”着妈妈问。 师: 由“缠着”我们读出了“我”对摇桂花的那份期盼!现在我来做妈妈,谁来做文中的“我”来“缠”妈妈?(生积极举手)

桂花雨课堂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桂花雨课堂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pó pó()做的gāo bǐng()十分好吃. 2.全家都jìn()在lán huā()的香气里.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 新鲜:①没有变质;②没有枯萎;③(空气)经常流通,不污浊; ④少见的;罕见的. 1.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2.我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3.市场上有许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当时的电视机对于农村人来说十分新鲜.() 三、用关联词将下列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1.我对什么花.我不懂得欣赏. 2.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 3.这里的桂花再香.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句中的“浸”字说明() A.桂花香味浓郁. B.气候潮湿,有被浸泡的感觉.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句中的“又”字说明() A.“我”不止一次想起故乡. B.“我”第二次想到故乡. 二、读句子,写出人物的心情. 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2.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1.婆婆糕饼 2.浸兰花 二、1.② 2.③ 3.① 4.④ 三、1.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2.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3.即使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1.A2.A 二、1.担忧来台风 2.盼望早点摇桂花 3.快乐 4.思念家乡

桂花雨第一课时获奖教学设计

桂花雨(苏教版语文四年级) 小板桥中心学校石丽仙【课题】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简解】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作家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课文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目标预设】 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谢”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桂花不同角度的香。 3.学会抓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对于桂花的深切情感,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 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对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从“乐”入手,让学生找关键字句,力求与作者情感交融,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学习生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雨” 1.孩子们,现在正值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从古至今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篇章,也进入了我国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故乡,一起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学生书空) 2、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从你们的读中,老师听出一种疑问,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3.质疑:究竟什么是“桂花雨”?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文通字顺,边读边在文中找找答案。 4、刚才,孩子们读得很认真,老师相信文中的二类字你一定能读正确。(出示二类词) 5、真棒,每个字都读得字正腔圆,看一类字词,能读正确吗?(出示一类词) 笨笨拙拙撮檀香桂花卤 新鲜尤其沉浸吩咐 谢落炉烟袅袅挑拣 (1)指名读,指导吩咐读轻声 (2)理解:吩咐挑拣 “吩咐”什么意思?我和你谁吩咐谁?在家里谁可以吩咐你?你在家可以吩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

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教研课)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案(教研课) 张岚萍 教学目标: 1、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体悟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创作小诗,练习写作。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小诗创作。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小诗创作作业纸每人一份 一、谈话导入。 (课前欣赏桂花图片,吟诵描写桂花诗词) 1、刚才读了那么多的描写桂花的古诗,真让人回味无穷,这节课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著名作家琦君笔下的《桂花雨》。 2、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什么呢?(板书:桂花香、摇花乐) 3、是呀,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迷人的香味儿,它不与繁华斗艳,更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 “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 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同作者一起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感受“摇花乐”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想从哪儿感受到作者那么地喜欢摇桂花,从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对于那些你感受较深的词语也可以圈圈点点,适当做些批注。 2、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几个句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讨论点: a、“老是”“缠”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那么喜欢摇桂花,盼着摇桂花。 b、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的急切。 c、指导朗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a、把握几个动词“帮着”“铺”“抱”“使劲地摇” b、由这几个动词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呢?(说说表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范文整理】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桂花雨》教学设计 楚州实验小学朱秀华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桂花“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课后练习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品读桂花“香”中体会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琦君的童年,一起感受----桂花雨。读着这篇散文总有一股桂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再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在自己老家和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那么,桂花和桂花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相机板书:香乐甜 这就是品读文字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需要好好地、反复地去读、去品的,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字,去读文字中香的味道,乐的味道,甚至更多的味道。那么小时候作者和她的父母一起摇桂花时的情景,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那阵阵落下的桂花雨真是香气迷人,香飘十里,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带有“香”的语句,体会一下在这些句子当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过渡:下面我们来谈谈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文字 生朗读出示:“桂花开得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说体会。 ①有哪个字 说它真的很香?我们写香一般都用“飘” 的, 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我们看这个“浸”字是什么旁?淹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用了一个 “浸” 字呢当桂花落了,母亲把晒干的桂花,用桂花做的桂花卤送给邻居们,有了这桂花,桂花卤邻居们就可以自己泡茶,做糕饼,平

《桂花雨》教案 第一课时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仪、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完两个自然段,通过设问的方式引起下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探究课文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联系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再读课文,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你们见过桂花树吗?(幻灯)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最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 3.感悟: 投影出示: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谁来读二、三两句,老师建议你,如果你能把两个浸字读好了,就能够把我们也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指名读)读着读着,这个浸字变了——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 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齐读)。 4.老师有幸在课余读了《桂花雨》的原文,在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深深的吸引我: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读到这里,你明白是什么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 是呀!正是“桂子花开香十里”让作者对桂花魂牵梦萦呀!(板书:桂子花开香十里) 5.但是,在作者的记忆里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 你认为更重要的是什么?出示: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下节课我们就一起去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四、作业园地 1.比一比,再组词。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

3 桂花雨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1.字词教学。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2.阅读理解。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3.表达运用。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再如:这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1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桂花雨》。 引读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虽然——笨笨拙拙的,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味令人陶醉,芳香——四溢。喜欢桂花,是因为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和阵阵令人情牵梦绕的桂花雨。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到:——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小节。想想从哪颗感受到作者的快乐。用——画出体现“摇花乐”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作者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小作者怎样“缠”?谁能表演一下吗? 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a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b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句话的结尾用的是什么标点? c对呀!作者是不是用错了?感叹号一般用来抒发比较强烈的感情,作者这里用感叹号是为了? d谁再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读得真好!在作者眼里“摇桂花”可是件是件大事,她迫不及待想摇桂花,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有点烦,但又很耐心地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心想这桂花怎么还开——不足呀! 所以当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作者说这下我——可乐了。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作者为什么乐了? 母亲为什么提前摇桂花呢? B.提前“摇桂花”,那是因为桂花如果被风雨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如果赶在下雨之前把桂花摇落下来,那桂花就——朵朵新鲜、完整。哎,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是作者期盼已久的大事,她自然高兴,当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for the first class of "osmanthus rain"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写好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并进行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练习。 2、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不久我们站在二楼阳台上经常能闻到一股浓 郁的香味,这是什么花发出的香味?桂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与桂花有关,叫“桂花雨”。这是当代女作家琦君写的,回忆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你们想不想听老 师读一读这优美的课文。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那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2、师感情朗读课文。

3、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也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 有不懂的词语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一想意思。 ⑶ 思考一下: 这“桂花雨”指什么?文中围绕桂花雨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遇到读错的字词及时纠正读音,长句子指名再读或齐读。) 2、课文会读了,老师把文中的生字词单独拎出来你会读吗?

出示:新鲜谢落尤其吩咐拣撮一点檀香桂花卤 ⑴ 指名读。 ⑵ 这些词语中你还有不理解的吗? ⑶ 齐读。 3、老师这儿也有几组词语想请同学们读一读: 出示第一组:笨笨拙拙香飘十里 谁会读?什么是笨笨拙拙?什么是香飘十里?你能用上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小结:所以,我最喜欢桂花。 出示第二组:铺抱摇喊拣晒收 谁来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结:老师听了你们的叙述,仿佛看到了作者正在摇桂花,收桂花。 出示第三组:再……比不得…… 每……就…… 谁来试试?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这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给人以美好的遐想。伴随着阵阵芳香的桂花雨,我们与作者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时光,品味成长的滋味。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第二部分为第3、4、5、6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作者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和乡情。第三部分为第7、8自然段,描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独立的阅读能力。对于浅显的课文,已具备一定的赏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把握主旨,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已为这篇课文的独立阅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是一篇散文,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如何让孩子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学生联系已有经验,采取角色扮演、对比感悟、多元对话、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文字中体会作者浓郁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理解文中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中两个“浸”字的不同含义。(难点) 3.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难点) 4.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回忆往事是一种享受,你们平时也会回忆自己美好的往事吧?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琦君奶奶,一起重温她美好的童年往事,一起欣赏桂花雨,感受那份浓浓的情。(板书课题) 2.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下桂花迷人的香气,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桂花雨 第一课时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田中心小学小赵分校郭慧琴【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目标预设】 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谢”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桂花不同角度的香。 3、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始终贯穿“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两个理念。 1.在教学过程中以童年生活的快乐导入,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进而学习生词,理解、区别词义,感知内容,抓住描写桂花香味的语句,体悟妙处,并用朗读感受、品味词句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桂花的迷人香味和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2.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学习生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