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从博物馆空间设计角度出发

良渚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距离紫金港校区较近的一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与其良渚文明的专业展馆齐名的是良渚新馆的设计与其展示风格。

对石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器物不甚了解的我参观良渚博物馆只能感受到它们带给我古朴、文化积淀厚重的感觉,留下的更多是对其展馆外墙设计、空间布局、内部展厅布置、空间符号元素等空间设计方面的惊叹,因此此份博物馆考察报告主要从良渚博物馆的空间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文字资料,呈现一份初步的考察报告。

一、概况

良渚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给人以温馨之感,在厚重中添加灵动的生活气息。

在馆外看整体建筑,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简洁而流畅,颇有西方极简主义的风格,周围绿树怀抱,流水晶莹的铺在碧绿的草坪上,晚春的气息仍未散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相映成趣。

二、建筑设计

良渚——美丽的岛,建筑融入整体环境,因地而生,和谐内敛。

用平实、单纯的体块组合来表现对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呼应关系,通过建筑传递文化信息,是对良渚博物馆建筑精到的形容。

整个建筑物是向内的、整体性的,四个条形的体块,通过庭院联接,使整个设计内外连通着自然,如同一个风景里伫立的雕塑一样。整个的地形是一个山谷,两边都是山,这是一个山谷,中间有水,建筑的长条体块组合,基于地形,与水结合,用错动的长条呼应了水的灵动,简单的轮廓融入基地。

外部封闭了,但是内部的插入的庭院打破了封闭,反而让游客在观展疲惫时,有高品质

的空间休息欣赏,更富有生活气息。馆内设计的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美人靠以及源自玉琮、玉璧等理念的景观小品),现代的演绎在博物馆里成为亮点。庭院给人以温馨之感和生活气息。

博物馆手册的参观展览图,游客的流线被红线从入口庭院开始,一直前进到各个展厅,贯穿庭院,直到最后的庭院出口和引桥。整一过程很是顺畅,高效的参观了良渚主要的文明产物之外同时也给人自由不受限制之感,甚是巧妙。

可以发现,尽管建筑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但在参观过程中它是低调的,不会抢走文物的光芒,建筑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文物的价值,对于一座建筑的评价应该是要去感知它所要展现的意识形态,展现给你的生活,良渚博物馆的设计是可以给其他博物馆以借鉴的,如何在建筑上本身就具有博物馆的气质。

新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的形式基于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合理性,即严格区分原件和复制品,新建筑不在形式上对任何出土文物进行简单模仿。建筑师从发掘的历史器物—一系列玉锥的排列中得到启发,形成自由组合的条状建筑物,横卧在景色如画的良渚公园中,以平实、简练的体块组合表达了文明萌芽时期的单纯与质朴,从而在今天与过去之间形成一种精神上的联系。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是四根宽米、高低各不相同的管状空间,管状空间独具的导向性将引导着访客去探寻良渚文明的传奇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的情况下,赋予了公园更多的趣味性,加强了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那是一个个开敞的盒子空间从建筑中延伸出去形成的庭院。

内敛简朴的形体,与自然很融合,不争不抢,相得益彰,彼此衬托,如“一把玉锥散落地面”。尽可能地以简单的形式融入环境之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于内敛中流露出独特的气质。它的建筑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感觉不到有何特别之处,却又让人难以释怀,让人感知它存在要诉说的故事。走进良渚,它已经开始诉说。

三、内部展示空间设计

(一)展示空间概况

良渚博物馆的展览设计理念是:雍容华贵、高雅亲和。

围绕这个理念,新馆的内部设计是独具匠心的。展览力求创新陈列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展示方法和手段,努力化解良渚文化的专业元素,使博物院成为一座可观、可学、可触、可玩的平民化博物馆。在三个相互联系又独立的展厅中,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另外在第一展厅和第三展厅中分隔出前厅和尾厅,作为导引和结

束。由于博物馆建筑在设计时采取了建筑设计与展览文本策划同步的先进理念,对建筑空间“功能第一”的原则予以充分考虑,从而使新馆展览空间完全适应了展览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设计。三个展厅内部空间高8米或12米不等,其中第一展厅内部空间高8米,展厅面积800多平方米;第二展厅高12米,展厅面积900平方米,第三展厅高8米,面积近1500平方米,每个展厅内没有一个柱子,可任意进行空间分割和设计,空间利用率极高。

同时空间内部运用符号、图形等元素,施加给游客独特的空间经历,随着路线空间布局的改变,层层变化带给游客不同的感知,与文物的观感共同构成博物馆参观体验。

(二)良渚博物馆展示空间组合特点

1、符号空间构成

主题符号作为整个展览的灵魂,其使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展览设计的成败。良渚博物馆将遗址挖掘与文物特点相结合,运用多种建筑符号与图腾,营造崇高的空间氛围,再现良渚文化的辉煌。

2、序列空间构成

序列空间的合理组合,使整个展览流程和路线机器顺畅,设计采用单线人流设计方式,全面展示了展厅文物与内容。同时在序列空间的分割构成方面极其生动,摒弃了原始展览单一的直线参观方式,展览路线曲折而富有变化,同时空间生成大小对比强烈,好似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构成方式,张弛有度,给参观者心理上极大的享受。

3、图形空间构成

图形作为静止的单一形态,在博物馆空间之中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良渚博物馆的图形以单一的个体存在于空间之中,使之改变了冰冷单一的空间形态,在人们的行走中不断变化与重叠,产生微妙的变化,反复诠释其主题意义。

符号空间、序列空间、图形空间,这些基于空间经历的带有文化概念的空间形态展现了良渚博物馆想要表达的良渚文明的意识形态,都是本由建筑的点线面隔绝开的空间,因为空间元素的使用赋予其文化内涵。

四、总结

建筑不但是供使用的,而且也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良渚新馆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方振宁说“其实吸引我的不只是良渚的玉器,还有这座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我认为它是中国博物馆建筑中最好的设计。”我所参观的博物馆不多,往往都是那种较为古朴的设计,

力求与展物的风格相近,像良渚这样颇具现代西方建筑艺术感的建筑运用至古文化博物馆实属少见,我不能简单评判二者的优劣,但可以肯定的是良渚博物馆的创新能给现代中国博物馆的设计一种新的思考,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于健.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手段与构成方式.良渚博物院设计研究.中国知网

[2] 良渚博物院.平民化的专业博物馆

[3] 蔡亮.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中国知网

2019年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word版本 (3页)

2019年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等国的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等。目前,苏州博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设计调研 B07061070 陈觅远陈丹青老师曾说过,大多数现代人拥有的只是伪经验,因为我们只是从图片媒体上看到大师的作品与设计,并没有亲身体验,而实物与图片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亲身体验实物或许可以得到的经验会更多,甚至很多时候还能激发设计的灵感,捕捉到一些细节的处理,学习一些设计的手法。 于是在这个暑假,我再次来到了苏州博物馆,膜拜这个或许称得上是老贝”封山之作”的经典建筑。眼球一接触到它,我马上明白了什么叫大师手笔。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参观苏博了,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仍是“震惊和激动”,我还是被它深深吸引着,感叹着它是那么的新,却也那么的老。苏州博物馆虽然层高不高,完全均衡在苏州市整体的建筑高度之中,建筑外墙也沿用苏州传统民居粉墙黛瓦的形式,她与环境共生息的态度和内在神韵在续说着历史,但她的精神面貌又是时代的,包含新时代特点——科技,智能,简约……所以在苏州博物馆,你的时空感会有些须交错—咀嚼着历史的同时也体验着现代。那个时候的我突然想起了某个伟人说过的一句话,在建筑的面前,人才会发觉自己的渺小。或许人最伟大之处就是可以创造能和时间抗衡的东西吧。 去的那天苏州下着蒙蒙细雨,雨中的苏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烟雨江南”,不用言语结实就能看出这出一组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建筑群。而老贝在整个建筑中都是用了灰白色对比,而传统中国建筑中一般都是黑白对比,对此我自己的理解是:灰色似乎有一种效果图的感觉,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给人朦胧虚幻的感觉,而灰白对比朴素沉稳,却又不失现代性。同时灰白对比为黑色的运用留下了空间,建筑的层次随之也会更丰富。 而走进苏博,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园林,是一个江南庭院,而非“博物馆”。事实上,老贝当初设计苏博时为其所定的理念就是“中而新,苏而新”。苏博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而这也是参观苏博后我的一点感悟——做设计一定要考虑当地的风俗文化和环境等,要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充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建筑。 在我的印象里,中轴对称的建筑一般会给人庄严辉煌、气势宏伟又威严的感觉,但是苏博却相反,它让人觉得亲切,就像是苏州建筑风格的一个抽象版,这当然离不开老贝的精心设计。老贝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

苏州博物馆社会实践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沦为了历史。 那么,历史是什么?它是时间的印记么?抑或是每个历史时刻、每个历史事件都被时间所固定而成为永恒?而在历史的点滴时刻,又有哪些震撼的绝响,久久不能平息,幽幽萦绕于后人的耳际?一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它是怎样改变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我带着一种探索的情绪,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古代人民的敬仰,来到了苏州历史博物馆和,参观展览,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思索未来。 苏州博物馆新馆占地平方米,建筑占地617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最高不超过17米。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新馆建筑为地面二层,地下一层。有书画厅、两塔瑰宝厅、明清工艺厅、吴文化厅和临时展厅,另设有书店、影视厅、多功能厅、贵宾厅、观摩室、书画装裱室、文物修复室、陈列设计部、考古部和一个近千平方米的地下库房、面积达57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高度未超过周边的古建筑。新馆分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及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博物馆旧馆忠王府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新馆占地不大,约10700平方米,但整体布局及空间处理却独具匠心,由传统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有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空间处理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也让人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光景常新。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主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系列常设展览。其中位于地下一层的"吴地遗珍"系列包括史前陶器、玉器等主题展室。地面一层的"吴塔国宝"系列包括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馆内还珍藏吴江海堤、吴县草鞋山、苏州越城等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构形惟妙惟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馆藏从虎丘塔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莲花碗,造型精美别致,釉色晶莹滋润;从瑞光塔发现的北宋大中祥符六年所制“真珠舍利宝幢”,虽历千年之久,仍然斑斓璀璨,富丽堂皇,体现了当时在雕刻、镶嵌、漆工、金银细工等方面高度的技术水平;同时发现的宝幢内木函四壁彩绘、天王像和木刻版妙法经华经册等,也是价值很高的文物。特别在地下一层,珍藏了70余幅清代苏州地区状元书扇,其数量占清代地区状元数量的一半以上,是具有地方特点的书画扇。设计了一个宏大的水幕墙。水流沿石墙面翻卷出条条白色水花,跃入下面的池水中,池中游鱼可数,登楼踏阶,清心赏目。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博物馆的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写意画面体现着园艺的创新。西墙下的这处片石假山象是中国山水画里面连绵起伏的远山。博物馆的设计借鉴了江南园林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 从苏州最古老的古塔虎丘塔中发掘的“五代密色瓷莲花碗”陈列在吴塔国宝展区的虎丘宝藏厅中。莲花碗由盏托和碗组成,高度为13。5厘米,整只碗颜色介于瓷色和青玉之间,看上去非常通透,瓷碗却让我感受到了玉碗的质感,难以想象这只碗居然来自一千多年前,完全打破了文物在我心里破破烂烂,岁月斑驳的形象。碗身饰有浅浮雕大瓣莲花图案,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古朴优雅、清新脱俗,虽没有那种金碧辉煌的华丽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的

环艺实习考察报告

实习考察目录 1.实习考察设计调研部分 (4) 1.1 南京调研部分 (4) 1..2 南浔和苏州博物馆调研部分 (6) 1.3 苏州留园、乌镇和西溪湿地调研部分 (6) 1.4西湖和中国馆调研部分 (7) 1.5城隍庙和南京路步行街调研部分...............................................................

1 实习考察设计调研部分 1.1南京调研部分 一、中山陵调研部分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 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 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 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 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 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 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二、玄武湖调研部分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国最大 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 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在右。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 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环湖有玄武晨曦、北湖 艺坊、玄圃、玄武烟柳、武庙古闸、明城探幽、古阅武台等众多景点。

艺术生苏州考察报告

篇一: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5月 考察地点:北京、苏州、上海 考察目的:公共艺术主要通过参观各城市规划馆、城市规划、博物馆藏品、古代园林设计、现代公园广场设计了解现代建筑、古代建筑、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规划、策划原理,通过这些认识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苏州博物馆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光和水的处理上很到位,当然还有中国古园林建筑的窗。一、灵动的光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 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 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 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 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 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 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 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 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 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 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 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 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二、精致的景苏州博物馆把苏州园林借鉴了江南圆领的立窗借景,窗外的美在一个不露声色的刻意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贝聿铭先生在此展现得更加为妙,光影结合虚实并用尤为巧妙。此外凡是有休息之处都有大块的落地玻璃,窗外翠竹成荫,老树虬枝,池鱼游曳,可谓几步一窗,一窗一景,移步换景,景随人动。 三、恬静的水 在中国园林中,水是最为活跃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水体景观的成败,最终会影响整个园林的成败。我国造园学者陈从周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凡是成功的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在苏州博物馆里更可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

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 ___,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 ___等国的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等。目前,苏州博物馆志愿者们按各自爱好和所长被分在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系列常设展区中服务。组织:自苏州博物馆第二批志愿者产生后,志愿者队伍壮大了很多,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531477.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 因老师的要求我参观了苏州博物馆,在去之前我就了解到苏州博物馆是由贝聿铭设计的,也因此知道了贝聿铭原来是苏州人,所以我对苏州博物馆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想能够早点亲眼见到这位建筑大师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个造型独特的建筑。走进苏州博物馆,我不禁为其设计之高深而赞叹:苏州建筑的乞丐依旧,粉墙、黛瓦、灰砖、花窗等元素处处可见,但没有古旧陈旧之气。现代、简约融入其中,却毫无突兀之感。光与影的呼应,情与景的交叉,一切都那么相融相生,使建筑和展览之间没有争夺之势,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展品而准备。 进入中央大厅,看到博物馆主体为三层式结构,地下一层为的展室以史前陶器、玉器等为主题,地面一层以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瑞光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为主展区。一面别具一格的大型水幕墙纵贯三层,错落的瀑布从上落下,水声潺潺,底部是一个莲水池,池中色彩艳丽的游鱼成群,悠哉游哉。 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设计都采用了大量的框架线和几何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加上光线的穿透造影作用,像是一幅奇妙的错觉绘画,给人以别有情趣的视觉感受。 迈入展厅,一个个优雅的名字美妙如诗,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忠风雅、吴门书画…倘佯其间,除了领略历代佳作和精品外,还有一幅幅独具匠心的创作让我赞叹不已. 中央大厅外,有一个兼具古典和现代创意的山水庭院,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里面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每一棵树,每一方石都体现了设计思的巧妙用心,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让我禁不住步步惊叹,流连忘返。难怪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与画,精妙的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件极品。 大厅后面的忠王府是根据旧有的建筑,加以修缮和改造的宅第园林,长长的走廊,曲折的小径、雕花的木格子门窗,还有林立的古树名木,珍贵的彩绘壁画等等,既有雕梁画栋的精致,古典园林的幽雅,又有官宅府坻的庄重,太平天国忠王府的巍峨。 这次的苏州博物馆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感受到了贝聿铭大师的才华,更感受到苏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州历史的悠久,让我更加的喜欢苏州。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更是如此。本文将介绍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苏州博物馆 二、调查指导教师***************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调查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苏州博物馆主入口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外环境 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博物馆空间功能分析 A东北街大门 B主入口庭院C中央大厅D莲花池E塔放瑞光F晨光熹微G争伯春秋H锦绣江南I都会流韵J宝藏虎丘K书斋长物L陶冶之珍M攻玉巧技N文芳雅事O锦绣浮生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建筑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建筑设计及建筑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内涵的了解,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人群的各类建筑的感受。 二.参观项目: (1)浙江良渚博物院(老师带队参观) (2)浙江良渚良渚玉鸟流苏商业街(老师带队参观) (3)浙江美术馆(老师带队参观) 三.实习时间: 12月28日 四.实习收获和总结 第一站——浙江良渚博物院 在前往良渚博物院前,大家对这所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十分好奇,于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初步的了解到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他算是和安藤忠雄、赫尔佐格等齐名的建筑大师,他偏爱素色主义追求“少即是多”,他设计的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出素净的美外,还能让他的作品很好地融合至当地环境。良渚博物院可谓是他手中的经典之作。当我迈下校车,第一眼便被这座的外光深深震撼,仿佛看到的是一堵高耸的城墙屹立在此,他的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十分简洁而流畅,虽已入冬周边的环境不似春般美丽,但灰白色的墙面与泛黄的草地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仿佛建筑自然而然拔地而起。建筑用地地面由和建筑相同材质的石块铺成,

很好的过度了建筑与 环境的衔接。临近建筑,我们通过一座石桥 走近建筑,石桥两边以厚实 的石块围合而成,洁简而不失典雅。走近建筑大门,大门依旧以同样简洁的风格,没有任何的修饰简单的在墙体上开一长方形的门洞。却给人一种大气,浑厚的感觉。在建筑的大门口,我们看到了建筑的成体平面图,在空间上戴卫·奇普菲尔德同样没有做复杂的空间分隔,在大体上由四个长方形交错组成 ,在空间上的造诣让我得到了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更是如此。本文将介绍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苏州博物馆 二、调查指导教师 ***************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 1 / 24

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调查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收藏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保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借助新馆建设契机,苏州博物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达百万人次,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空间环境组成 苏州博物馆卫星图

虎丘考察报告

虎丘考察报告 篇一:苏州考察报告 苏州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XX年5月 考察地点:北京、苏州、上海 考察目的:公共艺术主要通过参观各城市规划馆、城市规划、博物馆藏品、古代园林设计、现代公园广场设计了解现代建筑、古代建筑、以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规划、策划原理,通过这些认识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深,同进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的封山之作,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苏州博物馆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光和水的处理上很到位,当然还有中国古园林建筑的窗。 一、灵动的光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

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 物 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 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 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 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 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 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 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 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 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 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 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

良渚博物院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良渚博物馆考察报告 ——从博物馆空间设计角度出发

良渚博物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良渚美丽洲公园内,是距离紫金港校区较近的一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良渚博物馆基本展览总主题为“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突出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类或同时期文明中的地位。与其良渚文明的专业展馆齐名的是良渚新馆的设计与其展示风格。 对石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器物不甚了解的我参观良渚博物馆只能感受到它们带给我古朴、文化积淀厚重的感觉,留下的更多是对其展馆外墙设计、空间布局、内部展厅布置、空间符号元素等空间设计方面的惊叹,因此此份博物馆考察报告主要从良渚博物馆的空间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文字资料,呈现一份初步的考察报告。 一、概况 良渚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000多平方米,内设3个常规展厅、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给人以温馨之感,在厚重中添加灵动的生活气息。 在馆外看整体建筑,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简洁而流畅,颇有西方极简主义的风格,周围绿树怀抱,流水晶莹的铺在碧绿的草坪上,晚春的气息仍未散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处,相映成趣。 二、建筑设计 良渚——美丽的岛,建筑融入整体环境,因地而生,和谐内敛。 用平实、单纯的体块组合来表现对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呼应关系,通过建筑传递文化信息,是对良渚博物馆建筑精到的形容。 整个建筑物是向内的、整体性的,四个条形的体块,通过庭院联接,使整个设计内外连通着自然,如同一个风景里伫立的雕塑一样。整个的地形是一个山谷,两边都是山,这是一个山谷,中间有水,建筑的长条体块组合,基于地形,与水结合,用错动的长条呼应了水的灵动,简单的轮廓融入基地。 外部封闭了,但是内部的插入的庭院打破了封闭,反而让游客在观展疲惫时,有高品质

参观苏州博物馆心得体会

参观苏州革命博物馆心得体会 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学院组织我们今天去参观了苏州革命博物馆。经过差不多半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透过车窗,我们清晰的瞧见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字样,再仔细一看,那是一座四四方方,造型古朴、凝重的白色建筑。下了车后,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革命博物馆。 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有关“九?一八事变”、“七君子事件”等历史事件的图片和展览物品。活动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许多有关苏州解放前的历史,知道了苏州的解放日是1949年4月27日。在讲解员的耐心讲解下,大家兴致勃勃地一边参观,一边分享着各自的参观心得,也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大家纷纷表示,之前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知识,来到革命博物馆后,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更立体、更生动了,真切地感悟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 苏州的历史是一部先驱者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前仆后继的奋斗史。早在大革命时期,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萧楚女、恽代英、邓中夏等就在苏州留下了革命足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党的许多优秀儿女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热血,群众中至今仍流传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切身体验了一下号称“江南第一馆”的“阳澄烽火”半景画厅,它通过运用雕塑、油画、版画、

景箱、模型等多种表现手段,采用声、光、电、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将高16.5米、宽60米的展开油画和400平方米的地面雕塑与音响效果融汇一体,再现了当年苏州军民同日寇奋战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观看影像中,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难忘的历史回忆中,让我们想起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让我们更能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我们还一起进行了入党宣誓,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时刻为党和人民做出一切牺牲。参观完革命博物馆,看了这一个个令人敬仰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我的心中顿时热血沸腾,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我钦佩,他们为革命奉献的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他们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让我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加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忠于党,随时做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

【特色小镇案例】余杭良渚梦栖小镇案例剖析

关键词:余杭良渚梦栖小镇、特色小镇、、设计小镇、设计+、设计奥斯卡 一、发展背景: 1、5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喷薄而出,留下了以精巧的玉琮玉璧和别致的器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成为“设计就是生产力”的鲜明注脚。从空中俯瞰余杭区良渚梦栖设计小镇区块,一片以灰、白、橙为主色调,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已经建成。 2、北宋时期,良渚出了一位著名的设计大家括,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介绍了大量的制造知识,可以算是最早的工业设计教科书。“我们取其音,为小镇命名‘梦栖’,相信‘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良渚精神会赋予这里设计和创新的原动力。 3、良渚之于梦栖小镇,具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良渚无缝接轨主城,紧邻大学紫金港校区、未来科技城,绕城高速、杭宁高速、杭长高速穿境而过,古墩路、莫干山路(104国道)、杭行路、上塘高架(通益路)四条黄金通道畅达主城,规划中的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10号线呈"H"型纵横交错,是北部的交通枢纽。 二是历史文化厚重。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和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良渚文化精神正是设计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此外,区域境散落着杜甫、荀子、括等文化遗产,拥有良渚博物院、中亚园林、农夫乐园等人文景观,为打造设计小镇提供了文化依存根基。 三是产业基础扎实。辖区已孵化的亿脑创新梦工场公司,科学技术转化成果丰硕;市级文创园良渚玉文化产业园集玉器工艺大师创作、研究、推广、交易为一体,规模初具;区级文创园玉鸟流街区亮点纷呈。随着环浙大创新科技园的深入推进,以大学为主的高校教师、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531477.html,)/总结报告/考察报告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年5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1993年12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XX年5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年,拥有藏品1.5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

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120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 今已为20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3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150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已经63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来

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园林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一、考察时间:2017年11月5日到11月8日 二、考察地点:江苏 三、考察形式:5 人小组 四、考察目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学生主要通过参观体验建筑的空间感、材料的应用、建筑、园林的尺度等,学习别人的设计经验,把所学环境艺术设计基本原理、设计的方法手段与环境设计工程实践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常用设计手法,从本质上理解工程实践与理论的差异,全方位了解设计(建筑美学、建筑空间设计、建筑装饰设计手法、空间造型、色彩运用、建筑装饰材料的运用、建筑装饰构造等方面)以便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验。 这次写生实习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认识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多的宝贵的经验,此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关于建筑、园林和视觉知识,对建筑结构、园林的造型和传统元素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苏州博物馆考察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笔者的家乡白居易诗中的江南腹地——苏州。本文着重从 建筑美学方面分析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只有在参观完所有室内空间之后,才会真正理解整个空间的设计精神。外立面的形体穿插造就了室内空间的丰富性,而室内空间的多样结构 同时也成就了外立面的 风格特质。空间也是人 为的,贝聿铭先生最新 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 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园 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 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这是贝聿铭 先生对苏州博物馆,这个被称为自己的“小女儿”的封刀之作的评价 虽然常年生活在海外,有着 西方教育背景,但贝聿铭先 生的作品中却从来不缺少中 国元素,在继承和发扬传统 精神的方面,苏州博物馆无 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鲜明 的空间特征和独树一帜的结构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塑造出一个立足现代审美的新中式园林空间。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目录博物馆考察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告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

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等国的海外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