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心理学要点-completed

发展心理学要点-completed

发展心理学要点-completed
发展心理学要点-completed

心理咨询师课程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教程第181页)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心理种系发展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比较心理学,也称动物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是对动物演进过程中从反射活动到心理的出现,由低级动物到高级的类人猿心理的不同级别的现存代表进行比较研究,以构成动物心理发展的大致图景。

心理的种族发展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研究它的学科领域是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是对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各民族的心理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轮廓。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一般发展趋势是,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成人期处于缓慢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呈下降趋势。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心理发展这一概念本身既有增长又有衰退的含义,发展就是增长和衰退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诚然,不同年龄阶段增长和衰退的趋势不同。儿童期(0-18岁)以增长为主,中年期增长和衰退大体相当,老年期则以衰退为主。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就发展的全程而言,又按不同的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

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心理活动是整体活动,是各种心理机能和各种心理过程整合而成的。各种心理机能都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但它们内不是各自分立进行发展,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发展变化的。因此,在研究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心理机能的相互关联以及心理发展的整体特征。

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各个学派都必须对如下问题做出阐述: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声称、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特殊的重要阶段来看待,只被视为“具体而微”的成人而已。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问世以后,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研究途径有霍尔(G. S. Hall)的问卷法、比内(A. Binet)的智力测验、格塞尔(A. Gesell)的儿童发展常模等。重要的理论派别有霍尔(G. S. Hall)的“复演说”;施太伦(W. Stern)的人格主义学派;杜威(J. Dewey)的机能注意观点、儿童中心说以及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更有Freud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J. B. Watson)的行为主义;皮亚杰(J.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等。

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将心理发展的概念只局限于从出生到青年期这一阶段的心理成长上。20世纪后半期,随着人们对心理发展内涵认识的加深,毕生发展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发展心理学开始被确认。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一、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二、纵向研究

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事实上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的问题。1.单因素论--早期的心理学家对制约心理发展的两大基本因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问题持“非此即彼”

的单因素论点。

●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

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

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美国的华生。

2.二因素论--为了克服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调和的观点,这些观点被统称为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他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来源于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是来源于独立于客体的主体,而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而作出的能动作用。相互作用论注重的是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以什么关系发生作用,深入到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企图解释其间的内在机制。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的研究路线是从生物学出发,通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而达到揭示人类认识发生规律的目的。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

平衡;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

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a)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这里的动作或活动是指外部动作和内化了的思维活动。

图式最初来自遗传,是一些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丰富

起来。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b)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

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c)同化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

d)顺应则是质的变化,创立了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

e)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

实现的。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

是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基础;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两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平衡是指不断成熟的认知结构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心理发展阶段说: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积累过程。

●皮亚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其四阶段

为: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

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是

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大约在9-12个月,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

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

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化

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

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致性,具体表现为:

◆泛灵论—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自我中心,认为所有的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

◆未掌握守恒。掌握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

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依靠具

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

d)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

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

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除一般性的认知发展外,皮亚杰还对道德认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

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他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分为:

a)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属于道德

判断之前的阶段;

b)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这个时期儿童的道

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是指儿童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之所以又称

道德实在论就是指儿童对行为作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不考虑行为者的动

机。

c)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

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之所以又称道德相对论是指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时个人的良

心具有了相对自主权。

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1940s,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代替并系统地修正了弗络伊德的学说,其突出的代表任务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把个体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时期任务良好人格特征婴儿期(0-1岁半)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

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1岁半-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意志品质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学龄期(6-12 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

青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

●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

●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人生历程;

●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

两极内容有关。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行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学习理论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化立场,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预测和控制行为,但同时,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研究领域,探索认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结合;突出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在人的心理机能中,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

为决定因素,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与传统行为主义相比,明显重视人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

●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

应特征,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未对示范反应作出实际的外部操作。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以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学习形式。

●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人不是环境

刺激的消极的反应者,而是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的积极塑造者;人本身就是改变自己的动因。

4.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前者的发展受

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具有间接性,间接反映的中介结构即为工具。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

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就其而言,社会文化历史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运用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心理活动得到质的改变;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有4个标志:

a)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即指主动性和有意性;

b)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即指概括性、间接性的高级意识系统;

c)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儿童心理结果越复杂、越间接、越减缩,其心理发展水平越高;

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a)“最近发展区”思想: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

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

发展,是潜力的开发。

b)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决定着智力的发

展,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和活动特点上。教学可视为“人为的发

展”。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的最佳期限: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行为对自己身体上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

惩罚和权威所支持的那种基本的道德秩序(后果是阶段 4的表现);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

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

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呼唤和平等分配,但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

释这些价值。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

●习俗水平

◆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孩子”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

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定型了的形象或“自然的”行为。儿童开始

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尽自己的

义务、对权威表示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正确的行为。

●后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显然努力在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总的倾向带有点功利主义的色彩。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

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如果一个人感

到法律有失公允,就有权利通过正当途径说服别人改变法律。

◆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其认识超越了法律,认为除了法律以外,

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1.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获得对环境的最初的知识。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2.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婴儿动作的发展反映着心理的发展,通过动作发展的研究,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3.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等动作的发展可以促进婴儿空间认知的发展。运动经验在空间认知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

4.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婴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从依赖、被动逐渐向具有主动性转化。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从上到下、从头开始;头尾原则是指从上到下的发展顺序,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地遵

循着头→颈→躯干→下肢的次序进行。

●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

开始向四肢再向手和脚,最后达到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动作

手的抓握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五指分化抓取物体与视动协调活动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2.独立行走

儿童行走能力的发展:独立行走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儿童的躯体移动从被动到主动,从而扩大了儿童的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主动交往的机会,为发展儿童个体活动的自主性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环境。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的,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对它的解释。

1.研究方法的突破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婴儿视为软弱无能、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有人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白板”。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特别是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 paradigm)和优先注视范式(Preferential looking paradigm)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

2.视觉的发展

人对周围环境的信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主要是对物体所战线的复杂信息的察觉和辨认。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察觉和视敏度

通过范兹(Robert Fantz)的刺激偏爱程序的创新,发现婴儿对一些视觉刺激有特殊的偏爱,这些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3.听觉的发展

听觉是婴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认识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婴儿听觉发展包括听觉辨别能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4.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味觉的发展—味觉是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咸4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

嗅觉的发展—在出生24小时就有表现,并能形成嗅觉的习惯化和嗅觉适应。出生一周能够辨别不同

肤觉的发展—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发展迅速。刚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而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适应环境的一个关键。

5.空间知觉的发展

婴儿知觉发展表现为各种分析期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

●形状知觉;

●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二、记忆的发展

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个时期婴儿具有日益增长的保持能力。新生儿末期经反复训练建立起的眨眼条件反射可保持10天之久;2-3个月的婴儿建立起的记忆可保持30天之久。

3-6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12个月婴儿的记忆这个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认生”现象,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出现了大量模仿动作。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这一时期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得以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即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只能反映动作所触及到的事物。其主要特点如下: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思维开始和语言联系起来,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发展

四、言语的发展

语言在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则而组织起来的符号系统。

1.言语发展的理论

●后天学习理论

情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其代表人物是B. F. Skinner,A. Bandura, J. S. Bruner。

后天学习理论又分为强化说和社会学习说。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强调模仿作用,后又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所

以也称自然成熟说。其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

乔姆斯基是生成转化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因结构——普遍语法,这种先天就具备的学习语言能力--普通语法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他认为转换的机制就是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的过程的理论就是生成转换语法理论。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展的重要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而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语言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展的,言语是在环境和主体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2.婴儿言语的发展历程

●语音的发展

世界各国人类婴儿最初的语音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3岁儿童可以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为:简单发音阶段(0-4个月);多音节阶段(4-9个月),有意义的语音,即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词汇的发展

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50个左右,此后,词汇量迅速发展,到3岁能达到1000,与此同时,他们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句法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从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开始就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即社会化的历程。

一、情绪的发展

人类婴儿天生具有情绪反应的能力。婴儿最初这种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先介绍笑、哭和恐惧三种基本情绪。

1.笑的发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

●自发性微笑(0-5周):婴儿出生1-2天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

微笑。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个月):这个时期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他

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这时期的微笑已属于社会性微笑。

●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上):这个时期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哭的发展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婴儿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婴儿的哭自出生就有,且较早出现分化。最初的哭声多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3.恐惧的发展

婴儿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情绪,可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

●本能的恐惧:这是一种自出生就有的反射性反应。这种恐惧多半由于大的声响、突然位置变化以

及疼痛等因素引起;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这是一种由不愉快或痛苦的经验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怕生:这是一种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的恐惧反应,这种恐惧大约在婴儿6-8个月时出现;

●预测性恐惧:由想像引起的恐惧,如怕黑。

二、气质

1.容易型(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容易型儿童容易获得父母和周围人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10%):难以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负性情绪多,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困难型儿童容易使亲子关系有所疏远;

3.迟缓型(15%):适应环境缓慢,生活习惯逐渐变化;情绪通常不甚愉快,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慢慢活跃起来。迟缓型儿童引起父母的反应往往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并因具体情况而异;

三、社会性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对母亲有偏爱,对熟悉人和陌生人有不同的反应;

●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络。

2.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

●安全型依恋(65%-70%),母亲在就有安全感,对外界积极反应;

●回避型依恋(20%),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反抗型依恋(10%-15%),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母亲的爱抚,亦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没

有建立起依恋安全感,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性的标志。

1.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

●8个月之前,婴儿的主体我认知尚未发生;

●9-12个月,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12-15个月,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这时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2.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15-18个月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表现为可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

●18-24个月,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具有了用适

当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

第四单元婴儿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除了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其情感需求,在情感方面,母亲的教养行为可以从反应性、情绪性和社会性刺激三个方面来衡量。

●反应性是指对儿童发出的信号积极的应答;

●情绪性是指经常通过笑、说、爱抚积极地表达情感;

●社会性刺激是指多进行社会性互动,诸如通过相互模仿行为、丰富环境、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

婴儿的行为节律,而不是以自己的习惯强加给婴儿。

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对困难型婴儿,需要父母具有特别的热情、耐心和爱心,理智地克制自己的烦躁,采取适合其特

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地适应社会;

●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家长不要给他们

施加压力,多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经验。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的认知、学习、社会化过程多半都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关于游戏的理论

由于游戏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对游戏进行研究,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精力过剩论:主要指人需要活动的倾向,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活动;

●精神分析论: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以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练习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的排演和联系;

●重演论: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这是套用进化论的思想;

●娱乐论:通过游戏获得愉快,以解除紧张、恢复健康;

●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1.儿童游戏的特点

●婴儿的游戏特点:

1岁以内的婴儿游戏是成人-婴儿游戏,由成人发起的主动游戏;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从简单摆弄实物到以实物的功用做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幼儿游戏是象征性游戏,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

a)要有现实的替代物,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形;

b)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行为有类型性;

c)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d)具有想像的特点;

e)具有概括性质,在游戏中体现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

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

2.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在儿童的游戏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发展规律.根据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可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独自游戏:儿童一个人玩,没有接近其他儿童的意愿,婴儿期的主要特点;

戏;

●联合游戏:几个儿童共同一起游戏,其间虽有言语交流,但不受统一目标约束,也没有角色之分,

属于幼儿中期和末期的游戏;

●合作游戏:一组儿童有组织地进行游戏,且有一定的目的,儿童之间彼此协调合作,始于幼儿中

期。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2.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4.培养健全的人格

5.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

1.词汇的发展

幼儿词汇的发展表现在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类的扩展上。

●词汇量的增加:3-4岁是年龄增长最大,增加率为70%,3岁词汇量1000左右,6岁3000,7岁

4000;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幼儿最初赋予所获得的词的意义与成人所理解的词义并不完全相

同,主要表现为:词义扩大或缩小;与成人词义部分重叠,儿童对词汇的理解是从不确切逐渐发展到确切、从对词义的肤浅理解到理解不断加深、从具体向概括转化、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词类的扩展:1岁到1岁半儿童所掌握的词,多为名词和少量的动词,到3岁以后逐步掌握各类

词汇,但是不同词类的多寡差异很大。

2.语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句子长短的变化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言语发展的集中表现。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二、记忆的发展

幼儿记忆的发展可以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方面。短时记忆以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来说明,长时记忆则从三种发展趋势来说明。

1.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幼儿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2.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展的速度更为明显;

●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起来,这两种记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均随年龄增长;

●形象记忆为主,词的记忆发展起来。

3.记忆策略形成

●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加工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记忆的效果。记忆策

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儿童运用记忆策略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即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以加强记忆;特征定位策略,

即“捕捉”突出特征,以便于记忆;复述策略,即不断重复需要记忆内容。

三、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期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1.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思维与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感知行动内化为表象,原有思维中的

各种感知与行动被简化、被压缩,而内化为头脑中的表象,通过表象之间的联系、运演进行思维活动;思维所反映的内容属于事物的外部特征和非本质联系;

●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幼儿的认识水平还基本上处于了解事物的鲜明特点、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

阶段,因此往往具有不清晰、不确切、缺乏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是思维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的特点。

●具有符号功能:运用形象符号的能力和言语在思维中的调节作用是衡量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标

志。幼儿符号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由于思维具有了一定的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他们便可以思考

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

2.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

幼儿抽象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问的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提问类型的变化—从“是什么”向“为什么”模式变化。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是儿童概念的发展和概括水平发展的反映。

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各种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1.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从幼儿期开始发展起来的。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从对外部行为表型的评价开始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到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从主观情绪型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20%;4-5岁中班儿童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到5-6岁的大班儿童有80%-90%的幼儿具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

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运动抑制,即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

●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问题的难以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包括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绪发展和道德行为发展。道德行为发展研究多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方面。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又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所谓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在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是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

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

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五、第一反抗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自主欲求也逐渐提高。婴儿非常乐意在母亲怀抱中做各种游戏,可进入幼儿期就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如果孩子没有反抗行为,这多是因为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孩子自主的欲望受到抑制,或者父母过于溺爱,一切欲望有求必应,从而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有研究表明,经过了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

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可直接从前人已总结好的经验、理论、结论开始,越过直接经验阶段。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3.具有一定程序的被动性和强制性。一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大纲是由教育部门制定的,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

二、学习兴趣的发展

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广度)的增加

成人的短时记忆为7±2个信息单位。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2.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意义记忆是一种理解识记,当儿童对所要识记的材料有

了理解并有了进行意义加工的能力,他们就能更好地进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逐渐下降。

●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3.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小学儿童采用记忆策略的能力迅速提高,他们能运用多种记忆策略,其中主要的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

●复述(背诵)是能促进儿童记忆的一种有效策略,是注意不断指向输入信息的过程,也是为了达

到识记目的而主动做出的意识活动。实验说明,儿童掌握背诵策略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

●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组织策略一

般可分为归类和系列化两种情况

a)归类把要识记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进行归并,以帮助记忆。研究表明,年长儿童比年幼

儿童更多地采用归类策略。但不同年龄儿童分类的水平也不同,年龄小的往往按简单联想归

类,稍大的儿童常以功用关系分类,然后才逐渐形成和发展到按概念进行分类。

b)系列化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以帮助记忆的方式。小学一年级

学生还不能运用系列化策略,从三年级开始,这种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提高。

4.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a)有关自我的知识:是指主体对自我记忆的认识与了解。

b)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是指个体对记忆材料的难度和不同记忆反应难度差异的认识。

c)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小学儿童逐渐掌握了一些改善记忆的方法。

●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

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二、思维的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是: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1.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

维为主导的阶段。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需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

概念。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同时起作用,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2.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的逻辑形式,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是为了揭示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这里主要谈的是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从对事物的外部感性特征的概括逐渐转为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概括水平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儿童掌握概念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他们概括水平的高低。

a)直观形象水平: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小学低年级儿童

(7-8岁);

b)形象抽象水平: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小学中年级(8-10岁);

c)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接

近科学概括;

●推理能力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退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间接认识的必要手段。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a)演绎推理能力

小学低年级—运用简单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小学中年级—除了能用概念对直接感知的事实进行推理之外,还能对用言语表述的事实进行

演绎推理;

小学高年级—能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解决抽象问题,这三种水平的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

性,当遇到相应的难点时,他们的推理过程将会受到影响。

b)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c)类比推理能力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和认知发展阶段性的划分,小学儿童属

于具体运算阶段,进入逻辑运算时期。其主要思维特点是:

a)掌握守恒:即概念的掌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

够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

b)思维具有可逆性:指思维活动既可以向一个方向运行,也可以返回,向另一个方向运行。有

c)补偿关系认知:思维运算是以某种守恒性为前提的,思维运算的守恒性又与思维活动的可逆

性,补偿关系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使儿童认识事物容易把握本质特征,从而为推理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进行推理还必须掌握类别体系化和序列化等推理规则,童年期儿童具有了掌握基本推理规则的能力。

a)类别体系化:是以类别概念的发展为基础处理不同层级类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也称群集

类概念(类群集);

b)序列化:反映儿童对集合中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能力,也称关系群集。包括对称关系

和不对称关系的逻辑推理规则。还表现在儿童能按物体相对次序关系进行次第排列的思维活

动中。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2.自我评价的特点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整个小学阶段自我评价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是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

进入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儿童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

有所减少;

●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在幼儿阶段,父母主要处理的是诸

如发脾气、打架等问题,但到小学阶段,父母更多的是处理诸如学习、做家务、同伴交往等问题;

●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

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共同控制(6-12岁):父母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这种伙伴关系对他们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包括道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特有的儿童社会中,通过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解决个人与伙伴成员之间的矛盾,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立场,经验协同和竞争之间的矛盾。他们在这种横向的人际交往中学习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技能和态度,使社会性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儿童;不受欢迎儿童;受忽视的儿童;

2.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小学一年级儿童在踏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初期,要经历许多与幼儿园不同的

威人物的教师就成为这个时期特征。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处于薄弱地位。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年级开始,儿童之间通过非常活跃的活动交往,通过学习生活和各种集体

组织的交流,不同个体在班集体中地位和作用发生分化,他们开始按照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雷同性等,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与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这个时期对父母和教

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他们更注重的是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诚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四、友谊的发展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童年期儿童非常重视友谊关系,其意义在于: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社会交往上的相互支持;情感上的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等。童年期的友谊为以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1.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这时期他们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

玩的就是好朋友;

●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友谊是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

是朋友;

●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这个时期的友谊具有相互性,双向帮助,但有其功利性

特点,被称为“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

●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有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和忠诚,相互分享

和帮助,兴趣一致并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2.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相互接近: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以儿童自身特点为主要因素;

●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在社会环境和工作集体中选择协同合作好、关系协调者;

五、欺负与被欺负

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经常受到欺负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导致自杀。而欺负他人则可能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儿童的欺负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而男生则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

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理论解释。“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戴眼镜、讲方言等。依恋理论则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是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有关研究者试图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该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从这一角度出发,有关研究者发现,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对对方的心理有较好的把握,但他们就是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

第四单元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岁-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

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一、生理发育高峰

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

1.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及头面部

2.生理机能的变化

3.性的发育和成熟

●性器官发育

●第二性征的出现

●性机能的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身体的急速成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具有成人感,便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人水平,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人平等相待;有了成人感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经的矛盾冲突,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谈吐心声。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良好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和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1.记忆容量的发展

初中学生记忆容量不仅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也高于大学生的成绩,达到11.04±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

2.记忆的主要特点

●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形象记忆量随年龄而增加,在初中阶

段为最高;抽象记忆在初中阶段达到高百分比;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

●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初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思维的发展

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形式运算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思维活动不再受思维内容的局限,可以依据假设进行逻辑推理,能运用形式运算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这就是说,少年期儿童的思维具有抽象逻辑性。这一时期的思维发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

初中学生在面临智力问题时,并不是直接寻求结论,而是根据问题、材料和情景,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提出将会出现的不同结果的可能性。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最后确定何种可能性是事实。再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适宜的现实性结论。他们不断地检验假设,迅速地放弃不正确的假设,及时地建立新的假设,从而使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能力逐渐提高并趋向成熟。

青春期可以进一步地以个体从未经验过的事项,运用因果关系等逻辑理论构成命题,建立假说。能够运用逻辑法则和推理建立抽象的问题和命题是认知能力成熟的表现。这个时期思维者完全可以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抽象逻辑思维的假设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抽象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思维的形式与内容分离是指根据命题的逻辑形式在头脑中直接进行逻辑推理,使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童年期逻辑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形式不能脱离思维内容的支持。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分离正是从青春期开始的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之一。

第三单元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特征

2.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与自我情绪情感的过分关注,他们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的观众”。常常把自我欣赏、自感不足都投射到周围人身上,这种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现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中心倾向。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考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超出预期策:是从情感维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学材料,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学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记忆策略:是指主体对自己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和由主体所使用的那些能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或认知活动。 4.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 5.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即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的强化的刺激)在儿童言语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6.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 优点: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质变的规律。 缺点:样本的减少反复测量时间较长 7.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察觉、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 8.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9.文化比较法:不同文化间比较,可以了解人类发展是否存在普遍性规律,防止将在一个文化背景下得出的结论过度类化;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0.儿童(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小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遗传与环境的问题②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 ③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④发展的质变和量变 2.注意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⑴注意的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 ?女生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⑵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 ?年龄—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中年级学生可达25分钟左右,高年级可保持30分钟左右;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刺激的性质,呈现方式有关; ?性别—女性注意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 理特征和规律的科学。 2、年龄特征: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3、晶体智力: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 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4、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 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5、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 助他人,且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和倾向(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捐助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6、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 展是单向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7、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8、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 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入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等。 9、积极老龄化:指老年群体和老人自身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 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继续为社会做有益贡献。 二、简答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两个部分:(1)人的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2)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个方面:(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2)生理因素的发展 (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4)言语的发展 2、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走向 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研究范围扩大;涉及到人类的实践领域; 3、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儿童心理》奠定了儿童心理学最初的基石。 4、理解人的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个体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动物和人类的心理发展史,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1)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基础 (2)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3)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 (4)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5)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培训讲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 三.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190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 育心理学》 四.1913-1914年,他又将书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标志着作为 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出了“学习个别差异理论” 五.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六.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行为主义-教学控制、认知主义、构建主义 七.幼儿教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 八.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九.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700s-1940s/1950s 1.法国- 思想 2.德国-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心理的先驱者之一;1840年第一所幼儿园; 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3.意大利-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 (二)初创期 1960s-1980s (选)★ 1.直接教学方案——贝雷特、英格曼(行为主义)——早期补偿教育 2.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奥苏贝尔方案”

3.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凯米.德芙里斯、海伊.斯科普 (三)发展期 1980s-现在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美国,华生《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二、斯金纳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一. 1.学习是由练习带来的经验而产生的 2.学习需要过程 3.幼儿行为的变化并非必然意味着学习的发生 4.学习不仅指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也包括态度、情感、行为准则等的学习 二.使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 化。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而导致的暂时性的改变 三.脑科学研究表明,有“学习关键期”。1岁儿童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 状、颜色和方位。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图像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四.脑功能的单侧优势可以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学习方式 五.美国的斯佩里提出: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 行了具体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六.幼儿的学习障碍:1.学习困难 2.多动症 七.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心界说 一.普心分类 (一)心理过程(由个性心理抑制) 认知(基础)反映客观事物本身 情感、情绪(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相关)反映客观事物与需要的关系 意志(目的)反映主观目的与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 情感情绪和意志相互影响,共同反作用于认知。 (二)个性心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发展) 个性倾向性 ↓ 需要(主要)反映个人与社会的客观需求 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具有社会意义 自我意识 二.什么是发心? 认知——思维(最复杂) 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路线图 社会性——人格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2)生理发展(18岁以前); 3)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4)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心理的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一)种系心理 1.动物心理怎样变成人类心理? 1)原生动物心理——刺激感应→在一定范围内,动物针对外界环境作出趋利避害的反应2)环节动物——感应阶段 3)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动物标志:学会手语,能模仿人的动作,利用工具。 劳动的特点:制造并使用工具,集体劳动。 2.古人心理向现代人心理转变 文化(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创造出现的供人类享用的物质、精神。 (二)个体发展 人类:0~18岁逐渐社会化社会化:完全的自我→非我(环境的限制)→无我

(三) 种系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1. 区别:本质不同, 2. 联系:霍尔复演说→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复演种系发展 胎儿的发展复演动物的进化过程 儿童的发展复演人类的进化过程(心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改变) ↓ ↓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第三节 发心的研究内容P 8 (一) 心理发展理论 1. 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Which :提出“遗传决定论”——霍尔 提出“环境决定论”——华生 How much ——“共同决定论” How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2. 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 心需要(动力) 3. 连续性和阶段性(量变和质变) (二)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 0~1s :乳儿期↘ 1~3s :婴儿期→婴儿期 3~6、7s :幼儿期 6、7~11、12s :童年期 11、12~14、15s :少年期 14、15~17、18s :青年初期 18、19~35s 35~60s :成年中期 60~ :成年晚(后)期 2. 个体年龄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内在一致性与不平衡性 ↓ ↓ 认知、情意都不发展 情感、意志滞后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1.心理发展,广义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和个体的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个性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的规律。 (2)方向性和顺序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不平衡性。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缓慢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青年期发展达到高峰,进入成熟期;中年期处于平稳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呈下降趋势。 2.心理发展学的研究内容: (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心理发展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在: a.时间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与年龄大致对应,绝非同步对应; c.年龄和心理 发展不是因果关系。 (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a.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b.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c.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d.“关键期”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四种。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比较研究的设计方式,又称为横向比较研究。 优点: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人为的联结性、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为纵向跟踪研究。 优点: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被试者容易流失,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者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再进行纵向研究,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心理学》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请大家认真复习,都能取得好成绩。 1.观察法 2.遗传决定论及环境决定论 3.幼儿的情绪 4.机械记忆以及意义记忆 5.记忆的种类 6.想象 7.思维方式 8.年龄特征 9.. 10.具体形象思维 11.社会性微笑 12.气质 13.类型 14.视觉悬崖 15.埃斯沃斯的贡献 16.同化 17.个性 18.心理年龄特征 19.依恋 20.《 21.自我意识 22.儿童动作发展 23.学前儿童无意注意 24.学前儿童时间知觉 25.学前儿童自我评价 26.学前儿童同伴交往 27.儿童说谎分析、方仲永案例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学前心理学》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C)。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A)。 A.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正常生活条件下观察儿童的外部行为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 B.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儿童的行为并揭示其心理 C.通过儿童的家长去了解其心理活动 D.通过和儿童的交谈研究其各种心理活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5.儿童的年龄越(A),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6.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B)出现。 A.0~1月 【 B.4~5月 C.6~12月 D.1~3岁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1艾里克森的八个社会心理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

儿童心理学复习资料 0-1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条件:儿童的需要能得到即时的满足;母亲能积极、敏感的 回应孩子的需要。 社会化代理人:母亲 1-3岁 自主对羞愧 危机:获得自主感,克服自我怀疑、羞耻感。 条件:给孩子自我负责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社会化代理人:父母亲。 3-6岁 主动对内疚 危机: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 条件:让儿童承担责任和社会义务,对孩子的失败给与保护 性态度。 社会化代理人:家人。 2、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成系统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生态圈 微观系统处于中心点,是指儿童在即时环境中的作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自己主动接受和探索外部信息,属于一种相对封闭的自为系统。其行为带有很强的个体色彩,这就是他们的生理能力、气质体系以及外部塑造的心理行为体系。 中间系统处于微观系统的外围,相对于微观系统它的交互作用范围更大一些,包括伙伴、父母、居家邻居、托幼学校、诊所、社区活动场所等即时环境。儿童和这些环境要因相互影响,每种状态都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和大人以及伙伴一样都是主动的,直到建立一种氛围和价值的平衡。中间系统保证了家庭氛围中社会因素的加入。 外层系统在中间系统的外围,是儿童环境中那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要素,是儿童非即时性的环境。正式组织,如父母的工作室、宗教机构和社团的健康福利服务。非正式的组织,如父母的社会网络——提供建议、友谊和经济帮助的朋友和家庭成员。这些系统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制约和支持。外系统的衰弱会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个人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而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儿童的比率在增加。包括父母单位、社区邻居、亲朋、各种媒体、机关、医疗机构等。 宏观系统处在第四层,像是外层系统和中间系统“蒸发”出的文化氛围,包括养育价值、社会习俗、教养法规及文化价值观、法律、文化和资源等,是儿童成长的大的环境保证。宏系统会间接影响儿童的微系统进而影响他们的发展。 动态系统是这个四个系统的状态属性,它更强调四个子系统的即时变化和非静止性。它是不断变化的。重要的生活事件,如同胞的出生、上学、搬入新的邻里环境或父母离婚,都改变儿童和环境的关系,产生影响发展的新环境。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既不是受环境控制也不是受内在倾向驱使。相反,儿童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生产者。社会生态学理论其实是一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模型,操作性或应用性都比较差,但迎合了现在人们的一种环境价值观。 3、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选择性育种与家谱研究); 选择性育种和家谱研究,是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两种主要策略。 选择性育种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通过选择性培育有特殊特质的动物,来回答遗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种特质的个体差异。一个有名的选择性育种的实验是屈赖恩所进行的,他试图证明老鼠走迷宫的能力是一种由遗传决定的特质。 传 统 医疗服务机构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连续性和系统的变化。 系统性——有序、模式化、相对持久 连续性——跨时间的稳定性、对过去反应的的连续性 二、发展的过程: 成熟(maturation):由成长过程而非学习、受伤、疾病或者别的生活经历导致的身体或行为上的发展变化。 学习(learning):由个体的经历或实践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三、发展的基本特点: 是一种持续和渐变的过程 是一种整体过程 具有可塑性 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研究发展的目的: 描述:描述所有人都会遵循的一般道路(发展的典型道路),包括变化的典型方式(常态发展)和个体的差异(特殊发展)。 解释:解释观察到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 优化发展(预测和控制):通过提供研究的结果帮助人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达到优化的目的。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包括: ?动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发展心理学具体研究问题: 1.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VS后天 主动VS被动 阶段VS连续 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遗传决定论V.S. 环境决定论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版期末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 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年龄阶段的划分 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期(6岁——11、12岁) (6)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 (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 (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 2、人生的阶段依据: 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 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 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 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四、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 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 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 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理论。 弗洛伊德: A: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B: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 性本能(泛性论)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以动欲区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联系的动欲区,它是发展的每一个特殊阶段刺激和快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概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从出生到衰亡生命全程)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指个体心理 发展。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发展心理学研究: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 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各 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福禄贝尔“恩物” 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横断研究(最常用),纵向研究,两者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单因素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人的能力得自遗传”,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詹森 “智商的80%来自遗传”。环境决定论华升12个婴儿…… 二因素论:施太论、吴伟士相互决定论:皮亚杰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实质是适应;动作是源泉;过程是构建。 认知结构的发展射击图式、同化(整合到已有,量变)、顺应(质变)、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儿童心理发展分4个阶段: 3 8

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一种示范行为学习,是通过替代强化),主体的自 我调节作用。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和心理发展观 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习的最佳时期(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人的道德判断基本分3种水平,6个阶段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年龄范围0-3岁。 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 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促进了空间认识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独立行走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最早衰退的,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 的、有选择的心理过程。 吉布森通过视崖装置发现6个月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为:先上下(3)、次前后(4)、再左右(5、7-8)。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语言发展理论:后天学习论(斯金纳、班杜拉);先天成熟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 论,语言获得装置);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婴儿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性社会性微笑、有选择性社会性微笑。 婴儿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哭、应答性哭、操作性哭、社会性哭。 婴儿恐惧的发展: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婴儿气质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混合型。 鲍尔比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连 结阶段。 艾斯沃斯婴儿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婴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 岁。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 自我发展 2016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青少年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成熟 ⑤较强的自尊心 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 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参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MJ注) 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 狭义: 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 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 一般趋势: 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 缓慢发展期:童年期

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 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 下降期:老年期 心理发展的动因 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 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 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 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 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 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 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 1. 图式:认知结构 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 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 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方式:同化和顺应 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图式得到量变。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简答论述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 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 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教育实际,论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 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教育性原则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简述横断研究设计的内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3.简述纵向研究设计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 第 1 节: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识记) 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 (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 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1.客观性原则 2.能动性原则 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要点:观察法(应用)

发展心理学重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发展趋势圴不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发解个体发展的纵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归纳总结,更好地记忆。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的内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心理发展”这一概念的科学理解是学习发展心理学首先要弄清的。心理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心理种系的发展 2、心理种族的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对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婴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心理发展过程的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这是关于主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与环境和教育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形成自组织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4、“关键期”问题:这是关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是否具有关键期以及如何年看待敏感期。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死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历程,它体现的是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可简化为发展性。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 *研究对象是年龄跨度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显著特征。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 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适用性时效性质缺点:人为的联结性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能够系统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时效性差被试容易流失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这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设计方式。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万赖俱寂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 1、高级心理机能决定心理发展 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