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省南昌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处在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青年人不能有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的心理、而要

一步一个脚印,以行远自迩

....的心态去奋斗。

②对张伯苓这样一个政治上有些糊涂又有些声望的人,周恩来并没有把我们的政治

态度和思想认识强加于他,让他接受,而是逐渐地循循善诱

....,启发自觉。

③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

....,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当下,很多明星都怕述而不作

....而被历史忘记,所以不管会不会写,都纷纷发表自己的个人作品,一时间娱乐圈仿佛人人都成了作家。

⑤一幅尘封了100多年的油画经过专家对颜料的化学分析和对画布进行X光扫描,

被认定为梵高的真迹,这颗沧海遗珠

....终于可以在世人眼中大放光彩了。

⑥真正的长者并不是好为人师,他们常通过一言一行来濡化后学者;而当人们在各

种诱惑下迷失了方向时,只有那些心中充满正气的人方可抗颜为师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虽然农耕文化正在日益远离当下生活,但我们可以借助传统农耕器具、生活用

品、娱乐器具、器物衣饰等讲述农耕文化

B. 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

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C. 2017年“双十一”网购节落幕,某电商无论从全国仓库发货量、生鲜仓库发货

量、中小件仓库生产订单量和大件仓库生产订单量来看,均大幅超过去年“双十一”

D.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

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受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3.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合用作寿联的一项是()

A. 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B.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C.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D.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巧妙地融入作者吊古伤今之情。

(2)《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描述了群小对自己的嫉妒及诬陷。

(3)《蜀道难》中,诗人极言西游道路之艰险难攀的一句是“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愚,字必明,衢州龙游人。幼警敏力学。弱冠入太学

..,有声,受业者甚众。侍御史柴瑾、祭酒颜师鲁、博士林光朝深器重之。瑾每奏对称上意,则曰:“臣客刘

愚为臣言。”师鲁尝奏愚行艺,上记曰:“此向者柴瑾所荐也。”“上舍释褐,居第一。调江陵府教授,早晚为诸生讲说,同僚相率以听。愚益谦下,与叶适、项安世讲论不倦,每以隐居学道为乐。

岁满,帅王蔺致书剡辟,固辞,贫不能归。外移安乡县令,邑逋赋万计,愚核实数,宽限期,民不见吏而赋自足。会岁歉出常平米赈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数千石以备饥旱。邑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兴学,士竞知劝。

诸司交荐,改秩,愚雅不乐仕进,遂致仕。丞相余端礼,乡人也,与愚有旧,且召堂审,愚竟舍去不顾。结庐城南,颓坦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书》、《礼》、《语》、《孟》皆有解。年八十三而卒。故友与其门人私谥曰谦靖先生,后更谥曰靖君,乡郡祠之。

妻徐氏在家时,其母将以嫁姑子之富者,徐泣曰:「为富人妻,不愿也。」遂归于愚,居破屋中,一事机杼。愚尝怀白金归,徐怒曰:「我以子为贤而若是,亟具归。」愚出书以示,束修得也,乃已。有梁鸿之风焉。

子克、几、凡。克蚤以诗名,叶适尝称其可继陶、韦。

(节选?自《宋史?刘愚传》注:①上舍: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和上舍,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②梁鸿:东汉人,少孤,受业太学,一家贫而尚气节。

娶同县女孟光,夫妻相敬如宾,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弹琴以自娱。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会岁歉/出常平米赈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数千石以备饥旱。

B.会岁歉/出常平米赈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数千石以备饥旱。

C.会岁歉/出常平米赈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数千石以备饥旱。

D.会岁歉/出常平米赈贷/邑佐持不可/愚曰/有罪不以相累/出缗钱数千万/召商籴他郡而收元直/米价顿平/犹积廪数千石以备饥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太学是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传授儒家经典。,有时设国子学(国子监)。

B.祭酒是学官名,东汉有博士祭酒,隋唐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者。

C.私谥指古时人死后由亲属或门人给予的谥号,如陶渊明谥“靖节”即为私谥。

D.束脩指捆成一捆(十条)的干肉,本指学校送给老师的报酬,后也借指薪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刘愚品学俱佳,深受名流器重,他二十岁进入太学后,就有很多人跟随他学习,柴瑾、颜师鲁先后向皇帝推荐他,最终他以上舍第一名的成绩出仕。

B.刘愚仁民爱物,体恤百姓困苦。安乡县民拖欠赋税数以万计,他身为县令,并未派县役催逼,只是核实数目,宽缓期限,后来老百姓都缴清了赋税。

C.刘愚朴素淡泊,不以仕进为念,他辞去官职之后,丞相余端礼因为与他同学有旧,想要重新起用他,他不乐意,宁肯去过那种隐居著述的清贫生活。

D.刘愚清廉如水,夫妇同甘共苦,妻子,徐氏不愿嫁给富人,嫁给刘愚后居住在破屋中,专注于纺织之事。写徐氏,目的是从侧面表现刘愚的高尚品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结庐城南,颓垣败壁,蓬蒿萧然,著书自适。

②愚尝怀白金归,徐怒曰“我以子为贤而若是,亟具归。“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A.首联上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下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看来,诗人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B.首联下句中的“带露浓”,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颔联诗人写自己在林间小路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的声音传来。

D.本诗含蓄蕴藉,比如用“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因为鹿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以“不闻钟”暗示道士化缘去了。

E.尾联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出了“不遇”道士的惆怅。

(2)颈联中的“分”“挂”的使用,妙在何处?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习与性成,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①______。好的习惯会使人成功,②______,甚至身败名裂。作家毕淑敏说自己喜

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③______;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也还是会缺少优雅的文化修养--那就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吧!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食盐量是健康杀手,能够引发诸如高血压等疾病,所以一个人只要食盐量低就能不得病。而控制一个人的食盐量要从其婴幼儿时期开始,因为婴幼儿的味觉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对食盐比较敏感,所以对含盐量高的食物他们一定会拒食。这样一个人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只要让婴幼儿的食盐量低就能保证其成人后食盐量低。

①个人食盐量低也不能保证其不得病。

②______

③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馆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学术文化机构,秦汉以前即有类似机构的设置。自汉武帝以来,各王朝政权都以各种名义设置了不同的殿阁,以掌管图书,编修书籍,起草公文,教授生徒。这里所说,还只是先唐文馆的第一大类:中央文馆。

此外还有太子和藩王府馆,自晋至隋亦史不绝书,前后相望。这些文馆又往往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如梁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隋炀帝杨广为晋王时所开之馆,其兴起和运转,背后就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六朝权臣使府,亦具一定的文馆色彩和政治斗争背景。此外,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国家常设机构,更是长期存在的正规文馆。这些文馆在汉隋政治社会上层存在长达六百多年,馆中所聚文人众多,其所从事的政治文化和文学活动也较为繁杂对当时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长期以来,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馆阁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树立起藏书机构、学术机构和文学中枢的集体印象,成为一个民族对于庙堂文学和京城文化的集体记忆。

在人们心目中,馆阁不仅是高等官署的标志,更是特殊文化身份的标签。

自汉至隋,文人担任过学士、秘书、东宫、王府官的占去大半,寒士所占的比重

不大。这种一边倒式的作者构成,就是缘于先唐长期存在的贵族政治制度。这种制度的显著特点就是根据门第高下授官,重要的文馆职官主要授予名门子弟,政治制度主要用来保障世族利益。由此,先唐各代有文化、能创作的,多是些出身高贵的殿阁学士、秘书著作,文馆则是这种制度在文化上的体现,学士是贵族文化观念在文学上的践行者。文馆学士多出身华贵,崇尚清雅,一旦进入文馆,文学就会向雅丽的方向发展。古代自西汉以下,之所以每个朝代的文学都存在着由质朴到华丽的发展趋向,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馆的存在和学士的推动。易代之际王业草创,人心思治,帝王感于时势,一般都是提倡节俭,反对奢华,文馆也刚刚成立,未成气候。

文学受此影响,一般都比较质朴。后来随着形势稳定,文馆也相继建立,并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学枢纽,文学在它的牵引之下,会向着雅丽、精致的方向发展。一旦新朝建立,旧的文学观念就会遭到批判,这时文学受新风气的影响,又会一度由丽返质。就这样,文学发展的趋势大体在质和文之间往复摆动,存在着代际变化,并和时运的交替对应。《文心雕龙?时序》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指的就是这一现象,对此加以文馆制度的考察,也有必要,毕竟文馆在唐前各代是一个关系到文学盛衰的关键部门。

(摘编自李德辉《文学“枢纽”:唐前文馆历史说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掌管图书,编修书籍,起草公文,教授生徒,这是先唐各类文馆的基本职能所在。

B.先唐文馆建设盛行,有中央文馆,还有太子和藩王府馆、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

C.中央文馆在汉隋存在长达六百多年,长期对政治、文化、文学、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D.馆阁成为一个民族对于庙堂文学和京城文化的集体记忆,这与馆阁的特殊地位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举引萧子良和杨广所建文馆为例,意在证明太子和藩王所建文馆往往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关系。

B.第二、三段采用分类说理的方法,分门别类地阐释了不同类别的文馆在当时政治社会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C.作者采用缘果求因的说理方式,揭示了文馆中寒士稀少的深刻原因,即学士、秘书、东宫、王府官占去大半

D.本文立论深刻,善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学由丽返质、由质而丽的背后是王业草创和朝代昌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为长期存在的正规文馆,秘书省、著作局、史馆等对先唐政治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B.贵族政治制度于先唐时期长期存在,致使寒门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遇十分稀少。

C.每个朝代的文学都存在着由质朴到华丽的发展趋向就是因为文馆存在和学士推动。

D.古代自西汉以下,文学发展的趋势存在着代际变化,刘勰早已注意到这一现象。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旧戏台

胡容尔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旧的前脸儿上。抬眼望去,高处四角飞翘的屋脊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株低矮的梧桐。茂盛的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缝隙间,没心没肺地招摇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一只过期了的粉盒,被随手抛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

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那一年,我十岁,随外婆搭车来城里。外婆进城,不为别的,只为看戏。当时,这里有当地最有名的角儿。五月,淡紫色的桐花开得正欢。掩映在细碎花影中的戏台,宛如一个淡紫色的梦境。

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

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

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当年那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穿着粉红碎花小袄、依偎在外婆怀中看戏的小女孩,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

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薄薄的暮色中,我望着旧戏台,好像看着另一个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顶着一头白发,颤巍巍地伫立在风中。是的,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旧戏台一样的颓败,淡了红颜、瘦了相思。须知,人生的夕阳,自有她的可爱金贵。一如这脚下的旧戏台,虽不再作浓情的悲欢离合的场子,却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闲功能,每日里迎送在此下棋纳凉的人们。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呢?

人生有着无数的下一场,好戏还在后面。在幽静的岁月深处,命运为你设置了许多谜语,只等你款款走向前来,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晓答案,然后淡淡地欢喜。

站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旧戏台上,轻捻时光,生命已被抻长。笑容如渐涌渐涨的春水,在我脸上一点点地荡漾着、丰盈着,一直流向晚霞映红的天边……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散文开篇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戏台如今的衰败景象,也暗示戏台曾经的繁华热闹。

B.文章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对扮演苏三的美娇娘进行刻画,侧面烘托了戏台之于“我”的巨大魅力。

C.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戏台上谢幕了,她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也曾在“我”的戏台上上演精彩曲目。

D.文章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中间详略有别,回忆与感触紧密结合起来,时间线索清晰。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______

(3)文章题为“旧戏台”,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写了哪些戏台。

答: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6月22日下午,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份,全省法院共受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83件,目前已审结63件。与此同时,全省法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1000多名法官积极参与,踊跃奔走在法治宣传教育第一线,先后举办各类活动400余场,受教育师生家长37万余人,发送宣传彩页6万余份、书籍5万余册、学习用品用具1万余套,受到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摘编自2017年6月23日“人民网-河南频道”)

材料2

不同类型校园暴力的具体内容

网络欺凌(隐私、个人信息被发布到网上,在网上被同学骂、欺负等),社交欺凌(被同学传播小道消息、八卦以及被排斥、孤立等,前两项尤为严重),言语欺凌(被同学恐吓94%,被用不好听的外号称呼34.5%,遭到同学的当众嘲笑27.5%,被同学辱骂36.4%),身体欺凌(被同学敲诈、勒索或抢走东西等)。

材料3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的发生率上都要远高于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骂人、说脏话的发生率为56.9%,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则高达85.0%;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吵架的发生率为32.8%,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则为

63.4%……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中,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都差不多

比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高一倍以上。

(摘编自《调查: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材料4

从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等角度讲,学生在学校中也应该有免于恐惧的权利。在校园中,只要伤害是故意的,并导致受害学生处于惊吓或恐惧之中,无论伤害的形式如何、程度大小,都是欺凌。站在预防同类事件的角度,学校应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和首要责任人。一旦学校放弃对校园欺凌的干预和防范,必然会导致欺凌的盛行以及欺凌事件影响的扩大。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学校不能“和稀泥”。

在对欺凌事件中的加害者进行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形,适时适度进行惩戒,有其必要。如果受教育权的行使受到他人严重干扰,那么暂停干扰者到校学习的举措也值得考虑。总而言之,打造一个更加安全、使学生免于恐惧的校园,需要从多方入手,保障更多人的受教育权。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校园欺凌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校园欺凌主要有网络欺凌、社交欺凌、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等主要内容。

B.社交欺凌中表现突出的是对其他同学传播有损于当事人人格品行的谣言。

C.被恐吓、被起外号、被辱骂、被嘲笑等欺凌方式的发生率依次越来越高。

D.从材料1相关内容看,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2017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法院共受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83件,这说明校园欺凌或犯罪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十分突出。

B.材料1并列使用“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材料3又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字样,可见校园欺凌内涵有待明确界定。

C.校园欺凌容易导致连锁反应,严重危及社会治安,因为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

中,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相对更高些。

D.只要地方法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促成更多法官参与,把法治宣传深入教育第一线,欺凌问题便可解决。

E.材料3对比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和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在骂人、说脏话上的发生率,意在启示校园文明建设要加强。

(3)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后果严重,积极防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怎样具体防治校园欺凌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答。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场新书发布会上,“朦胧诗鼻祖”、老诗人食指认为余秀华作为从农村出来的诗人,从来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不考虑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只向往喝喝咖啡、聊聊天、看看书,评论界不应该把她捧红。针对食指的批评,四天里,余秀华通过不同方式至少回应了六次。最近的一次是1月16日,余秀华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博文《兼致食指,不是谁都有说真话的能力》,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地对食指进行了多角度反驳和多轮次反击。一些诗人、作家,也参与到了这场争论中。有人认为食指对余秀华的批评,并非不值一提;有人倾斜于余秀华;还有人认为食指、余秀华之争,撇开那些愤激之语和观众的口水,就他们争论的行为而言,倒真的有助于让诗歌、让文化重回舆论场……

对食指、余秀华之争,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①正确,行远自迩:指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

浅入深,一步步前进。符合语境;

②语义重复,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这与前面的“逐渐地”在语意上重复;

③正确,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符合

语境;

④望文生义,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的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这里误以

为陈述了却不写下来;

⑤使用对象有误,沧海遗珠:指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

才或被埋没的人才。不能用来形容画;

⑥正确,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

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符合语境;

故选:C。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

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

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答案】B

【解析】

A.不合逻辑,“生活用品”与“器物衣饰”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删去“生活用

品”;

B.正确;

C.成分残缺,缺少与“无论”搭配的关联词“还是”,将“和”改为“还是”;

D.中途易辙,“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工程……”中途易辙。删去“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成分残缺

(一)缺主语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

3、主语的定语较长造成残缺

(二)缺谓语

一般句子中都有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相比之下,谓语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谓语是陈述主语的。如果没有谓语,就弄不清主语是怎么回事了。

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介词短语只能用来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即作状语或补语,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定语,但介词短语不能作谓语。如:

(三)缺宾语

宾语是动词谓语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用在动词之后,回答“谁”或者“什么”这类问题。宾语残缺,动作就没有对象了,行为就没有结果了,意思也就表达不清楚了。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抓紧、进行”等。

1、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

2、句子稍长,忽略了与前后成分的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四)缺其他

1、中心语残缺

2、介词残缺

3、关联词语残缺

3.【答案】B

【解析】

A.“琴瑟”一般用于结婚的祝福语,不适用作寿联;

B.表达得体;

C.写的是司马迁,“刚正不阿”是评价他冒死为李陵进谏从而导致自己身陷囹圄遭受宫刑之苦的高尚品格;“铸成信史照尘寰”是说他忍受巨大的痛苦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不能用作寿联;

D.是用来赞美山川和人间气象的,不能用作寿联。

故选:B。

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成语题)汇编

200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成语题)汇编 湖南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 ....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 ....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 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 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 3. D。(饶有兴味:很有兴味。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未可厚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江西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 .. 生息 ..。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 的行为是不堪设 ...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 ....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 .......,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答案D。A.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近义词】:安居乐业、养精蓄锐【反义词】:动荡不安、离乡背井、颠沛流离【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此题用错成语很显然。B.不堪设想:指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 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坏到极点。【近义词】:不可思议、危如累卵、凶多吉少【反义词】:相安无事、安然无恙【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指消极方面的事。C.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成语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近义词】: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反义词】:不露声色、无动于衷【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描写人的感情。此处应作“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D.按下葫 芦又起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与成语应接不暇意思相近。 全国卷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积累与运用 (共1题;共6分) 1. (6分)从儿歌中找出反义词。 反义词,一对对,字数相等义相反。 你说直,我说弯,危险可以对安全。 你说快,我手慢,光明可以对黑暗。 你说正,我说反,讨厌可以对喜欢。 直_______ 慢_______ 反_______ 危险_______ 黑暗_______ 讨厌_______ 二、字词乐园。 (共8题;共74分) 2. (12分)写出有下面组成部分的字再组词。 扌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氵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8分)选字填空。 状壮 形_______ _______士强_______ 奖_______ 在再 _______见_______三_______家现_______

4. (7分)根据《陈嘉庚办学》内容填空。 (1)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和著名的_______。 (2)陈嘉庚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 (6分)排列顺序 _______后来,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 _______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反复试验。 _______诺贝尔从小就很用功,他刻苦自学了英、法、德等几国文字。 _______面对多次失败和爆炸事故,他毫不退缩。 _______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瑞典。 _______长大以后,他对研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13分)补充词语 _______当然_______如_______来_______调雨_______ 人影_______ 金碧_______ 无_______有_______ _______不安_______息_______视_______心机 7. (6分)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1)书是知识的________,力量的________,智慧的________,生活的________。() A . 海洋源泉方向盘翅膀 B . 翅膀海洋方向盘源泉 C . 海洋方向盘翅膀源泉 D . 海洋源泉翅膀方向盘

【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江西省南昌二中、临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A.To New York B.To Canada C.To Mexico 2.Why can’t Tim take Jenny’s shift? A.He has a soccer game. B.He is on vacation. C.He has to go to a funeral. 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re is a bomb in the refrigerator. B.They will probably run out of food. C.More than enough food has been prepared. 4.What subject does the woman think less difficult? A.Literature B.History C.Mathematics 5.What did the woman study in college? A.Business B.Art C.Spanish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题. 6.What happened to Miguel last weekend? A.He lost his textbook. B.He took care of his grandma. C.His house was burned to the ground. 7.Why will Miguel be late to Ms. Perry’s office? A.He has to buy his lunch. B.He had to do his homework. C.He has to make food for his grandma.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10题. 8.What does the man do for his job? A.He cleans houses. B.He does paperwork. C.He sells houses. 9.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On Thursday B.On the weekend. C.On Friday 10.Why does the woman recommend the man her friend? A.She is moving. B.She enjoyed working with him. C.Her friend is moving to Springfiel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13题. 11.How old is Sam? A.He’s in college.B.He’s in high school.C.He’s still a young kid.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普遍认为汉语难学难教,语法尤其如此。因为难学难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口语”和“书面语”并进还是分开的争论;而对于语法之难,一方面是语法理论繁杂且分歧重重,令人莫衷一是;一方面是教学缺乏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基本还只能凭经验。这都发人深思: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汉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语法? 阅读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一书似乎能破解我们这两个方面的疑问。本书从古文文法中“辞”的角度说清了文言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进而论证了古文语法的独特之处,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更对汉语语法有了创造性认识。 孟教授在书中回答了“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的问题。他阐述了古文“意内而言外”的概念。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要表达“意”,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很多场景下,对话不仅要讲究吐字发音,更要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变化,来体现说话人的心态、逻辑意向、话外之音等等,这时,语言不仅要“以字显意”,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古文中这些“辞”大多是假借来的。借用一个现成有意义的汉字,赋予它新的内涵,起到文章中虚之又虚的“托精神传语气”的作用。孟教授认为这都是先贤大儒们对汉字创造性的运用,使语言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极丰富的文化承载力,既可微言大义,也可蔚为壮观。 孟教授还回答了“汉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语法?”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开始,语言界的大师们就在探索汉语自身的规律。与印欧语系的“以音表意”、文字符号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相比,汉语是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意”以形和声音形式的双重表达。汉语的文字和口语相对独立、也相互联系,汉字是字形直接表意,发音是隐而不显,从文字到思想不必经过声音环节,走的是视觉路线;而口语是以音表意,不必经过视觉环节。随着大一统文明的推进、文章的发达,口语又受到了文字的影响与制约。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汉字在初创之时起就是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形、音、义完美统一,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 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回答,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辞”的角度虽小却能让人理解文言与口语的区别,更能显现古文语法的独特之处。 B.先贤创造性运用汉字主要体现于假借虚之又虚的“辞”,赋予新意来“托精神传语气”。 C.印欧语系的文字创制是为了高效反映语音、记录语言,文字附着于语言而产生意义。 D.汉语形成过程中逐渐自成语法体系,文字和口语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与制约的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书评首先交代了“汉文化热”却汉语难学难教的背景,引出写作这篇书评的目的。 B.文章倒数第二段把印欧语系与汉语规律作比较,直接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 C.本文呈现总分评析思路结构,首先总评书的特点,然后围绕两个问题展开,思路清晰。 D.本文贯通了孟教授书中的论点和自己的评析,这种写法增强了书评的学术性和思想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人在书面表达中一般很讲究修“辞”,一般的口语表达,则不会讲究修“辞”。 B.古文是“以字显意”、“加辞足意”,那么,阅读古文就要重视“之乎者也”这类“辞”。 C.既然汉语本身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那么就说明我们的汉语实际上是不难学难教的。 D.加强传统语言文字的研究,积极传播古代经典文学,这会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卧铺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总

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20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期末模拟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分:2分 一、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汹.涌澎湃(xiōng)僻.静(pì)蕴.藏(yùn)威风凛.凛(lǐn) B.跌跌撞.撞(zhuàng)跺.脚(duò)抵御.(yù)技高一筹.(chóu) C.自作.自受(zuò) 谚.语(yàn)斗.篷(dǒu)别出心裁.(cái) D.一哄.而散(hōng)沮.丧(jǔ)鏖.战(áo)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羞涩勤勉悬崖庞然大物 B.礼貌飞驰肃静斩钉截铁 C.疙瘩考察抵缷暴露无遗 D.猜测枯萎呻吟心惊肉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弟弟学起小猴子来,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真是惟妙惟肖 ....。 B.漫步在明湖岸边,杨柳依依,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 C.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 ....的小华担任班长。 ,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D.读完《小学生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 .... 灾难。 4.读故事,选择恰当的选项(2分)()

安徒生成为著名作家以后,仍然像往常一样戴着一顶旧帽子。有一天,他在街上散步,一辆马车停在他的身边,只见车上走下一个穿着很讲究的人。这个人望着安徒生,打量了很久,不屑地说:“你脑袋上戴的是什么东西?那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反戈一击:“” 安徒生会怎样反驳?请选择最幽默而有力的语言: A.你是不讲礼貌的人,我懒得理你。 B.你脑袋上的东西,能算是头发吗? C.有些人戴新帽子,却是旧思想。 D.你帽子下的东西,能算是脑袋吗? 二、按要求答题。(8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2.通过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修改病句) 。 3.我走到哪里。我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 4.我游览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水平如静的西湖。(仿照示例写句子) 我游览过,。三、课外阅读。(共52分) 故乡的“水墨画”吴建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

2019届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高三5月联合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第二次联合考试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weekend? A. Meet his professor. B. See a movie. C. Do a project. 2.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50. B. $100. C. $200. 3.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A. To a Thai restaurant. B. To an Italian restaurant. C. To a Mexican restaurant. 4.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 film is terrible. B. The film can be seen online. C. The film is worth the money.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At a hospital. C. At a drug sto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change the address. B. To check on a delivery. C. To order a pair of shoes. 7. When will the shoes arrive? A. On March 10th. B. On March 7th. C. On March 5th.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 【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 17.(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18.(2分)C 【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 C、全是连词,表修饰; 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9.(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以时”、“辄”,句意,各1分) 20.(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21.(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答对1点给1分)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yī shang yōu yǎfèi téng xuán yá jǔsàng jiǎn yuè páo xiào kāng kǎi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勾勒.(lè) 磅.礴(páng) 艰难.(nàn) 血.液(xuè) B.豁.开(huō) 佛.像(fó) 假.装(jià) 传.记(zhuàn) C.商量.(liáng) 瘦削.(xuē) 计划.(huà) 正.月(zhēng) 三、选字组词,打“√”。(4分) 1.(栏拦)杆旁插着一面面彩色的(棋旗)帜,像在庆祝快乐节日的到来。 2.爸爸摆出一副骄傲的(资姿)态,说:“我的工(资姿)又翻番了。”我大声(嚷壤)道:“爸爸请客!”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故:A、缘故,原因;B、故意,有意;C、原来的,目的;D、意外的事。 1.今天我故地重游,心情显得格外激动。( ) 2.老师再三提醒同学们在活动中要注意不要出安全事故。( ) 3.张书记反复强调今天的会议不要有无故缺席的人。( ) 五、选词填空。(5分) 恬静安静冷静寂静幽静 1.清幽的月光正照在盲姑娘那()的脸上。 2.一天夜晚,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3.上课铃响过,教室里一下就()下来了。

4.夜深了,山村里一片(),听不到一点声音。 5.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 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4分) 1.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着他们。( ) 2.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 七、文回顾与积累填空。(7分) 1.在《七律·长征》中,把乌蒙山比作,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了“”的感叹。长征的意义是。(2分)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在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而无法参加演奏会,于是为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2分)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比喻句) 2.我从不 ..孤芳自赏。(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顾影自怜,也不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 九、课内阅读。(15分)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

2019届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 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英语试题 (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应填在答题卷卷首相应的空格内,做在第Ⅰ卷的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 $9.18 C.$9.15 答案是C 1. What transportation did the man take? A. The bus. B. The taxi. C. The subway. 2. Why doesn't the man wear his yellow shirt? A. It's missing. B. He doesn't like it. C. Two buttons are off it. 3. What is Cindy's bad behavior in class? A. Sending text messages. B. Arguing with Mr. Jackson. C. Talking with her classmates.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Details of the report.

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 ..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 B.皑皑 ..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 C.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 D. 隽.秀:“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汇编6—江苏省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 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 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 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 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 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姓名得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6 分) 1. 读书的时候切忌húl ún t ūn z ǎo(),要边读边思考。 2. 地处pi ān p ì()的沙漠中yùn c ánɡ()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3. 弟弟抱怨道:“真是dǎo méi ()透了, 我们怎么会碰见这么 zāo ɡāo()的天气呢!”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 分) ()然不同不同凡()为所()为张()李戴 抑扬顿()()不经心长途()涉()然有序 三、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写句子) 2.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改为反问句) 3. 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改为转述句) 4. 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修改病句) 四、日积月累。(4 分) 1. ,把酒话桑麻。 2. 捐躯赴国难,。 3. 千里莺啼绿映红,。 4. 惟有,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五、文言文阅读。(8 分)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 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 本文作者是代的,选文的题目为《》。(3

分) 2. 词语解释。(3 分) 所宝:然之: 尾搐入两股间: 3.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六、语言应用。(5 分) 英国诗人莫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有一次,他遇到一个贵族子弟,这个傲慢的家伙想 借机嘲笑诗人,于是他高声问道:“阁下的父亲是不是个木匠?”诗人答道:“是的。”贵族子弟挖苦说:“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 请你帮诗人莫瑞写几句话来反击贵族子弟。 七、快乐阅读。(35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bi ān bi ǎn) ,撒下秕(b íb ǐ) 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 ū f ù) 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 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 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 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1)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性主体的德性审美选择 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善与恶是人选择的结果。德性主体对德性伦理的选择和自我人格建构是一个非常实际而意义深远的问题。康德对德性主体的德性选择非常重视,他指出意志决定行为,而道德法则决定意志。他认为,只有主体的意志遵循道德法则而促成的某种行为才是有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才是有道德价值的。为了道德法则而发生的行为才具有道德性。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是最高律令,而且是超越经验、超越功利的纯而又纯的先天理性,如果一种意志行为带有经验杂质,它就不具道德价值,就没有审美意义。康德认为带有感情因素去同情、帮助别人就没有道德性,就不是他津津乐道的纯粹美了。例如,一个男子去帮助一个貌美的女子,可能是出于喜爱而不是出于道德,相反,去帮助一个老太婆,他倒可能出于道德良心而不夹杂任何功利或好恶感情去帮助她。前者无道德性,后者有道德性。 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的一项成就,是通过教化、引导、培养形成的。孟子说:“无教,则近于禽兽。”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因此,自古以来,道德家们制定了种种德性规范,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对人们进行教化和规范,实现德性人格的建构,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事实证明,德性教化如果变成一种借助于外部权力的强制性灌输而不是引导对象的人性自觉和对事理的深切感悟,必将事倍功半,甚至导致逆反对抗;而德性规范本身如果违背人性或固守陈旧落后的德性观念,同样必然带来消极后果。这方面,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尤其是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少有实效的原因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建构美好的德性人格,必须努力建设一种优质的德性文化,一种审美的德性文化。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认为人性、人生有四个层次的境界,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是:动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这四种境界中,道德境界是高于动物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但是,道德境界并没有完全摆脱社会功利的支配,没有达到真正的审美的自由境界,不是最高的人性和人生境界。因为,天地境界才是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忘我超脱、自由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的特质。德性文化只有与天地境界相融合才是真正的审美的德性文化。努力创建这种审美的德性严重流失的今天,呼唤和建构一种新的德性审美文化,无疑是现实和历史的必然要求。 (选自《学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德性”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A.德性的主体对德性伦理的选择和自我人格的构建非常重要,弄清楚德性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 B.德性与人性都不是天生的,无善恶之分,它们都是人选择的结果,是人的一项成就,是通过教化、引导、培养形成的。 C.对美德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未必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要成为良善的人,还必须努力培养与运用美德,或采取种种方法。 D.有德性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有德性的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当社会德性严重流失,构建新的德性审美文化就显得尤其必要。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因主体的意志遵循道德法则而产生的行为才会有道德价值。B.为了实现德性人格的建构,自古以来的道德家们制定德性规范,并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教化和规范人们。 C.中国古代传统哲学认为人一生要经历四个层次的境界,依次是动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D.天地境界才是真正的审美境界。因为,天地境界天人合一、忘我超脱、自由,具有真正的审美境界的特质。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康德认为道德法则是超越经验和功利的先天理性,一个有经验的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不具道德价值,没有审美意义。 B.通过引导人性自觉和对事理的深切感悟,可以有效实施道德教化,而借助外部权力强制灌输,教化效果会大打折扣。 C.当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少有实效,我们要从当前的德性教化、规范本身去反思,也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寻求有效途径。 D.如果不与天地境界相融合,德性文化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审美德性文化,也就难以起到助力美好德性人格建构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文段,完成4~7题。(19分)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太 原郡公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利用幼颖悟, 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初事世祖于潜邸,中书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