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研究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研究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研究
我国银行监管模式研究

2019年中级银行从业考试《银行管理》押题练习试题C卷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中级银行从业考试《银行管理》押题练习试题C 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90小题,每题0.5分,共计45分) 1、宋体以下不属于投诉处理基本要求的是( ) A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 B 、畅通投诉渠道 C 、明确投诉处理时限 D 、投诉处理结果公开 2、( )商业银行考评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A 、经济资本 B 、经济增加值 C 、资本预期收益率 D 、税后净利润 3、下列不属于单位结算账户是( ) A 、基本存款账户 B 、长期存款账户 C 、临时存款账户 D 、一般存款账户 4、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以下不属于非零售风险暴露的是( ) A 、主权暴露风险 B 、公司风险暴露 C 、股权风险暴露 D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5、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 )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同等 D 、不相关 6、《商业银行法》明确指出:“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这里所指的关系人不包括( ) A 、商业银行的董事 B 、商业银行的监事 C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人员 D 、集团客户中关联方 7、( )有利于中央银行有效调节市场短期资金供给,熨平突发性、临时性因素导致的市场资金供求大幅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A 、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 ) B 、常备借贷便利(SLF ) C 、中期借贷便利(MLF ) D 、抵押补充贷款(PSL ) 8、金融租赁公司的重大关联交易应经( )批准。 A 、总经理 B 、董事会 C 、风险管理委员会 D 、项目审核委员会 9、既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以用于转账的支票是( )

跨国银行监管中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一)

跨国银行监管中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一) 摘要]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各国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但由于各国法律的显著差异、银行监管国际合作体制的不完善以及银行业在各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跨国银行监管面临着诸多困难。针对跨国银行监管中的法律冲突,我们应遵循协调、平等互利、对东道国经济与金融利益实行保护等原则,通过冲突法和实体法两种途径寻求解决。 关键词]跨国银行监管法律冲突解决途径 法律冲突,又称法律抵触,从广义上讲,法律冲突系指调整同一社会关系或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法律,由于各自内容的差异和位阶的高低而导致相互在效力上的抵触。一般来说,只要各法律对同一问题作了不同的规定,而当某种法律事实又将不同的法律规定联系在一起时,法律冲突便会发生。 本文论述的法律冲突系指有关跨国银行监管问题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由于各自因内容上的差异而导致相互在效力上的抵触。其实质是内国法体系和有关外国法体系在法律效力上冲突的反映。那么,产生法律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呢?又如何解决呢? 一、法律冲突产生的根源 受到双重监管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毕竟不同于本土银行。它们既是母国集团公司的组成部分,也是东道国法律下的独立实体,这有时会在监管中产生法律适用方面的冲突。虽然跨国银行监管中的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二种: (一)各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差异 各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差异主要源于各国有立法的自主权,且立足于本国经济现实及法制传统。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从有利于本国及其国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规范跨国银行监管并进行相关立法的。跨国银行监管中的利益冲突既表现为私人利益的冲突,也表现为公共利益的冲突。 首先,源于立法精神上的冲突。各国对跨国银行监管的认识及各自国情的考虑不同,立法精神上有追求严格监管的,有追求自由放任的,也有适度监管的。这些立法精神及政府调控政策上的差异,使各国跨国银行监管法律呈现各自的特色。 其次,源于各主权者对本国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取向及具体决策的把握,很少有像在传统民事领域(如婚姻、家庭、住所、国籍等)的法律冲突上所呈现的浓厚的文化冲突属性。这一特征也将制约跨国银行监管法律冲突发展及其解决体制的选择。 (二)国际合作与协调不足 金融全球化使银行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大大增强,各种风险开始在国家之间、市场之间相互转移、扩散,而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仍然相当缺乏。这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程序和成本,损害有关各方的利益,而且会引起各国间相互不信任,在跨国银行监管中产生大量法律冲突。 二、解决跨国银行监管中法律冲突的原则 跨国银行监管,涉及到跨国银行注册地国(即母国)与跨国银行分支机构所在地国(即东道国)两方面的监管。东道国监管强调东道国的银行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责任。外资银行在东道国活动,对东道国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定影响,依据国际公法之领域原则,东道国当然有权对其进行监管。此外,东道国为外资银行提供市场,可以直接了解当地金融市场和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由其对外资银行的日常经营情况进行监管比较方便和直接。母国监管要求跨国银行接受母国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母国监管基于以下理由:首先,母国监管源于跨国公司的股权原则,即股东有权对其资产进行监管并承担责任。跨国银行作为跨国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总行对其所设立的分行和子行当然有权进行监管并承担责任。其次,按照国际公法上的国籍原则,一国对其国民的行为、利益或其他关系,不论发生在境内境外,均可以行使管辖权,即跨国银行的国籍国可对跨国银行行使管辖权。由于东道国和母国都有权对跨国银行进行监管,这样一来,东道国和母国在对跨国银行进行监管时难免会

基层银行监管统计存在的薄弱环节

基层银行监管统计存在的薄弱环节 随着银监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青海海南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统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报表报送及时、全面,提供的信息基本满足了外部监督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但现场检查也发现各类机构在监管统计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 基层银行监管统计存在的薄弱环节 内部管理体制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注重机构自身的统计工作管理,但未能与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很好的对接;机构没有适时跟进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及时修订统计制度,造成制度上脱节;由于“数出多门”,监管报表报送人员一般仅以核对表内、表间平衡关系等方式进行数据复核,难以保障数据对外输出的准确性;统计人员流动频繁,造成数据信息质量波动。 制度执行方面:复核工作不到位;内部统计检查缺失;分支机构在监管统计工作中主动性差,数据纠错机制缺失;统计培训不足。 数据源质量方面:信贷基础数据不规范;客户授信管理不规范;账务处理不规范。 信息化支持因素:法人机构监管统计信息化支持程度较低,不少报表只能依靠手工完成;分支机构简单依赖其总行设计的信息系统导致出错;统计接口更新存在滞后,没有及时根据监管统计要求的变化进行系统升级,所取数据不符合上报要求,在数据填报时还得依靠统计员的人工处理。 提升基层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措施 健全统计制度,落实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强化对统计人员的激励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现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查遗补漏,严格按照银监会有关监管统计和非现场监管相关规定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进行制度修订;明确数据报送部门作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强化统计人员激励机制,奖优惩劣,有效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建立数据双线反馈机制,加强监管统计培训。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稳定机制和领导组织保障机制,把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纳入各级机构和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考评的内容中;重视复核在非现场数据流程

21.银行监管目标、方法

银行监管目标 银行监管目标具体化 银行的监管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 1.保护存款人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2.增强市场信心 3.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 4.减少金融犯罪 5.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监管方法 一、合规监管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 合规监管以行政管制为主,属于静态监管模式,它是一种消极的监管模式,侧重对银行业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批评、训斥和处分 监管部门的工作包括: 1.制定规定 2.检查规定的执行情况 风险为本的监管方式,实现了由事后检查向事前监测,事后发现向事前预警,事后纠正向事前防范转变,是更有效的监管 风险监管方式的核心是监管当局能够识别、监测、预警和处置风险,识别风险是各个环节的基础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将风险归成八大类 二、银行监管流程 (一)市场准入 各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都是从实行市场准入监管开始的,最直接表现为金融机构开业登记、审批的管制(二)非现场监管 基本流程: 采集数据;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对整理;生成风险监管指标值;风险监测分析;风险初步评价和早期预警;指导现场检查 主要内容: 资产质量分析;资本充足率分析;流动性分析;市场风险分析;盈亏分析 (三)现场检查 1.现场检查的作用:防范甄别风险 2.现场检查的主要方式与频率(常规1-1.5年、专项) 3.现场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资产质量与资产损失准备金充足程度;实际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性状况;收益结构及真实盈利水平;市场风险水平及管理能力;管理与内控完善程度以及遵守法律法规情况 三、监管评级 美国骆驼(camel)评级体系 五项考核指标:

资本充足性 资产质量 管理水平 盈利水平 流动性 骆驼评级的主要指标和考评标准 1.资本充足率6.5%~7% 2.有问题放款和基础资本的比率,低于15% 3.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素质,处理突发问题应变能力和董事会决策能力,内部技术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和创新服务吸引顾客能力 4.净利润与盈利资产之比为大于1%为一,二级,0~1%为三,四级,负数为第五级 5.随时满足存款客户的取款需要和贷款客户的贷款要求的能力 欧洲ARROW评级体系(内外部风险管理) 外部风险: 政治、法律;社会人口统计;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同业竞争及市场框架 内部风险: 业务风险(战略、信用、操作、财务稳定性、产品服务性质) 控制风险(组织、内控、管理层及员工、合规、客服) ARROW体系的特点: 1.对风险过程进行评估的程序与方法,不是简单的经营结果评级 2.它关注被监管机构内部存在的、对监管目标构成威胁的风险,大小由关注程度表示,关注程度取决于风险的影响程度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它设置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程序 4.根据关注程度大小确定具体监管措施

试论国际金融监管发展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13467860.html, 试论国际金融监管发展下中国金融监管问题作者:王蓓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1期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以及外资银行的冲击,中国的金融业与国际金融发展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国际金融运行格局的巨大变化 迫使中国要改革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通过对当前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分析,结合中国的金融现状提出了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全球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46-02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金融形势出现的新变化,以及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频繁 爆发,中国金融监管改革问题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国际金 融监管改革呈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要求中国在顺应国际金融潮流变动的同时,应尽快着眼于本 国金融业现状,以确保金融安全为目标,稳健运营为宗旨,大力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国际金融监管新发展 美国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协调合作等方面存在着问题,金融危机呼唤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弥漫,美英率先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从而引领和昭示了全球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第一,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隐蔽性、易变性和复杂性、危害性增加,波及范围扩大,蔓延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全球范围。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机构等许多相关行业,使许多国家、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破产,进而影响该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极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丰富国际金融监管方式,实行灵活多样,务实高效的金融监管。所以必须改革监管模式。实现广泛的国际协调,进行合作监管。第二,国际大型复杂银行合并和跨行业业务的发展及大型复杂银行合并浪潮的未来持续,势必在日益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开展复杂的金融业务活动,提供复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其技术和操作难度增加。监管方式运用应具有针对性、适用性、 安全性与效率性,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安全需要。要求金融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 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发展。第三,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及不断深化,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也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督,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DOC版)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试行DOC版)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第6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素下共有15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61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1 组织领导 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 1.1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2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3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2 归口管理 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 2.1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2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3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3 岗位设置 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 具体标准: 3.1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与本行业务规模和复

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2012年最新修订版)

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2012年修订版) 编者按:9月14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新修订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下称《修订版》),本次修订基于2006年10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2011年12月发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征求意见稿),并借鉴了金融危机以来的经验以及2006年修订以后银行监管实践的最新发展。旨在实现有效监管核心原则普适性、连续性和可比性之间的均衡,促进全球范围银行监管事业的发展。 一、修订背景 此次修订《原则》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受关注度不断提升。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提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力度在银行界中成为主流声音,各方面希望在相关法规中明确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二是宏观审慎问题及系统性风险有待解决。监管机构应当以超越单一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来审视银行的经营行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鉴别、分析,并在必要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危机管理、恢复和解决措施必须完善。危机后,有效的危机管理、恢复和解决措施被认为是监管机构面对银行倒闭时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动。四是银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水平亟待提升。危机表明,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可能对银行甚至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危害。

二、核心原则概述 巴塞尔委员会意在保持其为银行监管实践提供标准方面的 持续相关性,保持监管创新与银行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同步,从金融系统的全面视角充分考虑有效银行监管的宏观和微观元素,采取有效的危机预警和管理策略、规范的银行破产解决框架及其他方案,通过健全法人治理、信息披露和保持透明度来强化市场纪律。因此,此次修订建立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以尽可能保证其连续性和可比性。此外,考虑到核心原则的普适性,巴塞尔委员会与巴塞尔成员国、非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伊斯兰金融服务委员会等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与协商,在文本出版前充分征求了公众和同行的意见。 新版核心原则赋予监管者一定的权力以保证其能够维护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核心原则通过基于风险的有效监管、早期干预以及及时监管强化了对监管者的要求、监管方式以及监管者对银行的期望。核心原则认同银行监管者采用一种基于风险的评估方式,监管者需要对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包括经营风险、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敞口风险等。风险点出现时监管者的权力运用至关重要,通过前瞻性措施实现早期干预能够防止风险点发展为威胁金融安全和稳定性的系统性风险。同时,银行监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个别银行自身的实际情况。 三、先决条件 有效的银行监管系统应当做到能够保证监管政策能够在常态和非常态经济金融条件下进行拟定、实施以及监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大量的先决条件会对监管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修

浅析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带来的经济影响

Foshan University 《金融研究专题》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 2012514212 学生姓名:吴嘉娱 指导教师:尹祖宁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并且在金融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外资银行的进入,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也许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积极的效应,但却可以同时可以促使国内银行业面临服务业务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人才竞争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我国银行业应采取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对高层金融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大力发展我过银行业务。 关键字:外资银行、积极影响、银行业、创新、竞争 一、背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等业务渐渐解除限制。根据协议,中国在入世五年后,也就是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使得外资银行正式进驻。2006年11月国务院也颁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对外资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参股或者控股中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性质未变,二是在华建立代表处,待条件具备升格为分行,最后升级为独立法人银行;三是在中国建立合资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但性质上属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竞争和效率,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国的金融业和中资银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认识到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和取长补短对于我国银行业的今后发展非常重要。 摘要 (3) 一、背景 (3)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形式 (4) 三、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积极影响 (4) 四、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 (5) 五、对于改善我国银行业的建议 (6) 六.结论 (7) 参考文献[ 1 ] 王寒英,《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4) [ 2 ] 张智慧,《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财经科学》,2006 (4) [ 3 ] 韩孟泰、侯峻峰,《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影响分析》,《金融经济》,2009(1) [ 4 ] 徐德芳等,《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4) (8)

大数据是否值得信赖浅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数据质量

大数据是否值得信赖——浅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数据质量 目前银行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整个金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竞争力,银监会对金融机构的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元数据治理专家将结合具体项目实践,站在国内银行的角度,为大家讲解在大数据时代下提升数据质量的办法…国内银行为什么要着重关注 数据质量?从近些年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大数据分析确定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先进银行的共同选择,数据质量将成为判定海量数据是否值得信赖的关键因素,关系着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为此,银监会特意推出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要求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定期上报数据信息,对其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打分,并公布排名情况。国内银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十分重视数据质量的建设。某家大型银行行长提出,“数据质量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没有数据质量的保证,数据应用只是空谈”。我们于2010年开始着手该银行的数据质量平台建设,经过6年的摸索发展,为其建成了数据管理平台,其中的数据质量平台,为该银行数据准确性大的幅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银行应把数据质量建设的重点放在哪里?这些年,我做过不少金融行业的数据质量项目,从各行的实践来看,全面提升数据质量,需要将重点放在两大方面:一方面

需要多管齐下,建立全方位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为推进数据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应将数据质量问题考核作为重中之重。1建立全方位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为建立全方位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应同时关注组织、技术和流程三大核心部分,三部分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完整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国内银行在业务上的一些共性,我认为银行业在数据质量建设方面要遵循“五项基本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恰 好反映了我说的数据质量建设三大核心中的“组织”与“技术” 两方面:1)全程监控原则:国内银行要对数据的定义、录入、存储、加工、交互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并明确各部门在数据全生命周期中的责任,全方位保证数据质量。2)及时处理原则:国内银行应及时处理已发现的数据质量 问题,并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推动开展问题有效解决的相关工作,避免存留的数据质量问题给业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3)自动检核原则:国内银行应深入分析已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时由IT部门将其转化为技术规则,落地到系统中,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检核数据质量问题,提升数据质量检核效率。4)闭环管理原则:国内银行的数据质量管理应至少包 括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现、通报、整改和反馈这几个环节,形成数据质量问题的闭环管理。5)全员参与原则:数据质量 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银行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应共同参与到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对于三大核心部分中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中央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王广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1年) 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P29) 1、试述央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2、央行制度在初建时期和普及发展期各有何特点? 3、如何认识中央银行的性质? 4、对比分析早期中央银行与现代中央银行职能。 5、简述央行制度类型及其特征。 6、概要说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组织结构、职能与资本结构。 7、概要说明中国人民银行当前组织结构状况。 8、概要说明欧洲央行组织结构与职能。 9、概要说明香港金融管理局制度。 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P49) 1、如何理解央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简述当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 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与实质? 4、试述赞成及反对央行独立性的理论观点。 5、简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6、试评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独立性。 7、试评述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

8、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国际特点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规原则与资产负债表 1、中央银行业务活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试分析中居银行业务活动原则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原则差异的原因? 3、试从资产负债的基本关系和各项目的对应关系分析中国、美国、日本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各有什么样的特征。 第四章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P99) 1、简述央行主要负债业务。 2、简述央行存款业务。 3、简述央行准备金存款业务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什么是央行货币发行业务?如何区分经济发行与财政发行? 5、央行货币发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比较各种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优缺点。 7、什么是基础货币?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基础货币的决定。 8、结合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比较两国基础货币投放机制。 9、试述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10、比较中央银行发行债券与商业银行发行债券。 11、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负债业务结构有哪些主要的变化?成因是什

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

论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 管 内容摘要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银行的监管都由合规性监管转向了风险性监管本文在研究巴塞尔协议体系对银行风险监管规定的基础上参照英国的“比率风险监管体系”和美国在外资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做出了具体分析和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风险性监管外资银行风险性监管(Risk-basedSupervision)是西方发达国家自70年代以来普遍运用的用以管理银行金融风险的科学而系统的管理方法美国著名学者威廉姆斯(C.ArthurWilliamsJr)和汉斯(RichartclM.Heins)在《风险监管与保险》一书中对风险性监管作了如下定义风险监管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与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其主要通过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风险衡量(riskevaluation)、风险控制(riskcontrol)和风险决策(riskdecision)四个阶段来达到“以尽量小的机会成本保证处于足够安全的状态”的目标

一、巴塞尔协议体系对银行风险监管的基本规定 专门针对跨国银行监管问题而成立的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通常所说的“巴塞尔协议”)和于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共同构成对外资银行风险性监管的基本规定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①指出银行业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针对银行业的这些风险监管者应当制定和利用审慎性法规的要求来控制风险其中包括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资产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 (一)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是评价银行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核心原则》第6条指出“监管者要规定能反映所有银行风险程度的适当的审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此类要求应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 发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附件一: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试行)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第6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素下共有15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61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1 组织领导 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2 归口管理 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 具体标准: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3 岗位设置

最新《金融监管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七)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的中央银行是_______。 2、存款保险制度最早产生于_______。 3、2004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____ ,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3、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经营模式。 8、我国保险业的自律监管机构是 6、我国要求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7、按照遭受风险的金融企业的面积分,金融风险可分为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 8保险监管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原则、公平原则、健全原则、社会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写在题后的答案框内) 1、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监管的主体、监管的客体和 ( ) A、监管的工具 B、监管人员 C、监管当局 D、政府 2、三公”原则不包括() 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公共原则 D、公平原则 3、我国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但若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其条件()其他贷款人的条件。 A、不得优于 B、优于 C、等于 D、小于 4、《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分别为( )。 A.5000万元人民币 B. 10亿元人民币 C.1亿元人民币 D. 1000万元人民币 5、下列关于金融稳定概念的内涵不对的是() A、金融稳定是一个广义概念。 B、金融稳定是一个静态绝对的概念 C、金融稳定同金融体系(市场)的自我调节与自我约束能力相关。 D、金融稳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稳定程度可通过金融不稳定对经济的潜在影响来衡量。 6、我国要求对最大10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 %. A、10 B、20 C、30 D、50 7、下列哪项不是行业自律组织的一般功能() A、充当金融业同业之间的协调机构 B、充当金融业的行业官方管理机构 C、充当金融业的服务机构 D、充当监管当局的助手 8、下列不是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的是() A、权威性 B、公共性 C、盈利性 D、独立性 9、下列不是呆账准备金计提和冲销办法的是:() A、间接冲销法 B、直接冲销法; C、普通准备法; D、特别准备法; 10、根据“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般要达到( )。 A、7% B、10% C、8% D、9% 11、证券交易所对会员违规的处分,可自接到处分通知之起天内向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申请复议 A、10; B、7; C、15; D、30 12、我国商业银行适用的市场准入原则是()

浅议银行业并表监管

浅议银行业并表监管 [摘要]随着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并表监管成为对跨国银行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国际银业并表监管立法和技术方面的总结分析,研究我国银行业并表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监管实践提出完善我国并袁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跨国银行;并表监管;巴塞尔协定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跨国银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大型银行的深化改革,银行业的业务越来越纷繁复杂,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跨国银行的某个分支机构出现大的危机,往往会波及整个银行集团。因此对于风险的防范和监控显得十分重要。并表监管作为一种对银行整体性监管逐渐体现出其重要性,并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和接受。 一、并表监管的概念和特征 并表监管,亦称合并监管或综合监管,是相对于单一监管而言的一种银行业监管方式。虽然它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迄今为止却没有正式的法律文件对其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 关于并表监管的表述多集中在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学者的论述中,虽然这些表述各有侧重,但却能从中窥见并表监管的本质。即为了客观评价跨国银行或银行集团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母国监管当局应对其全部业务实施有效监控,将母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重要报表和数据合并整理,从总体上予以综合考虑的监管方法。 并表监管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第一,并表监管是一种母国监管。并表监管是由跨国银行或银行集团的母国监管当局承担基本责任的监管制度。由母国来承担并表监管主要责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第一,跨国银行或银行集团体系在母国发源,母国必须对由此产生的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性负责;第二,跨国银行或银行集团的全球业务活动均围绕其母行的指令或安排进行,母行掌握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最佳信息可获性,由母行所在地的母国监管当局承担主要责任,可以全盘掌握整个银行体系的经营动态,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银监发〔2011〕63 号 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根据《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 2004 年第 6 号主席令)开展监管统计工作的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文简称“银行”)。标准的总体框架包含 5 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 方面要素下共有 15 项原则,每项原则下有若干具体标准,共 61 条标准。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原则 1 组织领导 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本行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 具体标准: 1 . 1 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管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1 . 2 银行高级管理层确立数据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 1 . 3 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以下简称“主管领导” ) 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原则 2 归口管理 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确定归口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具体标准: 2 . 1 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 2 总行归口管理部门根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和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发现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 2 . 3 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原则 3 岗位设置 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具体标准: 3 . 1 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设立与本行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岗位。 3 . 2 银行在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设立与其部门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 3 . 3 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涵盖监管统计所有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岗位均设立 A 、 B 角。 3 . 4 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财务预算满足各岗位履职所需,包括设备、差旅、培训等支出。 3 . 5 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工作人员,岗位设置能体现职业成长发展的良好通道。 原则 4 团队建设 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建立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

2017年初级银行管理1-3章复习材料(手工整理)

2017年初级银行管理1-3章复习材料(手工整理)

(标红部分为历年真题出现过的知识点) 第一章银行业运行环境 1.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 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1.1货币政策目标 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操作目标:基础货币(由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构成) 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M0=流通中现金 (M1为狭义货币,是现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实购买力,M2为广义存款+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 货币M2-M1=准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证券 公司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1.1.2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传统工具、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率 在贷款与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新型货币政策: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 常备借贷便利: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 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 期限为1-3个月。 中期借贷便利: 抵押补充贷款: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资金。主要功能 是支持国民经济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和社会

事业发展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 融资。 货币政策的构成部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2 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1.2.1 财政政策内容: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 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以及相应措 施,只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1.2.2 财政政策功能:主要有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具体分为: 导向功能一、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提出明确的调节 目标。 二.财政政策不仅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同时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协调功能: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稳定功能:是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恒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物价相对 稳定。 1.2.3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包括: 购买性支出: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直接消费支出

跨国银行监管

浅析跨国银行的监管 摘要:跨国银行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使得金融体系更加脆弱。跨国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跨国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设计出了许多有益的法规和制度。这些国际惯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金融市场并不十分完善、银行业正在逐步开放的国家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跨国银行监管风险 一、跨国银行监管的原因 跨国银行通过在国际范围内筹集、调拨和运用资金。冲破了某些国家金融领域的封闭和垄断的局面,促进了金融领域的创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提供融资便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跨国银行的融资还是许多国家弥补本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一个重要来源,因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但是,跨国银行为追逐自身的盈利.转嫁自身面临的风险,参与国际间的激烈竞争,常常要频繁地调拨资金、买卖外汇.这些活动会引发许多问题.所以必须受到有关当局的监控。具体而言,政府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国银行自身的特点使得必须对其加强监管 尽管从形态上看,跨国银行是母国银行在地域上的进一步延伸,然而正是由于银行的跨出国门使得其经营难度和风险性加剧。经营业务的复杂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导致银行业在跨国经营后更具有危险性。由于跨国银行与一般商业银行相比,无论在业务品种、规模、机构设立。还是业务领域、法律依据、客户对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政府对跨国银行的监管更加困难。其具体原因在于:首先,一般商业银行监管是为确保存款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公平竞争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而跨国银行的监管除了以上目标外.还要考虑维护 本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保证对等互惠原则的实施,并满足平衡国际收支、调节外汇储备等目标的需要。其次,跨国银行的监管更多是采用磋商、合作和国际联合

某商业银行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某商业银行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某商业银行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为切实提高本行监管数据质量,以优质数据服务于业务经营,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开展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4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监管数据质量治理作为数据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全行上下要充分认识提升监管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把数据质量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数据治理过程中,我行应强化源头数据质量治理,建立主体责任明确的监管数据体系,确保监管相关数据治理要求落实到各环节,有效夯实数据治理管理基础,做到完善组织、制度、机制、系统等方面的工作短板,建立全面提升监管数据质量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开展自查自评。根据《xx银行保险业监管数据质量评估模板》,组织开展监管相关数据质量及治理情况的自查自评。重点排查评估核心监管指标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情况、数据质量控制机制是否健全、组织制度系统保障是否得力、内部重大差错报告和监督工作是否到位等方面,并明确下一步改进措施。 二、组织实施(一)成立领导小组行总部成立以行长为组长,办公室、xx部、xx部、xx部、等相关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数据质量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次监管数

据质量治理的总体工作部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 部,负责治理工作的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工作。 (二)成立实施小组按照行总部领导小组总体部署,由xx部牵头,抽调xx、xx、xx等相关职能部室业务骨干,成立监管数据质量治理工作实施小组,由xx部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本次专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 三、数据治理范围(一)数据类型。包括监管数据及相关源头数据。其中,监管数据是指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报送银保监会及xx银保监局的监管统计数据和其他监管数据。 (二)数据时间范围:xx年xx月起至xx年x月。 (三)分行业机构数据:非现场监管、客户风险、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等系统采集数据和其他核心监管指标等。 四、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重点(一)组织领导与机制方面董事会和高管层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数据质量管理和监管统计工作;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内部纠错和稽核检查机制,要建立数据质量问责机制,按规定落实法定代表人手签纸质报表制度。 (二)监管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履职方面 1、加强制度建设。稽核审计部要根据监管统计规定,制定适时的统计制度或统计制度实施细则等统计管理制度,根据非现场监管报表年度统计制度要求,制定适时覆盖所有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要求的统计业务制度,统计业务制度取数规则要按照“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