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思考,找出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

促使学生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让学生深切感悟体积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方块。

【学具准备】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30个,自主学习单。

【教学方法】猜想——操作——论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察发现

(一)情境:

同学们,上一次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体积,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

1.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

3、下面的图形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一说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的体积的?

生答。

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我们是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来判断它们体积的,真聪明。

(三)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对前几课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大家这节课能有更好的表现。

1. 出示长方体

你们来看这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你能直接数出来吗?你有什么办法?

生猜测。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不能直接看出来,怎样来计算

它们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齐读学习目标

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

昨天已经回家完成了自主学习单。

(一)自学:探究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1)操作:用准备的小方块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2)填空:

师:通过观察,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和什么有关?

(二)合作交流:学习要求:.猜想

1、你是怎样研究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师巡视交流。

三、实践操作,探求新知

精彩汇报

1.利用长方体拼摆,说明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的变化(从长、宽、高、体积等几方面来说),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汇报与同学们交流发现。(小组汇报)

3、归纳总结: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长方体的长,用b表示长方体的宽,用h 表示长方体的高,就可以得出V=abh

师对小组进行评价,总结回顾梳理新知识点。

四、验证猜想

(一)正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明确:

如果是正方体,实际就是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引出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师:如果正方体的棱长用字母a表示,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正方体的体积吗?

(出示标有字母的正方体)字母公式为:V=a?a?a

教师提示: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

(二)集体验证公式是否正确

师查找全班导学案填写情况。有无推翻论证的体积公式的反例,找出错误原因。

五、变式练习,巩固提高(课件呈现)

1.1、计算开课时老师拿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求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课件呈现)

3、特别说明:

正方体的体积:6x 6x 6=216(cm3)正方体的表面积:6x 6x 6=216(cm2),答案的数据虽然一样,但单位和要求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我会看: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 0.2 3 = 0.2×3;()

(2) 一个长方体, 长5分米, 宽4分米, 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 )

(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8倍。()

3、一款汽车的车厢可载37.5m3的货物,已知车厢的宽是2.5m,高是3m,这款汽车的车厢有多长?

4、一块棱长为6dm的正方体铁块铸造成一块长24dm、宽12dm的长方体铁块(不计损耗),这块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想运用本节课解决生活中的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abh 6列×2行×2层=24(个)

4列×2行×2层=16(个)

3列×3行×2层=18(个)

3列×2行×2层=12(个)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a的立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图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一开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情境导入观察发现),复习前面学习过的计算体积的方法:“数体积单位”,因为这个知识点与本节课的学习息息相关,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接着探索新知环节,我的设计主要依托新课程“注重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自我建构新知,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方法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猜想(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些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完成下表。)再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猜想: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大小和什么有关。有了前的铺垫,学生很快就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在学生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立即追问: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样的关系,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并最终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己通过拼摆

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生汇报后,我利用课件,动态变化长方体的长、宽、高,说说图的变化(从长、宽、高、体积等几方面来说)。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猜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应该如何独立思考,学会了与他人合作。通过亲身体会,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从事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节课,我最满意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探索过程及结果。由于在前几节课拼搭立体图形中,学生已有了一些基础,因此在本节课中,有好几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同一次的操作活动,就能同时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且正确地阐述了原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同时学生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进一步的揭示了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与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一个环节的操作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正方体体积与棱长)之间的关系,知道了求长(正)方体体积所必需具备的条件,并根据数据抽象归纳出体积公式,这当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在整个的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理解与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知识体系的重组与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本节课的意图之一。

但是,在本节课的学生汇报环节当中,学生在汇报时语言表述有些不清楚,且汇报习惯不是很好,这跟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得到的训练机会不多有关系,也跟老师当时的心态——稍嫌急躁有着一定的关系。这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加改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不管怎样,课还是上完了,有收获,也有遗憾,珍藏收获,吸取教训,期待以后的教学会更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