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文化转向_核心问题与出路_曾文雄

_文化转向_核心问题与出路_曾文雄

_文化转向_核心问题与出路_曾文雄
_文化转向_核心问题与出路_曾文雄

2006年第2期总第129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6,N o.2

Serial N o.129“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

曾文雄

(广东商学院,广州510320)

提 要: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被认为是当今翻译研究范式的主流,给传统的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与挑战。本文透视欧美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的思想渊源,深入探究其翻译研究实质及其对翻译学建设的影响与存在的核心问题,指出,“文化转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偏差,它试图否定翻译学的本体论研究,用文化研究取代语言研究,夸大了文化的制约因素,没有形成普遍的翻译理论,也没有合理地描写翻译过程,对外部因素切入翻译研究的结论也只是经验性的归纳。回应“文化转向”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确译学的任务,更新译学观念,构建以语用学转向哲学为基础的翻译学,实现翻译文化研究的本体论回归,进行平等理性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转向;翻译学;翻译范式;翻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6)02-0090-07

1 引言

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现象引起了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共同关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卡撒格兰德就提出,“译者事实上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Casagrande1954:338)。“翻译研究”这一术语问世30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有意义的转向:“翻译学文化转向”和文化学的“翻译转向”。当今,顺应这一潮流的翻译研究的学派林立,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呈现多元化、多学科相互渗透、互补的特点,传统的语言学翻译派的强劲势头似乎自90年代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翻译研究的多元系统,而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处于中心地位。文化学派(也称翻译研究派)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范式从纯语言层面转向探讨文化层面各因素相互影响与制约的翻译活动,勾勒了翻译学研究的框架,为翻译学提供新的研究范式。面对这一转向,我们应慎思之、明辨之,挖掘其本质,取其精华,避免盲从,辩证分析其对翻译活动的描述、解释力与积极面以及偏颇甚至错误的论断,明确翻译学的本体与未来走向,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建构正确的翻译学理论体系。

2 “文化转向”的思想渊源

张南峰、陈德鸿在其《西方翻译理论精选》(2000)中将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分为语文学派、诠释学派、语言学派、目的学派、文化学派和结构学派。而文化学派发生于20世

纪中后期,经历60年代的文化主义阶段、70年代的结构主义阶段和后结构主义多元研究阶段。文化主义阶段扩大了文化的内涵,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结构主义阶段文化研究将视角转向探讨文本和霸权的关系;而后结构主义阶段则反映了文化研究对文化多元性问题的关注。这种研究重点的转向是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的。文化学派偏向的认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及其源头古希腊庇罗的怀疑主义,19世纪达尔文的唯物论和进化论,这些怀疑、适者生存的理念“颠覆”了上帝和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社会、伦理结构,而后发展起来蕴涵“反叛”和“独立”的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同时,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先导的经验主义对古希腊以来的“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发掘的“后哲学”思潮,强调主体意识而非客观存在。这为我们理解文化转向“颠覆”以前的译论提供深层理据。从翻译学的发展历程看,借助认识论主体哲学,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依据的科学主义的翻译观代替了原来语文学式的翻译观,迷信语言的内部规律和语言的共性,突出了语言工具的理性,甚至把语言的构成规律视为世界构成的规律,过分强调语言转换的一致性和精确性,把翻译过程简单化、程式化。可是,它忽视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政治性、人文性和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继结构主义之后,依托哲学阐释学,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席卷了诸多领域,对文学与翻译学科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解构主义批判了结构主义的工具理性、语

言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对立的观点,主张意义是不确定的,意义在对话中生成,对理性全部否定,对主体意识的过分强调,甚至放逐主体,让语言符号随意狂欢,人们开始从理性主义转向怀疑主义,探讨和发掘文本背后和潜在层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等,例如从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等视角研究翻译。但解构主义也带来的许多困惑和混乱,也没有整体的框架理论。同时,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文化多极化以及殖民主义政策的影响,使文化成了翻译研究的新视点。我们发现,在殖民政策干涉下,殖民理论和文化批评对殖民时期以及后殖民时期翻译活动与人类文化学共同参与塑造帝国形象以及殖民地民族文化身份的共谋关系显示,翻译活动绝非一件远离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活动。

随着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兴起与发展,1989年在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召开的国际翻译研讨会是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研究的标志。1990年,巴斯奈和勒弗维尔为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者在他们的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的译学研究致力于跨学科的调查,正如他们指出,翻译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形式主义方法转向文化研究的大语境、历史和传统;“翻译研究现在已意味着与翻译有任何关系的任何东西”(Lefevere&Bassnett1998:1)。翻译研究的目的被重新定义,翻译的新内涵为“文化转换”,翻译学的多学科属性泛化为无学科属性。巴斯奈和勒弗维尔先后出版了围绕文化转向的著作、论文集,例如,勒弗维尔在1992年出版了专著和代表作《翻译、重写和文学名声的操纵》和《翻译、历史与文化:原始资料集》;巴斯奈特于1994年编了《跨文化传递:沃瑞特翻译研究论文集》。1998年在勒弗维尔死后,出版了他们合作的论文集《文化建设:文学翻译论文集》,提出翻译研究已经实现了文化转向,现在应该是文化研究朝翻译研究转向了。这些专著、论文集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反映了文化翻译的理论。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文化转向”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欧洲文化学派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 ohar1978,1990)、兰姆伯特(Lambert 1985)、赫尔曼(Hermans1985;1999)、图里(G ivdeon T oury 1995)、霍恩比(Mary Snell-H orby1988;1994)、诺德(Chris2 tiane N ord1997)等。相对于欧洲文化学派而言,美洲尤其是美国的文化翻译研究起步较慢,但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势头强劲,涌现诸如韦努蒂(Venti1995)、根茨勒(G en2 tzler1993)、尼南贾纳(Niranjana1992)、戈达尔德(G odard 1990)、西蒙(S im on1996)、铁木志科(T ym oczko1999)等。随着“文化转向”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文化转向”越来越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最后发展成为“女权主义”、

“巴西食人主义”(cannibalism)、“后殖民主义”和“后帝国主义”理论,关心的更是政治、权力、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后殖民文化学学派的文化转向,使得翻译研究更加关注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的、宏观的因素,文化研究的高涨及其强烈的政治倾向,也使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带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文化、权力、意识形态等与翻译的关系成为了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似乎出现了翻译的意识形态转向。后殖民主义翻译流派的重要代表作有尼南贾纳(Niranjana1992)的《给翻译定位:历史、后结构主义与殖民主义语境》、谢菲茨(Chey fitz1991)的《帝国主义诗学:从‘暴风雨’到‘人猿泰山’看翻译与殖民化》等等。这些作品从原殖民地出发,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从研究内容看,欧洲的“文化转向”注重文化行为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密不可分,人主观能动性作用于社会结构的文化立场;而美洲的“文化转向”更注重对多元政治范式研究。总体上而言,“文化转向”主要针对翻译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解决了翻译中不可译的问题,并从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语文化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促使了翻译研究界文化意识的觉醒,大大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赋予了翻译研究新的维度。

3 “文化转向”对译学的影响

文化学与翻译学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而文化转向在扩展研究领域、开拓研究思路的同时,也使翻译研究的边界日益模糊。霍姆斯(H olmes1972:71—78)把翻译学分为三大类:描写翻译研究、理论翻译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翻译学和描写翻译研究属纯翻译研究性质,理论翻译学包括普通翻译学、部分翻译学;描写翻译研究包括产品指向研究、过程指向研究和功能指向研究。翻译学的提出与建构促进了文化学派的发展,霍姆斯的“描写分支”很快为翻译研究派所推崇与发展。其后出现以埃文—佐哈尔(Even-Z ohar)为代表的多元系统学派,该学派被看作是文化学派的温和形式,强调翻译活动由译语文化里的各个系统所决定的,强调翻译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以图里(T oury)、赫曼斯(Hermans)为代表的描写学派发展了佐埃文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探索如何接受译语的文化背景条件与特征,研究文化交际的规则及翻译现象的规律,并提出描写性研究的重要性和以译入为导向的、功能的、系统的研究方法,注重决定译作的产生和被接受的翻译常规和制约因素。但是以上两个温和文化学派的理论没有完全摆脱语言学派的影响,他们的文风力度不够,难以对译坛发出有力的冲击,在文化翻译方面,他们强调译语的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没有考虑到翻译对译语文化的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翻译学进入了新的阶段:翻译的文化学派。巴斯奈特在霍氏的翻译学框架基础上提出翻译学的四个研究领域:翻译学史、翻译与译语文化的关系、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他们树立的翻译学的研究目标为“提出一个可以为译本产生指导纲领的综合性理论”。

文化转向发生在解构主义思潮兴起之时,并融入其中,以解释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成为后殖民批评与文化

批评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学派出于翻译哲学的思考,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影响,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跨文化的文本转换及其产生的作用绝不仅仅取决于文本本身的内在价值,包括语言层面的对应和相应的美学构成。文化学派把翻译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开始考察语境、历史、规约等更为宏大的课题,使翻译不是在真空里进行,其出发点是正确的。文化学派跟从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主张,认识到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将翻译的研究重点从原作转向了译作,从作者转向了译者,从原语文化转向了译语文化,以求对翻译和译者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文化学派把文化作为翻译的目的和单位,跳出了传统翻译方法中的信息或语义为翻译目标的模式。他们以文化研究、反霸权运动为参照系,把翻译研究纳入更宏观的研究范畴,让我们从新的视角看待翻译的性质、功能、译者地位以及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译语文化、翻译与诗学等的关系,拓展了“文化与翻译互动的新空间”。

文化学派“颠覆”了以前的翻译理论,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词、句、语篇,而是文化;翻译是语码重组的交际过程;文本的文化要在译语文化里实现功能等值。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强调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功能等值”就是“译语文本在译语文化中发挥或承担其功能的方式一致”,文化功能等值是文化转化的手段。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等人强调“翻译即改写”、“翻译即操纵”,注释、评论、选编等都是“改写”,“改写”就是“操纵”,可以操纵文学,“操纵”文化。从某种角度,这解放了译者的能动性,但又放逐或过分地依赖译者,它抛弃了“忠实”、“对等”的翻译原则,使翻译成了赞助者、译者、评论者操纵读者、操纵社会的任意行为。此外,文化学派还提倡使用诸如“异化”、“归化”等策略处理文化弱化和强化的不平等之间的交流。

文化转向借用当代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考察、剖析、进行新的描述,不断用个案研究来验证他们的理论,体现为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整体的思考,它更注重翻译与译文社会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关系,更关注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对译文社会中的巨大影响与作用。文化转向把翻译活动置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引进了跨文化交际学、社会学等理论,为传统语言翻译学提供新的借鉴,也为翻译批评提供新的认识。女性主义翻译学者西蒙(S im on1996:7)指出文化转向的意义: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些进展,因为它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使我们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视翻译为写作实践,贯穿所有文化表现的种种张力之中。文化转向也使我们关注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这一性质。文化学派理论的引进带来了中国译学思想的转变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可是,解释

哲学作为这一转向的翻译理论哲学基础是不可行的,因为哲学解释学的语言观是一种元语言学的语言观,其结果必然带来对语言的忽视而走向分散、相互抵牾的多元,拆散翻译的本体,关注这一活动的其他次要因素;而且由于其理论体系基础的弱势与推理环节的缺位,将翻译活动抽象为纯粹的文化转译,脱离翻译行为及其结果考虑超语言的文化元素的互动关系,必然导致其解释力的负面影响。

4 “文化转向”的核心问题

文化转向试图按其翻译学研究目标建构崭新的文化世界,突显出跨文化共通的译学规律。但我们发现,它没有达成霍尔姆斯提出了翻译学科的宗旨:“翻译学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描写从我们的经验世界里表现出来的有关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的各种现象,二是确立一些普遍的原理,以描写和预测上述现象”(H olmes1972:71—78)。因为文化学派没有客观、全面描述翻译的本质,其研究趋向引发了翻译研究多元性、混乱性和弥散性,淡化了翻译学建构的本体论范畴,没有找到和明确确立普遍的翻译原理,当然也无法描写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中的各种现象。文化学派把文化作为翻译的目的,限定了翻译的范畴,把翻译活动抽象化为纯粹的文化翻译,过于考察语言文化元素的互动关系,反而把翻译变为狭义的领域研究,使翻译研究的学科边界发生了偏离。同时,翻译研究从译语本位观中解放出来,让其以文化通观的态度穿梭于异质文化的分层系统,可以认为,文化学派从外部因素切入所做的关于翻译本体的一切见解和结论几乎都是偏颇的、错误的(赵彦春2004:101)。为此,翻译界学者开始担心翻译本体或中心正在被文化研究所代替的危险。

文化学派认识到翻译对文学传播的作用,把翻译看作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力量,并通过译者的操纵发生作用,自始至终对传统翻译研究持否定的态度,不是批判继承,去粗取精,而是颠覆、瓦解与抛弃。各翻译研究范式有各自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成果,不能对其予以全盘的否定,文化学派对翻译的语言学派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是不妥当的。文化学派的研究出发点与语言学派完全相反,“颠覆”“语言转换”,否定传统的语言层面“忠实”、

“对等”之类的研究,宣布哲罗姆模式的解体。在文化学派看来,文化翻译之前的翻译研究只是机械的语码转换,缺乏理论指导的宏观性,无法透视翻译的功能和作用,唯有文化与翻译研究结合才能获得文化功能的真谛,从而形成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体系。如上所述,文化学者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的“改写”、和“操纵”、赫尔曼的“译文决不可能是原作内容的翻版”、铁木志科的转喻、操纵论,淡化了翻译的本质,夸大了翻译的主体性,为此,“改写”、

“操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否定语言转换的翻译的“忠实”显然是片面的。“语言转换”其实也不排除文化的因素,只是集中研究一些

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如何转达及其在译语中是否被接受等。我们认为,即使从外部因素讨论翻译也不应把语言转换排除在外,否则脱离了翻译的根本———语言内部研究,翻译成了无源之水,翻译也就不存在了。其实,文化研究也需要在原语、译语文化语境下对语义、语形、语用等层面语言转换与互动过程进行描写与解释。文化学派的本体论基础应为结构研究,即对翻译行为性质、过程和语言转换机制及其互动结果的研究,运用归纳和演绎逻辑体系建立科学的翻译学。但文化学派远离了内部研究而完全倾注于外部的研究,甚至认为这才是翻译的发展方向,显然,把翻译完全看作文化翻译是片面的、错误的。文化学派把外在的因素无限制地夸大,自然就难以形成合理的规范和标准,获得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结果也就难以抓住翻译的本质特征。

文化转向的研究取向走错了方向,其切入点为文化,重点放在文化以及文化制约翻译的因素,从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译本、读者、主流诗学等方面讨论文化对翻译的制约关系,认为翻译从选材到发挥社会功能都受到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审美取向和译者、读者、评论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首先,正如上所论述的,这些因素被过分强调以致丧失了翻译本体。这些文化因素的归纳也是经验性的,而且各因素间可能发生冲突,或有相互重叠,相互兼容,难以构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导致翻译不可知论和无政府主义。例如,文化转向中赞助者可以是团体,如宗教集团、政党、王室、政府部门、出版商和大众传媒机构等,他们的影响可能从译本的选择开始,贯穿译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但这些因素可能有些在起积极作用同时又有些可能起负面作用,事实上,翻译即使被这些因素影响仍在对文化进行传播。文化转向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对翻译的作用,却忽视了翻译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勒弗维尔和巴斯奈特一开始就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绝对化,他们认为,意识形态对翻译无处不在,它随时都在影响或左右着译者的思维、行文或翻译策略等,甚至译者呼吸的空气都被某种莫名的或无形的力量所操纵。但意识形态是相对的,因为译者作为认识本体有能力意识到自己在翻译中所受的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凭着素质、良心和道德可以克服这些影响。文化转向意味着意识形态并非超然于翻译活动之上,而是贯穿始终(S im on1996: 8),但我们反对意识形态的绝对论,它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想意识的超前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译者、翻译职业和翻译文学的创造性(Laureanda2001:266)。文化学派认为,文本框架内的主流诗学引导译者将原文改写为符合社会审美取向或诗学特征的译文。其实,译者可以不受原语的文化或主流诗学的制约持有不同的翻译观,或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改写以适合读者的期待。主流诗学对翻译的影响没有文化学派所言的那么明显。

同时,权利关系也并非简单地对“忠实”否定,而是体现其与“忠实”原则的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赫曼斯批评勒弗维尔强调的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术语太理所当然,只能指出文学社会的大方向,而无法指导深入的研究;作为理论架构“仍然太粗略”,“不够一致”(Hermans1994: 139—142)。文化学派也夸大了文本文化(文化资本)决定了可以被接受的文学形式和类型或者译本的文化资本。此外,其“读者的需要不仅影响不同时代的不同译者选择不同翻译策略,它实际上会从根本上引导译者,使译者做出决定译文最终形式的选择”的说法也是偏激的;相反,译者在动态的翻译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读者面对的只是成品。“文化转向”将译语文化的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与美学取向等制约翻译的因素归为一类,违反了逻辑的矛盾律,因此也不可能总结出预测翻译现象和过程的规律。

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文化学派的后现代Π后殖民主义翻译不仅抛弃了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也批判了人文学派的翻译,而且把翻译完全看作一项国际性的政治活动。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的翻译视界里,“反叛”、“颠覆”、“消解”思潮泛滥,存在强式文化与弱式文化的权利差异,过分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出现文化帝国的倾向。女权主义同样体现后现代主义的思潮,揭示翻译研究中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视翻译为促进文化建构的社会活动,积极介入文化,实施语言操纵,改变译语的性别标记,以塑造和解放妇女。可以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学派的哲学中太多的不确定成分,从根本上忽略了翻译学传统和业已形成的客观规律。

我们认为,巴氏从事的仅仅是印欧语系语言的研究,其他语言的研究是否适合,还要通过实践检验。文化转向中的“文化”也没有得到明晰的界定,好像无所不包,很容易模糊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分野。至此,我们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已有清楚的认识:文化学派属于翻译学研究,只是关于文本内因素的研究取向和结论是错误的,而其文本外因素的研究也不客观,没有形成一致性、连贯性的理论体系。文化翻译派夸大了翻译文本外的制约因素,文化对翻译虽然具有制约作用,但它只是多元翻译视角的一个视角,只是翻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Wilss1996),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能取代语言的翻译,把文本研究全部纳入文化研究的范畴。文化翻译阶段出现的新译学是丰富、深化原有的译学观,给传统译学观带来的是冲击,而不是取代、更不是推翻传统的译学观(孙会军2000:300,谢天振2004:9,吕俊2004:56)。同时,我们要防止文化翻译对翻译研究的剥夺,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泛化翻译研究,使翻译研究浸没在文化研究、历史研究、意识形态的研究,丧失了翻译独立科学的本体。

5 “文化转向”的出路

文化转向给传统翻译研究带来了新挑战,大胆提出“从现在起,我们应该把翻译研究看成一个主要学科”(Bassnett1993:161),为中国译学的建设提供视野与思考。回应“文化转向”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持有与时俱进的新译学观念,继续完善翻译学理论建构,谋求对翻译问题作出本质性、规律性、一般性、系统性的解释,使翻译学的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真理性而且具有开放性。同时,我们认为,翻译学所讨论的不仅是翻译知识体系的本体,还应是思维方法,而不是对两种具体的语言对译的方法或对某些文体翻译的具体问题的思考。那么,文化转向所涉及的权利关系、意识形态、主流诗学、社会、宗教、读者文化等积累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为翻译学的理论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我们应吸取文化转向译学建构的经验,唯有明确翻译学的基本任务:建立一套操作程序,使之有可能把原语话语按其含义译成译语话语,将各种不同因素组合成合理的结构,并从中得出合乎逻辑的描写和解释性模式,然后从中得出种种结论,这些结论可从各种不同的观点运用于翻译理论,或运用于双语研究工作的描写或使用方面(Wilss1982),这样才能获得合理的翻译学构建。翻译学研究是对语言哲学问题的思考,对认识问题的探索,对意义问题的挖掘,对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的深化和对文化研究的回归,明确这一翻译研究取向,我们才能纠正文化转向翻译学研究的方向。我们不能就翻译谈翻译,就译法谈译法,就事论事,应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到纯理论,重要的是将翻译过程中主体间的交际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语言活动等规律性的表现提炼成为思维方法体系,成为反思翻译过程中人际交往问题的一种思维导向。通过翻译学的研究,我们不但推进翻译活动,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同西方学界沟通的对话平台,而且能够在学科的自我修正、补充、更替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在翻译学研究上,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翻译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以便吸取其有益的成分;另一方面是加大文化输出,大力向外译介本国的优秀文化。从语言学翻译研究到从文化学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转变等都由西方人提出。我国学者在学习别人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更应关注怎样将外来的理论应用到本土文化的翻译,形成适合本国本民族实际的翻译理论,即建立本土翻译理论处理话语权力意识等问题。在翻译学研究内容上尽量改变单一的译介、复述、阐释国外有关理论;从研究过程看,改变在研究上没有原创性的领域,力避因袭;并注意批判意识以及方法上的宏观和微观结合,去重视本土,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而不是自觉地沦为西方话语霸权的奴隶。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本意就是瓦解西方话语霸权,如果我们也沦为其奴隶,便有悖其批判意识和“独立”精神,也无法推

进译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作为翻译研究,我们必须以语言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来研究,以合理的翻译学语言哲学指导研究范式。如上所述,文化将转向的翻译哲学受古希腊怀疑主义、阐释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等的影响,所依据的哲学属于理论哲学,而非实践哲学,理论哲学缺乏实践指向,而偏重于理性思辨。要建立翻译学,其哲学必须是实践哲学。毕竟,翻译活动是人类跨文化的实践性活动。今天所谓的“阐释学”和“消解学”实际上一正一反地表达了之所以要“阐释”,是因为在逻辑的背后有深层的东西,因此要把它释放出来;之所以要“消解”,是因为这种深层的东西被逻辑掩盖了,因此要解开逻辑的枷锁,消除逻辑的重压。那么,文化转向努力“阐释”、“消解”、“操纵”语言背后的文化,包括权利、意识形态、政治、主流诗学等。但这种“阐释”、“消解”、“操纵”哲学思想认为翻译无法定位,甚至把它引向神秘,给翻译学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与混乱。为此,我们必须重构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而语用学转向为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哲学基础。西方哲学自古希腊至现代经历了三次转向,即“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转向”,而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表明了现代语言哲学的兴起。“语用学转向”,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奥斯汀、塞尔等哲学家借用语用学的成果来构筑哲学对话的新平台,形成语用学哲学。语用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语用学转向”以来形成的语用思维既总结了“语言学转向”的合理成就和经验教训,又蕴涵“认知转向”的基础。随着哲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中“语用学转向”的逐步形成,可以运用语用学的思维,以及语形、语义和语用整合分析的方法来对传统哲学难题进行新的求解。语用思维构成了“当代思维的基本平台”,各种流派、思潮均可在这一界面上进行有效的交流,寻求合理交往的场所。就语用学转向思维与翻译学建构的关系,首先,“语用学转向”的翻译学对清除唯科学主义思想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凸显其人文性与社会性有理论指导意义。这是因为它把原来静态的语言研究变成动态研究,把原来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固定性打破,增加主体因素与语境因素,使它变为一种动态的和变化的意义过程。这样使语言活动不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对话活动,而且有社会性准则与规范的制约。“语用学转向”既可以避免语言决定论,又可以克服主体意志过分张扬,在交往中无拘束、无限释义的弊端,在客观世界的自在性客观规律及社会世界的自为性客观规律对主体间对话形成制约,使得交往活动合理地进行,这不仅合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也为翻译研究理清解构主义所带来的混乱提供了有力的理据,为克服解构主义的非理性思想,让我们回归理性进而建立翻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引入了理性的交往论,视翻译以语言为中介的合理人际交往活动,以意义为归宿,把重点放在主体和客体交往的主体间性上,从中寻找交际中的合

理性,即取得一种共识性,同时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探究语言与交际者之间干涉的动态关系,研究在主体间的交往中如何取得相互理解的内在规律,重视对语境条件和有能力言语主题构造合适语境的语篇,并达到共识的有效语境认知效果和有效条件的关系,把语言同交际主体、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的相互关系作全面的理解和合理的解释,运用跨学科视野透视语言选择本身的语义—语法规则及其背后的语言使用及其语用本质,使翻译研究走向真正的开放,保证翻译学建构的理性回归。处在“文化转向”的思潮,译者与翻译研究者要清楚地意识到,一是不能把文化无限扩大化,二是翻译未必是结构对结构或“两种文化”间搬运式的转换,而是运用语用学翻译观从深层次探究干涉语言的诸多因素,透视语言背后的语言使用的本质及其语用价值,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协商,从语言、文化、认知、交际等多维度理解和转译原语的文化。伴随语言学与译学而发展起来的语用学翻译观不仅注意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哲学观,而且把语言同个体主体、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三者关系作全面和合理的阐释。哈贝马斯普通语用学的理性交往行动理论、维索尔伦的语用学综观更体现这一哲学思想。这一新翻译思想为文化的翻译研究与整个译学建构提供新的有力的理据。语用学转向的翻译哲学成为我们理论的根基,从这一理论出发建构翻译学,去解释实践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同时兼容已出现的翻译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偏激性发展提出制约。

在明确翻译学哲学基础与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把翻译研究中文化研究回归翻译的本体———语言的转换研究,视翻译为一种交往,研究翻译过程,传达原作的意义和意图,避免文化转向的虚无、以偏概全的倾向。翻译研究本题的回归并不意味着对文化等因素的排除,而是以翻译本体为基点,兼顾本体相关或蕴涵的其他成分。文化转向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提高民族自信心,发出自己的声音。此外,我们要运用相应的策略以应对文化转向本身提出的挑战。翻译实践上,我们运用关联顺应分析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的本质,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改变翻译的消极被动的一面,发扬其积极主动的一面。对翻译西方文本不一定要亦步亦趋,不敢作任何变动,而应以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从印度的文化翻译历程看到学者的文化责任,文化翻译要从文化输出到文化互动、再到文化抗衡,最终实现文化的和谐共存。翻译作为文化交往的一种形式,虽然无法彻底改变不平等的文化交往的现状,但无疑能对文化的非殖民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例如,韦努蒂提倡的异化策略是为避免欧美文化过度膨胀、破坏文化生态平衡而提出来的,其异化策略被认为是对后殖民语境中抵抗透明性翻译的一种手段。而巴西食人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原文不应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翻译应该是一种侵越形式;坎波斯(Cam pos)的归化策略反映了巴西独立后的文化

自信和自主的心态,强调不同文化平等互补,为“我”所用,可以互“吃”。面对“文化转向”,国内也涌现出不少的主将,如王克非、刘宓庆、王宁、吕俊、谢天振等著名学者。我国学者孙会军(2003:300)提出,翻译对不同文化符号进行重组时,不可避免地也在进行文化的杂合,以达到某种平衡和均势。殖民地文化、弱势文化可以通过“杂合”对占主导地位的殖民地的殖民文化进行“改写”,成为使西方文化“地方化”的一种手段。而“杂合”对瓦解宗主国与殖民地、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为弱势文化逃避殖民文化的控制或是西方权威的压迫提供一条出路。文化翻译既是一种跨越文化边界的活动,又是一种消除文化边界的活动。因此,翻译过程中既不能用译语文化的规范归化原语文本的特色,完全抹去原语文化的印迹,也不能机械模仿或复制原语,用原语语言文化同化或征服目的语语言文化。孙艺风(2004:280)指出,文化翻译的任务就是把本土文化产品改造成跨文化产品,文化的产品结构不同,文化的生态环境也各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跨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本土化,也是跨文化交流所需要经过的程序。引进外来文化注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向本土文化注入外来文化因子毕竟也非易事。为了完成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任务,翻译活动应充分利用文化的动态性、开放性与渗透性、包容性与兼容性,破译原语表现或隐含的文化,策略性地体现这些文化。

面对文化转向,我们要持有正确的思想与开放平等、兼收并蓄的合理态度,力戒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应以平等对话、辩证的态度对待“文化转向”,充分认识其译学开创了新局面的积极意义,也要警惕文化翻译对翻译研究的剥夺,使翻译研究丧失其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像哈贝马斯建立的交往论一样,翻译应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一种平等理性的交往行为,以“交往”为中心,兼容个体研究范式的观点,辩证互补,从整体上把握研究范式的合理之处,在实践中合理结合与建构。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善待各种不同的语言。中西语言文化传统相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思维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审美观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民族色彩的差异等。西方讲究形合、重推理、精确、细腻描写的翻译理论也未必完全适合缺少形态变化、重意合的汉语表达形式以及中和、重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此外,中西方存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只要人们不改变长期形成的偏见,文化交往就很难在平等公正的前提下进行,作为文化交往手段的翻译自然就很难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从文化的角度来讲,翻译的最终目的应是寻求不同文化的融合,但是这种融合必须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必须是以共生为基础的融合,并且保持文化的差异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吴南松2003:14)。译者可以在交往中既“尊重自己”,即保持译语文化所独有的特征和本质,又应尽可能“尊重别人”,即

保持原语文化的差异性。译者只有发挥主体性、创造性和艺术性,将视野置于更大的翻译环境,勇敢面对文化转译过程中的冲突,平衡双语文化的两极,译者与原作者Π原语、译者与读者Π译语,读者与原作者Π原语的公平对话才成为可能,异域文化才能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我们要充分注意到维护语言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警惕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提倡多元文化共存互补。为此,翻译活动要体现开放与交流的文化心态,一方面要求译者对各种文化给予必要的尊重,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对话和交流,反对欧美洲中心主义,改变欧美的基督教文化独霸天下的局面。另外,还要防止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或本土主义思想。无论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都不应以自己模式为标准而抹杀他族文化的异质性。我们认为,强调不同文化的独特价值,弘扬文化的独创风格不但不会阻碍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且有利于解构“文化霸权主义”的殖民策略,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多元共存互补的文化。翻译不仅是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相互沟通的方式,而且是不同文化和文明沟通的理解方式;它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也是一种相互的理解与合作。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之所以要保持平衡,原因就在于翻译的使命:文化交流和借鉴。翻译是一种相遇、相知与共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冲突,有矛盾。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在社会领域只有通过平等交往,才能找到合理的存在方式。在翻译领域,也只有通过合理的碰撞和交融,才能找到合理的建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6 结束语

文化学派的“文化转向”是多元翻译中的一种研究范式,与其他范式一样有其优缺。我们认为在翻译研究中关注文化因素是必需的,它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什么都是“文化转向”,而抛开翻译研究的语言问题,以文化研究代替语言研究。其实,文化研究或语言研究只是在翻译交往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只有把两者纳入以语用学转向的翻译范式中,深化探索干涉语言使用与语言转换机制及其结果的各层面因素,文化转向才能获得新生。面对翻译学译者目的论派、文化学派、阐释学派、文学操纵学派等,我们以为,每一个翻译范式都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只有对其辩证地进行批判,才能弘扬优点,推动更有生命力的翻译理论建构。对待“文化转向”的实质也应如此。正如张柏然(2001:103)指出那样,中国现代译学构筑的核心理论应以民族语言文化为立足点,挖掘、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长处,同时运用西方科学、系统研究方法对传统译论进行改造和升华,从而生成既蕴涵了中国丰厚文化内涵,又融合了西方研究方法优点,而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新型译论。可喜的的是,不少研究者正为中国译学或以中国哲学建构翻译学的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Bassnett,Susan and Andre Lefevere.T 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 and New Y ork:Printer Publishers,1990. Casgrand,J.B.The Ends of T ransl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1954(4).

Hermans,T.T 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 t.Jerome,1999.

H olmes,J.The Nature and Nature of T ranslation S tudies〔M〕.The Hague and Paris Bratislava:M oulton S 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

1972.

Lefevere Andre.C 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 ranslation〔C〕.Cleven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8.

S im on,S.G ender in T 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 olitics of T ransmission〔M〕.London:R outledge,1996.

Wilss,W.The Science of T 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M〕.G unter Narr Verlag Tubinger,1982.

Wilss,W.K nowledge and Skills in T ranslator Behavior〔M〕.John Benjamings Publishing C o,1996.

吕 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J〕.外国语,2004(4).

谢天振.论译学观念现代化〔J〕.中国翻译,2004(1).

孙会军.翻译与文化“杂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吴南松.翻译:寻求文化的共生与融合〔J〕.中国翻译,2003(3).

张柏然.翻译学的建设:传统的定位与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赵彦春.文化派的理论取向与实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6).

收稿日期:2005-09-08【责任编辑 王松鹤】

调查报告人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bd3817673.html,)/报告范文/调查报告 人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姓名:宋威海 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来到学校后我没有做家教或其他兼职,所以我的社会经验肯定是不如其他同学的。而20XX年大二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让我不得不去进行社会实践了。这是大学生必修的实践课,所以就同本村好友商量后一起进行了邳州市小楼村人民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做这项调查,不仅锻炼了朋友之间的默契与合作,还增加了对当前农村人民生活的了解,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个暑假是充实的。 我们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情况本来就比较了解,这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原因。因为上了大学以来很少回家的原因,这次回去发现我们那小村变了。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小楼村变了,我们这个镇子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这个镇子的特点:干炒之乡。根据

围着全村看过之后发现的变化我们下定了所要调查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足以体现农村生活到底怎么样了。 (一)村中的主路已经由石头路修成水泥路。我们去村里支部调查修路金额****,原来是每户300元底线,在此基础上任意捐助,其余政府补贴。于是我们随机到几户邻居家调查捐助金额,高的1000元,低的50,100。这就体现了农村贫富还是有差距的。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中的轿车,货车果然多了不少。 (二)每户人家都统一了厕所。原来的农村虽然也是绿数环绕,鸟语花香。但处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厕所。这是农村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因为时不时的会飘过一阵臭味。现在,政府补贴,各家出资,为各家造了比较合适的厕所。 (三)村子边缘空地开始建厂。由于我们镇子是干炒之乡,有句话说: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所以村中青年全都外出奔波,村中大多为老的少的了,所以留守儿童也是一大问题,这里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就不予调查了。我们通过父母带领找到厂长,调查了建厂安排。这是在外奔波回乡的成功人士,看到了本村优势后决定回乡自理。建好场子后,决定继续干炒,而这次就在村里炒,本村农民就是工人。厂长还要我们继续调查下村中愿意不出去在村中干炒的人数和满意工资,并提供问卷,我们就一同到下发给村民调查。也许是村民不太敢相信在村子里赚钱还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 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 (一)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第四个方面是地域,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二)农民工从事的职业 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外资在华工厂、国有企业,在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线区域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职业包括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员、售货员、保姆、保安、小贩、个体工商户、市场菜贩、流浪乞讨人员、收破烂人员等等,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在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城中村,租住在十平方米左右的“单房”,中国大陆的企业普遍不同程度违反劳动法,工会制度名存实亡,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政治地位,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工作条件最差、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他们是贫富巨大差距的压力承受者,和城里人一样承受通货澎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的压力,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及调查说明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写”就是写文章,也就是“作文”。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最高层次,它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是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新感受,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真缔。《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大多数学生最怕作文,不少学生在作文课上冥思苦想,却提不起精神,许多人往往抱着应付老师的态度去写作。造成学生怕作文的问题症结究竟在哪儿?笔者带着这一疑问,采用了问卷调查、抽样测评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初三两个班共64位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是从中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写作的主要目的、写作的素材和作文的评改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具体情况如下: 表一:你写作时感到生活素材丰富吗 表一调查数据显示,有28.1 %的中学生写作时感到生活素材很贫乏,有37.5%的中学生认为生活素材要根据情况而定,感到生活素材较丰富和很丰富的学生仅占34.4%,多数同学认为是“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不会开头、结尾,感到头痛难写。”许多学生囿于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难以广泛联想,于是感到害怕,激不起作文兴趣。其实,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表二:你写作的主要目的:表一调查数据显示,有20.3%的中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有21.9%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而写作,可见,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抱着应付和应试的态度去写作,缺乏写作的兴趣,只有31.3%学生是为了提高写作技巧而写作,有26.6%的学生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我们对本班学生写作中面临的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也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生的写作现状。结合初中学生的写作现状,笔者认为对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优秀作文】七篇

一篇初中600字作文大全_奋斗 有人会问: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会说:是目标。有了目标,那下一步会是什么,是:奋斗。不奋斗,你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又将如何完成? 想不付出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张海迪 在我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最崇拜的有三种人:一种是能够给我带来照顾、关心、教育、引导的人,例如爸爸、妈妈、老师等;一种是爱国、为国捐躯的人,例如戚继光、黄继光等;还有一种就是像竺可桢爷爷那样一生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其实,我也说不清竺可桢爷爷是个怎么样的人。可是,自从我阅读了《学到终生》这篇文章后,我终于明白了。 读了《学到终生》这篇文章以后,我的心不禁一颤。二月十日,0-1℃,偏北风3-4级,森林防火5级。请明天准时收听。收音机里传来一位阿姨清脆、婉转的声音。唉,还是亲自体验比较有真实感,都怪我生了病,而下不了床忽然病房里传来埋怨自己、责备自己的声音。哦,原来是着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自然地理学家,曾经还担任过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的竺可桢爷爷。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为竺可桢爷爷,为理想而奋斗,为学到终生的精神。 其实,像竺可桢爷爷一样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又何止他一个呢?陆游、王冕、鲁迅、蔡元培、马寅初等,他们都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学到终生的了不起的人物。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 二篇初中600字作文大全_秋天 夏爷爷走了,秋姑娘慢慢飞来。看!树叶在秋风中舞蹈——有的成蝴蝶在翩翩起舞;有点成仙鹤盘旋在这山林之中;有的成蜜蜂群朝人们涌来,为我们报来了秋风的喜讯 秋,它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到来,它化作仙子,带着她的魔棒,给大家送来了礼物。瞧!她先给苹果的脸蛋儿上扑上了红粉,好像一个红似火的灯笼;她又给香橙穿上了金灿灿的衣服,看上去光彩夺目,美不胜收;她再给香蕉披上特制的外套,看上去让人口水都掉了三里地。她给长松换上新装,看上去更苍翠、跟英俊了;她为银杏翠绿的头发染你一个新颜色,看上去真时髦;她还给柳树梳理了一下,给她扎上两个常常的小辫儿,看上去就想一个清秀的小姑娘 秋,它来了,带着它无穷的魔力,为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听!成熟的瓜果笑哈哈的,有的也含羞带笑等待着人们的到来。看吧!黄澄澄的柿子总是躲在青红色的叶子后面;有的则憨态可掬,如大大肚皮的南瓜,毫无隐藏地躺在大地上;有的哈哈大笑,如串串大红色的辣椒,稀疏的几片叶子似乎以挡不住它们的火辣 隐约中,天空中下起你渺渺细雨。秋雨那变化多端的表情,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它多愁善感,似乎是在低声的呜咽,为草木发出声声叹息;似乎是在愉快地工作,为收获的大地清扫;

(完整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三农问题;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复兴或重建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个历史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矛盾积累的结果,它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总的来看,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进而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自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年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长了2500多元,增加额尚不足城镇居民的1/6。从纯农业的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1997年的水平。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必然影响到农民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粮食生产持续下滑。2000年以来的4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持续下滑,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仅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2亿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粮食总产量8600多亿斤,粮食需求大概在9700亿斤左右,供需相差1100亿斤,粮食安全另人担忧。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越来越沉重,有的地方农民实际负担甚至占了纯收入的15%—20%,而且越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贫困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农民负担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稳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取得的成效却难以令人满意。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这样,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0NO.16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高新技术 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与前景 郝钢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1太阳能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更是有限。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传统能源濒临枯竭,造成能源危机,还会造成全球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燃煤会通过煤渣和烟尘放出大量有化学毒性的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而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不断升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越来越多,太能能这种情节廉价的资源就因运而生了。 太阳能发电有自己独有的优势[1],主要包括:燃料免费;没有会磨损、毁坏或需替换的活动部件;保持系统运转仅需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可在任何地方快速安装;无噪声,无有害排放和污染气体而且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能辐射能够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1万倍。地表每平方米平均受到的辐射可圣朝1700kW.h电。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全球4%的沙漠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就足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所以,太阳能光复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潜力十分巨大。 2我国太阳能发展现状 我国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为3340MJ/m2~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从中国太阳能总量的分布来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好,太阳辐射总量很大。除四川盆地以外,全国其他地区的太阳辐射也相当可观[2]。 我国有这么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是没有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的太阳能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已经开发了一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制冷与空调、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这些小型的太阳能设备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需要,如果要满足一座城市甚至一个省用电量的需要就必须建立一座大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而我国现在在这方面还在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几个试点项目。而国家对于太阳能的发展现在还没有出台一套很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而这种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必须得到国家的有力支持才可以继续下去。 3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 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根据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3”的统计,20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为 94,05亿吨石油当量。截至2002年底,世界石油 可采储量为1427亿吨,可采40.6年;天然气为 1557800亿立方米。可采60.7年;煤炭为9844.5 亿吨,可采204年。[3] 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不容乐观。根据最新资 料,现有探明技术可开发能源总资源量超过 8230亿吨标准煤,探明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总 储量为139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 10.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两非 常低。而我国所面临的却是能源需求量成倍增 长的严重挑战。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 历史长河中,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 为主的时期,仅是一个不太长的阶段,他们终将 走向枯竭而被新的能源所取代。人类必须未雨 绸缪,及早寻求新的替代能源。研究和实践表 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理想 替代能源。根据过节权威机构的预测,到2060 年,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将会发展 战士节能与构成的50%以上,成为人类社会未 来能源的基石,世界能源舞台的主角,是目前大 量应用的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4] 3.1改善环境 通过使用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可以减 少因燃烧化石能源而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 放量,给环境造成的损失。光复发电不产生传统 发电技术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和安全问题,没有 废弃或噪音污染。 3.2节省空间 光复发电是一种简单的低风险技术,集合 可以安装在任何有光的地方。这意味着在公共、 私人和工业建筑的屋顶和墙面上都有广泛的安 装潜力。在运行中,这个系统还可以降低建筑的 受热,增加通风。光复还可以作为隔声板装在公 路两侧。光复在提供大量电力供应的同时,避免 占用更多的土地。 3.3增加就业 光复发电能够提供重要的就业机会。安装 阶段创造大量的就业产生在(安装工人、零售商 和服务工程师),租金地方经济发展。根据欧洲 光伏发电行业信息显示,生产每兆瓦光伏产品 大约产生10个就业机会,安装每兆瓦光伏系统 创造大约33个就业机会。批发和间接供应可提 供3-4个就业岗位,研究领域提供1-2个就业 机会。所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可提供50个就业机 会。在未来几十年,随着规模的扩大,自动设备 的使用,这些数据会有所降低。但是,光伏发电 产业不仅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 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过光伏技术及产 业的就业总人数近万。到2020年将达到10万 人左右。按照中或电力专家的研究,2050年,光 伏发电行业将达到装机容量10亿KWp,年生产 和安装1亿KWp,就业人口将超过500万人。 3.4提供农村电力 光伏发电系统结实耐用,易于安装和具有 灵活性等特征,使其可满足世界任何地方的农 村电力需求。 4总结 我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资源有 限,只有通过扩大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的 开发利用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从长远来看,大 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 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 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 用可再生能源,并建立必要的技术贮备,可以减 少我国对国外矿物能源的依赖,增强国家抗御 能源安全风险的能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 具有安全可靠、无噪音、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 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建站周期短、无 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地与建筑物相结合 等优点,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及的。 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使得社 会能够更稳定快速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钰川.太阳能原理与技术[M].西安交通大学, 2009,4. [2]刘志章.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发展规划[R].内 蒙古自然能源研究所,2007,9. [3]王长贵,郑瑞澄.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M].中 国电力出版社,2003,7. [4]吕芳.太阳能发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 [5]赵庆波,单葆国.世界能源需求现状及展望[J]. 中国能源,2002,12. 作者简介:郝钢(1982-),男内蒙古工业大 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07级 研究生。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能源储备已经不足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我们必须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就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它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我国的太阳能发展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本文只是让大家了解我国太阳能的现状。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化石能源 立新的进渣与排渣的平衡点,在调整操作过程中,极易引起冷渣器故障。因此,对冷渣器进渣进行调整时,应做到谨慎平稳调整,逐步过渡,防止进渣量失控。锅炉正常运行中冷渣器宜采用少量进渣,连续运行方式,并根据锅炉负荷及煤质情况确定冷渣器投入的数量,一般以对称投入为宜。 3.3.3改进后的运行情况 以上改进措施实施后,较好的解决了冷 渣器的堵塞问题,未再次发生结焦现象,保证 了机组的正常运行,改良效果显著。 4结语 冷渣器能否可靠工作,对锅炉的稳定运 行有直接影响。如果冷渣器不能正常排渣,锅 炉只有降负荷运行或停炉。因此改进冷渣机 及其系统,合理控制冷渣器的运行方式,对保 证机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意义十分明显,而 这也就是本文主要的意旨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金晶,王巍,杨石等.滚筒冷渣器传热特性 的实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9-01-15. 13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瑞马世伟执笔 10月7日至10日我课研组在九年级学生中做了俩个调查,老师们获益匪浅。 课题研究学生作文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分析调查表(学生、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更具调查知: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她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

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没有素材,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仿佛一幅画,只有轮廓,没有血肉,因此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仿佛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示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她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示。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原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实践是我们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我对农村的生活还是挺了解的,因此我借暑假的时间对家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府以及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得到日益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越发的美好,今昔的生活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民作为国家粮食的重要生产者,国家十分重视农民生活近年来更是致力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大对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不再只是以田地为生,他们也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他们的收入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来源,生活也过的更为丰富多彩,业余生活也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此次调查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在调查中增长知识,培养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 生活状况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迅猛发展。农民生活经历了由贫穷到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等三个重要阶段。发生了两个飞跃,一是从量的满足到追求质的满足,二是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到物质、精神并重的需求。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农民生活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条件。农民的购买力增强了,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生活消费热情,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生活方面,在过去电视电话都属于高档物品,常常出现一堆人到某一户人家看电视的情况更毋庸说电脑这种寻常百姓当时压根不知道的存在。路上跑的更经常是老式拖拉机而不是自家车。现如今不仅电视电话走进了家家户户,不少用户家里更是有了电脑,许多人家都买起了摩托车,个别的甚至开起了小车。在生活上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后,村子里大家还像村委会捐起了钱,用这些钱村子里修了一段路,更是引用了山泉作为自来水源,因此现如今大部分人家里用水都免去了水费。在农业上变化也不小,往年农民们也就是按照旧时的方法种植,现如今不仅引入了更多的品种,还开始了温室种植等科学种植手段。在农村教育上,今昔对比,九年义务真正落实,学费方面几乎全免。学校里运动设施运动场所也更加的完善,学生们课余时不仅仅可以打乒乓球还可以开始打篮球羽毛球等,课余生活变得更加缤纷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浅议中医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议中医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必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和思维的更新,有人认为中医药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产品的要求,甚至于不愿意使用。原因何在?中医药的前景如何?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1 现状分析 1.1 人们习惯性认识带来的影响 1.1.1中药疗效过慢:许多人认为,中医药治病以汤药口服为主,需经过胃肠道等脏器的吸收、代谢,往往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中药给药途径狭窄,和西医相比显得较为落后。 1.1.2中药服用不便:传统医学治病,多用汤剂,然汤剂则是多种中药汇杂并以水为载体,煎熬,分而服之。这样一来,一是患者服用时需要二次加温,费时费事;二是不便携带。这与当代高效率生活方式相悖。 1.1.3中药口味苦怪:中药是多种植物、矿物、动物及其脏器和

分泌物的集合,入药是又经过添加多种辅料进行炮制,其味道可想而知,怪异非常,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据调查,50名中小学学生中,无一人愿服中药,仅有少数人愿意服用山楂冲剂等口感较好的制剂。 1.2 中医自身带来的影响 1.2.1诊治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断成分居多,缺乏必要的现代科技手段。 1.2.2 惯性思维阻碍发展:目前,在各级各类医院中,能够在患者中造成一定影响力的中医大夫,大多数都是经过了多年磨练,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中医治病办法,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受传统医学的熏陶,习惯于惯性思维,缺乏对新生事物和现代高科技敏锐感和认知力,无形中束缚了的手脚,减缓了中医药前进的步伐。 1.2.3 就业艰难后继乏人: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在医院卫生工作体制转化的今天,大多数医院把个人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这样一来,迫使许多年轻的中医大夫改行另辟蹊径,致使中医界后继乏人。 1.3 中药材带来的影响 1.3.1 种植方面:当今,中药材已从原始的自然野生发展为实施大面积种植,一些中药主产区以此为突破口,抓经济效益,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个别野生品种被忽视,加上资源的人为破坏,容易形成产品的过剩和品种的短缺,影响了中医药产业的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瑞马世伟执笔 10月7日至10日我课研组在九年级学生中做了俩个调查,老师们获益匪浅。 课题研究学生作文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分析调查表(学生、教师) 主要因素 百分比 对象 素材语言积累少训练次数少方法技巧指导 老师认为(平均)70%10%20% 学生认为 (平均) 80%6%14% 课题研究前学生作文情况调查表(学生) 项目对象 素材占有情况拟题能力结构安排语言驾驭足够 多 严重不足还行不行有能 力 随意还行不行 学生比例6%94%20%80%10%90%4%96%《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 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 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更具调查知: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 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 生的思维,因而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 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没有素材,篇幅短小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瘳瘳数语,几行字就是一篇作文。意思虽然说清了,语句也通顺,但不能抓住事物的细节作细致地描绘。就好像一幅画,只有轮廓,

没有血肉,所以总也丰满不起来。 二、缺乏真情实感 有的学生景物也描绘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写得很清楚,但读起来干巴巴的,缺乏情感的滋润。也不能在作文中体现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好像只是一 个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样的文章必定缺乏感染力,难以和读者产生共鸣。 有的学生虽然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妈妈真伟大!我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 的老师!等等,但由于在行文中缺乏情感渗透,读起这样本该情感充沛的句子, 总觉得有些空洞和高调。 三、表达不准确 有些学生要么重复罗嗦,要么词不达意,这样的作文让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受阻。本班就有几个这样的同学,作文通篇都是口语,有的字甚至从字典中都找不到,他用拼音代替,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书面语来表达。看这样的文章,如同嚼 白蜡,索然无味。 四、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作文本来是个性化的活动。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命题或多个命题,全班学 生的作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体现出每个儿童不同的心声和不同的水平。可是平时一说写作文,学生就搬出作文书,套用模仿,有的甚至是全盘接收;或是老师念一篇例文,有一半学生都成了例文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更无个性可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制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 文能力的提高呢?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溃乏 除了读读教材中的文章,抄抄书本上老师指定的词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第二 课堂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他们的语言积累很是缺乏。心 中无货,当然下笔无墨了。作文时冥思苦想,也不过瘳瘳数语而已。 再者,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和交流也非常有限,我曾经做过调查,在家里过 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并能主动予以引导的不足10%。(当然这并不能怪我们的家长们,他们要么农活太忙,无暇顾及;要么知识底子不够,有心而力不足;要么根 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