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探索

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探索

第29卷 第6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Vol. 29 No.6 2016年11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Nov. 2016

——————————————

收稿日期:2016 - 09 - 07

作者简介: 谢林吟(1986-)女,浙江宁波人,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和政策。E-mail: xieliny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4143575.html,

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探索

谢林吟

(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摘要:长期以来科创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金融新常态使银行传统盈利方式也受到挑战。于是,投贷联动作为解决这两大难题的一种创新金融模式应运而生。目前,投贷联动业务的模式主要有集团内部联动模式和外部机构“联盟式”联动模式两大类。中资大型银行可通过创建产业投资平台,利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引导,开拓银行内外资源优势,从而有效协调各机构联动,持续在科创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相应投贷联动服务和完善投贷退出机制;同时,要理性开展投贷联动,科学隔离投贷风险,有效整合资源,客观评估优势。

关键词:科创企业;投贷联动;中资大型银行;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6)06 - 0099 – 06

一、引言

自2012年起,我国GDP 增长率在7.5%左右浮动,2015年GDP 增长率更是降到7%以下。较2003年至2011年GDP 增长率而言,2012年以后年份的GDP 增长率下降显著(表1)。以投资、出口和消费为主的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挑战。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广泛实施,传统行业纷纷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经营战略和人才引进等手段在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道路

上探索前行。[1]

与此同时,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崭露头角。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成,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渐缩小。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加速金融脱媒,商业银行的存款资金持续被分流。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限制的逐渐放宽,金融行业限入门槛的逐渐下降,打破了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壁垒,迫使商业银行进入一个以竞争、创新和混业为主的大资管时代。“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

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2]

此规划纲要为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提供了良好的资本市场体系。

表1 2003 -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年份

GDP 增长率(%)

2003 10.03 2004 10.09 2005 11.31 2006 12.68 2007 14.16 2008 9.63 2009 9.21 2010 10.45 2011 9.3 2012 7.65 2013 7.67 2014 7.4 2015

6.9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

不管是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是科创企业的创新创业,或是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拓展,或是投资机构利润增长点的寻求,中国经济新常态正在呼唤新金融,金融创新将助推经济新常态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4月21日,中国银监会、科技部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

100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

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对科创企业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指导意见》将科创企业定义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此下文所提及的科创企业都指的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此公文还确定了五个国家自主示范区,十家试点银行。试点银行包括了中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二、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银行在借鉴国外投贷联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法律法规,开展了诸多探索。《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贷款通则》第二十条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关于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投资参股非金融企(事)业或项目的通知》再次强调,除国家另有规定除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境外子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非金融企(事)业或项目投资。[3] 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我国银行投贷联动的尝试和探索只能“曲线借道”,并衍生出多种模式。

(一)集团内部联动模式

银行可在获得人民币股权投资牌照后,将直投业务和商贷业务对接开展,从而实现投贷联动。虽然法律法规限制众多银行在境内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但国家开发银行获此特批。国开行可在境内直接通过国开金融或国开证券开展股权投资,由国开行给予债权投资。整个集团呈现国开行+国开金融或国开证券的一拖二混业经营模式。

银行可通过组建投贷联动子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绕道参与股权投资。除了国开行之外,其他银行需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境外成立具有股权投资资质的子公司。银行可以通过与境外子公司协同或由境外子公司在境内成立股权投资机构进行股权投资。[4] 近年来,有银行通过收购优质信托等金融公司借此寻找并且投资合适的VC和PE项目,同时也扩展了自身混业经营的平台。例如,浦发银行控股97.33%的上海信托,招商银行控股60%的西藏信托。[5]

(二)外部机构“联盟式”联动模式

银行与投资机构简单合作联动,投资机构主投,银行主贷。一方面,双方可采用松散合作方式,即两者形成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对双方共同推荐的企业按照各自风险评估和偏好开展调查和决策。这主要是在渠道上和业务前端的合作。[6] 对于银行而言,资金的投入方式依然按照传统的信贷模式。企业可以因此增加融资渠道,但很难直接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另外,银行信贷资金的加入会增加科创企业的成功率,投资企业有提高盈利的可能性。由于银行与投资机构对风险容忍度与风险评估方式不同,松散合作方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较高的协调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与投资机构还可以采用紧密合作方式,即银行对已有投资机构股权投入的企业进行授信贷款。商业银行在授信前需要对投资机构的历史投资经验、团队实力和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情况下,PE机构投资的企业往往已基本进入成熟期,有些甚至是pre-IPO企业。所以,经过PE机构筛选过的企业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银行传统信贷标准下的“黄金客户”。[7]

银行除了与投资机构合作联动外,还可开创“1+N+3”开放式创新创业投贷联动合作联盟。1指的是银行,N代表多种形式的创投,3为券商、会计、律所三类中介服务机构。银行主要是提供存款资金、客户资源、企业历史发展数据和完整有效的风控;创投在各细分行业进行较高效的产业资源整合,可帮助企业改善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券商、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主要帮助企业上市,提供财务和法律咨询方面的专业服务。[8] 三大类机构在各自领域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功能、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工作。

除了与不同行业的组织合作外,银行还可以与国外在投贷联动业务上有成功经验的金融机构联盟。通过借鉴合作股东的成功经验或共享合作股东的优质资源,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探索到合适的投贷联动方式。浦发硅谷银行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浦发硅谷银行是由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各持50%股份合作筹建而成。美国硅谷银行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从一家传统小银行成功转型为一家科技银行。精确的市场定位、成熟的融资方式和独特的风险监控使美国硅谷银行每年的坏账损失率不

第6期谢林吟: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探索101

到1%。到目前为止,全美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中有过半的企业得到过美国硅谷银行的融资服务。[9] 上海浦发银行根据硅谷银行成功营运模式和丰富经验开发了“硅谷动力贷”产品,即采取“债权先行,股权跟进”方式:政府推荐明星企业,浦发银行发放人民币优惠利率贷款,担保公司对负债部分担保,硅谷银行负责把控股权投资风险,浦发硅谷银行为融资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

商业银行为抵补风险也可采用选择权贷款方式实现投贷联动。选择权贷款是指银行在授信同时,与企业约定贷款转换成股权的比例,该股权期权多由投资机构代持。待企业上市,发生兼并收购或出现股权增值,投资机构将行使后的股权或未执行的期权抛售,银行除获得贷款利息外还可从中获得超额收益。[10] 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股权期权就失去价值,收益就只有贷款利息。此种投贷联动模式往往被应用在银行与VC机构的合作中。VC机构投资对象主要是早期的科创企业。这类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价值成长空间,较大的风险和缺乏抵押资产的特点。在这种投贷联动模式下,银行主要受益方式依然是贷款利息,但同时也可通过股权期权获得额外收益用以抵补科创企业的高风险。[7] 此种投贷联动方式操作原理类似于可转换债券,操作关键是债权与股权之间转换比例,期权执行期限约定和代持约定。

银行也可与投资机构以有限合伙的方式进行投贷联动。部分商业银行以理财等方式获取资金并通过信托公司等通道,认购优先级股权。此股权主要约定了退出年限、退出方式和回报收益率。这些约定其实是对企业的风险和回报的锁定。虽然从形式上看银行分享了企业资本利得,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债权投资。[11]

三、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创建

中资大型银行要实现投贷联动,与其它中小型商业银行思路相同,可以从资本和效益根本层面上有效协调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然而,大型银行有其源远流长的企业经营文化,丰富的客户资源,多元的融资渠道等特点,使其在投贷联动具体操作中可以有更多的优化选择。

(一)组建产业投资平台

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由境内外金融子公司和政府出资而成,是产业投资平台运行中股权资本的来源。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一般具有政府背景,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策性资助机构在产业投资平台中主要起到引导科创企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需经过国务院、发改委和银监会三部门的审批,门槛较高,往往只有资本雄厚的大型银行才能够参与其中。鉴于国内法律法规的限制,除了国开行外,中资大型银行无法直接参股或控股基金。于是,它们通过境外控股或投资的金融机构绕道参与产业投资基金的组成。表2展示了大型银行通过开设境外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基金情况。[5]大型银行还可以兼并或收购业绩不错的基金、信托等专业金融机构,从而优化内部股权投资职能。由境内外金融公司组合而成的投资机构在产业投资平台中执行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职能,还可以以有限合伙人(LP)的身份参与产业投资基金以控制投资风险。

科创企业信贷发放部在联动中负责债权投资职能,是产业投资平台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信贷业务的授信依据是企业过去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务状况,而科创企业的价值评估主要是受该企业未来经营前景影响,两者的授信依据存在很大差异。为此,大型银行需要组建专门用来执行科创企业信贷发放的事业部,做到人、财、物相对与其他授信部门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专门的审批部门、审批通道和风控体系。[12] 大型银行存在纵向审批流程设置繁琐的问题,为提高审批效率,科创企业信贷部可以适当下放审批权。虽然科创企业信贷发放部保持相对独立,但依然要受到授信部门的监管以确保整个授信过程的合法合规。

产业投资平台除了协调各组织和谐联动外,还审核目标项目的可行性。该平台由营运团队和复合型专家团队两大部分组成。营运团队分别由创投机构和信贷发放部门的负责人组合而成,实行双边业务考核。通过营运团队内的紧密协作,从而带动信贷业务和投资业务高效和谐联动。除了营运团队外,产业投资平台还需要建立一支涵盖科技、财务、法律和投资等领域的复合型专家团队。大型银行可以从集团内的投行、信贷、风控等部门抽调骨干成员,或从高科技行业、专业投资机构、会计事务所引入人才,组建复合型专

10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

家团队。[13]

专家团队可以在利润和风险层面上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决策,具体的操作由产业投资平台的营运团队指挥各机构协调互动。

图1 中资大型银行搭建产业投资平台结构图

(二)持续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中资大型银行在投、贷、债、租、证行业上有较为全面的覆盖,尤其是国开行具有全项行业金融牌照。相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中资大型银行更加有条件利用和协调内部资源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发展大致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14]

每个阶段企业面临的风险不同,因此融资的方式也会不同。通过贯穿科创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投贷联动,大型银行可以做到风险收益大致相匹配,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控失误。

1. 初创期

在初创前期,科创企业往往处于研发阶段,前景不明朗,风险投资机构不会选择单独进入。另外,研发产品并未进入市场,所以没有现金的流入和应收账款的出现,也没有积累到足够可供债权融资的固定资产。根据传统信贷评估方式,

该时期的科创企业根本无法获得抵押信贷。因

此,科创企业在此阶段主要依靠所有者的资本支撑。产业投资平台可在此阶段介入,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在初创期后阶段,科创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投资平台可以开始为科创企业引入风投资本。

2. 成长期

为了促成企业研发阶段的完成和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大型银行集团内的风投子公司继续对科创企业增加投入。大型银行可

以配合增加一部分的信贷资金并附认股权证。如果科创企业能够成功上市,银行能够以低溢价股本获得高额资本收益,用以抵补成长期遭遇的高风险。当产品研发阶段完成时,大型银行还可以以知识产权或专利为担保,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贷款产品,贷款金额上限应予以严格控制。在此阶段,虽然债权投资逐步跟进,但风投资本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3. 扩张期

随着产品进入市场并不断地被消费群体接受,公司有了订单、应收账款和现金。这些资产可以替代知识产权或专利作为贷款的抵押物,同时银行可以提高抵押贷款金额。大型银行还可要求科创企业在本银行开户。银行可以通过监控企业账户中的现金流和要求企业账户内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现金实现风险抵御。在扩张期的末期,小微企业一般已累计一定量的资产可供债权融资。大型银行可以加大各种形态的信贷支持,比如小微企业打包贷款、科创企业债权融资等。在整个扩张期阶段,银行根据企业每一小阶段不

表2 大型银行开设的境外投资机构和参与的投资基金

商业银行 境外金融机构

投资基金

工商银行 工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HarmonyChina 房地产基金 农业银行 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海南国际旅游产业基金 广东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 中国银行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浙商产业投资基金

建银国际金融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建银城投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建银国际医疗保健股权投资基金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中国航空产业基金

建设银行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投资基金

交通银行

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交银国际中国基金

第6期谢林吟:中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探索103

同的经济发展特征采取不同的债权投资措施。债权投资比例在整个过程中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

4. 成熟期

由于前三个阶段的股权和债权资本的交替注入和大型银行提供的综合一站式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在此阶段已然成为一个管理制度健全、盈利模式稳健、融资渠道多样的成熟企业。在此阶段,有前景的科创企业正在为上市做准备。此时,大型银行集团内的境内外金融子公司以PE形式向企业注入资本,帮助企业进行合规性改制,从而实现顺利上市。如果,科创企业上市成功,大型银行便开始执行认股期权或出售期权,集团内的VC和PE资本开始逐渐退出股权资本,实现超额资本利得。应收账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逐渐被按期收回。

四、中资大型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模式的对策

(一)理性开展投贷联动

中资大型银行应控制投资领域,设置模板化产业投资平台。成功的投贷联动能为科创企业、银行、投资公司,甚至整个国家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丰厚的红利。然而,目前投贷联动仍是小众业务。[15] 投贷联动模式正在被逐步试点探索。投贷联动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本文创建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将联动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风险都内部化和集中化。相比较而言,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内部资源有限,往往直接与专业创投机构或中介机构联盟实现投贷联动。这种“联盟式”投贷联动能够将科创企业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分散于各机构。面对投资对象风险高,风险内部集中化并且实务经验不足的业务模式,大型银行应该将投资的范围集中在少数几个熟知领域中。根据产业的特点,大型银行为该行业设置特定的产业投资平台。通过控制产业投资领域和产业投资平台模板化设计,大型银行可以在特定的产业中实现投贷联动的规模效应和经验效益。

中资大型银行应根据区域特点,加强信息管理,合理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目前,很多银行处于想开展又不敢开展的两难境地。开展得当有利于银行重获利润增长点,开展不当会使银行经营雪上加霜。因此,直至目前为止银行投贷联动推行效果甚微。中资大型银行应当加强投贷联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采集科创企业信息数据,掌握科创企业成长发展规律,通过产业投资平台充分把控科创企业投资风险,合理分配资源,从而积极、稳健地开展投贷联动。

(二)科学隔离投贷风险

大型银行投贷联动需要合理设置投贷比例,应当与企业生命周期相匹配。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科创企业有轻资产和高风险的特点。因此,股权投资在投贷联动中所占比例应当较高。在扩张期,企业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现金流入产生,应收账款增加,资产逐渐累积,企业经营风险逐渐下降。于是,投贷联动中资本主导地位转为由债权投资占有。本文创建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依托,通过控制投与贷之间的比例,做到风险与收益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相匹配。然而,外部机构“联盟式”投贷联动往往偏静态,各机构之间很难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协调投贷比例。

根据风险等级不同,产业投资平台中的资金用途与来源应被严格予以分户管理。在文中创建的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中,科创企业信贷部和投资机构的资本根据不同风险容忍度被安置在不同的账户中。同时,资金的来源也可根据客户对风险容忍度的不同被存放在不同的账户中,比如高端理财、机构理财资金与公众存款分别存放。根据项目本身风险以及不同周期阶段的风险评估,项目各阶段被标以不同的风险系数。产业投资平台将资金来源的风险容忍度和资金项目用途的风险系数进行配对,从而达到风险和收益相匹配。虽然在风险控制方面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账户管理的成本预算会高于其他的联动模式。

(三)有效整合资源,客观评估优势

中资大型银行可以通过创建的平台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注重人才培养,在效开展投贷联动的同时,最大化综合效益。在大型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平台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均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借用。这样不仅可以让专业人员根据自身能力身兼数职,充分利用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各组成部分因人员在平台中的交叉任命而有较强的联动性。联动模式发挥其比较优势,削减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和信

104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

贷市场间的壁垒,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大型银行为科创企业提供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支付结算、资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服务,从而提升银行的综合收益。相比较而言,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模式很难在综合效益方面超越大型银行。

中资大型银行不可因资源优势而单打独斗,机会合适时也需加强多方合作。中小型商业银行,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国外金融公司的合作联动,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共享合作方的优势,中小型商业银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少的资本累积抓住投贷联动业务带来的盈利机遇。大型银行应当客观认定外部专业机构的优势和国外金融企业的成功经验,以积极和包容的姿态与其合作,从而弥补经营方式或理念上的缺陷,抓住投贷联动业务发展的“先入优势”。

参考文献

[1]孔庆龙.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的挑战与路径[J]. 清华金融评论,2016(5):72-75.

[2]王静文. 借“双创”东风 推投贷联动[J]. 中国农村金融,2016(8):34-35.

[3]王刚,尹婷,陈文君. 投贷联动监管制度框架[J]. 中国金融,

2016(5):50-51.

[4]董希淼. 投贷联动试点考验银行协同能力[J]. 当代金融家,2016(5):20-20

[5]周驷华,倪涛. 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机遇与挑战[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6):1-9.

[6]郑超. 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的操作模式及政策建议[J]. 时代金融,2016(12):317-320.

[7]凌涛. 理性看待投贷联动,打造特色科创金融服务[J]. 中国银行业,2016(6):8-12.

[8]孟扬. 江苏首家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成立—城商行积极试水投贷联动融资模式[N]. 金融时报,2016-2-1(6).

[9]冯彦明,李欧美. 美英投贷联动业务的可借鉴模式[J]. 银行家,2016(7):85-87.

[10]王婵,田增瑞. 我国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的投贷联动模式研究[J]. 企业活力,2012(6):5-10.

[11]曾颖. “投贷联动”新模式的障碍与突破[J]. 中国农村金融,2015(17):7-9.

[12]陈隽侃. 集团化视角下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研究[J]. 福建金融,2016(6):64-65.

[13]金煜. 商业银行探索投贷联动需树立新思维[J]. 中国银行业,2015(7):8-11.

[14]蔡洋洋,肖勇光.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模式选择构想—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J]. 北方经济贸易,2014(7):174-175. [15]时磊. 投贷联动试点银行:如何投 怎样贷[J]. 中国银行业,2016(6):16-19.

Investment and Loan Linkage Model of Large-sized National Operating Banks

XIE Lin-yi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Recently, national macro economy has decreased endogenously, which causes the mechanism reform of supply side in China to help the technical businesses get over the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In addition, the financial new normal makes the banks' traditional method to gain profit challenged. Therefore, investment and loan linkage is developed as a new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olving these two problems. At present, the model exploration about this linkage mainly focuses on internal interaction in the group and external alliance among different par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at Large-sized National Operating Banks work to utilize government policy and fund, and integrate external with internal resource advantage so that they can coordinate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parts as well as can continue to offer investment-loan linkage service and to improve the exit mechanism, through creating and modeling the industrial investment platform. Finally,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banks should carry out investment and loan linkage rationally, isolate risk between investment and loan, and balance the shortcomings with strengths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organizations.

Keywords: new techn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 investment and loan linkage; large-sized national operating banks; risk control

(责任编辑夏登武)

商业银行~大数据建设规划

XX银行大数据建设规划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崛起,人们产生的数据急剧膨胀,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支撑数据大量的增长和处理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步成熟,可以帮助企业整合更多的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隐藏价值。大数据已经从“概念”走向“价值”,逐步进入实施验证阶段。人们越来越期望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从数据中发现价值。数据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在2014年Gartner技术炒作曲线的报告中也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将走向实际应用。 我行已深刻认识到数据战略对企业运营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核心是数据,载体是平台,关键是客户体验,发展趋势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要提升大数据贡献度。因此,要深化互联网思维理念,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沉着应对冲击和挑战,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做好海量异构数据的专业化整合集成、关联共享、安全防护和维护管理,深度挖掘数据含的巨大价值,探索银行业务创新,实现数据资源的综合应用、深度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按照行领导部署,信息科技部组织力量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研究,完成对市场上主流的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技术预研,征求业务部门建议,提出项目建设要求。 二、建设目标 以大数据项目建设作为契机,凝聚我行优势力量,全面梳理数据

资源,完善数据体系架构,自主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加速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数据决策化贯穿到经营管理全流程,建设智慧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完善全行数据体系架构 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更广泛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集中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极丰富我行的信息资源,同现有的企业级数据仓库和历史数据存储系统一起,形成基础数据体系,提供支撑经营管理的各类数据应用。 (二)开发大数据资源,支撑全行经营管理创新 建设离线数据分析、实时数据/流数据分析集群和各类数据分析集市,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引擎,通过数据挖掘、计量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对丰富的大数据资源进行开发使用,并将数据决策化过程结合到风控、营销、营运等经营管理活动。 (三)培养大数据人才队伍,建立大数据分析能力 结合大数据项目的落地实施,建立起一支大数据技术和分析人员队伍,具备自主运营和开发大数据的能力,以更好推动业务创新,提升我行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 近年来,银行业大力发展面向客户的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信息系统建设日趋完备,电子银行等在线金融服务大幅增长,在提升客户体验和风险管控能力、满足监管各项要求的同时,形成并储存了庞大的可用数据资源。银行业的数据资源不仅包括存贷汇等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客户浏览痕迹、在线交易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还包含客户语音、网点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2012年,银行业的记录数据、业务数据、数据仓库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规模分别达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课后讨论题研究报告 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CUR210-3 课程名称银行管理学 小组成员王彦龙周晓庆丁声捷 李蔚伍睿安苟沛然 完成时间 2010.4.

银行资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管理模式,虽然被国内多家银行所实行,但是由于理解深度不够,操作不规范,在资本金运作以及经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从资本金运作现实角度方面来讲主要有五个问题: (一)核心资本充足率低 国有银行与两家国际金融集团(花旗集团和美洲银行)相比,不仅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在数值上表现出极大劣势,同时,会发现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比较缺乏稳定性。国有商业银行关于资本金的管理主要局限于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格局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总体水平。 (二)银行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能力有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乏补充资本金的积极性。国有银行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担保。政府的信用担保也可以影响银行某些项目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本成本,起到替代账面资本的作用。

从西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看,留存收益在资本补充渠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例,2003年末,未分配利润和赢余公积金占总资本的40%,资本公积金占39%,次级债占12%,普通股和优先股占9%。 (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低下 商业银行内部融资能力差,盈利水平低。资本补充渠道除了政府注资之外,基本上就是依靠自身利润积累,长期以来承担着不合理的税负负担,其中主要是营业税。高税率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 美国商业银行能够主要依靠利润的积累来补充资本金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们的盈利能力很强,最近10年来,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可以达到1%左右,而中国的上市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平均只有0.35%,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无法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补充资本金。 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经历了银行业的严重问题,而直接损害银行稳健经营和安全、导致金融危机、银行危机产生的最重要问题则是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不良资产问题也逐渐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焦点,它已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严重威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第四季度,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开始下降,并且,2001年和2002年两年下降得相当快。但自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至少在20%-30%之间,而不良资产的90%则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略高于20%但各行不良贷款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03年9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仍高达21.4%,相比外资银行2%—3%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较高的坏账率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当市场活动中某一单位出现违约行为时,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往往很难立即做出反映或予以揭露。据统计,2000年中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仅四大商业银行分离出去的不良贷款就高达1万四千亿元,商业银行坏账率高达9%。 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 在这五点不足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实行“存量重整,增量化解”的策略。因为资本管理受到资本约束的限制,根据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资本管理可以遵循区别对待,以增量管理为主,同时加强存量管理。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未达标情况下,资本管理的重点放在增量上,优化增量资源配置,控制增量资产风险,使其与监管资本的增长相协调;已达标银行的资本管理则继续改善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占比,降低存量资产

商业银行主导下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主导下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研究目前,诸多的科创型企业亟需除债权融资外的资金支持。国家金融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传统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领域的窗口打开。资金供需双方的契合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带来了黄金发展期。商业银行经营者们纷纷转型寻求在传统信贷业务外增强自身的投资能力,发挥核心资本最大化创造收益的投融资领域。 积极介入投资领域是商业银行目前的转型方向。投贷联动的研究也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现有研究着手,分析归纳包括投贷联动概念、国外在行模式分析(主要对美国硅谷银行、英国中小企业成长基金进行分析)、国内在行模式总结及风险点。再行展开对国家顶层制度的研究、江苏地区同业开展投贷联动的现状研究(江苏银行投融贷产品、投资基金模式、南京银行小股权+大债权模式)。 进而对纯中行集团系统内部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外部机构合作下投贷并行模式、产业基金模式、选择权模式等几种模式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基于高新科技企业(南通)发展专项基金运营机制论证产业基金模式的实践形式,分析业务运行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最终,在江苏中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研究中,给出了如下结论:第一,江苏中行可实现纯集团内部运作模式、外部机构合作模式;第二,产业基金模式会成为主流模式;第三,江苏中行要实现投贷联动运营,需要制定多个配套机制,主要有对象选择机制、信贷计划与投资计划分设机制、项目退出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收益管理机制、风险隔离机制等。投贷联动业务目前对商业银行来讲是一片业务蓝海,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江苏中行完善投贷联动模式并推动落实到具体业务发展中。在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初期,助力江苏中行业务发展。

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营销

商业银行大数据分析营销 课程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银行业者将移动电商重要性提升到战略层面,更要求银行业者做到所有的服务和行为都可以量化,从而对业务发展形成全方位视角,提升决策质量和业绩表现。 课程目标: 1.结合案例、深入研讨、学习互联网银行的现状和趋势 2.对利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进行银行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出了实施建议 课程时间:6小时 课程对象:适合了解互联网金融思维,本质和金融大数据的各级银行骨干人员 课程特点: 1. 案例贯穿课程始终,从案例中,让学员认识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转变理念。 2. 重点结合金融行业,剖析如何利用大数据。 主训导师:上海蓝草咨询 课程大纲: 引言部分 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已经拉开, 这是一场变革颠覆的盛宴, 无论你是否准备好, 任何人都无处可逃......

第一讲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 一、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银行业务 2.传统金融三个核心业务的突破 3.互联网银行 4.影子银行与P2P 5.互联网金融监管 6.互联网精神推动金融行业发展 二、商业银行战略的转移和变化 1.过往经济模式下的银行经营、管理逻辑 2.商业银行传统模式的终结 3.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五大变化 4.客户金融需求深刻变化 5.发展普惠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三、大数据思维 1.用户思维:得屌丝者得天下 2.简约思维:专注,少即是多

3.极致思维:服务即营销 4.迭代思维:精益创业,快速迭代 5.流量思维: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 6.社会化思维:口碑营销 7.大数据思维:DT是为了别人满意 8.平台思维: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 9.跨界思维:跨界分金 第二讲金融大数据 一、何谓大数据 1.4V特性 2.数据与大数据区别 3.大数据典型代表 二、大数据分析 1.数据的收集和准备 2.具备哪些大数据技能 3.数据分析的八个极致模型 4.CRISP 三、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和价值

最新关于资本约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分析

关于资本约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 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国际业资本实现了从监管资本到资本(EC)的飞跃,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确立了资本约束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简述了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特征,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对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就构建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经济资本;资本约束;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发展特征 1.传统资本管理的特点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属于一项相对简单的活动。这一时期资本管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银行主要关心业务发展规模和收益,强调以业务扩张带动资本扩张,业务推进器成为资本管理的实践。二是资本管理呈现为筹资和分配两个相对松散的环节,资本总量和内部结构的确定与特定回报期的利润留存以及股利分配政策没有明确的联系。三是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未能统一,更无准确的计量方法和工具,难以科学衡量银行的最优资本规模和资本回报。2.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银行资本管理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银行业重新认识到资本对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出台《巴塞尔资本协议》确立了统一资本监管原则,强调资本的“风险缓冲器”本质,即资本被用于充分吸收银行非预期损失,发挥风险支撑的作用,这一定义从理论上使银行风险与资本建立了直接而明确的联系。90年代以来,基于信用

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内部模型极大提高了银行计算风险损失的精度,并通过风险损失映射资本承担,实现了资本管理从监管资本到经济资本(EC)的飞跃。经济资本完全反映了银行自身风险特征,在性质上与作为可用资本的账面资本和作为资本底线的监管资本相区别。经济资本还直接反映了银行的风险状况,可方便地分解与合并,通过对经济资本进行分配,在清楚地显示各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的风险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资本与风险的匹配。经济资本的提出和应用不仅实现了建立在高度量化基础上的风险损失与资本承担的相互统一,而且不断推动着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整体统一,确立了资本约束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目前,许多国际性大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维持在平均12%左右,高于8%的监管要求。 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对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 1.资本约束与风险管理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资本约束从性质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量约束,即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内部需要银行业务发展进程与资本总量和结构保持适度协调,其管理的核心是准确的风险量化。二是质量约束,即在一定资本投入基础上股东和银行自身对资本回报的合理要求,主要是通过风险最优化提高资本回报。总体上,数量约束关注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主要影响银行生存问题,质量约束关注银行经营的效率性,主要影响银行的发展问题。 2.资本的优化配置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资本的内部优化配置或者风险最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体资本回报,实现给定资本或风险时收益最大。过去衡量资本回报的核心标准是资本收益率(ROE)或资产收益率(ROA),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账面盈利能力,但都不能反映银行承担风险后的真实收益,实践中容易导致追求资产规模扩张或高风险利润。

投贷联动的定义、合作方式及案例分析

投贷联动的定义、合作方式及案 例分析 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使得监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政策层面开始鼓励商业银行不限于传统的信贷资金投放模式,而是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和创新产品,比较典型的就是“投贷联动”模式的推出。 投贷联动模式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与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以协议方式确定双方的合作关系,在投资机构对企业进行评估和投资的基础上,以“债权+股权”的模式为目标企业提供融资,形成股权投资和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融资模式,从而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由于投贷联动兼具股权投资的特性,相比于传统银行信贷及资管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投贷联动政策红利的释放 2014年10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 2015年3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鼓励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 2016年4月,银监会、科技部、人民银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发布第一批10家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5个试点地区。鼓励试点机构设立投资功能子公司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2016年5月,银监会牵头召开了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的启动会,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启动会上指出,试点银行要充分认识投贷联动业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战略、机制建设、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积极稳妥开展投贷联动业务。 2016年9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上表示,下一步,将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子公司从事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投贷联运的模式将会进一步推广,政策红利也会陆续释放,对于商业银行资管业务,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投贷联动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私募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三大合作模式 目前,私募机构已经跟商业银行展开了多种合作模式。主要方式是私募主投,银行跟贷。私募机构与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私募机构对初创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和企业评估,负责挑选有前景的企业进行投资,选择符合投资条件的企业进入白名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商业银行约定股权分享机制。 具体又可细分为投贷联盟、认股协议贷款和专项贷款协议模式。 (一)投贷联盟 投贷联盟模式是指投资由私募机构全权负责,商业银行纯粹作为LP,私募投资哪一家,银行就贷款给哪一家。银行除了给与一定比例的贷款还给与相关金融产品的支持,甚至融资

大数据在商业银行运营与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

大数据在商业银行运营与 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 伴随着信息革命向纵深发展,互联网的使用渗透入社会发展的细枝末节,大数据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并裂变式的增长。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生产能力和出口总额都位列全球首位,互联网科技也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基本普及,巨大的人口基数演化为互联网用户推进了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繁荣,民众生活的点滴都被数据记录下来,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数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提高与时代相适应的竞争能力,已着手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商业银行体系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不断提高数据驾驭能力,努力把握市场机遇,推进商业银行系统的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大数据的概念大体产生于本世纪初的美国,但被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并综合应用在各类市场是在2010年以后。

我国大数据运用起步较早,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积累和建设,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部分商业银行以高度的市场敏锐感,先知先觉,早于政府文件之前就对大数据加以应用和研究,经过数据的逐年积累,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建立了海量数据库,包含海量的客户数据、交易痕迹数据、经济发展信息数据、客户流失预兆数据等,商业银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走在前列的行业。商业银行把利用好大数据,进一步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作为换挡升级的重要依托,对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内部管理变革、开拓新的业务发展空间、提升战略决策高度、做好风控管理和降低运营成本等工作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的特点 信息革命以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形态已经进入普适计算阶段,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媒体、新概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网络购物、社交媒体、即时通信工具、电子商务、AI技术、AR技术、智能交通、智能学习、共享分享等技术已在社会运行中被广泛使用,这些活动所留存的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研究 在我国社会融资股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存贷汇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围绕资本市场升级传统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选择,兼具传统信贷与股权投资属性的投贷联动业务渐受青睐。 这些天,网络科技公司CEO黄立为公司的资金问题忙得焦头烂额,为了能帮公司找到后续资金,他不断辗转于银行、创投公司与朋友之间。“我们已经从VC融到了一笔资金,但还不够,现在正在想办法从银行贷款,不过目前来看比较难,因为我们是初创期的IT企业,没有靓丽的报表,也没有什么抵押物。”黄立颇为无奈。 在告别旧有经济增长模式后,中国迎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这些科技公司企业主中与黄立拥有相同遭遇的却不在少数,他们常常面临融资无门的困境,难以成为银行的“座上宾”。 “由于传统金融制度安排与科技创新性企业在资产结构、发展模式方面并不匹配,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创新金融机制和产品”,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房汉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试点投贷联动业务。

“投贷联动”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信贷支持,PE或VC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以“股权+债权”的模式,给创业期的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不久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银监会正在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机制的研究,鼓励条件成熟的银行探索建立科技金融事业部。这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迎来新机遇。 此外,在我国社会融资股权化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银行传统的存贷汇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客户需要,围绕资本市场升级传统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选择,兼具传统信贷与股权投资属性的投贷联动业务渐受青睐。 目前,多家银行已经开始了对投贷联动业务的尝试。上海华瑞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刘汛在接受《中国银行业》杂志采访时表示,“上海华瑞银行正在推动与硅谷银行的战略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对硅谷银行的学习逐步掌握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方法与技术,并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更为适用中国的本土化的投贷联动模式,并达到战略共赢与利益分享的目的。 据了解,包括北京银行(601169,股吧)、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等在内的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路投贷联动业务,旨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求更加差异化的发展,提升盈利能力。 但囿于《商业银行法》中“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规定,商业银行只能“曲线试水”相关业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金融综合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国家层面也将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一定修订,其中对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或有松动,这对于投贷联动业务开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人士表示。

银行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银行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银行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1、银行离客户越来越远。在互联网交易链条中,银行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这使得银行越来越难以知道客户的消费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未来可能会超过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融资和以交易所为中心的直接融资模式,这会使得银行逐渐被边缘化。本质上是因为银行对于客户的了解程度,相对越来越弱。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客户不断流失难以挽回。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意识到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性,并将提升服务作为工作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银行关注产品特点,从服务质量、客户感知进行调查,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但是客户满意度却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客户流失率也在不断上升。本质上是因为银行服务同质化。 3、客户维系成本不断攀升。随着互联网金融各类“宝宝”们冲击银行存款,抬升融资成本,银行越来越难以找到低价优质的资金,客户维系成本也不断攀升。银行客户维系陷入“理财收益高,客户多,收益下降,客户跑”的怪圈。本质上是由于银行无法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响应,只能通过价格这一唯一工具进行营销。

银行越来越意识到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地位,希望借助大数据的技术,聚合客户在银行内外的种种信息,深入洞察每个客户在银行内外的方方面面,以了解其兴趣、偏好、诉求,从而提供每一个客户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941大数据服务联盟银行大数据解决方案 941大数据服务联盟基于六年来专注于大数据的应用实践,为银行业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银行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整合,并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挖掘客户特征、需求,从而为银行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产品创新等提供数据支撑。整体解决方案如下: 银行业大数据应用 1、用户实时行为分析 互联网金融及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让银行用户流失严重,同时也更加不了解用户的需求。通过在银行官网、APP上部署采集访问用户实时行为的代码,让银行可了解用户在网上的行为特征、需求,拉近银行和用户的距离,从而为更精细化的服务提供数据依据。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课后测试带答案

第八章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关闭 ? ? ?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65.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中国银监会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理念是()。√ A 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B 管法人、管风险、管制度、提高透明度 C 管机构、管风险、管制度、提高透明度 D 管法人、管流程、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正确答案:A 2.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的重点不包括()。√ A 市场竞争状况 B 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 C 资本充足性 D 风险状况 正确答案:A 3. 无论是国家所有还是非国家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应当接 受()的监督。√ A 政府 B 政府或其授权机构 C 行业协会 D 评级机构 正确答案:B 4. 下列指标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 资本金收益率=税后净收入/资产总额

B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收入/资本金总额 C 净业务收益率=(营业收入-营业支出)/资产总额 D 非利息收入率=(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支出)/(营业收入-营业支出) 正确答案:C 5. 下列关于风险监管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银行机构风险状况包括其单一分支机构的风险水平 B 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状况的监管包括对技术管理人员实施任职资格审核和对商业银行人事政策和管理程序进行评估 C 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银行类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区域风险状况和银行机构自身的风险状况 D 监管部门对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性的评判可用质量、数量、及时性来衡量 正确答案:B 6. 下列关于风险监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监管部门所关注的风险状况包括行业整体风险状况、区域风险状况和银行机构自身的风险状况 B 银行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手段,对银行机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 C 按照诱发风险的原因,通常可将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八大类 D 银行机构风险状况不包括分支机构的风险水平 正确答案:D 7. 某商业银行目前的资本金为40亿元,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100亿元,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若要使资本充足率为8%,则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为()亿元。× A 8.0 B 16.0 C 24.0 D 32.0 正确答案:D 8.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对资本监管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4143575.html,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作者:林珊 来源:《财税月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初创型科技企业由于其轻资产、高风险性以不确定性的特点,融资难度甚于一般中小微企业。因此开展适合这一类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在试点监测、风险管控等方面探索经验,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贷联动机制,实现“政府+银行+科创企业”跨界联动,更好地促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耦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关键词初创型科技企业;银行;投资联动;金融创新 一、投资联动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原因 在2014年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后,许多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但是不同于一般中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轻、风险高及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许多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程度不亚于其他中小微企业,而科技创新又是政府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解决初创型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难、资金少的难题,已然成为政府及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4年国家发改委19号文《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2016年9月份,银监会发表《完善投贷联动机制提升创业投资金融服务水平》,指出要加强试点监测和风险管控,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贷联动机制,探索形成符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适合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 二、投资联动模式机制及其意义 由于商业银行是投资联动模式以及“政府+银行+科创企业”跨界联动的核心,因此银行担任了具体投资实施完善的角色。但是初创企业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要求背道而驰,因此要建立属于科创金融独立的组织机构、风控标准和技术方法,形成符合科创金融战略发展方向的独有的体制机制模式。 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单独的投资联动子公司来专门开展投资联动金融服务业务。建立以投资联动为核心的风险抵补模式和以企业成长评估为核心的价值发现模式,商业银行应该依据初创型科技企业的成长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价值发现,实行“以贷为主,认股期权为辅”的投资联动模式。银行对于认股期权的持有,能从一定程度上分享企业成长过程中带来的超额收益,从而抵补业务开展中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同时,由于此业务由专门的子公司具体实施和开展。因此银行监管机构应该出台制针对于初创型中小科技企业的专业化监管标准,以做到风险隔离和定位精准监管。从组织架构体系、客户信贷标准、风险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专业专项化监管,形成符合科创金融战略发展方向的独有的体制机制模式。

银行,大数据,解决方案

银行,大数据,解决方案 篇一:商业银行-大数据建设规划 XX银行大数据建设规划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崛起,人们产生的数据急剧膨胀,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支撑数据大量的增长和处理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步成熟,可以帮助企业整合更多的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隐藏价值。大数据已经从“概念”走向“价值”,逐步进入实施验证阶段。人们越来越期望能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从数据中发现价值。数据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产。在20XX年Gartner技术炒作曲线的报告中也体现了大数据技术将走向实际应用。 我行已深刻认识到数据战略对企业运营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核心是数据,载体是平台,关键是客户体验,发展趋势是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要提升大数据贡献度。因此,要深化互联网思维理念,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沉着应对冲击和挑战,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做好海量异构数据的专业化整合集成、关联共享、安全防护和维护管理,深度

挖掘数据内含的巨大价值,探索银行业务创新,实现数据资源的综合应用、深度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按照行领导部署,信息科技部组织力量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研究,完成对市场上主流的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技术预研,征求业务部门建议,提出项目建设要求。 二、建设目标 以大数据项目建设作为契机,凝聚我行优势力量,全面梳理数据 资源,完善数据体系架构,自主掌握大数据关键技术,加速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数据决策化贯穿到经营管理全流程,建设智慧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完善全行数据体系架构 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更广泛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集中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极大地丰富我行的信息资源,同现有的企业级数据仓库和历史数据存储系统一起,形成基础数据体系,提供支撑经营管理的各类数据应用。 (二)开发大数据资源,支撑全行经营管理创新 建设离线数据分析、实时数据/流数据分析集群和各类数据分析集市,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分布式计算引擎,通过数据挖掘、计量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对丰富的大数据资源进行开发使用,并将数据决策化过程结合到风控、营销、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

资本监管 学习目的:掌握资本监管的基本内容、我国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过程和发展方向。 内容概要:介绍资本监管基本原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一下简称《办法》)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监管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与发展方向。 学习要求:学员应对1988年资本协议和新资本协议有大致的了解,熟悉贷款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政策。 学习重点: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员应当熟悉资本的功能、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及会计资本之间关系;重点掌握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和监管措施;一般了解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容、作用、影响发展方向。 一、资本监管原理 (一)资本监管的重要性 1、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审慎银行监管的实质

是在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价值,客观评价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并及时加以预警和控制,防止金融风险的聚集和蔓延。审慎银行监管强调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和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审慎评估。建立在审慎贷款风险分类、充足计提各类资产损失准备基础上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综合经营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监管实践中,资本充足率监管贯穿于商业银行设立、持续经营、市场退出的全过程,资本充足率既是监管当局审批商业银行增设机构、开办新业务、合并重组等监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监管当局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状况、采取监管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各类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中,资本充足率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资本充足率达不到最低要求是严重的违规事件,监管当局可以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就迅速采取纠正措施,督促商业银行尽快恢复资本;情况严重者,监管当局可以对机构采取接管、要求其寻求兼并和关闭等手段,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范围逐步扩大,风险成因和表现复杂化,作为综合反映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盈利水平和管理能力指标的资本充足率在银行监管中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提升。

关于《巴塞尔协议Ⅲ》中的资本约束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问题研究

关于《巴塞尔协议Ⅲ》中的资本约束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 问题研究 【摘要】 自次贷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对巴塞尔协议Ⅱ暴露的问题纷纷提出了改进意见,短短两年内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诞生,新巴塞尔协议特别注重的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这一方面。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中关于风险资产、监管资本、资本要求等方内容进行分析,并就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找到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水平的途径。 【关键词】 新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资本充足率 一、引言 为避免全球信贷危机重演,由27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高级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新的监管标准展开讨论,2010年9月1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巴塞尔协议Ⅲ》达成一致,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巴塞尔协议Ⅲ》正式获得批准开始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大幅提高了银行资本标准:普通股权益/风险加权资产从2%提高到4.5% ,核心资本充足率最

低要求从4%提高到6%,这一规定达标的时间是2015年,在最低要求之上还可以增加2.5%普通股权益的反周期缓冲。《巴塞尔协议Ⅲ》引发了全球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大变革,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会提高,但抗风险能力的增强和流动性的提高也将使银行业付出一定的代价:众多银行面临资本金不足需要大量补充资本的压力,银行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也将受到压缩。本文通过对在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现状进行归纳及分析,找到完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途径,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抗风险的能力,与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接轨。 二、《巴塞尔协议Ⅲ》中关于资本的基本内容 (一)进一步统一监管资本的定义,提高资本质量 《巴塞尔协议Ⅲ》中,将资本划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取消了《巴塞尔协议》中提出的三级资本,规定损失只能从以及核心资本中扣除,核心资本必须是普通股和留存收益,要扣除商誉、本行股票、净递延所得税资产、对未纳入并表范围金融机构的股本投资、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等项目。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此次会议达成的协议,最低普通股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均有所提高。其中,最低普通股要求,即弥补资产损失的最终资本要求,将由现行的2%严格调整到4.5%,这一调整将分阶段实施到2015年1月1日结束;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研究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金融市场上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相对于有固定资产、财务规范的大企业具有更高的还贷风险,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愿为其提供融资授信业务。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数自有资产较少,在融资方面有着十分致命的短板—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有的只是科技发明以及科技专利这些无形资产。 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专利权质押融资取得成功的案例很少,以此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中小企业也拥有大型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除了相关政策支持外,其创新性强、成长快,因规模较小,银行的相关业务支持也更容易实现。 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业务转型。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的盈利高度依赖于存贷利差,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金融大环境的逐步开放、利率市场化的稳健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的优势地位已经受到极大挑战,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渠道。对于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来说,给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创造更加多元的业务空间,提高收益。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选择。而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这种资源错配的困境,需要一个桥梁将两者有效的联合起来,以带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热情。 “投贷联动”这一创新性业务的出现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渠道并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所谓“投贷联动”即指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评估和筛选的基础上,以“股权+债权”联动的形式对企业投资,同时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和经

营顾问等服务,利用自身资源扶持企业的成长,从而获得利息收益以及超额收益的过程。 这种业务模式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首先阐述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客观地分析了本文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之后分别从商业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必要性,分析了投贷联动对商业银行的战略意义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通过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引出投贷联动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本文对国内外开展投贷联动的业务现状进行对比,通过对我国目前业务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的操作模式并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多方共赢为目的,进行内外投贷联动的方式共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限制以及分业经营的原则,我国的商业银行只能以债权的方式进行投资,所获取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并不匹配。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对于风险不同的偏好程度也对业务的开展造成了影响。美国硅谷银行多年以来从事投贷联动业务,对业务的操作具有一套成熟的模式。 本文从银行客户定位、服务产品体系、盈利模式、风险控制体系以及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对国内国外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业务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分析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成熟体系,提出我国未来发展投贷联动的业务方向和相关建议。 应在外部监管上逐渐放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限制,主要包括允许商业银行在

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_实践与影响_蔚赵春

《上海金融》2013年第9 期 摘要: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其次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应用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再次探讨了大数据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实践,最后给出了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应对 之策。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银行;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云计算 JEL 分类号:G21;O33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3)09-0028-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19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07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责任编辑宝贵的修改建议。收稿日期:2013-05-30 作者简介:蔚赵春(1981-),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现供职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凌鸿(),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蔚赵春1,2,凌鸿1 (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2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 200001) 一、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对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研究论文并不多,而报纸和网络上介绍性的科普文章较多。国内研究主要介绍大数据这一新生事物及相关的技术,并探讨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部分大数据应用案例。国外的研究也主要侧重大数据相关的技术方面,针对银行业具体应用的文献非常少。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从高层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潘明道等对大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银行应对大数据挑战可借鉴的思路。方方全面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将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重要影响,并给出了商业银行培养面对大数据时代核心能力的策略建议。薛亮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将给银行业带来的改变以及银行的品牌建设如何适应这种改变。韦雪琼等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影响下金融市场的变化,以期作出更好的投资决策和判断。李璠等论述 了大数据时代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重点从技术上对比了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刘启滨对金融行业大数据管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孙浩从技术视角探讨了大数据给金融业带来的挑战。王珊等探讨了金融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选择策略。潘镭探讨了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应用。刘天白等以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大数据应用探索为案例,探讨了银行试水大数据时的策略。刘静如论述了大数据在金融业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 二、大数据应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应用作为创新的催化剂,正改变着金融业态,并将引起银行业务模式深刻的变革。大数据应用将推动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IT 架构等领域进行全面调整和深度整合,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组织绩效和资本的运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大数据应用为我国商业银行经 金融理论与改革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

大银行与大数据的战略思考 (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用来描述规模巨大、类型复杂的数据集合,被誉为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技术变革,引起各方高度关注。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宣布“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近年来,IBM、甲骨文、SAP等业界巨头纷纷收购与大数据有关公司,加速布局大数据领域;2012年,达沃斯论坛报告《大数据,大影响》称大数据像货币和黄金一样,成为新的经济资产;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增强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分析萃取能力。 现代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最大的差别(或者说最大进步)在于数据的深度利用。在现代IT技术之下,数据对银行来说已经超越了账务信息等传统的涵义,成为现代银行经营的宝贵资源。现代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很大部分表现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据管理和运用,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数据挖掘,即从海量数据中找出隐含于其中的有价值信息,支持或指导经营决策。随着外部资本监管日趋严格、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行为日益敏感、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运营大数据方法驱动经营模式转型,并深度服务客户选择与风险管理、产品设计与精准营销、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终于出现“数据驱动型银行”,表现为从客户的选择到产品的设计、再到内部的管理,都是由数据驱动,由数据支撑决策。银行

从大数据思维,到数据驱动型经营,需具备以下特点:第一,要养成一切靠数据说话的思维习惯,这是数据驱动型银行的基础;第二,要有庞大的专业、高效的数据挖掘知识体系;第三,要有积极广泛的数据应用,这些数据应用要更多地体现在风险识别与预警,市场的拓展与产品设计,以及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第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彻底扭转客户、市场、盈利等方面的粗放型管理方式;第五,要认识到数据是最重要的经营资产,是持续创利的资产,是没有天花板的盈利资产,银行竞争力与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而且有可能呈几何级增长。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拥有的海量数据资产已经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未来比金融脱媒更令人担心的可能是客户数据脱媒和信息脱媒,最终导致客户流失、服务能力降低。对大银行而言,建立大数据能力已经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大数据已成为大银行的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银行长远的发展战略,是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有人说是IT,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客户,总而言之,各有各的理解。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要素叫做“不可复制”、“不可替代”。产品是可以被复制的,客户是经常有流动的,这都难以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而大数据能力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将逐渐成为银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首先是建立在银行自己的数据基础上,不是数据多少的问题,而是你我的数据不同,在不同数据基础上做出的模型是不可复制的。马云,马化腾,还有马明哲,这三个中国互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