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省各地级市经济调查报告

福建省各地级市经济调查报告

2011年12月福建省简介

地理位置:福建省地处东南部,东海之

滨,陆域介于北纬23°30′至28°20′

东京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

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陆地面积12.1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6%,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沿海岛屿1400多个,较大港湾22处,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00多个。

气候: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极端最低气温-9.5℃(1961年1月18日,泰宁;1967年1月16日,屏南);极端最高气温为43.2℃(1967年7月17日,福安)。无霜期240-330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1963年9月13日马祖降水380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

地貌:福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东南缘,濒临太平洋板块。自27亿年前的晚太古代以来,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频繁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内外地质作用,形成一幅幅或雄奇俊伟或清秀可人的地质景观,还有众多的揭示生命进程的各类古生物化石,为人们旅游观光、探索地球奥秘留下了不可再得的宝贵遗产。不同的岩石由于所处的不同的构造位置,产生了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据其功能可分为观赏型的地貌景观和具科学考察价值的特殊地质现象。前者主要有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火山岩地貌景观、海蚀地貌景观、溪湖地貌景观。后者有典型化石剖面和古火山机构,丰富的地质遗迹有的已经名闻遐迩,有的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向世人撩开她迷人的丰姿。

人口概况:全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万人,男性人口为18981060人,占51.45%;女性人口为17913156人,占48.55%。0~14岁人口为5705674人,占15.46%;15~59岁人口为26976145人,占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12397人,占11.4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140人,占7.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行政区划:2010年末。全省共有9个地级市、26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45个县、173各街道、595个镇、315个乡、19个名族乡。

经济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6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7365.46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5627.99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长

13.0%。

福建省各省市资料

福州市

地理位置: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邻三明市、南平市和泉州市,北 接宁德市,南连莆田市。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一个著名的海港城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就把侵略的目光投向这个城市。鸦片战争以后,福州首先成为清廷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港口之一。从此,它便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的一个

重要门户,并沦落成为一个典型, 半封建半殖民地畸形消费性的商业城市。福州的社会环

境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行政区划:福州市辖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五个区和闽侯县、罗源县、连江县、永泰县、闽清县、平潭县,六个县和长乐市、福清市,两个县级市。

人口情况:全市户籍总人口645.90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188.59万人。

GDP及收入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82.51亿元、1366.43亿元和1419.27亿元,分别增长4.0%、19.2%和11.0%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402.51亿元,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7.82亿元,增长26.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62.42亿元,增长28.0%;全部工业总产值达4853.44亿元,增长21.7%。

福州市人口分布情况

泉州市

地理位置: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东厦门,望台湾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 行政区划: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

港4个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人口情况: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28304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45490人,增长11.61%,年平均增长率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4207544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920986人,占48.24%。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78882人,占14.50%;15-59岁人口为6237844人,占76.7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804人,占8.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988人,占5.9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6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6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

GDP及收入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64.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经济总量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18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145.03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5亿元,增长7.8%。第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1%和23.1%,分别拉动GDP增长9.7和3.0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有所调减,第二产业继续上升,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8:57.9:38.3调整为3.7:60.2:36.1。

泉州市人口分布情况

厦门市

地理位置: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 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

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行政区划:厦门所管辖的分为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海沧区、翔安区六个行政区,其中思明区、湖里区在岛内。

人口情况:全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47148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79381人,增长6.28%,年平均增长率为0.61%。其中男性人口为18981060人,占51.45%;女性人口为17913156人,占48.55%。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705674人,占15.46%;15-59岁人口为26976145人,占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4212397人,占11.4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12140人,占7.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GDP及收入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5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6.86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88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为1.1:50.0:48.9。

厦门市人口分布情况

漳州市

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城市象征-威镇阁,

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两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九龙江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龙江外,

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行政区划:两个市辖区芗城区、龙文区,1个县级市龙海市,8个县分别为漳浦县、平和县、东山县、华安县、诏安县、云霄县、南靖县。

人口情况:全市常住人口为480998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58167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28308人,增长4.98%。年平均增长率为0.49%。其中男性人口为2468871人,占51.33%;女性人口为2341112人,占48.67%。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07607人,占16.79%;15-64岁人口为3592794人,占74.69%;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0825人,占12.0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9582人,占8.5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4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0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67个百分点。

GDP和收入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3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22.01亿元,增长22.0%;第三产业增加值523.35亿元,增长11.2%。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6∶44.1∶37.3调整为

18.2∶44.4∶37.4。

漳州市人口分布情况

龙岩市

地理位置:龙岩市位于北纬24°23′-26°02′,东经115°51′-117°

45′,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西部,统称闽西。东与福建省泉州、漳州两地相壤,西与江西赣州市毗邻,北与福建省三明市相接,距厦门142公里、泉州216公里、福州376公里。龙岩是距厦门最近的内陆领海城市,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州、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

行政区划:辖一市漳平市,一区新罗区,五县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永定县、武平县。

人口情况:全市常住人口为255954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8431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24765人,增长-4.65%。年平均增长率为-0.47%。其中男性人口为1320167人,占51.58%;女性人口为1239378人,占48.42%。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18126人,占16.34%;15-59岁人口为1778646人,占69.49%;60岁及以上人口为362773人,占14.1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0742人,占10.1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0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03个百分点。

GDP及收入情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91.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128.89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528.72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333.88亿元、增长10.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600元,比上年增长13.6%。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9∶50.2∶35.9调整为13.0:53.3:33.7。

龙岩市人口分布情况

三明市

地理位置: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25°29′-27°07′东经

116°22′-118°39′。东接福州,南邻泉

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赣州。

山地占总面积82%,耕地占8.3%水域及其

他占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行政区划:辖一个县级市永安市,两区梅

列区、三元区,八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

人口情况: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3]为250338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57407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70687人,减少2.75%,年平均递减0.28%。其中男性人口为1308101人,占52.25%;女性人口为1195287人,占47.75%。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05997人,占16.22 %;15-59岁人口为1757586人,占70.21%;60岁及以上人口为339805人,占13.5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9642人,占9.5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60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4个百分点。

GDP和收人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2 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2.73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33.36亿元,增长9.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3312元。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突出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8.2:46.8:35.0调整为16.9:50.9:32.2。

三明市人口分布情况

莆田市

地理位置: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辖地西接德化,永春,东至南日

东月屿,南至湄洲镇乌丘屿下屿,北至

大洋乡科坪村北部。

行政区划:辖四区荔城区、城厢区、涵江

区、秀屿区。一县仙游县。

人口情况:全市常住人口为2778508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零时的272792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50585人,增长1.85%。年平均增长率为0.18%。其中男性人口为1379116人,占49.64%;女性人口为1399392人,占50.36%。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99262人,占17.97%;15-59岁人口为1928613人,占69.41%;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0633人,占12.6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2771人,占8.7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4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7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51个百分点。GDP和收入情况: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90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462.29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266.80亿元,增长10.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466元,比上年增长14.4%。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所调减,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1.1:54.2:34.7调整为10.8:56.6:32.6。

莆田市人口分布情况

宁德市

地理情况:宁德市位于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属于福建省,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

行政区划:辖一区蕉城区,两个县级市福

安市、福鼎市和六个县霞浦县、柘荣县、

寿宁县、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

人口情况:全市户籍人口为3393698人,

同2000年的323570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157993人,增长4.88%,年平均增长率为

0.48%。其中男性人口为1476310人,占

52.31%;女性人口为1345686人,占47.69%。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42001人,占15.66%;15-59岁人口为2004423人,占71.03%;60岁及以上人口为375572人,占13.3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0288人,占9.2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3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8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40个百分点。

GDP和收入情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36.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年初预期目标分别高1.7个和1个百分点,居全省设区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319亿元、281亿元,分别增长4.2%、26.0%和8.7%。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1040亿元,增长37.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5:40.1:41.4调整为18.5: 43.4:38.1,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贡献率达68.6%,比上年提高24.1个百分点。

宁德市人口分布情况

宁德市人口分布情况

南平市

地理位置: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

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行政区划:辖一区延平区,四个县级市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五县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

人口情况:全市户籍人口3138967人,同2000年末的304079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8168人,增长3.23%,年平均增长0.32%,其中男性人口为1358661人,占51.36%;女性人口为1286888人,占48.64%。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69159人,占17.73%;15-64岁人口为1909352人,占72.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385978人,占14.5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7038人,占10.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2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74个百分点。

GDP及收入情况: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28.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52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05.14亿元,增长17.6%,其中工业增加值244.15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64.06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万元、基本比“十一五”初期翻了一番。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39.7:37.8调整为21.9:41.9:36.2。一产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2.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