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翻译的社会语言学观

摘要翻译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类思想交流的需要,因此翻译并非独立于社会,而是服务于社会,译论研究根本无法回避其社会性。社会语言学客观地证明了普通语言学对社会现实的忽视,拓宽了语言学的视野。将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以往被忽视的社会层面。因此,作为一门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现象的新兴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对翻译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对翻译中的实际问题起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翻译社会语言学信息参量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语言学着力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分析导致语言差异的各种社会原因,它不是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简单混合物,也不限于从多角度来进行语言研究,它涉及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突出交流中“人”的因素,通过语言社会功能的研究来加深对社会体系的了解。

鉴于翻译的社会性和社会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本文将以法国莫里斯·贝尔尼埃所著的《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一书中的主要观点为主线来探讨翻译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方面的因素以及社会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二、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

社会语言学关注语言的交际本质,它的研究重点在于言语而非语言;在于功能而非结构;在于语境和变体而不在于信息本身;在于语言的可接受性而不在于语言的任意性。《翻译的社会语言学基础》一书中,莫里斯·贝尔尼埃就从这个理论出发,将“信息参量”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理论之中,并对它们加以新的阐释。

1.翻译过程。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经指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追求“信息的对等”,这一观点自问世以来就有着深远影响。信息的传递不可能脱离外部环境,那么信息的发送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贝尔尼埃就此提出了信息发送环境的四个参量:发送主体、发送客体、接收人和发送媒介。发送主体即发送信息的人;发送客体指发送的物体,也就是信息;接收人即信息的接收者;发送媒介就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互译上。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英汉翻译 0.引言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交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语言文化的内涵与微妙。正因为如此,翻译工作者就要从提高自身的素质方面出发,努力创造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英语特点,并能让英语国家人们读懂和理解的英语表达法。 1.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由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了汉民族汉语重意合和具象思维的特点。西方的哲学家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这使得他们常把观察的视点放在动作的承受者上,所以,英语中存在大量的被动语态。另外,汉民族的思维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经常会用“有人”“人们”“大家”等泛指人称或省略主语的无主句。同时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中国人以过去为取向,无论人们做什么都要考虑此事过去是否做过,而西方人尤其是英美人则习惯未来取向,主张一切着眼于未来。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偏重顺向的和螺旋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则偏重于逆向和直线式的思维。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而汉语无词形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英语可通过动词的屈折变化来体现不同的时态,而汉语因无词形变化需借助于词汇手段即表示时间的副词来交代动作发生的时间。英语是形合语言,这源于西方人习惯于分析,逻辑和推理,思维模式呈线性。反映在语言上是注重形态变化和语法结构,多用关联词语体现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结构较明晰。而汉语是意合语言,中国人讲注重整体和谐,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汉语思维重综合和意会,反映在句子成分和结构上相对不明晰,这些差异在语篇衔接上有所体现,作为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的译者,应该了解英汉语篇连接上的差异,需要使用一些翻译策略,使译文通顺连贯。 2.差异与英汉互译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一、引言 林语堂先生(1895-1976)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林语堂,原名和乐,笔名语堂,福建南部平和县坂仔乡人。林氏自幼便深受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特别是基督教主流文化对林语堂的影响伴随他的一生,其原因主要有二:家庭和教育。其父林至诚是当地的基督教牧师,是个极具幽默感的乐天派。林语堂家10个成员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全体家庭成员晚上都会轮番诵读《圣经》,然后一同祈祷。因此,基督教对年幼的林语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13岁时,林语堂进入厦门鼓浪屿的一所教会学校———寻源中学。中学毕业后,林语堂进入同是教会学校的圣约翰大学。和其他的教会学校一样,这里同样是西方文化的世界。牧师家庭的熏陶和教会学校的求学经历造就了一个熏染在中国乡土文化中的基督教徒。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对林语堂有着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他的生活环境及其对本国文化的热爱。林语堂称自己有“高地的人生观”,林语堂曾说对他童年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其中之一便是家乡的山景。从本质上说,家乡的山景,即他生活的自然环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积淀,是本土的儒道文化。虽然从中学开始就在教会办的学校就读,但与身俱来的对本国文化的狂热却无法因此被阻挡。在寻源中学读书时,林语堂私底下偷偷读《史记》,读苏轼的诗词。即便后来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到北京的清华学校任英语教员,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用林语堂的话说:“我带着羞愧,浸淫于中国文学及哲学的研究。广大的异教智慧向我敞开,真正大学毕业后的教育程序———忘记过去所学的程序———开始。这种程序包括跳出基督教信仰的限制。” 幽默是林语堂的魅力。现在我们看见或听到的“幽默”二字,如果不是林语堂的话,可能便不叫幽默,而是叫“诙谐”、“揶揄”等。林语堂是把英文humor 译作“幽默”的第一人。林语堂《假定我是一个土匪》一文就是林氏幽默文章的代表作,其对当时官僚政治的揶揄可谓酣畅淋漓。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林氏作为“幽默大师”的魅力。 二、译学基础 王秉钦(2005)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的十大学说: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翻译的发展历程中,林语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他是最早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的人,也是最早把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纳入翻译研究视角的人。 1919年,林语堂在哈佛大学开始了他的留学生 活。在哈佛,林语堂进入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并接触了皮尔斯·皮瑞、尔文·白碧德等知名教授。后从德国耶拿大学申请转入以语言学研究闻名的莱比锡大学。莱比锡大学是印欧比较语法学的发源地,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林语堂研究语言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成归国的林语堂踏入了北大校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大学教授。作为一名英文学系的老师,他努力将所学用于学术研究。在这个时期,他研究了语言学、音韵学、方言学,并发表了多篇有建树性的文章,如《科学与经书》、《古有复辅音说》等等。 三、翻译观 林语堂先生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所作 浅谈林语堂的翻译观及实践 何苏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6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62010 摘要:林语堂提出了对翻译者的三条要求和翻译的三条标准等翻译观,这些翻译观即便在现在也值得借鉴。在翻译实践层面,他很少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却翻译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0)16-0103-02 作者简介:何苏明(1985-),女,四川南充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0-04-26 —103—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翻译问题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5-18 14:17:00 ] 作者:李艺洁编辑:studa20 【摘要】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一直以来有着很多的争论。人们从语言学、语义学以及文化差异角度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笔者在本文中,从词语文化和无词文化两个方面简单论述了自己的观点: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之外,还存在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 和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关键词】复制创造词语文化无词文化 翻译是“复制”还是“创造”,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多的争论。笔者认为,翻译的“复制”和“创造”论点并不相矛盾,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复制”和“创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复制”和“创造”并不是翻译内容的全部,因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文化交流。有文化交流就必然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问题,而这种文化差异光靠“复制”和“创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翻译除了“复制”和“创造”以外,还有着别的东西,即对不同文化 背景的理解、了解以及对两种文化的操纵。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文化。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最早提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 S. Sapir)认为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而我国的俞约法先生认为:“对文化一词的含义,世界各地因国家和因人而异,众说纷纭, 定义数以百计,没有一个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共同定义。不同人心目中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并根据这些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文化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血肉相连。文化因素无孔不入地渗入了语言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同该民族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语言的应用,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实践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的了解。 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专业人士可以作专题研究,以分析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现实的,他们只能从文学作品、电影作品、杂志报刊等译作当中了解、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达到对另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其中,文学作品的译作起着尤其突出的作用。因而,对广大文学作品的译者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下面,就此谈谈笔者一些肤浅的认识: 如何在翻译作品中体现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既能保留原作的精髓,又能取得译作读者的共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词语文化 前苏联E. M维列夏金和B. T科斯托马罗夫把词语叫作“作为民族文化信息载体和渊源的语言称名单位”。这其中,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双语转换时,词语可以分为:1、无等值意义词;2、有背景意义词;3、有文化感情色彩词;4、成语典故;5、格言警句,包括俗语、谚语、名言、该国的政治口号以及科学公理和公设(特别是反映该国意识形态者);6、礼节用语和客套话。 (1)无等值意义词指的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泰勒强调“文化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看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摘要] 文化负载词是指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词,因而文化负载词的的适当处理是文学翻译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最终使译文读者跨越文化的障碍,达到文化上功能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化负载词;归化;异化 序言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的语言学方法在翻译研究中遇到了极大的挑战。1990年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费维尔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鲜明地提出了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巴斯奈特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成语、俗语、谚语、典故、委婉语等。文化负载词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核心价值所在。在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适当处理对于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极其关键。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举例探讨对文学作品翻译中在处理文化信息时所采用的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一、苏珊·巴斯奈特以其文化翻译观 1. 苏珊·巴斯奈特 苏珊·巴斯奈特是一位活跃在当今英国甚至整个世界翻译界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研究向文化转向的坚定倡导者。她的著作主要有《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与列弗维尔合编)、《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比较文学:批评导论》(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等。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深远。 2.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在《翻译、历史与文化》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主要内容表现在: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上;第二,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译码——重组过程,而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应走出语义等值的局限,实现文化上的功能对等,翻译的等值是多层面的。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翻译的原则和规范是不断变化的。翻译的目的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根据巴斯奈特阐述的文化翻译观,翻译的目的在于文化交流,因而文化是第一位的,信息是第二位的。就具体翻译而论,译者应该尽可能地保留文化的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旅游翻译 宋玮炜 摘要: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旅游翻译中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其中中西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势必影响翻译效果,同时,也不利于旅游的发展。本文运用了文化翻译观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旅游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文化翻译观的旅游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旅游翻译;文化 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降临,我们经历着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经历着翻译爆炸。我国旅游翻译的兴起是由我国旅游业的腾飞带来的。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和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之后。旅游业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更多的外汇储备,并能带动其他一系列服务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地位。而当今,最盛行的莫过于文化旅游,它是旅游学大范畴中的一个全新概念,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以文化追求为核心的旅游方式,主要关注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历史文化方面的精神、物质、口头或非物质的遗产,了解不同民族和人民的不同文化的独特旅游活动,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平的现代旅游。吸引海外游客源源不断来我国的是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旅游资料的翻译,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必然涉及传统习俗,人文文化翻译。但是,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巨大差异在某些方面又成为旅游的障碍,文化鸿沟两岸的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承载这种文化和产业双重属性的中国旅游业应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研究和探讨在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对接策略和技巧。 一、“文化翻译观”理论概述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对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翻译观”。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纯语言的机械转换,而是将其视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文化翻译观”的提出者应当首推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她是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作为翻译文化比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巴斯奈特认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

论林语堂的翻译

论林语堂的翻译 作者:英语经贸系杨刚加入时间:2007-3-17 9:16:57 摘要: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但其翻译家的声名却并不彰显,而后人对其译论的梳理仍欠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其名著《翻译论》以及《浮生六记》译文的仔细解读,在分析林语堂的翻译原则同时强调在中国传统译论的背景下,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其性格气质在翻译选择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论》,《浮生六记》,翻译原则 On Lin Y u-tang’s Translation Abstract: Lin Y u-tang is a famous writer, however, his identity as a great translator is not so noticeable. A profound study of his perspectives on translation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is paper, through a careful reading of Lin Y u-tang’s On Translation and Six Cha 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intended to analyse his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and, under the tradition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study, emphasize the role that translator’s character plays in transl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Lin Y u-tang On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随着社会进入E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一种随性自然率真幽默的人生态度,渴望在竞争的丛林里找到一块安静的诗意栖居。不过在这些人大谈特谈“性灵”、“幽默”的时候,他们可能很少会想起是谁在当年扯起大旗为之振臂高呼的。后人在享用前人余荫的时候是不会问是谁栽的树。 可是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我们会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都绕不开一个名字——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或许这一段话还无法让我们对林语堂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那么1940年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给他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称赞他为“哲学家、作家、才子、是爱国者,也是世界公民”,“…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这一段话可能会比较有代表性。这位“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内文章”的“幽默大师”留给后人的其实远不仅仅是

从文化视角看翻译

从文化视角看翻译 ——《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书评【摘要】文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介绍和梳理《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这部着重介绍文化与翻译关系的书,通过对翻译定义的介绍引入对翻译和文化关系的阐释,从宏观上阐述了文化、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接着从微观上分析了中英语言的词汇和结构差异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最后特别阐明了文学翻译的特色及在书中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与文化中英语言差异与翻译文学翻译的策略 翻译是两种语言间信息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文化差异不仅构成了翻译的最大障碍而且也成了翻译界的一个主要话题。而且,当今社会对于用现代翻译理论尤其是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水平和对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翻译书籍的需求急剧增加,《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由王恩科、李昕和奉霞编著,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 本书共十二章,从翻译与文化、翻译与语言等宏观层面下延到长难句翻译、段落衔接等微观层面,既通过宏大的视角审视翻译难题,又能恰当地选用翻译技巧处理疑难问题。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分别从翻译与翻译研究、翻译与文化、翻译与意识形态、语言与文化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五、六章则从微观层面看中英语言的词汇差异、结构差异与翻译及动植物名称和颜色词的中西内涵比较;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章分别详细地从文学名著、历史典故与翻译策略,比喻与翻译,长难句是翻译,段落与篇章翻译等方面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翻译是基于语言的跨文化交流 正如书中所列举的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及圣经翻译家尤金?奈达对翻译的定义:“One way of defining a D-E translation is to describe it as ‘the closest natural e quivalent to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1该定义中的D-E translation指dynamic-equivalence translation,即“动态对等翻译”,也就是说翻译首先要做到对源语信息的对等,其次是译文语言的自然流畅,最后是信息和语言风格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接近。笔者认为,虽然奈达的定义不是最精确最完美的,但是在他的定义中提到了很重要的方面,即翻译对译文的自然程度和语言风格的要求。而这便涉及到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据本书介绍,主要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意识形态、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素养以及由其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的理解的前结构。 在第二章翻译与文化中,本书作者分别从文化的有机整体性、民族性、可习得性和兼容性四个特征,文化间的不平等性导致的不同语言间的不平等对话及文化的民族性与翻译的关系向读者们介绍了文化对翻译实践的影响。笔者对于书中第二章第四节所讲到的文化民族性与翻译甚是赞同。文中举例讲到由于中英文化对谦虚与张扬的不同态度引发的尴尬以及化解尴尬的方法,而这些尴尬,其实都源于文化差异,也证明了文化差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译者必须凭借两种语言的文化知识寻找解决途径,要对两种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笔者认为书中第三章对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也颇为精彩。第三章的第二节中讲到:“翻译的社会性,尤其是文学翻译的社会性,应服务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译文不得与当下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相抗衡;而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则涉及政治意图、文化心态、接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思想等诸多方面,表面看似平等友好的交流实际上往往是对抗之后妥协的结果。”2例如,苏俄译品在建国初期一枝独秀,而欧美现代作品却芳踪难寻也反映 1转引自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2007:第2页

(完整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英语影视字幕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的劳资冲突比较分析 2 理解美式幽默的初步分析 3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4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5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6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7 英语商业广告以及公益广告的语言特点比较 8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9 英法词汇的比较研究 10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11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3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14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15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商务谈判委婉语研究 16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17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研究——以商务礼仪为例 18 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19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20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 21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22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2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24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25 《芭芭拉少校》中的现实主义 26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27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28 中西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29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3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1 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32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33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34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35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 36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37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 38 英汉恐惧隐喻对比研究 39 心理因素对提高英语口语的影响 40 现代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比较研究 41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

2009年4月 第6卷第4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Apr.2009Vol.6No.4 一、英汉互译应注意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一大障碍。任何译者都必然会遇到它。这是因为不论笔译还是口译都是借助语言来完成的;而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与容器。 [1] 而且语言与 文化密不可分,即“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既多样又广泛。毫无疑问,学者、作家及社会活动家的写作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它对语言规范的发展有着影响。”从翻译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往往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字的比较与对照得到真实的体现,而译者必须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各民族的适应度和可接受度。在交际时,译者必须介绍该民族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差异,否则就造成很大的笑话。据说一个由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语言交流时的误解故事,即一个很流行的故事就是有位中国官员携妻子访美,在与美国员相遇寒暄时,双方都忽视了对方的语言文化差异而造成语义误解的尴尬局面。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领悟道译者在口笔译时都必须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常识等知识的角度去理解其语言语义。比如译者所进行的是英译汉,他或她就须首先想到本民族读者所特有的语言文化,照顾其身份与利益,扬长避短,使一些难为本民族读者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尽量离他们远一些,或提醒他们以批判的态度待之,在可让译文适合欧化的同时,注意使用规范的词与句,要尽可能地从汉语中去寻找现成或规范的部分,有时即便无计可施也得设法为之,这就是翻之技巧。当然还可采用加脚注的办法,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文化上的障碍,理解上的困难。 如:“You don ’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do you ?” She shook her head. S.Maugham:THE RAZOR ’S EDGE,p.256.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她点头。 周煦良译:《刀锋》,第245页。 [2] 从译文看,译者很了解原语的文化背景,并善于处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即将shook 摇头译成点头。摇头是英美人同意否定句问话的习惯,译者为了使中国读者不至误会,而译成了点头。这里的文化差异在于:回答否定句时,英美人是着眼于所问的内容,而中国人则着眼于问话本身的正确与 否。所以译者的译文是恰到好处的。达到了使广大读者也无理解困难或异议。 就语言文化本身来言,一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是另一民族理解和翻译的障碍,是因为它事先未为这个民族的人所了解。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者除了重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外,还应重视其它翻译技巧。如“读者对等”“归化、异化”等等。 就“读者对等”而言,它是奈达有名的“灵活对等”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而众多的奈达的研究者们看中的只是他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语言神韵的对等,对“读者对等”这一部分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谭载喜在《奈达论翻译》一书中从读者反应这一角度对奈达的理论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概括与研究。他在《翻译的性质》这一章中,特别强调论述了这一点,奈达主张,从读者的角度来看翻译,则必须引进另一观点,要看译作能否被读者所理解、衡量它的标准不仅在于译文中词句能否被理解,还在于读者对整个译文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3]这无疑告诉了翻译工作者在英汉互译时不仅要注重读者的反应,也要注意语义上的对等原则。 二、英汉互译应注意语义上的对等原则 1.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 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双语翻译中绝对对等的实现难以完全达到,然而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地贴近则是可以达到的。当然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双语的表达方式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成功的翻译者要学会灵活地加以变通,准确地再现原语的精神,追求最切近对等原则的实现,从而实现对等。例如: (1)鸳鸯道: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红楼梦》四十六回) “It makes no odds ”,said Faithful,“You can take an ox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t make him drink (Hawkes) “What difference does it make?You can ’t force an ox to bend its head to drink ”,said Yuan yang.(Yang) 霍克斯将英谚中“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t make him drink ”作了变通,这样既保持了汉语谚语 的表达力,也成功地达到了对等。对西方读者而言,也是一点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 王芳,张君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摘 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信息的,若忽略了语言与文化,无论怎么说都难以获得成功的译文;同样是 翻译,译文还有高下优劣之分。好的译文不仅符合作者的原意,还能传达其微妙之处,使读者能很好理解原文要旨,感受其风格等。本文试图用一些例证,以印证语言文化与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翻译;技巧 122··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AY30233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代文明得以传承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拥有很久的历史,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内涵,可是由于两者地处不同的地方,经过漫长的独立发展后,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很多文化因素,找到共同点,这样才能使两者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互译文化特色习俗中西差异 0引言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强烈,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的差异,所以英语翻译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在实际的交流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当中,会出现偏差,下面就从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英语翻译差异的原因。 1认知角度 由于每个民族有他们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不同的民族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认知角度不同,认知角度不同,一个词语代表的意思就大不相同,因此要注意。就拿颜色来说,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每个颜色对于不同民族来说,同一颜色的词语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白色在中国代表着不详,人们只有在老人去世时戴上白色的孝布,以及在有人去世的家庭里过年时就得贴白色的对联,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而在西方国家,白色象征着天使和纯洁,他们结婚时新娘就穿着白色的婚纱。再看红色,在中国,红色意味着喜庆,欢乐美满,在过年时,在家门口会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会贴红色的春联,在一些喜庆的日子里,例如结婚和出嫁,人民会用红色来增添喜庆,在自己的本命年里,人们会穿红色的衣服,红色还有避邪的说法,再看西方,在他们看来,红色是暴力,血腥,一种厌恶这种颜色的认知。然后就是蓝色,蓝色在英语国家是忧郁,代表心情不好,蓝天是说没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人们说蓝天时,大家第一反应是碧水蓝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代表的是快乐的积极的。从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代表颜色的词语,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认知的不同是不可改变,体现是是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特别留心。 2宗教信仰 宗教强调的是人类对于一种超出自身认知超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的文化开始发展,从春秋就开始出现的道教,以及在唐代就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维护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在英语国家中,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基督教的教义是“尽心,尽力,尽意爱上帝”和“爱人爱己”,基督教徒他们崇拜上帝,认为世间万物都由上帝安排,上帝就是他们心中的神。举个例子,我们来看同一语句,中西翻译的就不同,“成事在人,某事在天”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西方翻译着翻译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中国的翻译家翻译是“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这两个不同的翻译就体现出宗教不同,翻译不同的特点,在中国,东方佛教色彩强烈,”上天就是天神,就是英语单词heaven.而在西方,上帝是神。可说这种翻译就考虑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符合人民的不同的心理期盼,也体现出在翻译时要注意宗教信仰,否则会闹出笑话。 3风俗习惯 我们知道,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映,民族的生存环境和政治经济决定这风俗习惯,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翻译出符合的东西。在中国,当我们遇

社会语言学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Causes of Female Language 1401 全雪萍1430100137 Introduction: The study of gender language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1922, Jens Otto Harry Jesperson has specially opened up a chapter of “ The Women” in his book Language, which discusses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Since the 1970s, some famous scholars such as Lakoff , Trugill and others advanced the study to systematize the study of gender study.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ies of “female language” are increasing in many magazines and books, which draws much attention. Many researchers have almost reached the same conclusion that women have their own language. Crosby and Nyquist got the conclusion from their studies: the so-called female language is not existed since women are born, but this kind of language reflects the people in the society always put the female in this position that is hard to change. In our society, the female langu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lack of social status. In this paper, I will start from the features of female language, and simply discuss the factors of its formation. I.The features of female language Many observers believe that men and women are different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female language exists in any language a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choices in expressing ideas when they use the same language. For example, abstract nouns have gender differences in grammar, men call women as “ feminine”, while women call men as “masculine”. The education received by women is that they tone should be soft when they talk; do not refute others; be gentle and modest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void arbitrary or offending others; be aware of overconfidence. The features of female language can be summarized from following aspect:the choice of words, the choice of syntactic and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1.The choice of words Both men and women have their partial words, which can be said tha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words have been given the label of “feminine” or “masculine”. Men don?t use( scorned, unwilling to use) some peculiar words in female language that is “ feminine” words. At the same time, women also avoid the “ masculine” expressions. Women often express their feelings without control, they like exaggeration when they talk, so they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oosing words: 1)Like using exaggerated adjectives, such as divine, charming, cute, gorgeous, heavenly” and so on. Men sometimes also use these words, but they rarely use these words to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in terms of tradition. “ What a divine idea!” obviously comes from a woman?s mouth. 2)Like using some degree adverbs to emphasize, also like choosing some adverbs to strengthen adjectives, such as “ so” “quite” etc. Lakoff( 1972) and Tarone (1979) prove that men like using “very” and “really” while women like using “so”. 3)Are good at using some color words, especially some rare color words, such as “ lavender, magenta, aquamarine”.

中英语言与文化比较

浙江大学(2011-2012)学年秋冬学期 《中英语言与文化比较》课程期末论文 姓名祖木热提古丽·牙生学号 3100105234 班级人文1012 成绩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中英公益广告的跨文化比较》 摘要:公益广告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媒介以广告的方式引起公众注意并改变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在公益广告设计中,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是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受自身民族语言文化的制约与影响,英汉公益广告又各自有风格特点。本文通过英汉广告修辞手法的比较,以期在公益广告理解与翻译中,把握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英汉公益广告,修辞手法,比较与翻译 一、引言 公益广告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一书中将修辞定义为 “ 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到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因此在广告语言里运用修辞是再适合不过了。“从大量的广告作品实例来看,凡属优秀的广告作品,无一不有十分精美的语言文字,修辞格式是语言文字艺术之花,绝大多数语言文字精美的广告作品,又都成功地运用了修辞格式”。公益广告创作者为了能更好地传播主题,达到其说服教育的目的,常常要用一些修辞手段使其语言更加准确、鲜明、生动而且有力。 英汉公益广告中都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赋予广告极强的艺术性。因此在翻译公益广告时既要重视功能性又不可忽视艺术性。失去语言的魅力也就失去了广告的魅力。广告译文能否与原文在语用上等效取决于广告修辞手法的传译。由于这些广告都是基于本民族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形成的,所以传译往往较难。 二、英汉公益广告的修辞手法与翻译 公益广告的真实性与思想性要通过艺术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所以说,广告的艺术性才是广告的灵魂,成功的公益广告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艺术的感染力不仅体现在图片上,语言的感染力也非同小可,其中修辞手法就是赋予公益广告艺术感染的常用方法,因此下文将分别从英语和汉语的公益广告中欣赏修辞与试析翻译公益广告修辞的沿用与转换。 (一)英语公益广告中常见的修辞与翻译 1.头韵,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应用范围,结构特征及审美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这辞格。英语的公益广告中为了达到理想的语音美的效果,会使用头韵修辞手法,如:“Loose Lips Sink Ships.”这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保密防谍的标语。在翻译这则广告时,欲在译文同样使用头韵的修辞传达原文的语意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处理这句标语时,我们不妨利用汉语中的文化或不同的修辞使译文同时具备功能性与艺术美,如译文“一言不慎,千帆尽沉”中采用汉语的四字格,“祸从口出”中的习语,以及“三思而后言”中仿拟修辞手法的使用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译出原文的语意和美感。 2.脚韵,脚韵也类似汉语中的押尾韵,指词尾音素重复。在英国,男士们都比较绅士,在用完抽水马桶后通常会被期待着将坐垫放下,以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体谅,所以在有些地方就会有这样一条公益广告,“Please be sweet,put down the seat.”其中采用的就是以/e/音结尾的“sweet”和“seat”。这样一种温馨提示使得男士的举手之劳让女士都能从中受益,使社会更加和谐。在翻译句广告时应将其语音功能放在首位,其次追求其形式美。故此提示语译文“麻烦放下坐垫,谢谢您的关照”中用“麻烦”、“谢谢”礼貌体,以及句式字数上的对应来实现语言的魅力,最终达到公益广告为公众服务的效能。 3.强调,指采用修辞手法(Stylistic Devices)来表现句中相对重要的概念。这种修辞手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词序或位置、对照或对比、重复、省略、语气、固定句式或结构。由于文化背景不一样,西方国家主张个性张扬,这也使得西方的公益广告中出现强调“you”的作用,如美国一则家喻户晓的以Smoky Bea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