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精品导学案5.3展开与折叠(2)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精品导学案5.3展开与折叠(2)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精品导学案5.3展开与折叠(2)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精品导学案5.3展开与折叠(2)

展开与折叠

(2)自主

空间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

2、进一步了解常见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3、通过折叠的实践操作,在经历和体验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

念,发展几何直觉。

习重

难点

常见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教学流程

1、想一想,右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经过

折叠后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你能说说理由吗

2、同桌同学合作、交流:将各自准备的

包装纸盒沿某些棱剪开,观察展开图的形状,看看它由哪些平面图形构

成再将展开图复原为包装纸盒,从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一、动手操作

把下图中的图形沿虚线折叠,得到3个几何体.

(1)书P132练一练:1

(2)数学补充习题P60:1

二、例题分析

在下图中,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面与面之间不重叠)一个棱柱形的包装盒

先想一想,再动手折一折,验证你的想法.

分析思考:

(1)折叠成的棱柱共有多少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2)这个棱柱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大小完全

相同

三、展示交流:

图5—17所示的纸板上有10个无阴影的正方形.从中选出1个,与图中5个有月影的正方形一起折成一个正方体包装盒.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并与同

学交流.

四、提炼总结

1、下列第二行的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第一行的平面图形请对应连线。

答:连线如下图。

2、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五棱锥有个面,条棱,个顶点;若一个几何体的面数为f,棱数为e,顶点数为v,利用前面两个实例计算f + v – e = ,对于任意多面体上述结论都成立吗

答:

(引出著名的“欧拉公式”)

1.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A)(B)(C)

2、下列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

3、下列平面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4、一个几何体的顶点数是9,棱数是16,面数应是。

5、一只蜘蛛在一个正方体的顶点A处,一只蚊子在正方体的顶点B出,如图

所示,现在蜘蛛想尽快地捉到这只蚊子,那么它所走的最短路线是怎样的,在图上画出来,这样的最短路线有几条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5.3展开与折叠(2)

1、A

2、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四棱柱

3、B

4、9

5、6条图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全册

七下数学全册导学案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精选】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间的距离表示为 .且 . (1)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如果|AB|=2,那么x=________; (3)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3;3;4 (2)1;-3 (3)?1?x?2 【解析】【解答】解:(1)、|2?5|=|?3|=3; |?2?(?5)|=|?2+5|=3; |1?(?3)|=|4|=4; ( 2 )、|x?(?1)|=|x+1|,由|x+1|=2,得x+1=2或x+1=?2, 所以x=1或x=?3; ( 3 )、数形结合,若|x+1|+|x?2|取最小值,那么表示x的点在?1和2之间的线段上, 所以?1?x?2. 【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得出AB=,又 |AB|=2 ,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x+1|+|x?2| 表示数x的点到-1的点距离与表示x的点到2的点距离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当表示x的点在-1与2之间的时候,代数式|x+1|+|x?2|有最小值,从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 2.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个单位长度,

展开与折叠导学案

蓬莱市实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展开与折叠(1)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 3、知道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到它们的多样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学习重点:利用实物模型,发现并认识棱柱的一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棱柱性质的概括和空间想像的验证。 课型:新授课 使用说明: 1、请先认真自学课本,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并掌握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2、和上课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导学案,不会的或是有疑问的做好标记,以备小组合作解决。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如图:(1)长方体有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_个面,这些面形状 都是_____. (2)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 (3)哪些棱的长度一定相等?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从做一做中认识棱柱的特性 回答问题(1):这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问题(2):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问题(3):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我们关于这个棱柱讨论了很多了.怎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棱柱的性质呢?

设计人:郝兆霞审核人:审批人: 审批时间:编号: 四、巩固练习: 如下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 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再折一折,右面两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分析:先想一想,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但也不可忽 视折一折的作用,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 环节. 2.一个六棱柱模型如图,它的底面边长都是5厘米,侧棱长4厘 米.(课本第七页图1—3) 观察这个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六、我的收获:(包括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七、达标检测 1.三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个形组成的。 2.圆椎的展开图是由一个和一个形组成的图形。 3.看图,这些图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吗?想一想,亲自动手折一折。 4、请写出图中,各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八、学(教)后反思:

展开与折叠(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判断出一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 教学难点:将一个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其过程.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对于正方体、棱柱及其相关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它们的形成仍然是个未知数,学生也急于知道,每一位学生都带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活动经验基础:初学几何,学生对学习几何的热情高涨,七年级学生保留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强的特点,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的热情高.作为展开与折叠的第一课时,学生的操作可能不够规范.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使学生能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2.能通过空间想象观察出一个平面图形通过折叠是否能成为正方体. 3.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方法 这一部分教材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核心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发展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 对几何体外表性质的了解,是正确展开与折叠的基础,因此,复习正方体的性质主要目的是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问题1:正方体属于棱柱吗? 问题2: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有几条棱?它的棱和面与一般的棱柱有哪些不同? 教学说明 正方体,学生在小学已经有所了解,在前面的课程里也有所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不难回答以上问题.第2个问题之所以采用比较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正方体特点的了解,同时认识到它也具备了棱柱的一般特点. 二、讲授新课 1.先操作,再思考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套 导学1 5.1.1 相交线 一、 学习目标:1认识相交线所成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P2和P3并做下列练习 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 40,则∠2等于 ( ) A 0 50 B 0 60 C 0 140 D 0 160 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 4、如图直线AB 、CD 交于点O ,若∠AOD+∠BOC=2600 ,则∠BOD 的度数是( ) A 700 B600 C500 D1300

C D 三、 合作学习 1、 有两个角,若第一个角割去它的 31后与第二个角互余,若第一个角补上它的3 2 后与第二个角互补,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2、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0,∠1—∠2=500 ,求出∠AOC 和∠BOC 的度数。 C 四、 拓展提高 如图,∠AOB 和∠BOD 为对顶角,OE 平分∠AOD ,OF 平分∠BOC ,试问:OE 、OF 在一条直 线吗?说说你的理由。 E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导学2 5.1.2 垂线(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的概念。 2、掌握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时,这两条直线互相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两条直线的交点叫____,垂直用符号____来表示,读作____,如直线AB垂直CD,就记作____。 2、举出日常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三、合作学习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出l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由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一条直线的垂线有____条。 2、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性质1)。 四、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题 O,O 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教案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七年级数学上册 1.2展开与折叠导学案1(新版)北师大版

1.2展开与折叠(1) 知识点一: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平面图形; 一、预学质疑(设疑猜想、主动探究) 1. 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展开图形是什么样?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什么样的几何体呢? 2.拿出各自制作的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通过观察和测量回答: (1)三棱柱的上、下底面都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四棱柱,五棱柱呢? (2)三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图形?四棱柱,五棱柱呢? (3)这三种棱柱侧面的个数与地面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4)三棱柱有几条恻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四棱柱,五棱柱呢? 总结出棱柱的性质: 棱柱的所有侧棱都 ;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图形;侧面都是 . 3.课本P11,随堂练习第1、2题. 4.展示自制的正六棱柱模型.(底面边长都是5厘米,侧棱长4厘米),思考: (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那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 (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要大胆质疑,提价值性问题:阅读课文内容,你认为模糊或不懂的地方 记录下来: 二、研学析疑(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一、探索什么特征的平面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正六棱柱)?什么样的图形不能? 1.下列图形: 先想一想,再折一折,哪些图形可以围成正方体?哪些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 (1) (2) (3) (4) (5) (6) (7) (8) (9)

结合以上问题,全班进一步分组讨论: 你能否指出具有什么特征的平面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什么样的图形不能? 总结结论: 三、导法展示(巩固升华、拓展思维) 1.如下图,哪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D 2.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3. 图中的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形的盒子。折好以后,与2相邻的数是什么?相对的数是什 么?先想一想,再具体折一折,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4.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设想沿着正方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就可以把正方体剪成 一个平面图形,但同一个正方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所得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下面的图形是由 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请问这些图形中哪些可以折成正方体?试试看.

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专题训练

七年级数学 1.2 展开与折叠 专题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1.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B. C.D. 2.如图是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的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 正方体“着”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冷B.静C.应D.考 3.将图1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方体中的() A.面CDHE B.面BCEF C.面ABFG D.面ADHG 4.如图,有一正方体的房间,在房间内的一角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到房间的另一角B处去吃食物,试问它采取怎样的行走路线是最近的?如果一只蜜蜂,要从A到B 怎样飞是最近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 B A

专题二三棱柱、圆柱与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5.左图是一个三棱柱,下列图形中,能通过折叠围成该三棱柱的是() A.B.C.D. 6.如下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中,不可能围成圆锥的是() A. B.C.D.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掌握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能根据所给平面图形判断是否能折叠成正方体.2.根据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它的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温馨提示】 1.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长方体是四棱柱,但四棱柱不一定是长方体,四棱柱的两个底面是四边形,不一定是长方形. 2.一个平面展开图,折成立体图形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里折,一种是向外折,一般易忽略其中一种,造成漏解. 3.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长方形连成的,沿棱柱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能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平面展开图;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的;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的. 【方法技巧】 确定正方体展开图的方法以口诀的方式总结出来:正方体经7刀剪,可得六面十四边;中间并排达四面,两旁各一随便站;三面并排在中间,单面任意双面偏;三层两面两层三,好似阶梯入云天;再问邻面何特点,“间二”“拐角”是关键;“隔1”、“Z端”是对面,识图巧排“七”“凹”“田”.

2018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

目录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垂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命题、定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实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平方根(第3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立方根(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1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第2课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实数复习(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有序数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展开与折叠导学案

展开与折叠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发挥讨论等方法,认识多面体与它们展开图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判断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 情感目标: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将几何体展开成展开图,利用模型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是重点。 学习难点: 不用模型,展开想象,由展开图怎样叠成几何体。展开图中,多个面在几何体中的对应位置的判断是难点。 一、学前准备: 1、下列第二行的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第一行的平面图形?请对应连线。(可以折一折) 2、表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圆柱 B、棱柱 C、圆锥 D、棱锥 5、预习疑难摘要: 。

二、探究活动: 1、将一个包装纸盒沿棱剪开成平面图形,观察展开图的形状.再将展开的平面图形复原为包装纸盒,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动手做) 2、想一想 ⑴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通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请把这些图形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沿虚线折叠,验证你的想法) 2、观察制成的棱柱,共有多少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3、不能围成棱柱的,如何变化图形使得它能围成四棱柱?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4、马小虎同学准备制作一个有盖的正方体纸盒,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用实线在图中画出来),使得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再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折叠验证你的想法。 5、练一练: (1)下面图形分别是哪种多面体的展开图?若不能确定,做一做再回答。

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例题讲解与变式

七年级数学《展开与折叠》例题讲解与变式知识点1: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例1 在图中,各图形都是由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接而成,它们是否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为什么? 解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随机地把六个小正方形编上数码. (1)正方形2、3、4、6可折成一个无底的正方体,但正方形1、5重合,不能折成完整的正方体; (2)正方形1、5正好可折成正方体的两底,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3)正方形1、3可以折成正方体的两底,所以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4)正方形2、3在折的过程中重合,所以不能折成正方体; (5)正方形2、3或4、5在折的过程中重合,故不能折成正方体 说明由一个正方体拆分成或展开成一个展开图时,因展开的方式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展开图.这时由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时,就要考虑是否成立,此时,成立的条件是六个小正方形在折的过程中不能有重合部分即可. 变式练习1 如图为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各面都标有数字,则数字为-4的面与其对面上的数字之积是_____________. A.4 B.12 C.-4 D.0 变式练习2 如图(a),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根据图中该正方体的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处的数字是6. 知识点2:一般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例2 请你把几何体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 分析此题实质就是在让我们分别找出长方体、圆锥体、圆柱体、六棱柱体的表面的平面展开图. 解

变式练习1 观察下图,请指出哪个图是长方体表面的平面展开图. 变式练习2 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参考答案 1、(1)和(4)可以围成长方体. 2、(1)为五棱柱;(2)为圆柱;(3)为圆锥. 归纳:(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扇形;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3)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 (4)棱柱有两个相同的多边形的底面,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共133页)

课题: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 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 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 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 阅读课本P 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例如: (1)∠AOC 和∠BOC 有一条公共边.....OC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称这两个角互 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 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 的两边分别是∠BOD 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直线相交 所形成的角 分类 位置关系 数量关系 43 21O D C B A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 的邻补角有两个,是 和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 = ,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对顶角相等..... . 注意: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_O _D _C _B _A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 (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1-10 11-18 19 20 21 2 2 23 2 4 25 26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每题3分,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55-=- B .55-=- C .10.52-=- D .1122 --= 2、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2011.01 学校 姓名 考试 班级 密 封

A .a +b>0 B .a >-b C .a +b<0 D .-a

展开与折叠教学案

展开与折叠 【步步高——学习目标】 掌握 ①棱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②棱柱、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法. 理解 ①折面、曲面与平面的相互转换; ②棱柱的某些特性. 认识 ①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想快乐晋级吗?先准备一下吧! 【探新必备】 1.会简单的折纸; 2.知道围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面的个数及形状; 3.用正方形、长方形、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读者朋友,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请完成以下诊断题目: 1.如图1-2-1,把正方形两次对折后所得三角形的面积是5,则原正方形的面积是 . (3) (2)(1) 图1-2-1 2.三棱柱是由 个面围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有 个长方形. 3.长、宽、高分别为5㎝、4㎝、3㎝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答案提示 1.20 2.5 3 2 3.942 cm 知识点1 棱柱的相关概念 【问题线索】 【精要概括】 棱柱的棱与侧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 都叫做棱,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相邻两个侧面 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侧面的形状 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1.n 棱柱的侧棱有n 条;2.n 棱柱的顶点有2n 个. 温馨提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例题精析】 例1.如图1-2-2所示是五棱柱,它的底面边长都是 4cm , 侧棱长 6cm .回答下列问题: 新知讲解 设置关于棱柱的问题 棱柱的相关概念 交流探究 底面的边数 棱柱的分类 正多面体的面数f 、棱 数e 、顶点数v 满足f+ v -e=2. 这一节所学知识 与折纸游戏的关 系很密切哦!

(1)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 (2)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命题意图:考查棱柱的性质. 解题流程: 解:(1)这个五棱柱一共有7个面.其中5个是长方形,2个是五边形.2个五边形的底面形状、面积完全相同,所有的侧面形状、面积完全相同. (2)这个五棱柱一共有15条棱.5条侧棱长度彼此相等,都等于6cm ;围成底面的所有的棱长都相等,都等于4cm . 指点迷津:熟练掌握棱柱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成功体验 1.如果一个八棱柱,它的底面边长都是 4cm ,侧棱长 6cm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 (2)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知识点2 棱柱、圆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与折叠图 【问题线索】 【精要概括】 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长方 形组成,按棱柱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能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 平面展开图,特别关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⑵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组 成的; ⑶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组成的. 1.展开与折叠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转化方式; 2.棱柱的剪开线与折叠线对应棱柱的棱. 温馨提示:在把立体图形与它的展开图对照时,要注意立 体图形的面的个数、形状和位置. 【例题精析】 例2.如,甲图经过折叠后能否形成乙图的棱柱?如果能形成,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有什么关系? ⑵哪些面的形状与大小一定完全相同?如果不能形成,简要说明理由. 性质 已知长度 观察五棱柱 面与面、棱与棱的关系 各条棱的长度 把正方体沿棱剪开 不同的展开图 不同的棱 归纳 圆柱、圆锥的展开图 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是联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桥梁呦!

鲁教版-数学-初一上-《展开与折叠》例题讲解与变式

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1: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例1 在图中,各图形都是由六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接而成,它们是否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为什么? 解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随机地把六个小正方形编上数码. (1)正方形2、3、4、6可折成一个无底的正方体,但正方形1、5重合,不能折成完整的正方体; (2)正方形1、5正好可折成正方体的两底,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3)正方形1、3可以折成正方体的两底,所以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4)正方形2、3在折的过程中重合,所以不能折成正方体; (5)正方形2、3或4、5在折的过程中重合,故不能折成正方体 说明由一个正方体拆分成或展开成一个展开图时,因展开的方式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展开图.这时由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时,就要考虑是否成立,此时,成立的条件是六个小正方形在折的过程中不能有重合部分即可. 变式练习1 如图为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各面都标有数字,则数字为-4的面与其对面上的数字之积是_____________. A.4 B.12 C.-4 D.0 变式练习2 如图(a),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根据图中该正方体的三种状态所显示的数字,可推出“?”处的数字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2、“?”处的数字是6. 知识点2:一般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与折叠 例2 请你把几何体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用线连起来. 分析此题实质就是在让我们分别找出长方体、圆锥体、圆柱体、六棱柱体的表面的平面展开图. 解

说明半圆也是扇形的一种,所以有的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就是半圆.变式练习1 观察下图,请指出哪个图是长方体表面的平面展开图. 变式练习2 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 参考答案 1、(1)和(4)可以围成长方体. 2、(1)为五棱柱;(2)为圆柱;(3)为圆锥. 归纳:(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扇形;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3)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 (4)棱柱有两个相同的多边形的底面,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导学案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课题: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学习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1.读一读,看一看 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2.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结论: 二、自主探究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再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3.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邻补角的定义是: 对顶角角的定义是: 5.对顶角性质. (1)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并说明理由。 对顶角性质: (2)学生自学例题

O D C B A 例:如图,直线a,b 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课堂练习】: 1.课本P3练习 2.课本P8习题1 【要点归纳】: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拓展训练】 1. 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BOE 的对顶角是_______,∠COF 的邻补角是________; 若∠AOC:∠AOE=2:3,∠EOD=130°,则∠BOC=_________. (1)(2) 2.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COE=90°,∠AOC=30°,∠FOB=90°,则∠EOF=________。 3.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一对对顶角互补,那么它的所成的各角的度数是多少? 【总结反思】: 课题:5.1.2垂线(1) 【学习目标】: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学习难点】: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如图∠1=60°,那么∠2、∠3、∠4的度数 2.∠1=90°,那么∠2、∠3、∠4的度数 3.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二、自主探究 (一)垂直定义 1.出示相交线的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 的位置变化 时,a 、b 所成的角a 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 、b 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结论:当b 的位置变化时,角a 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 是_____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a 是_____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_____角,即a 、b 所成的四个角都是_____角,都_____。 2.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角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_____”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 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 4.垂直应用: ∵∠AOD=90°() ∴AB ⊥CD () ∵AB ⊥CD () ∴∠AOD=90°() 找一找:在你身边,你还能发现“垂直”吗? 5.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 b b a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学与我们同行 知识点1 数字与生活 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数字都蕴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数学已成为人们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例如,身份证号码、学生的学籍号、火车的列次等。 知识点2 图形与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图形,多姿多彩的图形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还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数学知识。 知识点3 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图形及制作相关图案。这类题病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包括折叠、裁剪、拼图等各种活动。 知识点4 找规律 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一些数字或图形信息,寻求其内在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知识点5 统计知识 在进行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数据,并把数据加以分类、整理,需要求出数据的平均数,或者制成统计表、统计图,用来反应所了解的情况,这样的工作就是统计。 第二章有理数 2.1正数与负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正数前面可以放“+”来表示(通常省略不写)。正数可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负数前面放上“-”来表示。负数可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 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同时,0属于偶数、整数、非正数、非负数、非正整数、非负整数。 我们把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我们把能够写成分数形式m n(m、n是整数,n≠0)的数叫做有理数。 实际上,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 有理数知识点提示: (1)有理数可按不同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 (2)在分类时,要注意0的地位和意义。 (3)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不论采取哪种分类方法,在对有理数分类时,都要做到不重不漏。 (4)习惯上,把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把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无理数知识点提示 (1)只有满足“无限”和“不循环”这两个条件,才是无理数。 (2)圆周率π是无理…… (3)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差一定是无理数。 (4)无理数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有理数一定是无理数。 (5)无理数分为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 注意: (1)容易出错的原因是不按标准分类,即分类标准混乱;(2)易将0忽略,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3)如π2 有分数线,但它不是分数,是无理数。 2.3数 轴 单位长度: 像这样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定义包含三层含义:①数轴是一条可以向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②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③注意“规定”二字,是说原点的位置、正方向的选取、单位长度的大整 数 分 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自然数 正分数 负分数

导学案 1.2展开与折叠 第二课时

§1.2展开与折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 3、知道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到它们的多样性; 4、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学习重点:利用实物模型,发现并认识棱柱的一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棱柱性质的概括和空间想像的验证。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 上一节课我们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为出发点,认识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还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棱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线?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棱柱,学习了这节课后,你就可以很轻松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啦. 二、探求新知 (从做一做中认识棱柱的特性) 一个普通的粉笔盒,就是一个棱柱,回答第(1)问题:这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如果棱柱的底面是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n边形,它们又该有多少条棱呢? 三、解决问题:

我们关于这个棱柱讨论了很多了.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棱柱的性质呢?大家可以先小组充分交流后回答. 我认为棱柱有如下性质: 1.棱柱上下底面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 2.侧棱都相等. 3.侧面都是长方形. 4.棱柱的底面是n边形,它的侧棱就有条,它的棱应有条. 棱柱的底面是n边形,就是棱柱,顶点的个数是个,有个面. 四、巩固应用: 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思考: N棱柱有多少条边?多少个面?多少个侧面?多少个顶点? 深化提高 如下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

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五、反馈检测 1.如图 (1)长方体有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_个面,这些面形状都是_____. (2)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 (3)哪些棱的长度一定相等? 2.想一想,再折一折,右面两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分析:先想一想,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但也不可忽 视折一折的作用,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 环节. 3.一个六棱柱模型如图,它的底面边长都是5厘米,侧棱长4厘米.(课本第九页图1—4) 观察这个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六、学生小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