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彭聃玲教授《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北师大三人行教育点击数:999 更新时间:2010/7/16

本文转自[教育频道-新都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16829703.html,/Master/Specialty/Psychology/201007/193603.html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

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①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②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③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

方法。

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

(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件: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

(3)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

(4)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培因。

(5)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

(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

『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1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2)行为主义研究

(3)心理分析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一书。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3)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

(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

附录: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3.【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双盲控制】在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到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盲控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4.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A.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有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脊髓前根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纤维属感觉性。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

B.脑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C.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使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副交感神经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器官的过渡兴奋。

(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A.脊髓。作用:1,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作用: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叫“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上方,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必经之路,它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

C.间脑: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所有来自外界感觉器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的感觉。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调节“植物性神经”,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D.小脑:有小脑皮层和髓质。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E.边缘系统:有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

关,还与记忆有关。

6.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1)大脑的结构:三大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大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 Zhi)体。

(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布鲁德曼的皮层分区。分成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联合区。

A.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视觉区-第17区,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第41,42区,产生初级听觉。机体感觉区-第1,2,3区。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

B.初级运动区:-第4区,称运动区。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C.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其中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觉布洛卡区,即布鲁德曼的第44、45区。这个区域损坏会发生运动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一个言语听觉中枢,损伤将会引起听觉失语症。

D.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7.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且控制是在左半球。功能定位于大脑的某一区域(2)整体说:

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从而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说。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并且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3)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一机能系统并不对某个特定的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当这个系统受到损伤时,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并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其主要作用是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实现对运动的组织,制定运

动的程序;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的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鲁利亚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心理机能定位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脑功能的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

(4)模块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

8.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

(1)腺体-分外分泌腺(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和内分泌腺(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1、身体的发育;2、一般的新陈代谢;3、心理发展;4、第二性征的发展;5、情绪行为;6、有机体的化学成分。

(2)内分泌腺分类和机能:科学家发现共有27种内分泌腺。

①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②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③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④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⑤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附录:名词解释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2.【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3.【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是K+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则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这就是静息电位。

4.【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动作电位。

5.【神经—体液调节】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第三章感觉

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

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20世纪初,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等。远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2.感觉的编码

[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他看来,感觉不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 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A.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A.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B.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韦伯定律:K=△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1)对数定律P=K 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2)乘方定律P=K In(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

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5.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1)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2)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6.视觉的基本现象:

视觉的基本现象有: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7.视觉的一些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5)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6)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8.听觉基本现象:

(1)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2)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9.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10.其他感觉

(1)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2)嗅觉和味觉

(3)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附录: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5.【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6.【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7.【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

合。

8.【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9.【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0.【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第四章知觉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3.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附录名词解释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7.【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1.睡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2.梦的功能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3.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

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4.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附录名词解释

1.【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2.【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第六章记忆

1.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4.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这改变包括相邻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元胶质细胞的增加和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数量的增加;长时程增强作用对长时记忆有重要意义;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认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是记忆的化学分子载体。并且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

5.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7±2),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

①长时记忆保持所需条件是:

A.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记后的复习,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因此我们要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B.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C.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②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出了艾宾浩斯曲线。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4、识记者的态度。

③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2、干扰说;

3、压抑说;

4、提取失败。

6.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附录名词解释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短暂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3.【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高,这就是记忆恢复。

4.【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5.【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第七章思维

1.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想象的功能有: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

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想象。)

5.思维的脑机制

思维是整个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额叶负责编制行为的程序,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同时,还要将行为的结果与最初的目的进行对照,以保证活动的完成。大脑半球左侧颞叶和顶-枕叶与思维也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大脑右半球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6.概念结构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层次网络理论、特征表理论和原型理论。

1、层次网络理论。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概括的水平越高。

2、特征表理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3、原型理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

7.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

1、概念的形成有两种学说。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而内隐学说则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2、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

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8.推理

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1)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

(2)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3)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9.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0.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2、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3、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有:1,知识表征的方式;2,定势;3,功能固着;4,动机;5,情绪;6,人际关系。

11.创造性的心理成分、测量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2、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酝酿和社会因素。

附录名词解释

1.【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思维操作】也就是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辐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

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4.【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5.【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6.【推理】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7.【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8.【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9.【创造性】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第八章语言

1.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2.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

【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具有层次性。

【语言加工】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块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3.语言的生理机制:

1、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

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

(1)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3)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3、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

4.语音知觉

1、语音的物理性质:音调、音强、音长与音色。

2、音位是在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分元音和辅音。研究音位的区别特征有助于解释人对语音的感知。影响语音知觉的各种因素有:语音类似性,语音强度,噪音掩蔽,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

3、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

4、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5、影响话语理解的因素:推理、语境、图示作用。

5.语言的产生

1、语言的产生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他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语言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素、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言产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附录名词解释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2.【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3.【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4.【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5.【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第九章动机

1.动机功能

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

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5.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一度在动机心理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2、【动机的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3、【动机的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4、【动机的诱因理论】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3)【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6.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1.确立基本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 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践。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最基本的政治理念,识别各种既有观念的本质,尽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 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 (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 即r ?1 2r r -=,1 2 r r r ?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 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 τ???+=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 t t r d ?d d ?d τ??Θ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 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 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 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 j y i x r ?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 ????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22 2 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讲)【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

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政治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讲政治 一.名词解释 1.政治: 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2.部落联盟: 若干胞族结合而形成了部落,部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和方言。有亲属关系和仅在方言上有差异的共同语言的若干部落,出于共同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则构成了部落联盟。 3.管理政治观分析: 政治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但并没有说明公众性的含义,忽视了统治性的一面。 4.氏族民主制 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中的这些共同利益与利益差异和矛盾,规约氏族成员的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 5.国家政权 是指掌握国家主权的政治组织及其所掌握的政治权力,以维护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通常都是通过国家政权来理解国家的。 二.简答 1.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是如何进行的? 政治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阶段。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存在着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四级组织。在这四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共同的利益。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社会活动,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及其机关应运而生。氏族组织内的权力带着道德强制性,在特定情况下也具有暴力强制性。原始社会中的这种政治,被称为氏族民主制。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政治统治是这些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同时社会公共权力也有协调和管理的另一面。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但社会利益差别仍然存在。社会政治以非阶级性的利益差别的协调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及实现为主要特征,但社会公共权力仍然有统治的性质。 到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消灭,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不复存在,人类再回到无政治社会。 2.怎样理解政治的涵义及其本质?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含义的理解。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有三基本点:其一,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一切社会公共权力形成的;其二,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其三,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是政治关系。一方面它是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大学物理习题及综合练习答案详解

库仑定律 7-1 把总电荷电量为Q 的同一种电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另一部分均匀分布在月球上, 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正好抵消万有引力,已知地球的质量M =l024kg ,月球的质量m =l022 kg 。(1)求 Q 的最小值;(2)如果电荷分配与质量成正比,求Q 的值。 解:(1)设Q 分成q 1、q 2两部分,根据题意有 2 221r Mm G r q q k =,其中041πε=k 即 2221q k q GMm q q Q += +=。求极值,令0'=Q ,得 0122=-k q GMm C 1069.5132?== ∴k GMm q ,C 1069.51321?==k q GMm q ,C 1014.11421?=+=q q Q (2)21q m q M =Θ ,k GMm q q =21 k GMm m q mq Mq ==∴2122 解得C 1032.6122 2?==k Gm q , C 1015.51421?==m Mq q ,C 1021.51421?=+=∴q q Q 7-2 三个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各放在边长为 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电荷Q (Q >0)放在三角形 的重心上。为使每个负电荷受力为零,Q 值应为多大 解:Q 到顶点的距离为 l r 33= ,Q 与-q 的相互吸引力为 20141r qQ F πε=, 两个-q 间的相互排斥力为 2 2 0241l q F πε= 据题意有 10 230cos 2F F =,即 2 022041300cos 41 2r qQ l q πεπε=?,解得:q Q 33= 电场强度 7-3 如图7-3所示,有一长l 的带电细杆。(1)电荷均匀分布,线密度为+,则杆上距原点x 处的线元 d x 对P 点的点电荷q 0 的电场力为何q 0受的总电场力为何(2)若电荷线密度=kx ,k 为正常数,求P 点的电场强度。 解:(1)线元d x 所带电量为x q d d λ=,它对q 0的电场力为 200200)(d 41 )(d 41 d x a l x q x a l q q F -+=-+= λπεπε q 0受的总电场力 )(4)(d 400020 0a l a l q x a l x q F l +=-+= ?πελπελ 00>q 时,其方向水平向右;00

马基考试答案

一辨析题 1~4 × × × √ 二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 (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10分) (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 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孟子的话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孔子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学而虑的“良能”,“良知”;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即从天上掉下来的。后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两者都是错误的。 (2)材料2的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仅仅就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应。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材料3强调在人与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中,人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

大学物理教程(上)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物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标有红色记号的为老师让看的题) 27页 1-2 1-4 1-12 1-2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1)x t y t ==-,,x y 都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从1t s =到2t s =质点的位移的大小; (3) 2t s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运动方程消去时间t 可得轨迹方程,将t = 21)y = 或 1= (2)将1t s =和2t s =代入,有 11r i =u r r , 241r i j =+u r r r 213r r r i j =-=-r u r u r r r V 位移的大小 r ==r V (3) 2x dx v t dt = = 2(1)y dy v t dt ==- 22(1)v ti t j =+-r r r 2x x dv a dt ==, 2y y dv a dt == 22a i j =+r r r 当2t s =时,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42/v i j m s =+r r r 22a i j =+r r r m/s 2

1-4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cos sin ()r R ti R t j SI ωω=+r r r ,式中的R 、ω均为 常量。求(1)质点的速度;(2)速率的变化率。 解 (1)质点的速度为 sin cos d r v R ti R t j dt ωωωω==-+r r r r (2)质点的速率为 v R ω== 速率的变化率为 0dv dt =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规律为232()t SI θ=+。求质点在 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和角加速度β的大小。 解 由于 4d t dt θ ω= = 质点在t 时刻的法向加速度n a 的大小为 2216n a R Rt ω== 角加速度β的大小为 24/d rad s dt ω β== 77 页2-15, 2-30, 2-34, 2-15 设作用于质量1m kg =的物体上的力63()F t 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作用 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求在0到2.0s 的时间内力F 对物体的冲量。 解 由冲量的定义,有 2.0 2.0 2.020 (63)(33) 18I Fdt t dt t t N s ==+=+=? ?g 2-21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若撤除牵引力后,飞机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f kv =-(k 为常数)作用。设撤除牵引力时为0t =,初速度为0v ,

马基 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3.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5.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6.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8.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 ) 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2.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3.下列属于唯心主义经验论性质的观点是( ) A.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B.必须事事直接经验 C.只有经验事实而无客观事实 D.亲身经验比抽象理论可靠 14.相对真理是指( ) 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暂时正确的真理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马基总的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变是世界的本源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 ?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 ?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 ?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人民群众的观点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 ?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 ?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 ?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 ?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 批判性和实践性 ?B 革命性和否定性 ?C 系统性和完备性 ?D 实践性和阶级性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

1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 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 r ?是位移的模,? 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 2r r -=,1 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 t d d r = =v t s d d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 题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 ,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C)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 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 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B)现象。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3、(B)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理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C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 ). A.程序学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政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1、应当如何理解政治的内涵? 答: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 (1)经济学视角下的政治主要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观。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乃至马克思那里,政治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 是一定时期内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当代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论学者在一定 程度上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2)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一般都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观察政治,认为政治是市场缺陷的弥补者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治活动本身也是理性的经济 人为维护和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开的一些计算和运筹过程,政治关系被等 同为一种交换关系。 2、社会学视角下的政治 (1)社会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一般将政治关系、政治组织看成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或者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政治视为社会高级器 官及其活动,政治存在的意旨就在于维持社会的协调运转。 (2)社会视角下的政治也是一种功能化的政治,政治成了指向整个社会的社会功能之一。 3、法学视角下的政治 (1)法学视角下的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政治成了立法、守法和执法的过程。 (2)有的法学家认为作为现代政治核心所在的国家就是法律的产物,国家是位执行 法律而设置的:有点法学家认为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一个法人,是一个具有独 立人格和相应意志及行为能力的权利和义务主体。 4、人类学视角下的政治 在当代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家的视角下,政治成了一种特定的仪式、信仰体系、符号和象征活动,是发现、阐述和表达意义的场所,政治具有自身的意义。 5、政治科学视角下的政治 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政治首先是被当做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来对待的。至于到底什么才是政治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政治科学领域内部也同样有着一耳光刘辩过程,在不同的时期作为政治科学研究对象的政治也并不完全一样。 就狭义而言,当代的政治主要是国家的活动及其形式和关系。就广义而言,当代的政治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多哦你都敢形式及其关系。从时间上看,狭义的政治涉及国家的政治现象及其活动,而广义的政治则包括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各种权力现象和社会政治关系、行为与活动。 2、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1、政治学即国家学。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 3、简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答:1、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包括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2、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度研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 B)现象。 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 3、()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 理 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 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 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 (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 的运用?( ).

最新马基(参考)答案

1.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什么重要意义? 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 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9.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10.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课本60页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故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事物发展的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客观规律内在地包含于人的自觉活动之中。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为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建立在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2.课本60页 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两者相互联结。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