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剧

心理剧

心理剧
心理剧

【昱萱在一边收东西,S和小兔做出上楼的样子,边上楼边争论。】

小兔:喂!我们中午能不能吃点别的,我们已经吃了很多次麻辣烫了。

嘉楠:不行,今天是周五,所以今天中午必须吃麻辣烫。

小兔:为什么,这一年来我们每周五都在吃麻辣烫了,难道你不会腻么?其实我们可以换下口味,比如说沙县小吃,只要刷我的脸卡,就会有8折优惠哦~

嘉楠:【认真状】不行,今天是周五,所以必须是麻辣烫,而且只要地瓜粉加空心菜。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而已。除此之外,周一的午饭是食堂的西北拉面;周二是小商品街的井冈山木桶饭;周三学校正门的老陈手拉面,周四是侧门的叽叽咕咕饭。

小兔:好吧…到家了

昱萱:哦,嗨~

小兔:嗨~,你就是我们的新室友?

昱萱: 嗯!是的,这学期我刚转过来呢!

小兔:嗨~我的名字叫

昱萱:哦我叫,那你叫什么?。

嘉楠:谢耳朵。

昱萱:谢耳朵……好名字……你们瞧,我刚刚搬了很重的箱子上来来,床铺还没收好,是在要累死了!【假装找地方坐下】嘿,你的床单真不错好看。

嘉楠:那当然,我们是物理学家,一切的装潢布置都进行过精准的计算…嘿,等等,起来?昱萱:什么?

嘉楠:起来。

昱萱:为什么,我不能坐这里么?

嘉楠:嗯……昱萱,这里是我坐的地方。

昱萱:你可以坐在我旁边。

嘉楠:不,我就是坐那儿的。

昱萱:有什么不同吗?

嘉楠:【惊恐状】有什么不同?

小兔:【无奈状扶额】又来了……

嘉楠:【快语速】冬天的时候,这个地方离电暖器最近,很暖和。夏天的时候,这里又刚好可以吹过堂风,是来自这扇窗户和那扇门的。而且坐这里看电视的角度,可以直接看,又不会影响谈话,不会太远,不至于造成脖子过分扭曲。我可以继续,我想我已经说明白了。昱萱:你的意思是……你想我换个地方坐吗?

嘉楠:是的。

小兔:哦,不用不用,【恶狠狠】谢耳朵,坐下!

嘉楠:【被吓到】啊……好吧。

【小兔和昱萱欢快聊天,大家随便扯扯,类似于天气很好什么的,营造出欢快气氛】

我:【突然站起来】不行,,你必须让开来,那是我的位置!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亦有译作沉溺,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更具体地说,是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有时,这还与某种焦虑有关)患者自知力完好,甚至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患者典型的症状是“带有强迫性的行为”,例如不断地洗手、反复检查门锁、计数、祈祷。患者也可以出现强迫观念(如强迫性回忆、强迫性怀疑、强迫性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等),或强迫行为与强迫观念同时出现。本例中,谢耳朵的食谱就是他给自己灌输的强迫观念以及执行的强迫观念。

在揭示强迫症机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体内的血清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血清素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又名5-羟色胺,负责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清素与人类的情绪调节有重要联系。

【门铃声——叮咚,小兔去开门,钟峥上场】

钟峥:【怪异腔调】嗨~朋友们~我来了!

小兔:钟峥,看见你真开心。

嘉楠:哦,看见你拿着给我的手抓饼真开心。

钟峥:你们,今天看见我来串门怎么都这么淡定。今天天气很好有木有,今天心情很好有木有,刚才那堂心理课课很嗨皮有木有!可是你们怎么都这么淡定?

嘉楠:嘛……这是今天因为来了个人。

钟峥:人?哦,你外婆又回来了啊?还是你妈?

嘉楠:不,她不是我家人,只是新舍友。

钟峥:等一下,真的有位陌生人在吗?

昱萱:【出现】嗨,,,你们的朋友来了么?

小兔:嗯,昱萱,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钟峥,住在隔壁,。

昱萱:哦,是的,你好。我是谢耳朵和小兔的新舍友。爱时装,爱美容,爱高大多金肌肉男,虽然总被甩。不爱量子,不懂科学,低IQ,高EQ。我是美女,不是科学家,更不是物理狂人,我是昱萱,我和不你一样。【伸出手来】钟峥,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钟峥:【惊恐的眼神盯住昱萱,全身颤抖】……

昱萱:哎,这位同学,你还好吧?

钟峥:……

昱萱:【转向小兔】难道我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么?难道我说的话让这位童鞋受到了惊吓?小兔:【挠头】嘛……并没有……钟峥患有交往障碍,他有社交恐惧症,无法与陌生人进行正常的交流与对话。

昱萱:哦,真可惜,那我们拥抱一下就算认识了吧。【拥抱】

钟峥:……【拥抱过后做颤抖状】

恐惧症(phobia),是一种精神官能症,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莫名的恐惧。纵使当事者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也无法控制恐惧的情绪。各类恐惧症都有向慢性发展的趋势。行为疗法对各种恐惧症都有良好的效果,大部份患者的病情都可获得或多或少的舒缓;药物则可在疗程初期减少焦虑的症状。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而儿童期动物恐惧症,大多可以不经治疗而缓解。

本例中的Raj就是典型的女性恐惧症患者。女性恐惧症患看见所有女生都害怕,看见几个张得五官端正的窒息的感觉都有。见女人就抖,见女人就害怕,想躲得很远很远,与女性隔绝。没有人确知女性恐惧症的原因,有些专家相信这完全是心理因素;有些则认为是生理因素。但愈来愈多证据显示,这两种因素皆包括在内。医学界已知此症似乎有遗传性,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但未必是同一种恐惧症。

一般这种情况与青春期性发育期间生理教育不够,对异性的兴趣不能宣泄形成的压抑有关。或者从小受到女性的很大的伤害从而造成心理很严重的创伤。

【全员做转移状假装到昱萱家。昱萱先进,小兔随后,我和钟峥最后】

昱萱:欢迎来到我的新宿舍~虽然行李还没全部搬过来,但是我已经基本收拾好了。

小兔:【开门状】哦,这布置的多么温馨多么美丽……【眼睛向前看,然后突然顿住,做关门状,回头向我和钟峥说】一定是我开门的方式不对……

钟峥:【开门,做探头状】看样子我开门的方式也不对……

我:【光明正大开门,走进】开门方式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客观环境的直觉!

小兔:嗯,过去的有点凌乱的房间都弱爆了……

我:【反问】有点凌乱?高数课上讲的多元函数微分,那才叫有有点凌乱。这简直是一团糟。不好意思,请你解释一下,是如何做到把网线弄的一屋子都是。

小兔:你有没想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必须要... 归类、整理、并将一切事物都贴上标签? 我:【斩钉截铁】没有。

小兔:其实人们不这样,也许你很难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大检大多数人并不会每周定时打扫宿舍的!

我:抱歉,但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所以说,我要清理!

小兔:你疯了么?这不是我们宿舍,这是宿舍。

我:不行,不行!!这样的环境是可忍孰不可忍!!

小兔:Oh~NO!!!够了,你不要再进行下去了!,很感谢你的招待,但是灰常灰常遗憾的是我突然想起来我们还有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请容我们先行告退~【拉着我和钟峥离开】

普通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洁癖的很大部分原因来自遗传,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内在心理基础,另外外在的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特别是当进入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上的明显变化,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过程中的不适应,均可导致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还有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外还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近亲死亡、突然惊吓、严重的意外事故、濒于灾难性的破产等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学习资料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心理健康是一种知情意协调一致的表现状态,具体表现为:了解自我,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并适应现实;协调与可控的情绪,人格完整,智力正常,行为与年龄适宜。 在康宁医院心理病房就诊的大量患者,有许多是由于家庭经济负担重,父母离异,儿童期的性骚扰,性格内向懦弱,夫妻关系不合,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长期无节制的饮酒等诸多因素出现了情绪的压抑,感觉生活中感受不到快乐,感觉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做事情懒散,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周身不适,有的人产生了焦虑,抑郁的情绪,自卑,自责,甚至悲观厌世,有了轻生的想法与行为;有的人看不惯他人,感觉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躁动,心烦,坐立不安,做事情没有耐心,产生偏执,仇视他人及社会的心理,出现了自伤,冲动,伤及他人,甚至出现危害社会安定的暴力事件。 导致上述悲观厌世,轻生的想法或者行为的原因,与遗传因素、当时的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目前自身身心状况均有着很大的联系。 悲观厌世是一种负性认知与情绪对自我的指向,这种指向可能源于家庭的教育模式,幼年的成长经历,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一

种对情绪的记忆,一种对自我的认同。在逐渐成长过程中,面临相似的状况时,一个人会不自主地去体会这种情绪。对于家庭而言,因为血脉亲情的联系,使大家有共同价值观,荣辱观,有共同的认知,在荣格心理学里称其为原型,当各种原型发生冲突时,一个人会表现情绪的失控,认知的偏差。 暴力事件的心理分析:挫折的积累导致消极情绪的积累,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犯罪的动机大多是报复,目的是发泄私愤。这些人要么遭遇过挫折和失败,要么与他人有积怨。这些人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得不到认同,主观的错误归因是引发暴力事件的原因,冲动的情绪,薄弱的意志使得他们逃避现实,产生失落感,这种感觉使得他们产生超价观念,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平衡。 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会对这些现状有不同的解释。然而,在这些严重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当事人的负性情绪,可以矫正当事人的认知,减少当事人因发生悲观厌世而自杀,或者冲动伤人危害社会的可能! 每个人都应该更加关心家人的心理健康,多与其交流、沟通,给予家人足够的理解及情感上的支持。如果发现问题及时带家人到专业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每个人当感觉到一段时间内生活缺乏目标,情绪低落,心烦,忧心忡忡,失眠,工作效率下降,反复不受控制的思考问题,反复检查,周身不适却查不出问题时也请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与治疗。

艺术治疗

绘画艺术治疗评述 绘画艺术治疗是以绘画活动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它通过绘画让患者产生自由联想来稳定和调节情感,在追求艺术美的过程中治愈精神疾病。绘画艺术疗法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人类出于对自然现象的畏惧与恐慌,而在岩洞中留下壁画以表达敬畏之心。到了近代,心理学蓬勃发展,因艺术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作等元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曾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梦境和分析。真正作为研究出现是在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如Jaspers、Riese等对凡高作品的研究。1922年Prinzhom 发表《疯者艺术》,l956年Jakab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绘画特点,均对精神疾病和绘画的关系做了探讨。由于此方法是以绘画为中介来进行治疗的,故称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神经生理学家Sperry的裂脑实验证实H J,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这表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同属右半球所掌控。同时,对精神分裂症侧化损害研究发现 J,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功能亢盛,表现为情感活动异常,主要是负性情感的体验。这说明右半球功能损害影响患者情绪机能。由此,绘画疗法认为以言语为中介的疗法在矫治由不合理认知或信念所引起的心理疾病时有疗效,但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心理学家Ley认为“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因此,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 心理投射在不同的心理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界定。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投射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以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结构,此时的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投射现象是指在儿童的自我中心时期常会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又称为同化投射。而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1.生理“我”的自我评价 生理“我”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设计我们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身体状况等的认识和情绪体验。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信、自尊等自我体验的高低。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完成以下自测题。回答无对错之分,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答案,或圈选相应的选项。 1)我有___cm高,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身高。 2)我有___kg重,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体重。 3)我是(男,女)性,我(完全认同,比较认同,无所谓,比较不认同,完全不认 同)我的性比属性。 4)相对于其他人,我长得(很漂亮,比较漂亮,一般,不太漂亮,根本不漂亮), 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容貌。 5)我最满意的身体部位是(眼睛、鼻子、耳朵、嘴、眉毛、头发、皮肤、胸部、腹 部、背部、臂部、手臂、掌、腿、足),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人对我外貌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良好,一般,有点不好,非常不好)。 8)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到精力(很充沛,比较充沛,一般,有点不充沛, 非常不充沛),思维(很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有点不清晰,非常不清晰)。 9)我(曾经,现在,从未)患过大疾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 我现在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10)我现在(患有,不患有)慢性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我现 在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2.社会“我”的自我评价 社会“我”是我们队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认识,包括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关系以及自己子在这些圈子里的地位。 通过以下试题,你可以增进对社会“我”的认识。 1)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们与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父亲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母亲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最看重的老师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好友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其他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眼中,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我交往的朋友中,同性朋友比异性朋友(更多,差不多,更少)。 8)我(更,无所谓,不)喜欢与异性交往。 9)我的亲友、朋友(非常,一般,不)理解我。 10)在人多的才场合,我(能,一般,不能)自然地表达自己。 11)在聚会上,我扮演的角色是(大家关注的中心被人遗忘的人,被众人嘲笑、攻击的对 象)。 12)我(更喜欢,无所谓,害怕)一个人独处。 3.心理“我”的自我评价 心理“我”使我们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它建立在生理“我“与社会“我”之上。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完成以下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做过得最出色的。它们是我最大的长处。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我经历中最与众不同的地方,运用它,我能做的与众 不同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能够点燃我内心激情的火焰,一想到它,我就分外激动向往, 做它时感到乐趣无穷,永远不会累。 4)我最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最明显的缺陷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欣赏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最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谁 “20个我是谁”(简称WMI)视窗于20世纪50年代(Kuhn&Patland,1954),是公认的不仅用于学术研究,常用于自我分析的有效的测量方法。测量很简单,就是请你写出20句描述你自己的语句,请尽量描述自己的性格和想法,尽可能不要单纯地描述自己的客观事实,例如“我是一男生”、“我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之类的话。 1)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2007年03月17日星期六 22:07 荣格将心理治疗分为几个阶段,精神宣泄,解释,教育,个性化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心理治疗的流派有不同的侧重,最初布罗伊尔使用了宣泄 的方 法,而老弗则发展了解释的方法,阿德勒的疗法里有很多教育的成分(个人感觉, 阿德勒的疗法蛮有认知味道的),荣格则吸纳了这些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系统. 荣格对这写些疗法有这样的思考: "我们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特殊的终极性的东西.当我们经历了饿充 分倾 诉的宣泄时,一切都说了,一切都明了了,现在事情终将按照它们应该的那样发 展了.解释工作后,我们知道自己的神经症是如何产生的了,然后又来了一个教育阶段,弯曲的树只有经过园丁的支撑才能获得正常的适应.而有些人则因为太正常而得 上神 经症",就比如说,一个到荣格那求助的女士,她具有圣徒的素质,意识中却是没 有神话的人,荣格在梦中跪着递雨伞给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的神经症症状便消失了. 而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造成偏激和固执,认为只要这一个方法便可以了. 荣格并不认为个体化便是最终的真理 "我们不是我们手中真理的创造者,而只是它们的表述者" 在荣格之后,心理治疗又有了很多新的发展,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融合,认知 治疗等等,心理治疗的工具越来越多了 我在开篇想说的是:“理解这一治疗并不是容易的。即使你觉得已经读懂了, 因为

那可能仅是概念的读懂而非实际的把握。” 荣格心理学治疗目标是个性的成熟发展——自我实现或个性化,人生充实感的获得。 所以荣格心理学治疗对于接近中年以上或者反省意识较强的对象是适合的,而且治 疗对象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占有较多比例。但对于儿童、青少年、贫民阶层 的治疗则存在一定局限,虽然在一些方面荣格心理学治疗一些治疗技术在儿童领域也很有成效,如沙盘技术、绘画技术等。自我实现的治疗目标更适合中年以下的人, 而个性化目标的完整发展则更适合中年以上的人。 同时荣格心理学治疗一般是中长程的治疗,这需要患者有经济保证。但荣格心理学治疗存在的人情味是很丰富多彩的,治疗师可能使用多种治疗方式来适应患者个体的发展,他们更多的把患者看成是一个寻求发展的个体的人,而不是 简单的把患者看成一个统一诊断标准下的病人。 荣格心理学治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意识化、分析、教育、个性化。和经典弗洛伊 德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时间类似,这些阶段的发展时间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治疗,有的时间甚至更长。其中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不是轻率进行的。围绕荣格心理学治疗的四个阶段则有许多具体的技术,这包括危机干预、释梦、移情技术、积极联想、沙盘技术、绘画技术、文学和诗歌阅读、艺术品的制作技术、 舞蹈技术、空椅技术、象征放大技术等。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2012-11-08 21:53:56) 转载▼ 标签: 教育 绘画治疗 绘画专业课 博文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是不开心呢?”据统计,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入美国后尘。1957年到2005年其间,英国国民收入提高3倍,但幸福感减半。社会正走向幸福的…大萧条?,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摘自2009年11月23日,中国民航报 中国,人们在参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精神及健康也在为之不同程度的被侵吞: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在今后10年到15年,中国的各类病将井喷,中国将为此消耗250个亿人民币。 ——摘自2009年11月,健康时报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ArtTherapy),是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透过音乐冥想、艺术涂鸦与创作、身体雕塑、演剧、重新创作等过程来经验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藉此展现艺术的穿透力,也将开展个人自发与创作的能力。 Robbing(1980)认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强调当事人的创作过程,假定个体的内在事实(reality)能够以外在的创作媒介具体呈现出来。因此,整个表达性创作过程能够让当事人经历到:人类经验的扩增、自动平衡(self-balancing)、生活整合、渐增的自我认识及达至难以接触的内在世界等感觉(Reynolds,1990)。 表达性艺术治疗,其基本信念为相信每个团体成员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自我引导。在一个支持的环境中,透过外在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情感,藉以发现我们深层的情绪,提供机会给自己更多的力量。进一步而言,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绘画、隐喻、行动演剧、叙说等方式来处理案主情绪上的压力,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应用在创伤者的心理重建历程上特别有效。从艺术创作中,可以达到沟通、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之效果。 艺术治疗的特色 艺术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来更被广为推广,想必艺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必有其独特之处(Blatner,1992)。 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艺术治疗有其特色(Wadeson,1980;Dalley,1984;Liebmann,1986;赖念华,民83;陆雅青,民82): (一)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是真实存在的。 (二)艺术表达较能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 (三)可以减低当事人的防卫机转。 (四)艺术治疗过程是一个建构、复演(rehearsa)的过程。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现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是弗洛伊德(S.Freud)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在接受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从7岁到12岁,儿童进入社会,开始意识到社会提出的任务;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从12岁到18岁,青少年要自觉地与成年人处于相同地位;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即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和较为完满的意识,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从18岁至25岁,青年人注重自己的真实情感,努力设计自己的将来,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是成人期,个体进入了繁殖时期。“繁殖”(generation)一词不仅意味着生儿育女,也包含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事业成功,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体验着事业与家庭主角的实现。第八阶段是老年期,老年人要适应身体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他们的侧重点应着眼于保住自己的潜能,以维持个体生存和进行智慧斗争;发展的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体验着角色变化和安享天年的实现。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泛性说,而是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主张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兼具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把各个发展阶段看作是在自我与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推动下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认为发展有自我治疗、自我教育的作用,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但是,埃里克森学说的基本倾向仍然和精神分析学派一样,认为先天因素决定后天因素,生物因素决定社会因素,这实质上还是一种生物学化的先天预成论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在研究人格发展问题上应该注意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渐成说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人格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而要重视教育对发展的作用。如在七岁以后,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义务,如果得到理想的教育,他就勤奋努力,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能干和有成就的人;否则,他将自卑自贬。(2)人格的发展是循序而进的,上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如不能顺利通过,就会阻碍以后的发展,因此,儿童时代的教育环境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3)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掌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就可避

(完整版)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合同

*****镇心理健康服务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委局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进程,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为甲方提供的服务内容 1、按专业规范的要求,承接家庭和个体咨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心理健康知识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嫁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系列的有结构的讲座。乙方根据甲方要求,选择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与百姓生活戚戚相关的主题,并组织相关话题和听众进行深度互动。每月1次,1次约2小时。选择的主题包括:育儿问题、亲密关系、婚姻家庭问题、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危机和自我提升等。 3、积极开展特殊人群社会心理服务。乙方应组织专业力量投入重点青少年的帮扶工作,老人、儿童和妇女的身心健康维护,言行极端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4、乙方需配合甲方做好*******调研、学习、交流等公务接待工作。 5、甲方交办的其他服务项目。 第二条:场地使用和服务费用 场地使用:

甲方免费提供工作场所给乙方使用,乙方必须管理、维护好各类器材、设施。 服务费用: 1、负责做好****辖区范围内重点青少年、言行极端人员和信访重点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其他具有治安隐患的特殊人群四类重点人员的建档,每年至少完成4个心理个案服务并形成案卷,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2、组织心理咨询师进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宣传活动:根据规模大小,每次500-1000元(40人内500元,40-60人800元,60人以上1000元),活动结束后需将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3、团体活动:每次团体活动不低于2小时,人数不少于20人,400元/次,团体活动结束后需将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4、心理健康科普宣讲:200元/次,人数不少于40人,宣讲结束后需将科普内容记录、图片整理成册,并交一份至沙石镇综治办备案。 5、社会心理服务:每个个案服务次数须不少于两次。特殊人群第1次按300元,第二次以后按200元/次计;其他人员第1次按200元,第二次以后按100元/次计。 6、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350元/人次。 7、奖励:社会治安特殊人群个案取得明显成效的,酌情予以奖励。 支付方式: 本协议签订之日,甲方向乙方先行支付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其余经费依据本协议第二条第2款按季度据实结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八阶段发展理论

1.生理“我”的自我评价 生理“我”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设计我们对身高、体重、容貌、性别、身体状况等的认识和情绪体验。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信、自尊等自我体验的高低。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试着完成以下自测题。回答无对错之分,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答案,或圈选相应的选项。 1)我有___cm高,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身高。 2)我有___kg重,我(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体重。 3)我是(男,女)性,我(完全认同,比较认同,无所谓,比较不认同,完全不认 同)我的性比属性。 4)相对于其他人,我长得(很漂亮,比较漂亮,一般,不太漂亮,根本不漂亮),我

(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我的容貌。 5)我最满意的身体部位是(眼睛、鼻子、耳朵、嘴、眉毛、头发、皮肤、胸部、腹 部、背部、臂部、手臂、掌、腿、足),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他人对我外貌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身体状况(非常好,良好,一般,有点不好,非常不好)。 8)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到精力(很充沛,比较充沛,一般,有点不充沛, 非常不充沛),思维(很清晰,比较清晰,一般,有点不清晰,非常不清晰)。 9)我(曾经,现在,从未)患过大疾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 我现在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10)我现在(患有,不患有)慢性病。如果有,是_________________,该病对我现在 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一般,轻微,没有)。 2.社会“我”的自我评价 社会“我”是我们队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认识,包括与父母、同伴和老师的关系以及自己子在这些圈子里的地位。 通过以下试题,你可以增进对社会“我”的认识。 1)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们与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 短程心理治疗技术,是19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 BFTC)共同发展起来的[1]。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SFBT已逐步发展成熟,并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公众社会服务、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学校和医院等领域[2],并得到积极的肯定。 SFBT产生背景 SFBT的产生,深受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特别是后现代建构主义(Postmodern constructiv-ism)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存在于语言、意义和文化,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精细的求知技术而发掘出来的[3]。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主要流派的建构主义强调:“现实”并不是一个存在于人意识之外的世界,而是作为观察者的人的精神产品;个人建构的现实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产品,而深受其所处的语言系统影响,人们透过语言的过程建构个人的真实,个人的知识会驱使人们对自己的经历去建构、创造、支配及赋予意义。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扬弃病理模式的分析;强调系统模式的影响力,不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不设定个案对真实诠释的主观性及公平性,不将“真理”和“客观性”强加在个案的身上;鼓励个案从叙事(narrative)的过程发现自我的存在,审视所述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个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个案力量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SFBT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SFBT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和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系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因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另一方面,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MRI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但SFBT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SFBT的产生也同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首先是来自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依附的迷思。其次,是来自对咨询与治疗效果的迷思。SFBT则是面对这些困境,试图摆脱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单一依赖,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实际需要的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SFBT基本理念 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具体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绘画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最初的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讯息传递。 一般辅导或治疗上常用的方法,不是面对面的谘商就是访谈,但是人们都自然的会有防卫机转的心理,也无法将心中所有的问题完全呈现,如此很容易就错过真正的问题和辅导的良机。 绘画是最自然的方式,人从孩童开始就会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绘画时期,但是不管是那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心情感的流露。借着绘画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适时的给予协助,使能健全成长。 一、艺术治疗的定义 艺术治疗包括视觉艺术治疗、游戏治疗、舞蹈-运动治疗、音乐治疗以及诗词治疗,总之凡是透过艺术形式,而被运用为心理治疗的工具或媒介,以达到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简称AATA)下的定义:艺术治疗是透过艺术形式,运用在心理治疗的工具或媒介;允许人们透过口语、非口语的表达及艺术创作的经验,去探索个人的问题及潜能,以协助人们心世界和外在世界间更趋一致。(赖念华,民85;琼芳,民84;陆雅青,民83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创作是心意义的表达,它提供了一个非语

言的自然表达及沟通的机会。 一般在艺术治疗的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取向: (一)艺术创作本身即是治疗,透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当事人情绪上的冲突或困扰,并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 (二)将艺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则期所创作的作品和作品中所引发的一些联想,可以帮助个人维持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和谐一致的关系(陆雅青,民;琼芳,民)。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创作的过程,信任病人在自疗的自然发生,当创作结束时也就是治疗的完成。后者主利用作品去做更进一步的诠释、解读、分析,创作只是治疗的一部份。 二者皆主必需先与病人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关系,让病人能有一个开放、大胆创作的安全空间。艺术治疗的本质是基于对人性的关怀、爱与尊重,否则便很难发挥它的功效。 近几年来,艺术治疗以提升其地位,不再是治疗过程中的附属品,它能做的甚至比传统口语取向的心理治疗更为有效(Blatner,1992)。 二、艺术治疗的特色 艺术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来更被广为推广,想必艺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必有其独特之处(Blatner,1992)。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爱瑞克森(ERIK ERIKSON)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分析学家,是FREUD的学生。他的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或情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发展任务要完成,而且所有人都要经历这些阶段,顺序固定,不能颠倒。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危机必须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即是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遇到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或挑战。因此,爱瑞克森在陈述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时采用了两极的描述。成功地解决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心问题,或至少减轻这些压力,就可健康地进入下一阶段。反之,将导致不健康的结果而影响以后的心理社会发展。他认为人格的各部分是分别在人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形成的,个体通过个阶段的发展以形成完整的整体,如果出现行为异常或人格缺陷,多是由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及时解决。 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与护理要点: 第一期:婴儿期0-18个月,信任对不信任 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而且最重要的因素,人生第一年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父母)建立起信任感,学习爱与被爱。此期当婴儿接受口感输入时会有良好和愉快的感受,从而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同时,小儿的各种需要得到持续满足时,其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得以建立和巩固。相反,如果婴儿觉察到父母在自己需要时不一定出现,经常感受到痛苦、危险和无人爱抚,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婴儿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和怀疑情绪带入以后的发展阶段。另外,信任感还取决与父母对自己的信心,因为婴儿对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身体移情,即婴儿能够敏感地体会到母亲的情绪状态,若母亲焦虑,婴儿也会焦虑;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信任感是儿童对外界和他人基本信任感的来源。同时,爱瑞克森认为信任和不信任是相对的,所有婴儿应体验这两种经历,因为当婴儿有相当的不信任体验时,才能识别信任的体验。重要的是信任与不信任的比例,信任应当超过不信任,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时期。信任感发展的结果是乐观,对他人信赖,有安全感,愿意与他人交往,对环境和将来有信心。反之,易出现焦虑不安,以及对人的不信任感。 护理此期小儿时,应注意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除满足其食物和卫生等生理需要外,还应提供安全感和爱,在患儿经历痛苦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轻疼痛,并在结束后继续抚慰。对于长期住院的患儿,减轻父母的焦虑,鼓励家长参与护理活动,促进他们的情感联结。 第二期:幼儿期18个月-3岁,自主对羞愧或疑虑 小儿开始运用新掌握的运动和语言技能认识周围世界,并学习对自己的括约肌加以控制。小儿在这一期学会控制大便的释放,练习自主感和选择力,需要时保持,不需时放弃。这种自主感还表现在开始能够自由行走的幼儿,他们在运动能和智能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对周围环境的探索。他们想要单独完成每一件事,他们反复说“我”、“我的”,表示自我,爱用“不”表示自主性。自主感的建立基于父母经常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行动给予支持和鼓励。反之,如果父母经常怕孩子做不好,过分干预其自理活动,替孩子做每一件事,不允许他们去做想做的事,父母应注意用温和、适当的方式约束小儿促其按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帮助他们学会适应社会规则。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控制和自信感,反之,表现出缺乏自信,畏首畏尾等行为。 护理此期儿童时,应为小儿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并对其能力加以表扬,而不要评价其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鼓励幼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进食、穿衣、上厕所等。如果治疗或护理过程需要约束患儿时,应向其解释,并给予安慰,尽量缩短约束时间。 第三期:学龄前期3岁-6岁,主动对内疚 特点是被异性父母所吸引,并逐步理解自己的性别。活动能力加强,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已不终日守在父母身边,他们有无穷的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事物,经常问为什麽和如何发生等问题。主动性意味着儿童愿意发明或尝试一些新活动或新语言,他们自己制定计划,订立目标,并极力争取达到目标,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其他孩子或父母的行为。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取决于父母对孩子这些自创活动的反应。给予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去创造和实践,他们的自主感就可得到加强。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禁止他们有一些离奇的想法或游戏活动。 护理此期的儿童时,只要对儿童有益的主动行为加以赞扬,就能帮助小儿顺利度过此阶段。对住院的患儿提供创造新活动的机会,包括允许儿童使用无伤害的玩具或医疗用品做游戏,如用听诊器、叩诊锤等给布娃娃检查身体,让他们画画以表达心情。接受儿童的合理要求,倾听他们的感受,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教学教材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

艺术游戏辅导活动 游戏1:你说我画 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画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画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 游戏2:缠绕画 1、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 边的距离是1cm。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 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 以是线条、符号、数字、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 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 1、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 式,丰富画面,要立体。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第30卷 第3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5月 Vol.30 No.3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May ,2004 Ξ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陈建文,王 滔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社会适应可以解剖为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 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回答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关键词:社会适应;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8;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677(2004)0320034206 近年来,由于心理健康评定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实践操作上的需要,大家对心理健康的理论问题比 较关注。这些探讨都不由自主地涉及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问题。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考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另外个人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有人认为,社会适应其实就是心理健康的本质,还有人认为社会适应不应该是心理健康的标准[1][2]。尽管这些观点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其基本结论是都承认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上述研究的缺陷在于,其一是对社会适应的分歧性和片面性的理解;其二是没有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察。本文试图在全面分析社会适应的 基础上,系统地探讨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系统地分析,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3]。那么,通过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一、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其实就是指人们怎样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这个过程既是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发挥自身潜能,树立自我形象的个性化过程,也是个体通过掌握各种社会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的社会化过程,更是个体在必要的时候协调自我的需要与外在环境要求的关系的过程。关于这个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社会适应的过程,其二是社会适应的方式。我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适应过程与心理健康关于社会适应的过程,皮亚杰把它理解为有机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不断地与环境达成动态平衡的过程。有人对皮亚杰的适应过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展开,认为社会适应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要经历认知调节、态 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4]。这些观点充分强调了适应过程中认知的作用,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动机、人格等因素在适应过程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社会适应过程是个体以自身的各种心理资源组成的自我系统与各种刺激因素组成的社会情 4 3Ξ 收稿日期:2003206221 作者简介:陈建文(1969-)男,湖南郴州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人格心 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学;王滔(1970-)女,重庆市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

艺术游戏辅导活动 游戏1:你说我画 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画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画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游戏2:缠绕画 1、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边的距离 是1cm。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以是线条、 符号、数字、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 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 1、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式,丰富画 面,要立体。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4、站起来,转圈,从不同角度看作品,会发现什么? 5、欣赏其他组作品。

心理治疗方案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9.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强化法、系统 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 10. 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 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这是中小学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1. 系统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 病学家沃尔普,主要利用交互抑制或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矫正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系统脱敏法包含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三是 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先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12. 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 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

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 总称。认知治疗是 20 世纪 60-70 年代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 和方法。认识过程是个体情感和行为的中 介,适应不良的情感和行为与适应不良的 认知有关。 13. 来访者中心治疗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罗杰斯创立的,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 代表。来访者中心疗法具有同其他疗法不同 的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中公教育 202 充分相信人的潜力,认为来访者有能力找出 更好的应付现实生活的方法,而无需治疗者 来干涉;(2)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员不是指 导者,也不是权威或专家,而是一个有专业 知识的伙伴或朋友;(3)强调咨询员与来访 者之间应建立融洽的关系;(4)在整个治疗 过程中咨询者不给予指导,这也是来访者中 心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最根本的区别;(5) 关于咨询的内容,不是把重点放在来访者的 过去,不一定要追究来访者的病史,而是直 接处理来访者现在的情况,尤其是当前的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