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骨伤学习题

中医骨伤学习题

中医骨伤学习题
中医骨伤学习题

一、单选题(14分)

1、“抽屉试验”主要用于检查下列哪种疾病?

A、半月板损伤

B、股骨颈骨折

C、侧副韧带损伤

D、交叉韧带损伤

2、最易发生骨不愈合的骨折是:

A、骨盆骨折

B、股骨颈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股骨粗隆间骨折

3、肱骨髁上骨折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肘内翻

B、肘外翻

C、骨不愈合

D、骨缺血坏死

4、最易引起缺血性肌挛缩的骨折是:

A、肱骨髁上骨折

B、肱骨外科颈骨折

C、髋骨骨折

D、锁骨骨折

5、颅骨牵引主要用于:

A、腰椎骨折

B、骨盆骨折

C、颈椎骨折

D、股骨干骨折

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伤科专书是:

A、《诸病源候论》

B、《备急千金要方》

C、《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D、《世医得效方》

7、世界上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是:

A、龚庆宣

B、蔺道人

C、危亦林

D、王焘

8、骨盆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A、髋内翻

B、骨折不愈合

C、休克

D、骨化性肌炎

9、骨折这一病名出自:

A、《疡医准绳》

B、《伤科大成》

C、《外台秘要》

D、《伤科汇纂》

10、下肢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A、大粗隆到内踝尖

B、髂前上棘到内踝尖

C、肚脐到砪趾尖

D、大粗隆到外踝尖

11、最易引起桡神经损伤的骨折部位是:

A、肱骨上1/3骨折

B、尺骨中下1

/3骨折

C、腓骨小头骨折

D、肱骨中下

1/3骨折

12、胫骨结节骨牵引的进针方向是:

A、由外向内

B、由前向后

C、由上到下

D、由内向外

13、直腿抬高试验是检查哪种病?

A、骨盆骨折

B、颈椎病

C、腰椎间盘突出症

D、腰肌劳损

14、胸廓挤压试验是检查哪种病?

A、气胸

B、肋骨骨折

C、血胸

D、胸椎骨折

15、最早采用“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是:

A、危亦林

B、蔺道人

C、龚庆宣

D、华佗

16、《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的作者是:

A、朱棣

B、王肯堂

C、吴谦

D、己

17、损伤部位出现胀闷疼痛时可判断为:

A、气虚

B、气滞

C、气闭

D、气脱

18、肱骨下端正常的前倾角为:

A、10○~15○

B、15○~30○

C、30○~50○

D、40○~60○

19、正常跟距关节面所形成的结节关节角为:

A、15○~25○

B、25○~35○

C、30○~45○

D、45○~60○

20、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神经损伤

B、休克

C、髋内翻

D、骨内性肌炎

21、损伤肢体与健侧相比明显增长者多见于:

A、骨折畸形

B、肘关节后脱位

C、肩关节前脱位

D、髋关节脱位

22、“研磨试验”用于检查:

A、膝关节脱位

B、交叉韧带损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总论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第一章:发展史 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破伤风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清创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要正确的分层缝合, 正确包扎 4、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5、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7、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损伤部位外伤:皮、肉、筋、骨、脉损伤 内伤: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性质急性损伤: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慢性劳损:劳逸适度或体位不正确,导致外力长期累积于人体所致的病证 损伤时间新伤:是指2~3周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旧伤:宿伤,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受损部位破损情况闭合性损伤: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 开放性损伤:受到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皮肤黏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 受伤程度轻伤、重伤 职业特点生活性、工业性、农业性、交通性、运动性 理化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1.损伤的病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 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 由之不和。”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第三章诊断 一.损伤的症状体征 1.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 2.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骨折的主要体征之一)、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二.骨病的症状体征 骨病: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

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 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孝感市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伤科出科考试题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施行剖腹术、刮骨术的汉代医家是:【】A.葛洪B.巢元方 C.危亦林D.华佗 2.新伤临床上一般指发病后立即就诊者或几周以内的损伤: 【】 A.1周之内B.1~2周 C.2~3周D.3周以上 3.大腿周径测量部位常在髌上:【】 A.5厘米处B.5~10厘米处 C.10厘米处D.10~15厘米处 4.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骨折是:【】A.嵌入性骨折B.斜形骨折 C.青枝骨折D.横形骨折 5.疲劳骨折最好发于:【】 A.肱骨B.尺骨和桡骨 C.第二跖骨D.股骨 6.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时,若牵引力过大,容易出现:【】A.肌肉痉挛B.血管痉挛 C.骨断端分离移位D.以上都不是 7.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

A.肘外翻B.肘内翻 C.屈肘障碍D.伸肘障碍 8.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A.远端向前B.近端向后 C.远端向后D.近端向桡侧移位 9.桡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A.垂腕B.爪形手 C.小指感觉障碍D.第4、5指屈曲不全 10.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后期并发症是:【】A.髋内翻畸形B.髋关节炎 C.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髋关节半脱位 11.60岁以下内收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首先选用:【】A.手法复位B.骨牵引 C.内固定疗法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股骨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目的是防止:【】 A.缺血性骨坏死B.创伤性关节炎 C.迟发畸形D.骨化性肌炎 13.除哪项外都是脱位的特有体征:【】A.关节畸形B.关节盂空虚 C.弹性固定D.肿胀 14.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

中医骨伤学教学大纲.doc

《中医骨伤学》教学大纲 (供辅修本科班及骨伤专业使用) 前言 《中医骨伤学》骨伤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防治骨折和脱位的一门科学,是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有悠久的历史、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中医骨伤专业临床课程之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张安桢主编的《中医骨伤学》共八章,第一章总论,着重介绍常见骨折的诊疗。第二至第四章,着重介绍常见四肢骨折、颅骨与躯干骨折,诊疗,包括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 法及其他疗法等。第五至第八章,着重介绍常见关节脱位的诊疗,包括整复方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练功疗法及其他疗法等。 本课程教学分堂讲学及见习,共110学时,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可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 线、幻灯片、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及电视录像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临床见习时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 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使学生了解骨伤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 2 了解隋唐以来骨伤学的主要著作和成就。 3 掌握建国以来骨伤学的重大发展。 4 掌握骨伤等常见骨折与脱位诊疗方法及新发展。 教学内容: l 介绍骨伤学的源流和发展过程。 2 讲述历代骨伤学的主要成就。 3 列举事实说明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使骨伤学得 到了新生和发展。 第一章骨折概论 【目的要求】 !.熟悉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了解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其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其并发症。 4.掌握骨折的治疗(急救、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练功活动等)原则。 5了解骨折愈合标准。 【教学内容】 !.重点介绍骨折的定义、病因及分类,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因素、愈合标准和时间。 2.介绍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骨折的定义、分类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讲解)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总论 第一章:发展史 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适用夹板固定。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 5、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1、新伤:是指2~3周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旧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第三章、诊断 1、望诊:选择题 2、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中立位0 °法:每个关节由中立位(即0°到关节运动所达到的最大角度称之为关节活动度。 2)邻肢夹角法:以两段肢体的夹角计算关节最大活动度。 重点: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Eaten 'test)(做法、临床意义) 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 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直腿抬高试验(Laseque ' sign )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适;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觉该下肢有传导性疼痛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另:直腿抬高踝背伸试验,即加强试验) 5、骨盆挤压试验(Pelvic compression test )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分别于髂骨翼两侧同时向中线挤压骨盆;或患者侧卧,检查者挤压其上方的髂 嵴。如果该处出现疼痛,即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提示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6、搭肩试验(Dugas sign ) 患者端坐位或卧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 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即为搭肩试验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7、疼痛弧试验(Painful arc test ) 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其上肢,当肩外展到60 °120。范围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的外展痛称为疼痛弧,由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撞击所致,说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 8、回旋挤压试验(McMurray test)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有无裂伤。 重点9、抽屉试验 (Drawer test ) 又称前后运动试验,推拉试验,患者坐位或卧位,双膝屈曲90。,检者一手固定踝部,另一手推拉小腿上段,如能明显拉向前方约1cm,即前抽屉试验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若能明显向后推1cm即后抽屉试验 阳性,则为后交叉韧带损伤,若前后均能推拉1cm,即前后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第四章、治疗方法 1、内治法分期: 1)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活血法; 2)中期:伤后3?6周,多用和法”和缓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 活络法; 3)后期:伤后7周以上,多用补法”和温法”调理脏腑,补益气血。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

中医骨伤科重点笔记总结

1<1>.中医骨伤科学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骨”“正体”“伤科”。 2<4>.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中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并分为“从档内处”(前脱位)和“从臀上出”(后脱位)两种,利用手牵足蹬法复位。 3<6>.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载其创.的“悬吊复位法..... ”。 明.·薛己..撰《正体类要....》中序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4<6>.清.·吴谦..等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5<9>.损伤的分类..... : 1.) 按损伤部位....分:外伤(皮肉筋骨脉)和内伤(脏腑损伤以及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紊乱)。 2.) 按损伤性质....分:急性损伤(急骤暴力所致)和慢性损伤(劳逸失度或者体位不正确)。 3.) 按受伤时间.... 分:新伤(2~3周内)和旧伤(/宿伤)。 4.) 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闭合性损伤(钝性暴力损伤而无外部创口)和开放性损伤(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皮肤、粘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 5.) 按受伤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长短,受伤部位及其面积大小、深度)分:轻伤和重伤。 6.) 按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生活性损伤、运动性损伤、工业性损伤、农业性损伤和交通性损伤。 7.) 按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 分: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 6<10>.损伤的外因..... 主要是外力伤害,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四种。 7<11>.损伤的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和七情内伤等。 8<20>.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 9<21>.损伤..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10<21>.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11<22>.骨病..的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肿块、疮口与窦道、肌肉萎缩、肌肉挛缩。 12<23>.伤科局部望诊...... 包括:望畸形、望肿胀瘀斑、望创口、望肢体功能。 13<29>.测量肢体长.....度.时,应将肢体置于对称的位置上,而且先定出测量的标记,并做好记号,然后用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四肢长度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上肢..长度:肩峰—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 2.)上臂.. 长度:肩峰—肱骨外上髁 3.)前臂.. 长度: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 或 尺骨鹰嘴—尺骨茎突 4.)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内踝下缘 或 脐—内踝下缘(适于..骨盆骨折和髋部病变时) 5.)大腿.. 长度: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 6.)小腿.. 长度:膝关节内缘—内踝下缘 或 腓骨头—外踝下缘 14<30>.测量肢体周径......时,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时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 15<30>.中立位...0.°法.测量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为:见表1。 16<35>.各部位特殊检查.... 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见表2。 17<134>.伤科疾病/骨折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的治疗原则....。 18<48>.伤科的药物治法.... 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 19<48>.伤科内治法的初期...... 治法有:下法(攻下逐瘀)、消法(行气消瘀)、清法(清热凉血)、开法(开窍活血)。 <表1—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中立位0°法)>

中医骨伤学考核试卷及答案(3)

中医骨伤科试卷 ________ 一、选择题(50题×1分) (1~15题为A1、A2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桡神经损伤的体征是:() A 拇指不能对掌 B 四、五指夹纸试验阳性 C 腕下垂 D 小指侧感觉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2、伤筋的主要症状是:() A 疼痛、肿胀、麻木 B 疼痛、肿胀、异常活动 C瘀肿、功能障碍、畸形D瘀肿、疼痛、酸胀E疼痛、瘀肿、功能障碍 3、慢性劳损的疼痛特点是:() A 刺痛 B 胀痛 C 夜间痛甚,白昼减轻 D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E 活动时疼痛减轻,休息时加重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伤筋的并发症?() A 血管损伤 B 神经损伤 C 损伤性骨化 D 骨性关节炎 E 关节游离体 5、伤筋三期辨证用药时,中期是指:() A 伤后3~4天 B 伤后5~7天 C 伤后8~10天 D 伤11~14天 E 伤后3~14天 6、肩关节脱位常合并何种骨折?() A 关节盂边缘骨折 B 肱骨头骨折 C 肱骨外科颈骨折 D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7、屈曲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的复位基本原则是使() A 脊柱旋转 B 脊柱前屈 C 脊柱后伸 D 脊柱侧屈 E 以上都不是 8、疲劳性骨折多见于() A 第一跖骨 B 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 D 第四跖骨 E 第五跖骨 9、胫骨骨折可能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常见部位在() A 上端 B 上段 C 中下段 D 下端 E 以上都不是 10、股骨颈骨折移位采用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 A 外展外旋位 B 外展旋中位 C 收外旋位 D 收旋中位 E 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因素() A 感染 B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C 骨缺损 D 反复整复 E 未能解剖复位 12、骨与关节结核最多见于() A 膝关节 B 肘关节 C 脊柱 D 髋关节 E 肩关节 13、早期骨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 单一关节肿胀 B 血沉增快

中医骨伤科重点总结

手法运用原则: 早早期合理而及时施行手法,患者痛苦小,痊愈快,功能恢复好 稳施行手法要有力而稳妥,同时注意体位适当 准对局部解剖、伤病性质、移位方向确切掌握,动作要准确,用力适中,避免不必要动作巧手法要轻柔,以省力有效为度。切忌粗鲁,以免增加新的损伤。 手法的作用: 整复移位、消肿止痛、活络舒筋、保健强身 功能锻炼的作用: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促进骨折迅速愈合,防治筋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扶正祛邪 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 骨折合并伤和并发症: 合并伤:1.血管神经和内脏损伤 并发症:1.早期创伤性休克,感染,脂肪或血管栓塞,ARDS,MODS 2.晚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关节僵硬 骨折愈合: 1.血肿机化期 3周内 2.原始骨痂形成期 4-8周 3.股价改建塑性期 8周后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轴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 3.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4.在解除外固定后,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1min,下肢能徒步行走3min,并不小于30步 5.连续观察两周骨折不变形,观察的第一天为临床愈合日期 骨性愈合: 1.具备临床标准的条件 2.X线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年龄 2.健康情况 3.骨折断面的接触 4.断端的血运 5.损伤的程度 6.感染 7.治疗方法的影响 骨折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锁骨骨折整复及“8”字绷带固定法 整复方法: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术者将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腹伸肩。 固定方法:两腋下各置棉垫,用绷带从患侧肩后经腋下,绕过肩前上方,横过背部,经对侧腋下,绕过患侧肩前上方,绕回背部至患侧腋下,包绕8~12层,包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

中医骨伤科学 题型:名解10x3′填空20x1′ 简答4x5′ 论述3x10′ 一、名解 1.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是指尺骨半月板切迹以 下的上1/3骨折,桡骨头同时自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脱位,而肱尺关 节没有脱位。 2.盖氏骨折:即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尺桡远侧关节脱位。前臂旋转时,桡 骨尺切迹则围绕着尺骨小头旋转,若三角纤维软骨、尺侧腕韧带或尺骨茎 突被撕裂,则容易造成下桡尺关节脱位。 3.巴尔通氏骨折(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前,腕背伸位手掌着地, 外力使腕骨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造成桡骨远端背侧缘劈裂骨 折,伴有腕关节向背侧脱位或半脱位。 4.反巴尔通氏骨折(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腕关节呈掌屈位,手背先着 地,造成桡骨远端掌侧缘劈裂骨折,同时伴有腕关节向掌侧脱位或半脱位。 5.克雷氏骨折(伸直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关节 呈背伸位,手掌先着地,暴力引起桡骨远端骨折。畸形为:餐叉样畸形。 固定位置:屈曲尺偏。 6.开放性骨折:有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闭合性骨折:骨 折断端不与外界相通者。 7.肘后三角:肘部三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突,伸肘时, 这三点成一直线;屈肘时,这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8.贝雷氏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 9.牵拉肘: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又称牵拉肘。 10.颈干角(内倾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值在 110°–140°。 11.前倾角(扭转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间点的连线形成的角度, 正常值为12°–15°。 12.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向大转子尖各划一 线,再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三角形。 13.本奈氏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14.史密斯骨折(屈曲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腕关节急剧掌屈 所致。 15.餐叉样畸形:克雷氏骨折从腕部侧位观,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16.反常呼吸:多根肋骨双处骨折时,或者胸侧方多根肋骨骨折,由于暴力大, 往往同时有多根肋骨前端的肋软骨关节脱位或肋软骨骨折,使该部胸廓失 去支持,产生浮动胸壁,吸气时因胸腔负压增加而向内凹陷,呼气时因胸 腔负压减低而向外凸出。 二、填空 1.骨折的一般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 音、异常活动。 2.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骨痂改造期。 3.骨折的总体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职、医患合作。 4.锁骨中1/3骨折的典型移位机理是什么?近折段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试卷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施行剖腹术、刮骨术的汉代医家是:【】A.葛洪B.巢元方 C.危亦林D.华佗 2.新伤临床上一般指发病后立即就诊者或几周以内的损伤:【】A.1周之内B.1~2周 C.2~3周D.3周以上 3.大腿周径测量部位常在髌上:【】A.5厘米处B.5~10厘米处 C.10厘米处D.10~15厘米处 4.下列类型的骨折中最不稳定的骨折是:【】A.嵌入性骨折B.斜形骨折 C.青枝骨折D.横形骨折 5.疲劳骨折最好发于:【】A.肱骨B.尺骨和桡骨 C.第二跖骨D.股骨 6.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时,若牵引力过大,容易出现:【】A.肌肉痉挛B.血管痉挛 C.骨断端分离移位D.以上都不是 7.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A.肘外翻B.肘内翻 C.屈肘障碍D.伸肘障碍 8.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移位方向是:【】A.远端向前B.近端向后 C.远端向后D.近端向桡侧移位 9.桡神经损伤可出现的症状是:【】A.垂腕B.爪形手 C.小指感觉障碍D.第4、5指屈曲不全 10.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后期并发症是:【】A.髋内翻畸形B.髋关节炎 C.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髋关节半脱位 11.60岁以下内收型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首先选用:【】A.手法复位B.骨牵引 C.内固定疗法D.人工关节置换术 12.股骨髁间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力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目的是防止:【】A.缺血性骨坏死B.创伤性关节炎 C.迟发畸形D.骨化性肌炎 13.除哪项外都是脱位的特有体征:【】A.关节畸形B.关节盂空虚 C.弹性固定D.肿胀 14.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A.肩部疼痛、肿胀B.“方肩”畸形 C.搭肩试验阳性D.“靴样”畸形 15.肱骨外上髁炎又称:【】A.网球肘B.台球肘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骨折: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环者,称为骨折 2.脱位:关节遭受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3.石膏临界点:指石膏的硬化、定型阶段,一般需要10~20分钟。 4.骨骺损伤是小儿和青少年骨骼发育停止以前的一种特殊损伤。 5.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称骨折畸形愈合。 6. 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7. 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并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8. 弹性固定:脱位后,骨端位置改变,关节周围未撕裂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对脱位关节作被动运动时,虽有一定活动度,但存在弹性阻力,当除去外力后,脱位的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知识点 1.小夹板最初记载在葛洪《肘后救卒方》。 2.现存最早的骨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3.《诸病源候论》对伤科学的描述,清创疗方四要点:清创要早,要彻底, 要正确的分层缝合,要正确包扎为后世清创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4.华佗的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施行于剖腹手术、刮骨术,还创立了五禽戏, 似今练功疗法,可运用于骨伤科疾病之康复。 5.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为横断骨折火粉碎性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 损伤较严重;间接暴力引起骨折的特点:多在骨质较弱处造成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骨折处的软组织损伤较轻。 6.骨折的内因:年龄和健康状况;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骨骼病变。外 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筋肉牵拉;疲劳骨折。 7.骨折的类型: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为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骨骺分离、压缩骨折。移位的方式: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 8.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 9.小夹板固定的原理:a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b肌肉收缩的内在 动力c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操作步骤:以长骨骨折为例,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患者肢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夹板,并将所需用的固定器材均准备齐全,整复完毕后,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如需外敷药者将药膏摊平敷好,再将所需的压垫安放于适当的位置,用胶布贴牢。 将棉垫或棉纸包裹于伤处,勿使其有皱褶,将夹板置于外层,排列均匀,板间距1~1.5cm为宜。板的两端勿超过棉垫骨折线最好位于夹板之中央,由助手扶持板,术者依次捆扎系带,两端扎带距板端1~1.5cm为宜,防止滑脱。固定完毕后,如需附长板加固者,可置于小夹板的外层,医绷带缠绕;如需持续牵引者按牵引方法处理。 10.石膏外固定的特点:塑形好、固定确实可靠、无弹性、不能随时调整松紧 度、固定范围大。 11.功能复位标准:a对线: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矫正。b对位:长 骨干骨折对位至少应达1/3以上,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应达3/4左右。 C长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 自行矫正,成人则要求缩短移位不超过1cm。 12.骨折的并发症:外伤性休克、感染、内脏损伤、重要血管损伤、缺血性肌 痉挛、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脂肪栓塞、坠积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及结石、损伤性骨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迟发性畸形。 13.骨折的愈合过程就是“淤去、新生、骨合”的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期、原 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14.骨折的三期用药代表方:a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消於止痛药 膏、清营退肿膏,内用活血止痛汤,大成汤。b中期,接骨续筋。 外用接骨续筋药膏,内用续骨活血汤、桃红四物汤。C后期,舒筋活络,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外用万应膏,内用壮筋养血汤。 15.骨折迟缓愈合的影响因素:固定不恰当、局部血供差、感染、感染伤口中 有死骨或其他异物存在、过度牵引、骨折断端牵开的距离较大。 16.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固定: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部的 周围,短夹板放在内侧,若内收型骨折,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 若外展型骨折,大头垫应顶住腋窝部并在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三块长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扎带将夹板捆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用棉花垫好打结。 17.桡骨远端骨折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体征: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 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想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屈曲型骨折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 18.肱骨干骨折的特点:a中下1/3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b下1/3骨折发生断 端分离c中下1/3骨折易发生愈合障碍。 19.肱骨干骨折中下1/3如何移位:中1/3骨折时,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牵拉 而向外、向前;远端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上。下1/3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常呈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移位可因暴力方向、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而异,多位成角、内旋移位。 20.尺骨鹰嘴骨折的特点:a撕脱骨折、骨片骨折,骨折线可以不累及关节面b 骨折可以为横行、斜形、粉碎性c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可以延伸及尺骭d肱三头肌牵拉骨折引起的分离是主要的移位倾向。 21.股骨颈骨折按X线表现可分为外展型和内收型。外展型骨折常在髋关节外 展时发生,多为头下骨折,骨折端常互相嵌插,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成的倾斜角往往小于30度,骨折局部剪力小,较稳定,血运破坏较少,故愈合率高。内收型骨折常在髋关节内收时发生,多为颈中部骨折,亦可发生在头下部或基底部,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倾斜角往往在45度左右,颈干角小于正常值,如角度大于70度时,两骨折端往往接触很少且有移位现象,骨折处剪力大,极不稳定,血运破坏较大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高。临床上内收型较多见,外展型较少见。 22.锁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中外1/3处。首选手法整复。 23.肋骨骨折的并发症:血气胸最常见、肺不张等。 24.Denis于1983年提出“脊柱三柱”概念,即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前2/3 为前柱;后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后1/3为中柱;椎弓、关节突关节、棘突、椎板、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为后柱。脊柱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中柱的完整。凡损伤累计二柱以上结构均为不稳定性损伤。 25.骨盆骨折分为侧方压缩型、前后压缩型、垂直压缩型、混合型、撕脱性骨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重点 总论: 第一章:发展史 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载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 法。 2、蘭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 著。 3、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4、元·李仲南《永类欽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 曲型骨折,书中记载:“凡腰骨损断,先用门扉一片,放斜一头,令患人覆眠,以手悍止,下用三人拽伸,医以手按损处三时久。: 5、元·危宜林《世医得效方》最早施用“悬吊复位法“。 6、清·吴谦《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 推、拿、按、摩八法。 第二章、损伤的分类与病因病机 1、新伤:是指2~3周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 旧伤: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因某些诱因,隔一段时间又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2、损伤病机:明·薛己《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第三章、临床诊查 1、行痹: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疼痛; 痛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 着痹:关节酸痛,重着,痛有定处; 热痹:患部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 2、肌力的测定标准:(6级)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 Ⅳ级:能抗地心吸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 Ⅴ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的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Ⅵ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 test)(做法、临床意义) 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直腿抬高试验(Laseque’s sign) 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住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适;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觉该下肢有传导性疼痛麻木者为阳性。多见于坐骨神经痛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另:直腿抬高踝背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古属"折疡"、"金镞"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骨伤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发展着。7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能制造粗糙的石器和原始骨器工具,在原始人居住的山洞里发现很厚的灰烬与用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用火。20万年前"河套人"时期,石器有了很大进步,并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了原始的热熨疗法。原始人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常患筋骨痹痿之疾,《吕氏春秋·古乐》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

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反映古代人已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便逐渐产生导引法。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后世郭璞注解时认为,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在旧石器晚期(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骨针、骨锥和其他骨制尖状器具。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已有石镰。这种石镰,外形似近代的镰刀,可以砭刺、切割。《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并出现了外伤科名医--俞跗,由于当时创伤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外伤科医疗技术比其它科发达,并更早推广应用。 中医骨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较之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骨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

中医骨伤学重点

中医骨伤重点 名词解释: 一、骨折特征: 1畸形:骨折时常因暴力作用、肌肉或韧带牵拉、搬运不当使断位移位,出现肢体形状改变,而产生畸形。2骨擦音:由于骨折断端相互触碰或摩擦而产生,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而感觉到。 3异常活动: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骨折,可出现同关节一样能屈曲旋转的不正常活动,又称假关节活动。 二、缺血性肌挛缩: 是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产生的严重后果。上肢多见于肱骨髁上骨折或前臂双骨折,下肢多见于姑姑髁上或胫骨上端骨折。上、下肢的重要动脉损伤后,血液供应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前臂或小腿肌群因缺血而坏死。由于神经麻痹,以及肌肉坏死经过机化后形成瘢痕组织,肢体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可造成严重的残废。 三、脂肪栓塞: 为少见而严重的骨折并发症。成人骨干骨折,骨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脂肪侵入血流,形成脂肪栓塞堵塞血管,可以引起肺、脑等重要脏器或组织的缺血,因为危及生命。 四、坠积性肺炎: 下肢和脊柱骨折,须长期卧床,致肺功能减弱,痰涎积聚,咳出困难,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老人常因此而危及生命,故患者在卧床期间应多作深呼吸,或主动按胸咳嗽帮助排痰,注意练功活动。 五、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定义:尺骨半月切迹以下的上1/3骨折,桡骨头同时自肱桡关节、桡尺关节脱位,而肱尺关节没有脱位。临床三型: (一)伸直型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二)屈曲型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横断或短斜型骨折,并突向背侧、桡侧成角,桡骨头向后外方滑出。 (三)内收型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 六、盖氏骨折:即桡骨下l/3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脱位 临床三型: 第一型:桡骨干下l/3骨折(一般为青枝骨折)合并尺骨下端骨骺分离,均为儿童。 第二型:桡骨干下l/3横断、螺旋或斜形骨折,骨折移位较多,桡尺远侧关节明显脱位。 第三型:桡骨干下l/3骨折,桡尺远侧关节脱位并合尺骨干骨折或弯曲畸形。多为机器绞轧伤所致。七、脊髓震荡: 是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的超限抑制,脊髓功能暂处于生理停滞状态,随着致伤外力的消失,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无器质性改变,镜下也无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破坏,或仅有少量渗出、出血。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反射的完全丧失,一般伤后数十分钟感觉、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数小时后即可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八、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 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的冠状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2-15° 颈干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角度称内倾角,又称颈干角,正常值:110-140°之间 九、Du gas征(搭肩试验): 正常人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能触及到对侧肩膀。有肩关节脱位时患侧上肢屈肘,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不能摸到健侧肩峰,若以手掌触摸健侧肩峰时,则肘部不能贴近患侧胸壁,是为阳性。 十、肩周炎: 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称“冻结肩” 十一、疼痛弧: 是冈上肌腱炎的特征,指患肩外展未到60°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范围内时,疼痛较重,

中医骨伤

《中医骨伤科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骨折成角移位: 2.固定: 3.骨折 4.复位 5.稳定性骨折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 1、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正常值为___________。 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型。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并向内侧重叠移位。 5、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尺偏角为_____________。 6、骨折的急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桡骨下端骨折是指_____________,临床上可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_________________畸形,正面看呈___________________畸形。 9、脱位的特有体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__________________骨折或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骨折。 A、桡骨下端骨折 B、肱骨干骨折 C、尺骨下端骨折 D、肩关节脱位 2、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 A、裂缝骨折 B、螺旋骨折 C、横断骨折 D、嵌插骨折 3、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 A、受伤部位无畸形 B、无骨擦音 C、局部肿胀与瘀斑 D、以上均不能排除 4、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肱动静脉损伤 B、桡神经损伤 C、正中神经损伤 D、尺神经损伤 5、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创伤性髋关节炎 B、髋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复习

中医骨伤科学 题型:名解10x3'填空20xT 简答4x5' 论述3x10' 、名解 1. 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是指尺骨半月板切迹以下的上1/3 骨 折,桡骨头同时自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脱位,而肱尺关节没有脱位。 2. 盖氏骨折:即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尺桡远侧关节脱位。前臂旋转时,桡骨尺切迹则围 绕着尺骨小头旋转,若三角纤维软骨、尺侧腕韧带或尺骨茎突被撕裂,则容易造成下桡尺关节脱位。 3. 巴尔通氏骨折(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前,腕背伸位手掌着地,外力使腕骨 冲击桡骨远端关节面的背侧缘,造成桡骨远端背侧缘劈裂骨折,伴有腕关节向背侧脱位或半脱位。 4. 反巴尔通氏骨折(掌侧缘型骨折):跌倒时,腕关节呈掌屈位,手背先着地,造成桡骨 远端掌侧缘劈裂骨折,同时伴有腕关节向掌侧脱位或半脱位。 5. 克雷氏骨折(伸直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关节呈背伸位, 手掌先着地,暴力引起桡骨远端骨折。畸形为:餐叉样畸形。固定位置:屈曲尺偏。6. 开放性骨折:有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不与外 界相通者。 7. 肘后三角:肘部三点骨突标志是肱骨内、外上髁及尺骨鹰嘴突,伸肘时,这三点成一直 线;屈肘时,这三点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8. 贝雷氏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 -45°的结节关节角。 9. 牵拉肘: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幼儿,又称牵拉肘。 10. 颈干角(内倾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度,正常值在110°- 140。。 11. 前倾角(扭转角):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两髁中间点的连线形成的角度,正常值为 12°- 15°。 12. 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向大转子尖各划一线,再从大转子 尖端画一水平线,即成一三角形。 13. 本奈氏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14. 史密斯骨折(屈曲型桡骨远段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腕关节急剧掌屈所致。 15. 餐叉样畸形:克雷氏骨折从腕部侧位观,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16. 反常呼吸:多根肋骨双处骨折时,或者胸侧方多根肋骨骨折,由于暴力大,往往同时有 多根肋骨前端的肋软骨关节脱位或肋软骨骨折,使该部胸廓失去支持,产生浮动胸壁,吸气时因胸腔负压增加而向内凹陷,呼气时因胸腔负压减低而向外凸出。 、填空 1. 骨折的一般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 2. 骨折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期、骨痂改造期。 3. 骨折的总体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职、医患合作。 4. 锁骨中1/3骨折的典型移位机理是什么?近折段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上、向后移 位;骨折远折段受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的作用向下向内移位。 5. 肱骨干骨折的移位方向: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上时,骨折近段向前向内移位,骨折 远段向上向外移位: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骨折近段向外向前移位,骨折远段向上移位。 6.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头下部、颈中部、基底部(囊内骨折、囊外骨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