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①在25℃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1. 2.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

①在0℃下,硫酸铵溶液由初浓度调到终浓度时,每100毫升溶液所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25℃下100%硫酸铵是1L水中约加780g硫酸铵。可以在加进去之后,用微波炉加热到溶解为止,然后放置在过夜,第二天就会有晶体析出,这就可以了。

双蒸水中加入过量硫酸铵,热至50-60度保温数分钟,趁热滤出沉淀,在0度或25度平衡1-2天,有固体析出时即达100%饱和度,以氨水调节PH值至7.0。

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100度时为1.034g/ml,0度时为0.706g/ml 。因此,每100ml 蒸馏水加90gAR级结晶硫酸铵,80度溶解,趁热过滤,降至室温后即有结晶析出,应任其留存瓶中,使用前吸出所需的量,用28%的氨水调PH至7.2即可。结晶(要留着,随着温度变化,溶解度也会变化,你总要保证溶液中是饱和的,所以结晶留在瓶底,不需要再过滤,使用时取上面的溶液即可。pH7.0或7.2影响不大,也有调到7.4的,因为最后沉淀的蛋白一般都是用PBS稀释的。)

最方便的就是500ml水加半瓶250g硫酸铵剧烈搅拌,上层澄清的就是饱和的了。

另外较快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将过量的硫酸铵(参考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大多数,或干脆多加点)放在水浴箱内高温溶解,取出致室温放置至其平衡(会有硫酸铵重新析出),上清即为室温下的饱和硫酸铵

先将硫酸氨80克溶解到100水中,加热到80左右,溶解部分过滤,其余的再溶,仍有一部分结晶,过滤的溶液当降到室温的时候就会有结晶,平衡一两天,取上清用同时氨水调节PH值用。

硫酸铵沉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1.将事先配好的饱和硫酸铵溶液加入目标溶液中,这种方法精确度高,硫酸铵是弱酸性的,事先调好pH后,再补入溶液中pH变化小,适合于对pH敏感的蛋白(酶类)或要求比较高的实验。

2.直接将固体硫酸铵补入目标溶液中,这种方法比较快速,但是加入后溶液pH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适合于对pH不敏感的蛋白,这种操作应该能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

不同温度下硫酸铵饱和度计算表

在0℃硫酸铵终浓度,% 饱和度 硫酸铵初浓度,%饱和度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每100ml 溶液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0 10.6 13.4 16.4 19.4 22.6 25.8 29.1 32.6 36.1 39.8 43.6 47.6 51.6 55.9 60.3 65.0 69.7 5 7.9 10.8 13.7 16.6 19.7 22.9 26.2 29.6 33.1 36.8 40.5 44.4 48.4 52.6 57.0 61.5 66.2 10 5.3 8.1 10.9 13.9 16.9 20.0 23.3 26.6 30.1 33.7 37.4 41.2 45.2 49.3 53.6 58.1 62.7 15 2.6 5.4 8.2 11.1 14.1 17.2 20.4 23.7 27.1 30.6 34.3 38.1 42.0 46.0 50.3 54.7 59.2 20 0 2.7 5.5 8.3 11.3 14.3 17.5 20.7 24.1 27.6 31.2 34.9 38.7 42.7 46.9 51.2 55.7 25 0 2.7 5.6 8.4 11.5 14.6 17.9 21.1 24.5 28.0 31.7 35.5 39.5 43.6 47.8 52.2 30 0 2.8 5.6 8.6 11.7 14.8 18.1 21.4 24.9 28.5 32.3 36.2 40.2 44.5 48.8 35 0 2.8 5.7 8.7 11.8 15.1 18.4 21.8 25.4 29.1 32.9 36.9 41.0 45.3 40 0 2.9 5.8 8.9 12.0 15.3 18.7 22.2 25.8 29.6 33.5 37.6 41.8 45 0 2.9 5.9 9.0 12.3 15.6 19.0 22.6 26.3 30.2 34.2 38.3 50 0 3.0 6.0 9.2 12.5 15.9 19.4 23.0 26.8 30.8 34.8 55 0 3.0 6.1 9.3 12.7 16.1 19.7 23.5 27.3 31.3 60 0 3.1 6.2 9.5 12.9 16.4 20.1 23.1 27.9 65 0 3.1 6.3 9.7 13.2 16.8 20.5 24.4 70 0 3.2 6.5 9.9 13.4 17.1 20.9 75 0 3/2 6.6 10.1 13.7 17.4 80 0 3.3 6.7 10.3 13.9 85 0 3.4 6.8 10.5 90 0 3.4 7.0 95 0 3.5 100 0

硫酸铜晶体培养原理

原理:从硫酸铜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著增大,制取晶体常采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 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 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 (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硫酸铜溶液易结晶形成完整的大晶体,建议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大晶体。 CuO+H2SO4(浓)得到硫酸铜溶液,加热此溶液一直到沉淀不能溶解为止,冷却溶液,便能得到硫酸铜晶体。 要制备一块有规则的大晶体硫酸铜,首先要制备硫酸锕品种。其方法是。用蒸馏水和分析纯硫酸铜晶体既制一烧杯煮沸状态的近饱和溶液,然后将烧杯置于盛有热开水的面盆中(盖上表面器)让其自然冷却。开始出现晶种是在液体表面,慢慢长大下沉,过一会儿烧杯底上出现许多小品体。小心墩出品体,选用形状完整的晶体作晶种,并甩普通线扎牢作为下‘一步制备大晶体的晶种。制备大晶体硫酸铜要在保温杯中进行。方法是。先制备好一烧杯煮沸状态的饱和硫酸钢溶液(也可以用近饱和溶液),然后倒入保温杯中(保温杯事先用开水预热过),注意不可把杯底部的晶体倒入保温杯,最后将晶种置于溶液中央位置,将线一端系在杯盖上,盖好杯盏。过凡小时,一块有规则大晶体硫酸铜就形成了。实验关键。①必须用纯净晶体和蒸馏水。 ②容器必须十分清洁。③选用的晶种大小不论,但形状一定要完整。④保温杯中溶液不可有未溶勰的任何物质。几点说明;(1)放入撼种后一小时左右检查一次结晶情况。如果发现放入的品种消失了,说明溶液尚未达到饱和,可以另选一颗较大鼎种继续进行结晶实验l如果发现长大晶体形状不规则,说明品种形状没有选择好,应另换鼎种继续结晶

硫酸锌浸出液的净化

4硫酸锌浸出液的净化-概述

此外,还需要指出一点,在用锌粉置换的条件下,有析出砷化氢(H3As)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pH值下降,可能性就更大。 4.2.1.2锌粉置换法除铜镉 从热力学分析,采用锌粉置换Cu,Cd,Co,Ni均可净化得很彻底,但在实践中,采用锌粉置换净化Cu,Cd比较容易,而净化除Co,Ni就并不是那么容易。用理论量锌粉很容易沉淀除Cu,用几倍于理论量的锌粉也可以使Cd除去,但是用大量的锌粉,甚至几百倍理论量的锌粉也难以将Co除去至锌电积的要求。Co难以除去的原因,国内外较多的文献都解释为Co2+还原析出时具有高的超电压的缘故,同时还有一个反应速率的问题。 一般认为,锌粉置换除铜、镉受扩散控制,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改善传质条件,提高净化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某些副反应的发生。 (1)锌粉的质量与用量 锌粉的纯度应该比较高,除了不应带入新的杂质外,还应避免锌粉被氧化,以避免增大锌粉的耗量。从增大比表面以加速置换反应的观点考虑,锌粉粒度固然越小越好,但如果粒度过小会导致其飘浮在溶液表面,显然也不利于锌粉的有效利用。如果一次加锌粉同时沉积铜和镉,锌粉粒度一般为0.15~0.07mm;如果按两段分别沉积铜和镉,则可先用较粗的锌粉沉积铜,再用较细的锌粉沉积镉。对铜的沉积而言,锌粉用量约为理论量的1.2~1.5倍便足够了,但对镉来说,为了有效防止镉的复溶,需增加锌粉用量至理论量的3~6倍。当然,锌粉用量还与溶液成分、锌粉纯度与粒度有关,纯度低和粒度 粗的锌粉,其消耗量显然要大些。 (2)搅拌速度 置换过程是在搅拌槽中进行,提高搅拌速度以强化扩散传质对加速置换反应显然是有利的。从这一点出发,流态化床净化技术具有优越性。 (3)温度 提高温度既有利于置换反应的加速,也会增进锌粉的溶解和镉的复溶,一般以控制60~70℃为宜。对镉的置换来说,由于镉在40~55℃之间存在同素异形体的转变,当温度过高时会促使镉的复溶,工艺上一般控制在50~60℃之间。 (4)浸出液成分 浸出液的浓度低些固然有利于锌粉表面Zn2+的扩散传质,但如果浓度过低则因为增大了锌与氢之间的电势差而有利于H2的析出,从而导致锌粉消耗量的增大,故锌浓度一般以150~180g/L较为合适。溶液的PH值越低越有利于H2的析出,但会增大锌粉无益耗损和镉的复溶。在锌粉用量为理论量的3倍时,要使溶液残余的铜和镉符合要求,溶液的PH值应维持在3以上。如果溶液含铜高而需要优先沉积铜保留镉,则宜将中性浸出液酸化至含H2SO40.1~0.2g/L,以便活 化锌表面,促进铜的沉积。 (5)预防副反应的发生 前已述及,溶液中的砷和锑在置换过程中尤其在酸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会析出极毒气体AsH3和SbH3,因此,应尽可能在中性浸出时将砷和锑沉淀完全。 另外,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用锌粉置换沉积镉时,Cu2+具有催化作用,铜的 浓度以0.20~0.25g/L为好。 4.2.1.3锌粉置换法除钴镍

硫酸铵分级沉淀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 C ); 3.3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今天作的实验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硫酸锌水溶液的电积过程

硫酸锌水溶液的电积过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锌电积的实验过程,了解电积有关的仪器设备及操作,掌握槽电压、电流密度、电流效率以及电能消耗的测试与计算方法。 二、基本原理 锌电积一般采用Pb-Ag( 1%)合金作阳极,纯铝板作阴极,以酸性硫酸锌溶液作电解液。 当通以直流电时,阴、阳极发生以下电化学反应: 阴极 Zn 2++2e=Zn E o =-0.763V 阳极 H 2O-2e=1/2O 2+2H + E o =-1.229V 总反应 2221Zn H O Zn 2H O 2 +++=++直流电 三、实验方法、试剂和仪器设备 实验方法如图示: 试剂:硫酸锌,硫酸,铝板,铅板,抽水泵 仪器设备: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万用电表,电解槽 四、实验操作步骤 1、先将铝阴极置于天平称重并记下重量,然后将铝阴极放入电解槽内,取出测量其浸入溶液的实际尺寸并计算面积,再根据已确定的铝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出所需电流强度。 2、接线:将直流稳压稳流电源、电解槽、阴阳极等仪器联结好,即可通电,并记下通电起始时间、电流强度及槽电压。 3、通电开始实验正常进行,可按规定项目进行记录。 4、电解进行30~45分钟实验结束,关闭所有电源。同时取出铝阴极置于沸水中置2分钟,以除去硫酸盐结晶,然后放入烘箱烘干再取出称重,记下电解后阴极的重量。 五、安全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1、线路联结必须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经检查后方可通电,否则易损坏仪器设备并造成实验中断。 2、实验过程中,不得任意摆弄仪器开关、旋钮以及各接触点,以免因接触不良断电影响实验。 3、如遇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断电,应立即报告认真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六、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记录内容:实验日期、题目名称 A 、技术条件: a 、温度:室温 b 、阴极面积: m 2 c 、阴极电流密度:D K = 350~500A/m 2 d 、电流强度: A e 、同名极距:4~6cm f 、电解液成分(g/L):硫酸锌 0.75~0.8mol/L ,硫酸 1.0mol/L B 、电解前后铝阴极重量的变化。

将一恒定电流通过硫酸铜溶液

习 题 习题 1 将一恒定电流通过硫酸铜溶液1小时,阴极上沉积出铜0.0300 g ,串联在电路中的毫安计读数为25 mA 。试求该毫安计刻度的误差有多大? 习题 2 将两个银电极插入AgNO 3溶液,通过0.2 A 电流共30 min ,试求阴极上析出Ag 的质量。 习题 3 在Na 2SO 4溶液中通过1000 C 电量时, 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生成NaOH 和H 2SO 4的质量各多少? 习题 4 18°C 时,用同一电导池测出0.01 mol·dm ?3 KCl 和0.001 mol·dm ?3 K 2SO 4的电阻分别为145.00和712.2 ?。试求算:(1) 电导池常数;(2) 0.001 mol·dm ?3 K 2SO 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习题 5 已知18°C 时0.020 mol·dm ?3 KCl 的κ = 0.2397 S·m ?1。在18°C 时,以某电导池分别充以0.020 mol·dm ?3 KCl 和0.0014083 mol·dm ?3的NaCNS 酒精溶液时,测得的电阻分别为15.946和663.45 ?。试求算:(1) 电导池常数;(2) 该NaCNS 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习题 6 在25°C 时,一电导池中充以0.01 mol·dm ?3 KCl ,测出的电阻值为484.0 ?;在同一电导池中充以不同浓度的NaCl ,测得下表所列数据。(1) 求算各浓度时NaCl 的摩尔电导率;(2) 以m Λ对c 作图,用外推法求出。 ∞ m Λc / (mol·dm ?3) 0.0005 0.0010 0.0020 0.0050 R / ? 10910 5494 2772 1128.9 习题 7 在18°C 时,已知Ba(OH)2、BaCl 2和NH 4Cl 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04576、0.02406和0.01298 S·m 2·mol ?1,试求算该温度时NH 4OH 溶液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钴的现状与发展

硫酸锌溶液深度净化除钻的现状与发展 1概述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锌焙砂经过中性浸出所得的硫酸锌溶液含有许多杂质,其中有电位较锌正的杂质铜、镉、钻、碑、撲等,也有阴离子杂质氯、氟等。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电解极为有害,如降低电流效率、增加电能消耗,影响产品质量等。因此在电解前必须对这种溶液进行净化,把有害杂质除至允许含量。中性浸出所得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成分要求各厂不完全一样,概括如表1所示。 随着电解法生产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硫酸锌溶液的净化成为保证电解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为了强化生产,而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为此必须进行深度净液,使溶液中各种杂质的含量尽可能降低,以保证获得优质的电锌产品。 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很多电锌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机械化剥锌不仅省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然而实现了机械化剥锌的基本保证是析出的锌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和一定的厚度,要获得这样的析出锌也要求对硫酸锌溶液进行深度净化,使杂质含量降到足够低的程度,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由于热酸浸出的普遍采用,深度净化显得更为重要,由此看来,硫酸锌溶液的深度净化,对电锌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近年对深度净液都十分重视,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有的已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表1中性上清液和净化后新液要求成分 溶液/ (mg-lZ ) 元素 中性上清液净化后新液 Zn130?150/ (g,L、) 130 ~ 150/ (g-L-1) Cu240 ?4200.2-0.5 Cd460-680 1 ~7 As0.18-0.360.06-0.2 Sb0.30-0.400.05 ~ 0.1 Ge0.20-0.500.05 ~ 0.1 Ni20-700.1~ 0.5 Co10-350.2-0.6 Fe 1 ~7 1 ~5 F50 ~ 10050 ~ 100 Cl100-300100 - 300 Mn 3 000 - 6 000 3 000 ~ 6 000 SiO.50-7040-50

硫酸铵浓度表

附表一 1.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 在0℃硫酸铵终浓度,% 饱和度 硫酸铵初浓度,%饱和度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每100ml 溶液加固体硫酸铵的克数 0 10.6 13.4 16.4 19. 4 22.6 25. 8 29. 1 32.6 36. 1 39.8 43. 6 47.6 51. 6 55. 9 60.3 65. 69.7 5 7.9 10.8 13.7 16. 6 19.7 22. 9 26. 2 29.6 33. 1 36.8 40. 5 44. 4 48. 4 52. 6 57.0 61. 5 66.2 10 5.3 8.1 10.9 13. 9 16.9 20. 23. 3 26.6 30. 1 33.7 37.4 41. 2 45. 2 49. 3 53.6 58. 1 62.7 15 2.6 5.4 8.2 11. 1 14.1 17.2 20. 4 23.7 27.1 30.6 34. 3 38. 1 42. 46. 50.3 54. 7 59.2 20 0 2.7 5.5 8.3 11.3 14. 3 17.5 20.7 24. 1 27.6 31. 2 34. 9 38.7 42. 7 46.9 51. 2 55.7 25 0 2.7 5.6 8.4 11. 5 14. 6 17.9 21. 1 24.5 28. 31. 7 35. 5 39. 5 43.6 47.8 52.2 30 0 2.8 5.6 8.6 11. 7 14.8 18. 1 21.4 24. 9 28. 5 32. 3 36. 2 40.2 44. 5 48.8 35 0 2.8 5.7 8.7 11.8 15. 1 18.4 21. 8 25. 4 29. 1 32. 9 36.9 41. 45.3 40 0 2.9 5.8 8.9 12. 15.3 18. 7 22. 2 25. 8 29. 6 33.5 37.6 41.8 45 0 2.9 5.9 9.0 12.3 15. 6 19. 22. 6 26. 3 30.2 34. 2 38.3 50 0 3.0 6.0 9.2 12. 5 15. 9 19. 4 23. 26.8 30. 8 34.8 55 0 3.0 6.1 9.3 12. 7 16. 1 19. 7 23.5 27.3 31.3 60 0 3.1 6.2 9.5 12. 9 16. 4 20.1 23. 1 27.9 65 0 3.1 6.3 9.7 13. 2 16.8 20. 5 24.4 70 0 3.2 6.5 9.9 13.4 17.1 20.9 75 0 3/2 6.6 10.1 13. 7 17.4 80 0 3.3 6.7 10. 3 13.9

制取硫酸铜大晶体探究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大晶体实验探究报告 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班级:初三(4)班 组员:丘子贞、郑康维、谢广俊 作品名称:《蓝色妖姬》

实验名称:制取硫酸铜大晶体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①培养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简单分析能力 ②探究如何制取形状规则的硫酸铜大晶体 实验用品:250ml烧杯两个、碗、玻璃棒、医用纱布、小水盆、保鲜膜、棉线、头发、笔、小刀、小盒子、透明指甲油、五水硫酸铜(分析纯)试剂一瓶(500g/瓶) 前期实验记录(准备期):

后期实验记录(培养期):

①晶体表面突起的薄片状小晶体被轻易切除 ③打磨晶体后刀刃变浅红,现疑似铁锈的痕迹。 ④晶体继续按菱形轮廓慢慢生长。 晶体慢慢长大。到第7天时晶体长约4.5cm。 几天后晶体表面开始泛白,再具有光泽。 几天后晶体仍保持原有光泽。

实验结论: 硫酸铜晶体的形状是一定的,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和外界影响等各种因素,想要培养出完全规则的硫酸铜晶体非常困难。我们只能尽自己所能,培养出形状相对规则的硫酸铜晶体。 实际形成的晶体形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过归纳总结,想要培养出形状相对规则的硫酸铜晶体,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挑选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②使用头发绑晶核; ③等待热饱和溶液完全冷却并进行过滤后再把晶核放入; ⑤在溶液析晶的过程中要意防震防尘; ⑥取出晶体后要及时清理晶体上的各种突起。 制取硫酸铜晶体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只有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的操作,才有可能培养出理想的晶体。 实验体会: Part1:做探究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多做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多留意细微的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并进行简单分析。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通过咨询老师、查阅资料等方法解决。只有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勤于动手动脑的意识,我们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Part2:本次探究实验耗时近一个月,期间我们因经验不足、操作疏忽等因素,经历了数十次失败。但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果。这次探究实验经历也让我们懂得了:任何的成功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坚持。 改进建议: ①着手做实验前应先查阅大量资料,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以免在实验前期因经验 不足耗费大量时间; ②实验过程中应更加严格把控外界因素介入,以免影响晶体生长; ③实验过程中应更勤于拍照记录。 成果展示: 作品名称:蓝色妖姬

硫酸锌制备[步骤]

从废锌粉制备硫酸锌晶体 [步骤] 一、硫酸锌晶体制备 1.250ml烧杯中加入2g废锌粉(Zn∶Fe=9∶1,台称)和10.00ml硫酸(3mol/L,酸式滴定管。体积略低于理论值,使部分铁单质没有反应而以沉淀形式析出,可过滤除去。如此可大量减少后续步骤所需的NaOH,从而减少副产物Na2SO4的量),放热,10min 后缓慢放出气泡,加水20ml,温热,再反应20min; 2.加<1mlH2O2(体积略大于理论值,量杯),剧烈反应,溶液显澄清黄色。若1.中硫酸所加的量不足,此时溶液的pH值可能大于3.0(用pH试纸测),溶液中出现棕色沉淀。可逐滴加入硫酸至沉淀刚好溶解,溶液澄清,pH约在1.0左右。烧杯底部可见未反应的粉末。取几滴溶液加入到1mlK3[Fe(CN)6]中,无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已无亚铁离子。若呈现蓝色沉淀,可再加适量的H2O2(总量不要超过1ml); 3.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搅拌使溶液旋转。pH电极置于其中,pH计预先定 位好。逐滴加入1mol/LNaOH调节溶液pH值,可见少量淡黄色的氢氧化铁沉淀析出。当 -pH=3,改用0.05mol/LNaOH,调节溶液pH=4.00。尽可能做到不用H2SO4回调。用SCN 检测溶液中是否还存在铁离子。过滤,得无色澄清溶液; 4.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小火加热蒸发,至仅存少量液体,停止加热。略冷却(ZnSO4在15℃后易溶于水,Na2SO4在33℃时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抽滤,不要洗涤晶体。加10ml水重结晶,抽滤时可用2~3ml95%乙醇洗涤晶体,尽可能抽干,将晶体转移至称量瓶(预先用台称称好质量)中,半盖好,于干燥器中保存。 二、产品质量检测 1.称量产品质量,计算产率; 1.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检测是否含亚铁离子和铁离子; 2.将产品配成50g/L的水溶液,测其pH值; 3.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0.7g产品(称于烧杯中)溶于40ml水中,加3g酒石酸钾钠(可略加热溶解,冷却后再滴定。掩蔽Fe3+,以免其封闭EDTA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用10ml水洗涤烧杯并转入锥形瓶。加10mlpH=10的氨缓冲溶液,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0.1mol/L)滴定到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计算其质量分数。

在25时硫酸铜的饱和溶解度为14g 100g水

明诚中学高二化学ch2溶液课本例题、练习、习题整理昌哥化学屋第1页1. 在25℃时硫酸铜(CuSO4)的饱和溶解度为14g/100g水,而溶液密度约为1.14g/cm3。试问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体积莫耳浓度及重量莫耳浓度各为何?若将此溶液加热至60℃,密度降低为1.10g/cm3,试问其体积莫耳浓度及重量莫耳浓度又为何?已知铜、硫及氧的原子量各为63.5、32.0及16.0。2. 百草枯(paraquat,分子量282.3)又名巴拉松(paraxone),是常用的除草剂。然而当人、畜误食时,不仅会引起中毒,甚至会因而丧命。根据医学报导,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服用巴拉松超过5.00公克时即可能会致命。假设人体中水含量为体重之70%,并假设人体中水的比重为1.0,试问一般成年人体内巴拉松浓度为何时即可能会丧命?试以百万分数浓度与体积莫耳浓度 作答。3. 在25℃时,KCl溶解於水可吸收热量4.1kcal/mol,而LiCl溶解於水则释出8.9kcal/mol。若温度升高至60℃时,试预测上述二化合物之溶解度将有何变化? 4. 试根据右图预测下列化合物中何者溶於水(25℃)时会吸取较高热量?AKNO3 BKCl CNaCl 5. 试问25℃下水中氧气之溶解度为何?假设空气中氧气之分压为0.20atm。 6. HCl是一可溶於水的挥发性气体。由於溶解度甚佳,即使在1atm之下也可达到12M的浓度。试解释其原因。明诚中学高二化学ch2溶液课本例题、练习、习题整理昌哥化学屋第2页7. 一

水溶液中仅含有一种金属离子,可能是银离子或铅离子,试问如何有效鉴别该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8. 已知一溶液中含有铅离子、锌离子与钙离子,试问如何予以分离与鉴定?9. 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以及浓氨水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试剂,其密度与重量百分率如下所示,试计算各试剂之体积莫耳浓度,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10. 由於硫代硫酸钠式量158.10不易形成晶体,因此常导致硫代硫酸钠溶液呈现过饱和状态。现有100g硫代硫酸钠固体置於100g水中,加热溶解后,静置冷却至25℃。当溶液中加入一小颗硫代硫酸钠晶体后,大量针状硫代硫酸钠立即析出。晶体过滤分离后,测得质量为50.0g,而滤液密度为1.04g/cm3。假设所添加的晶体质量可忽略不计,试问硫代硫酸钠在25℃饱和溶解度为何?又此一浓度相当多少m或多少M?11. 氢氧化钙克式量:74.1g/mol与氢氧化钠同属强碱,但由於溶解度偏低,因此不常应用於酸碱滴定。已知CaOH2於25℃与100℃时的饱和溶解度分别为0.185与0.077,假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00g/cm3,且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若将100.00毫升的25℃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加热至100℃时,溶液中将析出多少克的氢氧化钙?明诚中学高二化学ch2溶液课本例题、练习、习题整理昌哥化学屋第3页12. 目前半导体工业常将砷As,原子量74.92或硼B加入矽Si,原子量28.09中,以制造N-型或P-型矽晶片,在用以制造光电二极

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

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是蛋白质变性吗?不是,是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水中析出 硫酸铵是轻金属盐,只有重金属盐(如硫酸铅、硫酸铜等)才会使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变性还有其他情况:1、加热。2、强酸。3、强碱。4、紫外线。5、福尔马林等有机物。6、重金属盐 胶体的“盐析”:加盐而使胶粒的溶解度降低,形成沉底析出的过程,是胶体的聚沉现象的一种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 或Na2SO4]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就叫做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盐析是什麽变化? 盐析 1.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溶解的物质析出的过程。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2.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 3.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搅拌加热,反应后形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水形成混合物。往锅内加入食盐颗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与甘油、水分离,浮在液面。(该反应用以制肥皂) 原理 :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由蛋白质周围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当用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中性盐对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于是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层减弱乃至消失。同时,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电荷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溶解度降低,使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答案补充 显然是物理变化啊没有生成新物质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电极电势的测定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电极电势的测定 XXX XX学院化学化工学院XX化学班 摘要:由于电极电势的大小不仅与电极的种类、溶液的浓度等因素有关、还与电池所处的温度密切相关。本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作为铜电极的电极溶液,采用对消法测定Cu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实验条件下的铜电极的电极电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值与实验温度下的理论值十分接近。 关键词:电极电势;测定;对消法;硫酸铜溶液 前言 电动势的测量方法,在物理化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验意义,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可以获得还原体系的许多热力学数据。如平衡常数,电解质活度,解离常数,溶解度,络合常数,酸碱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函数改变量等。[1]但在电化学中,电极电势的绝对值至今无法测量,在实际测量中是以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作为零标准,然后将其它被测的电极(被研究电极)与它组成电池,测量该电动势即为该被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使用标准氢电极不方便,在实际测定时常采用第二级的标准电极,甘汞电极(SCE)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2]测量电池电动势必须在电池处于可逆条件下进行。通过因此需用对消法来测定电动势。对消法测定电动势就是在所研究的电池的外电路上加一个方向相反的电压。当两者相等时,电路的电流为零,此时测得的电势降为电池真正的电动势。 [3][4][5] 1实验部分 1.1仪器试剂 UJ-25型电位差计1台;检流计1台; 低压直流电源1台;标准电池1只; 干电池(1.5V)2节;铜电极1支; 甘汞电极1支电极管1只; 电极架1只;电线若干; 烧杯(100mL)6个;容量瓶(50.00mL)5个 硫酸铜溶液(0.50mol?L-1);氯化钾(分析纯) 1.2实验步骤 1.2.1 配制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 将0.50mol/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成0.40mol/L、0.30mol/L、0.20mol/L、 0.10mol/L共计五个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铜电极的电极溶液 1.2.2 制备饱和氯化钾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钾固体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溶液有晶体析出制得饱和氯化钾溶液。

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研究

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是否可以用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取Cu(OH)2,长期以来,有2种观点:傅鹰著《大学普通化学》(下)第562页和文献[1】及高中的许多资料中都认为该法是可行的;而尹敬执等合编《基础普通化学》(下)第565页及文献[2】中认为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并不能得到Cu(OH)2沉淀。文献[2】中讲:“实际情况是,当加入氨水的量少时是生成绿色的碱式硫酸铜[Cu2(OH)2SO4或Cu4(OH)6SO4]沉淀;当加入氨水的量多时,沉淀又会溶解生成深蓝色的CuSO4•4NH3•H2O。因此,在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并不能得到真正的Cu(OH)2沉淀。”我们抱着存疑求真的态度,对是否可以用CuSO4溶液与氨水反应制取Cu(OH)2进行了实验探索,结论是:CuSO4 溶液与少量氨水反应生成的是碱式铜盐(如Cu2(OH)2 SO4);与过量氨水反应可以得到Cu(OH)2和碱式铜盐(如Cu2(OH)2SO4)的混合物。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和主要试剂 试管,烧杯,干燥器,离心机,漏斗,氨水(浓),盐酸(稀),40%乙醛,HNO3(稀),CuSO4,BaCl2,NaOH,H2SO4(浓),CaCl2,均为分析纯。 2.2 实验过程 配制CuSO4 溶液(饱和,1%,3%,6%,9%,12%),2.0 mol/L NaOH溶液,1.0 mol/L BaCl2 溶液各100 mL备用。 2.2.1 CuSO4 溶液与少量氨水反应 [实验1] 取20 mL饱和CuSO4 溶液于洁净小烧杯中,滴入5~7滴浓氨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观察到出现浅蓝色沉淀。将含有浅蓝色沉淀的液体用离心机分离后,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沉淀,至洗涤液中用1.0 mol/L BaCl2 溶液检验不出SO2-4离子为止,滤纸上得到浅蓝色沉淀物。 [实验2] 取少许上述浅蓝色沉淀于洁净试管中,用稀HCl溶解,然后再用1.0 mol/L 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浅蓝色沉淀物中有 SO2-4存在。 [实验3] 取少许上述浅蓝色沉淀于洁净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液体至沸腾,不见有分解变黑生成CuO的现象发生,可以初步认

硫酸锌溶液的净化工艺技术

硫酸锌溶液的净化工艺技术 一、硫酸锌溶液成分及其净化方法 锌焙砂或其他的含锌物料(如氧化锌烟尘、氧化锌原矿等)经过浸出后,产出中性浸出液,虽然在浸出过程中通过控制终点酸度使Fe3+完全水解沉淀的同时,除去了砷、锑等部分杂质,但是残存的许多杂质(如Cu,Cd,CO,Ni,AS,Sb,Ge等)对锌电解沉积过程有极大危害,会使电解电流效率降低、增加电能消耗、影响阴极锌质量、腐蚀阴极和造成剥锌困难等。 因此,必须通过溶液净化,将危害锌电积的所有杂质除去,产出合格净化液才能送至锌电解槽。中彭化工环保技术生产。 表1 中性浸出液的成分范围及平均含量(g/L) 净化的目的是将中性浸出液中的铜、镉、钴、镍、砷、锑等杂质除至电积过程的允许含量范围之内,确保电积过程的正常进行并生产出较高等级的锌片。同时,通过净化过程的富集作用,使原料中的有价伴生元素,如铜、镉、钴、铟、铊等得到富集,便于从净化渣中进一步回收有价金属成分。 净化方法按其净化原理可分为两类:①加锌粉置换除铜、镉,或在有其他添加剂存在时,加锌粉置换除铜、镉的同时除镍、钴。根据添加剂成分的不同该类方法又可分为锌粉-砷盐法、锌粉-锑盐法、合金锌粉法等净化方法;②加有机试剂形成难溶化合物除钴,如黄药净化法和亚硝基β-萘酚净化法。各种净化方法的工艺过程概要列于表2。 表2 各种硫酸锌溶液净化方法的几种典型流程

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各厂中性浸出液的杂质成分与新液成分控制标准不同,故各厂的净化方法亦有所差别,且净化段的设置亦不同。按净化段的设置不同,净化流程有二段、三段、四段之分。按净化的作业方式不同有间断、连续作业两种。间断作业由于操作与控制相对较易,可根据溶液成分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生产,为中、小型湿法炼锌厂广泛应用。连续作业的生产率较高、占地面积少、设备易于实现大型化、自动化,故近年来发展较快,但该法操作与控制要求较高。 由于铜、镉的电位相对较正,其净化除杂相对容易,故各工厂都在第一段优先将铜、镉首先除去。利用锌粉置换除铜、镉时,由于铜的电位较镉正,更易优先沉淀,而锌粉置换除镉则相对困难些,需加入过量的锌粉才能达到净化的要求。 由于钴、镍是浸出液中最难除去的杂质,各工厂净化工艺方法的差异(表2)实质上就在于除钴方法的不同。采用置换法除钴、镍时除需加添加剂外,还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并加入过量的锌粉才能达到净化要求。或者使用价格昂贵的有机试剂,合理选择除钴净化工艺可降低净化成本。 二、锌粉置换除铜、镉

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表

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1.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

2.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25℃) 3.不同温度下饱和硫酸铵溶液的数据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 表1 配制Tris-甘氨酸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胶所用溶液 溶液成分 不同体积(ml)凝胶液中各成分所需体积(ml) 5 10 15 20 25 30 40 50 6% 水 2.6 5.3 7.9 10.6 13.2 15.9 21.2 26.5 30%丙烯酰胺溶液 1 2 3 4 5 6 8 10 1.5 mol/L Tris (pH8.8) 1.3 2.5 3.8 5 6.3 7.5 10 12.5 10% SDS 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10%过硫酸氨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TEMED 0.004 0.008 0.012 0.016 0.02 0.024 0.032 0.04 8% 水 2.3 4.6 6.9 9.3 11.5 13.9 18.5 23.2 30%丙烯酰胺溶液 1.3 2.7 4 5.3 6.7 8 10.7 13.3 1.5 mol/L Tris (pH8.8) 1.3 2.5 3.8 5 6.3 7.5 10 12.5 10% SDS 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10%过硫酸氨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TEMED 0.003 0.006 0.009 0.012 0.015 0.018 0.024 0.03 10% 水 1.9 4 5.9 7.9 9.9 11.9 15.9 19.8 30%丙烯酰胺溶液 1.7 3.3 5 6.7 8.3 10 13.3 16.7 1.5 mol/L Tris (pH8.8) 1.3 2.5 3.8 5 6.3 7.5 10 12.5 10% SDS 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10%过硫酸氨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TEMED 0.002 0.004 0.006 0.008 0.01 0.012 0.016 0.02 12% 水 1.6 3.3 4.9 6.6 8.2 9.9 13.2 16.5 30%丙烯酰胺溶液 2 4 6 8 10 12 16 20 1.5 mol/L Tris (pH8.8) 1.3 2.5 3.8 5 6.3 7.5 10 12.5 10% SDS 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10%过硫酸氨0.05 0.1 0.15 0.2 0.25 0.3 0.4 0.5 TEMED 0.002 0.004 0.006 0.008 0.01 0.012 0.016 0.02

实验六--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电极电势的测定

实验六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电极电势的测定 【目的要求】 1. 测定Cu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和Cu电极的电极电势 2. 学会一些电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3. 掌握电位差计的测量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预习要求】 1.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电位差计、标准电池和检流计。 2.了解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概念及其制备。 3.了解通过原电池电动势测定求算有关热力学函数的原理。 【实验原理】 见天津大学版《物理化学实验》书 【仪器试剂】 UJ-25型电位差计电度装置一套 标准电池直流复射式检流计 甲电池镀铜溶液 饱和甘汞电极硫酸铜(分析纯) 电极管氯化钾(分析纯) 铜电极 电极架

图1 UJ-25型电位差计图2 检流计 【实验步骤】 一、电极制备 铜电极 将铜电极在约6mol·dm-3的硝酸 溶液内浸洗,除去氧化层和杂物,然后 取出用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淋洗.将铜 电极置于电镀烧杯中作阴极,进行电镀, 电流密度控制在20mA·cm-2为宜。其 电镀装置如图所示。电镀半小时,使铜 电极表面有一层均匀新鲜铜,再取出。 图3 制备电极的电镀装置 二、配制不同浓度的CuSO4溶液 将1mol/L的CuSO4溶液分别配制成0.1mol/L、0.2mol/L、0.3mol/L、0.4mol/L、0.5mol/L共计五个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铜电极的电极溶液 将饱和KCI溶液注入50ml的小烧杯中作为盐桥,再将上面制备的不同浓度的铜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置于小烧杯内,即成Cu-甘汞电池, Hg|Hg2Cl2|KCl(饱和) ‖Cu SO4 (xmol.L-1) |Cu 三、电动势的测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