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

填空,选择

1、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开端。

2、20世纪初的文学改良运动,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新文体运动”。

3、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标志。

4、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同年2月,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刘半农响应其“文学革命”。

5、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思想革命》,提出“为人生”的文学口号,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

6、1918年5月,鲁迅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第一篇具真正现代意义的小说。

7、胡适、刘半农、沈尹默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

8、1924年11月,《语丝》周刊创办,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语丝文体”,获“语丝派”称号。

9、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较深。徐志摩原名徐章垿,有诗歌《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等。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新格律诗理论奠基人,出版诗集《红烛》和《死水》。

10、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分子的斗争。1922年,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与《学衡》相呼应的有甲寅派章士钊的《甲寅》的复古论。

11、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为发表《狂人日记》时的笔名。

12、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的《鼻涕阿二》塑造了一个与阿Q一样不觉醒的乡村妇女形象。

13、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同时发展的还有表现自我的小说,取材多为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琐事,故称“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

14、浪漫抒情小说文学流派的精神主导是郁达夫和郭沫若,代表作有郁达夫《沉沦》、郭沫若《漂流三部曲》。

15、1925年前后,有人开始尝试革命文学创作,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赤,他此时期代表作《少年漂泊者》、《短裤党》。《短裤党》可视作20年代文学与下一阶段文学的过渡期作品,已明显体现出下一阶段左翼文学的优点与缺失。

16、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2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1921年结集出版的《沉沦》,《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

18、1917年2月,胡适《白话诗八首》已使用白话,但未脱旧诗词体式的束缚。1918年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九首白话诗标志新诗在新语言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9、胡适的诗集《尝试集》于1920年3月初版,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20、郭沫若的《女神》为诗坛开了浪漫的新风。

21、湖畔诗人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汪静之诗集《蕙的风》,诗合集《春的歌集》。

22、对诗坛影响重大的小诗是冰心的《繁星》、《春水》。有影响的还有宗白华《流云》。

23、冯至的诗受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影响,有诗集《昨日之歌》,鲁迅称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24、象征诗派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李金发三本诗集《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

25、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1919年发表新诗时的笔名,后以此为号。

26、闻一多诗论核心内容是讲究“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7、《新青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杂文的摇篮。1918年4月设立“随感录”栏目。

28、“杂感录”文体的开创者,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杂感文数量最多。在杂感文创作中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鲁迅。除了杂文,鲁迅这一时期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

29、五四时期的十年中,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有冰心、朱自清等。“冰心体”魔力大。

30、20年代中期,一批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归国后结成“现代评论”派,其重要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等。

31、30年代文学的开端是1928年新文学队伍发生的新的组合以及随之开始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3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33、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34、决定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还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创作。

35、无产阶级作家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三次重大论争: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梁实秋针对左翼作家);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关于“大众语”的论争。

36、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乌镇人。他就发表了《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成为稍后成立的文学研究会的基本精神之声。他的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有中长篇小说《林家铺子》。1933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子夜》。1940年前后创作《腐蚀》。

37、《小说月报》是文研会的会刊。茅盾改组了《小说月报》,并担任杂志的主编工作。

38、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老舍,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等。

40、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中篇小说《边城》,描绘了湘西世界。

41、东北作家群: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罗烽等。(选择)

42、“新感觉派”作家群:施蛰存(《梅雨之夕》)、穆时英(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和“鬼才”)、刘呐鸥。这批作家的优秀作品还有王鲁彦《野火》(即《愤怒的乡村》)、王统照《山雨》、许地山《春桃》、李喆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43、唯美派诗歌主要指后期新月派和现代派的诗歌创作。新月诗歌主要创作力量徐志摩、陈梦家、饶孟恺、林徽因、方玮德、卞之琳等。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戴望舒、何其芳、金克木、卞之琳、林庚、徐迟、李白凤等。

44、臧克家——“农民诗人”、“乡土诗人”。

45、艾青,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46、戴望舒,原名戴梦鸥。“现代诗派”代表性作家,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代表作《雨巷》。

47、散文界存在着两种主导的价值取向之争,即“论语”派和“太白”派的交锋。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主要撰稿人有周作人、俞平伯、刘半农等,继而又创办了《人间世》、《宇宙风》等。

48、30年代各种体式的散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游记散文、传记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都出现了优秀的作家作品。在抒情散文方面,何其芳抒情散文集《画梦录》,丽尼散文集《鹰之歌》;叙事散文方面,李广田《画廊集》,陆蠡《海星》、《竹刀》;哲理散文方面,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梁遇春《春醪集》;游记散文方面,郁达夫《屐痕处处》;传记散文方面,沈从文《从文自传》。

49、40年代的文学形成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

50、1945年到1949年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论争源于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

51、40年代的论争还有1938年张天翼小说《华威先生》引起的关于抗战文学“讽刺和暴露”问题的讨论。

52、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解放区文艺思潮的核心内容。

53、国统区文学: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的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局茶馆里》、艾芜《石青嫂子》、茅盾《腐蚀》、萧红《马伯乐》、张恨水《八十一梦》;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文化探询与反省的:沈从文《长河》、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师陀《无望村的馆主》;关注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作品:钱钟书《围城》。

54、40年代文坛一批女作家引人瞩目,张爱玲和苏青。苏青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

55、4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徐訏和无名氏(卜乃夫)为代表的“现代罗曼司”小说。徐訏有《风萧萧》、《鬼恋》,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海艳》。

56、1938朗诵诗运动热潮,光未然《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

57、40年代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58、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

59、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聚集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女)、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女)、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查良铮)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者”。1980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因而被称为九叶诗派。

60、七月派小说家路翎,原名徐嗣兴。

61、鲁迅作品:3部小说集:

《呐喊》14篇,《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明天》《头发的故事》《白光》

《彷徨》11篇,《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头子》《孤独者》《伤逝》《兄弟》《离婚》

《故事新编》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两地书》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由周作人、蒋百里、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在创作上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创作方法强调写实主义,对文坛上流行的鸳鸯蝴蝶派文学进行了批判。以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小说月报》为会刊。

2、创造社

创造社于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日本留学生。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创造社新增了李初犁、冯乃超等人,提倡革命文学,思想明显左倾。

3、问题小说

1921年后,文学研究会提出的“为人生”引起了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广泛思考。出现了“问题小说”的兴盛期。问题小说以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卢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为代表作。问题小说是以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黑暗的批判为目的的。问题小说总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文学形象性和生动性欠缺是它的主要不足。

4、乡土文学作家群

乡土文学作家群崛起于1923年左右,代表作家有废名、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等。这些作家都出身于全国各地的乡村,当时寓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在五四新的思想文化的观照下,他们对故乡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也促使他们拿起笔,对他们记忆中的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描摹与揭示。以深厚的主体情感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真切的描摹和心灵拥抱,是乡土文学小说作家群的突出特点。含泪的批判是他们创作的另一突出特征。创作特点是写实的创作方法。

代表作品有:彭家煌《陈四爹的牛》、台静农《红灯》、许钦文《石宕》、废名《浣衣母》等。

5、左翼作家群

指那些能够自觉感应时代脉搏,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以文学为革命呐喊的革命作家群。代表作家主要有蒋光慈、华汉、柔石、丁玲等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期的革命作家及“左联”成立后出现的一批青年作家,如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以及“东北作家群”中的萧红、萧军等人。

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一代青年奔向光明、走上革命道路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作家缺乏充分的革命斗争经验,致使作品缺少真实感,思想、热情远甚于形象,存在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更有一些作品未脱小资产阶级情调,热衷表现“革命加恋爱”主题,这都表现了初期革命文学的不成熟。

代表作品有: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丁玲《韦护》、《莎菲女士的日记》、张天翼《包氏父子》、沙汀《法律外的航线》、艾芜《南行记》、叶紫《丰收》、萧红《生死场》等。

6、京派作家群

20年代末至30年代,滞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亦称“北方作家”派。其涉及面较广,包括一大批作家、诗人、理论批评家。就小说而言,主要有老舍(前期)、废名、沈从文、萧乾、卢焚、老向等。

代表作品有:老舍《骆驼祥子》、废名《莫须有先生传》、沈从文《边城》、《三三》、《八骏图》、萧乾《篱下集》、《栗子》、卢焚《谷》、《落月光》等。

简答、论述

1、《在酒楼上》中吕纬甫的人物形象。

答:(1)“我”和吕纬甫是同一个自我的两个侧面或两个自我的对话。

吕纬甫这一形象与作者鲁迅有八分相似。如:“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鲁迅也曾有一个小兄弟和文中吕纬甫的弟弟相似。

(2)吕纬甫曾是个反对旧思想,宣扬新思想的革命青年,但最后仍是变成了向现实低头的苟活者。

吕纬甫在学生时代曾是个充满斗志、热爱生命、思想新潮的闯将,他曾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他曾是个勇敢挑战封建神权的革命青年。但是,随着社会趋势的改变,吕纬甫选择了与原先的自己背道而驰的道路,他对待事物敷敷衍衍,模模糊糊。他教起了曾经反对的旧思想——《女儿经》,“子曰诗云”。他完全成了一个麻木不仁,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3)尽管他堕落、消沉,但仍有人情味。

吕纬甫本身有种虚无感,但这种虚无感并没有使他失去对生活的眷恋。因为他还有年迈的母亲,亲情使他有了生活羁绊,抵御了这种虚无感。他为小兄弟迁葬,为阿顺送花,都是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骗骗母亲,使她安心一些”,浓浓的亲情内含其中。

2、《苦雨》的人生态度。

答:作者一方面认为人生多苦难,另一方面则是只要不以这“苦”为苦,就能超越苦海,享受平凡人生之乐。

(1)文章开始落笔写喜雨,接着写3次遇雨的欢喜,但都是过去或想象中的雨。想象中的喜雨和现实中的苦雨形成了两相对照。显示现实中的雨更苦。

(2)现实中的雨无半点浪漫主义的事,给人带来的是灾害,至少是不方便。淋坍了西墙因此招来“梁上君子”等等。

(3)作者平静地叙述雨给他带来的不便,雨水浸湿了书房一寸深浅很不便,但作者又说“倘若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一看却没有水,恐怕那时反觉失望”,这是作者苦中作乐。(4)又转入写喜雨,喜欢雨的一种是小孩,另一种是蛤蟆。小孩是无功利心的,无忧无虑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成人往往受到各种利害关系的制约,所以小孩最具游戏精神;蛤蟆喜雨是自然的天性。当人能够与自然界的生物沟通合一时,就能体会蛤蟆叫声中的喜悦,即物我合一。

(5)现实是苦涩的,作者告诉我们返璞归真,回归童心和回归自然,物我合一就能超越现实的苦涩,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

3、分析《天狗》的特点。

答:(1)内在律。情绪的自然涨落,这一诗学观的极端化的创作。情感的宣泄,通篇狂呼呐喊是狂躁、焦灼的呼喊,正体现了五四时代“暴躁凌厉”之气,那种扫荡一切旧事物的时代情绪。痛快淋漓地宣泄,随兴而起,兴尽而止。

(2)取材民间传说。天狗本是邪恶的力量,作者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把天狗作为天上的叛逆者、破坏者来歌颂。诗人借天狗形象来表现五四时代精神。

(3)强烈的自我色彩。连用29个“我”,充分表现五四时代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时代精神。

(4)动词句的使用。21句诗句以动词为主干。《天狗》中的动词是极具强度和力度的行为动作,借此进行情感的表达,便富有了气势和力度。给阅读带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4、《铸剑》和《女吊》如何表现复仇主题的?

答:《铸剑》的复仇通过眉间尺与黑色人两个人物形象表现。

复仇是人类最激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眉间尺身负刻骨铭心的父仇,他离乡远行,替父报仇。但复仇之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和善良性格而变的崎岖,还因此败露了他的目的,遭到追杀,刺杀王的行动因此交由黑色人来完成。黑色人是一个复仇使者,他性格刚毅坚强,有勇有谋,他设计让王头落入金鼎内,最后三头相搏,与眉间尺合力将王头置于死地。复仇结束,但文章并没有结束,而是安排了人们“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最后“大出殡”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如此大费周章的复仇行动最后是无意义的狂欢。

鲁迅感情上对复仇无疑是十分倾心的。《女吊》是鲁迅临终前完成的作品,生命即将走尽,还念念不忘复仇精神,可见他对复仇的执着与坚持。他将“女吊”形容为带有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的鬼魂,也以“会稽乃报仇雪恨之乡”为豪。强调女吊的女性身份,因此女吊的复仇即弱者的复仇。文章还在写女吊出场前写男吊,为女吊蓄足了气场,而女吊出场后,又与男吊的强悍形成对比,写她穿红,强调了女吊是“女性柔弱外表下有强烈的复仇性”。然而女吊一出场,作者就匆匆结束这部分,可以说是作者情绪的转折,也是文气的转折。其实女吊真正要做到事情是“讨替代”,是害人而非复仇。作者主张复仇,但绝不是害人。强调永不忘仇恨,永不忘复仇。

5、新月诗派诗歌分析(代表人物徐志摩、闻一多)

讲究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形式上前三句完全重复,第四句变化中有重复(1、5节,2、4节,3、6节末句句式一一对应),既体现了建筑美,又形成“依徊”吟唱的风格,韵味无穷。

《发现》具有整饬的建筑美,本诗句句均齐,全诗十二行,每行基本上都是11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

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829 ]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现代文学史7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75 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中国当代文学史 1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 20 世纪初到 21 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一、第一阶段的文学( 1917 ~ 1927 )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 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 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 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 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5题) 1.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会期共17天,出席代表824人。 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 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开始,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 (1)《百合花》(茹志鹃) 短篇小说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百合花》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示出清新俊遗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选择的人物都是普遍的战士和老百姓,她们有血有泪,个性鲜明,与通常那种高大式的英雄形象显然不同。小通讯员年仅19岁,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不乏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又对生活充满情趣,枪筒里常用树枝和野花来点缀,他憨厚腼腆与女同志接触便会浑身不自在,但在危急关头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3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好咬着嘴笑,好象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淳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自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嫁妆奉献出来。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总之,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书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2)《燕山夜话》(马南邨) 《燕山夜话》是一本杂文集。作者马南邨(本名邓拓,马南邨乃其笔名),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彩。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起到帮助读者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识别事物能力的作用。 2.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合称,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来的,它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3. 重放的鲜花 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后,出现了一批眼光敏锐、关注社会问题的青年作家和诗人,产生了一些张扬个性的诗歌和一批揭露社会弊端的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乡土小说:是1923年后出现在文坛上的一个小说创作上的流派,主要作家有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许杰、废名、彭家煌等等,其作品运用坚定的现实主义手法,大多取材于作家所熟悉的乡土生活,描绘传统乡村陋习和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它继承了鲁迅小说的业绩,成为飞架于现代文学前后三十年农村题材创作的一座桥梁。 浪漫抒情小说:也称“自叙传”体小说,产生于新文学初建20 年代,与“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相对峙的,是前期创造社和与之相近的其他社团的一些小说家。他们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开拓了现代小说的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代表作家:如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 美文:⑴即艺术性散文,通常称为"散文小品"。⑵它不是批评的,也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艺术性的。⑶不管是叙事还是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家自己真实的"思想"。其风格是"真实简明"。"美文"在周作人看来,就是个人的"言志"之作。⑷由于这种文体更能适应思想启蒙,又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们几乎没有不从事散文小品创作的,所以这一时期无论从创作数量,文体品格还是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繁盛和成熟。 《野草》:(1)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录了鲁迅写于1924年秋至1926年夏的23篇散文诗。(2)原名《自言自语》,《野草》是理解鲁迅的最好窗口,是他“荷戟独彷徨”时期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透视。(3)《野草》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黑暗,以苦闷、痛苦以及自剖、自省的意识为主,进行灵魂的拷问,表现出不妥协的战斗精神。(4)艺术上,主要采用象征主义手法,塑造出奇幻壮美的艺术意境,富于哲理。 文明戏: ⑴“文明”是进步的意思。文明戏是对早期雏形话剧的称呼。⑵1907年2月,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宣称有别于旧派演艺。⑶这种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主要借鉴西方以言语、动作(而非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形式,时称"文明戏"。⑷文明戏追求现场的宣传、鼓动效果,演出采用幕表制。后因商业性演出和小市民趣味的加剧,于1916年后全面衰落。 爱美剧:⑴爱美剧也即"业余"戏剧,("爱美"即Amateur的音译)。⑵针对文明戏职业化和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民众戏剧与戏剧协社的陈大悲、欧阳予倩、洪深等倡导"爱美剧",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⑶使得1920年代初,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 文学研究会:⑴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⑵发起人有周作人、王统照、叶绍钧等12人。⑶刊物有《小说月报》等。以研究介绍外国文学、整理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⑷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与人生的意义,被称为“人生派”。⑸受19世纪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影响,注重写实主义创作方法。⑹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终止活动。(时空定位;发起人;刊物、宗旨;文学观念;创作方法。) 普罗文学:⑴Proletariat普罗列塔利亚的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的音译。又称为革命文学、左翼文学。⑵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他们发起“革命文学”运动。提出文学应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方向转换”。⑶这些倡导者们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往往以对作品思想的阶级分析代替对作品内容的全面分析,创作中,导致了标语口号化、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⑷代表作家有蒋光慈、华汉等人。( 新格律诗:⑴20年代影响较大的新诗样式之一,以提倡、创作具有“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现代格律著称。⑵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⑶他们积极探索新诗的艺术形式,在诗歌艺术方面提出了“三美”的主张,⑷代表诗作有《死水》等。⑸对新诗的建设与完善作出了贡献,对推动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美主张:⑴闻一多1926年在《晨报·诗镌》上发表《诗的格律》一文系统地总结了他早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关于“现代” 二、分期问题 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2)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3、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二、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 自我的认识动力 “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的人的观念,而构成、丰富、发展。 3、文学现代化首先变革的几个方面: (1)文化机制的变革 ①印刷、著作等相关法律保障文学活动 ②报刊、书籍、现代出版业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A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李大钊 C .周作人 D .胡适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A .《尝试集》 B .《女神》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3、话剧《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 A .夏衍 B .洪深 C .丁西林 D .田汉 4、“人生派”中个性特色最为明显的作家是 。 A .叶圣陶 B .周作人 C .许地山 D .庐隐 5、《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 。 A .郭沫若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6、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 文化品格。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感性主义 7、《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作者是 。 A .冯雪峰 B .茅盾 C .丁玲 D .冰心 8、夏衍剧作的代表作品是 。 A .《法西斯细菌》 B .《上海屋檐下》 C .《都会的一角》 D .《心防》 9、“左联五烈士”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A .殷夫 B .萧军 C .冯铿 D .柔石 10、《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 A .萧军 B .萧红 C .叶紫 D .柔石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 ┉┉┉ ┉┉┉┉ ┉密┉┉┉┉┉ ┉┉ ┉┉ ┉封┉ ┉ ┉┉ ┉┉┉ ┉┉┉线┉ ┉┉ ┉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人是 和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新诗的第一人是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3、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 和 两大重要题材。 4、被称为教育小说家的作家是 ,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是 。 5、闻一多的两个诗集是 和 。 6、鲁迅对于愚昧、麻木的人们的态度是: 。 7、20年代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而真正把象征诗美品格推向成熟的诗人是 。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以 和 为主要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发起了总攻。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精神胜利法: 2、零余人: 3、“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现当代文学史》期末总复习试题库

试题库 现代文学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 1.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生于( )年于( )逝世,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赞赏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 )和伟大的( )”。 2.鲁迅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收历史小说8篇,多是在“( )”基础上,“( ),”“( )”的古今融合之作。3.鲁迅五四时期的杂文多收在《》中,部分篇幅较长的文章则收在《》里。他前期的杂文集有《》、《》、《》和《》四本。 4.鲁迅后期杂文集有《》、《》、《》、《》、《》、《》、《》、《》、《》、《》等十本。 5.郭沫若原名( ),“沫若”是他( )年开始发表新诗时期的笔名。 6.五四以后郭沫若写了三个历史剧《》、《》和《》,合称《三个叛逆的女性》。 7.除《女神》外,郭沫若还出版了《》、《》、《》等诗集,1928年写的《》,显示了革命文学初期诗歌创作的实绩。 8.郭沫若除了诗歌集之外,还有自传体小说《》等小说绩。 9.“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创作了《》、《》、《》、《》和《》等五部大型历史剧,借历史题材,讽谕现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10.胡适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出版于( )年( )月。他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剧本。 11.叶绍均的长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 )称其为“扛鼎之作”。 12.许地山的《》等作品借异域写故土,表现了较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他30年代以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和《》则标志着他走上了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著名散文《》是其性格的自我写照。 13.王统照早期的短篇小说《》、《》表现了对“爱”与“美”的追求和幻灭;后来的《》则写了血和泪,对黑暗现实进行暴露和控诉;30年代的长篇《》展显了3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的广阔画面。 14.冰心著名的小诗集是《》和《》,作品以较少的诗行表现一种感情意境充满了对( )、( )和( )的歌颂。15.冰心的《》、《》散文集,洋溢着对祖国、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16.庐隐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生活的作品。她对人生意义探究的答案倾向于“( )”,而不是冰心式的爱。 17.郁达夫的处女作是《》。1921年10月结集出版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8.闻一多是“( )”的主要诗人之一,他提出了新格律理论,讲究诗的“三美,即( )、( )、( )。 19.徐志摩有《》、《》、《》和《》四个新诗集,其中《》和《》中的多数诗篇内容健康,格调清新,形式活泼自然。 20.茅盾原名( ),“茅盾”是他发表小说《》时用的笔名。 21.茅盾于1927、1928年间创作了《》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略带连续性中篇,反映“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和小资产节级知识分子的各种精神面貌。 22.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包括《》、《》和《》三个短篇,是反映30年代“丰收成灾”的不合理社会现实和农民反抗的过程。 23.茅盾的长篇小说《》以农民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仍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24.抗日战争时期,茅盾创作了“心理分析”长篇小说《》以及《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其他长篇小说、剧本《》等,其中以日记长篇小说《》影响最大。 25.茅盾抒写自己对在延安一段生活的美好感受和怀念的两篇散文是《》和《》。 26.老舍原名( )字(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 )族作家。 27.老舍的处女作是一篇速写式的短篇小说《》,他旅居英国时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是《》、《》和《二马》。以( )社会为观察视野,用( )兼备的笔调表现生活,是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的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2、1918年4月,胡适发表,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是,第一部新诗别集是。 4、“五四”以后,以描写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而著称,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 5、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和,以及宗白华的,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6、闻一多的新诗诗集只有两部:和。 7、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 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榜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派别是() A甲寅派B学衡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 2、提出“人的文学”的是()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周作人 3、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4、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冯至 D.李金发 5、“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 闻一多的:( ) A.《忆菊》 B.《一句话》 C.《发现》 D.《死水》 6、尚洁是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命命鸟》B《缀网劳蛛》C《商人妇》D《湖畔儿语》 7、“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 里受苦呢!“这句话出自() A《孤独者》B《超人》C《在酒楼上》D《沉沦》 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 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9、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10、《一只马蜂》的作者是() A欧阳予倩B田汉C洪深D丁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 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 A. 《孤独者》B.《在酒楼上》 C.《孔乙己》D.《伤逝》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 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 , 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 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 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 说. 发轫之作: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 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 , 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 , 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 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 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又叫后新潮小说、“拟现代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三大特点:( 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话语的颠覆与反抗. ( 2)形式的前卫性, 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 3)形态的多样性, 即现代派小说(余华、残雪)、后现代主义小说(马原)、解构主义小说(王朔)、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等. 4 、女性主义小说:指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 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朦胧诗:崛起于70 年代末期、 80 年代初期 , 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 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 气闷的“朦胧”》, 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 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 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 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 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 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 , 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 走向文化视角 .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 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指(1)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 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二、知识点: 反思小说:高晓声的反思小说, 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 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 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 1 )第一次: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 )第二次:造屋之钱被文革被造反派头 头骗走或抢走.3 )第三次:文革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 )第四次: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 年 , 终圆造屋梦 .

2013年到2017年专升本试卷现当代文学试题

13 年第二部分现代文学史 六、单项选择题 1。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徐志摩、陈西滢为代表创办的刊物是A《诗》B.《语丝》C。《新青年》D。《现代评论》 2.1923 年8 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C。《故事新编》 D. 《彷徨》 3。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和成名作是中篇小说 A. 《幻灭》 B.《灭亡》 C.《动摇》 D.《追求》 4。最能体现曹禺戏剧创作民族风格的是《家》和 A《留丽》 B. 《日出》 C. 《原野》 D.《北京人》 5 李劼人的三部曲,描写了19 世纪末到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在文学史上称为“大河小说” ,其中最为成功的一部是A。《天魔舞》B。《死水欲澜》C。《风雨前》 D.《大波》 七、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空 2 分,共计10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文学革命的开始,是以1917年1月和2月《》杂志分别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鲁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2.的《小河》是白话诗散文化的代表,以其精微的哲理性和敏锐的现察力名嗓一时,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 。 3。徐志摩生前共出版过《志摩的诗》、《》、《猛虎集》三本诗集,此外, 还有其身后经亲友整理编印的诗集《云游》等。 4. 《春蚕》是的农村题材小说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篇,也是当时“率收成灾”作品中最早、最卓越的代表。 5. 1934年, 回乡的行程中给要子张兆和写了近50 封信,这些书信经过加工整理,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后结集成《湘行微记》。 八、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计10分) 1. 文学研究会 2. 左联: 九、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计30 分) 1。简述魯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2. 闻一多诗歌理论三美主张的内容 十、论述题。 1. 分析《女神》所表现的时代精神。 2. 分析老舍小说创作的鲜明特色。 14 年第二部分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 1、现代文学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范伯群、朱栋霖编写的《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翔实而又独创性地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关系的文学史著作。以新的文学史观、文学观重新诠释1898-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所受外国文学影响的情况,经过不断地吸纳、排斥、变异与自我创造,直至实现中国文学现代化、本土化的全过程。它以比较文学的特有立场与宽广视域,将历史文献学的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探涉了一般文学史难以展开的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纲要(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点 第二十三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三次文代会(时间、地点、中心议题)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召开,会议由郭沫若提议,毛泽东到会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做政治报告。 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 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讲话》为新中国文艺 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 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 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第二次全国文 代会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繁荣创作,批评错误倾 向。 3、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1960年7月23日~8月13日在北京召开。 中心议题:确定文学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总结经验教训。 二、50年代初,三次大的批判运动 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导演、编剧:孙瑜演员:赵丹教育家:陶行知 2、1954年对俞平伯《红 楼梦》研究的批判 代表人:俞平伯李希凡、蓝翎(后来发展到批判胡适的唯心主义)文批的表现:“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 3、1952~1955年对胡风文学思想的批判 典型:人物、题材、风格、现实主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980年得到平反(平 反的只是人,不包括文学思想) 到1985年彻底平反梅志——《胡风传》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00正确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二》(二)期末复习提纲.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提要 ——蔺瑞娟 1、第一次文代会召幵的时间、确定的文艺总方针、指出的文艺总方向。P227 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 总方针: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总方向:指出了建国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2、本时期文学创作的人学观及主要的两个核心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人学观。(视阶级性为人的本质,以阶级取代个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判别人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满怀信心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来完成对于“人”的种种文学想象。)核心观念:以“为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 3、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内容及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的两类新颖的作品。时间:1956 年5,6月间。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 以自由竞争。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米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木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解决。 一类是直面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突破了长期以来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王蒙《组织部信赖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等) 另一类是突破被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禁区,把笔触伸向人物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邓友梅《在悬崖上》李威伦《幸福》丰村《美丽》) 4、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根本任务论;“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1958.5) “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根本任务论”: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论。 5、“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的主要作品; 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西李马胡孙) 赵树理代表作:《三里湾》《登记》《李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 6、几部红色经典作品的作者、内容梗概、主要人物、突出特色。 ①《红旗谱》(由三部分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梁斌。小说以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背景,通过燕赵大地上两家农民三代,围绕“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 两个中心事件,书写了当时农村与城市革命运动,阶级斗争的阶段性历史过程。主要人物朱老巩,严老祥-?朱老忠,严志和大贵,二贵,运涛,江涛。突出特色:形象的论证了农民——革命的主力同盟军——与革命之间天然的血緣关系。 ②《创业史》刘青,小说描写了陕西渭河平原下堡乡的蛤蟆滩互助组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历程。(富裕中农)郭世富,(反动富农)姚世杰,(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郭振山,青年农民,共产党资梁生宝。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史诗性”,“纪念碑”式的创作。 ③《青春之歌》杨沫,知识分子林道静的革命成长之路。(“胡适派”)余永泽,(共产党人)卢嘉川,江华。形象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应走的正确认识道路:从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改造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7、了解王蒙的创作概况;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78年重新发表小说,称为新时期文坛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中篇小说集《深的湖》、《相见时难》、《坚硬的稀粥》等,以及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一篇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它第一次闯进了一个文学题材的禁区,大胆揭露了我们党的心脏——党的领导机关中所发生的病变,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一种非凡之举,表现出王蒙用文学干预生活的惊人的勇气。小说表现了强烈的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主题,刘世吾这个官僚主义者形象的塑造也具有典型意义。 8、郭小川为何被称为“战士诗人”;少数民族题材的诗歌主要诗人;“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代表诗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