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田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农田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农田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农田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项目区土地整治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关注生态效益,营建农田防护林是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项目区设计要求苗木选用耐干旱新疆杨。

1.种植的有关要求

1.1苗木要求

本工程农田防护林选用的新疆杨苗应根系完好,没有机械损伤。对苗木冠形和规格也要严格要求,一般防护林带和道路两旁栽植的苗木,要求树干高度合适,分枝高度基本一致,有3-5个分布均匀、角度合适的主枝,树冠完整。苗条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标准,要有“两证一签”,即林木种苗合格证,植物检疫证和种苗标签。

1.2苗木采购、运输、栽植要做到

起苗不伤根,运苗不露根(严忌风吹日晒),清水催根(栽前放在清水中浸泡2d-3d),栽苗不窝根,分层填土踩实。

起苗时间和栽植时间要配合好,做到随掘、随运、随载的原则,从起苗种植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

2.整地

2.1为了抢抓春季造林时间,需要提前整地,这样可以做到苗木随到随栽,不误工时。一般整地时间在秋季阔叶树种落叶之前完成,或翌年春季造林前进行。

2.2苗木栽植前,栽植穴应细致整地,去除石块、杂草、树根及其它垃圾。先以放线定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种植穴的大小根据苗木的规格视情况而定,带土球的一般要求比土球大20cm左右;而裸根苗的坑穴则应保证根系充分伸展。挖掘时,挖土堆放位置以不影响栽植施工为宜,达到深度后再坑穴底部堆一“倒锅底”状。

2.3栽植穴挖好之后,一般即可开始种树。若种植土太瘦瘠,就先要在穴底垫一层基肥。基肥一定要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等。基肥层以上还应当铺一层壤土,厚5cm以上。

3.栽植方法

3.1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放线打点,苗木要分级、去顶梢及侧枝,栽植时做到:随起随栽,苗到就栽,穴大根舒,严格按照“三埋两踩

一提苗”的要求栽植。

3.2栽植时要扶正苗木入坑,用表土填至坑1/3处,将苗木轻轻上提,保持树身垂直,树根舒展,栽植后约深于原土壤5cm-10cm,然后将回填土壤砸实。

3.3埋土深度一般要超过苗木原土痕,不能过深或过浅。埋土过深影响根的呼吸,不利成活和生长;埋土过浅,易在浇水后风吹使苗木倒伏或倾斜,使根漏气而死。使土面能够盖住树木的根颈部位,初步栽好后还应检查一下树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树冠有无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扶正。

3.4春季新栽植的幼树,由于根系未固定,抗风能力差,故应搞好培土,培土时边培边踩实,以增加土壤对树苗的固定能力。并做好拦水围堰,其围堰的直径应略大于种植穴的直径,堰土要拍压紧实。

4.抚育管护

4.1成立养护队伍,前面栽植施工,后面养护管理,责任到人。栽一段养护一段,保活一段,苗木成活率达到设计要求。整个工程完工以后,由养护队伍全面负责养护管理。

4.2防护林林带内适时松土除草,春、秋季也需施肥一次,松土深5-10cm,施肥以草木灰、家肥为主,还应采取适当的防治病虫害措施。林带应安排专人常年照看。

4.3在春季主要是抓好各种苗木的适时栽植、补植。作好所有苗木的浇灌工作,项目区一般来说春季旱情严重,浇水显得尤为重要,一般5-7天浇一透次。作好苗木的保护工作,春季风大,树木在浇水后容易倒伏,地面容易开裂。尤其是大乔木,成活率难以保证。所以要加强支护,经常划松地表,人为破坏土壤毛管系统,作到墒情良好。

4.4在夏季要作好防治病虫害,尤其是栽植较密的植物,进入六月后,按生长情况喷杀虫剂、杀菌剂。定期清除杂草,定期进行修剪,使植物保持形态美观,不徒长,定期追肥。夏季较为干旱,更要适时浇灌苗木草坪。

4.5秋冬季应作好防寒工作,刚栽植第一年的树木根系生长浅,冬天遇寒容易受冻害,对于这类树种应作好防寒工作,根据情况可采取树干缠绕草绳、塑料薄膜,地上地下防寒相结合。保证苗木越冬有

充足的水分,但必须注意浇水后,保证在土壤封冻前,造林地内不能有积水,否则苗木长期浸泡在水中影响成活率。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效,保证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与民生为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防护林生产力为前提,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和更新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恢复建设区森林植被,提高现有防护林林分质量和多种功能,逐步建成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第三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结合; (二)坚持保护先行原则,保护、建设、提高相结合; (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数量与质量并重相结合; (四)坚持科学造林原则,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五)坚持深化改革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六)坚持改善民生原则,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批准列入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中的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部门、各行业林业管理部门,即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对规划期内的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即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市政府与各有关县(市、区)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建设任务、责任人。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森林营造技术课后习题答案配套书籍为《森林营造技 术》(张余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此答案仅供选择此书读者参考。 目录 绪论 ............................................. 1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 (1) 第2单元造林施工技术 ............................ 4 第3单元幼林抚育管 理 ............................ 7 第5单元主要林种营造技术 ........................ 9 第6单元特殊生态环境造林技术 .................. 111 第7单元造林工程项目管理 ...................... 133 第8单元营造林工程项目监理 .. (166) 第1页,共18页 绪论 一、名词解释: 森林营造技术:研究人工林营造和培育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 2.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以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肩负着林产品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 3.《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故学习方法上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简答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森林营造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现在,我国林业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实施,把植树造林放在了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建立的六大生态工程建设都与森林营造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大力开展营造林事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生态安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森林营造技术》有何特点它与本专业其它学科有何联系 高职高专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属于栽培学范畴。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与专业性强的特点;以有关部门植物、土壤、气象、树木、生态、植物生理、林木病理、昆虫、森林计测、林木遗传育种及林木种苗方面知识等为其基础。 3.谈谈如何才能学好《森林营造技术》 《森林营造技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地区性。故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善于将有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本课程的学习之中,在生产实践中学习与提高,虚心请教,多观察,多分析,勤思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达到融会贯通。 4.简述森林营造应注意那些问题 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定向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森林的自然化培育和集约化培育的关系问题;森林培育与其他产业和工程的配合关系问题。 第1单元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人工造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及其它无林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营造森林的过程。人工更新:在各种森林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或林冠下、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植树或播种恢复森林的过程。 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适地适树:是指将树木栽在它生长最适宜的地方,使造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人工林结构:是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点(穴)数。 第2页,共18页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气候-地生产力:指在一定气候和立地(地质、水文、土壤等综合)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

主动防护网施工技术方案

路堑主动柔性防护网工程施工技术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时间:二零一七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管理人员、设备配置--------------------4 四、施工进度安排-----------------------5 五、主动柔性网防护施工--------------------5 1、工艺原理-----------------------5 2、施工准备-----------------------6 3、施工工艺步骤及流程图-----------------8 4、工艺步骤说明---------------------9 六、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3 七、质量保证措施----------------------13 八、安全保证措施----------------------14 九、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6 十、附件--------------------------15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80/1-2004); 4、《路基防护工程一般设计图(主动柔性防护系统二)》; 5、本公司在路基边坡主动柔性防护系统施工方面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 本分部路线全长7.5公里,起点位于贺州市昭平县城西白鸠村(联润拌合厂站附近),起点桩号K47+000;终点位于昭平县昭平镇闽发红砖厂附近,终点桩号K54+500,与昭平至蒙山高速公路起点相接,设置昭平互通与省道S207二级公路连接。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 根据现场的实际勘察,边坡地层岩性主要由泥盆系莲花山组基岩组成。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强风化、中分化两层。本分部共有两段路基边坡采用主动柔性防护系统进行施工,具体的桩号分别为YK47+420~YK47+533和ZK47+535~ZK47+563,总的长度为141m。具体的施工图示如下所示:

农田防护林建设可行性方案

惠农区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6) 1 . 1 项目提要 (6) 1 .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7) 1 .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8) 1 . 4 综合评价与结论 (8)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9) 2 . 1 项目由来与形成 (9) 2 . 2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 (9) 2 .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意义 (9)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2) 3 . 1 自然地理条件 (12) 3 . 2 社会经济条件 (13) 3 . 3 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14) 3 . 4 土地资源条件 (15) 3 . 5 劳力资源条件 (16) 3 . 6 种苗供应分析 (16) 3 . 7 基础设施条件 (17) 第四章建设方案 (18) 4 . 1 项目指导思想及原则 (18) 4 . 2 项目区范围 (18) 4 . 3 项目建设规模 (19) 4 . 4 建设布局 (19)

4 . 5 项目建设内容 (20) 4 . 6 营林技术措施 (20) 第五章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22) 5 . 1 森林管护 (22) 5 . 2 环境保护 (23) 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25) 6 . 1 经营管理形式 (25) 6 . 2 项目管理机构 (25) 6 . 3 项目管理 (25)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7) 7 . 1 投资估算原则 (27) 7 . 2 投资估算依据 (27) 7 . 3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27) 7 . 4 资金筹措 (27) 第八章项目建设进度 (28) 8 . 1 项目建设期限 (28) 8 . 2 建设进度安排 (28) 第九章效益分析与评价 (29) 9 . 1 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29) 9 . 2 社会效益分析评价 (29) 9 . 3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30) 9 . 4 综合评价 (31)

防护网施工方案78405

大竹林组团A区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及 配套工程 施工范围围挡方案 工程概况 大竹林组团A区位于重庆北部新区西南部,西与嘉陵江相邻,北部为礼嘉组团,东侧为人和组团。横五支路西段位于金通大道左侧,南北走向,距离青堡立交约250m,本项目为大竹林组团路网中的重要联络线路之一。 大竹林组团A区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及配套工程包含两条路:横五支路西段与一号路,两条道路总长1.151km。 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呈南北走向,位于青堡立交西侧约250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城市支路,起点接横四路,终点至上跨金州大道桥梁处,其中上跨金州大道桥不含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范围为:K0+046.030至K0+920段,全长0.874km。 一号路:道路呈东西走向,标准路幅宽度为16m,城市支路,设计起点接横五支路西段交叉口,设计终点处下穿金通大道,道路总长度约为0.278km。 施工围挡线路图(下图红色闭合线):全长2392.4m。

1.工作范围 本工程所占施工范围线。 2 防护围挡 本工程防护围挡采用隔离网栏结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 3 安装布置 沿施工范围线设置且立柱水平间距3m。 4 安装 (1)施工放样。根据设计文件中隔离设施的横断面位置、实际地形及地物条件确定出控制立柱的位置,进行必要的场地清理、定出立柱中心线,测量立柱的准确位置,做出标记。由于实际的征地边界常呈现锯齿形状,在征地界以内,隔离网栏布设时可以做成弧形折线,弧形折线与锯齿型征地界的内侧相切,增强其美观性,以减少网片的异型定制,便于施工及安装。 (2)测量各立柱基础标高,保证安装后隔离网栏顶面的平顺和美观。阶梯状设置段,测出台阶的高度以确定立柱的高度。 (3)在放样和定位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开挖基坑,基坑开挖到结构要求深度后,将基底清理干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立柱基坑混凝土施工现场浇筑,将立柱放入坑内,正确就位,用临时支撑进行固定,用靠尺测量立柱垂直度,用卷尺量立柱标高及立柱间距,在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立柱的埋设分段进行:先埋设两端的立柱,然后拉线埋设中间的立柱。控制立柱与中间立柱的平面投影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立柱就位后的垂直度和立柱高度,以保证网片的安装质量和隔离网栏安装完毕后的整体美观效果。 (5)立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0%以后,方可进行网片安装。立柱及隔离网的制造加工要求在工厂集中制作完成,以保证加工制作的质量。网片安装后要求网面平整、无明显的凹凸现象,框架与立柱连接牢固,框架整体平顺美观。 (6)网片安装完毕后,立柱基础周围均进行最后压实处理。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一)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法 1、工序流程: 施工放样定点→挖树坑→施肥→植树→浇水→封坑→整理验收。 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根据要求放样定点,人工挖树坑,施肥浇透水后进行植树,再浇水封坑,采取保水措施处理,确保树的成活率。 (二)技术措施 种植材料、苗土、挖掘、包装、栽培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前应该对该区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映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种植穴的挖掘:种植穴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苗木运输和栽培按规程操作。 苗木种植前的修剪质量应符合规定。 种植的质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 (1)场地平整 将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将施工中保存的腐殖土、草皮土回填在取料坑及削坡后的坡面上作为培植土,然后进行植树、种草。 (2)植树 植树应在秋季适宜季节进行。 树种,按设计要求种植。 栽植的株距按设计要求为2m 。 在植树时,不得破坏堤前自然生长的树木。 (3)种草 种植的草种按设计要求进行。 草皮护坡按100平米用种5公斤,拌土洒播,洒播后上覆一层湿土。 种植草皮护坡前,应将堤防原有的杂草予以清除。 (4)养护 防护堤林及草皮护坡种植后应及时洒水养护。

后期要加强养护,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成活率。 (二)生态防护林工程 1、依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确定生态防护林的方位,并且用白灰准确标注出每棵树的具体位置。 2、采用人工方法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树坑开挖,保证树坑开挖质量。 3、树坑开挖完成后,精心放置树苗并回填土料,树苗放置应垂直并成行,土料回填后应踩实。 4、每行树植完后,用水罐车运水进行适时适量浇灌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5、植树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达到路平、沟直、树成行、耕地恢复的要求。

防护林规划

目录 一、概况 1、园区概况 (1) 2、自然资源条件 (1) 3、社会经济条件 (4) 4、规划区概况 (5)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 三、设计思路 (7) 四、设计方案 (7) 五、苗木栽植要求 (21) 六、设计概算 (23) 七、保障措施 (25)

一、概况 1.园区概况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单位,全国36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是新疆地方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35公里,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位于新疆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带的前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乌昌都市经济协作圈的核心区,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312国道穿境而过。这里民丰物阜,人杰地灵,有着厚重的农业文化积淀。 园区的总体布局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以昌吉市为主,示范区以昌吉州为主,辐射区以天山北坡为重点,辐射南北疆各地。总规划面积49.8万亩,其中核心区3.6万亩(集体土地和部分国有土地),示范区46.2万亩(国有土地)。2004年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70万美元。 2.自然资源条件 2.1 地形地貌土壤 科技园区示范区所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位于头屯河出山口西侧及三屯河出山口以下的冲洪积倾斜平原及沙漠 1

南缘的细土平原区,地形坡度由15‰的倾斜平原降至1‰~2‰的细土平原。在冲积、洪积物上发育形成的灰漠土为平原地区耕作土,其间有可供发展畜牧业的荒地、盐碱地和沼泽地。 园区土壤是在冲积、洪积物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荒漠灰钙土。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来自南部山区的岩石风化物以及覆盖于中、低山区表层的黄土,随水随风沉积于此。其土质大部分为壤土,有效土层厚度大多在1m以上。 2.2 气候概况 三屯河流域因远离海洋而气候干燥,既有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特征,又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随地势高低而异,降水因地面海拔高度不同也有大小之分。受太阳辐射、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全流域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园区所在的中部平原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年(日) 差较大,作物生长期长,但降水不足,蒸发强烈,气候干燥,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季升温快而不稳,且多大风,常伴有“倒春寒”天气出现。 在农作物主要种植区的中部平原,气温年较差42.1℃,日较差13.2℃,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38.2℃,多年平均风速3.0m/s,极端最大风速30m/s,风向以西北风居多,≥0℃的积温为3834℃,≥10℃的积温为3374℃,无霜期最长达183天,最短为126天,一般年份都在160天以上。中部平原区年日照时数为283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4%;沙漠边缘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93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6%。 2

防护林工程标书

一、施工组织设计 1、项目管理网络(附图) 项目管理网络是确保施工项目在计划要求工期内完成,并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不会因此而增加工程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地缩短施工工期。 本工程为精河县2010年度重点防护林封育工程2000亩:其中围栏30800米,标识牌和宣传牌各1个。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6月24日,竣工日期:2011年7月30日,总工期为36天。 针对本工程公司建立了严密的工期保证措施,针对每一项工程均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并编制施工网络图,严格按目标进度,确保当月计划当月完成,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工期、质量目标的实现。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图) 本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实测的地形图,而制作的平面布置图,因而,它既要体现施工主要方案,同时又是对施工主要方案校核的重要方面。换句话说,即现场各方面条件是否适合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实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也是现场文明施工的基本保证。 施工现场的布置要考虑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有机地将机械设备的工作范围发挥到最大限度,做到充分施展。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机具、设备等要分类堆放整齐,不要乱堆乱放,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与协调,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创文明施工现场。 (1)、临时设施及材料堆场布置 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紧,施工内容多,故合理安排工序、布置现场临时设施是关键。本工程施工地点位于精河县托里乡,为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合理布置好办公区、职工宿舍、食堂、材料仓库等临时设施。 (2)、解决临时用水、用电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用电设配电箱,电源从业主提供的配电箱中引入;因围栏工程为干作业,故施工过程中除生活用水和生活用水外基本无须用水,均由业主方提供。 3、工序衔接合理,关键节点控制措施可行 (1)、工序的衔接:工序的衔接一般由进度安排中反应出来,一般在满足施工期要求情况下,对选定的方案和施工方法、材料、构件的供应情况,能投入的劳动力,机械数量及其效率,作综合研究,排出计划后,还要检查与调查施工进度与计划各工序间的衔接。

防护林定义

防护林定义 防护林(Shelter forest)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它是中国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种。防护林类型防护林一般有人工营造的(包括连片林地、林带和林网)和由天然林中划定的(如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两类,严禁砍伐和破坏。营造防护林时必须根据“因地制宜,因需设防”的原则。 防护林技术要求 营造防护林的具体技术要求:①树种选择和混交类型,宜选择生长稳定、长寿、抗性强的树种,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宜。根据当地条件,营造乔灌木混交型、阴阳树种混交型等类型的混交林。②防护林配置,根据防护目和地貌类型,配置防护林带。水源林和水土保护林配置成片状、带状或块状,构成完整的水土保护林体系。③抚育管理,在防护林地区只能进行择伐,清除病腐木,并须及时更新[2]。 中华人们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森林分为以下五类: (一)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三)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水土保持林(forest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林中乔﹑灌木林冠层对天然降水的截留﹐改变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强度和其冲击地面的能量。林地地被物(主要是良好的林 地枯枝落叶层)以大于自身气干重2~3倍的重量比例吸收林地降水﹐同时﹐以其较大的地表粗糙度削弱地表径流。即使地表径流形成(极少出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径流携带泥沙的能量。固持土壤(体)。水土保持林的乔﹑灌木群体具有浓密的地上部

防护网施工方案

防护网施工方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大竹林组团A区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及 配套工程 施工范围围挡方案 工程概况 大竹林组团A区位于重庆北部新区西南部,西与嘉陵江相邻,北部为礼嘉组团,东侧为人和组团。横五支路西段位于金通大道左侧,南北走向,距离青堡立交约250m,本项目为大竹林组团路网中的重要联络线路之一。 大竹林组团A区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及配套工程包含两条路:横五支路西段与一号路,两条道路总长。 横五支路西段:道路呈南北走向,位于青堡立交西侧约250m,标准路幅宽度为26m,城市支路,起点接横四路,终点至上跨金州大道桥梁处,其中上跨金州大道桥不含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范围为:K0+至K0+920段,全长。 一号路:道路呈东西走向,标准路幅宽度为16m,城市支路,设计起点接横五支路西段交叉口,设计终点处下穿金通大道,道路总长度约为。 施工围挡线路图(下图红色闭合线):全长。 1.工作范围 本工程所占施工范围线。 2 防护围挡

本工程防护围挡采用隔离网栏结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 3 安装布置 沿施工范围线设置且立柱水平间距3m。 4 安装 (1)施工放样。根据设计文件中隔离设施的横断面位置、实际地形及地物条件确定出控制立柱的位置,进行必要的场地清理、定出立柱中心线,测量立柱的准确位置,做出标记。由于实际的征地边界常呈现锯齿形状,在征地界以内,隔离网栏布设时可以做成弧形折线,弧形折线与锯齿型征地界的内侧相切,增强其美观性,以减少网片的异型定制,便于施工及安装。 (2)测量各立柱基础标高,保证安装后隔离网栏顶面的平顺和美观。阶梯状设置段,测出台阶的高度以确定立柱的高度。 (3)在放样和定位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开挖基坑,基坑开挖到结构要求深度后,将基底清理干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立柱基坑混凝土施工现场浇筑,将立柱放入坑内,正确就位,用临时支撑进行固定,用靠尺测量立柱垂直度,用卷尺量立柱标高及立柱间距,在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立柱的埋设分段进行:先埋设两端的立柱,然后拉线埋设中间的立柱。控制立柱与中间立柱的平面投影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立柱就位后的垂直度和立柱高度,以保证网片的安装质量和隔离网栏安装完毕后的整体美观效果。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

实用文档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及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指导该工程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该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劳动力、材料、机械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安排、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方法及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降低成本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高效性。是确保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的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 术文件。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 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的评标办法,以及根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 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内容要求,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编制,未提之处均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文件等要求的具体规定进行施工。 (三)、工程概况 (四)、组织机构设立 为确保本工程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地进行施工,成立以精干项目经理为主要的项目 经理部,按照保证工期、降低造价、高质量、高效率的总方针,对工程统筹管理。 项目部由生产、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组成,成员优化组合,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具体事务 的处理。 1、项目管理层设置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核心,项目管理层以2 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各部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2、作业层设置 综合作业组、售后作业班组。 3、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 为了建设好工程,我单位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 组。 4、部门职责 4.1 项目经理职责 (1)是施工项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法令、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管理制度。 (3) 制订并贯彻执行项目施工生产的方针、目标。(4)协调项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关系。 4.2 生产、技术质量部 (1)按合同规定的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组织各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2)负责制定施工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4)负责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的联络与实施工作。 (5)组织技术交底,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6)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负责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8) 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定期上报,并负责项目工地质量监督和HSE的

2021年土地整理项目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土地整理项目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乡土地项目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项目规模 ××乡土地是国家级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共规划设计为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电配套及防护林等五个单项工程。项目总投资17 ___262元,其中防林工程373677.10元。 1.2防护林工程 项目区原有部分防护林,但由于多年干旱及病虫害等原因,原有防护林大部分枯死。项目区内严重缺乏农田防护林木及其它生态保护措施,致项目区植被 ___减少,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恶劣。耕地质量下降。随之农田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这次项目建设通过对田块、道路的规划平整和农田水利、电力的配套。为了防风固沙,改善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道路,降低风

害对农业生态的影响。还规划在公路、田间路、生产路的两侧种植三倍体毛白扬49352株。 1.3防护林的规划布局与建设目标 原公路、道路和拟建田间路两侧各植两行,行距0.75米,株距2米;种植16676株。 拟建生产路两侧各植一行,株距2米。种植32676株。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内林、渠、沟、路、田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真正达到林、渠、沟、路、田一体化,大大改善了项目区内土壤的水文条件。改善了项目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农田小气候的改善更加适宜植被和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随着农作物的产量、产值逐年的提高,将激发项目区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对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2、工程工期 2.1合同工期: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4月1日 2.2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总工期要求和计划在20xx年11月1日至20日,初冬季节完成,原有道路和田间路两侧16676株的栽种任务;在20xx年春3.12植树节期间完成生产路两侧32676株的栽种任务。 2.3劳力 ___和安排 根据项目农业种植习惯,防护林栽植时间正处于农闲时节。结合我公司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我们拟计划栽植任务雇用项目区各行政村村民来完成,公司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 3、施工质量 3.1种树苗的质量标准与要求 49352株的种树苗,拟在我公司苗圃中优选出1-2年生胸径在15-25毫米的 ___树苗50000株,以保证树苗的质量与供应,同时保证进场时报经建设单位与监理检验全部达到合格。 3.2栽植的质量要求 3.2.1树坑的技术标准与要求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防护林及林种划分 任何森林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但不能把所有的森林都视为防护林。因此,只有那些为了达到某种防护意义而划定的森林才叫做“防护林”。比如在大江大河的上游集水区的森林叫“水源涵养林”,在表土疏松土壤易于被水冲走的山区陡坡上的森林叫做“水土保持林”,在平原农区所营造的农田林网叫做“农田防护林”。这些都是“防护林”。随着工业发展而带来的大气和水质的污染,森林的不断减少和由之而来的环境沙漠化和各种灾害性气候等,经常给交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损失。因此,人们逐渐把对森林的注意力从生产木材转向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例如,中国自70年代末在西北、华北、东北营造的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全长约7000km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就属此目的。根据发挥的主要防护作用不同,防护林又分为若干具体林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海岸防护林、护路林等。 一、水源涵养林 河流两岸和上游水源区以及水库周围以涵养水源为目的的森林叫做“水源涵养林”。理想的水源涵养林应该是由比较高大的乔木和比较矮小的灌木相结合,并且由多树种和不同年龄的林木组成。林冠密集,多层次,枝叶茂盛。这样的林子,在林学上叫做复层异龄混交林。 森林为什么能够涵养水源呢?在森林覆盖下,每当降雨,会有10%~30%的雨水阻滞在林冠枝叶上。其中林木本身吸收一些,雨停后蒸发一些,其余的雨水顺枝干流下,或辗转周折通过林冠层滴落到林地上。在这种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多,长期堆积在地表,构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叫做“死地被物”。一部分枯枝落叶经真菌、细菌分解成一层厚厚的碎屑和腐殖质。这些腐殖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非毛细管孔隙度,从而大大增加了土壤贮存雨水的空间。在许多情况下,林冠下还聚生了厚厚的一层植物,叫做“活地被物”。它和“死地被物”一起统称“地被物”。滴落在林地的雨水,由于受到林冠的阻隔,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冲击力,并且很快被地被物所吸收,然后慢慢渗入到土壤和基岩,被“贮存”起来。这就是森林涵养水源的物理机制。水源涵养林就是在需要的地方专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森林。 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是由树木本身的吸附量、地被物贮存量和土壤、基岩的贮存量三部分组成的。一片森林的贮水量即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小,决定于这三部分的条件。通常林冠层次越多、越浓密、地被物和土层越厚、基岩空隙度越大,贮水能力就越大,反之,贮水能力就越小。因为森林贮存的水分缓慢地流动,降水停止后,下游将在较长的时期内以溪流、泉水、潜流等形式得到水源补给。根据观测,森林涵养水源保证补给水分的时限,因坡度、基岩、坡面状况而不同,从两个月到一年不等。由此可似看出森林涵养水源的巨大能力。林地坡面平缓、土层深厚、林木郁闭好的针阔叶混交的复层异龄林贮水能力最大;基岩坚硬和空隙度小,土层浅薄,林木郁闭差且由单一树种组成的单层同龄林贮水能力最小。不同的林子贮水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十分悬殊。没有森林覆盖的光山秃岭,涵养水源的能力就大不一样。雨水因无林冠阻拦,直接冲击地表。地表又缺少地被物覆盖,雨水直接冲击地面泥沙,来不及渗入土壤,就汇成径流,顺着倾斜的坡面,挟带泥沙,迅速流走。无数径流又汇成大股洪流,激浪翻石,汹涌奔腾,形成山洪暴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都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现在全世界都提倡在河流两岸和河源区以及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强山坡蓄水、保土的能力,力求在雨季能够大量贮存雨水,暴雨不成灾;在无雨或少雨的季节,又能源源不断地补充下游的径流量。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

目录

1 总则 1.0.1为规范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保证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利用森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新建或改造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 1.0.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1.0.4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经批准的农田防护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含其批复文件)。 1.0.5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2.0.1 农田防护林f arm lan d she lterb e lt 以保护农田,减免自然灾害,提高农区生物多样性,改善乡村景观,控制非点源污染,保障农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 2.0.2 林带be lt 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树行的总称。 2.0.3 骨干林带fu nd ame nt a l be lt 具有连通性和区域性特点,依托江、海、湖、河堤岸、沙漠边缘及干线公路建设的抵御自然灾害最基础最主要的林带。 2.0.4 主林带m a in b e lt 为阻挡主风向(主要害风方向)而设置的农田林网骨架林带。 2.0.5 副林带ass ist ant b e lt 与主林带垂直而设置的农田林网辅助林带。 2.0.6 疏透度d egr ee of p oros it y 指林带林缘垂直面上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与该垂直面上林带投影总面积之比。 2.0.7 林带结构be lt struc tur e 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通常把林带结构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类型。 2.0.8 紧密结构t ig htn ess struc ture 在有叶期枝叶密集,几乎没有透光孔隙,防风距离较短,疏透度小于0.15。 2.0.9 疏透结构s parse ness struc tur e 透光孔隙在其纵断面上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一般由乔、灌木组成双层林冠,防护距离较大,疏透度0.25-0.3。 2.0.10通风结构a ir in ess struc ture 以乔木为主,具有明显的两个层次,上部为林冠层,有较小而均匀的透光孔隙,下层为树干层,有较大的透光孔隙,疏透度0.3以上。 2.0.11有效防护距离d is ta nc e be tw ee n be lts 害风越过林带后不造成危害的距离。 2.0.12林带断面 与林带走向成90°将林带截开所形成的断面,称为林带断面。林带断面能够反映林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13林网形状 林网分布状况称为林网形状,不同的林网形状与所抵御的自然灾害紧密联系。

主动防护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主动防护网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 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6段主动防护网分别为K206+070-K206+115(高18m)、K206+550-K206+590(高18m)、K206+840-K206+825(高13.5m)、K216+774-K216+829(最大高度37m)、K217+030-K217+050(高18m)、K217+160-K217+220(高13.5m)主动防护网面积共计5442.5m2,以上段落属高山峡谷陡斜坡地貌,出露地层为砂质板岩,节理裂隙发育,目前边坡局部掉块严重。 三、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主动防护系统系以柔性钢绳网系统防护堑坡节理发育密集或者路堑外侧陡崖发育有崩塌落石的段落, 用于防止落石/飞石的发生。其纵横交错的φ16纵、横向支撑绳与4.5m×4.5m或2.5m×4.5m(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地形条件及锚杆位置可在±0.3m作适当调整)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4.5m 或2.5m×4.5m网格铺设一或两(根据设计的单层或双层钢绳网确定)4m×4m或4m×2m的DO/08/300型钢绳网,每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进行预拉,该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

高表层危岩体的稳定性,并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O/2.2/50型格栅网, 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四.施工程序 1、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或局部加固; 2、放线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为φ70。 4、插入锚杆并注浆,浆液标号不低于M30,宜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 0.45~0.50的水泥净浆,水泥宜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 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各用三个或四个(支撑绳长度小于30m时用三个,大于30m时用四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 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7、格栅网铺设的同时,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φ8钢绳,每4m×4m(或4m×2m)钢绳网均用一缝合绳与根长31m(或23m)的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8、用φ1.5铁丝对钢绳网和格栅网间进行相互扎结,扎结点纵横间距1m左右。

8咸阳市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方案

咸阳市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方案 时间:2011/11/17 14:04:33 点击次数:342 一、建设区域概况 (一)建设区范围 建设区为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泾阳县、三原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3个县市区。(二)自然地理条件 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界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106公里,面积10196平方公里。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型,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二是中部台塬区,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 气候——因地形特征,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无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0℃,无霜期180天。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递增,降水50%集中在7、8、9月三个月。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流域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 (三)社会经济条件 辖兴平1市,秦都、渭城2区,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共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人口503万。 (四)林业资源条件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429063公顷,有林地283775公顷(其中防护林187756公顷,用材林44140公顷,经济林51782公顷,特用林97公顷),疏林地10038公顷,灌木林地897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8600公顷,苗圃地1866公顷,宜林地95805公顷(其中宜林荒山荒地81112公顷,其它宜林地18693公顷),辅助生产用地8公顷,四旁植树1397万株,森林覆盖率23.5%,林木绿化率41%。 二、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一)第一阶段与四期工程概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在我市实施以来,共完成工程任务283775公顷,累计人工造林259201公顷,飞播造林5467公顷,封山育林19107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完成造林84287公顷,二期工程完成造林138400公顷,三期工程完成造林26648公顷,四期工程截至2008年底完成人工造林32600公顷,封山育林在封1840公顷。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咸阳防护林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一期工程,以大会战造林为主,乡镇以行政命令手段,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二期工程中,全市认真总结了一期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工程管理机制上推行“按工程管理、按项目投资”,在工程管理内容上提出新观点,即由一期工程单纯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转变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从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出发,逐步加大了经济林的比重,实行土、水、村综合治理,做到“农林牧”、“乔灌草”、“带片网”、“长中短”、“经防用”、“林工商”、“名特优”7个结合,从而增强了三北建设的活力和后劲,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随着社会发展,国家投入的增加,三北四期工程逐步向多功能、高效益、科学化方向发展,加大了技术力量投入,工程管理更加细致规范,推行了工程招标制、工程队造林、营造林承包制、股份制等多种新机制,工程建设步入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第一阶段与四期工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经验 一是落实一个“全”,健全机构,明确责任。为了切实加强对三北工程的领导,市、县两级林业部门均成立了三北工程领导小组,将三北工程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领导,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每年造林季节,市级主管领导、林业局领导多次到各工程县,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二是突出一个“早”字,为工作开展赢得主动。为克服造林受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的困难,近年来,我们根据三北工作实际,在“早”字上下功夫,在“早”中求主动。一是工作早动员,早部署。每年春节和国庆长假后第一个工作周,及时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