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47

第29卷第10期

外国经济与管理

V ol 29N o 102007年10月Fo reign Eco no mics &M anagement Oct 2007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

吕鸿江1,2,刘 洪1,陶厚永1

(1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31)

收稿日期:2007 07 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编号:7057204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

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研究》项目,江苏省农机局基金项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适应性模型研究》(编号:GXS06010),南京农业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观的组织适应力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编号:RC QD06-05)

作者简介:吕鸿江(1975-),女,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师;

刘 洪(1962-),男,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陶厚永(1977-),男,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组织适应性是组织调整自身战略及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与变革能力。本文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适应观、战略适应观和系统动力观三方面;然后对这三种观点进行了评介,总结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最后指出了这些理论观点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组织适应性;环境适应;战略选择;系统动力学;驱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950(2007)10 0047 07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在不断与内外环境相互适应、共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相应要做出适应性的学习与变革。组织适应性正是组织调整自身的战略及管理系统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与变革能力,[1~3]而缺乏适应性的组织就没有能力适应新的环境,因此也就无法生存。那么,组织怎样才能具备这种适应性学习与变革能力呢?组织的适应性又是受哪些因素驱动而形成的呢?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组织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的不同假设,形成了既竞争又互补的理论观点。笔者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研究主要基于环境适应观、战略适应观和系统动力观三个视角。下面先对这三种观点进行评介和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然后梳理组织适应性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基于不同观点的研究的融合趋势。

一、环境适应观

环境适应观强调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就是适应环境,[1,4]把组织内外的各种因素都作为环境变量,强调环境的变化驱动组织适应性的形成,环境的不同内容和特征决定组织适应性的不同性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围绕影响组织适应性的环境内容、环境特征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过程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

环境适应观对环境内容的讨论,导致了对组织适应性的不同认识。任何组织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与特定环境相联系,不同的环境对组织有不同的要求,组织内的子单位对其外部环境同样具有不同的要求。[5]由此,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至少发生在两个层面:一是组织每个子单位的结构特性都应当与其自身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二是组织的分化和整合模式应当与其所处的整体环境相适应(Scott,1995)。

组织环境应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目标、产品或服务、组织沟通和组织成员等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而组织外部环境是指顾客、竞争对手、政府和行业等组织外部的全部因素。[1]因此,组织必须完成两个互相关联的任务才能生存下来:一是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和维持内部系统的运转,另一是适应外部环境。第一个任务要求组织通过某种复杂的社会过程促使其成员适应组织的目标,而组织也必须适应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一过程也被称为 互相适应 、 内适应 或 协调 。第二个任务要求组织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或交往,即所谓的 外适应 或 适应 。Bennis主张以有机适应型组织取代科层制体系,以实现组织的内适应和外适应。[6]

持环境适应观的学者对影响组织适应性的环境特征进行了探索。他们大多认为,环境不确定性是决定组织与环境间适应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1,4]Duncan把环境的不确定性按简单 复杂维度(即组织在决策时必须考虑的环境影响因素数量的多少)和静态 动态维度(即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基本保持不变还是在持续发生变化)进行划分。[1]他(1973)又将环境不确定性的概念定义为:缺乏决策所需的环境信息,无法确定决策能否成功,不能确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决策的实施结果。也有学者把环境不确定性看作组织环境中存在的机会或问题复杂性及变化率的不确定性,并借助实证分析考察了它们与组织的关系(Tung,1979);此外,环境的状态(state)、结果(effect)和反应(response)也存在不确定性(M illiken,

1987)。Anderson和T ushman(2001)在对美国水泥(1888~1980年)及微机(1958~1982年)行业纵向数据进行了分析以后,指出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组织适应性乃至组织存亡的关键因素,而大量无法预知的需求变化和主导技术及设计的不连续跃迁这两类环境不确定性会使组织环境存在较大风险。[4]后续研究又分别对环境不确定性通过影响组织适应性行为[7]、组织结构[7]、组织形式(Forte,2000)、新产品开发(Souder等,1998)、组织绩效[7,8]、组织设计[9]、战略实施(H arrington等,2007)等来影响组织适应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另有学者把其他一些因素作为影响组织适应性的环境特征。例如,环境异质性被认为是影响组织适应性的另一环境特征(Carter,1990),即不同的组织局部环境具有不同的性质,环境的异质性可以使环境产生无法预测的快速变化(Tushman等,1985),也可使市场、供应商、顾客等发生迅速变化(H ambrick等,1987),还能影响企业为实现成长而愿意承受风险的程度,并决定企业能否成功地选择产品或服务的实施策略(Miller,1982);环境的竞争性,特别是组织外部环境的竞争性(Birn-

baum,1984),也被认为是影响组织适应性的一个环境特征(H ambrick,1987)。但是,实证研究表明,就对组织适应性和组织存亡的影响而言,环境不确定性比行业复杂性和行业规模更加重要,组织必须投入更多的力量,才能对付环境不确定性,进而适应环境。[4]

那么,组织如何才能适应环境呢?有学者强调组织必须通过适应外部环境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变革能力,[1]并分别研究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社会环境及技术革新[10]等外部环境变量的适应过程。另有学者对这类被动适应提出了质疑。Miles(1978)等指出,组织能够预测周围因素的影响并做出反应,从而调整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他强调这种反应性适应是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预测和反应,有赖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包括管理者解释企业目前面临的环境变化并制定决策以采取行动的能力。此外,组织也具有 环境设定 能力,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可以进行管理抉择和创新(Weick,1979)。因此,组织适应性是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权变能力。[11]还有部分学者整合了这两者观点,认为面对稀缺的环境资源,组织会产生两种反应,即改变组织自身的适应性反应和改变环境的修正性反应(Babcock,1981),这两种反应使得组织变革受组织的主动适应与环境选择的共同影响[12]。当前,有关随着环境的演化,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是被动探索式还

48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9卷第10期)

是主动开发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Gupta,2006)。Key等(2005)对美国医药行业的研究表明,在环境

影响组织的同时,高组织绩效也能缓解来自环境的压力。[13]Namw oo n等收集了有关B2B市场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的112个匹配数据,发现市场环境的波动刺激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为适应市

场而进行努力,而这种努力又会导致市场更高水平地利用新技术而引发的波动。[14]可见,越来越多的学

者认同环境驱动组织形成组织适应性的过程是主动与被动、探索与开发相结合的过程。

笔者认为,环境适应观对组织适应性的解释更多地强调环境是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对组织适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环境的内容及特征等方面,忽视了其他非环境因素对组织适

应性的影响。此外,环境适应观虽然认识到了组织内部环境的作用,但事实上,它的研究重心更多地放

在了组织的外部环境上。组织环境不仅仅是组织外部环境的代名词,组织内部环境同样影响着组织。Duncan的早期研究已经揭示了这一点,[1]但从后续研究文献看并没有产生重要的影响。Priem(2002)

在研究中重新强调了组织内部环境的作用。事实上,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及环境复杂性的加剧,驱动组织

适应性形成的因素已超出了环境的范畴,因此有必要扩大考察组织适应性的范围。

二、战略适应观

战略适应观从战略形成与组织适应关系的角度对组织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强调战略在驱动组织适

应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关注适应性战略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形成与

动态发展。战略适应观的代表人物Chandler深入研究了美国100多家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环境决

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战略的思想,并且认为企业战略的基点是适应环境,应该使企业通过确定外部环

境中的机会与威胁,来实现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企业战略本质上是企业组织适应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组织内部结构变革的过程,能保证企业组织的长期生存和成长,而基于适应的战略管理能使企业组织

更好地适应环境(Chakravarthy,1982)。环境战略学派则将战略形成看作是一种反应过程,战略是由各

种复杂力量构成的环境所决定的;战略必须适应环境,并且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生存和发展的

位置;同时,组织还应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组织与环境是可以互动的,这种互动决定了战略的形成(Freeman,2006)。这些学派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战略形成与组织适应性的相互作用。

在战略如何通过适应环境来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问题上,不同的环境视角开辟了战略适应研究

的不同领域。客观的环境视角揭示了建立在环境理性分析基础上的战略适应,认为管理者能通过审视

和适应客观环境来增强其战略选择的竞争能力。因此,环境不同,战略也不同(H am br ick,1982),管理

者必须面对现实认识不同的客观环境(Barry,1996)。环境感知观强调认知的作用,指出管理者对环境

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H amel等,2000),并认为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决定他们观察环境获得信息的能力,

从而对战略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15]。环境塑造观则把管理者对环境的阐释过程和据此采取的行动看

作是战略适应的关键,重视管理行为在创造组织战略适应性的过程中和环境背景下的决定性作用(John

等,2000),认为管理行为能增强组织战略适应性和核心能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16]。综上所述,我们可

以认为在战略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过程中,反映客观环境、通过认知来发现环境并创造性地改变环境

是战略适应的关键。

关于战略在组织适应性过程中如何形成的问题,Anso ff(1979)从战略、组织、生产和市场营销等不

同层面分析了环境动荡对组织的影响,并认为组织在不同程度的环境动荡中具有不同的战略需求。环

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变化将诱导企业从内部或外部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内部战略调整会因管理者掌控

着所需的资源而比较容易实现(Dutto n和Keats,1987)。环境需求与企业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决定着企

业的绩效与成长,经营者面临相同环境时可能做出不同的战略选择,但是战略选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

话,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经营失败(T ushman和Ro manelli,1985)。相关的实证研究也支持战略是在与环

境匹配的过程中实现适应性成长的观点。William等(1980)对15个行业的199家公司进行了两阶段调

9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4

查,发现处于复杂动荡环境的企业组织会采取完全正式的长期战略规划。Korn等(1996)比较了家具和软件行业的战略适应过程,发现在环境稳定的家具行业,在没有行业威胁或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管理者会为避免管理不适而采取 消极被动 的组织适应战略;而在环境动荡的软件行业,管理者则采取了具有扩张及创新性的 积极主动 的组织适应战略。[2]

战略适应观对组织适应性的研究,主要回答了战略如何驱动组织适应性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适应性战略在组织与环境作用过程中如何形成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在组织适应性形成过程中,战略与组织以及战略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在不同的环境中,组织与战略的相互作用又存在差异。

因此,在战略适应观的视角下,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战略调整、管理者的认知及快速应变能力都会驱动战略适应环境,而组织适应性在战略适应观中更多地表现为战略对环境的适应。

随着战略适应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应该从环境决定和战略选择的视角来探索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学者在解释组织适应性时将战略选择和环境决定作为两种对立的观点(H annan等,1977;Astley等,1983)。事实上,战略选择和环境决定虽然是解释组织适应性的两个独立变量,但它们彼此并不对立,它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四种组织适应性:(1)自然选择,即组织最少使用战略选择产生的适应性;(2)变异,即组织最多使用战略选择并最多受环境决定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3)战略选择,即组织最大限度地使用战略选择所产生的适应性;(4)无变异选择,即组织逐步增加使用战略选择所产生的适应性。[11]当组织面临发展或遭遇衰落时,组织个体可以通过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并实施适应性战略来驱动组织适应环境(Zammuto,1984)。后续研究也支持了这种融合 环境决定 和 战略选择 观点解释组织适应性的做法(Withane,1990;Hassard等,1997;Butel等,2000)。

笔者认为,战略适应观着重强调了战略对环境的适应性,但对如何借助组织内部系统来使组织适应环境这个问题着墨较少。而组织战略与组织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必须通过组织内部各个系统来实现,它们又驱动着组织适应性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组织内各系统在组织适应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另外,战略适应观认为,企业转型或者组织适应性变化是一蹴而就的,并没有考虑组织核心业务的转变过程;但是,战略适应不仅发生在企业由衰退到反弹的过程中,更多是发生在企业核心业务能力不断变化和调整时,而且是在环境变化尚未彰显时的以变制变过程中形成的。就此而言,战略适应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战略适应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组织适应性,但是它仅从战略角度把组织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者静态地考虑组织适应性,这是不切实际的。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是由多业务活动组成的,虽然一部分业务活动的失败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但也可能增强企业的长期成长活力(Barnett,1997)。显然,仅从战略角度考虑组织适应性的做法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系统动力观

解释组织适应性形成的系统动力观从系统动力学出发,强调组织适应性产生于组织的系统结构。

Law rence和Lorsch对过去40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认为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能自发地发展其运营系统(结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系统、理念和价值观以及领导行为,以适应其所处的商业环境和在该环境下选择的战略,正是这种自发的适应推动了为竞争和发展所必需的适应能力和文化。[5]而这种适应能力和文化的演进不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与组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相关,

它是自然选择和自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Stacey(2000)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适应性(即有能力)引起自身在结构及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并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多样性变异,并能在保持这种变异的同时对系统的变异进行选择。M assini(2002)在对1992~1996年的欧洲、美国及日本企业组织特征进行了大规模调查以后发现,虽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组织适应性理解为应对竞争环境下的产品变化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但事实上,组织惯例的结构、变化过程及其管理实践对组织适应性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欧美企业更倾向于进行组织惯例调整。可见,对组织适应性

50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9卷第10期)

的研究必须延伸到组织内部。

那么,组织系统内部是如何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呢?随着环境的变化,组织会自发地总结曾经获

得成功的商业实践和管理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并逐渐提炼自己的组织文化,形成强化过去成功经验的组

织惯例;组织的领导层会实践内含于组织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并动用他们的权力来维持组织惯例。因

此,组织惯例具有无形的作用并逐渐制度化,从而促使具有适应性的组织文化及能力得以保留并延续(Schein,1992)。Stacey(2000)则认为,组织系统适应性形成的过程就是隐性模式破坏显性模式以产生

突出结果的自组织创新破坏与重构过程;组织的隐性模式通过观念和行为来改变组织的显性模式,这种

学习与自我反馈是一个自组织、自适应的过程。Cho wdhury(2004)为研究什么样的组织和领导特性能

提高组织适应性或帮助组织形成组织适应性,提出了采用组织适应性成型(org anizational fitness prof-i

ling,OFP)方法来培养组织适应性的观点,并认为组织必须推动自己的设计 工作系统(结构)、管理过

程、人力资源系统、原则和价值观、领导行为,以适应商业环境。Eisenstat和Beer(2000)的研究表明,特

殊的组织动力会阻碍组织的适应,特殊的组织动力包括没有清晰的战略和/或不一致的战略重心、无效

的高管团队、总经理过分严厉或放任的风格、缺乏垂直沟通、缺乏跨职能及业务或地区协调、领导技能和

全面型领导培养不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组织惯例的遗传性保留,组织创新破坏与重构的变异

和对内外环境产生适应性反应的组织沟通与交流,是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动力因素,而这些动力因素

都是通过组织系统内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系统、领导及员工行为、管理过程、原则和价值观等产生的。

于是,一些学者又分别从这些角度深入探讨了组织适应性的形成。

就组织结构而言,相关的研究认为,柔性组织结构(V ladimir,1989)、结构适应(Yasai Ardekani, 1989;Bushardt,1990)、层级选择(Warg lien,1995)、结构惯性(Dobr ev,1999)、组织形式适应(Forte, 2000)和组织设计[9]有利于组织适应性的形成。组织处于高竞争或动态环境中时,会经常面临决策问题

及组织结构变化。为提高决策的有效性,组织结构必须有较大的柔性。而处于低竞争和动态环境中的

组织则可采用刚性结构,稳定的环境将会抵消柔性结构的优点,而且柔性往往以牺牲决策效率为代价。

层级制组织对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以及惯例性的决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网络组织对于动态和高竞争

环境,以及突发性、非惯例性的决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Chung,1993)。Carley提出了一个组织适应性

计算模型,认为通过改变组织结构来改进组织绩效,可以发现最成功的适应性组织具有规模较大、独立

个体较小和较少忽视决策因素的特点。[3]Schw arz(2002)通过追踪研究两个公共组织,考察了信息技术

环境下IT应用和组织结构变化之间的适应性关系,主张探索信息技术管理应用的规律并不断修正组

织结构,实现层级适应组织。Sig gelkow和Levinthal(2003)运用基于Agent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的

组织结构在组织适应性的开发和利用中发挥的作用。他们在分析了集权、分权和临时分权三类组织结

构以后发现,临时分权组织能使组织避免低绩效的资源配置,并能够保持各个职能部门的长期协同,具

有最高的组织适应性和组织绩效。Perdu(2004)和Ethiraj(2004)分别构建组织适应性数学模型来研究

组织结构及组织设计如何驱动组织适应性的形成这个问题。H atum(2006)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的药

品和食用油行业的纵向数据,发现柔性组织及其结构有利于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但没有一种组织结构适

用于任何一种环境,有效的组织结构取决于具体情况(汪应洛等,1998)。

Sw iercz(1997)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种重要的研究视角,即 适应 视角。根据这一视角,组

织犹如有机体,处于危机四伏并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其内部特性和环境之间的契合程

度,而这种契合又取决于组织成员不断进行调适以适应组织环境的过程。可以认为,组织是一个有n个

成员发挥作用的交换系统。这个系统中关键的适应问题就是成员之间的协同和防止失控的机制(T oo-

by,2006)。而组织中的适应主体既具有其局限性又有其潜在能力。Joyce(2003)描述了一种基于人的

能力 而不是局限性假设的组织适应过程,以人力资源系统为核心向员工授权,制定员工参与制度,改

革组织结构并重新制定战略。他认为,组织演变的最高阶段是适应性组织。适应性组织的设计以内容、

1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5

52 外国经济与管理(第29卷第10期)

过渡和转型为基础;内容要求人性化的战略、结构和制度,并将人力资源放在组织模型的中心位置;过渡从战略开始,直至结构和制度;而转型从制度开始,再到结构和战略;过渡和转型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组织适应性的形成。此外,组织身份及成员满意等因素也会影响组织的适应性水平(Devine,1984;Dutton,1991)。H uy(2002)基于对某大企业三年间发生的急剧变化的调查,从中层经理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有利于适应性形成的情感管理模式,认为低情感承诺容易导致组织惯性,但能减轻员工的情感混乱。Jimm ieson 等(2004)通过纵向数据分析考察了员工对组织变革的适应性,建议从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及减少工作环境变化等方面降低各种不确定性对雇员情感的威胁,从而实现组织适应。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适应性形成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方面,领导行为可作为因变量,而环境因素则为自变量(V room ,1976)。CEO 的激励补偿是一种组织适应性行为,是战略选择和环境决定的结果,这种适应性行为在高技术和新兴行业比较常见。[17]

Agle(2006)在调查了美国128位CEO 及其公司后,结合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得出了 CEO 的领导气质内化于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的结论。员工文化与认知水平也会影响组织适应性的形成(Gattiker,1989)。员工参与被认为是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的关键因素(H art,1992)。当员工认同战略决策时,他们的工作满意度达到最高水平;当员工真正参与战略决策时,他们的组织参与度达到最高水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员工的生产力和适应力(Garcia,2002)。

有关管理层的实证研究表明:(1)管理层的环境和组织感知会对组织的适应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2)管理层感知与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组织战略相互作用;(3)管理层感知会在适应过程中发生波动;(4)在相似环境中,管理层感知可能因组织不同而不同,但只要正确选择战略,每个组织都能实现有效适应(Snow ,1976)。后续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管理层认知能力对组织适应性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15]Benner 和T ushman(2003)认为,对动态能力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组织创新,而稳定的管理层有利于组织发展。此外,管理活动的自组织能消除影响组织适应性形成的结构惯性(Vo lberda 和Lew in,2003)。Jensen 和Szulanski(200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22家企业员工的数据,发现管理知识有效的跨边界传输能极大地增强组织适应性。M iller (2003)在对中国、俄罗斯及美国公司的公平分配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后,发现管理实践中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类型也会影响组织适应性的形成。

系统动力观打开了组织这只黑箱,从组织系统内部更深入地挖掘了组织适应性问题,认为组织要适应环境,战略也要适应环境,但组织适应性必须通过组织内部系统来实现。组织系统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组织惯性,以及组织学习、组织创新、组织文化和组织沟通等,是组织内部推动适应性形成的动力机制。

四、结 语

在审视了国外相关文献以后,笔者发现环境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的加剧,促使研究组织适应性的学者把关注的视线投向更多的因素,为了更全面地剖析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因素,有学者将环境、战略及组织系统三方面因素融合在一起来解释组织适应性的形成。他们指出环境对适应性战略以及组织结构对适应性战略都会产生影响(M iller ,1983、1987),可以通过组

织系统变革及战略调整来实现组织的有效适应(T erbo rg,

1983),由此从组织内部及组织与环境间的适应性角度构建了

整合的框架(Sing h,2004)。实证研究表明,组织战略、组织结

构以及组织绩效关系和环境变化引起的组织适应性水平之间

存在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战略 结构组合产生一定的组织适

应性水平及组织绩效,具有最优战略 结构匹配的组织能够

取得高绩效,管理层能通过选择适当的战略以及与其匹配的

组织结构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16]可见,整合环境、战略及

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因素来解释组织适应性的形成机理已是大势所趋。

总结上述理论观点,笔者认为,解释影响组织适应性形成驱动因素的各理论观点,在探索驱动组织适

应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方面彼此并不独立,而是密切相关。虽然环境、战略及组织内部系统各视角都提到了

除它自身之外的另两个因素,但是各个理论视角所强调的重点仍有所不同。环境适应观强调组织的内外

环境因素是决定组织适应性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组织的影响更大,组织适应性随

内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而逐渐形成,并推动组织向有机适应方向发展。战略适应观强调战略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形成组织的战略适应性,认为适应性战略在组织适应性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并推动组织适应

性的形成。系统动力观主要从组织的系统结构出发,强调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系统、领导及员工

行为等组织内部各因素是驱动组织适应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引发组织惯性的遗传性保留、组织创新性破

坏与重构的变异及对内外部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的组织沟通与交流,从而驱动组织适应性的形成。整合

这三种观点,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组织适应性驱动关系模型,并认为组织环境变化是组织适应性形成

最直接的外部驱动因素;组织战略是组织适应性的目标驱动因素,由组织环境变化推动形成,对组织适应

性形成起目标导向作用;组织内部各系统是组织适应性的中介驱动因素,它们既反映环境对组织的作用又

传递战略对环境的反应。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组织适应性的形成、演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Duncan,R B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p erceived environm ental un certainty[J] Adm inistrative S cien ce

Quarterly,1972,17:313-327

[2]Korn,H J,et al T he evolu tion of strategic simplicity:Explor ing tw o m odels of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J] Journal of M anagemen t,

1996,22(6):863-887

[3]Carley,K C Organization al adaptation[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97,75:25-47

[4]Anderson,P,and Tus hman,M L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industry exit:T 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munificence and com-

plexity[J] Industrial&Corporate Ch ange,2001,10(3):675-711

[5]Law rence,P R,and Lorsch,J W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M anagem ent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M] Boston:H arvard

Bus ines s School Pres s,1986

[6]Bennis,W Organ izational developmen ts and the fate of bu reaucracy[J] Industrial M anagement Review,1996,7(2):41-55

[7]Koberg,C S Resource,environmental uncertain ty,and adaptive organization al behavior[J] Academy of M anagement Journ al,

1987,30(4):798-807

[8]H oque,Z A con tin gency model of the as sociation betw een strategy,en vironmen tal un certainty and performan ce m easuremen t:Im-

pact on organization al perform ance[J] Intern ational Bu siness Review,2004,13(4):485-502

[9]Lin,Z En viron mental determ ination or organizational design:An explo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under environmental

un certainty[J] Sim ulation M odeling Practice&T heory,2006,14(4):438-453

[10]Rossetti,D K,and Dezoort,F A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to techn ology innovation[J] S AM Advanced M anag ement Journ al,

1989,54(4):29-34

[11]H rebiniak,L G,and Joyce,W F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Strategic choice and environmental determ inism[J] Administrative

S cien ce Quarterly,1985,30(3):336-349

[12]Levinthal,D A Organ izational adaptation an d environmental selection-In terrelated process es of ch ange[J] Organization S cien ce,

1991,2(1):140-146

[13]Key,B D,Reed,R,and S clar,D A Firs t order economiz ing:Organiz ational adaptation and th e elimination of waste in the U S

ph armaceutical industry[J] Jou rnal of M anagerial Issu es,2005,17(4):511-527

[14]Namw oon,K,and J ae,H P U tiliz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Organ izational adaptation to busin ess environments[J] Jou rnal of the

Academy of M ar keting Science,2007,35(2):259-269

[15]H ough,J R,and W hite,M A Scanning actions and en viron mental dynam ism:Gathering in formation for strategic d ecis ion making

[J] M anagem ent Decision,2004,42(6):781-793

[16]J ennin gs,D F,and S eaman,S L High and low Levels of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An em pirical analys is of s trategy,stru cture,

and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 anagement Journal,1994,15(6):459-475

[17]Ch en M ing Chu,H siu H ua H u,and Nai T ai Chu A fram ew ork for interpreting the antecedents of CEO compensation:An organ-i

zational adaptation p ersp ective[J] J ou rnal of Am erican Academ y of Bus ines s,2006,8(2):235-241 (责任编辑:谷 化)

3

组织适应性驱动因素探析5

价值驱动因素

基于估价模型的驱动因子及其重要性分析 价值的驱动因素,是理解价值投资最重要的环节,从企业层面看,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小组根据以往的研究实践,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总结了六项:商业模式、品牌和营销、经营团队和管理水平、市场(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企业税率。 第一个因素是商业模式。许多人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组织模式,这种理解未免狭窄和片面,这仅仅是制造业商业模式的一个方面。商业模式的内容很多,既包括业务组织模式,也包括公司根据自己的行业地位实施的竞争策略,甚至还包括一些财务和资本上的操作,总之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所做的一切都可以概括为商业模式。以农产品(SZ.000061)这个上市公司为例,自从我们研究所推荐之后,股价表现很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就是由于农产品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它是农批市场,仅仅通过出租物业和收租金的方式来盈利,而现在租金照收,又开始从租户的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租金的增长是有限的,但佣金会随着交易量的扩大而成指数规律增加,这是需要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才能做到的,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模式。因此农产品这个公司商业模式的变化,带来的商业利益和企业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个是产业政策的变化。现在资源和能源紧张,环保状况十分严峻,国家不断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涉及到非常多的环节。例如宝能源(SZ.000690),因为用煤矸石发电、发电机组内部脱硫及废渣循环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所以国家政策给予公司非常大的支持,它一度电的价格竟然达到0.58元,较同行高出20%以上,同时国家对于公司上网电量还有保底的承诺:不论国家电力过剩还是不足,都要保证它至少85%的发电量上网。再加上煤矸石本来的成本又非常的低,企业盈利潜力远高于其他火电公司,其股价翻番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个是市场扩张和技术创新。典型的例子是生益科技(SH.600183),这个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印刷线路板,目前他的市场已由国内扩展到全球,产品也由最早的单层线路板创新发展到多层,到现在最高可达十二层,技术创新能力非常强,2006年中期的净利润成倍增长,而且这种增长还将持续。 第四个是经营团队与管理水平的变化。2006年上半年深天健(SZ.000090)得到了市场的追捧,改变天健价值的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它的经营团队发生了变化,管理水平迅速上升。过去深天健的团队做房地产,在深圳市中心区莲花山脚下开发了一片很大的住宅区,地价便宜、地段好、销售价格不菲,但是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现在的团队能在地段一般,房屋售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把毛利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这是一个管理改善提升公司价值的典型案例。 第五个是品牌和营销。以山西汾酒(SH.600809)为例,在前几年因为假酒事件,企业几乎无生存之力。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佳句大部分中国人耳熟能详,汾酒的历史和品牌仍然深入人心。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公司重塑品牌,重建营销网络,从山西到陕西,河南,逐步向全国扩张,效果显著,业绩也持续高速增长,股票表现非常抢眼。 第六个是税率。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企业税负下降,相应地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企业的价值自然就得到提升。 企业层面价值驱动因素的变化是把握企业价值乃至价值投资理念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不能被外在的指标体系或是其他的东西所迷惑,而是必须要把握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她们才是影响各种财务指标的关键因素。 评估价值与市值差异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青岛海尔的公司价值与市场价值不完全相符,并且被高估,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股票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供求关系取决于投资者的需求与偏好,因而股票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摘要: 财政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受国民经济发展、预算外资金收入、税收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排除简单多元回归模型存在的严重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更精确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预测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趋势。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国之声》报道,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预计将达到7.7万亿元,加上非税收入,今年财政收入走入“8万亿”时代已成定局。而一旦实现了这个数字,中国将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中国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超越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这一变动将会对全球经济及政治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1978~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由1978 年的1132.26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扩大了近50倍。“十一五”期间,中国财政收入从“十五”末年的3万亿元起步,以年均1万亿元的幅度增长,年度增速数倍于同期GDP。 同时,“中国税负是否过高”引发了全民关注。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央财政收入对税收收入的依赖程度,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的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外收入是指不通过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预算外收入为347亿元,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30.6%;而2006年的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预算外收入已成为影响中国财政收入不可或缺的因素。 ③税收收入。税收是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中国的税收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95%左右,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④能源消费总量。未来十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8亿-53亿吨煤,等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近20亿吨,而从供应端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能源的角度考虑,中国也必须叫停大量耗费能源的“世界加工厂”模式,这必然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变化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综上所诉,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财政税收增长的具体影响。 二、模型设定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变量的选择 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大多数相关的研究文献中都把总税收、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作为影响财政收入的基本因素,还有一些文献中也提出了其他一些变量,

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企业竞争说到底可以归结为顾客之争——顾客份额和顾客知识之争,而企业拥有的唯一战略武器就是:创造和交付优异的顾客价值。 (一)顾客价值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Zeithaml在1988年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顾客的不同而不同。顾客对某一产品的期望价值不仅在不同顾客之间会所有差别,而且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的期望价值也会不同。这表明顾客价值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在顾客与公司交往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激发顾客最初购买某种产品的属性可能不同于顾客购买后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标准,后者可能又不同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决定因素。此外,引发顾客离弃的缺陷,也并不必然发生在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对主导价值评价的标准上。类似地,Ravald在1996年做出了这样论述:“不同顾客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而这些资源显然影响着顾客的感知价值”。事实上,在明确了顾客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不难理解上述论断的科学性。例如,感知所得可能因顾客而异(如有的可能要数量,另一些要高质量,还有的要便利),付出也可能有所不同(如一些顾客只关心所付出的金钱,一些则关心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同时,顾客价值也可能因适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顾客在不同时间对价值的评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购买决策之前、实际购买过程之中和产品使用之后,顾客对价值的评估可能存在重大差异,因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顾客评判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购买阶段,顾客需要比较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而在产品的使用中或之后,顾客更关心的是所选产品的效用。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实际上已得到证实:Gardial,Clemons,Woodruff,Schumann及Burns(1994)的研究表明: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中对价值的感知与使用过程中或之后截然不同。即不同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感知,而同一顾客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感知,即顾客价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后来,Flint等人在1997又进一步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特征,列出了能够改变顾客价值感知的一些“触发事件”(Trigger event);而Woodruff(1997)教授基于信息处理的认知逻辑,提出了顾客价值的层次模型;在对 Woodruff(1997)文章的一篇评论中,Parasueaman(1997)指出,随着顾客从第一次购买到短期顾客再到长期顾客的转变,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全面、抽象:第一次购买的顾客可能主要关注属性层次的标准,但是短期和长期顾客可能关注的是结果层次和全局层次的标准。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监测模型,把顾客区分为初次顾客、短期顾客、长期顾客和离弃顾客4种基本类型,并形象地论述了各自的动态变化。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与提升的基础上,图1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层次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供应商关系的深化,构成顾客金字塔的、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顾客细分市场上的顾客对价值感知所表现出的动态层次性。该模型认为,顾客以途径—结果(means-end)模式形成期望价值,从最低一层开始,顾客首先会考虑产品的特定属性及其效能;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顾客根据特定产品属性对实现期望结果的贡献,而形成一种期望和偏好,反映在顾客价值上就是使用和拥有价值(第二层);同时,顾客也会根据产品属性对实现自身目标和目的的贡献,形成对特定使用结果的期望(最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9年的2664.9亿元到2008年的61330.35亿元,20年平均每年增长了16.98%。为了研究影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收入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财政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年底就业人数。 一、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主要反映的是财政收入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在这里,我们选择“财政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财政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底就业人数”、“进出口总额”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到以下数据。 年份财政收 入 (亿元) 财政支 出 (亿元) 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农村居民 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 入(元)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 额 (亿元) 年底就 业 人员数 (万人) 进出口总 额 (亿元) 1989 2664.90 2823.78 1260.70 601.50 7074.20 55329 1116.00 1990 2937.10 3083.59 1510.20 686.30 7250.30 64749 5560.10 1991 3149.48 3386.62 1700.60 708.60 8245.70 65491 7225.80 1992 3483.37 3742.20 2026.60 784.00 9704.80 66152 9119.60 1993 4348.95 4642.30 2577.40 921.60 12462.10 66808 11271.00 1994 5218.10 5792.62 3496.20 1221.00 16264.70 67455 20381.90 1995 6242.20 6823.72 4283.00 1577.70 20620.00 68065 23499.90 1996 7407.99 7937.55 4838.90 1926.10 24774.10 68950 24133.80 1997 8651.14 9233.56 5160.30 2090.1 27298.90 69820 26967.20 1998 9875.95 10798.18 5425.10 2162.00 29152.50 70637 26849.70 1999 11444.08 13187.67 5854.02 2210.30 31134.70 71394 29896.20 2000 13395.23 15886.50 6280.00 2253.40 34152.60 72085 39273.20 2001 16386.04 18902.58 6859.60 2366.40 37595.20 73025 42183.60 2002 18903.64 22053.15 7702.80 2475.60 42027.10 73740 51378.20 2003 21715.25 24649.95 8472.20 2622.20 45842.00 74432 70483.50

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和行业关键的成功因素

房地产行业变革驱动因素分析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是指那些改变整个行业及竞争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因素。 敏锐地判断行业驱动因素是为了在制定战略时充分考虑几年后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的影响。行业中的许多事件都可能会对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可能成为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 驱动因素分析分为两步:辨认各种驱动因素,估量出驱动因素将会对行业产生的影响。不过,虽然在某一行业中有许多变革因素在起作用,但是真正能够算得上驱动因素的一般只有3~4种,因为驱动因素是行业变革原因和方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面前的房地长行业,主要的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行业长期增长率的变化。 行业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是行业变革的一个因素,因为它会影响行业供应和购买需求方面的平衡,进入和退出方面的平衡,影响竞争厂商增加销售量的难度。长期需求的攀升会吸引新进入者进入市场,鼓励既有厂商增加生产能力。市场的收缩则会导致行业的某些公司退出该行业,诱使剩下的厂商关闭最低的生产工厂收缩业务量。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支撑行业需求增长的三个因素不变:城市化带来的新增需求、改善性需求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投资需求。

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是房地产市场需求最坚定的基石。我国的城市化率1996年为30.48%,2006年达到43.90%,以平均每年1.34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相对美欧等发达国家75%—88%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20年,每年带来的城市新增人口在1700万左右。 改善性需求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6平方米,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50%以上。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35平方米。 城市化带来的新增人口需求和城市原有居民的改善性需求将长期存在,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要126.44亿平方米的新增供应量,平均每年约9.73亿平方米。 二、营销革新。 如果竞争厂商能够成功的引入产品销售的新方式,那么,他们就可以激起购买者的兴趣,扩大行业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度的差别,降低单位成本。这其中的每一点都可以改变竞争者的竞争地位,迫使竞争对手修订战略。目前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量还是很大,很多商家为了将自己的商品房卖出高价格,不惜用各种营销手段吸引顾客。三、政府政策的变化 进入2010年后,政府反复对房价的快速上涨表示关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楼市降温。这些措施的影响如何及将来是否可能采取

速冻食品行业消费者购买驱动因素分析

速冻食品行业消费者购买的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同时可支配收入也迅速增长,城乡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速冻食品的需求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然而,当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因此,速冻企业应该在充分了解消费者喜好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准品牌定位,开发出消费者喜爱的独特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消费者购买速冻食品的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以三全速冻水饺为例,对影响消费者购买速冻食品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基于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本人对消费者购买速冻食品的驱动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并对企业改进和开发产品提出了建议,研究结论对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营销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速冻食品,消费者,购买动机 一、速冻食品行业概述 (一)速度食品概述 速冻食品(Fast Frozen Food)是将需速冻的食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通过各种方式急速冻结,经包装储存于-18℃—-20℃下的连贯低温条件下送抵消费地点的低温产品。[1]速冻食品主要可分为速冻水产食品、速冻果蔬食品、速冻禽畜食品、速冻以配菜为主的调理食品和速冻米面糕点食品等五大类。其最大优点完全以低温来保存食品原有品质,而不借助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同时使食品营养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2]具有原有食品的美味、方便、健康、卫生、营养、实惠等好处,而且方便调理和食用,不仅受到大中城市家庭主妇的欢迎,而且开始全面进入学校、机关和工厂企业的集体食堂和餐厅、酒店。 (二)速冻食品行业现状 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速冻行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微波炉、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产、包装的改进与冷藏链的建立、完善和拉长,有了迅猛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产量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新世纪最具有潜力的食品行业之一。[3] 目前我国的速冻食品企业的分布状况大致可分为三类品牌,一线品牌:主要是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具有品牌优势和成本优势的大品牌;二线品牌:河南省的科迪、郑荣、众品、天津的狗不理、上海的桂冠、广东省的广州酒家等面向全国,但具有区域优势的品牌;三线品牌则包括众多地方性小品牌。[4] 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1.28%,2009年到2011年间,行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2.13%,整体上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009-2012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产销率均在90%以上,产销衔接情况较好,2009年产销率为100.93%,2011年为100.80%,反映出速冻食品行业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 的统计分析报告.doc

关于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报告 14经济统计1班 陈秋昱 陈翔强 毛翔宇 2016年4月13日

目录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3) 一、引言 (3)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3) 2.1变量的选择 (3) 2.2数据说明 (3) 三、模型建立 (4) 3.1模型数据 (4) 3.2相关分析 (6) 3.3模型建立 (7) 四、模型检验 (7) 五、个别数据的折线图分析 (9) 5.1从业人数与国家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于财政收入间关系 (9) 5.3财政收入占GDP的时间变化 (10) 六、从模型中得到的结果 (10) 6.1财政收入对GDP的依存度 (10) 6.2财政收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依存度 (10) 6.3财政收入对实际利用外资的依存度 (11) 6.4财政收入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依存度 (11) 七、结论 (11)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因素的统计分析 摘要:影响一国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如税收收入,三大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本文选取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9个指标,建立了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财政收入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一、引言 财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政府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能够调节资源配置。因此,财政收入的变化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政府性基金收益等。同时,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规模还要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以财政收入为因变量,GDP、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9 个经济指标为自变量,利用R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何。 二、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2.1变量的选择 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基本经济指标,许多文献资料中都把税收、GDP这两个指标列为影响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本文通过对较多指标的综合分析,企图在众多而复杂的指标当中寻找财政收入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 2.2数据说明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2、GDP: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3、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总量是一定时期内全国或某地区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是反映全国或全地区能源消费水平、构成与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3

第二章-财务比率分析(二)

第二章-财务比率分析(二) 第二节财务比率分析 三、营运能力比率 营运能力是指资产的管理效率,即资产的周转速度,以及运用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衡量指标包括: 【提示】周转次数、资产与收入比之间是倒数关系。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1.公式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65÷(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日均营业收入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 2.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注意的问题: (1)营业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3)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问题。如果企业坏账准备的金额较大,就应该使用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进行计算。 (4)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问题。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否越少越好。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一定越少越好,应结合销售方式、信用政策综合考虑。 (6)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销分析、现金分析相联系。 (二)存货周转率 1.公式 (1)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次数=存货÷日均营业收入 (3)存货与收入比=存货/营业收入 2.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营业收入”还是“营业成本”作为周转额。 ①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金额和时间,应采用“营业收入”;

②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应统一使用“营业收入”; ③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时,应使用“营业成本”,使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 【注意】 存货周转次数(使用营业收入计算)ⅹ成本率 =存货周转次数(使用营业成本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使用营业收入计算) =存货周转天数(使用营业成本计算)ⅹ成本率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在特定情形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 (3)应注意应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存货内部构成比例的变化。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日均营业收入 (3)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四)营运资本周转率 1.公式 (1)营运资本周转次数=营业收入/营运资本 (2)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营运资本周转次数=营运资本÷日均营业收入 (3)营运资本与收入比=营运资本/营业收入 2.注意问题 营运资本周转率是一个综合性比率。严格意义上,应仅有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负债被用于计算这一指标,即短期借款、有价证券和超额现金等因不是经营活动必需的应被排除在外。(五)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1)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非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非流动资产÷日均营业收入 (3)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 (六)总资产周转率 1.公式 (1)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5/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日均营业收入 (3)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营业收入 2.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要利用“总资产周转天数”或“总资产与收入比”,而不使用“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是各项资产周转天数之和。 【例-单选题】某企业2016年的总资产周转次数为2次,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3次,若一年有360天,则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 A.360 B.180 C.120 D.60 网校答案:D 网校解析:总资产周转天数=360/2=180天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3=120天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180-120=60天 【例-多选题】(201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计算方法的改变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的有()。

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分析

价值创造驱动要素分析 公司开展内部价值创造的第一步就是战略规划,然后在制定的战略指导下进 行经营行为、财务行为、组织管理行为和营销行为等,同时与公司外部进行沟通。 公司要想实现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必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即公司价值最 大化可实现价值之和最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市公司必须牢牢盯住价值创造 驱动要素,在制定公司战略时考虑它们,即应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评估并制定公 司战略,然后实际并组织公司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最优化关键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如何进行价值创造驱动要素的分析呢?可利用平衡计分卡分析,关键价值创 造驱动要素可分为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客户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四个方 面。 1。财务性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该要素是战略管理的核心。上市公司需有效地整合其战略与融资管理、投资 管理、资本运营等财务管理活动的联系,重视该要素

方面的工作。 2.公司治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公司治理为战略管理的成功提供了基础和至关重要的制度保障,将公司治理 与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评估和薪酬规划等结合,提高公司价值。故, 公司战略少不了公司治理。 3.客户关系管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满足相关者的需求是公司使命和价值的体现,对公司至关重要的相关者是客 户。现代市场是买方市场,公司应十分重视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客户资源。 任何忽视客户的公司都难以长久地立足。故,客户关系管理对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4.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创造驱动要素 投资者给上市公司提供资金,上市公司想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做好投资 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须重点关注并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做重大战略决策 时与投资者沟通,考虑投资者的利益,若能够获得投资者的理解与支持,不仅有 利于公司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的影响最大,其系数估计值为1左右,这说明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率之间呈1对1的关系,财政收入超收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化高度相关;(2)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9和0.6左右,这说明基于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财政(税收)收入计划具有刚性,通常计划本身安排就比GDP增长速度要高,实际执行时又会超额完成,所以财政支出具有很高的收入弹性,甚至超过GDP的收入弹性很多;(3)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变化率的系数估计值为0.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的影响最差,其系数估计值为0.06左右,这说明消费的收入弹性较高,而投资的收入弹性较低; (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15和0.40左右,这说明居民收入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同时意味着其工作积极性越高,创造出的财富越多,这些因素都能带来财政收入的更快和持续增长。 《计量经济学》报告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分析 金管0202 穆兰 ◆前言 本篇报告我们主要是要来研究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之所以研究这一问题,是因为,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财政收入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包括总量上的平衡和结构上的平衡两个层次的内容。财政收入的杠杆既可通过增收和减收来发挥总量调控作用,也可通过对不同财政资金缴纳者的财政负担大小的调整,来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此外,财政收入分配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主要工具。 在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因此,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而下降。 ◆理论背景 我们从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来分析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看,财政收入又表现为来自各经济部门的收入。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就是在财政收入中,由来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收入所占的不同比例来表现财政收入来源的结构,它体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部门。其中工业和农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大。 第一,农业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这样说并不是从农业直接为财政收入提供的数据来分析,而是基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来认识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计量学院 “企业标准化师”毕业论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驱动因素分析 Driv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work 学员姓名杨红卫 工作单位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指导老师周立军 中国计量学员 二○一五年十月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的著作权内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自负论文的知识产权等法律责任。 学员姓名:日期:2015年10月15日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主要目的是对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岗位操作要求要求的精分化,定量化、标准化,以敦促便捷掌握、实施和检查企业长远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性。本文主要阐述了制约企业标准化工作一些问题和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方法,通过标准化科学的方法与实践经验试图为准备开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企业解决无头绪状态,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些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标准化工作;驱动;因素;分析;企业 中图分类号:Z2

Abstract: the standard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is a scientific organic whole which is formed by the standard of the enterpris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is to produce,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job requirements of the precise differentiation, quantifi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order to urge the easy to grasp, implement and check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will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standard syste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As it is known that it is easy to do, the current business i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standardiz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situation, further innovation in the way of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work, exchange work experience, research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work, i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for better guide enterprises to do a good job of standardization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I think driven 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work is the following factors.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work; drive; factor; analysis; enterprise Ⅱ

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背景 财政收入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大小往往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财政政策到底是什么,如何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制定出利于中国国民的福利制度,是我们所关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对帮助国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收入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增长十分快速。许多学者为了研究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财政收入的增长规律,预测中国财政的增长趋势,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回归模型等进行过多次研究。影响财政收入水平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例如,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总人口数、税收体制、就业、科学教育发展程度等都可能对财政收入有影响。现针对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总人口数等因素对我国财政收入做简单分析。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2.1设置指标变量 回归分析模型主要是揭示事物间相关变量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目的设置因变量y,然后再选取与y有统计关系的一些变量作为自变量。 2.2收集、整理统计数据 回归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回归变量的样本统计数据。当确定好回归模型的变量之后,就要对这些变量收集、整理统计数据。数据的收集是建立经济问题回归模型的重要一环,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样本数据的质量如何,对回归模型的水平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3建立模型的数学形式 当收集到所设置的变量的数据,就要确定适当的数学形式来描述这些变量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 STIRPAT 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模型 徐均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在 2012 年 12 月 8 日结束的多哈气候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2 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至 4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 2 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 其是北京影响 2 排放量的因素,进而分析如何减少 2 的排放成为当前研究 热点。 利用模型,分析了北京市 2 排放量与人口、财富和技术进步因素的定 量关系, 并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出人口数量、 城市化水平、 人均、 能耗效率、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发生 1 变化, 将引起 2 排放总量相应发生 0137、 0245、 0194、-0213、0214 的变化。 关键词模型;岭回归;2 排放量;驱动因素;北京 中图分类号 127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1002-2589201302-0105-03 当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数据, 2007 年中国 2 排放量达到了 72192 百万公 顷,占到了全球的 1912,2006 年中国的 2 排放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

世界第一,到 2007 年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因而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如何采取措施减少 2 排放量变 得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等利用对数化的模型研究了 2 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之间的 关系;燕华等利用模型研究得出人口数量、人均、富裕度、城市化水平和 技术进步每发生 1 的变化, 将引起上海 2 排放总量相应发生 0618、 0178+、 0816 和 0264 的变化,但技术进步反而会导致 2 排放总量的增加的结果不 太符合实际。 本文利用模型和岭回归,定量分析了 2 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城市化水 平、人均、能耗强度和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定性分析了上述五因素的影响,进而对 北京减少 2 的排放提出建议,对今后其它城市减少 2 排放量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一、研究方法 1 模型 在本研究中选择模型为研究工具,模型的前身是环境压力等式。 和 1994 将等式表示成随机形式,即通过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的随机 回归分析各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简称为模型,其具体形式为。 =α 1 式中,、、、表示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富裕度和技术;、、分别是

经济增加值视角下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经济增加值视角下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摘要 经济增加值(以下简称 EVA)在我国中央企业的绩效考核试点已开展了几年,试用结果显示 EVA 考核在引导中央企业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控制风险等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EVA实质是企业一个最高的、综合性的财务指标,如何在EVA的结果驱动下令企业从战略——投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财务活动、人力资源及企业文化等环节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便成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是在 EVA视角下,借鉴 EVA 与平衡积分卡融合的 EVA综合积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成长四方面逐层分解判断出企业价值的财务性驱动因素和非财务性驱动因素。 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和本文的结构;第二章阐述论文基于的一些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经过对比分析将EVA与 BSC 融合设计,成为一个新的绩效评价工具——EVA 综合积分卡,并借助其详细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进行解,最终找出财务性及非财务性因素;第四章选择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披露的数据样本,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检验,最终得出财务因素的影响程度次序,对于非财务驱动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打分制得出分数,借助因子回归分析得出因素权重。三、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第五章是研究启示及相关建议,全面阐述了本文的观点并提出存在的不足,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价值驱动因素因子分析法 EVA综合计分卡

To Analyse the Factors of Enterprise Value Driving based on EVA ABSTRACT Economic value adde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VA) pilot the central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carried out a few years, the trial results showed that EVA appraisal in guiding the enterprise value creation ability, risk control, etc do play a positive role. EVA material is one of the highest,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indicators, the result of how the EVA driver ordered enterprises from a strategic, investment,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sales, financial activities, human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 culture to create enterprise value, 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become managers concern. This article i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VA, EVA and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for reference fusion of EVA comprehensive score card from finance, customer, internal processes, and learning to grow four aspects can decompose step by step driving factors determine the enterprise value of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driver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paper 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innovation point;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some theoretical basis; The third chapter, first of all,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o EVA and BSC integration design, a new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ols, EVA comprehensive score card, and, through its detailed solution to the enterprise value drivers, finally find out the financial and non-financial factors; The fourth chapter choo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disclosure of data sample,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its inspection,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financi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order, for non-financial drivers through questionnaire paper work scores, with the help of a weighting 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Chapter three, four is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revelation and related Suggestions,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point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the deficienc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dvice to the research of later scholars. Key Words:EVA ,Value drivers ,Factor analysis ,EVA Balanced Scorecar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