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

双基限时练(七)李清照词两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xiāo销.魂红绡.瘦削.硝.烟弥漫

B.qī 凄.凉悲戚.栖.息恓.恓惶惶

C.wú梧.桐吾.辈芜.杂毋.庸讳言

D.zhǎn 杯盏.崭.新暂.且辗.转反侧

解析A项,瘦削xuē;B项,恓xī;D项,暂zàn。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B.东篱把酒

..黄昏后

把酒

..临风,感极而悲者矣

C.怎敌.他、晚来风急

富可敌.国

D.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顶千门次第

..开

解析A项,“销魂”前:极度悲伤,后:极度欢乐;B项,“把酒”均为“端着酒”;C项,“敌”前:抵挡,承受,后:对等相当;D项,“次第”前:光景,后:次序,一个接一个。

答案 B

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篱

..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

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

B.帘卷西风

..——“西风”指秋风,在古诗文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

C.乍暖还寒

....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

解析A项中“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

答案 A

4.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从下列诗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

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

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

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

答案 C

5.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用“三杯两盏”

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一是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是靖康之变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得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也不言酒量少,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不了愁。

答案 B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明溱湖会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似巨蟒入水,场面恢宏壮观、惊心动魄,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海内外人士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

①当天凌晨,各乡各镇五彩缤纷的赛船就向水上集中②但见大船如出水蛟龙,小船似离弦之箭③许多村还在村头搭台唱戏④随着一声令下,气势恢宏的会船节淹没在欢呼和喝彩声中⑤将参赛船只打扮得十分鲜艳⑥数百平方公里的里下河地区村村竖起会船大旗A.①③④⑥⑤②B.①⑥⑤②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D.⑥⑤③①④②

解析⑥照应“最大的水上庙会”,⑤③紧承其后,表现庙会的场面之大;①④②写赛船的情景。

答案 D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醉花阴》,完成7~8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诗中,并结合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来作综合分析。“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

答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8.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

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是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认为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这三句是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

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二)阅读《声声慢》,完成9~10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这首词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对其极为称道,试分析这些叠音词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抓住叠音叠字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结合作者南渡后的悲惨生活,自然可解。

答案开首三句,七组叠词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写作者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体、准确形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10.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十分伤心,而此雁又像是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越发触动了悲伤的心情。

三、能力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11.下阕“我报路长”两句是词人的感叹,“谩”通“漫”,“枉,徒然”之意。认真揣摩这两句,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应该抓住关键词,结合词的风格特色细加品味。

答案本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

12.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大多数词截然不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分析其具体表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风格的把握。浪漫主义的表现可以从词的内容材料、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把握、解答。

答案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①写梦中景象和梦中感叹;②写到了传说中的“天帝”“鹏”“篷舟”“三山”等;③想象非常丰富;

④意境极其开阔。(写出两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①,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②。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①露浓花瘦:指枝叶上露水很多,花已凋零。②袜刬:即来不及穿鞋,以袜着地而走。刬:光着。金钗溜:金钗从头上滑落。溜:滑行。

13.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中塑造了一位天真活泼、妩媚多情、好奇机警而又略有几分矜持可爱的少女形象。

14.末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因其对人物形象的成功描写而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此句以极精湛的笔墨,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刻画出少女“见客人来”,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去见的微妙细致心理。“倚门”即有所期待,加以“回首”,则少女窥人之憨态可掬了,还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自己,其神态毕现。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①袅残烟,梦回山枕②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③,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沉水:即沉水香,简称“沉香”。②山枕:两端隆起如山形的凹枕。③斗草:一种竞采百草、比赛优胜的游戏。

15.试分析全词的结构层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词分为两层,前三句为一层,写室内所见。少女春睡初醒,感受到春光融和,屋内熏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袅绕。后三句为第二层,写室外景象。女伴们斗草嬉戏,无比欢畅。江梅花期已过了,杨柳又正在飞花。寒食时节的雨打湿了户外的秋千。

16.末句“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黄昏疏雨湿秋千”,描绘了一幅寒食黄昏时分屋外院落细雨朦胧的春景。日暮黄昏忽然飘起的细雨打湿了空荡荡的秋千,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伤春之情(无可奈何的春愁)。

四、语言表达

17.下面这首题为《一个七月的黄昏——题李清照》的小诗,它的第(二)节六个句子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二)

一个七月的黄昏①一抹淡淡的忧伤

暮色镀亮弯弯的荷塘②黄昏的衣裳

温婉的女子依窗③从指间划过的是

低低吟唱④一抹淡淡的残阳

西阁楼上慵懒的书卷,和⑤时光的泪痕呀,沾湿了

一抹淡淡的残阳⑥从指间划过

A.④②⑥③⑤①B.⑥③④⑤②①

C.④⑥③①⑤②D.⑥③①⑤②④

答案 C

18.请给下面这则新闻写点评。(不少于50字)

新闻:四川达州65岁的蒋婆婆在6月15日摔倒在地骨折,她坚称是三个去搀扶她的小朋友将她撞倒在地的,甚至赖在其中一家吃住,要求三家的家长赔偿医药费。三个小朋友则称是蒋婆婆自己摔倒,喊他们去帮忙,没想到反被抓住。三家的家长已经以敲诈勒索向警方报案,已有7位目击证人愿意证明蒋婆婆是自己摔倒的。公安机关综合调查相关情况,认定蒋某某及其儿子龚某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行为,决定对老妇与其子分别予以行拘7日、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让诬陷别人变成一笔并不划算的买卖,加重对诬陷的惩罚力度。这样,才会去掉滋生诬陷的空间,人们才不敢随便诬陷;碰到摔倒的老人,我们才不至于冷漠,才敢无所顾忌地伸出双手。

示例二:“人之初,性本善”,三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做了一件他们认为是对的事情,却被无情地污蔑、讹诈,无奈下家长报警并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才重获清白。少年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一时糊涂”的老人用讹诈的手段扼杀向他伸出援手的孩子的善良和爱心,正是在扼杀良知的种子,破坏着未来社会的公序良俗。

示例三:这样的老人需要谴责,我们遏制这种讹诈的制度也需要反思。这件事情中,老人如果讹诈成功,将获得不小的赔偿。只有有了惩恶扬善的有效规则,才能达到善“扬”抑“恶”的目的。我们亟须建立并完善这样的规则,让讹诈善良的人承担沉重的违法成本,让好心的施善者安全、放心地去行善。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档贡献:smysl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欢 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必 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传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从 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孰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有《漱玉词》《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为节令抒怀之作。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伉俪情深,相濡以沫,他们这种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持续了十多年。宣和三年(1121年)赵明诚出仕做官。这个时期,李清照写出了很多红颜易衰之叹,离愁别恨寂寞孤苦之怨的诗词,《醉花阴》是其中的名篇之一。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宋王朝被迫南迁。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影响了当时各阶层人民的 生活,李清照的家庭也因此毁于一旦,不仅家中财物全部被焚,连随身携带的古铜器、书籍在南逃途中也遗失或被盗,在她46岁的时候,丈夫又不幸病亡,从此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这首词抒发了她和当时多数人所共同感到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哀,以及

她个人所独自感到的既死丈夫、又无儿女、晚年块然独处、辛苦艰难的悲痛。词情凄清,跟早年写愁的作品如《醉花阴》等相比,风格迥然不同。作者着力地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多方面叙写她处境的穷困凄惨,并反复诉说她内心极度的孤寂感,句句泪,字字血,全词充满了亡国之痛、败家之哀、丧夫之悲、孤独之苦,使人不忍卒读。 学习这两首词,第一、要了解作者身世。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她的生活变迁和情感起伏,都是和她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醉花阴》写于作者早期,《声声慢》写于作者晚年,两首词的格调迥然不同,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因此,了解作者身世是解读这两首词的钥匙。第二、运用对比鉴赏。这两首词可对比的地方很多,例如两首词都写愁,都描写了饮酒、黄昏、黄花等意象,“愁永昼”“怎生得黑”写的是对时间的同样感受,但是所表达的心境却是迥然不同,赏读时细加体会,深入领会作者旨意。 课文解读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①,瑞脑②销金兽③。(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阴沉沉的天气撩起重重的烦愁,龙脑香料在兽形的香炉中慢慢燃烧,绣房悄悄,淡烟袅袅,从早到晚,漫长的白昼叫人难熬。①永昼:漫长的白天。②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③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文学常识: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后注释字词整理: 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位或官职。 2、上卿:战国时最高官衔。 3、闻:闻名,出名。 4、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5、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6、和氏璧: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雕琢成的璧。 7、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8、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见,被,表被动。 9、即:则、就。 10、患:忧虑、担心。 11、可使报秦者: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报,答复、回复。 12、窃计:私下里打算。窃,谦辞,私下,私自。 13、止:阻止。 14、语(yù):告诉。 15、境:赵国边境。16、幸于赵王:被赵王宠幸。于,介词,引出动作的施动者。 17:结于君:同您结交。 18:亡赵走燕:“亡于赵,走于燕”的省略句。从赵国逃跑,投靠到燕国。 19、束:捆绑。 20、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肉袒:把上身袒露出来。质:杀人时做垫用的砧板。 21、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得:能够。脱:免。 22、宜:应该。 23、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15、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 于 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见 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四讲解与例题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7 李清照词两首 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抽丝剥茧,编织成华美的词章。读着它,我们似乎能嗅得到青梅的幽香,感觉到卷帘的西风,听得见阶前滴雨,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她的忧,她的愁,她的才情和遭遇,都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能滋润人心的文字,彪炳着宋词婉约派的最高成就。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一要了解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二要体会词中的意象之美和情感之真。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18岁嫁给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琴瑟谐和,生活美满安逸。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宋室南渡,李清照的生活发生剧烈变化,表现在词作中的词风也前后迥异。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据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其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漱玉词》。 1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提示与建议: 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变化。 【互动探究】 §背景知识扫瞄 关于李清照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著有《漱玉集》。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薄.()雾重.()阳东篱.()把.()酒寻觅.()戚戚 ..()乍.()暖还.寒()将.()息 堆.()积憔悴 ..()堪.()摘 2.解释下列词语 (1)暗香盈.袖 (2)莫道不销魂 .. (3)凄凄惨惨戚戚 .. (4)乍暖还寒 ....时候 (5)最难将息 .. (6)怎生 ..得黑 (7)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3.名句默写 (1)莫道不销魂,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3) ,到黄昏、点点滴滴, ,? §文本精要探究 一、朗读两首词 1.诵读指导:读《醉花阴》时语速要缓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读到“这次第”,时语速加快,语调上扬,“愁”要重读强调,然后稍作停顿,“了得”二字,语速放慢,轻声传出,如在喉咽。 2.结合诵读指导,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3.自主朗读两首词,注意把握读音、停顿和感情. 二、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1.读《醉花阴》,思考,这首词作于什么时节?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突出节令特点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雁”有什么特定内涵?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的“憔悴”指菊花憔悴还是人憔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再加上“细雨”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7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7李清照词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 计 7 李清照词两首 课文研习 一、要点解析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以“薄 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

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可以想像雨点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文言文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必修一的学习,我们进入了必修二。大家或许还不知道必修二有多少篇文言文需要背诵,以下是WTT 整理语文必修二文言文背诵篇目希望可以给对大家提供参考借鉴。 氓 先秦: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薇

先秦:佚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骚 先秦: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同步练习习题: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7.李清照词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答案:D 解析:D项,“堪”是“能”“可以”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 ..黄昏后 B.莫道不销魂 .. 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D.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D 解析:D项,次第:古义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醉花阴》写漫长的白日里,词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注视着那袅袅烟雾。正值重阳,天气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凉气袭人! B.《醉花阴》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抓住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此表达对丈夫一如既往的相思之情。 C.《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失去丈夫的苦难。并且,在南方辗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D.《声声慢》展现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词人生活遭遇的基础上读这首词,人们不禁会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动人的地方。 答案:B 解析:B项,《醉花阴》总体风格含蓄、委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李清照词两首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悲愁,从南宋走来;萧瑟西风中,比黄花更让人销魂的,是你忧郁的眼神。千年的风雨淡褪了繁华,沉淀下来的却是你的《漱玉词》。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这孤独融入了淡淡的酒中。在寻寻觅觅的黄昏,在梧桐更兼细雨的晚上,你独自啜饮,缓缓低唱。李清照——这乱世中的美神!

“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文

物都已丢失殆尽。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女词人的心头,在她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壮豪迈之气,让许多须眉汗颜,令多少当权者羞赧。这股豪迈之气铸就了女子的伟岸,展现了女子的气魄,而这豪迈之气根源于那强烈的爱国之情,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思。 [运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爱国情怀”“巾帼不让须眉”“女子的伟岸”“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

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钩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张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 1季氏将伐颛臾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2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 7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二首 浣溪沙 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海燕未来人斗草④,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②沉水:沉香。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④斗草: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游戏。⑤生绵:谓柳杨花飘絮。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①成,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②扶头酒:易醉的酒。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鉴赏: 《浣溪沙》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念奴娇》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枕.(zhěn)凝噎.(yì) 梧桐.(tóng) 帘卷.西风(juǎn) B.寻觅.(mì) 盈袖.(xiù) 萧.条(xiāo) 茅塞.顿开(sè) C.憔.悴(qiáo) 堪.摘(kān) 戚.戚(qī) 处.心积虑(chù) D.怆.然(qiànɡ) 暮霭.(ǎi) 锦.书(jǐn) 乍暖还.寒(huán) 解析:A项,噎yē;C项,处chǔ;D项,怆chuànɡ。 答案:B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C.独自怎生 ..得黑(怎么、怎样) 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 ..(光景,状况)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A项,销:烧完了。 答案:A 3.下列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第一句明写秋季的天气,暗点作者的愁情,一个“永”字表明作者的愁情难消,日子难熬。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归纳60813

必修四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予”通“与”,给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7、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10.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 3、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4、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5、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6、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7、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8、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③则幸得脱矣(侥幸) 9、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译为“把”,后省略“之”) 10、顾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②顾吾念之(只是) ③顾野有麦场(《狼》)(四周看) 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11、必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王必无人(如果) 12、因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13、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②乃前曰(于是,就)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_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与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 7 清照词两首 清照词二首 浣溪沙 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海燕未来人斗草④,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②沉水:沉香。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④斗草: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游戏。⑤生绵:谓柳花飘絮。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①成,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②扶头酒:易醉的酒。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鉴赏: 《浣溪沙》上片写春光骀荡,屋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念奴娇》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枕.(zhěn)凝噎.(yì)

梧桐.(tóng) 帘卷.西风(juǎn) B.寻觅.(mì) 盈袖.(xiù) 萧.条(xiāo) 茅塞.顿开(sè) C.憔.悴(qiáo) 堪.摘(kān) 戚.戚(qī) 处.心积虑(chù) D.怆.然(qiànɡ) 暮霭.(ǎi) 锦.书(jǐn) 乍暖还.寒(huán) 解析:A项,噎yē;C项,处chǔ;D项,怆chuànɡ。 答案:B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C.独自怎生 ..得黑(怎么、怎样) 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 ..(光景,状况)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A项,销:烧完了。 答案:A 3.下列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第一句明写秋季的天气,暗点作者的愁情,一个“永”字表明作者的愁情难消,日子难熬。 B.上片后一句写清凉的秋夜。“又”字表明时间过得很快,也暗示作者的思念之深。“凉”字主要是说明秋夜的气候特点。 C.下片第一句的“东篱把酒”明写作者重阳节里的活动,暗写作者的寂寞、扫兴,是以酒消愁。 D.全词用词含蓄,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多情妇女的形象。 解析:B项,“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答案:B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必修4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练习及答案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乱世中的美神之杰作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枕.(zhěn)凝噎.(yì) 输赢.(yínɡ) 帘卷.西风(juǎn) B.寻觅.(mì) 盈袖.(xiù) 萧.条(xiāo) 销.金兽(xiāo) C.把盏.(zhǎn) 憔.悴(jiāo) 堪.摘(kān) 戚.戚(qī) D.怆.然(qiánɡ) 暮霭.(ǎi) 锦.书(jǐn) 乍暖还.寒(huán)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C.有暗香 ..盈袖(清淡的香气) 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 ..(光景,状况) 最难将息 ..(调养,保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莫.道不销魂莫.听穿林打叶声 B.怎敌.他、晚来风急势均力敌. C.雁过.也,正伤心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梧桐更兼.细雨二者不可得兼. 4.下列词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下列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片第一句明写秋季的天气,暗点作者的愁情,一个“永”字表明作者的愁情难消,日子难熬。 B.上片后一句写清凉的秋夜。“又”字表明时间过得很快,也暗示作者的思念之深。“凉”字主要是说明秋夜的气候特点。 C.下片第一句的“东篱把酒”明写作者重阳节里的活动,暗写作者的寂寞、扫兴,是以酒消愁。

高中语文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词两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 ..黄昏后 B.莫道不销魂 .. C.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D.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下列对《醉花阴》《声声慢》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醉花阴》写漫长的白日里,词人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注视着那袅袅烟雾。正值重阳,天气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帐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凉气袭人! B.《醉花阴》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抓住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此表达对丈夫一如既往的相思之情。 C.《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失去丈夫的苦难。并且,在南方辗转逃亡避难的过程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D.《声声慢》展现出词人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词人生活遭遇的基础上读这首词,人们不禁会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正是李清照这首词动人的地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 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 5.“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高一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总结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实词 于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在) 固而近于费(和,同,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在)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夫夫颛臾(那) 夫如是(发语词) 相则焉用彼相矣(辅助盲人走路的人,n.) 相夫子(辅佐,v.) 而危而不持(却,表转折) 固而近于费(又,表并列)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生活安定)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古:把…当作今:认为 是社稷之臣也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 有国有家者古:诸侯国的封地叫“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陈力就列古:就,充任;列,职位今:到队列去 或百步而后止古:有人今:或者 词类活用 无乃尔是过与过,n. v.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 养生丧死无憾生,死,n. v.,生者,死者 树之以桑树,n. v.栽种 谨庠序之教谨adj. v.重视 衣帛食肉衣,n. v.,穿 然而不王者王,n. v.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罪,n. v.,归罪 15.劝学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糅”,使…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 虚词 而而青于蓝(表转折,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可译为“地”) 而见者远(表转折,但) 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就,于是) 锲而不舍(表转折,但)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并且) 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善假于物也(对) 焉风雨兴焉(于之,从…) 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于) 以輮以为轮 无以至千里(用来…的办法) 实词 劝学(劝勉,勉励) 木直中绳(符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干)(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反省) 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站着)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清楚) 假舆马者(借)(车) 而致千里(到达) 而绝江河(横渡) 不积跬步(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驽马十驾(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雕刻) 用心一也(专一) 用心躁也(浮躁)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验,对照检查;反省今:探究并领会蟹六跪而二螯古:腿,蟹脚今:下跪动作 金就砺则利古: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优质课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公开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掌握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②过程与方法: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 学习方法:比较阅读课时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对联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幅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写的是谁?就是李清照,一位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漱玉集》是她的词集;《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集子(清照和明诚都酷爱收集古玩字画);“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 那么我们在初中学过她的哪些作品呢?请大家一起来背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少女时期,从词作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少女时代常常和朋友一起饮酒游玩,过着幸福无忧的快乐生活。是呀,生活是那么美好,年轻是那么可爱。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怀恋! 然而,法国作家缪塞却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但读到了千古文人的真性情,也读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的李清照尤其善于写愁、写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走进她的情感世界,用心灵来聆听、来感受浓缩了她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吧! 2:易安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今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