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秋学期复习材料

2014秋学期复习材料

2014秋学期复习材料
2014秋学期复习材料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一、我们周围的生物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

(3)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与外界(生活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5)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6)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生物因素:影像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第2章探索生命

一、探索生命的器具

⒈关于显微镜的几点问题

⑴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⑵光线调节: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

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子

反光镜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⑶物像:倒像P——d

物像偏移:偏哪移哪

⑷观察效果:低倍镜观察——小、多、亮

高倍镜观察——大、少、暗

⑸污点判断:(污点可能位于:目镜、物镜、玻片)

转动目镜判断,再移动玻片判断

⒉使用: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1)安放

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正确的方法是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小心仔细地摆放在实验桌上,摆好的显微镜不要随意托动。在安放目镜和物镜时,可用擦净纸先擦除镜头上的灰尘,以免污损镜头。

(2)对光

对光就是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从目镜可看到一白亮视野。

(3)观察

①把要观察的物体(如装片)放在在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②先用低倍镜观察:眼睛注视物镜,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缓慢下降,下降到最低处时,切不要接触如装片等被观察的物体,再用眼睛注视目镜,反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调节直至看到清晰物象,并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③用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进

行调节,直至看到清晰物象。④若在一个视野里不能观察到所要观察的内容,则移动观察的目标,如装片标本,直至看到需观察的全部内容。

(4)把显微镜放入显微镜箱

3.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把要观察的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做法是错误的,必须先制成临时装片后才能进行观察。

例:制作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

(1)制作过程

①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都擦洗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水(植物细胞滴清水,人体细胞滴0.9%生理盐水)。②用镊子撕取薄薄的一层内表皮(越薄越好),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仔细地用镊子把它展平。③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盖盖玻片时,要先让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以避免产生气泡,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④染色:为便于观察,有时还要染色。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即可。

(2)注意标本必须薄而透明。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⒈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⒉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

同。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和动物细胞结构异同点

⒈相同点:细胞膜(控制细胞物质进出)、细胞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

⒉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特别注明:根尖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第4章生物体的组成

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⒈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⒉动物、植物组织

动物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吸收)、肌肉组织(运动)、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植物组织:保护组织(保护)、输导组织(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基本组织(营养)

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植物体的细胞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三、单细胞生物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能独立地完成如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对外刺激发生反应等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通过反应趋利避害适应环境,有利生存。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一、植物种子的萌发

种皮(保护)

⒈种子结构子叶(贮存营养)

胚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根─→根

⒉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种子萌发的外接条件: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⒊种子萌发条件实际应用

⑴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胚已被破坏。

⑵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萌发,原因是缺乏空气。

二、植物根的生长

⒈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吸收水、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伸长区─→使根尖伸长

尖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冠──→保护

⒉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三、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体内水的作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

(2)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需要水参与。如水是光合作用的原

料,细胞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需要水参与。

(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植物的形态有细胞中含水量的多少决定。

2.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如水稻的需水量比玉米、高粱、小麦等陆生植物需水多。

3.同种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差别很大

4.陆生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

尖中,成熟区又是主要部位,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因此吸水能力最强。

5.细胞吸水和失水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有关。

(1)细胞吸水的条件: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溶液浓度。

(2)细胞失水的条件: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溶液浓度。如植物施肥过多,可出现“烧苗”现象,使植物死亡。

6.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作用

氮肥: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枝繁叶茂

磷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种子的成熟——硕果累累

钾肥:促进糖类形成和运输,使茎秆健壮——茎秆健壮

四、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茎: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多数植物的上部分枝叶,连接着根和叶。一

般由胚芽发育而来,少数植物的茎在地下,如竹的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莲只有地下茎(俗称藕)。

2.枝条:着生叶和芽的茎通常称为枝条,如樟树的树枝、银杏的枝条等。

3.芽概念:未展开的枝或花。

种类: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

4.木本植物茎

树皮:位置:位于茎的最外层

构成: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

内侧部分:韧皮部,含有输导作用的筛管

形成层:位置:树皮和木质部之间

特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木本植物茎的特有构造

作用:形成层分裂的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

年加粗。

木质部:特点:具有很强的支持力,使木本植物的茎很坚硬,是木材部分导管:运输作用

髓:位置:茎的中央

作用:具有储藏营养的功能

5.木本植物茎和草本植物茎的主要区别

(1)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

(2)木本植物茎具有很强的支持力,且坚硬,这类植物的茎木质部非常发达:不少树种的木质部是供人类使用的木材,如杉木、梓木、樟木分别是杉树、梓树

和樟树的木质部;而草本植物的茎硬度小,支持力较差,木质部不发达,但很柔韧。

6.茎的功能

(1)茎的输导功能

①导管:输导组织。位于木质部中央,运输水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茎的导管

与根的导管、叶和花、果实、种子中的导管相通。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

导管输送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运输方向由下向上。

②筛管:输导组织,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位于韧皮部中,茎的筛管与根、

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筛管相通,叶通过光合作用创造的有机物通过筛

管运输到各个器官。运输方向由上至下。

(2)茎的支持功能 (3)茎的储藏功能 (4)茎的生殖功能

五、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⒈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3.花生“麻屋子(果皮)”、“红帐子(种皮)”、“白胖子(胚)”。

4.果实:小麦子粒、玉米子粒、葵花籽;

种子:豆类、西瓜子、杏仁、芝麻

第6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二、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少)、角质层 多)、角质层

栅栏层:叶绿体(多)

海绵层:叶绿体(少)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花萼:开花前对花内部有保护作用

花瓣:有不同颜色,开花前对花内部有保护作用、 花开后有的植物的花瓣有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 雄 花丝 蕊 花药:其中有花粉 柱头:花粉萌发成花粉管的场所 雌 花柱:花粉管经花柱进入子房 蕊 子 子房壁:受粉后,发育成果皮

房 胚珠:位于子房中,受粉后,发育成种子

2.花的结构

四、实验探究

⒈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运走或耗

尽)

②部分遮光(实验变量:光)

③照光

④取下纸片

⑤酒精脱色(去除叶绿素)

⑥滴加碘液

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呈灰白;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⒉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要点:用黑色塑料袋装蔬菜是防止新鲜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⒈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增加有机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

⒉植物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温度、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的方法: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绿色植物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

彩的生物圈。

2.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3.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三、绿化,我们的行动

1.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和他们生活环境的总称。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氧循环

①生物圈中氧的来源和二氧化碳的去向: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并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②生物圈中氧的去向和二氧化碳的来源。

4.蒸腾作用: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

到空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意义: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①蒸腾作用产生拉力,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②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促进根吸收

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由下向上运输。③蒸腾作用中,水变为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因强烈的日光照射而灼伤叶片。

5.根吸收到植物体内水分的用途

其作用或去向是:(1)约99%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2)约1%的

水分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他的生命活动。

6.水循环

(1

蒸腾(植物的生命现象)以水蒸气

即陆地水、海洋水空气中(水蒸气)

①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光能,它使陆地水和海洋水变为水蒸气进入生物圈的大气

中。②植物根的吸收作用和叶的蒸腾作用使地面下(土壤中的水)的水以水蒸

气的形式进入空气中。

(2)空气中的水蒸气以降雨、下雪等形式返回陆地和海洋中。

7.绿色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2)当降水经过植物的树冠层时,雨水被截留,进而流向地面,地面上的枯枝落

叶和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等,减缓了雨水在地面上的流速,有利于将更多的降

水转入地下,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描述受精过程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发育: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1、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3、怀孕280天,胎儿基本发育成熟,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⒈女生性发育比男生早两年。

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性发育第二性征的发育

发育形态功能发育: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等

*骨的成分:

①无机物:脆硬-----钙盐;②有机物:柔韧-----蛋白质。

骨成分结合,使骨既有一定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⒈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⒉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

⒈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咽——既是食物通道,没有消化作用,又是空气通道

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消化道胃——最膨大的器官

消小肠——最长的器官,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化大肠

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消化腺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无消化作用)

⒉食物的消化

⑴消化酶:有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

⑵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

唾液淀粉酶酶

淀粉(从口腔开始)────→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从胃开始)─→氨基酸

胆汁酶

脂肪(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⒊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许多小肠绒毛密布在皱襞上,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牙齿可以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个部分。

牙齿的组成物质:①牙本质(组成牙齿主要物质)②牙釉质③牙骨质④牙髓

(人患龋齿,损伤到牙髓,常因病菌侵入而发炎,疼痛难忍)牙齿的功能:切断、撕裂、磨碎食物。

牙齿的保健: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吃食时注意防止砂石等硬物损伤牙齿。

三、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⒈青少年饮食:足够量的糖类(维持生命活动)、适量的蛋白质(生长发育)、

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⒉早中晚三餐热能:30%、40%、30%。(比例3:4:3)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成分——水等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液红细胞:数目最多,双凹圆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的血红蛋白

(结缔组织)血细胞白细胞:体型最大,数目最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型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是除去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

(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血管: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的血管。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

管。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

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

之间。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

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瓣膜的作用: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概述血液循环

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动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氧结合时颜色鲜红。

静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随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因肺动脉流静脉血,

肺静脉流动脉血)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一般所说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测量位置:上臂肱动脉;单位:千帕。

(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成年人12.0-18.7千帕/8.0-12.0千帕或90-140mmgh/60-90毫米汞柱)

三、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咽、候、气管、支气管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

2、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可以透过较薄的血管壁进入到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血液中。进入细胞的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1)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相应下降,气

体吸入;

(2)膈肌舒张,膈顶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体压力相应上升,气体

排出。

四、人体体温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

*体温

测量方法:腋窝(36.8),口腔(37.2) 直肠(37.5,最接近人体)

维持体温恒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体温过高或过低

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

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发热、发烧),发热

对人体既有害又有利。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 肾(主要的)——形成尿液

尿 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统 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液的形成

⒈ 滤过作用 重吸收作用

血液───→原液(原尿)────→尿液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⒉尿检分析

正常尿液中不含: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不正常尿液情况:血细胞(血尿) 肾小球病变

蛋白质

葡萄糖——糖尿病

*描述排泄途径

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排泄器官有:肾、肺、皮肤。

注意与排遗区别:食物消化后形成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是排遗。如:排便。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

⒈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二、神经调节

⒈ 中枢神经系统 脑

神经系统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⑴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先天性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调节能完成。如:缩手

反应,眨眼反应,排尿反应,膝跳反射

⑵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后天性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

础上,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望梅止渴、听见上课铃声进教室

⒊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倒像)。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近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增加(过度变凸),物象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可以通过凹透镜来调节。

远视形成:晶状体的前后径减小(过度变凹),物象落在视网膜后,形成远视。可以通过凸透镜来调节。

听觉的形成过程:(P94)

注意: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皮肤的感觉具有保护性,能使人避开有害的刺激。

第13章人是生物圈的一员

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后果:①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压力;②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③增加了环境污染。

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2.酸雨3.臭氧空洞4.温室效应 5.水污染6.噪声污染

*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等不可回收垃圾:果皮、菜叶、剩饭菜等

危险有害垃圾: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一、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⒈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等)和多细胞藻类(海带、紫菜、水绵等)

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⑴苔藓植物

特征: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种类:葫芦藓、地钱。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

特征: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还具有疏导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种类:石松、蕨、桫椤。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⒊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在现存植物中占据绝对优势。

被子植物陆生:根系发达

水生:体内有气道

⒋我国的珍稀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⒈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⒉无脊椎动物

⑴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⑵腔肠动物特征:有口无肛门。种类:水螅、海葵、珊瑚等

扁形动物特征:有口无肛门种类:涡虫、绦虫、吸虫等

线形动物特征:身体不分节,有口有肛门

种类:蛔虫、丝虫、轮虫等

环节动物特征:身体出现形态相似的体节

种类:蚯蚓、蚂蝗(水蛭)、沙蚕。

软体动物特征:体外有贝壳保护身体。种类:鲍鱼、蜗牛等。

节肢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

节的附肢。

种类: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两对翅,三对足)——蝗虫。

⒊脊椎动物

⑴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2)鱼类适于在水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①鳍维持身体平衡(躯干部和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胸、腹、背、臀鳍保持平衡;

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鳔调节身体比重;

②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知水流方向的作用;

③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三、神奇的微生物

⒈病毒

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生活方式:寄生。

⒉细菌

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无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荚膜(保护作用)、鞭毛(助于运动)。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⒊真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孢子)。

四、生物的分类

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

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分类单位)。

(2)在生物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第15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

⒈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解释生物以及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医、食、住、美学等;

间接价值:维持生态平衡;

潜在价值:尚未开发。

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每年的5月22日。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⒈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是人口的快速增长,其次是环境污染。

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就地保护(最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和迁地保护。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生命的诞生

⒈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等。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始大气没有

..氧气。

⒉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向装置内输入气体的主要作用:模拟原始大气;

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产生出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⒊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地球火山爆发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⒈生物进化的证据

⑴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⑵马的进化过程: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

达并唯一着地。

⑶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

⑷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⒉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⑴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已

经完全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⑵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鸟类

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爬行类

(最早的脊椎动物)哺乳类

⑶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无到有)

⑷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⒈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⒉加拉帕戈斯雀的喙的进化及原因

喙不变———取食昆虫

喙尖而长——取食仙人掌

喙凿状———取食果实

喙粗而尖——取食种子

[由于环境条件(如食物、生物空间等)的改变,地雀的喙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⒊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⒋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⒈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

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组的观点;

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⒉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脑容量变化最显著):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

第6单元:动物的动物和行为

第17章动物的运动

一、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

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

食物───→细胞───→能量───→运动

二、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结构

⒈动物的运动结构

多细胞动物依赖特有的动物器官进行运动:如足、翅等

单细胞动物依赖动物结构产生动物:如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

..................,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第18章动物的行为

一、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觅食行为:如蜘蛛织网、雏鸟乞食等;

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十分重要;如壁虎断尾,乌贼喷墨等

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如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

社会行为: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白蚁、蚂蚁、蜜蜂、猩猩、狒狒、猴子等

其他行为:某些鸟类的迁徙行为,某些鱼类周期性、定向性的洄游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⒈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

蜘蛛织网、蜜蜂采蜜等

⒉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山雀偷喝牛奶、蚯蚓走迷宫等

学习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⒊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动物的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激素)的调控。

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第19章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⒈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⒉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

生产者:绿色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能源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消费者:人和动物——吸收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为简单的无机物

⒊食物链与食物网: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

⒋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⒌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随食物链递增

⒍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

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

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循环的形式之一。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是光合作用。

第20章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⒈各种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等

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同时,生物圈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

⒊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

⒋生态系统的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

....就越强。它会受到自

.....调节能力

..的.种类

..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

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⒌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不稳定,需要人类来维持平衡。

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 基本概念 地理数据: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梳子、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对表达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特征:空间、时间、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定义: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 GIS由哪几部分组成? ①硬件系统: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和输出设备 ②软件系统:GIS支撑软件、GIS平台软件、GIS应用软件 ③网络: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主要作用信息传输 ④空间数据:是指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⑤人员 4. GIS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输入②空间数据的编辑与管理③空间数据的处理与转换 ④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⑤空间数据的显示与输出 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 第二章

20146材料力学复习题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 1.标距为100mm的标准试件,直径为 10mm,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距为 123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6.4mm,则该材料的伸长率δ=(百分之23 ),断面收缩率ψ=(百分之59.04 )。 2、构件在工作时所允许产生的最大应力叫(许用应 力),极限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叫(安全系 数)。 3、一般来说,脆性材料通常情况下以断裂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一、 二)强度理论。塑性材料在通常情况下以流动的形式破坏,宜采用第(三、四)强度理论。

,挤压应力σbs= () (4题图)(5题图) 5、某点的应力状态如图,则主应力为σ 1=(30MPa),σ 2 =( 0 ),σ 3 =(-30Mpa)。 6、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7、当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时,(剪应力)和(剪应变)成正比。

9、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交变应力的两种类型为(对称循环脉动循环)。 10、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 连续性 );( 均匀性 );( 各向同性 )。 11、低碳钢拉伸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弹性阶段 );( 屈服阶段 );( 强化阶段); ( 局部变形阶段 )。 12、通常计算组合变形构件应力和变形的过程是:先分别计算每种基本变形各自引起的应力和变形,然后再叠加。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构件必须为(线弹性杆件)(小变形杆件)。 13、剪切胡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t=Gr)。 14、通常以伸长率 < (5% )作为定义脆性材料的界限。 15、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梁的抗弯刚度EI )、(减小梁的跨度)、(改善梁的载荷作用方式)。 16、材料的破坏按其物理本质可分为(脆性断裂)和(塑性流动)两类。 二、选择题 1、一水平折杆受力如图所示,则AB杆的变形为( D )。 (A)偏心拉伸;(B)纵横弯曲;(C)弯扭组合;(D)拉弯组合。 2、铸铁试件试件受外力矩Me作用,下图所示破坏情况有三种,正确的破坏形式是( A ) 3、任意图形的面积为A,Z 0轴通过形心O,Z 1 轴与Z 轴平行,并相距a,已知图 形对Z 1轴的惯性矩I 1 ,则对Z 轴的惯性矩I Z0 为:( B )

2014年度培训计划

某企业2014年度培训计划 一、总结2013年的培训工作 (1)2013年培训计划总体上完成的比较顺利,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基本上 得以贯彻落实,各个部门均按原计划对本部门的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 (2)在培训计划得以落实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如下: ①培训工作的连续性不强。2013年的培训工作基本上是以短期培训为主, 培训内容不够融会贯通,缺少必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②培训内容实效性不强。各部门在制定培训项目时,没有具体的对每一个 培训项目进行相关分析,使最终的培训结果对实际工作没有起到明显的指导 作用。 ③全员的培训意识不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部分部门对培训工作只 是按部就班的完成,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部门经理理应在完成本部门日常工作的同时,对培训工作进行相关方面的督促和指导。 二、2014年的培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1)建议在制定2014年培训计划时,应以实现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培训内 容的实效性,提高全员的培训意识作为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2014年培训工作将针对不同人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以及个人的不同需求,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同时,将阶段性的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有机结合,是培训的内容融会贯通,保证培训体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②将企业的业务骨干列入2014年培训的重点,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系统性 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采用一帮多的带动模式,各个部门由培训完的技术骨干带动普通员工,增强全员的工作能力,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例如可以通过座谈会,给员工讲解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可以让员工就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询问,或相互交流,通过互补的学习,补充知识,增长见识,加强彼此的沟通,同时也可以降低培训 成本。对于交流中发现的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的问题,可以对此组织专门的培训。 (2)2014年培训计划制定程序。 ①各部门根据部门实际状况完成《2014年部门工作计划》,并定稿。 ②各部门根据定稿后的工作计划,组织员工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组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第七章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北京科大、东北大学版)第4版 第七章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七章 习题 7-1 直径d=2cm的拉伸试件,当与杆轴成斜截面上的切应力 时,杆表面上将出现滑移线。求此时试件的拉力P。 7-2在拉杆的某一斜截面上,正应力为,切应力为。试求最 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7-3 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4已知应力状态如图a、b、c所示,求指定斜截面ab上的应力,并画在单元体上。 7-5求图示各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和它们的作用面方位,并画在单元体图上。 7-6 已知一点为平面应力状态,过该点两平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求及主应力、主方向和最大切应力。

7-7 一圆轴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固定端横截面上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40MPa,最大扭转切应力为30 Mpa,因剪力而引起的最大切 应力为6kPa. (1)用单元体画出在A、B、C、D各点处的应力状态; (2)求A点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8 求图示各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切应力以及它们的作用面的方位。 7-9 设地层为石灰岩,波松比,单位体积重。试计算离地面400m深处的压应力。

7-10 图示一钢制圆截面轴,直径d=6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波松比,用电测法测得A点与水平面成方向 的线应变,求轴受的外力偶矩m。 7-11 列车通过钢桥时,在大梁侧表面某点测得x和y向的线应变 ,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 波松比,求该点x、y面的正应力和。 7-12 铸铁薄壁管如图所示,管的外直径D=200mm,壁厚t=15mm,内压p=4MPa,轴向压力P=200Kn,许用应力,波 松比,试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该管的强度。

环境监测知识点概括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核查;仪器设备的定期标定;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密码样品分析;编制质量控制图。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分析标准样品以进行实验室之间的评价和分析测量系统的现场评价等。 由以上可知,误差和偏差具有不同的含义:

误差以真值为标准,而偏差以多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但在实际分析中,真值所以,并不强调误差和偏差的严格区别,而往往将两者一般地称为“误差。 一个工业区布置9个空气采样点,某天测得各点上TSP 日平均浓度为:1.85,1.86, 1.93, 2.01,2.03,2.05,2.07,2.12,2.15mg/m3。当α=0.01时,求该区那天TSP 浓度变化的置信区间(设已知该地TSP 浓度呈正态分布)。 解:

自由度 f = n-1 = 8 显著性水平 α = 0.01 = 1% 查表得 t0.01,(8)= 3.36 将数据代入公式,得置信区间为 [1.89,2.31] 则 1.89≤μ ≤ 2.31 也即,有99%的把握推断该地区那天的 TSP 浓度变化范围在1.89至2.13之间。 某种方法经过改进,其精密度是否有变化; 相同试样由不同的分析人员或不同分析方法所测得均数是否有差异; 对标准样的实际测定均值与其保证值之间的差异,到底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还是确实存在本质的差别; 以上问题,均可用“t 检验”,即“显著性检验”来加以检验。 [例] 某含铁标准物质,已知铁的保证值为1.05%,对其10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54%,标准偏差为0.009。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解] [ (1) =-2.11 (2)给定 α =0.05, =9, 查得 = 2.26 1-=n f ) 9(05.0t

2014公司培训计划方案

《2014年度公司培训计划方案》 综合管理部 2014年12月24日 批准:审核:编制:

目录 第一部分公司2014年培训计划说明-------------------------------------------------- (4) 1.1、公司现状分析------------------------------------------------------------------------ (4) 第二部分公司2014年培训工作重点----------------------------------------------------------(5) 第三部分公司培训管理实施流程----------------------------------------------------- (6) 3.1、培训目的--------------------------------------------------------------------------------(6)3.2、培训原则---------------------------------------------------------------------------------(6)3.3、培训职责---------------------------------------------------------------------------------(6)3.4、培训计划的制定---------------------------------------------------------------------------(7)3.5、培训的实施-------------------------------------------------------------------------------(7)3.6、培训效果评估-----------------------------------------------------------------------------(7)3.7、培训风险管理-----------------------------------------------------------------------------(8)3.8、培训档案的管理---------------------------------------------------------------------------(8)第四部分公司2014年度培训课程计划------------------------------------------------ (9) 4.1、《2014年员工入司培训课程计划》----------------------------------------------------- -----(9)4.2、《2014年职能人员素质与技能提升培训课程计划》---------------------------------------------(10)4.3、《2014年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计划》-----------------------------------------------------(10)第五部分培训用费预算-----------------------------------------------------------------------(11)第六部分相关附件 --------------------------------------------------------------------------(12)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 性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 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 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 只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 =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 应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极限s σ)、强化阶段(强度极限b σ)和局部变形阶段。 会画低碳钢轴向压缩、铸铁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九、衡量材料塑性的两个指标:伸长率1100l l l δ-?=??及断面收缩率1100A A A ?-?=??,工程上把5δ?≥?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十、卸载定律及冷作硬化:课本第23页。对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如 何来确定其屈服指标见课本第24页。 十一、 重点内容:1.画轴力图;2.利用强度条件解决的三种问题;3.强 度校核之后一定要写出结论,满足强度要求还是不满足强度要求;4.利用胡克定律N F l l EA ?=求杆的变形量:注意是伸长还是缩短。 典型例题及习题:例 例 习题 第三章 扭转 一、如何根据功率和转速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注意功率、转速和外力偶矩的单位。9549e P M n = 二、扭矩及扭矩图:利用右手螺旋规则(见课本75页倒数第二段)判断的是扭 矩的正负号而不是外力偶矩的正负号,扭矩是内力而外力偶矩是外力 。

季度培训计划表

2014年度公司培训计划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八日 加公司logo 目录 第一部分: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组织、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公司 第三部分:培训计划费用预算………………………………… 第四部分:附件………………………………………………… 03 2014年度培训计划………………………… 06 10 11 第一部分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组织、考核要求 一、培训计划的制定 培训计划分为公司级培训计划、部门内部培训计划、外派学习培训计划及各单项专业性计划培训。 公司级培训计划由行政部统一制定,由相关责任部门落实;部门内部培训计划由部门自行制定学习培训计划,自行组织培训实施;外派学习计划由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和培训申请,由行政部组织实施。 1.3公司统一制定的学习计划,根据工作情况实行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能充分了解公 司各项工作流程、制度和相关知识。行政部并定期制定计划,聘请相关专业老师组 织专业知识培训或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相关课程培训。 根据公司总的学习培训计划,行政部每月排定培训计划,按照年度学习计划推进各项学习培训工作。 部门内部培训方面,部门内部根据各自工作情况,制定部门内部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行政部根据各部门的培训计划进行各部门培训学习的跟踪和监督,确保部门内部培训的落实。 二、培训的组织实施 2.1公司级内部培训的实施 由行政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每月排定培训计划,培训的责任部门制定培训教程及方案,具体实施。 部门内部培训的实施 由各部门制定月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培训内容及形式、考核等由部门自行组织,行政部负责监督实施。 外派培训的实施 外派培训审批程序:拟外派培训者提出申请→部门审核→行政部审核→分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拟外派培训者应填写《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培训结束后,须将培训申请表交行政部存档。 参加外派培训前已确认必须取得相关证书(毕业证、资格证、结业证等)者,如未获得证书且无正当理由,有关费用由受训者本人负担。 单项专业培训的实施 由行政部及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相关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2014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由行政部具体负责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所有培训档案由行政部统一装订存档。 (2)《2014年度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由行政部具体负责计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2014年度岗位培训计划》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由各相关特种作业部门拟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必须做到所有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完成年度培训。所有培训档案及证书由行政部统一存档保管。具体特种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力学第7章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力学第7章答案

7.1 一实心圆杆1,在其外依次紧套空心圆管2和3。设三杆的抗拉刚度分别为E 1A 1、E 2A 2及E 3A 3,此组合杆承受轴向拉力F ,三杆之间无相对摩擦。试求组合杆的伸长量。 解:平衡方程:F F F F N N N =++3 2 1 (1) 变形协调方程: 3 33 222111A E l F A E l F A E l F N N N == (2) 方程(1)和(2)联立求解,得到: 3 3 2 2 1 1111 A E A E A E A FE F N ++= 3322112 22A E A E A E A FE F N ++= 3 322113 33A E A E A E A FE F N ++= 组合杆的伸长量为: 3 32211111A E A E A E Fl A E l F l N ++= = ? 7.2 在温度为2?C 时安装铁轨,两相邻段铁轨间预留的空隙为Δ=1.2mm 。当夏天气温升为40?C 时,铁轨内的温度应力为多少?已知:每根铁轨长度为12.5m ,E =200GPa ,线膨胀系数α=12.5×10-6 m /m ??C 。 解:没有约束情况下,铁轨自由热膨胀时的伸长量 mm 9375.5m 109375.55.12)240(105.1236=?=?-??=???=?--l T l T α (1) 温度应力引起的铁轨长度变形为 mm 0625.010 200105.123 3 σσσσ =???===?E l EA l F l N (温度应力σ的单位为MP a ) (2)

变形协调条件为 ?=?-?σ l l T (3) 方程(1)、(2)和(3)联立求解,可得 MPa 8.75=σ(压应力) 7.3 图示结构中,①、②和③三杆材料与截面相同,弹性模量为E ,横截面面积为A ,横杆CD 为刚体。求三杆所受的轴力。 解:平衡方程 F F F F N N N =++3 2 1 (1) 31=?-?a F a F N N (2) F F N 1 F N 2F N 3 变形协调方程: 3 12l l l ?+?=? (3) 物理方程: EA l F l N 1 1 2? EA l F l N 22=? EA l F l N 33= ? 代入方程(3),可得补充方程 3 1 2 3 1 2 22N N N N N N F F F EA l F EA l F EA l F +=?+= (4) F C ①②③ D l l a a F ?l 1 ?l 2 ?l 3D C ① ② ③

2018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考试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

12.2水和废水监测与分析 12.2.1物理性质检验 2.颜色的测定:真色(去除悬浮物后)和表色。水的色度一般指真色。测定方法 1)目视法——铂钴标准比色法:离心或0.45μm滤膜(非滤纸)过滤,(1mgPt+0.5mgCo)/L水具有的颜色为1度。仍不透明时,测定表色。 适用范围:较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测定。 计算:色度=A*50/B (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铂钴标准色列的色度;B:水样体积ml) 2)目视法——稀释倍数法:用蒸馏水稀释到刚好看不到颜色时的稀释倍数表示色度,辅以文字描述。 适用范围: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3)分光光度法(铬钴比色法):铬钴标准液在350nm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且在10~100°色度(铂钴标准溶液)范围内吸光度与色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插图和表,得知水样的色调,以主波长表示;亮度,以明度表示;饱和度,以纯度表示。 适用性:近年来,我国某些行业已试用这种方法检验排水水质。 3.臭 1)定性描述法:依靠嗅觉描述,按下表划分等级。 2)臭阈值法(稀释倍数法) 4.残渣——总残渣、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SS) 1)测定方法:总残渣先在蒸气浴或水浴蒸发干,再烘箱烘干测定方法均是在103~105℃烘干,称重。5.浊度(P117) 1)定义: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2)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以浊度标准溶液。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测定。 目视比浊法:1mL蒸馏水中含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浊度为1个浊度单位,简称度。 浊度计法:一般用于水体浊度的连续自动测定,依据浊液对光进行散射或透射原理制成的专用仪器。 12.2.2金属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容量法 1.汞 1)冷原子吸收法: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汞原子蒸汽对253.7nm的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1-0.5μg/L,适用于各种水体中汞的测定。 2)冷原子荧光法: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汽,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产生特征共振荧光,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汞浓度成正比。 检出限:0.05μg/L。干扰因素少,适用于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消解(氧化),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

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 1、(5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E=GPa;吕材的弹性模量E=GPa 2、(10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该杆的 η man1、(5(A)各向同性材料;(B)各向异性材料;(C 正确答案是 A 。 2、(5分)边长为d杆(1)是等截面,杆(2荷系数kd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ζd 论: (A)(kd)1<(kd)2,(ζdmax)1<((B)(kd)1<(kd)2,(ζdmax)1>((C) (kd)1>(kd)2,(ζdmax)1<((D)(kd)1>(kd)2,(ζdmax)1>(正确答案是 A 。 三、计算题(共75分) 1、(25

应力相等, 求:(1)直径比d1/d2; (2)解:AC轴的内力图:M AB (2) =3?10(Nm);M 5 BC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ηmax= M n Wn 3 = 300?10 3 πd/16 3 = πd/16 2 ;

d1/d2= 由θ= MnlGI P 3/5=0.8434 ;??∴ θABθBC = 32M an1 4 Gπd1 ? Gπd232M 4 = MM n1n2 ? 2 (? 2d1 )=0.5 4 n2 2、(

3、(15分)有一厚度为6mm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拉应力分别为150Mpa和 5 55Mpa,材料的E=2.1×10Mpa,υ =0.25。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由广义胡克定律知,其Z向应变为: εz=- ν E (ζx+ζy)=- 0.25 9 则?Z=εZ 2.1?10 ?t=-0.146mm (150+55)?10=-0.0244 6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 一、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A)应力; (B)应变; (C)位移; (C)力学性质。 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A)不发生断裂;(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现代环境测试技术考试知识点要点整理

1.什么是色谱技术? 利用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技术 2.什么是色谱分析技术 把色谱技术和适当的检测器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色谱分析技术 3.色谱是否只能分离色素? 不是,它也可以进行分离混合物中组成 4.色谱的分离原理有哪些? 利用不同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不一样,当两相运动时,这些物质反复分配进行分离,然后检测器进行测定的色谱图5.按流动相不同,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液相色谱法(LC):柱色谱法(CC),薄层色谱法(TLC),纸色谱法(PC) 气相色谱法(GC):填充柱色谱(GSC),毛细管柱色谱(GLC)超临界色谱法(SFC) 6.按分离机理,色谱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吸附色谱法(物质在固体表面吸附能力不同) 排阻色谱法(分子大小不同) 分配色谱法(在气液或液液两相中K不同) 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能力不同) 7.色谱技术有什么用途? 定性分析混合样品的成分;

定量分析混合样品成分; 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制备单一成分; 样品预处理! 8.色谱仪一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流动相传输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 9.色谱图 各组分分离后依次经过检测器,将流动相中浓度或者质量转化成电信号,有记录仪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 10.基线 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监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11.峰高 色谱峰顶点与峰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12.峰面积 色谱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 13. 标准偏差σ:表示色谱曲线的离散程度 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 14. 半峰宽度(Y1/2):Y1/2=2.354 一半峰高处的宽度 15. 峰底宽度(Y)Y =4

习题解答[第七章]

7-1 两端铰支的圆截面受压钢杆(Q235钢),已知m d m l 05.0,2==(图7-10),材料的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该压杆的临界力。 解:kN l EI F cr 4.151) 21() 64 05 .0(10200) (2 4 9 22 2 =?????= =ππμπ 题7-1图 7-2 图7-11所示压杆为工字形钢,已知其型号为I 18、杆长m l 4=、材料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该压杆的临界力。 解:查表得I18,4 8 4 8 10 122101660m I m I y x --?=?= 所以取y I 计算 kN l EI F cr 5.150) 41(10 12210200) (2 8 92 22 =?????= = -π μπ 题7-2图 7-3 图7-12所示为三个支承情况不同的圆截面压杆,已知各杆的直径及所用材料均相同,问哪个杆的临界力最大? 题7-3图 解:2 2 22 1) (l EI l EI F cr πμπ= = 2 2 2 2 2 2 28.0) 6.1 7.0() (l EI l EI l EI F cr ππμπ? =?= = 2 2 2 2 2 2 323.1) 8.17.0() (l EI l EI l EI F cr ππμπ? =?= =

所以第三种情况的临界应力最大。 7-4 一矩性截面压杆,在图7-13所示平面内两端均为铰支,出平面内两端均不能转动(图示为在平面内的支承情况),已知b 5.2h =,问压力F 逐渐增大时,压杆将于哪个平面内失稳? 解: (1) 图示平面内 2 4 22 3 2 2 2 13.1) 1(12) (l Eb l bh E l EI F cr ππμπ? =??= = (2) 出平面内 2 4 22 3 2 2 2 28.0) 5.0(12) (l Eb l hb E l EI F cr ππμπ? =?? == 所以出平面内容易失稳。 题7-4图 7-5 图7-14所示为槽形型钢受压杆,两端均为球铰。已知槽钢的型号为16a ,材料的比例极限MPa p 200=σ ,弹性模量GPa E 200=。试求可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的最小长度。 解:查表得[16a 的i y =1.83cm=0.0183m p cr i l E E σμπλ πσ≤== 2 2 2 2 ) ( 2 2 σ πλE ≥ 6 9 22 10 20010 2000183.0???? =≥πσ πp E i l l min =1.82m 题7-5图 7-6 图7-15所示结构由两根圆截面杆组成,已知两杆的直径及所用的材料均相同,且两杆均为大柔度杆,问:当F (方向垂直向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时,哪个杆首先失稳?(只考虑在平面内) 解: 60sin 45sin NBC NAB F F = F F F NBC NAB =+0 60 cos 45 cos F F F F NBC NAB 535.0656.0== cr AB AB cr F h EI l EI F 5.05.0) (2 2 2 2 =? == ?πμπ 题7-6图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 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 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 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 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 ③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 值小于5.6的降水;PH 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 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材料力学复习总结

《材料力学》第五版 刘鸿文 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材料力学中工程构件应满足的3方面要求是:强度要求、刚度要求和稳定性 要求。 二、强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 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要求是指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 力。 三、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进行的3个的基本假设是: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 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第二章 轴向拉压 一、轴力图:注意要标明轴力的大小、单位和正负号。 二、轴力正负号的规定:拉伸时的轴力为正,压缩时的轴力为负。注意此规定只 适用于轴力,轴力是内力,不适用于外力。 三、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计算公式:N F A σ= 注意正应力有正负号,拉伸时的正应力为正,压缩时的正应力为负。 四、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cos ασσα=,sin 22αστα= 注意角度α是指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 五、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强度条件[],max max N F A σσ=≤ 六、利用正应力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种问题:1.强度校核[],max max N F A σσ=≤ 一定要有结论 2.设计截面[],max N F A σ≥ 3.确定许可荷载[],max N F A σ≤ 七、线应变l l ε?=没有量纲、泊松比'εμε =没有量纲且只与材料有关、 胡克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E σε=,N F l l EA ?= 注意当杆件伸长时l ?为正,缩短时l ?为负。 八、低碳钢的轴向拉伸实验:会画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知道四个阶段及相应 的四个极限应力:弹性阶段(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阶段(屈服

材料力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第二章答案 2.1 求图示各杆指定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40kN 50kN 25kN (a ) 4 4F R F N 4 40kN 3 F N 3 25kN 2F N 2 20kN 11 F N 1 解: F R =5kN F N 4 =F R =5 kN F N 3 =F R +40=45 kN F N 2 =-25+20=-5 kN F N 1 =20kN 45kN 5kN 20kN 5kN

(b ) 1 10kN 6kN F N 1=10 kN F N 2=10-10=0 F N 3 =6 kN 1—1截面:2—2截面:3—3截面:10kN F N 1 1 1 10kN 10kN 2 2 F N 2 6kN 33 F N 3 2.2 图示一面积为100mm ?200mm 的矩形截面杆,受拉力F = 20kN 的作用,试求:(1)6 π = θ的斜截面m-m 上的应力;(2 )最大正应力max σ和最大剪应力max τ的大小及其作用面的方位角。 解: 320101MPa 0.10.2 P A σ?===?2 303cos 14 σσα==?=3013 sin600.433MPa 222 σ τ==?=max 1MPa σσ==max 0.5MPa 2 σ τ= =F 2.3 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梯形混凝土柱。设重力加速度g = 9.8m/s 2, 混凝土的密度为 33m /kg 1004.2?=ρ,F = 100kN ,许用应力[]MPa 2=σ。试根据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a

和b 。 b a 解: 2 4, a ρ ?3 42 2.0410ρ=??11[] a σσ= 0.228m a ≥ = =22 342424431001021040.2282104a b b ρρ=?+?=??+???+???2[], b σσ≥0.398m 398mm b ≥ == 2.4 在图示杆系中,AC 和BC 两杆的材料相同,且抗拉和抗压许用应力相等,同为[]σ。BC 杆保持水平,长度为l ,AC 杆的长度可随θ角的大小而变。为使杆系使用的材料最省,试求夹角θ的值。 F F N F θθsin ,0sin ,022F F F F F N N Y = =-=∑F F F F F N N N X θ θ θsin cos ,0cos ,01 12==-=∑1 A =2A A 2A 1解: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重点考点精选

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 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 备标准国家级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水体污染监测 (1)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之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当 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造污染物积累,水质不断恶化)(2)水体污染类型:化学、(酸碱、有机物、无机物)、物理、生物 (3)设置采样断面: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质情况而设置。这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数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雾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地区(如饮用水源地、风景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4)采样点位的确定:设置监测断面 后,应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 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采样垂线:对江、河水系,当水面宽 <=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度50~100m时,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度>100m 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采样点: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上0.5m处以及1/2水深处。 2、洗涤: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水样。洗涤方法与监测项目有关。 3、水样的运输与保存 (1)水样运输注意:1为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择中震动、碰撞导致损失或玷污,将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记。2需冷藏的样品,应采取冷保存的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2)水样的保存: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的这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化学作用的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以及化学组分的变化,不能及时运输或尽快分析时,则应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要求,放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容器中,采取适宜的保存措施。 1、冷藏或冷冻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节pH(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4、水样的预处理; 必要性:(1)含有悬浮物(2)成分复杂,干扰测定(3)待测组分含量低(4)待测成分形态各异 目的:消除干扰,满足测定要求 方法:1去掉悬浮物、2消解(湿式消解、干灰化) 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 合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 淀。 湿式消解法:1酸法:单酸(混酸)+ 氧化剂;2碱法:碱+氧化剂,(蒸干后, 水或稀碱溶解) 干灰分法:氧化剂为氧气,又称高温分 解法,不适合测定易挥发组分, 富集与分离:目的:清除干扰,提高测 定准确度和重现性。 常用方法:过滤、气提、顶空、蒸馏、 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 层析等 蒸馏:利用水样中各污染组分具有不同 的沸点而使其彼此分离 萃取:1、溶剂萃取法:基于物质在互 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进 行组分的分离与富集;2、固体萃取法 (SPE):水样中欲测组分与共存干扰 组分在固相萃取剂上作用力强弱不同, 使它们彼此分离。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 样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 用适宜溶剂加热或吹气等方法将欲测 组分解吸,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 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共沉淀法:系指溶液中一种难溶化合物 在形成沉淀(载体)过程中,将共存的 某些痕量组分一起载带沉淀出来的现 象。 氧化还原电位: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与水样组 成原电池。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 定; 原理: 试液(压缩空气/废液)雾滴(原 子化)气态原子,基态气态 原子,激发态 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 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在 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组成: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填空题) 标准加入法:取四分相同体积的样品溶 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 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相同的 体积。(外推曲线) (2)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汞仪。(常 温,不需要原子化设备)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介 质中,铬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 螯合物(反应形式同汞),用三氯甲烷 萃取分离后,与518nm处测其吸光度, 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其测定范围为 1~60ug/L 4、含氮化合物 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在经絮凝沉淀 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 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 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 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强烈吸收, 通常使用410nm~425nm范围波长光比 色定量。 滴定法: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将其pH 调至6.0~7.4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 加热蒸馏,释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 取全部吸收液,以甲基红-亚甲蓝作为 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转 变成淡紫色,根据硫酸标准溶液消耗量 和水样体积计算氨氮含量。 亚硝酸盐氮:N-(1-柰基)-乙二胺分光 光度法:在pH为1.8+-0.3的酸性介质 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环酰胺反应, 生成重氮盐,再与N-(1-柰基)-乙二胺 偶合成红色染料,与540nm处进行比 色测定。 硝酸盐氮: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硝酸 盐在无水存在情况下与酚二磺酸反应, 生成硝基二磺酸酚,于碱性溶液中又生 成黄色的硝基酚二磺酸三钾盐。 5、溶解氧(5分大题) 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 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 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 反应,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为指示剂,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的碘,即可计算 出溶解氧的含量。 测定步骤:采样、溶解氧的固定(加 1ml硫酸锰,2ml碱性碘化钾,混合静 置待棕色沉淀降到瓶底)、碘析出(加 1.5ml硫酸,混合,放置)、滴定(取 1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用硫 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加1ml淀粉,继 续滴定至蓝色刚退去,记录硫代硫酸钠 的用量) 计算:DO=C*V硫代硫酸钠 *8*1000/100*f(c,硫代硫酸钠的浓 度。) 干扰以及消除:正干扰:Fe3+,NO2-、 叠氮化钠消除 负干扰:Fe2+,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 褪色,KF除Fe3+ 6、有机污染物的测定(5分大题) (1)重络酸钾法CODcr:原理:在水 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络酸钾溶液,并在 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为催化剂,经沸腾 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 亚铁铵溶液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 络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 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反应式如下) 颜色变化:消化:橙黄-黄或黄中带绿; 滴定:黄-蓝绿-红棕 适用性:0.25mol/l的重络酸钾溶液可 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 0.025mol/l重络酸钾溶液可测定 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注意事项:无机还原性物质如亚硝酸 盐、硫化物及二价铁盐将使结果增加, 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的COD值的一部 分是可取的,氯离子是主要干扰。 计算:COD=(V o-Vt)*C*8*1000/V2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V o:空白 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Vt水 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V2: 水样体积。) mol/l (2)、高锰酸指数法CODmn:颜色变化: 紫红-无-微红。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 (过量草酸钠) 适用性:CODmn<4.5mg/l。氯离子浓度 <300mg/l 轻度污染,且氯离子浓度较高时选用碱 性高锰酸钾,且测得结果碱法为酸法的 三分之二。 CODcr的氧化率高达90%,而CODmn 则为50% 10、生化需氧量,BOD5: 定义: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 物在水解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 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 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氧化所消 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很少。 阶段:第一阶段:含碳物质氧化阶段, 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第二阶段: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 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 酸盐和硝酸盐稀释水:加一定的营养物 质,使pH为7.2,BOD5<0.2mg/l 11、铬:测定方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 光度法(5分大题) 六价铬: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 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 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清洁水可 直接测定,色度不大的水样,可用丙酮 代替显色剂的空白水样作参比测定,对 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以氢氧化锌做 共沉淀剂调节pH为8~9除去 Cr3+,Fe3+,Cu2+,干扰物质为亚硫酸 盐、二价铁、等还原性物质和次氯酸盐 等氧化性物质。 总铬: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 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 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 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 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处进行分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