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硫的转化 教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硫的转化 教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硫的转化 教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 硫的转化 教案

第3节硫的转化

主备人:黄新慰修改人:黄新慰审核人:蔡伟其

教学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

的存在以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

2.引导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黄是黄

色固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够与铁、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与氧气、氯水、硫化氢等物质发生反应,另外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退色;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通过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寻找合

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4.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实例,使学生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二氧化硫的性质和浓硫酸的性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知识目标:1了解关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3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氧还反应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来源

能力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互助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馈赠人类的硫单质有着广泛的用途

教学重点: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S单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相关的用途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演示)

【课前预习区】

1、写出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3、总结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预测单质硫的可能化学性质

【课堂互动区】

单质硫

⑴物理性质:观察实验完成下表,认识硫的物理性质。

⑵化学性质:

1、S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硫的性质:。

2、硫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硫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实验探究】实验记录:

教学过程:

【引入】:【放映】:火山爆发的影片片断

【讲述】:火山爆发的一瞬间,真可谓是惊心动魄,在火山喷发后人们其附近地下找到的几种矿物质。

【投影】黄铁矿(FeS2)雄黄(As4S4)雌黄(As2S3)辰砂(HgS)等含硫矿产的图片

【设问】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矿物质的分子式有什么共同点?

【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硫元素。

【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

2、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重点:掌握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6—87,思考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1、硫元素存在于哪里?有哪些存在形态?火山爆发后地表中不同价态的硫是如何转化的?2、硫的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小结:学过有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有哪些?)

3、试管壁上有硫附着时应如何洗涤?(洗涤方法两种,一种是物理方法,一种是化学方法)

4、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哪些?请从元素化合价分析,硫单质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适当引导学生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氧化性:【实验2】观察:硫与变价金属Fe反应

注意有什么现象?是生成高价态硫化物还是低价态硫化物?

(思考:硫与铜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比较硫与氯气的氧化性强弱?

还原性:【实验3】观察:硫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思考:硫与氧气反应能否直接生成SO3)

5、硫有哪些用途?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投影】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之间的转化图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H2S

H2O H2SO3微生物S

H2SO4H2S

CaSO4·2H2O NaSO4·10 H2O

Fe、As、Hg FeS、As4S4、As2S3、HgS

【学生活动】通过自己阅读讲述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

【讲述】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同素异形体:斜方硫和单斜硫

【演示实验】取少量的硫粉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呈融化状态后,迅速伸入底部有少量水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归纳】化学性质:氧化性:S + Fe === FeS(黑色)

S + H2=== H2S(臭鸡蛋气味气体)

S + Cu === Cu2S(硫化亚铜)

还原性:S + O2=== SO2(无色、刺激气味有毒)

【投影】(体现S用途的图片)

【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2、在自然界中既能以游离态形式又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元素是()

A.氯B.钠C.氧D.硫

3、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A.用CS2洗涤B.通氧气加热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D.用水洗涤【本节知识点小结】

【5分钟检测题】

1、在下定条件下,下列物质能与硫发生反应,且硫作为还原剂的是()

A.Cu B.H2 C.Fe D.O2

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A.酸性B.不稳定性C.氧化性D.还原性

3、下列化合物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

A.SO2B.FeS C.Al2S3D.CuS

4、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上沾有的硫,其反应如下:

6NaOH+3S==2Na2S+Na2SO3+3H2O,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A.2:1B.1:2 C.5:6 D.6:5

作业:

1、完成课本P93《练习与活动》

2、课后思考题: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这是为什么?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说明了硫单质具有什么性质?

第2课时

知识目标:1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及其转化

2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硫酸的氧化性

3通过二氧化硫与酸雨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人类与环境、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增

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以二氧化硫为中心从分析硫元素的价态出发,推测含硫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充分运用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设计实验,研究硫元素间的转化。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实验和亲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教学重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不同价态硫元素的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教学模式:学——导——练(引导,探究,实验,演示)

仪器与药品:SO2气体两瓶、SO2的水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氯水、品红溶液、稀硫酸,70%浓硫酸,铜片

【课前预习区】

1、根据物质的分类和硫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硫属于,硫元素的化合价:。2、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二氧化硫应该有哪些化学性质?

3、浓硝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课堂互动区】

二氧化硫的性质

(1)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 S02中的硫是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 性,又有 性。

氧化性: 还原性: (3)漂白性

通入品红溶液 原理: 思考:SO 2的漂白原理与HClO 2, H 2O 2漂白原理有什么不同?

硫酸的性质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

的粘稠液体。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是高沸点无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它们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里是否也能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研究。

【投影】学习目标

1、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究0价,+4价,+6价硫元素的转化

2、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了解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重点:掌握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学生自主学习】

【投影】自主学习:快速、独立、安静的阅读课本P88—90,回答下列问题。时间为8分钟1、硫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哪几种?分析各种化合价的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二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提示可以从化合价和酸性氧化物两方面去分析)

3、如何检验二氧化硫?

4、浓硫酸可以与哪些物质反应?常温下要如何储存?

5、酸雨是怎样形成?要如何防治?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互教)

【教师精讲】

【投影】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学生活动】讨论讲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代表物,以及它们相互转化。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分析。

【学生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⑴氧化性:SO2+ 2H2S ===3S + 2H2O

⑵还原性:SO2+Cl2+ 2H2O ===2HCl + H2SO4

⑶漂白性:品红退色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有表现还原性。同时它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或碱性物质反应。

【投影】二氧化硫的性质

【演示实验】铜分别与稀硫酸、浓硫酸的反应

【学生观察】观察现象,分析产物,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投影】〔交流与讨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2、根据硫元素的价态变化,浓H2SO4在该反应中表现出哪些性质?

3、1mol Cu 与2mol 浓H2SO4共热能否得到1mol SO2?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观看实验录像】木炭与浓H2SO4的反应。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2、在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的作用?

【小结】浓H2SO4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常温下,能使Fe、Al钝化;

2、加热时,能氧化绝大多数金属(Au、Pt除外),不生成H2

【投影】酸雨的危害

【学生】酸雨的防治

【练习题】

1、下列试剂中能鉴别SO2和CO2的是()

A.湿润的石蕊试纸B.品红溶液

C.澄清的石灰水D.HCl溶液

2、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便某些有色物质退色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

3、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工业上在量燃烧含硫燃料和以含硫矿石为原料治炼金属

D.汽车排放尾气

【本节知识点小结】

【5分钟检测题】

1、将SO2通到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2()A.有漂白性B.有还原性

C.有氧化性D.溶于水后显酸性

2、在加热条件下,H2S==S+H2,硫元素在此反应中表现出()

A.酸性B.不稳定性C.氧化性D.还原性

3、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

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都能作为气体干燥剂

D.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

4、浓H2SO4在下列反应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C+2H2SO4(浓)==CO2↑+2SO2↑+2H2O

32FeO+4H2SO4===Fe2(SO4)3+SO2↑+4H2O 4Fe2O3+3H2SO4===Fe2(SO4)3+3H2O

A.12B.23C.13 D .34

作业:完成配套的练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物质的量n(mol)= N/N(A) 2.物质的量n(mol)= m/M 3.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性质: ①丁达尔现象 ②聚沉 ③电泳 ④布朗运动 3.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教案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第2课时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学习目标: 1.知道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2.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3. 认识氯气及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科学的研究程序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旧知回顾]1.钠和钠的氧化物具有哪些性质? 钠能与非金属单质、水反应,钠的氧化物与CO2、H2O反应。 2.在研究钠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那些研究方法? 分类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3.通过上面对钠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几种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回忆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我们是按什么样的程序来研究钠的性质呢? [讲解] [过渡]一般来说,我们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都是通过这样的几相关步骤[板书]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二、推进新课 教学环节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板书]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投影] [过渡] 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程序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教学环节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 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瓶后放一白纸,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稍打开玻璃片,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的氯气飘进鼻孔,闻气味。 [演示实验]氯气的溶解性实验: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总结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可溶于水(常温下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解释及结论 用比较法归纳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观察物质的外观 预测物质的性质 可以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 验证预测并作出新的预测 实验和观察 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的问题 进一步研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检测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答案:B 2.人造卫星常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正极,被还原 C.负极,被还原D.正极,被氧化

解析:原电池就是把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部分,分别在两个电极上发生,使电子经外电路移动,从而产生电流。 答案:B 3.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铁与盐酸反应 B . C 与CO 2共热 C .碳酸钙的分解 D .Ba(OH)2·8H 2O 晶体与NH 4Cl 晶体反应 解析:Fe +2HCl===FeCl 2+H 2↑,放热反应;C +CO 2===== 高温2CO ,吸热反应;CaCO 3=====高温CaO +CO 2↑,吸热反应;Ba(OH)2·8H 2 O +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吸热反应。 答案:A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反应前 反应后 A .A 2+3 B 2 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 +5B 2===4AB 3 D .2AB 2+B 2===2AB 3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用AB 2、B 2表示,生成物用AB 3表示,反应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为可逆反应,结合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AB 2+B 22AB 3。

惠东稔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pdf

惠东县稔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方案 (船澳村) 惠东县自然资源局 2019年5月

目录 一、概况 (1) (一)稔山镇概况 (1)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况 (2) 二、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原则和依据 (4) (一)原则 (4) (二)依据 (4) 三、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原因分析 (5) (一)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背景 (5) (二)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原因 (6) 四、建设用地规模置换的可行性分析 (7) (一)允许建设区及有条件建设区划定及使用情况 (7) (二)调整地块符合建设用地规模置换要求 (8) (三)与耕地占补平衡的协调 (8) (四)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8) 五、具体调整情况 (9) (一)调入地块具体情况分析 (9) (二)调出地块具体情况分析 (10) (三)调整前后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对比情况 (11) 六、附件 (13) (一)附表 (13)

(二)附图 (13) (三)影像文件 (14) (四)其他文件 (14)

一、概况 (一)稔山镇概况 1、地理位置 稔山镇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位于惠东县稔平半岛西北部,东经114°40′59″-114°52′56″,北纬22°45′50″-22°54′37″。稔山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与鞋城吉隆相连,北与县城平山交接,西与大亚湾经济开发区毗邻,南临南海大亚湾。交通较为便利,是惠东沿海各镇进入惠东县城的交通要冲,广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穿镇而过;东距汕头190公里,西至深圳70公里,北距惠州机场38公里,水路南临香港、深圳诸港约46海里。惠东站(稔山)距离深圳北站88公里,距离广州南站190公里。 2、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稔山镇依山傍海,素有“鱼米之乡”称誉,是广东省首批中心镇之一,是惠州市重点开发的稔平半岛经济中心区,是惠东沿海地区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 稔山镇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地处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地处珠三角的政策优势,及时提出“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引资旺镇、民资活镇”的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以三高农业为突破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外引内联为着力点加快工企业发展,以激活商品流通为动力点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措施,大力发展镇域经济,不断推动经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案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方法】实验、多媒体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D1]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D2

鲁科版化学必修2知识点 高三化学笔记

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原子核 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带电特点: 微粒 质子 中子 电子 带电特点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 Z X 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具体的X 原子。 二、核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 本质 质子数(核电 荷数)相同的 一类原子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 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 核素的互称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范畴 同类原子,存 在游离态、化 合态两种形式 原子 原子 单质 特性 只有种类,没 有个数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 同 由一种元素组成,可独立存在 决定因素 质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 组成元素、结构 原子A Z X 原子核 质子 Z 个 中子 N 个=(A -Z )个 核外电子 Z 个

举例H、C、N三种 元素 1 1 H、2 1 H、3 1 H三种核素 234 92 U、235 92 U、238 92 U互为同位 素 O2与O3 2.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联系 三、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或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1)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电荷数 (3)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4)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电荷数 (5)除1 1 H外,其它元素的原子中,中子数≥质子数 2.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区别原子的质量数是该原 子内所有质子和中子 数的代数和,都是正整 数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原 子的真实质量与12 6 C质量的 12 1 的比值,一般不是正整数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由天 然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 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 占原子个数的百分比的积的 加和得来的。Ar=Ar l*a1% +Ar2*a2%+ 联系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的质量数相等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依据:电子能量高低、运动区域离核远近。 2.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K L M N O P Q 最多容纳电子数 2 4 8 2n2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能量低高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3.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稔山海滨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总目录 第一部分说明书 导言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用地现状分析 第三章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第四章规划构思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六章地块划分与细分 第七章指标控制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第九章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第十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十一章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三章城市设计引导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建议第二部分图纸 01 区位图 02 上位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图 03 上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 04 土地利用现状图 05 用地权属图 06 地形分析图 07 规划结构分析图 08 土地利用规划图 09 用地编码图 10 绿地系统规划图 11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2 道路交通规划图 13 建筑密度控制图 14 建筑限高控制图 15 开发强度控制图 16 城市设计意向

第一部分说明书

惠东县稔山海滨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区位分析与规划范围 1.1区位分析 规划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半岛西北部,东距汕头270公里,是环大亚湾的门户地带,交通区位优越,区域位置条件突出。目前国家批准环大亚湾滨海新区建设,稔山镇将成为环大亚湾旅游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规划基地内主要有一条过境国道和两条县道作为区域对外主要的交通流线。其中广汕公路为南北纵向公路,北至惠东县城,南至吉隆镇与汕头市的过境国道。县道为210县道和213县道,210县道是稔平半岛环岛路的一部分;213县道为沟通惠东县城与铁涌镇的主要干道。 优越的地理区位、良好的自然条件以及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为基地的未来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1.2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惠东县稔山镇南部海滨城片区东部。规划用地北起范和河,南至稔山镇镇域南端镇界,西南部临范和港海域,西北与海滨城西片区相接,东北部依城镇外环路,东南部临山体。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961.96公顷。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7)《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8)《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年) (9)《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 (10)《稔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1)《惠东县稔山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 (12)《惠东县稔山镇总体规划(2008—2025年)》实施评估报告 (13)其他相关规范及规划 3.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与镇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13-2025年。 4.规划原则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自然增长》word教学设计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1.1.1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4、了解不同地区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之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课本的补充内容。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3′)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地理必修二的学习,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为人文地理,那学习人文地理,我们就先从人讲起,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2′)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6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及计算公式;另外,让学生意识到人口基数的影响力。 2、读图1.2,总结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之后和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读图1.4,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各自的人口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感知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及其原因,并思考应采取的措施有何差异。 (三)小组讨论(8′)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 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 (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 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 (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 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 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 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 2O+H 2O====2NaOH (2)与酸反应:Na 2O+2HCl====2NaCl+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 2O+CO 2====Na 2CO 3 3、Na 2O 的用途:制NaOH ,Na 2CO 3 (三)Na 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3、Na 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 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 3+H 2O+O 2↑ → 2NaHCO 3加热Na 2CO 3+H 2O+CO 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 淀和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 CaCO 3+H 2O+CO 2===Ca(HCO 3)2 → Ca(HCO 3)2加热CaCO 3↓+H 2O+C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 子 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 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 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 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 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 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 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 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6云南的歌会学案2

16 云南的歌会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蹲踞 ..(dūnjù):蹲或坐。 酬和.(hè):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本文指用诗词应答。 熹.微(xī):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譬.喻(pì):打比方。 淳朴:诚实朴素。 即物起兴:歌唱时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龙吟.(yín)凤哕.(huì):龙在吟啸,凤在鸣叫。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生面别开: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后正式参军。1922年,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自学写作。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后来任西南联大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截止到1948年共发表了80多部作品,一千多万字,是最高产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小说最具特色,简直就是一部部湘西风情画!他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2)关于民歌 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不知作者姓名。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诗经》,大多来自民间的歌谣。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歌唱几乎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民歌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那些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二、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分析文章结构。 2.领略云南少数民族乡土民俗文化。 3.学习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4. 品味文章语言,领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2个课时。 四、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民歌便是一种让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沈从文写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能让我们了解云南民歌演唱方面的知识。 (二)研习课文。 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鲁科版高中化学目录(最新整理)

(鲁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 1、走进化学科学 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2、电解质 3、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1、碳的多样性 2、氮的循环 3、硫的转化 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 1、硅、无机非金属材 2、铝、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必修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2、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3、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1、认识有机化合物 2、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 4、塑料、橡胶、纤维 选修一 主题一呵护生存环境 1、关注空气质量 2、获取安全的饮用水 3、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 主题二摄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1、食物中的营养素 2、平衡膳食 3、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4、正确对待保健食品 主题三合理利用化学能源

1、电池探秘 2、家用燃料的更新 3、汽车燃料清洁化 主题四认识生活中的材料 1、关于衣料的学问 2、走进宝石世界 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 4、金属制品的防护 5、几种高分子材料的 主题五正确使用化学用品 1、装备一个小药箱 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 3、选用适宜的化妆品 选修二 主题一空气资源、氨的合成 1、空气分离 2、氨的工业合成 3、氨氧化法制硝酸 主题二海水资源、工业制碱 1、海水淡化与现代水处理技术 2、氯碱生产 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主题三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 1、“设计”一座硫酸厂 2、陶瓷的烧制 3、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 主题四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从石油中获取更多的高品质燃油 2、源自石油的化学合成 3、煤的综合利用 主题五生物资源、农产品的化学加工 1、由大豆能制得什么 2、玉米的化学加工 主题六化学·技术·社会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制 2、药物的分子设计与化学合成 3、化学·技术·可持续性发展  选修三 第一章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模型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1、共价键模型 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硫的转化》 一、选择题 1. 绿色植物是空气天然的“净化器”,研究发现,1公顷柳杉每月可以吸收160kg SO2,则1 公顷柳杉每月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 A.164kg B.2.5mol C.2500mol D.2500g/mol 2. 二氧化硫和氯气均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前者是因为它与水生成的亚硫酸可与有色有机物加 成得到无色物质,其过程可逆:后者是因为它与水作用生成的次氯酸具强氧化性氧化有色物,其过程不可逆。若将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到溶有品红和硝酸钡的水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溶液很快褪色 B.溶液不褪色 C.出现白色沉淀 D.无明显现象 3. 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通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使SO2充分和O2反应,则从接触室导出的混 合气体含有 A.SO3、O2B.SO3,O2,N2 C.SO3,SO2,O2,N2D.SO3,N2 4. 除去SO2中的SO3,并得到纯净的SO2,最好使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NaHSO3饱和溶液 C、NaHCO3饱和溶液 D、98.3%浓硫酸 5. 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可以在含硫的燃料中加入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 基固硫”,则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应为 A. B. C.D.

6. 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净化、干燥,其主要原因是 A.防止催化剂中毒 B.提高反应效率 C.提高SO2转化率 D.防止环境污染7. 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气体,选用的试剂是 A. B. C. D.浓 8. 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 B.稀 C.浓 D. 9.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小组的测定结果正确。 A.第一B.第二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10.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SO2的最高浓度限值如下左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分组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抽气次数100120 0.150.500.70SO2含量/(mg·m-3)0.0640.53 该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SO2的含量。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和结果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 判断该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级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 D.四级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 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 (Z)+中子数(N) 1.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 个)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是2n 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过渡元素的族序数不一定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 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加上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ⅦA 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完整)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大全,推荐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鲁科版)方程式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反应: 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 Na 2O 2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4Na + O 2 == 2Na 2O 2、Na 与H 2O 反应:2Na +2H 2O == 2NaOH +H 2↑ 3、Na 2O 2与H 2O 反应: 2Na 2O 2+2H 2O == 4NaOH +O 2↑ 4、Na 2O 2与CO 2反应: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氯气的相关反应:1、实验室制Cl 2 : 4HCl(浓)+MnO 2 == Cl 2↑+MnCl 2+2H 2O 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 2 == 2FeCl 3 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 2 == CuCl 2 4、钠与氯气反应:2Na + Cl 2 == 2NaCl 5、氯气与氢气反应:Cl 2 + H 2 == 2HCl 6、氯气与水反应: Cl 2+H 2O == HCl +HClO 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 8、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 2HCl + O 2↑ 9、工业制漂白粉: 2Cl 2+2Ca(OH)2 == CaCl 2+Ca(ClO)2+2H 2O 10、漂白粉漂白原理: Ca(ClO)2+H 2O + CO 2 == 2HClO +CaCO 3↓ 11、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 2O + CO 2 == CaCO 3↓ + 2HClO 2HClO == 2HCl +O 2↑离子检验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 2++ SO 4 2— == BaSO 4↓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 2+ + CO 32— == CaCO 3↓ 3、银离子的检验: Cl — + Ag + == AgCl ↓铁的相关方程式 1、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 2+H 2↑ 铁和稀硫酸Fe +H 2SO 4 == FeSO 4+H 2↑ 2、铁置换金属铜Fe +CuCl 2 == FeCl 2+Cu 铁置换金属银Fe +2AgNO 3 == Fe(NO 3)2+2Ag 3、铁和非金属反应:3Fe +2O 2 == Fe 3O 4 Fe +S == FeS 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氧化亚铁与稀盐酸:FeO +2HCl == FeCl 2+H 2O 磁性氧化铁和稀盐酸:Fe 3O 4+8HCl == FeCl 2+2FeCl 3+4H 2O 5、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 2 + Cl 2 == 2FeCl 3 点燃 光照△△点燃点燃光照点燃点燃加热

鲁科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全册)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A Z X 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 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示意图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 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如图,所受的重力约为4.5N 的物体可能是 A.一张邮票 B.一枚一元硬币 C.一本物理课本 D.一只羊 (★) 2 . 一张试卷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0.1 帕 B. 1 帕 C. 10 帕 D. 100 帕 (★★★★) 3 . 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 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 4 .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 5 . 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 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 6 . 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 A.减小压力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D.增大压强 (★★) 7 . 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物体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 8 .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物体A不受摩擦力 ②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若增大拉力F,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④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向右倾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④ (★) 9 . 如图所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车厢内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着物体A、B,A 的质量较大,在火车突然停止时,两物体会由于惯性而运动,在它们离开桌面前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可能相碰D.无法判断 (★) 10 . 下列事例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A.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 B.用吸管从瓶中吸起饮料 C.鱼鳔的大小变化使鱼在水中沉浮 D.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 (★★★★) 11 . 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不同种 类的液体,将质量和体积均相同的三个物体A、B、C分别放到甲、乙、丙容器中,静止时的位 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