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复习资料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1.1区分以下名词的含义:

逐层凝固P8与顺序凝固P14 糊状凝固P8与同时凝固P15

液态收缩与凝固收缩P11 缩孔与缩松P12

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铸件凝固时其凝固区宽度接近于零,随着温度的下降,液相区不断减小,固相区不断增大而向中心推进,直至到达铸件中心。顺序凝固:是指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者铸件断面上温度梯度较小,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其固相和液相并存的凝固区会贯穿铸件的整个断面。

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铸件的各部分几乎同时进行凝固。

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

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了温度(固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果未能获得补充(称为补缩),则会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1.2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P10它与合金的流动性有何关系?P10化学成分不同的合金为什么流动性不同?P9流动性不好对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P10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熔融金属是否能够顺利充满型腔,从而获得轮廓清晰、形状完整的铸件,这种能力被称为合金的充型能力。

流动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强,流动性差的合金充型能力也差。

同种合金中成分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结晶特点,其流动性也不同。

合金的流动性好,不仅有利于充型,而且有利于金属液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排除,有利于对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合金的流动性差,铸件就容易产生浇不到、冷隔、气孔、夹渣和缩孔等缺陷。

1.3拟生产一批小型铸铁件,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壁厚较薄,试分析如何提高合金液的充型能力。

答:1)尽可量提高浇注温度。由于壁厚较薄,铸铁可取1450左右2)增大充型压力(即增大推动力)。3)选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作铸型。4)提高铸型温度。5)选用发气量小而排气能力强的铸型。

1.4冒口补缩的原理是什么? 冷铁是否可以补缩? 冷铁的作用与冒口有何不同?

在铸件厚壁处和热节部位(即铸件上热量集中,内接圆直径较大的部位)设置冒口,是防止缩孔、缩松的有效措施。冒口的尺寸应保证冒口比它要补缩的部位凝固得晚,并有足够的金属液供给。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不可以。冷铁是用以增加铸件某一局部的冷却速度而安放在铸型内的金属激冷物。

1.7 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以增强合金的充型能力,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

P10 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金属液吸气增多,氧化加剧,并且使合金的液态收缩量增加,不仅充型能力提高不多,反而增大了产生缩孔、气孔、粘砂、晶粒粗大等缺陷的倾向。因此,每种铸造合金都有一定的浇注温度范围。

1.8什么是冷变形和热变形? 冷变形和热变形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哪些影响?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各有何优缺点?P22 P23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为冷变形加工。

通常把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之为热变形加工,如热锻、热轧和热挤压等。

(1)冷塑性变形后金属组织的特点.

1)晶粒变形随着塑性变形变形量的增加,可以看到金属内部的晶粒沿变形方向被压扁或拉长。2)位错密度增加和晶粒碎化未变形的晶粒内通常已存在一定数量的位错,并通过部分位错的特定排列构成亚晶界。3)形变织构

(2)冷塑性变形后金属力学性能的变化

1)各向异性纤维组织的形成和形变织构的出现,均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这对于塑性成形加工是不利的。

2)冷变形强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明显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也称加工硬化。

3)产生残余内应力由于金属塑性变形中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变形不均匀性,使金属在变形后形成宏观范围和微观区域(如晶粒内部或晶粒之间)的多种残余内应力。

热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热变形加工能消除铸态金属的某些缺陷,如使气孔、缩松焊合,使粗大的柱状晶粒或树枝晶破碎并再结晶成为均匀的等轴晶,改善第二相的形态与分布,减小成分偏析等,从而使金属材料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成分均匀,力学性能提高。

由于冷变形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还低于回复温度)进行的,金属在变形过程中只有冷变形强化而无回复或再结晶软化,因此所需变形力很大,且变形程度也不宜过大,以免降低模具寿命或使工件开裂。冷变形加工的生产率较高,其产品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一般不需要再切削加工。(冷变形优缺点)

由于金属的热变形一般都在远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软化过程大于强化过程,所以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这样金属在热变形时可获得较大的变形量,而耗能较小。用热变形方法可加工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并能改善金属的组织与性能。但由于变形温度高,金属表面易形成氧化皮,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较低。(热变形优缺点)1.1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趁热打铁”的意思和道理。P25

随着温度升高,金属原子活动能力增强,原子间结合力减弱,使塑性提高和变形抗力减小。当温度高于金属的再结晶温度后,变形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可被动态再结晶软化所消除。所以,对大多数金属来说,随着温度的增加,总的变化趋势是塑性提高,变形抗力下降,如果通过加热可使原为多相组织的合金发生相变而转变为单相固溶体组织,则对提高其塑性成形性更加有利。

1.12什么是金属的超塑性?P26超塑性成形有什么特点?P26

金属这种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的超常的塑性变形能力称为超塑性。

超塑性成形时金属不会发生加工硬化,也不会形成各向异性和残余应力。

2.2什么是熔模铸造?试简述其工艺过程。P44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造型后将模样熔化并排出型外,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型腔,经浇注后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其主要工序包括蜡模制造、制造型壳、失蜡、焙烧和浇注等。

1)蜡模制造把熔化成糊状的蜡料压入压型,待冷凝后取出,就得到蜡模。

2)制造型壳将蜡模或蜡模组浸入由水玻璃和石英粉配成的涂料浆中,使涂料均匀地

覆盖在蜡模表层,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撒一层细石英砂,再放人硬化剂氯化铵溶液中硬化结壳。

3)熔去蜡模将包有蜡摸的型壳浸入85~95℃的热水中,使蜡料熔化并从型壳中脱除,从而在型壳中留下型腔。

4)焙烧型壳在浇注前必须在800—950℃下进行焙烧,其目的是去除型壳中的水分、残余蜡料和其他杂质,洁净型腔。

5)浇注为了提高合金的充型能力,防止浇不足、冷隔等缺陷,通常在焙烧后随即就趁热(600~700℃)进行浇注。

2.3金属型铸造有何优越性?为什么金属型铸造未能广泛取代砂型铸造?P47

金属型铸造的特点

1) 金属型造好后,其铸造的工艺过程实际上就是浇注、冷却、取出和清理铸件,从

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劳动条件,并且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2)金属型内腔表面光洁,刚度大,因此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3)金属型导热快,铸件冷却速度快,凝固后晶粒细小,从而提高了其力学性能。

但是,金属型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铸造工艺要求较严格,不宜生产大型、薄壁和形状复杂的铸件,铸铁件还容易产生白口组织。

金属型铸造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非铁合金铸件,如铝活塞、气缸体、缸盖、油泵壳体以及铜合金轴瓦、轴套等。有时也用于形状简单的中、小型铸铁件。

2.5什么是离心铸造? 它在圆筒形铸件的铸造中有哪些优越性?P49

离心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人高速旋转的铸型中,使其在离心力作用下填充铸型并结晶,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离心铸造的优点是:

1)离心铸造可不用型芯而铸出中空铸件,工艺简单,生产率高,成本低。

2)在离心力作用下,提高了金属液的充型能力,金属液自外表面向内表面顺序凝固,因此铸件组织致密,无缩孔、气孔、夹渣等缺陷,力学性能提高。

3)便于铸造“双金属”铸件,如制造钢套铜衬滑动轴承。

4)不用浇注系统和冒口,金属利用率较高。

3.1何谓自由锻,它在应用上有何特点?P90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哪些特点?P92

自由锻是只用简单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之间,使金属坯料受力变形而获得锻件的工艺方法。

自由锻的特点及应用自由锻工艺灵活,所用设备和工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且工具简单;生产的锻件范围大,可锻造不到一千克至质量达几百吨的锻件;但生产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锻件精度低,且只能锻造形状简单的工件。

模锻的特点及应用与自由锻相比,模锻有如下特点:

1)生产效率高。模锻时金属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要的形状。

2)模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小,表面光洁,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3)可以锻造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

但是,由于受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模锻件质量不能太大,通常在150kg以下,而且因为模锻设备投资大和锻模制造成本高,所以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3.6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有哪些要求?自由锻件上为什么不允许出现凸台、肋条和斜面?

P139考虑到自由锻设备和工艺的特点,自由锻件结构的设计原则是: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锻件的形状应尽量简单、规则,易于锻造。

1.避免锥体或斜面结构。

2.避免以空间曲面相交的结构。

3.避免加强肋和凸台等结构。

4.合理采用组合锻件。

锻造具有锥体或斜面结构的锻件,需制造专用工具,锻件成形也比较困难,从而使工艺过程复杂,不便于操作,影响设备使用效率,应尽量避免。如果出现凸台、肋条,难以用自由锻成形,增加成本,若采用特殊工艺来生产,会降低生产率,增加成本。

3.9对于冲裁件、弯曲件和拉深件,在形状设计上有何特别要求?P141 P132 P143

1)冲裁件的形状冲裁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并尽可能采用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避免长槽和细长悬臂结构(图3.74),避免设计成非圆曲线的形状,并使排样时废料最少。在冲裁件的转角处,除无废料冲裁或采用镶拼模冲裁外,都应有适当的圆角。

2)弯曲件的形状弯曲件的形状应尽量对称,弯曲半径应左右一致,保证板料受力时平衡,防止产生偏移。当弯曲不对称制件时,也可考虑成对弯曲后再切断。

3)拉深件的形状拉深件的形状应力求简单、对称,尽量采用圆形、矩形等规则形状,以有利于拉深。其高度应尽量减小,以便用较少的拉深次数成形。

4.5气体保护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57常用的保护气体有哪些? P155

1)明弧焊接,便于观察、操作和控制。。

2)适合于各种空间位置的焊接,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3)电弧在气流压缩下燃烧,热量集中,焊接热影响区较窄,焊接变形小。

4)焊接电流密度大,熔深大;焊接速度快,焊后不需清渣,因此生产率高。

5)焊接设备和控制系统较复杂。

应,又不溶于金属液中,是一种理想的保护气体,可以获得高质量

的焊缝。所以氩弧焊保护效果好,且焊缝成形好。

氩弧焊主要适用于焊接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铝、镁、钛及其合金)、稀有金属(锆、钼、钽及其合金)、高强度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及低合金结构钢等。

4.7CO2气体保护焊有何优缺点? 其应用范围如何? P157

优点:CO2气体价廉,成本低,其焊接成本仅为焊条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的40%左右。

CO2焊焊缝含氢量低,所以焊缝的裂纹倾向小。

缺点:CO2是一种氧化性气体,在高温时会分解,使电弧气氛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使焊件金属和合金元素烧损而降低焊缝金属力学性能,而且还会导致飞溅和气孔,

焊缝成形较差。

CO2焊主要适用于焊接低碳钢和强度等级不高的低合金结构钢,也可用于堆焊磨损件或焊补铸铁件,不适于焊接易氧化的非铁金属和高合金钢。CO2焊目前广泛用于

造船、机车车辆、汽车制造等互业生产。

5.4影响粉末烧结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并简述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粉末制品质量的。P196

烧结过程中,制品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保护气氛等。

○1较高的烧结温度可促使粉粒间的原子扩散易于进行,从而提高烧结体强度与硬度,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粉粒表面氧化、晶粒粗大或压坯变形,产生过烧现象。

○2烧结保温时间也影响制品质量,可视具体情况根据经验确定。一般来讲,保温时间长,有利于原子扩散,孔隙减少,密度增加;但保温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粉粒的氧化,对于液相烧结,可能还会使液相从压坯表面渗出。

○3为了防止压坯氧化,烧结通常是在保护性气氛或真空连续式烧结炉内进行,常用的保护气体有氢、分解氨、发生炉煤气及惰性气体等。

5.9简述陶瓷烧成与冷却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变化。P207

在加热烧成和冷却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四个阶段变化。

(1)低温阶段(室温~300cc)残余水分的排除,无化学反应。

(2)分解及氧化阶段(300~950℃)粘土等矿物中结构水的排除,有机物、碳素和无机

物等的氧化,碳酸盐、硫化物等的分解,石英由低温晶型转变为高温晶型。此阶段是烧成的关键阶段。3)高温阶段(950℃~烧成温度)上述氧化分解反应继续进行,各种液相形成;同时,各组成物逐渐溶解,填充在固体颗粒的间隙中,在固一液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坯体的气孔率下降,进而使坯件的密度增大。最后晶体被液相所粘结,而烧结成瓷。(4)冷却阶段(烧成温度一室温)液相过冷为玻璃相,残余石英发生晶型

转变,坯体强度、硬度及光泽继续增大。

材料二

1合金的铸造性能合金的充型能力、收缩、吸气性。

2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寸正确、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充型能力差易产生浇不到、冷隔、形状不完整等缺陷。

3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温度3)充型压力4)铸型条件

4合金的收缩概念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逐渐冷却、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其尺寸和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收缩。收缩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5铸造内应力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

6顺序凝固,是使铸件按递增的温度梯度方向从一个部分到另一个部分依次凝固。

7顺序凝固可以有效地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主要适用于纯金属和结晶温度范围窄、靠近共晶成分的合金,也适用于凝固收缩大的合金补缩。

8缩孔和缩松的防止方法:顺序凝固、加压补缩、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9铸件在凝固后继续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收缩受到阻碍及热作用,会产生铸造内应力。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等缺陷的主要原因。铸造内应力分为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热应力使厚壁受拉应力,薄壁受压应力。

10 为预防热应力,设计铸件结构尽量使铸件壁厚均匀,并在铸造工艺上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11 同时凝固原则,是从工艺上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尽量一致。具体方法是将浇口开在铸件的薄壁处,以减小该处的冷却速度,而在厚壁处可放置冷铁以加快冷却速度。同时凝固原则,主要适用于缩孔、缩松倾向较小的灰口铸铁等合金。

12机械应力铸件收缩时受到铸型、型芯等的机械阻碍而引起的应力称为机械应力。

13消除应力,时效处理,分为人工时效和自然时效。

14铸件的变形,厚壁部位受拉应力,有缩短的趋势或向内凹,薄壁部位受压应力,有伸长的趋势或向外凸。

15 热裂是凝固末期,金属处于固相线附近的高温下形成的。热裂纹的形状特征: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呈氧化色,即铸钢件呈黑色,铝合金呈暗灰色。防止措施:合理调整合金成分,合理设计铸件结构,采用同时凝固和改善型砂的退让性。

16 冷裂较低温度下形成,此时金属处于弹性状态,铸造应力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时产生冷裂。形状特征: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有时缝内有轻微氧化色。凡能减小铸造内应力的因素均能防止冷裂。

17合金的吸气性,在熔炼和浇注合金时,合金会吸入大量气体,这种吸收气体的能力成为吸气性。气孔分侵入气孔、析出气孔、和反应气孔。

18侵入气孔预防措施:减小型砂的发气量、发气速度,增加铸型、型心的透气性;或是在铸型表面刷上涂料,使型砂与金属液隔开,防止气体的侵入。析出气孔预防措施:减少合金的吸气量。反应气孔:清除冷铁、型芯撑的表面油污、锈蚀并保持干燥。

19 铸铁含碳量大于2.11% 分白口铸铁(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灰口铸铁(石墨)、麻口铸铁(自由渗碳体和石墨形式混合)。

20 灰口铸铁分普通灰口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普通灰口铸铁,石墨片状,HT100,后面三位数字表示最低抗拉强度。可锻铸铁石墨团絮状,KT300-06,铁素体可锻铸铁,最低抗拉强度300MPa,最低伸长率6%,KTZ珠光体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石墨球状,QT400-17。蠕墨铸铁,蠕虫状。

21 铸钢含碳量小于2.11%,分碳素铸钢和合金铸钢。碳素铸钢ZG200~400,第一组数字表示厚度为100mm以下铸件室温时屈服点最小值,第二组表示铸件的抗拉强度最小值。铸钢的铸造特点:浇注温度高,易氧化,流动性差、收缩大,铸造困难,容易产生黏砂、缩孔、冷隔、浇不足、变形和裂纹。为细化晶粒、消除应力、提高铸钢件的力学性能,铸后进行退火或正火热处理。

22铸造方法1砂型铸造2熔模铸造3金属型铸造4压力铸造5离心铸造6实型铸造7低压铸造8挤压铸造

23工艺参数的确定:a机械加工余量b收缩率c拔模斜度d铸造圆角e型芯头

24铸造方法:砂型铸造、特种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25常用砂型:湿砂型、干砂型、化学硬化型根据造型工序方法不同:手工造型、机器造型

30、主要加工表面应处于底面或侧面。上部冷却速度慢、晶粒较粗,上表面易形成砂眼、气孔、渣孔等缺陷,下部晶粒细小,组织致密,缺陷少,质量优于上部。无法避免就加大加工余量。

31设置结构圆角原因:直角处会形成金属的局部积聚而易行成缩孔、缩松;内侧应力集中严重而易产生裂纹;树枝晶直交、汇合点,晶粒结合力被削弱,使该处力学性能降低;避免杂质聚集。

32如何避免收缩:对于线性收缩较大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铸造应力。由于收缩应力过大易产生裂纹。

第三章

1. 加工硬化的利弊——(1)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纯金属及某些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强化的合金,例如冷拔钢丝,冷卷弹簧等采用冷轧,冷拔,冷挤压等工艺,就是利用加工硬化来提高低碳钢,纯铜,防锈铝等工件强度和硬度。(2)加工硬化也给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且使工件在变形中容易产生裂纹,不利于压力加工进行,通常采用热处理退火工序消除加工硬化。(3)在实际生产中可利用回复处理,使加工硬化的金属既保持较高的强度,适当提高韧性,又降低了内应力。

2.纤维组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分布在晶界上的夹杂物也沿着金属的方向被拉长或压扁,成为条状。在再结晶时,金属晶粒回复等轴晶粒,而夹杂物依然成条状保留下来,这样就形成了纤维组织,也称锻造流线。

3. 纤维组织的作用——纤维组织形成后,金属力学性能将出现方向性,即在平行纤维组织方向上,材料抗拉强化度提高,在垂直方向上抗剪强度提高。

4. 消除纤维组织的方法——纤维组织很稳定,用热处理或其他方法均难以消除,只能在通过锻造方法使金属在不同方向上变形,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5.什么是金属的锻造性能以及如何评定金属的锻造性能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利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型的难易程度,是金属的工艺性能之一。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6. 影响金属锻造性能的因素——(1)金属的本质,即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成分。(2)变形条件,即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性时的应力状态。

7.终锻模膛沿四周设有飞边槽,其作用是——(1)容纳多余金属,(2)飞边槽桥部的高度小,对流向仓部的金属形成很大的阻力,可迫使金属充满模膛,(3)飞边槽中形成的飞边能缓和上,下模间的冲击,延长模具寿命。

8. 模型锻造与自由锻造相比具有一下特点——*(1)由于有模具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2)锻件内部的纤维组织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3)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能节约材料和节约切削加工工时,(4)生产率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5)所用锻模价格昂贵,而且模具加工困难,制造周期长,所以模锻适合大批量生。(6)需要能力较大的专用设备。

9.自由锻工序——(1)镦粗,(2)拔长,(3)冲孔,(4)扩孔,(5)弯曲,(6)扭转。(7)错移。

10. 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1)锻件图的绘制,。(2)坯料的计算,(3)正确设计变形工序,(4)选择设备。

11. 冲压的基本工序——1,分离工序,即冲裁修整。2,变形工序,即拉伸,弯曲和翻边。

12. 间隙对断面质量的影响——间隙过小,凸模刃口附近的裂纹比正常间隙向外错开一段距离,导致上,下裂纹中间的材料随着冲裁过程的进行将被第二次剪切,并在断面上形成第二光亮带,中部留下撕裂面,毛刺增大。间隙过大,剪裂纹比正常间隙时远离凸模刃口,材料受到拉伸力大,光亮带变小,毛刺,塌角以及斜度也都增大。因此,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使冲裁件断面质量降低。

23金属三个变形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阶段。

24塑性变形的实质:金属的塑性是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内部产生的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点时,使其内部原子排列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相互联系不被破坏的性能。

25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正应力只能使晶体产生弹性变形或断裂,而不能使晶体产生塑性变形。在切应力作用下产生滑移,滑移是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滑移变形是通过晶体中位错的移动来完成的。

26金属的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塑性变形后组织性能会发生什么样变化?):金属的塑性变形由金属内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金属的结晶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变形最大的方向伸长,晶格与晶粒发生扭曲,同时晶粒破碎。金属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27金属的塑性变形,分冷变形和热变形。再结晶温度

28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29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一由于经过塑性变形晶体中的位错密度升高,位错移动所需的切应力增大。二在滑移面上产生许多晶格方向混乱的微小碎晶,它们的晶界是严重的晶格畸变区,这些因素增加了滑移阻力,加大了内应力。

30加工硬化的优缺点:优点,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对纯金属及某些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强化的合金。缺点,给进一步加工带来困难,且使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不利于压力加工的进行。热处理退火消除加工硬化。

31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合理利用?用什么样方法可以改变纤维组织?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分布在晶界上的夹杂物也沿着金属的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成为条状。在再结晶时,晶粒恢复为等轴晶粒,而夹杂物依然是条状保留下来,形成纤维组织。金属力学性能出现方向性,平行纤维组织的方向上,抗拉强度提高,垂直纤维组织方向上,抗剪强度提高。使用时使工件正应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一致,切应力方向与纤维组织方向垂直,而且使纤维组的分布与零件外形轮廓相符合,而不被切断。织纤维组织稳定,热处理方法和其他方法均难以消除,只能再通过锻造方法使金属在不同的方向上变形,才能改变纤维组织的方向和分布。

32锻造性能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利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型的难易程度,是金属加工性能之一。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金属的锻造性能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本质(1.金属化学成分2金属组织状态)和金属的变形条件(1变形温度2变形速度3变形时应力状态)。33始锻温度过高或终锻温度过低在锻造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写出45号钢锻造温度范围

加热温度过高,产生氧化、脱碳、过热和过烧。始锻温度固相线一下100~200度,45钢1200度。终锻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50~100度,低于再结晶温度时,使合金塑性下降,变形抗力增大,还引起不均匀变形并获得不均匀的晶粒组织,并导致加工硬化,变形抗力大,易产生锻造裂纹,损坏设备与工具。终锻温度过高,则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粒继续长大,得到粗大晶粒组织。45钢始锻温度1200°c,终锻温度800°c。

34自由锻造工序1镦粗2拔长3冲孔4扩孔5弯曲6扭转7错移

35终锻模膛设有飞边槽;容纳多余金属;飞边槽桥部的高度小,对流向仓部的金属形成很大阻力,迫使金属充满模镗;飞边槽中形成的飞边能缓和上下模间的冲击,延长模具寿命。

第四章

1 铸铁焊补时易产生的缺陷:

(1)易产生白口组织。(2)易产生裂纹。(3)易产生气孔。

2 铸铁焊补方法:焊条电弧焊,气焊,钎焊,细丝CO2焊等。常用焊条电弧焊。

3焊补铸铁常用的焊条有:铸铁芯铸铁焊条,钢芯石墨化铸铁焊条,镍基铸铁焊条和铜基铸铁焊条。

4 焊接应力的形成原因:

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局部的不均匀加热,是产生焊接应力的根本原因。另外,焊缝金属的收缩和金属组织的变化以及焊件的刚性约束都会引起焊接应力的产生。

5 消除和防止焊接应力的措施: (1)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应选用塑性好的材料,避免焊缝密集交叉,焊缝截面过大以及焊缝过长。(2)在施焊中要选择正确的焊接次序,以防止焊接应力及裂纹。(3)焊前对焊件进行预热是防止焊接应力的最好工艺措施,这样可减弱焊件各部分温差,从而显著减小焊接应力。(4)焊接中采用小能量焊接方法或对红热状态的焊缝进行锤击,亦可减小焊接应力。(5)消除焊接应力最有效的方法是焊接后进行应力退火,即加热到500——600左右保温冷却至室温。

6 几种常见的变形形式及原因:

(1)收缩变形:焊接后由焊缝的纵向和横向收缩引起,

(2)角变形: V型坡口对接焊后,焊缝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由焊缝横向收缩不均引起。

(3)弯曲变形:T型梁焊接时,焊缝布置不对称,由焊缝纵向收缩引起。

(4)扭曲变形:工字梁焊接时,由于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不合理引起结构上出现扭曲。

(5波浪边形:薄板焊接时,由于焊接应力局部较大使薄板局部失稳而引起。

7 防止焊接变形措施:

(1)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应力,预防焊接应力的措施对防止焊接变形是十分有

效的。(2)合理设计焊件结构可有效防止焊接变形,(3)在焊接工艺上,对于不同的变形形式也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防止焊接变形。另外,合理的焊接次序,也能有效防止焊接变形,对于常缝的焊接,为防止焊接变形,可采用分段焊接或逆向分段焊。

8焊接变形的矫正:

矫正过程的实质是使结构产生新的变形来抵消已产生的变形,常用矫正方法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加热矫正法。

9 常见焊接缺陷及其产生原因:

(1)气孔:焊接材料部清洁;弧长太长,保护效果差;焊接规范不恰当,冷速太快;

焊接前清理不当。

(2)裂纹:热裂纹:母材硫磷含量高;焊缝冷速太快,焊接应力大;焊接材料选择不当。

冷裂纹:母材淬硬倾向大;焊缝含氢量高;焊接残余应力较大。

(3)夹渣:焊道间的熔渣未清理干净;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操作不当。

(4)咬边:焊条角度和摆动不正确;焊接电流太大电弧太长。

(5)焊瘤:焊接电流太大,电弧太长,焊接速度太慢;焊接位置和云条不当。

(6)未焊透: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坡口角度太小,缝隙过窄,钝边太厚。

10 选择焊接方法需考虑的因素:

(1)各种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2)焊接结构所用材料的焊接性能和工

件厚度;(3)生产批量,包括单件,小批量,大批量,大量生产等;(4)现场设

备条件和工作环境。

18.碳钢的焊接:低碳钢的含碳量小于0.4%,一般没有淬硬、冷裂倾向,焊接性最好;中碳钢含碳量在0.25%---0.6%只讲用一定的淬硬倾向,焊接接头容易产生低塑性的淬硬组织和冷裂纹,焊接性能较差;高碳钢碳含量大于0.6%淬硬、冷裂倾向更大,焊接性极差。

19. 铸铁焊补有哪些问题?可采用什么方法克服?

1.易产生白口组织。由于焊补时为局部加热,焊补区冷却速度极快,不利于石墨析出,因此极易产生白口组织,其硬度很高,焊后很难进行机械加工。

2.易产生裂纹。铸铁强度低塑性差,当焊接应力较大时,焊缝及热影响区内易产生裂纹。

3.易产生气孔。铸铁含碳量高,焊补时易产生co和CO2气体,结晶速度快,熔池中的气体来不及溢出而形成气孔。用热焊法能有效防止白口组织和裂纹产生焊补质量好,焊后可进行机械加工。冷焊法焊补时主要依靠焊条调整焊缝化学成分,以减少白口组织和裂纹倾向。

20.为什么厚板焊接时要开坡口?常见坡口形式有那几种?

当板厚增大时,为了焊透,要开各种各样的坡口,有Y型,X 型,U型,双U型坡口。21.分析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特点。为防止其焊接缺陷,应采取哪些措施?

碳及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碳当量大于0.4%,焊接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热影响区淬硬倾向明显,热影响区易产生马氏体组织,硬度增高,塑性韧性下降;另一方面,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倾向加剧。影响冷裂纹因素主要有三:一是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含氢量,而是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三是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大小。因此,对于高强度低合金钢焊接时,焊前一般需要预热,预热温度大于150°c,焊后还应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应力。优先选用抗裂性好的低氢型焊条;焊接时,要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以控制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

第五章

1金属粉末的性能a物理性能b工艺性能

2金属粉末的化学成分一般是指主要金属或组分、杂质以及气体含量

3粉末的物理性能主要:a颗粒形状b颗粒大小c粒度

还有d颗粒的比表面积e颗粒的密度f显微硬度

4金属粉末的颗粒形状即外观几何形状:球状、树枝状、针状、海绵状、粒状、片状、角状、不规则状

5工艺性能:松装密度、流动性、压缩性、成型性

6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机械方法(机械粉碎、雾化法)、物理方法(蒸汽冷凝法)、化学方法(还原法、电解法)

7金属粉末的预处理:粉末退火、筛分、制粒、加入润滑剂

8金属粉末压制成型:1封闭钢模压制(称粉、装粉、压制、保压、脱模)2流体等静压制3粉末锻造4三轴向压制成型5高能成型6震动压制7挤压8连续成型9常用的压制方法:单向压制、双向压制、浮动模压制、引下法

10压制过程的主要目的:得到一定的压坯密度

压制过程的主要特征: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

11压坯密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a压坯密度随压制压力增高而增大b压坯密度随粉末的粒度或松装密度增大而增大

c粉末颗粒的硬度和强度减低时,有利于颗粒变形,从而促进压坯密度增大

d减低压制速度时,有利于粉末颗粒移动,从而促进压坯密度增大

12脱模力是指使压坯从压模中脱出所需要的压力

13烧结:一种高温热处理,将压坯或松装粉末体置于适当的气氛中,在低于其主要成分熔点的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具有所需密度、强度和各种物理及力学性能的

材料或制品的工序

14烧结工艺参数包括两个方面一.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度

二合适的烧结气氛及控制气氛中的各成分的比例

15烧结的三个阶段:预烧、烧结、冷却

16烧结最主要的因素: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大气环境

17后处理的方法按目的分:a为提高制品的物理性能及力学性能,后处理方法有复压、烧结、浸油、热锻与热复压、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b为改善制品表面的耐腐蚀性,后处理方法有水蒸气处理、磷化处理、电镀等c为提高制品的形状与尺寸精度,后处理方法有精整、机械加工等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从下列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可以看成圆柱的是( ) 2.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3.下列图形属于棱柱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将下列几何体分类: 其中柱体有,锥体有,球体有(填序号). 5.如图所示是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画出三位携手同行的好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中共有三角形个,圆

个. 6.把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圆柱四棱锥正方体三角形圆

第2课时 从不同的方向看立体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展开 图 1.如图所示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 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 2.下列常见的几何图形中,从侧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一个 三角形的是( ) 3.如图所示是由三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 上面看得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可以是( ) 4.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5.如图所示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中每个面上都有 一个数字,则在原正方体中,与数字6相对的数字是( ) A.1 B.4 C.5 D.2 6.指出下列图形分别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将对应的

几何体名称写在下方的横线上).

4.1.2 点、线、面、体 1.围成圆柱的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所属的实际应用是( )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帮我们更快地掌握新知识. (1)飞机穿过云朵后留下痕迹表明; (2)用棉线“切”豆腐表明; (3)旋转壹元硬币时看到“小球”表明. 4.图中的立体图形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请用线连起来. 5.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是平面还是曲面?

果蔬制品与加工复习题(详细答案版)

果蔬制品与加工复习题(答案详版,仅供参考) 1、简述食品冷加工原理: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和酶的催化作用,而作用的强弱均与温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讲,温度降低均使作用减弱,从而达到阻止或延缓食品腐烂变质的速度。 2、食品冻结过程中主要变化: (一)体积增大及产生内压:水冻结成冰时,体积将会增大,0℃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大约9%。当食品内部水分转化成冰晶体而膨胀时将受到已冻结坚硬外壳的阻碍,于是产生内压。在冻结的外壳承受不了内部的压力时,就将发生外壳龟裂现象。 (二)比热下降:水的比热为4.184kJ/kg﹒K,冰的比热为2.092kJ/kg﹒K,冻结过程中,冻结食品的比热是温度的函数(C=f(T)) .一般工业冻结食品的最低温度为-18℃,此时是工业冻结操作中食品比热的最低值。(三)导热系数提高:水的导热系数λ为0.57W/m﹒K,冰的导热系数λ为2.39W/m﹒K,冰的导热系数是水的导热系数的4倍。 (四)食品中溶质的转移和水分的重新分布:冻结速度快时,溶质的转移和水分扩散现象不显著,溶质和水分基本在原始状态下被冻结固定住。速冻的食品溶质转移和水分重新分布的较轻,食品在解冻时有较好的复原性和较高的品质。 (五)冰晶体对食品组织产生破坏:速冻时冰晶体大部分在细胞内形成,形成的冰晶体个体小、数量多,分布也较缓冻时均匀,对细胞膜(壁)和原生质损伤较轻。解冻时,这部分水分将恢复到原始状态或被细胞膜所包裹在细胞内,汁液流失较少。解冻后食品的风味、口感、质地、营养都优于缓冻食品。 (六)产生干耗:采用空气冻结未包装食品时,常会发生干耗。食品的干耗与冷空气的状态(温度、湿度、流速)有关,冷空气的温度愈高,湿度愈低,流速愈快,干耗愈严重。 3、什么是食品的冰结晶最大生成带?其温度范围是多少?: 大部分食品的冻结点在-1~-2℃附近,在-5℃时食品中的水分有60~80%转化为冰晶体。从冻结点到-5℃,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将冻结成冰晶体,这个温度范围称为食品的冰结晶最大生成带。 4、简述食品冷却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快速排出食品内部的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上附近(一般为0~8℃),从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活动和生长繁殖,抑制食品中酶的分解作用,使食品的良好品质及新鲜度得以很好地保持,延长食品的保藏保质期。 (2)、方法: (一)空气冷却法:水果、蔬菜冷却的初期空气流速一般在1~2m/s,末期在1m/s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85~90%之间。空气冷却可广泛用于不能用水冷却的食品。对于未包装食品,采用空气冷却时会产生较大的干耗损失。 (二)冷水冷却法:冷水和冷空气相比有较高的传热系数,用冷水冷却食品可以大大缩短冷却时间,而且不会产生干耗。冷水冷却多用于鱼类、家禽的冷却,有时也用于水果、蔬菜和包装过的食品。 冷水冷却一般采用喷淋式或浸渍式: 喷淋式:被冷却的食品放在金属传送带上,冷却水从食品上方淋水盘均匀淋下,或由喷嘴喷下和食品接触,带走食品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 浸渍式:被冷却的食品直接浸没在装有冷却水的冷却槽中,采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使冷却水流动,提高传热速度和均匀性。 (三)碎冰冷却法:碎冰冷却法特别适宜于鱼类的冷却。冰块冷却鱼时,能使冷却后的鱼表面湿润,有光泽,而且不会发生干耗。 (四)真空冷却法:真空冷却法主要适用于叶类蔬菜的快速冷却降温。 5、解冻过程中食品有哪些变化: 食品解冻后,因组织受损,内容物渗出,温度升高,这些都加速食品的败坏。所以速冻食品应在食用前解

虚拟现实技术考试题答案

虚拟现实技术试题(一) 1、虚拟现实是一种高端人机接口,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实时模拟和实时交互。 2、虚拟现实与通常CAD系统所产生的模型以及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不一样的。 3、虚拟现实技术应该具备的三个特征:Immersion(沉浸) Interaction(交互) Imagination(想象) 4、一个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头盔显示设备\多传感器组\力反馈装置 5、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概念可以看出,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交互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常被称之为“基于自然的人机界面”计算机综合技术,是一个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新技术。 6、根据虚拟现实对“沉浸性”程度和交互程度的不同,可把虚拟现实系统划分为四种典型类型沉浸式\桌面式\增强式\分布式。 7、有关虚拟现实的输入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三维位置跟踪器 8、在虚拟现实系统的输入设部分,基于自然交互设备主要有力反馈设备\数据手套\三维鼠标. 9、三维定位跟踪设备是虚拟现实系统中关键设备之一,一般要跟踪参与对象的宽度、高度、深度、俯仰角(pitch)、转动角(yaw)和偏转角(roll),我们称为6自由度(6DOF)。 10、空间位置跟踪技术有多种,常见的跟踪系统有机械跟踪器\电磁跟踪器\超声波跟踪器\惯性跟踪器\光学跟踪器。 11、所谓力反馈,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虚拟物体的空间无能运动转变成物理设备的机械运动,使用户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力度感和方向感,从而提供一个崭新的人机交互界面。该项技术最早应用于尖端医学和军事领域。 12、立体显示技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支撑技术。要实现立体的显示。现已有多种方法与手段进行实现。主要有互补色\偏振光\时分式\光栅式\真三维显示 . 12、正是由于人类两眼的视差,使人的大脑能将两眼所得到的细微差别的图像进行融合,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有空间感的立体物体视觉。 13、HMD(Head_Mounted_Display),头盔式显示器,主要组成是显示元件\ 光学系统 14、洞穴式立体显示装置(CAVE Computer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ment)系统是一套基于高端计算机的多面式的房间式立体投影解决方案,CAVE主要组成由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投影设备\跟踪系统\声音系统。 13、三维视觉建模又可细分为几何建模、物理建模、行为建模技术,分别是基于物体的几何信息来描述物体模型的建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石伟 内容提要:萧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独特的认识,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在其中,使她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字:萧红创作风格 正文: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慷慨激昂,在一个个文字的构建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气质,成为作家在茫茫文海中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 关于创作风格的形成,不能否认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更应该看到作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方面,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因素,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使作家表现出一种都有的才情与气质;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为作家提供了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作家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使其文学天赋得到完善并发展。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以萧红为例,论述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萧红,这个生长于动荡年代的作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1-1929与1930-1942,在前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她生活在呼兰这个小县城内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开始感受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这就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大背景。在后一个阶段,萧红开始了流浪与痛苦的生涯,生活非常艰难,爱情的变更,疾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但就是在时期,萧红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她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 (一)寂寞凄凉的风格 她始终是寂寞的,从她出生到她最后病死香港,她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寂寞的情绪。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仿佛只有祖父这一个亲人疼爱她,“等我生来了,第一次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疼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而祖母留给她的,只是用针扎她手指的事。她的父亲母亲似乎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印象,父亲的两次出场,也都伴随着暴力,一次揣她,一次打有二伯。她是寂寞的,亲人对她的冷漠给她的是一个并不快乐的童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她“常常在蒿草里做着梦”,也看着“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显得更荒凉寂寞”。缺乏父母亲的疼爱,缺少可以一起玩的伙伴,使得她的这种寂寞的情绪,一直伴随了她一生。 自她19岁逃离家庭,她就开始了另一种寂寞的生活,漂泊不定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集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是() A.100°35′B.11°35′C.100°75′D.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是() A.56°34′B.47°34′C.136°34′D.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和补角各是 4★★已知∠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看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 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 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是() ABC 7★★★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体的数 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图形是() 知识点三:度分换算 1度分 °= 度分 °=°′ °=°′ 2分度 79°24′=°29°48′=° 把56°36′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把37°54′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知识点四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的理解 1 ★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2★★过ABC三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3★★过ABCD四点中两点的直线有多少条(画图表示) A.1或4B.1或6C.4或6D.1或4或6 4 ★★同一平面内的四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仅能画四条,则这四点的位置关系是()A.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B.四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 C.四点在同一直线上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第四点在直线外 5 ★★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条;已知A,B,C,D四点都在直线L上,以其中任意一点为端点的射线共有()条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个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 知识点五线段计算——涉及分类讨论(线段双解问题,画图很重要!!!) 引例★:线段AB=15cm,BC=5cm,则线段AC等于() 1 ★线段AB=7cm, 点C在直线AB上,BC=3cm, 求线段AC长

(完整版)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食品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食品功能营养功能感官功能保健功能 食品特性安全性保藏性方便性 2.引起食品(原料)变质的原因。 (1)微生物的作用:是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 (2)酶的作用:在活组织、垂死组织和死组织中的作用;酶促褐变 (3)化学物理作用: 3.食品保藏途径。 (1)化学保藏:使用化学品(防腐剂)来防止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2)低温保藏:低温可减弱食品内一般化学反应,降低酶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而在冰点以下,一般微生物都停止生长。 (3)高温保藏:食品经过高温处理,杀死其中绝大部分微生物,破坏了酶之后,还须并 用其他保藏手段如密闭、真空、冷却等手段,才能保藏较长时间。通常引用的温度类别有两种:巴氏杀菌和高温杀菌。 (4)干燥保藏:降低食品水分至某一含量以下,抑制可引起食品腐败和食物中毒的微生 物生长。 (5)提高渗透压保藏:实际应用主要是盐腌和糖渍。 (6)辐照保藏:是指利用人工控制的辐射能源处理食品或食品原料,达到灭菌、杀虫、 抑制发芽等目的。 4.食品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食品中水分含量(M)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该食品的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单水分子层区和II多水分子层区是食品被干燥后达到的最终平衡水分(一般在5%以内);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吸湿区;III自由水层区,物料处于潮湿状态,高水分含量,是脱水干制区。 5.简述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的差异及原因。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就是水分解吸的过程,为解吸的吸附等温线;若将脱水后的食品再将这部分水加到食品中去即复水的过程,这就是吸附;在这两个相反的过程中,吸附和解吸之间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两者之间不能重合(有差异),形成了滞后圈。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孔食品中毛细管力所引起的,即表面张力在干燥过程中起到在孔中持水的作用,产生稍高的水分含量。另一种假设是在获得水或失去水时,体积膨胀或收缩引起吸收曲线中这种可见的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有滞后圈,说明干制食品与水的结合力下降或减弱了。解吸和吸附的过程在食品加工中就是干燥和复水的过程,这也是干制食品的复水性为什么下降的原因。 6.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 多数新鲜食品水分活度在0.98以上,适合各种微生物生长,易腐食品。不同群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低AW的范围是:大多数细菌为0.94~0.99,大多数霉菌为0.80~0,94,大多数耐盐细菌为0.75,耐干燥霉菌和耐高渗透压的酵母菌为0.60~0.65。在适宜水分

虚拟现实考试题

虚拟现实技术复习习题 1.虚拟现实的概念: 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等感觉世界;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客体进行浏览和交互考察。 虚拟现实是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一种理想化的人-机界面形式。通常用户戴一个头盔(用来显示立体图象的头式显示器),手持传感手套,仿佛置身于一个幻觉世界中,在虚拟环境中漫游,并允许操作其中的“物体”。 2.虚拟现实的特征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虚拟现实系统具有四个重要特征: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多感知性 多感知性:除了一般计算机技术所具有的视觉感知之外,还有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应该包括味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 交互性: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包括实时性) 。 沉浸性:又称为临场感(Immersion) ,它是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 构想性:根据想像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环境中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可以深化概念,萌发新意,在电脑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三个基本特征: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 沉浸:又称存在感,是指用户可以沉浸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和使用户投入到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中的能力。 交互:是指用户与虚拟场景中各种对象相互作用的能力。 构想: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用户与终端的接口,而且可使用户沉浸于此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产生实现新的构思。 3.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 a.检测模块 b.反馈模块 c.传感器模块 d.控制模块 e.建模模块 4.虚拟现实系统的类型 (简单)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增强现实系统 5.虚拟现实的硬件设备 跟踪系统(把使用者身体位置的变动反馈给主机,以实时改变图像和声音) 知觉系统(人及交互的各种界面,包括视觉装置:头盔显示器等; 触觉装置:数据手套跟踪球等)

中国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一、人类学(Anthyopological)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1、人(man)——生物人organism、文化人cultrate[k?lt??'rɑ:ti]、社会人 2、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Culture)包括物质文化(包括受人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3、广义具象——包括体质人类学(人体学)、考古学(史前学)、语言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狭义具象——包括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4、各国的本土特征不同:(英美)(欧洲) 狭义具象: 北美:文化人类学 英国:社会人类学 欧洲:民族学 因此,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只是各国的称呼不同,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样的。即: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分出入较大。 1)学科分类上:一度将人类学划归生物学。1992年,人类学被划为民族学下,成为其七个二级学科之一。后经修订,人类学又被划归社会学之下,成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其中一些独立学科被打散在不同一级学科之下。不同称呼但内容相同的学科被划分在不同学科之下。如:民族学仍然为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住内。 2)误解也比较多。如:民族学被等同为“民族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则被拉入社会学之中。 3)公众形象与认知度非常低。 中国长期把人类学等同于“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个印象与我们中国50年来知识谱系的规定有关。人类学还给外界一种接近于“ 考古学”的形象。似乎只是对古物或原始的东西感兴趣,有一种好古主义的心态。这恐怕来自以前中国人类学的“南派”(蔡元培),他们上个世纪30-40年代,以中研院为中心,做古语言、古文化、古民族研究。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过人类学系主任,因而考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一种公众形象。人类学的第三种形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研究”,这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学科依据。人类学的这三种形象,不能说是公众对于人类学的歪曲。可对行内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与人们印象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对人类学的认知也比较低,不仅不被公众认知,也不为大学、学者认知。 4)学科内部缺乏共同学术语言和价值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大家公认的基本阅读书目,缺少共同关注的概念体系。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原因。学科命名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构建。人类学被介绍进中国就形成了当时中国的学科秩序。以民族学(欧洲大陆)、文化人类学(美国)或社会人类学(英国)的名称进入中国的人类学,形成了不同学术特点的南派与北派。新中国建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 余角与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就是() A. 100°35′ B. 11°35′ C. 100°75′ D. 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就是() A. 56°34′ B. 47°34′ C. 136°34′ D. 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与补角各就是 4★★已知 ∠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就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瞧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瞧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瞧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就是() A.从正面、上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左面瞧得到的就是圆 B.从正面、左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上面瞧得到的就是圆 C.从正面、左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上面瞧得到的就是圆与圆心 D.从正面、上面瞧得到的就是三角形,从左面瞧得到的就是圆与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瞧都就是圆的几何体就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瞧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就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瞧都就是长方形的就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瞧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就是() ABC 7★★★如下图,就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瞧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A.这就是一个棱锥 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 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就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体的数 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瞧该几何体的图形就是()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复习资料1

一 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实时三维空间表现能力、自然交互式的操作环境以及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不但为人机交互技术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同时还为人们探索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何谓自然交互和实时交互? 自然交互:在计算机系统提供的虚拟空间中,人可以使用眼睛,耳朵,手势和语言等各种感觉器官直接与之发生交互。 实时交互:立刻得到反馈的交互。 试述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工作原理。 用户首先激活头盔、手套、话筒等输入设备,为计算机提供输入信号,VR软件接收到又跟踪器和传感器送来的输入信号后加以处理,然后对虚拟环境数据库做必要的更新,调整当前的虚拟环境场景,并将这一新视点下的三维视觉图像以及其他(如声音、触觉、力反馈等)信息立即传送给相应的输出设备(头盔显示器、耳机、数据手套等),以便用户及时获得多种感官上的虚拟效果。 试举例说明虚拟现实技术3大基本特征的含义。 1、交互性:VR的交互性是指用户对虚拟环境中对象的可操作程度和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当用户用手套去抓虚拟环境中的物体时,会有握着东西的感觉。 2、沉浸感:VR的沉浸感又称临场感,是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用户在操纵虚拟物体时能感受到虚拟物体的反作用力。 3、想象力:VR的想象力是指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根据所获得的多种信息和自身在系统中的行为,通过逻辑判断、推理和联想等思维过程,随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变化而对其未来进展进行想象的能力。载人航天、医疗手术的模拟与训练等。 试述在各类专业培训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和必要性。 教育与训练:使学习者能直接自然地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以各种形式参与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并获得最大的控制和操作整个环境的自由度。 设计与规划:虚拟现实已被看成算是设计领域中唯一的开发工具。它可以避免传统方式在原型制造、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重复工作,有效地降低成本;在生产之处就显示出完成后的实际效果。 科学计算可视化:能将大量字母、数字数据转换成比原始数据更容易理解的各种图像,并允许参与者借助各种虚拟现实输入设备检测这些“可见的”数据。 商业领域:应用与网上销售、客户服务、电传会议及虚拟购物中心等商业领域,使用户在购买前线看到产品的外貌与内在,甚至在虚拟世界中使用它。 艺术与娱乐:VR所具有的身临其境及实时交互性使观赏者更好地欣赏作者的思想艺术;在娱乐方面,游戏者可享受强烈的感官刺激。 试述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的三维动画、仿真、遥感与遥作以及多媒体图形图像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会产生三维效果来模拟现实。区别:强调人的重要性,即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和“沉浸感”。 二 跟踪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文学理论导引》笔记(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 (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章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活动可由四个要素组成: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对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大体形成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模仿说:着眼于作品与世界的关联,强调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实用说:着眼于作品对欣赏者的意义,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着眼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着眼于作品自身存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自在自足,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 1、艾布拉姆斯在总结了西方文学研究的历史后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根据这种看法,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 艾布拉姆斯说:“……运用这个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按照这个思路,艾布拉姆斯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第2~3页) 2、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西方则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波兰]塔达基维奇著,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362页)……模仿说的文学观对后世产生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参考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框图

??? ? ?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直线 射线 线段 图形 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 表示法 直线a 直线AB (BA ) 射线AB 线段a 线段AB (BA ) 作法叙述 作直线AB ; 作射线AB 作线段a ;

867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食品加工工艺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食品加工工艺学》是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该考试由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各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的特点,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食品工程中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评价目标 根据食品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攻读学位的考生应具备以下的能力: (1) 系统理解和掌握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要点; (2)掌握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食品加工工艺理论及相关技术特点; (3)应用食品保藏及食品加工的基本知识分析食品加工的相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 《食品加工工艺学》的考试内容包含食品保藏原理、果蔬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小麦制品食品加工工艺学。 (一)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原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分析;食品保藏的目的和分类;食品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栅栏技术及其应用;具体各种食品保藏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基本技术,食品保藏方法主要包括低温保藏技术、冷冻保藏技术、干藏、罐

藏、化学保藏、辐照保藏、腌制、烟熏等。 (二)果蔬加工工艺学 果蔬加工工艺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果蔬加工原料学,主要包括构成果蔬组织的细胞、各种果蔬的组织特性、果蔬化学成分与加工性质等;果蔬原料加工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果蔬加工前处理,包括,原料的分级、清洗、去皮、原料的修整、烫漂、抽空处理、工序间的护色和保藏等工序的加工原理和具体工艺;果蔬的干制工艺,重点是果蔬脆片及脱水蔬菜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技术;果蔬汁加工工艺,包括果蔬汁加工基本工艺、饮料用水的处理、果汁饮料加工技术等,重点是果蔬汁的提取技术和澄清技术;果蔬糖制及腌制工艺;果蔬速冻技术等。 (三)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包含肉品加工工艺学及乳品加工工艺学两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肉品加工工艺学: 肉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肉用畜禽的屠宰加工、宰后肉的变化和分割利用;肉的概念;肉(胴体)的组成;肉的形态结构;肉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及性质重点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含氮浸出物等;物理性质包括冰点,肉的颜色,气味和滋味,保水性,肉的嫩度,肉的固有硬度和尸僵硬度等;肉的低温及冷冻保鲜技术;肉的腌制、烟熏和乳化技术;腌腊制品加工工艺;灌肠制品加工工艺;酱卤制品加工工艺;罐藏制品加工工艺等。 2.乳品加工工艺学: 乳品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乳概念与理化性质,主要包括乳的概念、异常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牛乳的基本组成,牛乳中各种成分存在的状态;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饮用乳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料乳的验收和预处理、消毒乳和灭菌乳加工工艺等;冰淇淋加工工艺;乳粉加工工艺,乳粉的理化性质与工艺分析;酸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发酵菌剂、加工工艺、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分析等。 (四)小麦制品加工工艺学 小麦制品加工工艺学部分重点内容为小麦面粉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以及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的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小麦面粉的理化特点,特别是小麦粉化学成分中的面筋蛋白的特点及面筋的形成;小麦粉的分类及特点;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以面包加工工艺学和饼干加工

《虚拟现实与动画技术》复习题

考试时主要有选择题(含单选和多选)、填空、简答题、读程序【以王老师给你们留的几个例程为主】及上面的第五题,第五题是考试时间以外做,按照规定的时间发送邮件或上交文档,考试时间为60分钟。地点在第五教学楼301,考试时间是6月4日3-4节 考试时只带有效证件和一只笔即可。 一、选择题及答案 1、在3DSMAX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创建()。C A、类 B、面板 C、对象 D、事件 2、3DSMAX的工作界面的主要特点是在界面上以()的形式表示各个常用功能。C A、图形 B、按钮 C、图形按钮 D、以上说法都不确切 3、在3DSMAX中,()是用来切换各个模块的区域。C A、视图 B、工具栏 C、命令面板 D、标题栏 4、()是对视图进行显示操作的按钮区域。D A、视图 B、工具栏 C、命令面板 D、视图导航 5、()是用于在数量非常多的对象类型场景中选取需要的对象类型,排除不必要的麻烦。A A、选择过滤器 B、选取范围控制 C、选取操作 D、移动对象 6、用来将一个物体附着在另外一个对象之上的控件是。D A、Boolean(布尔) B、Conform(包裹) C、connect(链接) D、scatter(离散) 7、NURBS曲线造型包括()种线条类型。B A、1 B、2 C、3 D、4 8、Splines样条线共有()种类型。C A、9 B、10 C、11 D、12 9、设置倒角应使用。()C A、extrude B、lathe C、bevel D、bevel profile 10、设置油罐切面数应使用。()D A、Blend B、Overall C、Centers D、Sides 11、面片的类型有。()C A、圆形和椭圆形 B、圆形和四边形 C、三角形和四边形 D、圆形、随圆形、三角形和四边形 12、在以下快捷键,选出不正确的()D A、移动工具W B、材质编辑器M C、相机视图C D、角度捕捉S 13、使用()修改器可以使物体表面变得光滑。C A、Face Extrude B、Surface Properties C、Mesh Smooth D、Edit Mesh 14、编辑修改器产生的结果与()相关。C A、对象在场景中的位置 B、对象在场景中的方向 C、对象的使用顺序 D、对象在场景中是否移动 15、下面关于编辑修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编辑修改器只可以作用于整个对象 B、编辑修改器只可以作用于对象的某个部分 C、编辑修改器可以作用于整个对象,也可以作用于对象的某个部分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7、噪波的作用是()D A、对尖锐不规则的表面进行平滑处理

文学理论题目

第一章 1.如何定义文学?它有哪些特征? 答: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变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 艾布拉姆斯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设计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题上对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他还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代表人:亚里士多德《诗学》 “实用说”:是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代表人:孔子“诗可以兴、观、群、怨”、《毛诗序》、(古罗马)贺拉斯“寓教于乐”。 “表现说”: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世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代表:白居易、李贽“诗言志、诗缘情”,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客观说”:尤为重视形式、技巧、寓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代表:兰塞姆《英美新批评》。 (1)文学具有审美性: 所谓的“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肯定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是不说过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审视人生、把握生活的。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往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丑的东西能够成为文学的形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没成为审美对象;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对丑的揭示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2)虚构性: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属性。 文学所以要超越和表现理想,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学的审美性。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以形写神” (3)形象性。 2.文学形象的含义是什么?文学形象有哪些类型? 答:文学形象:反思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而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三种类型: (1)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2)描摹性的形象,特点是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描摹型具有接近生活形象的特点,也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象类型。从形象创造的意义上说过,描摹型形象目的在于通过摹写来引发视觉、嗅觉、听觉或触觉想象,给读者如闻其人,如见其人的感受。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黄泽 =提要>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渗透,并在异文化、本文化的学术取向上有所交叉。民俗学以人类学为背景学科,人类学亦借鉴民俗学方法、材料与调查手段以把握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研究主体透视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并从学术史的视角描述两个相关学科的互动过程:渗透、交叉、融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俗学渊源互动 =作者>黄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1)01-0017-06 人类学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十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自二十年代后,以歌谣运动肇始,应和着/五四0新文化运动,也在北京、广州、浙江等地传播。分析中国人类学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主体及其论著,其研究对象、方法、关注重点及研究兴趣体现出兼顾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旨趣。而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类学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两个学科平行发展,但可看到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分离的轨迹。 一、中国人类学研究主体兼顾民俗学的传统 11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内外视野、前后视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类学,亟需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内外视野与前后视野相结合。何谓内外视野?内即学科理论建设,涉及对象、性质、结构、方法等。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构建规范的学理、术语及共同话语,这是立身之本。外即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与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传统的关系。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能不因应社会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有所转化、调适。人类学本土化的命题,就揭示了内外视野结合关系。从内视野来看,对象的本土性及中国多元文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来自西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命题面临重构、转述而予以适应对象的变通。从外视野来看,研究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使命感,中国作为几千年封建文明国家的悠久积淀和人文传统,研究本土文化业已成型的既有理念和分析范式也会对人类学研究主体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何谓前后视野?前即前瞻学科发展,探索前沿问题、学科方向、新领域、边缘学科动态、国外最新成果等。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及其群体文化普同性的学科,建立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是必要且可能的(当然必然存在国家、学派特色),与人类学本土化是相反相成的。后视野则强调回顾学术史,尤其是通过学科的确立,机构、人员建置、变动的分析,进而探求学术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应从机构、人员等表层深入到学术思想、思潮的层面,这是学术史的核心。学术思想史则需从学术思潮,代表性流派、学者,代表性论著,有价值的观点等方面着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具有学科本土化的意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学术大众化、经世致用、重视民间文化成为人类学民俗学的社会思想背景,民俗学家普遍具有通过歌谣运动反封建礼教、面向民间文化的旨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