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护理(一)

新生儿护理(一)

新生儿护理(一)
新生儿护理(一)

一、要给宝宝准备的东西

1.倍洁宁聚维铜碘溶液(妇保有配):用来给宝宝的脐带消毒

2.鞣酸软膏,用来护红臀,妇保有配

3.脸盆:建议两个,宝宝脐带没有脱以前用比较方便

4.宝宝浴盆,建议两个,不一定用护网:宝宝脐带脱了以后洗澡用。洗澡频率:最好每天洗澡,冬天起码2-3次/周

5.消毒棉花棒:一开始的时候至少准备5包,妇保超市买。

6.爽身粉的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爽身粉含铅过多,建议不用。现在医院都已不用,即使要用也不能用在屁股上

7.宝宝沐浴露

8.宝宝润肤油,用来做抚触,最好不要用矿物油,象普通的贝亲之类都是矿物油

9.尿片

棉布尿布:长1尺5,宽1尺8,折成4层即可;

纱布尿布:建议洗涤4-5次后淘汰(因为会有碎纤维);

二、第一天要注意的问题:宝宝会吐羊水

这个时候宝宝的贲门还开着。宝宝的胃只有30ml。

对策:让宝宝侧着睡,左右侧轮着来,定时翻身。晚上一定要侧睡,醒的时候仰睡,吐了马上仰睡。

对策:如果发现新生儿想吐羊水却吐不出来,可将新生儿足部抬高,使身体呈45度头低脚高形,用空掌拍新生儿背部,使新生儿产生振动感,可辅助新生儿吐出羊水,新生儿吐出羊水后哭声响亮即可做新生儿抚触也可以促进羊水排出。

三、第二天要注意的问题:宝宝开始吐奶

喂好奶,让宝宝趴在妈妈肩膀上,手心空心拍脊背,震动把空气拍出,以确定其打嗝。拍不出来,一直抱着走10-15分钟

解决吐奶的问题十分重要:前面的几天一定要解决宝宝吐奶的问题,否则宝宝会吐奶好几个月。

宝宝还是要侧着睡,防止肺炎。

插话:定型小枕头不好,第一个月一定不要用,否则宝宝就老是盯着天花板了。要让宝宝的视角更广一些,这样也有助于宝宝的头型长好。

宝宝在6个月以内经常会出现回奶,每次喂完奶,应将宝宝竖起,趴在肩上,用空心掌轻轻拍宝宝的

背部,以排出空气,听到宝宝打嗝一样的一声出来后,那就不会有问题。记得睡觉时要让宝宝侧睡,这样奶流出来,之后擦掉就可以。如果仰睡,万一我们都没留意,那很可能会误吸入气管或者顺着咽鼓管流到中耳,就可造成中耳炎、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引起窒息。如果回奶的厉害,应将宝宝脚抬起,低头,还是用空心掌拍背部。

这里注意时宝宝3个月以内其实没必要用定型枕,因为定型枕宝宝不容易侧睡,只要折个2公分的毛巾就可以了,一个姿势睡觉不要维持太久,要给宝宝左右翻翻,保持头型。

四、第二天要注意的问题:新生儿红斑

引发原因:往往是新生儿过度保暖引起

很多爸爸妈妈特别是家里老年人总有个观点,小孩要穿的暖和,其实不是的,宝宝是不能捂热的。一般在妇保会发两件衣服,一件内衣,1件连体衣。病房内温度一般都是22度左右,所有这两件衣服穿上后,外面还有个包被,再盖个被子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家长还要再加衣服,就很有可能温度过高而导致婴儿出汗过多出现新生儿红斑。这里我们就要学会量体温。宝宝量体温一般是放在颈后,这样宝宝头朝后仰能夹住,量3-5分钟。一般出生后4小时要量第一次体温,正常是在36.5-37.5,而最佳体温则是36.7-36.9。如果发现温度高,就把抱被解开,甚至可以直接盖在身上不用包。如果体温低,6小时后还是上不去,最有效有原始的是把宝宝衣服脱光,直接贴在妈妈或者爸爸的皮肤上,一定是肌肤相接触才有效,可以很快给宝宝暖温。发现已经有红斑了,就少盖点,一般两三天就会好。红斑一般发生在出生后第二天。以后妈妈回家了,也要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给宝宝量体温,会及时发现问题。

产后六小时宝宝有个复温过程,因为母亲体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这个时候可以给宝宝适当多盖些东西。

约4小时的时候,量体温。如果体温在36.5 到37.5,则到了正常体温(最佳体温在36.7-36.8)。如果到了这个温度,就可以少盖一些了。

关于包被,夏天出生的宝宝,六个小时后,体温正常了,不要包着宝宝,就直接盖在宝宝身上。这样宝宝比较方便活动,也有利于散热。

手摸宝宝背部上方,如果热气腾腾,则表明宝宝太热了。

插话:亲戚朋友送的鲜花,不要放在病房里,以防止宝宝花粉过敏。

回顾:吐奶和红斑的问题,只要一开始护理好,以后不会再出现。

目前病房室温20-22度,宝宝穿毛衫+外套盖薄被即可;

一般是大人穿多少,宝宝穿多少即可;

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要密切注意体温,正常范围36.5-37.5度,最佳体温:36.8-37度;

体温偏低处理:宝宝和父母除去衣物,让宝宝直接在父母胸腹部取暖;

刚洗完澡可适当多盖一点。

五、第三天要注意的问题:生理性黄疸

一般第三天出现,第五天达最高峰,2周内消退;出

现时从头到脚,退去时从脚到头;

胎粪解得越早,黄疸降得越快,所以尽量让宝宝多吃多拉,3天内排空胎粪;

出生2周后仍有黄疸,但仅局限于眼白,可在两次母乳间喂少量葡萄糖水,促进排泄;

若脸部仍有黄疸,有可能为母乳性黄疸,要去医院。

刚出生的婴儿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现象,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过高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因为婴儿在妈妈肚子里是通过脐带接受营养的,一出生,会立马剪断脐带,以隔断母体内带出的红细胞,但是还会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胎儿在子宫内处于低氧环境,因此红细胞生成过多,出生后相对过剩)和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而引起黄疸。这种通常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担心,只要处理得当,不转化为病理性黄疸就可以。为尽快退去黄疸,一定要让宝宝多吸奶,增加肠胃蠕动,促使宝宝尽快排除胎便,72小时内要把胎便排空,如果很好的在3天内排空胎便,就不容易发生黄疸。如果出现黄疸了,一般是3天后,头上开始,然后胸部,腹部,大腿小腿,5-7天后,从下至上会一次退去,腿和腹部都退下,就没问题。80%的胆红素是通过大便排出,还有20%是通过皮肤表层,所以还要让宝宝晒晒太阳,早上10点或者下午3,4点的太阳比较合适,如果都是阴天,用灯多照照。一般7-14天会全部退完,如果还没有退完,可以在两次喂奶中间喂5%的葡萄糖水30-50ML,不要太甜。

黄疸产生的原因:黄疸是由于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引起。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及降解后释放出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构成)。

生产后,宝宝不需要妈妈的血液了。但是还有些妈妈的血液通过脐带传给了宝宝。

出现时间和顺序:产后第三天,从头=672;胸=672;腹=672;腿,第5天是最高峰,出现的时候颜色是橘黄色的,消退从足到头,颜色阴黄色

宝宝体内的胆红素85%通过大便排出,所以此时宝宝的大便为墨绿色。如不排除,就会变成病理性黄疸。还有约20%的胆红素留在皮肤上,可以通过阳光和灯光使之氧化。

应对:让宝宝多吃,多拉。

前面几天妈妈的乳汁不多,即使这样也要让宝宝勤吸:这样可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第七天左右妈妈出院的时候,可能宝宝脸上还有黄疸,这是可以接受的。(见下面说明)但是如果2周后宝宝还是全身发黄,则一定要到医院来。

出院时,如果只是鼻子上方到额头处有黄疸,还是可以接受的。

应对措施:

让宝宝适当晒晒太阳:早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

插话:宝宝从第一天,认知能力就很强了,比如20cm以内宝宝能看得见了。要开始早教。

要给宝宝睡觉的环境,也要让宝宝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所以大白天的不要拉窗帘。这也是一种早教。

再插话:回家以后,要让宝宝的手露出来,不要戴手套什么的。每周给宝宝剪指甲1-2次。用宝宝专用的指甲钳。

六、关于宝宝大便

若宝宝的大便为草绿色(象青菜一样),则为不正常,原因和表现:

若由于饥饿,表现为大便量少,但次数频繁,如7-8次/天

若由于受冷,表现为量多,但带酸味;

水泻状大便:考虑是由于宝宝对母亲饮食中某些食物过敏引起,可适当调整母亲饮食;

带血丝大便:表现为宝宝夜哭,可能为肠绞痛;

人工喂养的宝宝:一般大便为灰色,较硬,可通过调整配方奶比例调整;

第一胎便不能超过48小时

前面三天要排出胆红素,所以宝宝的大便是墨绿色的。

如果第四天(有的更早,第三天)开始排黄颜色的大便即为正常,也就意味着黄疸过去了。

不正常的宝宝大便有:

1.青菜颜色的大便:

情况A: 大便量少,是饥饿性大便,表明宝宝没有吃饱。

情况B: 大便量大,那是因为宝宝受凉了。

2.蛋花状(水泻)大便(音):即胎儿腹泻

原因A:母亲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如红糖水用开水泡泡就吃。

对策:红糖含有大量细菌,一定要煮过以后再吃。可一次煮好一包,每次吃的时候再热。

原因B:吃了蛋白质过高的东西,比如鱼汤鸡汤

3.有血丝大便:细菌引起的腹泻,马上去医院

4.泡沫大便:疝气。妈妈糖吃的太多了

爸爸妈妈要学会观察胎便,以及时发现宝宝的身体状况。刚出生的宝宝胎便是墨绿色,无臭味的,3天内排空。三天后,宝宝大便是黄色,类似于金黄色,无臭,一般一天3-5次,根据奶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不正常的大便呈水绿色。有两种可能。一是饥饿性大便。特点是次数多,量少。如果发现大便中颗粒,那是未被吸收的脂肪粒,证明奶肯定够了,如果喂配方奶,出现颗粒,可以将奶泡淡一点。二是受冷后的大便。有馊泡味。另外还有水泻样大便。有可能是妈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经常妈妈产后会吃红糖,家里可能就直接红糖兑热水泡开或者某样食品中直接添加红糖,这样都容易引起宝宝水泻大便。因为红糖不干净,所以红糖一定要煮开喝。另外也有可能是鸡汤,鱼汤,虾等宝宝不适应。最不好的情况是大便有血丝,宝宝腹部非常硬而鼓,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一般宝宝的小便不要超过24小时,一天5-6次,如果尿不湿中就铁锈红,证明奶吃的少了。宝宝的大便不要超过48小时。

七、宝宝的小便:每天5-6,7-8次。

如为红色,表明奶吃的太少了。应对:当然是多吃奶。

正常的小便:有些黄色的。

八、鹅口疮:(多发在黄梅季节)

是一种霉菌,长在宝宝嘴角,擦不掉。但是长得很快。

形状:一片一片的

对策:妈妈手洗干净再给宝宝喂奶。

擦奶头的布一定要煮开消毒过。(好像也和母乳喂养的讲座有冲突,不过总是消毒过心理踏实一些)奶瓶也要煮开消毒过。

药物:到医院买米糖唑,奶喂好以后擦。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在口腔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会发生鹅口疮,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奶头不洁或者喂养者的手指感染,妈妈的乳头或者橡皮奶头都是感染的来源。主要表现为在牙龈、颊黏膜或口唇内侧等处出现乳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要马上去医院配药,不然宝宝会痛,经常哭闹不安,吃东西或者喝水时会有刺痛感,所以孩子经常不愿意吃奶。还有一种出现在上下牙龈出,一粒一粒的,这个不是鹅口疮,是皮下脂肪堆积,不能去挑他,随它去好了。

注意:喂奶前洗手,指甲要剪干净;纱巾/口水巾/奶瓶要消毒(沸水中煮10分钟);

怎样区分奶块和鹅口疮:都位于口腔内两侧,奶块用棉签擦拭即可擦去,擦不掉即为鹅口疮;

发现鹅口疮可来妇保配药,让宝宝吃饱后再涂药;

马牙、板牙一般出现在牙床上,6个月内自然消失。

九、上体珠(音)

形状:一颗一颗的原因:

脂肪堆积

位置:牙龈边上,或者天花板上面

一般2-3个月,最多6个月会自行脱落。

十、脐带消毒

药物:倍洁宁聚维铜碘溶液(不知道其他医院用的是什么药)

脐带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内有2根动脉一根静脉。

棉花棒浸透,不要碰到瓶口,消毒每天1-2次

方法:翻开,分开脐带和皮肤。螺旋形往外圈的方式消毒,2-2.5cm

如果宝宝的分泌物比较多,再换一根棉签继续消毒。如果棉签的颜色没有怎么变,就表明宝宝没有什么分泌物了。

擦药的时候宝宝哭不是因为疼,而是因为药是凉的

脐带脱落:越早越好,一般为7-14天,脱落后还要消毒,把药水滴在脐带上,干燥后不用处理,出大包的话(是会哭的小孩,要多抱,2月后会好的)。

护理脐带的重要意义:脐带下方是腹膜,再下方就是肝,如果没有护理好脐带,可能会引起败血症。出生第一天用纱布包扎,第二天起任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一天消毒2次;

一般2周内脐带会脱落,脱落后继续消毒3天,待干燥即可;

消毒:棉签要浸透消毒液,离开消毒液瓶时不能碰到瓶口;展开脐带,用棉签横过来由中心向外涂抹一个直径2-3cm的圈;观察棉签,若上面分泌物较多,则换一根棉签再擦一次;

若分泌物很多且边上皮肤发红则怀疑感染,要送医院。

宝宝出生剪断脐带,一般留0.5公分在宝宝身上,系个塑料圈,第一天用纱布包住的。第二天就会看到,我们要保持其干燥。每天消毒两次,如果消毒不好,脐带湿粘,会导致败血症。出院时,医生会配专门消毒药水。回家后每次洗完澡,将棉花棒浸透,别碰瓶口。要分开脐带和皮肤,平着从里面一圈一圈消毒出来,如果有白色粘物,就再次消毒,直到棉签颜色不变就好,不要怕宝宝哭就不消毒了,

这个地方是厌痒菌最喜欢生存的地方,一定要护理好。为促使脐带脱落,可以在消毒时上下左右摇摇血管,千万不要拉它,因为下面连着腹膜,下面有肝脏。曾经有宝宝肠子被扯出来。脐带脱后3天就不用再消毒了,期间洗澡时不能碰水。

十一、如何给宝宝洗澡:--- 脐带未脱落的时候

洗澡:即使是冬天也建议天天给宝宝洗澡。

洗澡是早教的手段,水的比重、温度和压力等能刺激皮肤,天天洗澡的宝宝更聪明。

一开始让宝宝体会到洗澡的乐趣很重要。

脐带未脱落的时候:用脸盆更方便

洗之前要准备好所有的东西(衣服、尿片、毛巾、浴巾,宝宝洗理和护理用品等等)。建议把宝宝的洗理等东西用一个框装好,这样每次都不会拉下,也方便整理,浴巾、尿片、内衣、外衣从上到下按次序叠放,穿起来就很快,宝宝不会受凉。

关上门,即使是夏天也要关门。之后就不要开门了。

水温:38-40度。38度比较好。可以用手肘关节来测试水温。

室温:28度以上。

注意:脐带不能碰到水

洗澡程序:(5-10分钟要完成,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

(大人的拇指和食指从耳朵后向前盖住耳洞,左臂托夹宝宝身体,使宝宝背部靠在大人前臂上。)1.先擦眼睛,用毛巾擦一下,换一面,擦另外一只眼睛。

2.擦脸

3.用一点点沐浴露,在手上先弄出泡泡来再擦:顺序:头、颈、背。

4.洗屁股,姿势就倒过来

(姿势:大人左手抓住宝宝的左腿,让宝宝身体靠在大人前臂上。)

用一点点沫浴露,洗生殖器、大腿、小腿、脚趾(这个时候宝宝的身体是朝前了)

6.第一盆水洗第一遍,第二盆水洗第二遍,就比较干净了。(用两个盆比换水方便。)

7.擦干宝宝,一定要快。把宝宝用衣服盖牢。

8.脐带消毒

9.上尿片:尿片可以在脐带上方或者下方,但是不能压着脐带。尿片:留一指空间。如果是女生,在阴部处拉一拉。

10.穿衣服

内衣:建议自己加做两根带子,固定宝宝手臂。

裤子:要用系带的,不要用松紧带的。

插话:给宝宝喂奶前摸摸宝宝的手心或者脚底。可促进宝宝吃奶。

十二、如何给宝宝洗澡:--- 脐带脱落以后

脐带脱落以后,可以开始用浴盆了。不一定要用浴网,因为网上方部分宝宝不在水中,比较容易着凉。洗澡的时候要和宝宝说话,这也是一种早教的机会。还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玩具。

沫浴露:一周用2-3次就可以了,不要天天用。也可以间隔用肥皂。肥皂和沫浴露的味道不同,也是一种早教。

即使每天洗澡,早上还是要给宝宝洗脸,晚上要洗屁股。

室温:28度,水温:38-40度;沐浴露:一周用两次即可;

脐带未脱落前用脸盆洗,准备两个脸盆;

眼睛要从外侧向内侧擦拭;

尿不湿:要把脐带都包住,腿侧的松紧带要翻出,如果是女宝宝,一定要把尿不湿底端再往下拉一下;穿完衣服要把五官再清洁一下;

鼻腔要用棉花棒清洁,鼻腔深处的鼻屎要用两食指轻揉推出,若太干难以推出,可用棉签醮适量温水先软化一下;

洗澡是最佳的早教手段。要坚持每天洗,特别是头3个月。室温28度以上,水温再38-40度之间,洗澡要快,尽量在5-15分钟内完成洗澡。洗澡前准备好衣物,放好尿片,再放大毛巾。用品备好:消毒液,护臀膏(妇保记得配好带出来),洗发液,沐浴乳,棉签。脐带未脱前,准备两个大点的脸盆,小凳子。放好两盆水,先洗脸,再将沐浴乳搓出泡沫,抹宝宝身上,再擦洗。然后再用另一盆水冲洗干净。擦干后,脐带消毒,包尿片,最好不要用爽身粉,现在爽身分很多都有添加成分,对宝宝其实并不好。

脐带脱掉了,就可以用大浴盆洗。托住头,现在有放浴盆里的支架,虽然方便轻松,但其实宝宝更喜欢直接接触水。沐浴露一星期用两次就够了,其他时间就用清水洗洗,每次洗的时候告诉宝宝这次用沐浴露,这次就清水洗,以培养宝宝对味道区分。每次洗澡也要告诉宝宝,我们洗澡了。洗澡时澡盆里可以放1个玩具,1个玩具放1星期后更换,4星期后再换回来。包尿片时最好将脐带处一起包进,松紧度刚好1指能入。穿衣服抓牢肘关节,袖子穿进,另一只手抓住宝宝的小手就可以。裤子不要用松紧带,宝宝的腹部都还是鼓鼓的,最好不要有束腹,分体的衣服最好将松紧带换呈带子抽抽。不要用手套脚套,影响宝宝脑部发育。

十三、新生儿抚触(妇保701房间是抚触中心,有资料可以拿)

只要在医院做好三次,宝宝就会有依赖性。回家以后即使爸爸妈妈的手生硬一些,宝宝也可以适应了。最好是爸妈自己做,不要让保姆做,这也是很好的沟通。

新生儿抚触的意义:促进情商、智商,提高宝宝睡眠质量,促进宝宝吃奶和排便。

插话:准妈妈孕35周以后,一定要早些睡觉,调整宝宝的生物钟。

要坚持和宝宝说两句话:1。睡觉了。2。吃奶了。这样有助于宝宝出生以后正常睡觉和吃奶。(真的不明白吃奶了什么时候说比较合适。。。。。要探讨)

插话:爸爸的胎教:可以拍拍宝宝的屁股,和宝宝说话,唱歌等。吃饭的时候可以敲敲碗,告诉宝宝吃饭啦。宝宝能听到。。。。

回到正题:

抚触者:手指甲要剪掉,手不要接触洗洁精等刺激性的东西。手要用温水洗过。

抚触的时候用腕关节,柔和一些。

可以配合使用婴儿润肤油。(千万不要用橄榄油,宝宝会过敏的。)

室温:24度以上。

时间:宝宝吃饱、睡醒的时候,抚触可以做到7-8个月。(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不要抚触。)

上下午各一次。如果是晚上不爱睡觉的宝宝,上午一次,晚上7点一次。这样宝宝就比较容易入睡了。效果举例说明:一个月宝宝头长了2.5cm,身高增加5cm. (抚触的时候适当拉拉宝宝,如腿部和手部,可以促进宝宝长高。)

1-2次/天,5-15分钟/次,发烧生病期间不要做

室温:24度,睡醒后,两次喂奶间隔中间做

抚触可以做到6-7个月,坚持3个月内不放弃,一天两次。在宝宝睡醒吃饱后做。自己手要保养好,做之前擦点润肤油。做时垫个毛巾,5-15分钟。

头部:1、眉心沿着眉毛至太阳穴,按下。

2、嘴下沿下巴到脸颊,按下。

3、头上至耳后根,按下。

胸部:肋骨处左斜上,右斜上,来回交叉,不碰乳头和脐带,以刺激肺部功能。

腹部:从宝宝右边开始,右上腹至右下腹。右下腹至左下腹。

手:挤牛奶一样顺几遍,然后手掌,手臂手指,放松。脚也是一样。

背部:胸部和背部按住,翻个面,第一次将头侧过来,宝宝很聪明,以后就都知道要侧头了。上背部

开始,中间往外做到腰部,然后中间打圈,告诉宝宝头腰抬起来。然后屁股摸摸。

最后从头至尾抚摸一遍,告诉宝宝结束了,明天再继续。

完毕后,可以训练宝宝爬行,手撑牢脚底,不要推他。

新生儿抚触的手法

可以做到6-7个月。

功能:提高宝宝Eq, Iq, 提高宝宝免疫能力,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何时做:宝宝吃好奶,睡醒以后。

要使用润肤油

第一部分:头部运动要领:画出笑脸

S1: 头:先是上额,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中间向两侧做,在太阳穴上轻轻一压,做3~5次;

S2:下颌,同样也用大拇指指腹,由中点自下而上(到宝宝脸蛋上鼓鼓的地方,轻轻一摁)做,使两嘴角成微笑状;(作用:有利于宝宝咬肌和牙齿的发育,宝宝不流口水)

S3:头顶,用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到宝宝耳朵后的乳突处摁一下,作类似屡顺宝宝头发的动作。(刺激大脑)

第二部分:胸部运动:3分钟要领:交叉循环

S4:肋骨下侧向上方对侧,交叉,不要刺激宝宝的乳头用四个手指的指腹

第三部分:腹部运动:I(第1步) Love(第2步) U(第3步) 要避开宝宝的脐带,两手分别从腹部右侧从上到下是I,右上到左上再到左下是倒L,从右下到右上到左上再到左下是倒U

S5: I Love You

功能:促进宝宝排便奇招呀

手指:四个手指的指腹

第四部分:手部运动:

要领:捏挤扭转

S6: 上肢:两手上下攥住宝宝的胳膊,右手自外向内向下边转边捏,左手则则自内向外向下转捏。简单些说:印度挤奶式

手: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呈C型状握住宝宝的手臂,由臂膀处缓缓转动至手腕处,左右两手交替按摩数次。

S7: 手掌,用拇指按

S8: 手背,用指腹按

S9: 手指:用妈妈的食指和无名指,经过关节的时候,在宝宝关节处抖抖(捏拉)== 两侧神经比较丰富

S10: 肌肉放松从上到下搓滚

第五部分:腿脚部运动(同手部运动)

S11:挤奶式

脚: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脚踝,另一只手成C型状握住宝宝的大腿(接近臀部),同样由大腿处缓缓转动至脚踝,让宝宝觉得整条腿都得到了充分的照顾,左右两腿交替按摩数次。

S12: 脚掌:要和宝宝多交流,一开始宝宝会怕痒的

网上有人这么写:足:自足掌中线,从足跟向前向两侧做按摩。

S13: 脚背

S14: 脚趾

S15: 放松

第六部分:背部运动

背部运动: 把宝宝翻过来。第一次要帮宝宝把头转过来,以后宝宝就会自己转过来了。

翻:右手在胸部,左手在背部,不要拉起来,只要翻过来就可以了

S16背: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与脊椎呈直角,往相反方向重复移动双手,从背部上端开始移往臀部,再回肩膀。(用手掌)

S17: 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做打圈状 (这个动作要让宝宝头抬起来) 作用:促进排便

对宝宝说:宝宝,把头抬起来

这个时候宝宝的手会放到前面去

第七部分:从屁屁到收尾

S18: 屁屁,打圈,两手同一方向

S19: 五指分开,从头到脚,用手腕力量(同时告诉宝宝,结束了。。。。)

S20: 抵住脚底,让宝宝开始爬(不要推宝宝)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 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与视网膜 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 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瞧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 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

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 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 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与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 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 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 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 施, 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4℃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 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 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出生体重<1500 克的早产儿,在出生 5.早产儿使用“鸟巢”, 后予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至体温恒定,建议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完整版)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

1.环境要求 (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24-26℃,湿温55%-60%. (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2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 2.入院常规 (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 3.日常清洁护理 (1)口腔护理:每晨1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3次,鹅口疮者每日2-3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 (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1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1-2次,病危者暂停。 (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 (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 4.注意保温 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 5.喂养 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q3h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 6.预防感染 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 7.其他 (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3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38℃时松解衣被,低于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1次。 (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 (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

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浅议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提高, 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 新生儿科护士肩负着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和孩子家庭的幸福和谐。因此, 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高的要求, 为使护理服务和护理质控能够得到提高,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本文就新生儿护理风险及防范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护理风险防范;护理风险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满28 d的婴儿。新生儿在生理方面有许多特点, 为了更好地护理孩子, 必须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 一般在出生后3 ~4 d起, 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因此, 这时的肤色稍带黄色。1 周前后为黄疸高峰起, 大约2 周后自行消失。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 防御能力差, 容易损伤或细菌感染, 发生脓疱疮、疖子等。新生儿呼吸较快, 可达40 ~80次/min, 有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这是呼吸中枢发育还不够完善的缘故, 属于正常现象, 以后逐渐地稳定下来。但若发现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 就应尽快就医。新生儿的脉搏无规律, 以每120 ~140次/min为正常。正常新生儿体温应在36℃~37℃之间。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 控制血管舒缩的植物神经功能不够健全, 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少, 容易散热, 因此体温波动较大。因此, 新生儿的体温易受外界影响, 室内温度调节很重要。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 000 g。在出生后2 ~4 d内, 由于排泄大便, 以及皮肤开始排泄水分, 呼吸和大小便也丢失大量水分, 身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导致了体重下降, 约下降出生时体质量的3% ~9%, 大多在200 g左右, 这是暂时性下降, 大约1周左右可恢复。新生儿胃容量小, 呈水平位, 胃贲门括约肌松弛, 幽门发育较好, 最初只能容不足30 ml的流食, 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2周内可逐渐增到50 ml 左右。一般出生后10 h内排出粪便, 呈深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 而第2天或第3天排出黑黄混杂的过渡性粪便, 第4天始应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粪便, 每天排尿一般4 ~5次, 一星期后每天可达10次左右。 2新生儿的护理风险 医院环境、设备、卫生条件等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护理人员是医院最前线、跟患者接触时间最长最频繁的工作者, 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很大, 护士劳动强度较大, 工作压力重, 护理人员思想浮动, 加上过快的人员更新,使得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下降, 被投诉的现象有所增加。医疗护理行为具有高风险性的隐患, 如护理工作对护士的压力、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不满、服务态度与沟通不良、医疗设备与环境管理不善、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等。 3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 3.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组织实施并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保证。制订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 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士长夜安全护理查房制度等, 以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3.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配备和科学的工作流程, 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 对新上岗护士从综合实力、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并指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 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加强护患沟通。

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

目录 一、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二、2012年新生儿科护理绩效奖金分配表 三、2012年新生儿科护士绩效考核细化标准 四、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阶段性总结 五、2012年度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总结 2012年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1、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全科护士与科主任签订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确保护理安全。 2、继续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满意服务。 3、做好新生儿科搬迁工作,确保病人、仪器安全搬运。 4、搬至老大楼 5、6楼分成新生儿内一、内二科,做好搬迁后的病房消毒,床位摆放,物品整理,仪器准备工作。 5、要增加护士8—10名,增加护理队伍。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重点今年新聘护士,每周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理论由护士长负责,操作由带教骨干负责,课后考核,严格带教,每周晨间提问,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定期开护办会,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配合护理部做好护士定期考核工作。

7、成立新生儿护理专业培训中心,每年培训两期,每期半年,每期接受5—10名进修护士,加强对进修护士的带教培训工作。 8、撰写并发表护理论文3—5篇。 9、争取申报护理科研课题。 10、鼓励护士开动脑筋,开展护理新技术1—2项。 2012年1—6月新生儿科优质护理阶段性总结 1、2012年初全科护士每人与科主任签订2012年医疗护理安全责任状,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提高护士安全意识。 2、2012年1月17日新生儿科搬迁至新装修的内科大楼5、6楼,5楼NICU,6楼新生儿普通病区,病房扩展,布局更合理,安全,环境更加美观、整洁、舒适,能够提供更加优质护理环境。 3、增加新护士12名,使护士达到53名,能够优质护理工作更加细化,人员更加充足。 4、继续实行APN排班,增加护理二线班,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5、加强基础和危重患儿护理,每周组长及护士长检查督促工作,将存在问题记录、分析及改进措施。基础护理、危重患儿护理合格率达到100%。 6、加强护士分层培训,N1-N5分层制定培训计划、目标、落实及考核评价。重点年轻护士三基训练,坚持每周晨间提问,每周护理小讲座,每月护理查房和大型业务学习,每月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 7、每月召开护办会,听取护士的心声,讨论分析如何改进护理工作,如何做好优质护

新生儿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教案资料

新生儿儿科一般护理 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一、入院后处理 1、给患儿更衣,擦浴,剪指甲,观察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家属及医 生,衣物交家属保管。 2、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体重等。 3、核对患儿手腕带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均与床位一览卡、床头 卡、入院病历保持一致。 二、维持有效呼吸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舒适体位:取仰卧位,肩下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3、避免物品阻挡口鼻腔或按压患儿胸部。 4、发绀时给予吸氧,严格控制吸氧浓度。 5、呼吸暂停处理:托背、弹足底,出现青紫需要简易复苏气囊给氧;药物治 疗。 三、维持体温稳定 1、维持室内温度22—24℃,相对湿度55%—65%,维持患儿适中环境温度(是 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机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 2、发热者行物理降温,禁用药物降温及酒精擦浴,半小时后复测体温,并在体 温记录单上做好标记,医嘱与降温标志时间保持一致,做好护理记录。体温低于36℃者应加强保暖,遵医嘱入暖箱或辐射台保暖。

四、合理喂养:喂奶时头偏向一侧,喂奶后竖抱患儿轻拍背部,取右侧卧 位。 1、足月配方奶 (1)方法:3小时一次,每日7—8次。 (2)奶量: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受情况计算,从小量渐增。 (3)标准:喂奶后安静、无腹胀,体重增长理想(15-30g/d,生理性体重下降期除外)。 2、早产儿配方奶根据早产儿生理特点设计。 (1)方法:1)经口喂养: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较好的早产儿。2)胃管喂养:适用于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3)间隙胃管法:操作简单,可较快地促进肠道成熟。4)持续胃管法:不易引起腹胀,发生残余奶、消化道出血和腹泻症状的频率明显少于间歇鼻饲法。 (2)奶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储留及呕吐为原则。 3、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4、监测体重定时、固定测量工具。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密切观察呼吸、体温、脉搏、进食情况、精神状态、皮肤颜色、肢端循 环、大小便等,加强补液管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勤巡视做好各种记录,及时处理危急情况。高危儿病情变化者应及时转入 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进行监护。 六、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新生儿中心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新生儿护理内容整理

新生儿护理 1、肤色:是观察黄疸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望家长在看护宝宝的时候能多得观察婴幼儿面部及白眼睑的颜色变化。(脐带剪开前)青紫色逐渐转换为淡粉色 2、呼吸:宝宝出生后前10天左右以腹式呼吸为主,宝宝的小肚子起伏尤为明显。 3、体重:维生素AD胶丸的补充 补充时间:在宝宝出生后15天开始补, 补充的量:【夏天:2~3丸/每周,其余以晒太阳为主;冬秋天:每天1丸】喂到8月到1岁; 补充的方法:购买的维生素AD胶丸按照A:D=3:1/5:1;在喂奶前喂,用尖锐的硬物将胶丸扎破,在宝宝口唇旁角慢慢挤。喂养过程中注意宝宝的面部肤色变化。买胶丸不要买滴剂(容易挥发)。 补充的目的:婴幼儿前3个月宝宝以800-1200g/月增长,宝宝的生长速度很快,所以需要补充AD来促进宝宝钙的吸收进而让宝宝长个子。 4、宝宝对于钙质的需要? 半岁以内妈妈直接补钙片,以孕期的钙片为宜。(宝宝从妈妈乳汁被动补钙) 半岁以后宝宝直接补充钙,钙类选择以乳酸钙为主。 5、皮肤护理: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宝宝以穿薄盖厚。 一、黄白点(毛孔内)——用石蜡擦拭皮肤上胎质的残留,不要挤压

或者扣,随着宝宝的新陈代谢慢慢代谢掉。 二、皮肤褶皱处有灰白色死皮或脱皮——不要揪拽或揉搓,是新生 皮肤的脱落和养活,是一种保护屏障,宝宝妈妈不要担心。三、新生儿需要洗脸,避免水分的大量流失和蒸发。因为新生儿角质层薄,3个月内的宝宝用清水,禁忌用护肤品或者完全不用。 四、宝宝夏季2—3天洗一澡,冬秋季节1—2周一次。 洗澡的室温28---30度,湿度50%---60%.冬秋洗澡时注意保持宝宝浴盆周围的温度,可用电暖扇。 洗澡的顺序:宝宝游泳----洗澡---婴幼儿抚触,时间合计不超过30分钟。另外宝宝洗澡的方向是先从腿部---腹部----上身----头部。(注意囟门) 注:清洗宝宝皮肤是轻轻擦拭,禁忌来回揉搓。 臀部:每周洗两次(不要洗的过勤),不要用护臀霜、爽身粉 6、婴幼儿的体温:36.3~37.3℃ 观测宝宝体温方法:妈妈用手抚摸宝宝后背;注意妈妈手部的温度适中。 易出现体温偏高的情况:刚睡醒;哭闹活动时;吃完热饭,喝热水后;吃奶时,望家长不要给宝宝测量体温,在以上情况安抚后30分钟后方可给宝宝量体温,这样保证婴幼儿体温的适中。 低热:<38.2℃物理降温法降温:用温热水/酒精/白酒兑温水,半小时之内连续不断的擦拭宝宝大动脉处如:脖颈、腿窝等,方可降

爱婴区新生儿安全护理

爱婴区新生儿安全护理 【摘要】安全护理是护理范畴的重要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社会结构的变更,产科的安全护理从单纯的平安生产转化为注重产婴身心整体安全。自2009年9月我院加强了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了住院环境,进一步加强了爱婴区新生儿的护理,并开展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项目,做到了新生儿安全护理,收到了广大产妇及家属的欢迎和称赞,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爱婴区;新生儿护理;安全 安全护理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护理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分娩总数960人次,与以前同期分娩人数相比较,产妇及家属对爱婴区新生儿护理满意率从原来的85%上升到98.5%,新生儿护理差错事故及新生儿护理投诉为零。 1影响安全护理因素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1.2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3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4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2安全护理的措施 2.1对新生儿密切观察 初为人父母者常沉浸于小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而忽略了许多必须关注的问题,又因育儿知识的缺乏而显得手足无措。这就要求产科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发生。由于胎儿糖原储备不多,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护士应在12h内多次指导并帮助产妇及时喂哺新生儿,尤其在寒冷季节,夜间,产妇熟睡等情况下,更应加强巡视,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发生。因新生儿食管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发育不完全,新生儿常有溢乳。溢乳、喂哺过多、喂哺后即平卧,易致新生儿窒息。护士要勤于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用吸管吸出呕吐物,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2加强新生儿护理 在护理新生儿时他们常会哭闹,惊慌及拥抱反射等,需护士动作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及专业技术规范

新生儿专科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二)高危儿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五)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重症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早产儿护理常规 (二)新生儿贫血护理常规 (三)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四)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五)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七)新生儿颅出血护理常规 (八)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常规(2013年新增) 2013修订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期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在此期小儿的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由宫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方式及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易受环境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1.新生儿病室各房间应空气新鲜,温度22℃~24℃,湿度55%~65%。病室每日通风两次(30~60分钟),每日用三氧机空气消毒房间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室清洁。 2.保暖调节暖箱适宜温度,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及口腔分泌物。 4.抱与体位 (1)抱起新生儿时动作应轻、稳,使新生儿感到安全。 (2)抱起时其头和臀部需要支撑,仰卧比俯卧容易抱起。 (3)新生儿一般以侧卧位为宣,避免溢乳导致新生儿窒息。 5.沐浴 (1)沐浴时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7℃左右;水温在38~41℃,以手腕 测试较暖即可。 (2)沐浴应在喂奶前或喂奶1小时后进行。 (3)沐浴应从最干净的区域到最脏的区域,.即从眼睛、面部到头部、 四肢,最后清洗臀部。 (4)沐浴时注意皱褶皮肤的清洁,如腋下、颈部、男婴包皮、女婴 外阴等部位。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新手一儿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生儿期又是生理功能进行调整适应宫外生活的时期,掌握新生儿期的特点,对医疗、护理、保健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儿科医学知识及专业护理技术,还要随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住院病儿的安全。先将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报告如下: 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新进医护人员频繁培训时间短。新生儿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细心。病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使家属产生不安全、不信任感。 新生儿无陪护,无语言行为表达能力只能以哭闹表达不适。由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如配奶、喂奶、换尿布、婴儿沐浴、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都由护理人员完成,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如配奶污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体温不升,烫伤、皮肤压疮、坠床、针刺伤、暖箱、光疗箱温的骤变、穿刺取血后压迫不到位等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事故。患儿异常哭闹时未能及时评估。 环境:新生儿对外界的抵抗力差,而病区不能严格区分感染、非感染病房,由于患儿多,环境消毒不及时等。特别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增多,病房拥挤,使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医护人员忙于诊疗和护理,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可危及生命。 新生儿病房工作压力大、风险高:新生儿监护室元陪护,因此护理工作量大且繁杂、琐碎、液体滴速要求高,输液时间长,液体易外渗需重新穿刺频率高。婴儿啼哭加上各种监护仪器噪音得不到良好的身心调节,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反感情绪。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药物外渗:新性儿患者大多数是危重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全身各脏器发育不完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基础需要量,经常需要静脉输注渗透压高的营养确何热卡的供给。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用力月西、多巴胺、多巴酚酊胺等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由于新生儿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静脉注射过程中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血缺养性改变,需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既增加工作量,也给患儿带来伤害。 2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教育:对新进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生儿护士必须具备爱心、同情心、耐心、细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学全调适自己的心态,要学全换位思考,掌握与患儿家属的语言沟通技巧,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家属的尊重和理解,让家司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2 提高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防止配奶污染。喂奶时不可离开患儿。患儿沐浴时,注意水温及安全。正确进得护理记录。加强对床栏的性能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的新生儿又称早起新生儿。 根据胎龄可分为足月儿和早产儿。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询问患儿母亲既往及现病史,了解患儿出生过程中相关情况,如评分、生命体征情况。 1.2生理特点:患儿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免疫系统,及体温调节、代谢功能情况。 1.3心理社会反应:因住院全无陪,患儿自身安全感降低及家属焦虑不安。 1.4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检查,结合病情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 2.1维持体温稳定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3预防感染 2.4合理喂养 2.5密切观察病情 3.护理措施 3.1新生儿室内空气新鲜,温度24—26℃,相对湿度55%—65%。 3.2工作人员进病室前应更衣,换鞋,洗手。

3.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呕吐物。 3.4严格执行新生儿室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消毒手。食具、听诊器等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3.5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包括病情变化、仪器性能及使用、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 3.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避免患儿颈部过度前曲或后仰,避免患儿用物阻挡患儿口、鼻腔引起窒息。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方式。3.7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根据病情每日进行沐浴或擦浴,行皮肤、脐部及口腔护理,更换小单及衣被。 3.8喂养:根据病情按医嘱定时定量,选择适当方法喂养,喂奶后观察患儿有无溢乳、呛咳及吐奶,记录实际喂奶量及吸吮情况。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给予配方奶喂养。 3.9定时、定秤测量体重,每周测量体重一次,特殊患儿遵医嘱测量。 3.10病情观察:监测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样饱和度变化,注意患儿皮肤颜色、大小便、出入量及哭声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精确用量,巡视观察输液情况。 3.11各种抢救药品、仪器均应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用后消毒备

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完美版)

医院新生儿护理工作总结范文【导语】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篇一】 xxxx年,是我来到医院工作的第三年,这一年我已经褪去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越来越适应和喜欢自己的工作,将近年关总结如下:这一年祖国喜迎xx周年,全党落实科学发展观,新医改如火如荼进行着,以扩大基本医疗的覆盖面。而我个人则在产科二病房度过了愉快的一年。 工作中能够深入浅出地对产后妇女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和产褥期护理的健康宣教,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喂养等专项操作,认真细致进行新生儿和待产妇产程的病情观察,熟练配合方案正常分娩百余例,对妊高征、糖尿病、甲亢等高危妊娠产妇的病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地学以致用。 另外参与十余例新生儿抢救,参与1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产妇的抢救。全年工作兢兢业业,无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发生,得到产妇和同事肯定。 此外参与门诊产妇学校孕妇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写,促进科室健康教育规范化。协助护士长为门诊产妇学校讲授产前健康教育内容并参

加了北京妇产护理学会的相关培训。此外在工作中认真指导见习和实习同学,积极协助带教老师完成本病房的带教工作。 总之,在这个和谐温馨的环境里,我度过了愉快一年,希望未来一年在科研和工作中取得更大进步。 【篇二】 转眼之间xx年很快过去,回首过去,从医院建院至今,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相互帮助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感动式服务,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在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涵养,完善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在临床工作方面 总所周知,新生儿的特性,呱呱落地,一生啼哭在亲人们的喜悦声中出生,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护理这个可爱,浑身软绵绵的小家伙,如何喂奶,如何换尿布,如何观察,不管是早产,足月还是过期产,他们的抵抗力都低的多。也脆弱的多。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指导家属如何喂养,如何护理。而有些工作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如疫苗接种,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在不断的学习和请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2014

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1、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3、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4、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 5、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 6、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7、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 8、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 9、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 10、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 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儿被盗。

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4.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本信息,必须每班确认。 5.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等 2 项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操作。 6.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7.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 (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 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 C?37.4 C之间。 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 4.温箱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

修订新生儿护理.常规1

新生儿护理常规 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2、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 3、重症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4) 4、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常规 (7) 5、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7) 6、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10) 7、新生儿颅出血护理常规 (12) 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常规 (13) 9、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14) 10、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17) 11、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8) 12、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9) 13、维生素K缺乏护理护理常规 (20) 14、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21) 15、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22) 16、早产儿护理护理常规 (23) 17、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25)

18、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26) 19、新生儿脐炎的护理常规 (27) 20、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28)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要求:新生儿室要充足,空气新鲜,远离感染室,室温22~24℃,湿度60%~65%为宜,有条件安置空调,以维持室温恒定。 2、维持体温恒定: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不稳定,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须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低者,可用暖箱或热水袋保暖;体温高者可先松解包被或头置冷水袋,一般不用降温药物。 3、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吸允母乳,以促进母乳及早分泌,并预防低血糖发生,为了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应坚持按需哺乳,不定时间及次数,不用奶嘴、不喂糖水,喂奶后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取头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后方可离开,不宜母乳喂养者可用牛奶。 4、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薄而血管丰富,易擦伤及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每日沐浴并更换衣服一次。 5、臀部护理:勤换尿布,每1~2个小时更换一次,腹泻病儿随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以紫草油或鱼肝油软膏涂擦保护皮肤,发现红臀时,尿布不宜包的太紧,有破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降低感染,保证新生儿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新生儿安全管理现状,总结常见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预见性安全管理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对新生儿的健康尤为重要,减少或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发生。结论做好新生儿的安全护理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在护理期间的安全隐患。 标签:新生儿;安全管理;护理 新生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易感染,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尤为重要,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与进步,护理更注重于质量、安全和服务管理,护理安全关系到外界对医院的评价,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志[1]。实施预见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产科病房安置管理的关键,在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定护理安全管理内容,加强管理,完善并制定各项制度,把握好每个护理环节,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我科近年来通过加强健康宣教,认真落实告知义务,护理人员配置和专业知识培训,产妇健康指导和防范意识,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新生儿沐浴护理等安全管理措施,共同做好新生儿的安全管理,避免了因新生儿安全而发生的护理纠纷。 1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新生儿身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尚未发育成熟,免疫防御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需要给予细心、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纵观护理研究文献,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 1.1新生儿基础护理问题新生儿生命体征颇具特色,皮肤比较细嫩,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全,呼吸频率高,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基础护理要求较高,目前针对新生儿基础护理的问题主要有配奶污染、喂奶时发生胃食管返流而窒息,新生儿烫伤、摔伤,热水袋、暖箱和光疗箱的使用、更换尿布、婴儿沐浴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部分医护人员不按照三查七对操作流程导致给药错误,甚至有护理人员急于完成手中任务,不按规章或操作流程办事,造成严重后果[2]。 1.2护理人员责任心不足新生儿护理的工作强度大,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同情心、爱心、耐心等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医护人员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时导致医疗事故的直接因素。护理中的主要问题是医护人员更新情况过于频繁,专业技能和责任性不够强,管理制度不完善,查对不严、接班不认真,护理人员作风不严谨,护理业务技术不合格,违反操作规程,应变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巡视患儿不及时,未体现慎独精神,工作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与患儿家长缺乏沟通技巧[3]。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统计监护室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结果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造成新生儿监护室内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结论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影响患儿疾病治疗。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 标签:新生儿监护室;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院内感染 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主要是生产后存在危重疾病的患儿,新生儿不同于其他患儿及成人,对其的照看应该万分小心。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来说,护理安全是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针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缺乏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抵抗力也较弱,如果没有合理的护理措施,可能导致多种不安全事件[1]。本次研究以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患儿为例,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护理情况,140例患儿中男76例、女64例,年龄1~20 d,平均年龄(10.4±3.4)d。排除肺炎感染、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衰竭、黄疸患儿,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 1.2方法统计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造成新生儿监护室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

新生儿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及管理细则一、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1性。 、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2 伤、烫伤。 网膜视儿治疗用氧和,、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3 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4 、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最大限度地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5 及痛苦。 、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6 、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7 、落实新生儿安全巡视,防止发生新生儿意外死亡。8 、建立新生儿皮肤护理指引,减少皮肤损伤。9 、落实手卫生的五个时刻,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10

二、新生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细则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与核对工作指引。1. 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查看后按左手2. 食指印确认。做好宣教工作,监护人应提高防盗意识,防止新生 儿被盗。 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3.理新生儿出院,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在场,按谁办入院谁办出院”“ 1. 来办,但必须保留该家属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监护人的委托 书,并注明与新生儿的关系。 新生儿实行佩戴双腕带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4.双人查对后补戴,手腕带应含有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等基

本信息, 必须每班确认。 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5.“ 性别年龄等项核对患儿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儿实施正确的/2 操作。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ICU6.之间流程)的患儿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新生儿出院时落实好登记制度。7. 发生低体温、(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 烧伤、烫伤。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1. .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2 施,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之℃37.4 36.5℃ 间。 .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3 皮肤),温箱出入紧贴应面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块)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分娩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造成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主要护理问题 1.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羊水、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体温过低——与缺氧、环境温度低下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预后不良有关。(二)护理措施 1.维持自主呼吸: (1)复苏: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 A是通畅气道:①保暖;②减少散热;③安置体位;④清理呼吸道。 B是建立呼吸:①触觉刺激;②复苏器加压给氧;③喉镜下经喉气管插管。 C是恢复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D是药物治疗: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②保证药物应用。 E是评价。

(2)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 2.保暖: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或用暖水袋保暖,维持体温36.5-37℃。 3.预防感染: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4.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减轻家长恐惧心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一般指感染肺炎而言,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污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但更多的是出生后由细菌或病毒所致。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早期呼吸道症状和体征都不明显,尤其是早产儿。 (一)护理常规按新生儿疾病一般常规护理。(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1、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1)拍击背部:由上而下,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易于进入大气道。 (2)遵医嘱行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分泌物。 (3)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动作易轻柔,负压不可过高(﹤0.01mpa),吸痰时间不可过长(每次﹤15s),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