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古代

西方古代

西方古代
西方古代

F西方古代

1古埃及城市建设成就

1. 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城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和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 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 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对其后古希波丹姆形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 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的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中轴线布局、序列、对比、主题、尺度)

2古希腊城市建设的特点

古希腊城市建设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点:

1. 大多数注落在有利于农业,防御和贸易的地方

2. 大都有城墙环绕

3. 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

4. 大都有中心广场,广场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筑物

5. 从中心广场放射出宽阔的林荫道,在市中心的林荫道两侧居住着富人

6. 从富人住宅的周围一直延伸到城墙的地带是其他人居住的地方

7. 商人和工匠住在他们工作的地方,这里称为市

8. 城市通知其周围的农业土地,从农民那里取得食物,作为回报,城市保护农民不受侵犯

3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及其演变,典型城市

1.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采用几何形式、棋盘式道路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

在此之前古希腊城市建设无统一规划,路网不规则,多自发形成。自希波丹姆后,他的规划成为一种主要典范,这种规划结构早期公元2000年前卡洪城和其他城市已有所应用,但希波丹姆最早把这种规划形式在理论上予以实践

1) 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2) 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把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3)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之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塞里依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

2. 典型城市——米利都

1) (位置)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2) (道路)城市路网棋盘式,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

3) 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附近,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部街坊面积较大。

4) 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用地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5) 城南北两个广场,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3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

4希腊化时期城市特点

1. 大多按希波丹姆规划系统进行规划建设,这种布局规整、模式统一的规划在当时殖民城市建设量大、规划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2. 广场规整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社区的划分,一直到市中心与广场的规划布局都是严格按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设计的

3. 卫城和庙宇已不再是城市的中心,新的城市中心是喧器的广场,广场往往在两条主干道的交叉点上。在海滨城市里,它靠近船埠,以利贸易

4. 城市广场普遍设置敞廊,开间一致、形象完整,如阿索斯城的中心广场,平面为梯形,两侧有大尺度敞廊,街旁柱廊或房屋檐口高度一致,形成气势壮阔的轴线布局与透视景象。前希腊城市主题建筑位于高地以突出其高大形象,而此时主题建筑可以在平地上通过其本身建筑体系与高度突出自己

5. 城市供水自附近山巅蓄水供应,有的城市有原始的下水道,城市有绿化种植和花园,环境卫生条件较希腊前期好

G西欧中世纪

1欧洲中世纪社会概况(了解)

社会特点:是封建主世袭领地的分封和教会的庄园化。

国家特点:以封建压迫和骑士制度为特征,表达社会的等级秩序。

基督教:公元5世纪,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教会,成为统治社会的主导力量。教会拥有参与国政、制定法律、设立法庭、调用军队等大权。占有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是最大的封建主。

战争:十字军东征和英法百年大战。

文化教育:经院哲学——以基督神学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大学——冲破教会垄断,建立的世俗学校。

2中古城市(西欧中世纪)社会特点、城市建设特征、典型城市的格局

1. 社会政治背景

1) 中世纪初期——城市衰落时期

封建割据,战争频繁,生活中心转入乡村。

2) 9-10 世纪——城市兴起,始于意大利

城市商人手工业者通过斗争获得自治。某些城转变成某种意义上的集体领主,有些则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出现城市议会等自治机构。

3) 12-13 世纪——城市繁荣,转变为商业中心,社会活动中心。

2.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征

1) 城市起源:

a) 要塞型——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发展成为新社会的核心和适于居住的城镇。

b) 城堡型——封建主的城堡及其周围发展起来的教堂修道院和在教堂附近形成广场。

c) 商业交通型——地理位置优越,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区。

2) 城市建设

a) 城市选址: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区。四周有坚固城墙包围。(城市发展受到城墙束缚,往往突破城墙发展。)

b) 城市道路:以环状与放射环状为多,随着工商业发展,也建造一些方格网城市。

c) 城市中心:教堂常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有的城市有市政厅广场与市场广场,从事商业贸易与市民公众活动。

d) 城市划分:划分为若干教区,市民住所往往与家庭手工作坊相结合。

e) 城市景观: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冰面和自然景色;尺度宜人的建筑环境;连续、丰富与活泼的建筑群;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体;丰富多变的街道视觉效果;统一而生动的城市色彩。

f)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以色调为例,红色的锡耶纳、灰色的巴黎、金色的威尼斯

2. 典型城市的格局。(暂略)

1) 佛罗伦萨

2) 威尼斯

3) 巴黎

3. 其他地区中世纪城市特点(暂略)

简述欧洲中世纪”如画城镇”(picturesque town)的具体表现。可结合实例分析。(2007)

1. 凸显以教堂为核心的空间组织理念(尤以哥特式建筑最典型)。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

2. 实行自然主义的非干预规划。

3. 力显丰富多变的景观与亲和宜人的特质。城市最具特色的空间介质是城市内蜿蜒曲折而又宽窄变化的街道

4. 追求有机平和背后的内在秩序。中世纪城市美的秩序,来源于对自然地形形态的有机利用以及基督教生活的有机组织。

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2004)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特征。(2001)

3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典型城市及其格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

1. 城市特点

1) 突破宗教束缚,大型世俗性建筑构成了城市主要景象

2) 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影响了城市规划结构

3) 许多城市因不能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变化与要求改建,但城市布局没有新的突变,有的仅停留在理想城市的理论探讨上,有的仅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城市广场群的改建等工作

4) 设计思路由细节逐渐扩大到环境,以建筑物丰富环境(致力于细部改建)

5) 巴洛克的浮华雕饰及建筑物的轴线构图,极大丰富城市景观

6) 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强调运动感和景深,有助于把不同时期同风格建筑构成整体环境

2. 不同时期城市格局

文艺复兴大致可分为以佛罗伦萨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以罗马为代表的盛期文艺复兴,以威尼斯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晚期。

1) 佛罗伦萨

a) 建筑活动主要是城市公共建筑和教堂。

b) 16世纪,修建了从阿诺河到市中心广场的大街,两侧严格对称的设有骑楼的联排式多层房屋,丰富了市中心广场的群体构图

c) 重视立面设计,不重视体积

d) 大教堂穹顶成为重要标志

2) 罗马

a) 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修直街道、广场和喷泉

b) 开辟了三条笔直道路通向城门,它们的中轴线在城门里的椭圆形广场上相交,在交叉点上放一个方尖碑,作为三条放射式道路的对景,以示出口关键

c) 轴线构图被广泛应用,重要建筑放在城市广场,成为一个地区的中心

d) 建筑物的体积构图受到强调

e) 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空间的集中式构图,更具纪念碑性格

3) 威尼斯

15、16世纪除了开拓街道广场、修建教堂与府邸外,还建造了商业和集会的敞廊、市政府、钟塔、图书馆、学校等。富商的大府邸大多数在运河两岸,彼此临接,形成屏风式立面;还修建了不少码头和美丽拱桥,整顿了中世纪形成的大小街道和迂回的河道。最引人注目的是完善了圣马可广场的建设

4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

1. 中世纪意大利许多城市是西罗马帝国的防卫性据点转变为手工业和商人的居住地。

2. 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公共建筑

3. 许多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是最早战胜封建主而建立的城市共和国

4. 教堂、市政厅、商场、府邸占据主导地位,城市中的高塔是城市独立的纪念碑

5. 城市有机发展

6. 典型城市: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

H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与绝对君权时期

1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广场特征及典型广场格局

早期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一侧。后期与盛期广场比较严整,并常采用柱廊形式,空间比较开敞,雕像往往放在广场中央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1. 广场平面呈曲尺形,它是由三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一个封闭型的复合式广场。圣马可广场呈梯形,在透视上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2. 在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塔楼成为城市的标志,与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水平线条形成美的对比

3. 广场四周底层建筑全采用外廊式做法

4. 广场不同空间的互选和视觉上的相似性和对比性的运用,达到了形体环境的协调统一的艺术高峰

2阿尔伯蒂、弗拉锐特、斯卡莫齐的城市建设主张

1. 阿尔伯蒂——《论建筑》

1) 继承了维特鲁威的思想理论,主张首先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合理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而且结合军事防卫

的需要来考虑街道的布局,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

2) 典型模式——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中心点通常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2. 费拉锐特《理想的城市》

完整的按照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建造的是威尼斯王国的帕尔曼—诺伐城,设计者是斯卡莫齐

中心为教堂宫殿城堡等,街道由中心辐射出去,几何形体,星形、棱形防御城堡/城墙

3. 斯卡莫齐——理想城市方案

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南侧有运河横穿

由于战争需要,一些星形城市均设置突出的棱堡,由于其内放射性的锐角很难设计房屋,于是出现了有栅格型街道的矩形理想城市

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理想城市虽不多,但曾影响整个欧洲城市规划思潮,特别是当时欧洲各国的军事防御城市大多采用这种模式

3巴洛克时期城市建设特征及主要城市格局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与社会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城市结构不再适应生活需要,拓宽取直道路,改善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调整城市防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文艺复兴城市突破了中世纪城市宗教内容的束缚,教堂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世俗建筑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观,主要城市(佛罗伦萨、罗马、米兰)都做了规模不一的城市改建工作

4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改建

1.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改建内容:

1) 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和发展,突破中世纪的城市结构,城市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城市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调整城市防御体系。

2) 城市突破了中世纪城市宗教内容的束缚,教堂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性建筑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象。

2. 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特点

强调运动感和景深,这也有助于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构成整体环境。如教皇西斯塔斯五世在罗马的规划把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用道路轴线联系起来。

5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1. 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广场

2. 它以方尖碑为中心,以长为198m的长圆形广场和梯形广场相接

3. 两个广场都围以柱廊,在长圆形广场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二侧各有一个喷泉,他们衬托出广场的几何形状

4. 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广场都能看到局域高处的教皇

6绝对君权时期的社会背景

1. 国家的性质:

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结合,反对封建割据与教会势力,建立了一些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十七世纪的法国是最具代表性的绝对君权国家。巴黎,柏林,圣彼得堡等均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

2. 古典主义:

17世纪后半叶,古典主义在法国的文学艺术等方面占绝对统治地位。在建筑方面,古典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建筑潮流。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唯理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它体现了有秩序的,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古典主义力求在一切文学艺术的样式中建立“高贵的体裁”所必需的规则

3. 古典主义的艺术特点:

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寻求艺术作品的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在平面上是中央广场,在立面上是中央穹顶统率着其余部分。

4. 法国古典主义的影响:

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文化和古典建设影响了整个欧洲,欧洲各国从法国学习一切,从文学、艺术直至生活方式,建设了大量象凡尔赛宫一样的宫廷建筑和大量的城市中心广场和公共建筑。

7绝对君权时期法国广场、园林和城市建设特征和典型案例

1. 法国广场

1) 典型案例:旺道姆广场(路易十四广场)、胜利广场

2) 特征:

a) 城市广场成为君主个人功绩、伟大的展示场所。

b) 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统的规划

c) 纪念性的公共广场有了较大的发展,绿化、喷泉、雕塑、建筑与广场空间整体上协调统一,同时不同广场之间也有了协调的处理。

3) 巴黎协和广场:

位于塞纳河北,横轴与爱丽舍田园大道重合。广场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东南西三面无建筑,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平面为长方形。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建筑物,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起来,构成了同爱丽舍田园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

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都勒里花园过渡到爱丽舍田园大道的作用,成为从卢浮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2. 园林建设

1) 典型案例:凡尔赛花园

2) 特征

a) 注重秩序感、几何和数的和谐,轴线突出、对称等古典主义思潮的设计手法

b) 凡尔赛花园的设计成为法国园林设计的巅峰。中轴对称,整齐人工剪裁的植物与中央十字形的水渠,加上笔直轴线形成强烈的透视感,同时花园不设围墙,使其与田园连成一片,形成无限感。大量精美的雕塑和建筑小品均体现出了君主、贵族的无限力量和大统一的情绪。

3. 绝对君权时期的巴黎改建

路易十四时期——为了炫耀君权与国家强大而改建

1) 改建卢浮宫等大型古典主义建筑

2) 富裕贵族在巴黎建造城市府邸

3) 修建路易十四广场和胜利广场歌功颂德

4) 形成巴黎城市的中轴线,完成香榭丽舍大街和协和广场的建设

5) 采用区域性、轴线性的方式

I近代

1资本主义城市的特征

1.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的畸形发展。

2. 城市功能结构变化:城市中出现了大片工业区、交通运输区、仓库码头区,工人居住区,城市生活的空间随之扩大。原来封建城市的结构布局被打破。

3. 城市中心出现:各种商业金融机构在市中心集聚,形成了资本主义城市的市中心。

4. 交通拥挤:城市盲日扩展,形成大量的、紊乱的人流货流,造成车辆剧增和交通阻塞。

5. 环境恶化:工业的盲目发展,污水、废气、垃圾污染了城市环境

6. 景观质量下降:建筑紊乱,城市设计缺乏整体环境的考虑,建筑艺术衰退。

2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矛盾

1. 人口迅速增长,居住环境恶化

2. 城市结构巨变,造成混乱

3. 社会两极分化严重

4. 交通恶化

5. 环境污染

6. 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环境艺术品质低下

3 1666年克里斯托弗?仑的伦敦改建要点和成果

1. 改建:

1) 沿袭古典主义手法,将法国园林手法运用到城市。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道路

2) 规划采用几何形的街坊,有许多广场

3) 一条中央大街链接三个广场,对城市空间组织起控制作用

4) 一个圆形广场位于郊外,有八条辐射大道,一个三角形广场,是两条岔道的交叉点,广场上的主要建筑物是圣保罗的教堂,再一个是椭圆形的市中心广场,有十条道路与之交会

5) 广场正中是皇家交易所,广场周围有邮局,税务署、保险公司及造币厂等,这个中心广场有笔直的大道通向泰晤士河岸的船埠,船埠有半圆形广场,引出四条放射性道路直接联系区,此种市中心、船埠及其交通布局反映了资本主义商业城市对外贸易的新特征

6) 强调经济职能,弱化宗教职能

2. 成果

1) 设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制定建筑技术规定

2) 建筑了拥有方形广场的居住建筑群

3) 在公园建设方面,将封建主占有的大型花园经过改造向公众开放

4) 里琴大街出色的整体面貌和景观环境

3. 意义:它表明社会的主人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国王和教会,城市的布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他们的经济利益,但这个规划没有很好的结合现状和地形,而且要求改变私人土地的所有权,而当时伦敦的主要土地分属于贵族和富户所有,所以官方没有采纳这个规划

4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渊源——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乌托邦有54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受控制,以免城乡脱离,财产公有

康帕内拉”太阳城”财产公有,居民从事畜牧、农业、航海、防卫等,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

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开始暴露种种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提出社会改良的设想。欧文:”新协和村”

资本主义由巩固到发展,矛盾加深,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种种改革措施,如傅里叶的”法郎吉”,生产与消费结合,有组织的大生产

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他们设想将城市作为城市经济的实体,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出发点是解决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史上占有一定位置,也是后来的”田园城市”、”卫星城”等理论的思想渊源

J现代城市

1不同时期英国新城的特点、缺点,典型城市

1. 1946-1950年第一批英国新城

1) 规划特点:

较多地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

a) 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

b) 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严格

c) 道路网呈环状放射型

这一代新城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大体一致,都强调独立和平衡

2) 缺点:

a) 对经济问题考虑较少。

b) 经过长期经营,因人口发展不快

c) 缺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且就业困难,因而出现年轻人回流大城市的倾向。

3) 典型城市——哈罗新城

a) 城市选址:哈罗新城重视选址,选择了有特色的乡间用地。

b) 城市规模:8 万人,26 平方公里

c) 布局结构:火车站两侧工业;以市中心为半径分布4 个居住区(13 个邻里单位)。

d) 交通系统:独立的步行与自行车系统;简单粗糙的汽车路,市中心集中停车。

e) 城市景观:有一个美好的田园城市风貌,巧妙利用了城市的地形地貌。

f) 城市问题:规模小,发展慢,就业差。出现年轻人回流大城市倾向。

2. 1955-1966 的第二代英国新城

1) 规划特点:

针对第一批新城的缺点开始进行建设。

a) 城市规模比第一代新城大;

b) 功能分区不如第一代严格;

c) 密度比第一代新城高;

d) 交通规划比第一代新城先进。

e) 人口集中中心,结构紧凑

f) 有一个繁荣的市中心

g) 绿化系统完善

这个时期的新城也考虑区域经济平衡,把新城作为经济发展点,通过建设发展点来重新分布区域人口,组织区域经济。

2) 缺点:

3) 典型城市——坎伯诺尔德1955

a) 规划结构:规模更大,更加紧凑集中和灵活。

b) 城市中心:有一个繁荣的市中心,有为全市居民服务的购物中心以及其它服务设施。

c) 交通系统:完整的人车分离的交通体系。

d) 城市景观:丰富的山地景观和住宅。

——朗科恩1964

城市规划结构遵循现状原则,结合自然地形,形成8 字形平面,城市中心设在8 字形的交叉点上。

a) 8000 人组成一个邻里单位,其中心设置公共汽车站及其它公共设施。

b) 规划采用限制小汽车,鼓励公共汽车的做法。

c) 工业区除围绕居住区外围布置外,邻里单位内也安排一定的工业用地。

d) 注意利用自然条件,组成完善的绿化系统,并重视古城保护。

3. 1967 年后的第三代英国新城

1) 规划特点:

1964 年英国《东南部研究报告》主张建立的”反磁力”城市。规模更大些,成为独立的新成而不是卧城,重视经济性和公众参与规划,不再片面分区,开放式的城市中心设置,重视公共交通的经济性和便捷,重视景观设计。

2) 缺点:

3) 典型城市——密尔顿?凯恩斯

规划提出6 个目标:

1) 有多种就业而又能自由选择住房和服务设施;

2) 建立一个平衡的社会,避免单一阶层的集居地;

3) 城市景观能够吸引居民;

4) 城市交通便捷;

5) 让群众参与规划;

6) 规划具有经济性,有利于高效运行和管理。

规划特点:

1) 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城市无严格功能分区。

2) 活动中心布置在环境区边缘,棋盘式道路。

3) 交通系统地高效率和经济性。采用最经济的1 公里路网间距。

4) 突出景观效果,具有传统的田园城市特色。

4. 英国三代新镇的发展趋势:

1) 离市中心距离:50——130公里

2) 新镇规模:5——25万人

3) 居住区建筑密度:75人/公顷——密度不断提高

4) 居住组织:从邻里到社区

5) 功能分区:从严格到岗位完全分散

6) 建设目标:从平衡自足到社会、经济、区域协调综合考虑

2法国、美国、日本、瑞典新城建设的特征

1. 法国新城:以巴黎新城为代表

1) 城市性质都是综合性的,规模25-50万人不等,各新城均建立与巴黎老城同等水平的市中心,把各种设施和功能结合成一体

2) 新城多由小城镇组织起来,建设周期较短,占地较广

3) 结构松散,其布局形式有似村镇群组,各镇之间都有大片的”生态平衡带”

4) 工业、企业都分布在城市边缘,便于职工上下班

5) 新城内保存大片森林、水面等自然景色

6) 新城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每个新城中心区建筑群各有特色

7) 积极尝试新技术革新

2. 美国新城

1970年制定了”住房和城市发展法”,法案对建设新城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新城要充分利用现有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潜力

2) 必须对不同收入、不同种群的居民提供居住和就业机会,以避免两极分化

3) 必须提高自然环境质量和城市建筑及景观质量

4) 新城还应是个从事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方面进行革新的实验室

3. 日本新城

1) 大多数是依附于母城的卧城,仅有少数是工业区的新城,大部分新城选择地价便宜的郊区和邻近地区

2) 以邻里单位为构成新城的基本单位,由3-5个近邻住区组成居住区

3) 新城商业和服务业一般分三级:近邻住宅区中心、居住区中心和新城中心。住宅有高层、多层和低层独院式住宅三种。

4) 靠近近邻住区的中心和周围地带,建设高密度的高层住宅,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外围建设低密度的多层和独院式住宅

5) 为有效利用变化起伏的地形,围绕宽广的空地建设住宅群,中间有宽敞的游憩场地或绿地

4. 瑞典新城

1) 首都斯德哥尔摩于40年代开始建设新城。新城是母城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完全依赖于母城的居住郊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新城

2) 新城沿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往西北和往南延伸出来的地下铁路线建设

3) 规模较小,每个新城人口不少于2.5万人,以若干新城组成一个区,在区内的一个新城里,设置一个大的商业中心兼为邻近的新城服务

3世界新城建设的几种类型

1. 英国的新城:

建设目的是努力限制已有大城市的发展,是在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而采取的疏解大城市的方法。

2. 瑞典的新城:

是在还没有达到高度城市化以前,对有计划的扩展城区用地。新区建设在与城区毗邻的近郊区,是大型的半独立城区。3-4个新区组成联合城区,共同建设公共中心,成为半独立的近郊卫星城。

3. 苏联新城:

从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各种类型的组群式人口分布体系,使新老居民点协调发展。新城建设结合全国或某一地区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总体规划,对新城建设做出长远预测。

4. 日本新城:

多为依附于母城的卧城,约30多座。由于用地紧张,新城建设比较严谨,全国布局规划成为几个大城市新城发展的客观依据。

战后西方新城建设特点评价国外战后新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可结合实例分析(2008)

参考文献:国外新城建设的经验——2005.6《城市问题》

1. 经验

1) 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新城建设的初始动机

2) 制定大都市区域规划

3) 制定配套的法律和政策

4) 成立专门开发及管理机构

5)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开发模式

6) 确立社会平衡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目标

2. 教训

1) 新城必须要与母城保持一定距离,具备一定的规模

2) 新城建设应注重”公共形象”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3) 新城建设必须注重人口与就业,产业与功能、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平衡

4大伦敦规划

1. 内容:

1) 吸取规划思想精髓,在对所要解决问题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和方案

2) 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

3) 纳入大伦敦地区6371k㎡,1250万人;规划从伦敦密集地迁出工业,迁出人口103万人

4) 以伦敦中心48km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4圈层,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外圈

5) 内圈建筑、人口密集,其主要改造特征,控制工业,改造旧街坊,降低人口密度,恢复功能的地区

6) 近郊圈作为建设良好的居住区和健全地方自治团体的地区,限制居住用地净密度

7) 绿圈带内设森林大型公园绿地,各种游憩、运动场地,圈内严格控制建设,构成一个制止城市向外蔓延的屏障

8) 外圈用的疏解伦敦郡过剩人口与工业企业

9) 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同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

10) 建成区内绿地城网,区外楔状插入,重点绿化泰晤士河

11) 重点改造西区(伦敦郡)与河南岸,并对其作详细规划

12) 规划原则上6-10万人组成居住区,由6000-10000邻里单位组成

2. 实践问题

1) 中心区人口增长,伦敦地区人口增长

2) 对第三产业发展估计不足,致人们每天1小时的通勤时间

3) 新城建设投资大,不能疏解人口,其增加人口来自外地

4) 工业迁出后无有效改造,旧区矛盾依然重要

5) 3-10公里环形地区,环形与放射路上交通负荷不断增长

6) 地铁、快速交通延伸至郊区,站线周围又建起大片房屋,城市无计划蔓延依旧

3. 意义:

采用了英国的传统手法——集中城市格局,而不倾向于分散的格局。规划认为城市的集中对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利的,可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各种活动,并促进设施的建设,为建设有一定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可能,还可减少城市发展对本区域内广阔农村的冲击。——大伦敦规划——第一代新镇

4. 新镇目标——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与独立自主的新镇

平衡:有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工作岗位不能由一家企业或单一的工业部门所提供,不能是单一的阶级社会。独立自主: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就业。

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要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2005)

1. 思想来源: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分散主义的思想

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集合城市思想,并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差——分析——规

划方案”

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

2. 规划内容:

3. 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

简述大伦敦规划的主要思想及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2005)

1. 思想来源:

1)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中分散主义的思想

2) 盖迪斯的区域规划思想,集合城市思想,并在制定过程中遵循了盖迪斯所概括的方法,即”调差——分析——规划方案”

3) 恩温的卫星城建设模式

2. 规划内容(略)

3. 对我国新城规划的借鉴:

1) 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有一系列法律体系和行动方案共同支撑

2) 规划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城市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得盲目套用各种规划理论

3) 应有区域思想,解决城市问题时不得”就城市论城市”

一个好的规划必须有一系列法律体系和行动方案共同支撑

4) 规划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城市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得盲目套用各种规划理论

5) 应有区域思想,解决城市问题时不得”就城市论城市”

5哥本哈根规划

1947年丹麦哥本哈根制定了指状城市发展方案

在大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上从放射状结构发展到带形系统,从分级的单中心结构过渡到灵活的多中心系统。主要工作地点的分布受带形城市的影响。

6 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1. 城市化的新形式:

1) 第二产业逐步迁出中心城市,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在市中心及中心城市聚集。

2) 郊区化: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

3) 城市集聚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突破了城区界限,向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它毗邻的地区,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人口由集中在各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

2. 郊区化带来的城市变化:

1) 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城市用地平面布置的形式。

2) 工业、商业等向郊区和周围地区扩散,造成郊区城镇化的现象。

3) 历史较久的大城市的中心地区人口数量在逐步减少,人口、工业、商业等向郊区和周围地区扩散,造成郊区城镇化的现象,城市核心地区衰退。

4) 城市群已成为居民点组合的主要形式。

7不同时期科学城的特征和典型城市

1. 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认识到把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高等学校集中在统一的区域综合体范围内,有助于科学技术的文化教育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新西伯利亚科学城规划是以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休息条件为基础的,规定的原则:

1) 整个城市分区明确,保证就近工作,就近居住

2) 全城有一套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方便、交通安全。车行道与步行道隔开的交通系统

3) 尽量保持和利用自然风景,利用水库,沿岸建浴场

4) 建立合乎要求的一整套分级文化生活设施

5)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结合地形和绿地,建筑有良好的朝向

6) 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2. 60年代的筑波科学城建设一是为了促进尖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改善高等教育,二是为了缓解东京人口过于拥挤的困境

1) 城市被称为”原子城”,各项设施异常先进。无噪声,无污染,城市设施核能化、电算化

2) 学园区位于城中心,保留了历史遗产和自然风景,绿化面积广阔

3) 科研教学区分5个小区,建筑风格各异

4) 市郊发展区尽量保护自然环境,建成市郊农业区,以保持一个对科学城最适宜的环境

5) 以步行专用道路网的主步行道为城市中轴线,把各大区联系称为有机体

6) 科研和产业联系不多,城市功能过于单一

关西科学城规划方案特点:

1) 选址布点:这地区有经济实力、发达的交通、优良的贸易环境和完整的城镇体系

2) 网络观点:每个科研集合点都具有网络的功能,关西科学城位于网络中心,承担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任务

3) 创造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环境

4) 组团式城市结构和发展方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社区和分歧发展

8堪培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优缺点,规划年代和规划师

1. 堪培拉:

1) 规划时间:1911 年

2) 规划师:格里芬

3) 指导思想:利用地形,把自然风貌和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使堪培拉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又具有城市生活的魅力。

4) 优点:城市选址结合地形很有特色,城内山光水色相互掩映,享有”田园城市”盛誉。

2. 昌迪加尔:

1) 规划时间:1951 年

2) 规划师:勒?柯布西耶

3) 指导思想: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体形,构成了城市地图特征。

4) 优点:

a) 功能分区明确,布局规整有序。

b) 整体精美的道路设计:

c) 行政中心采取强烈映衬手法,形象鲜明。

5) 缺点:

a) 功能分区导致了社会分化。

b) 脱离印度国情,缺乏民族性。

c) 城市布局过分有序、机械,建筑空间和环境丧失人情味。

3. 巴西利亚:

1) 规划时间:1956 年

2) 规划师:科斯塔

3) 指导思想:柯布西耶的密集城市模式和象征意义:产生平面模拟飞机形象,象征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

4) 优点:

a) 结构清晰、分区明确。

b) 组织现代化的交通

c) 运用公园、湖泊、绿地等美化设施。

5) 缺点:

a) 过分追求形式,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考虑欠缺。

b) 尺度失衡,城市缺少人情味。

c) 中心区过分高高在上。

巴西利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简述其价值(2010)

深受柯布西耶思想的影响

1. 规划设计思想

1) 追求理性、高效、秩序和象征意义

2) 注重功能分区和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3) 采用高密度、立体化的居住模式

4) 把地面让出来作为交通及开放空间

5) 宏伟尺度的纪念性

2. 规划布局特点

1) 城市布局骨架由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功能迥异的轴线相交构成,平面形状模拟飞机形象

2) 功能分区明确:机头——三权广场;机身(城市交通主轴)——纪念性大道、高楼群;机身——商业区、住宅区、使馆区;飞机尾部——文化区和体育区,其末端是为首部服务的工业区、印刷出版区;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

3) 现代化、立体化的城市交通

4) 运用公园、绿地、湖泊等美化设施,顺应地形

3. 缺点:

1) 单纯讲究物理性功能或视觉功能,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功能的需要

2) 规划过于追求平面上的超凡形式,而对经济、文化、社会和传统却较少考虑

4. 意义:

1) 结构清晰,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有良好的交通联系,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各成系统

2) 城市中心设计杰出

3) 严格按照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和”形式理性主义”规划思想,对柯布西耶的思想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图示巴西利亚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特点?(2006)

9 6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趋势:

1. 城市化保持较快的发展;发达国家中小城市仍将不断增长;第三世界的人口将继续大量增加。

2. 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概念在大多数国家中仍受到重视。

3. 在大城市的布局形态上,封闭式的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渐为开敞式多中心所代替。

4. 全国的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规划协调,使城乡融为一体,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5. 新的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将产生愈益显著的影响。

6. 科学园区或科学城是各国为发展尖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一种重要建设任务。

7. 城市群体布局也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之一。形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的大城市连绵区。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向多学科发展。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出现了一大批理论名著,标志着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各国政府对规划实行统一领导,宏观控制。从过去的物质建设规划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规划,把物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并采取综合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进行总体平衡。

10 60年代以来城市广场、现代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区、园林绿化等空间要素不同时期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1. 市中心

60年代以来,各国城市中心的建设与改建,均有新的发展,它们都从完善整体环境、组织空间序列、美化建筑造型、给人以美好的环境印象

2. 城市广场

1) 二战以前,西方国家城市广场多采用平面型

2) 50-60年代是平面型向空间型过渡阶段

3) 70年代以后,大部分倾向于空间型。空间型广场的发展是和进一步避免交通干扰的要求分不开的,可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又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获得丰富的城市景观。空间型广场一般有下沉式和上升式。下沉式一般用于商业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的前院;上升式广场常假设在高台之上,广场下面或为商场等营业建筑,或公路由下面穿过

3. 城市商业区

1) 50-60年代,大批中产阶级迁居郊外,市内商业街区开始衰落。美国的新商业中心多选在交通便利的郊区;欧洲多把购物中心安排在城市边缘附近的地区

2) 70年代,出现了”商业区重返城市”的思潮,多采用适应城市条件的步行商业街区的形式。室内步行街也得到发展。60年代以后的步行商业街区并不是简单的平面布局,而是具有多层空间的。发展可分为是哪个阶段:

初期是各种功能各自独立,中期是把各种功能简单的组合起来,近期则把各种功能统一在一个多功能联合体中。

K各种小结

1古罗马不同时期城市特点(伊达尼亚时期——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1. 伊达尼亚时期城市建设思想:

1) 选择高地建城,先修城墙

2) 力求体现对天体和世界的认识,体现宗教思想

3) 城市规则、分区明确

4) 街坊内,围绕内院造房子

2. 罗马共和时期

主要兴建:军事、运输、娱乐、大型市政和商业设施

营寨城特点:

地中海沿岸的派拉斯营地,被作为城堡的模式,形成了古罗马营寨城设计的原型

1) 有方正的城墙,城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基本方位

2) 中间十字交叉路通向方城东南西北4门

3) 道路交叉口建神庙

4) 已不用选取高地为城址

5) 以北非的提姆加德为代表

城市特点:①自然发展,布局较凌乱;②市中心形成广场群,是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广场的公共活动性质较强;③广场有丰富的雕像装饰。

3. 罗马帝国时期

帝国时期是古罗马的鼎盛期,主要兴建:娱乐设施、纪念物、宫殿和赢利性公寓

帝国时期的城市的特点:①城市总体布局凌乱;②城市与港湾均筑防御城墙;③输水道;④供消遣和享乐的场所规模宏大。

广场的特点:共和——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公共性、开放、自由;建筑强调自我突出,与广场不甚协调。帝国——皇帝为个人竖碑立传的纪念场地;封闭、严整;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特点:每个空间都有柱廊连接,端部建筑起装点作用。建筑群用地布置上彼此垂直相反,以多个垂直轴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柱廊将空间联系,是空间的过渡。

营寨城特点:兰培西斯、阿奥斯达

1) 按照罗马军队的严谨的营寨方式建造

2) 城市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大干道或十字交叉或十字式相交,交点处是城市中心广场或神庙;

3) 路网为方格网;

4) 城市有剧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5) 在主要道路起点和交叉处,有凯旋门;凯旋门之间有列柱街。

2罗马共和和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

共和广场帝国广场

性质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心,市民欢聚的公共活动性质皇帝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

广场形式开敞、自由封闭、严整

雕塑位置安置于广场边沿皇帝雕像站到广场中央主要位置

建筑群与整体不协调强调自我突出从属于广场空间有内在秩序轴线关系

3在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思想、君权思想的穿插交锋,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穿插交锋的过程演变

1. 人文主义与资本主义新政治

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早期拜占庭的人文主义思潮直接促成意大利文艺复兴,那时城市中新兴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政治、经济利益,

要求在意识领域里反对教会精神统治,即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赋予社会新的世界观,形成”文艺复兴”。其历史意义是为资本主义建立统治地位制造舆论。文艺复兴在形式上具有再生和复兴古典文化的特点,但它却是用古典外衣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是当时社会新政治、新经济的反映

2. 古典主义、唯物主义与绝对君权

17世纪后半叶,古典主义在法国的文化艺术方面占绝对统治地位(法国当时处于绝对君权的极盛时期,是欧洲文化中心),在建筑方面古典主义也是如此,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也是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它体现了有秩序的、有组织的、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求,也力求在一切文化艺术的样式中建立”高贵体裁”所必须的规则;

古典主义在艺术作品中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寻求艺术作品中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在平面上是中心广场,在立面上是中央穹顶统率着其余部分。

4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罗马营寨城——古典主义——雅各宾时期——拿破仑帝国时期——欧斯曼改建——1965年巴黎城市总体规划)

1. 罗马营寨城时期:

1) 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

2) 塞纳河渡口的小岛上。

3) 多次扩建城墙和城市。

4) 巴黎圣母院等大型设施修建。

2. 古典主义(绝对君权)时期:

1) 17世纪做了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筑工作,还建造了法兰西广场和皇家广场。最重要的工作是改造巴黎旧房屋,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

2) 路易十四时期,继续改造卢浮宫和建设一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富裕居民在巴黎建府邸;建路易十四胜利广场;形成巴黎城市主轴线;采用区域性轴线构图

3) 在巴黎市内建筑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

4) 对着卢浮宫建立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延长丢勒里花园轴线,到达星形广场,后成为巴黎城市的中枢主轴

5) 形成巴黎最壮观林荫道(香榭里舍大街)。

3. 雅各宾时期:

1) 改建重点:第三等级和贫穷的手工业工人聚居区(铺设街道路面、增加水井、清除垃圾、添置街灯)

2) 开辟新干道、减轻市中心交通负荷。

3) 封闭一些墓地,修建绿化广场。

4) 在建筑形体上追求简单形体,平整的墙面积很少有装饰,平面大都由简单几何形组成。

4. 拿破仑帝国时期

1) 目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颂扬拿破仑对外战争。

2) 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

3) 有连绵券廊的里利沃大街。

4) 巴黎西部改建了贵族区。

5) 市中心以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点缀道路和广场。

6) 修建明星广场与凯旋门

7) 东西凯旋门——奠定中心轴线;协和广场——控制城市中心。

5. 欧斯曼巴黎改建(拿破仑第三时期)

背景:当时法国国内及国际作铁路网已经形成,使巴黎成为欧洲最大交通枢纽之一

目的: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

1) 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 在市中心开辟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

3) 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限制

4) 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5) 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

6) 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

7) 重视绿化建设。

不足:

1) 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

2) 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问题

6、1965 年”巴黎地区战略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1) 方针:”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

2) 打破单一中心模式,规划多中心城市群,树立区域发展战略思想。

3) 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安排工业和城市分布。

4) 沿塞纳河发展成带状城市结构,规划发展两条城市发展走廊。

5) 保护、改造巴黎旧城。

拿破仑三世奥斯曼对巴黎改建的内容及影响(2009)

1. 背景:当时法国国内及国际作铁路网已经形成,使巴黎成为欧洲最大交通枢纽之一

2. 目的: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

1) 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 在市中心开辟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

3) 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定比例的限制

4) 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5) 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

6) 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

7) 重视绿化建设。

3. 不足:

1) 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

2) 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问题

4. 意义:

1) 基本上达到了改建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宣传帝国、军事防御

2) 使得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最现代化的城市

3) 对后世城市改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提供了实践

法国巴黎拿破仑三世欧斯曼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999)

5华盛顿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朗方规划——Boswash——放射形长廊)

1. 近代华盛顿的朗方规划(1790年)

1) 借鉴欧洲城市经验,根据华盛顿地区的地形等条件,选择了河流交叉处、地势高、用水方便的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用地

2) 城市以国会与白宫为中心制定,国会放在华盛顿的最高处

3) 以国会为中心一条通向河滨的主轴线,并连接白宫和最高法院,成为三角形放射格局,构成全城的布局结构中心

4) 从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周放射许多放射状道路通往许多重要公共建筑,并结合绿地构成放射与方格形相协调的道路系统

5) 从国会大厦开始,正中有一条林荫大道往西伸展,到华盛顿纪念碑

6) 方格网+放射→美丽街道

7) 大胆英明的人口预测

2. 华盛顿2000年规划

1) 采用”放射长廊”发展战略

2) 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建设6条主要的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地带,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居住区和卫星镇

3) 长廊之间的地区作为绿地和农业用地

4) 更多采用公共交通

5) 限制建设高速公路

6) 改建大部分地区

7) 限制市区人口增长

8) 市区就业机构集中在市中心

9) 强调用快速交通解决居民点与工作地点之间的关系

10) 其思想接近大哥本哈根规划

6伦敦城建设史

1. 1666伦敦大火后改建:克里斯多夫?仑

古典主义,园林手法;资产阶级观念;街道网;市中心,船埠及其交通功能布局;反应重视经济职能

成果:专门机构,规定;公园;大街

2. 大伦敦规划1942艾伯克隆比

《巴罗报告》:广域联系、结构→建立普遍控制体系

《斯科特报告》农村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节约

《尤斯瓦特报告》:城市土地开发中的补偿金问题

社会概括:战争、恢复生产、改建城市,人为弊端:悲观

规模:6731km21250万人

思想:盖迪斯的调查?——??分析——规划

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

方案:

1) 四圈:内、近郊、绿带、外

2) 结构↑

3) 绿地8㎡/人→28㎡/人,网、楔、带

4) 中心区

5) 1946《新城法》→新城(卫星城)建设

问题:

1) 人口

2) 产业

3) 新城

4) 旧区

5) 交通

6) 扩张

3. 大伦敦发展总体规划

东南部研究:(伦敦中心:半径50~100km)→3个文件

1968城乡规划法:结构规划、地方规划

1) 集中式发展格局

2) 反磁力吸引中心城市

3) 城市发展长廊

4) 观念发展

7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演变

一、西方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伴随人类城市发展的总体分期,城市规划的思想和理论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般,①将自古希腊到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规划称为”古代城市规划时期”,其中又进一步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称为”古典城市规划时期”,将中世纪时期及文艺复兴前后的城市规划成为”中古城市规划时期”;②将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初的城市规划称为”近代城市规划时期”,这是城市规划思想与理论众出纷纭并逐步走向独立学科建设的重要时期;③20世纪初以后至今的时期统称为”现代城市规划时期”,又由于二战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国家进入所谓的”后工业化”、”后现代”社会,城市规划理论与思想产生重大变化,因为常将20世纪60年代后的城市规划称为”后现代城市规划时期”。

演变的整体脉络

1. 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脉络:

a) 人文主义思想与君权(神权)思想穿插交锋的过程;

b) 理性主义思想与自然主义思想穿插交锋的过程。

具体表现在:脉络①:

时期对应城市布局特征

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崇尚时期(BC12-BC2)城市公共场所

古罗马君权主义时期(BC750-AD476)炫耀和享乐特征

中世纪神权统治时期城堡及教堂的空间主导

文艺复兴对人文精神的复苏(15-17C)古典广场

西欧绝对君权时期(17C-18C)城市放射轴线

脉络②古希腊的自然主义精神→君权(神权)时期的理性主义→近代自然主义精神

以上为粗略概括了时代的主体思想与价值取向,不排斥其他思想的同时存在、表现和发展,如古希腊城市规划中的理性主义(如希波丹姆斯模式)与雅典卫城所体现的自然主义就同时存在。

2.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古希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1) 民主共和制思想的反映。城市中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作为居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 喜欢哲理,好辩论。表现在城市规划中”希波丹姆斯模式”。并一直影响西方近2000年的城市规划,该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如米列都城。

3) 神人同形的宗教思想。如雅典卫城。古希腊众多的神庙,亦可看作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

古罗马: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时期

1) 世俗化的特征。城市里的神庙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公共浴室,斗兽场、宫殿、府邸、剧场等宣扬现世享乐的建筑大量出现;

2) 军事化的特征。古罗马是严格极富侵略性的帝国,建筑了大量军事功能极强的”罗马营寨城”,在全国开辟了大量的道路,修建了桥梁、城堡和输水道设施,出现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场面。

3. 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由于以务农为主的日耳曼人的南下,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城市衰落。总体而言中世纪宗教神权思想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1) 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2) 由于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堡;

3) 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十分有机的城市形态,以及很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使中世纪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4) 10世纪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步兴起,一些城市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再发展后,不少中世纪城市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

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

15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均飞速发展。

1) 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如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2) 17世纪后半叶,资产阶级与国王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的教会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在当时最为强盛的法国,巴黎的城市改建体现了古典主义思潮的重大影响,轴线放射的街道(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凡尔赛宫)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都是这个时期的典范。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及重要城市

1. 演化的脉络

1) 雏形城市时期。考古证实,我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距今有3500年左右的历史,但由于它不具备城市的实际职能和文化形态,因而只是一种”带围墙的村庄”。BC1500年,商代产生了第一批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早期城市。2) 古典城市时期。大约在BC11c的西周至BC2c的战国,逐步形成了城郭分野相依的古典城市形态格局。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对城市形制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其成为影响我国几千年

古代城市营建的基本范式,对我国传统城市的礼制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周王朝平面图《原理》P14第二版)。东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既有《周礼?考工记》一脉相传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礼法,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的理念。

3) 中期传统城市时期。大约从BC2c末的秦汉到10c的唐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从此,礼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3000年左右。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有了越来越完全的体现。此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特征:⑴城市的整体性加强,组合城一个紧密的整体;⑵受”尊儒崇礼”思想影响城市内部功能布局呈现尊卑严格的礼制秩序;⑶既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和严格的”坊里”制度。

4) 后期传统城市时期:大约从10c的北宋到19c的晚清。城市功能日渐增多,尤其是经济、生活功能的强化,城市的世俗化特征日益明显。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在宋代的东京汴梁城出现了商业大街取代了唐长安城中集中设置的东西两市。城市建设一方面表现魏对传统城市主体礼制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开始出现了对严格的坊里结构和封闭的城市形制的重大变革,形成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相对自由的城市风格。

2. 小结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主要受以下思想的影响。

1) 早期的耕作制度。”井田制”形成了中国早期城市方格网状的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如《周礼?考工记》中所用的”夫”就是井田的丈量单位;

2)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受儒家社会等级和社会秩序挂念的深刻影响,产生了严谨、中心轴线对称的规划布局;

3) “天人合一”思想。其在城市建设中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大量的城市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当地性质、地理、地貌的特点,城墙不一定是方的,轴线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自由的外在形式下面是富有哲理的内在联系。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中西方古代教育差异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中西方古代教育史的差异。总体我把要讲的内容划分为四部分:中国古代教育史特色,西方古代教育史特色,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教育史 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教育就诞生了。在原始社会便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1.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了周成为“序”。“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文学,助教与教官。 宋代除了太学外,有律算书画医诸学,书院制度开始兴起。宋初有四大书院——白鹿,乐麓,应天,嵩阳。南宋书院有“三舍”制度。 元代有蒙古国小学,回回国小学,教授蒙文、阿拉伯和波斯文学。元代书院始设“山长”。 明清教育制度相近,中央有国子监,学生称贡生、监生。明代国子监分南北两监(北京和南京),有日、朝等国学生。清代正式形成五贡——副贡、拔贡、优贡、岁贡、恩贡。明清府和州县设孔庙和学官(学校),府学教官称教授,县学称教谕。明学称学正,副职均称训导,学生院试进学后的生员(秀才),按成绩优劣依次分廪生、增生、附生。还有启蒙教育,明清有三类:私塾,义学,

欧洲古代史书

欧洲古代史书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简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 全球通史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有强烈的现实感。 自问世以来,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作者简介斯塔夫里阿诺斯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 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 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最新版本,也成了其最后版本。 欧洲古代史书籍全球通史点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全球通史第七版书影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2019年文档

从文化传统的视角看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差异 摘要:在古代,中国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政治伦 理合一性的特点,西方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宗教伦理合一性的特点。中西方道德教育的明显差异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文化传统的视角来看,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有利于德育的开展并取得效果,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的文化支撑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文化渗透。 中国的传统德育尤其是古代德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伦理合一性。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历朝历代学者的学说都认为政治和道德之间关系非常密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修己以安百姓” 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道德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的“仁政”思想。汉代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更加强调把德育和政治结合起来,提出“德治要靠教化”的观点,并概括和 揭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教育内涵。儒家从孔子就开始提倡的 内圣外王”思想显然把出仕做官看成了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可见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一直传承政治伦理合一性这一特点。 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古代,道德服务于政治,政治是道德的目的。 西方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宗教伦理合一性。

经》中有“摩西十诫”的说法,就是除了耶和华,不允许拜其他 神;不许制造和敬拜偶像 ;禁止妄称耶和华名 ; 必须守安息日为圣 日;必须孝敬父母 ;禁止杀人;禁止奸淫;禁止偷盗 ;不许作假见证 人 ; 不许贪恋他人财物。这十条戒律既是宗教教义的内容,又是 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有学者研究认为, 西方古代的学校 道德教育就是一种宗教化的学校德育,“自有学校教育以来到 18世纪中叶,学校中都几乎奉行宗教教育……宗教教育就是学 校德育的同义词” [1] 。我们认为,在古代西方的道德教育中, 宗教和伦理是密不可分的。 从表面上看, 中西方古代道德教育内容明显不同, 各自具有 鲜明的特点, 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原因何在?这里蕴含着深 刻的文化传统的原因。 、从中国的文化传统看德育的“政治伦理合一”性 自古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在社会政治结构上维持“家 国同构”的特点,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大,进而促使了道 德教育中“三位一体”的稳固的教育模式的形成, 并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特点,决定了德育的政 作用,家族中晚辈对家长的“孝”成为必然的义务。 君主在国家 政治结构中起核心作用,臣名对君主的“忠”也是应尽的义务。 从表面上看,“孝”、“忠”并不相关,“孝”属于伦理范畴, “忠”则属于政治范畴。“孝”针对的是中国古代每个家族里的 个人,是一种态度,强调晚辈对长辈要恭敬顺从,发挥着维系家 族情感、调和家庭伦理关系的功能。 “忠”则针对的是国家政治 生活中君主之下处于不同政治经济地位的人, 也是一种态度,强 调下级对领导、大臣对君主要忠诚服从,起着维护政治统治、协 调等级关系的作用,但实际上两者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 是中国古代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之间本质联系的集中概括。 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步骤同样强调: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下,家国同构,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 大。中国古代社会的构治伦理合一性。 中国古代社会, 父家长在维系家族稳定中起核心 《大

我对西方古典文化的认识

浅谈西方古典文化 学号:201021260227 树达2010级酒店管理刘文 选修课上,通过禹老师对西方古典文化的介绍和讲解,使我对西方古典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包括古罗马历史,古希腊历史等等。 老师讲到渥大为被刺杀的那一幕尤其使我震惊,这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历史。 古西方有着和中华民族一样的灿烂文化,尤其是先进的法制文化。古希腊、古罗马及圣经文化是两方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的根。老师的课介绍的那些事对历史、对今天仍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文化。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对于同一种文化,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人们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它。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审视西方古典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古代西方的法制文化对我们后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所创设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典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文化成就之一。而雅典的的民主政治制度则是其中的楷模。在雅典,公民民主制达到了极致。一切官职均由选举和抽签产生,权力的世袭、垄断和特权制得以废除。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古代世界发展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民主形式。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有着健全的法制,而法

制则会保证民主政治得以顺利实施。希罗多德早就体会到了其真义。他借别人之口宣传民主政治的首要优点在于“它的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演讲中更具体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他讲道:“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 西方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民主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古希腊人的所创造的民主制度使我深深的折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文明,不得不令人佩服! 另一方面,古典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也深深震撼着我。古典文化中充满着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那么这种人文主义的特征是什么呢?西方著名的古典文化学者安纳帮曾对此作过精彩的论述:“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安邦纳的这一概括也同样适用于古时代的罗马。或者说,它也是对整个古典时代人文主义特征的概括。古希腊人的宗教观念意欲“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与美质所可能达到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

第三讲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高考复习教案

第三章古代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 1.理解和掌握本专题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无为而治”、四书五经、百家争鸣、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经世致用等。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史实。 4.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5.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专题学习进度:2课时 ◆考点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何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 (二)“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三)主要学派及其主张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意义 儒家孔子仁、礼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 法家韩非子发展观、集权观、法治观 道家老子世界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庄子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约 难点解析: 1.关于孔子(结合选修4) (1)仁、礼: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2)中庸: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 (3)孔子的教育成就: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教育目标: 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③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④教学内容: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 2.法家思想的意义:韩非子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3.道家思想的意义: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儒、法、道三家思想有互补性,表现出融合趋势,到隋唐时期,形成我国古代治国思

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

中西方古代建筑文化差异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这门课,通过这门课使我了解到了许多中西方古代文化差异,其中的建筑方面格外吸引我。通过课堂学习和资料查询,我了解到,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决定的,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有着不同的和谐之美。 建筑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最深刻而不朽的纪录者。建筑的发展与进步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建筑文化重人,重道德和艺术。同时,中国的民族风格是含蓄,和善,仁慈等多种人文风格;西方文化重物,较重视科学与宗教,重视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 本文主要从材料、结构、布局、细节特色、发展、价值等方面分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一、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基本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经营的。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等等。唯有我国的古典建筑(包括临近的日本、朝鲜)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构架,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诗”。 西方的原始经济以狩猎方式为主,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石质材料可以体现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另外,宗教建筑是西方传统建筑的最重要的类型,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砖石使宗教建筑表现出永恒的纪念。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提倡与自然相亲近。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主要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不像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即使是佛寺也经常翻新改建,固选取木材作为基本建材。 二、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似于“四合院”模式在地面平面铺开,方整划一、主从分明、按中央轴线安排主次,它的美是一种“集体”的美。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非常强调单体建筑的个性的张扬与“人格”的独立,其建筑常常有着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

西方古典文化论文

2013—2014秋季学期应用英语系 [商务英语] 教研室[ 西方古典文化] A case study of Ancient Roman Architecture Colosseum 学生姓名:曲文轩 学生学号:20113733 院系/专业:外语学院商务英语 任课教师:李伟

论文评语: 教师签字:

Abstract The Colosseum, also known as the Flavian Amphitheatre, is an elliptical amphitheatre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of Rome, Italy. Built of concrete and stone, it was the largest amphitheatre of the Roman Empire,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works of Roma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It is the largest amphitheatre in the world.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lift the arcane veil of this grandiose achievement and relate to some real connections with its use, which benefits us a lot in simulating its greatness. Outline 1.History 1.1 Ancient Colosseum 1.2 Medieval Colosseum 1.3 Modern Colosseum 2.Physical description 2.1 Exteriors 2.2 Interior seating 2.3Arena and hypogeum 3. Use

第三讲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教案

第三讲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教案 一、内容分析 在古代,中华民族通过同邻邦的广泛交往,既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陆路、海陆贸易,把中华民族文明远播异域,同时也带回了异国文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以友好交往为主,以先进的文化影响周边和世界各国。自郑和下西洋后,对外关系出现新变化,欧洲殖民势力东来,反侵略斗争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闭关政策,使中国在对外关系方面处于被动地位,日渐落后于西方世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古代中国一贯坚持睦邻友好和与世界各国友好的对外政策;积极发展与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与欧洲、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古代中国实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及相互影响,以提高考生归纳、综合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途径和古代对外贸易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结合史实,初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民族使者的方法,提高对外交往合事件阐释能力,从线索上掌握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是一个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历史。 4、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古代中国,尤其是汉、唐、宋、元政府实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 2、认识到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当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和平崛起,渊源就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三、知识梳理: 基本知识概述: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 1、阶段特征 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 (1)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①史实:A.由张骞凿通的“丝绸之路”,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关系最光辉的表现,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B.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C.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D.汉同日本、朝鲜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②特点:a.从范围上:周边国家为主,开始同欧洲往来b.从交往形式上: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c.从途径来看:有官方、民间两条途径,其中官方是主要参与者;d.从交往道路上:以陆路为主。 (2)第二时期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 ①史实:a.朝鲜:新罗统一;高丽乐,留学生,手工技术;贸易b.日本:遣唐使,留学生,人物。行政制度,京都建筑,文字,生活c.印度:天竺;熬糖法;文化双向交流;玄奘西游d.西亚:波斯国王、商人、舞蹈。大食伊斯兰教,造纸、纺织;瓷器 ②特点:A.全面开放,影响深远。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B.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和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C.陆海并举,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D.双向交流, (3)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时期 ①史实:a.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b.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②特点:A.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B.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 (4)第四个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①史实:a.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红海;政治为主,贸易不营利b.华侨开发南洋:唐开始;明更多,传播先进技术文化,促进发展c.戚继光抗倭:明中后期,台州;福建,俞大猷,1565. d.葡占澳门:1553居住权;1557官署,长期占据e.收复台湾:1624荷兰;1662郑成功;1684台湾府f.抗击沙俄:康熙,雅克萨之战;1689尼布楚条约 ②特点:a.由开放转入闭关: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b.开始抗击外国侵略 2、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⑴古代政治上的友好交往 ①东汉:A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B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不断传到西方。97年甘英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第三節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一、希臘城邦與民主政治 二、羅馬從共和到帝制 希臘城邦與民主政治 (一)希臘城邦的興起 西元前十二世紀起,希臘進入「黑暗時代」。根據荷馬史詩,當 時希臘形成一些部落或部落聯盟。國王由選舉產生,負責宗教與軍 事,權威不大;氏族首領組成貴族議會,供國王諮詢;還有全體公 民參加的公民大會,名義上是最高權力機構,實際上則受貴族議會 支配。 黑暗時代後期,小亞細亞的希臘社會開始出現「城邦」(Polis ), 並擴散到希臘本土。希臘地形崎嶇、破碎,部族林立,適於小國寡 民政體的發展。城邦大都由一有防禦功能的衛城(Acropolis )和周 圍農村組成。村民帄時耕農,有外敵時進入衛城避難。 配合城邦防衛之需,希臘發展出「重裝步兵方陣」(Hoplite Phalanx )。重裝步兵方陣強調集體力量的發揮,士兵除了體魄強健 與勇氣過人外,更需要嚴守紀律,而非表現個人英雄主義。城邦是一個親族共却體,公民有共却血緣,崇拜共却的神,編入却一隊伍 戰鬥。在步兵方陣中,公民體現了生命共却體的意義。 圖1-34 古希臘重裝步兵陶畫 西元前1500年時陶瓶繪畫,生動描繪出兩名重裝步兵面對面交手之景況

(二)斯巴達與雅典 西元前八世紀初,希臘因人口激增,土地不足,發生社會危機。 不却城邦採取不却方式因應,結果導致不却的社會、政治發展,雅 典(Athen)與斯巴達(Sparta)是兩個重要典型。 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Peloponnese)半島東南部,是個農業城邦。面對經濟危機,斯巴達採對外擴張策略。西元前720年,斯巴 達入侵美西尼亞(Messenia ),強奪其土地,又將其人民降為農奴, 幫斯巴達人耕作。斯巴達人則變成地主階層,專門負責作戰,利用 農奴為其耕作。但是農奴在斯巴達人口中占多數,隨時有叛變的疑 慮。為了加強控制,斯巴達把全部公民都訓練成戰士,編入軍隊。 整個城邦猶如一個大軍營,是個典型的軍國主義國家。 雅典則採取不却的發展途徑。為了解決經濟難題,雅典政府一方面鼓勵人民到海外建立殖民地,以疏解人口壓力;另一方面則鼓 勵國內農民改植經濟作物,如橄欖、葡萄等,再以高價值的橄欖油 與葡萄酒跟其殖民地交換糧食。這一個政策疏解了人口壓力,也使 雅典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工商業的發達造尌一批富有的階層, 他們對土地貴族的寡頭壟斷日漸不滿。 圖1-35 雅典衛城

欧洲古代史

欧洲古代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 1、古埃及典型的牌楼门立面 古希腊 2、试绘图分析雅典卫城伊瑞克提翁神庙设计的特点及其创作成就 ①位于帕提农神庙之北,根据地形高低起伏和功能需要,运用不对称构图手法,成功的突破了神庙建筑一贯对称的 格式,成为一个特例。伊瑞克先神庙各个立面变化很大,但构图完整均衡,而且各立面之间相互呼应,交接妥善。 ②伊瑞克先神庙以小巧、精致生动的造型与帕提农神庙的庞大、粗壮、有力的体量形成对比,它不仅反衬了帕提农 神庙的庄重雄伟,也表现了神庙本身的精巧秀丽。 ③伊瑞克先神庙是古典盛期爱奥尼柱式的代表性作品。 ④整座建筑以白色云石建成,柱头、花饰、线脚、雕饰精细,表现了古希腊建筑高超的技艺。 ⑤柱廊是外部艺术处理的重点:a、使神庙的四个面连续统一,体现庙宇在周围建筑中的重要性;b、造成虚实变化, 光影变化,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c、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3、试论述雅典卫城的历史背景、布局、经验手法、单体成就及其可资借鉴之处。 (1卫城建在雅典城西南的一个陡峭的山岗平台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群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 (2卫城的主要建筑物包括帕提农神庙、依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以及卫城中心的雅典娜帕提农雕像,卫城南坡是平民的群众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敞廊等。 (3 ①布置自由,充分利用地形 既考虑从卫城四周看上去都是完整的艺术效果,又考虑置身其中的感觉。布局与祭祀雅典娜的仪典密切相 关,采用逐步展开,均衡对比,重点突出的手法。 ②根据使用功能进行流线设计 a、考虑山下游行队伍的观赏视角,建筑物大都沿台地周边布置; b、照顾山上认得观赏视点,建筑物不是机械的平行或对称布置,而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将最好的角度 朝向人群; c、尤其是胜利神庙,雅典娜像的设计,考虑了人们的心理活动,利用建筑群体间的均衡,形成完整统一的 外部空间形象; ③整体与个性的统一 卫城上的建筑有形制和大小的变化,柱式也不相同,每个建筑都有个性,但整个建筑群很统一。 具体手法是: a、帕提农神庙是中心,位置最高,体量最大,形制最隆重,装饰最华丽; b、雅典娜像以垂直体量把周围分散的建筑的统一起来; c、所有建筑都用白色大理石砌筑; ④总而言之,就卫城的整体布局而言,既考虑了山势和仪典程序,又考虑了人们对建筑空间及其形体的艺术 感受,自由错落的布置各种形制不一,体量各异的建筑和大量有助于人们情感迸发的雕刻,弱化了轴线关系。 因此卫城成为古典建筑中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其成功的实例。 (4 ①、帕提农神庙 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为歌颂雅典战胜波斯的侵略者的胜利而建。设计者为伊克梯诺和卡里克拉特。 :是希腊神庙中最典型的——长方形平面的列柱围廊式。建在一个三级台基之上,两坡顶,东西两 端形成三角形山花,此形式被认为是古典建筑风格的基本形式。

西方古典文化

西方古典文化 目录 西方古典文化- 希腊神话 西方古典文化- 希腊戏剧 西方古典文化- 历史名著 西方古典文化- 著名的科学家 西方古典文化- 建筑和雕塑 西方古典文化- 拉丁语 西方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的特征 西方古典文化- 古典文化的传承 西方学术界通常将古代希腊、罗马称之为古典时代或古典世界,并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界定为古典文化。“古典”一词源于拉丁文classicus,意思是“第一流的”、“最上乘的”。实际上,当罗马人在全面吸收古希腊文化时就曾赋予它以典范的含义。因此,所谓的西方古典文化便是由希腊人开创在罗马人那里得到发扬光大的一种文化传统或文化体系,它以其典范楷模和启迪之功而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西方古典文化- 希腊神话 古希腊人创作许许多多神话和传说,仅是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就有845 人,这是世界其他地区所少有的。古罗马的神话大源原于希腊,只是将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改成罗马、古希腊神话和传说,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链,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西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荷马史诗》中。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个部分。神的故事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 相传古希腊有奥林匹斯十二大神:宙斯——众神之主,赫拉——天后,波塞冬——海神,哈得斯——冥王,雅典娜——智慧女神,阿波罗——射术、艺术即光明神,阿尔忒弥斯——助产、狩猎与月亮女神,阿佛洛狄忒——美与爱女神,阿瑞斯——战神,赫菲斯托斯——火与工匠之神,赫尔墨斯——诸神的传令官,德墨忒尔——农事和丰产女神,狄俄尼索斯——酒神(经炉灶女神赫斯提让位)。他们掌管自然和生活的各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科目:高二历史备课人:廖树浩授课时间:第三周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这节课内容繁多,首先要了解本专题的基本线索和结构,把握古代科技发生发展的特征和特点。然后在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探究其对我国及世界产生的多方面影响。从而形成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对古代科技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部分细节不清晰,尚未形成整体认识,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掌握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基础知识。 2. 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发展会带来积极作用。 3. 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意识。 2.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让学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思想,得出缺乏理论概括的结论,并深思近代中国的落后原因。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 (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手段 收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资料,引导对其进行整理和置疑。通过合作或独立学习,提出问题,并运用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掌握“是什么”的基础上,探究“为什么是”,“怎么是的”,“是又如何”的问题。逐层深入,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概括、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教学过程: 1、导入:可设问:你能列举出哪些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将课前 收集整理的资料相互交流。 学做思一、 学生阅读教材,并填相关表格。 四大发明的完成过程和外传概况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中文摘要:古代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同时推动着社会制度、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不一样的东西方文化都对人类做出了贡献。 关键字:东西方、文化、发展、推动 1、古代东西方文化特点 1.1、古代东方文化特点 东方文化是指世界东方即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它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属于共性的特点:第一,怀旧情感浓重。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比较重视的。古代东方先民直观思维的遗风,很容易使人们把远古初民与想象中的神明连结到一起,并加以理想的描绘,涂上一层神圣、贤明的光圈。第二,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第三,神秘主义色彩浓郁。这种神秘主义贯穿在东方人对神人之际、天人之际、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它通过非常规的认识途径来昭示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提示人生真谛,它们对于直观和体悟的过分强调,往往使人们从感觉出发而最终又摆脱感觉经验。尽管这样,神秘主义还是从负面反衬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理想,而且,只要社会尚未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人类受到社会变化的压力,自然有一种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获取理想的补偿。第四,重感悟而轻理性。在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东方世界,流行着创世说、启示真理说、灵魂不死说等非理性主义产物,是通过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而获得的一种认识。 1.2、古代西方文化特点 1.2.1、民主与法制精神 古希腊人所创设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典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文化成就之一。而雅典的的民主政治制度则是其中的楷模。在雅典,公民民主制达到了极致。一切官职均由选举和抽签产生,权力的世袭、垄断和特权制得以废除。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古代世界发展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民主形式。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必然要求健全的法制,而法制则会保证民主政治得以顺利实施。希罗多德早就体会到了其真义。他借别人之口宣传民主政治的首要优点在于“它的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演讲中更具体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他讲道:“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罗马共和时代也曾实行过民主政治,虽然日后的罗马走向了帝制的道路,但民主体制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却一直贯穿其中。在帝国时代,帝国范围内罗马公民权的扩大和统一,以及遍及帝国境内的自治城市的繁荣不仅使民主政治得以延续,而且还对古典传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正如论者所言:“古典文化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中外古代桥梁文化的比较 关于世界第一座桥的建造,今天已经无法推想,但是从许多残迹遗址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古代桥梁的大致分布形态。世界上每种桥梁都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蜕变,而且几乎每种桥梁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至今。总体来看,古代桥梁大约可分为七种,分别是浮桥、栈道、悬桥、木桥、石柱石梁桥、悬臂木梁桥和石拱桥等。其中,栈道和悬臂木梁桥在西方并不多见。西方的古代桥梁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希腊罗马等地,还包括瑞典、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些国家。而中国的古桥则多建于川河星罗棋布的南方水乡,如绍兴苏杭等沿海之地。 古代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因其跨越的区域过于辽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也不尽相同。久而久之,地域、民族和人文的差异从各个层面上影响了当地的桥梁建筑。进一步地,桥梁背后所折射的文化也呈现出各自的形态。这种明显度主要表现在中外的古代桥梁文化上。 建造的目的 有河的地方就有桥,这句俗语向我们揭示了河与桥二者之间的关系——河是桥诞生的摇篮。而事实并不尽如此,但

凡哪里需要跨越,哪里就有桥存在的合理性。这一跨越,也正是人类克服自然伟力的体现。所以人们建造桥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生活交通和军事交通),并借以消除空间距离的不可逾越。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生动描述蜀道艰险巴蜀闭塞,为改善人们生活,付巨大代价建成了栈道。早在马其顿时代,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又侵入印度。在印度河作战失利,被迫撤退。当时用皮筏内塞草成浮筒,用时联在一起,以便输送撤退的军队。可见某种程度上,战争发展了军用桥。 然而,古代桥梁的修建并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军事上的便利。从一些文献史料的记载上看,古人建桥有时是另有别用。我们知道,古代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人们对外界的自然现象不能科学客观地认识。所以每当洪水泛滥、大潮来袭之时,古人总把原因归结到鬼神上。于是人们开始建桥,有的是为了祭神,有的则是为了祛鬼。这一点在中国颇为常见。例如广东陆丰就有一座桥取名为迎仙桥的。在东海镇,横跨东海,是陆丰县城连贯新旧墟的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宝佑二年(1524),其时为十三洞木桥。据《陆

西方古典文化

第7课西方古典文化 1、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罗马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高峰。 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希腊罗马文化创造了物质条件。 3、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对世界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希腊剧作家,学者亚里士多德,罗马史学,拉丁语 [导入] 在借鉴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和想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罗马人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把它广为传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7课西方古典文化。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新课] 一、希腊神话--《荷马史诗》 1.古希腊神话由什么组成?古希腊人创作许许多多神话和传说,仅是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就有845人,这是世界其他地区所少有的。古罗马的神话原于希腊,只是将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名字改成罗马、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是什么时候创作的?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和认识能力极端低下,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如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人们总以为有什么神在左右着。因此,就产生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当时人们无力征服自然,往往产生幻想,总想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帮助人们。如果有哪个人特别有本事,大家也就把他神化了。 古希腊神话的内容,主要是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组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每个神都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职务有分工,就是多了一个法力无边,如课本第38页表格中,宙斯,是想像中的最高天神身体很健壮,很威严,像皇帝、国王,能呼风唤雨,统治万民。宙斯

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希腊人都以宙斯为最高天神,每四年开一次奥林匹亚赛会纪念他,今天的奥运会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2.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是什么?许多希腊神话中,《荷马史诗》非常突出,它是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全篇有27000行诗句。作者是谁?相传这史诗是一位瞎了眼睛的诗人荷马创作的。实际上是经过几百年口耳相传到盲诗人荷马,最后整理定型。是神话,为什么叫史诗?因为《荷马史诗》虽然叙述很多神话,但内容有反映公元前11一9世纪希腊氏族公社末期的历史传说。即使神话,其间也有被奉为神的英雄的故事。也就是说古希腊神话,随着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神话中传说的成分大大增加了。它是后世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希腊社会重要的文字材料。 《荷马史诗》的具体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叙事诗。描写的都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在今土耳其西北查纳卡累省)的故事。(回忆第5课讲的特洛尹木马计,以说明非神话,而是史诗,但木马计不在荷马史诗内叙述)《伊利亚特》意思是“伊利昂”的故事,伊利昂是古希腊人对特洛伊的称呼。这篇史诗描写了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第十个年头的情景。《奥德赛》意思是,奥德赛的故事。描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足智多谋的希腊英雄、伊大卡(在爱奥尼亚群岛)国王奥德赛回乡途中,历险十年,最后和忠贞的妻子团聚的故事。 古罗马的神话是怎么创作?就是将古希腊的神,改名一下,就成了古罗马的神。如:“维纳斯”是古希腊爱情女神阿弗洛狄特。 3.古罗马人在史诗方面有哪些成就呢?相传是罗马人维吉尔写的,内容是模仿《荷马史诗》的主要情节,但变成古罗马祖先的开创史。 二、希腊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古希腊的许多剧作家里,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分最为著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将神话普罗米修斯改编成一部“悲剧”。说是大地的女神盖亚有个孙子名叫普罗米修斯,为人正直,见义勇为,不畏淫威,反对最高天神宙斯的暴虐。宙斯将人间的火收走了,给人类无限的灾难。普罗米修斯从奥林匹斯山偷了天火给人间,并教人使用火。宙斯将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折磨他,让老鹰天天吸他的肝脏。后来有个英雄放箭射死老鹰,普罗米修斯才得救。希腊为纪念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举行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