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掺配煤燃烧经验介绍

掺配煤燃烧经验介绍

掺配煤燃烧经验介绍
掺配煤燃烧经验介绍

掺配煤燃烧方案与稳燃措施

1.前言

淮南洛河发电厂现装机四台300MW汽轮发电机组,所配锅炉均为上海锅炉厂制造的1025T/H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燃煤、露天、强制循环汽包炉,燃烧方式为四角切圆燃烧(#1、2炉为原1000T/HUP型双炉膛直流改造成强制循环汽包炉,燃烧方式为双切圆燃烧),每台锅炉配置四组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制粉系统,设计燃用煤种为淮南原煤,其可燃基挥发份为33.8%,低位发热量19228 kj/kg。

近年来,由于燃煤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市场,煤炭供应紧张,发电厂已不可能燃用单一设计煤种,在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以设计煤种为基础,同时配用劣质煤种的混配燃烧,已成必然。由于不同煤种的组成和特性不同,从原煤掺配,煤粉磨制到燃烧过程,都与燃用单一设计煤种有较大差异,它并不是几个煤种的简单叠加,如果配煤得当,提高制粉设备、燃烧设备的可靠性,强化锅炉燃烧调整,则可以保证锅炉燃烧稳定,降低发电厂燃料成本。洛河发电厂每年消耗原煤总量400万吨,其中1/3为非设计煤种,如果配烧不当,将会引起锅炉效率降低,受热面结焦积灰严重,锅炉达不到额定出力,燃烧不稳定,甚至发生熄火停炉事故。可见,制定不同煤种的科学配烧方案和强化锅炉稳定燃烧的措施,对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意义重大。

2.我厂燃用的劣质煤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近年来,我厂燃用的设计煤种——淮南原煤占全厂燃煤总量的2/3,其余的要自筹煤源,而自筹煤源煤种较杂,有淮南地方小矿煤,有外省及省内其它矿的煤,这些煤挥发份低、灰份大、矸石多,煤质难以保证,对锅炉稳定运行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 挥发份低。挥发份是煤粉着火、稳定燃烧的重要指标,挥发份低,则煤粉的着火温度高,进入炉膛后的着火点推迟,降低了燃烧的稳定性,增加了燃烬的难度,小矿煤炭的挥发份一般在12~16%,远低于设计值,若大量同时燃用该煤种,将会给锅炉稳定燃烧造成较大隐患。

2.2 热值低。我厂配用劣质煤的低位热值在16500kj/kg左右,其灰分含量高,固定碳含量低,煤粉着火及燃烧困难,燃煤耗量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升高,锅炉减温水用量增加,尤其是再热汽减温水量。严重时所有给粉机转速达上限,锅炉仍达不到额定出力。#1、2炉因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较大,在环境温度稍高时若燃用较多劣质煤,则造成引风机出力不足,锅炉不得不低氧燃烧,既威胁燃烧的安全,又使引风机耗电率增加。

燃煤量的增加,又使磨煤机的制粉压力增大,尤其是煤潮时,原煤过粘,极易造成原煤管、给煤机积煤,磨煤机堵塞,在连续阴雨天气,我厂曾组织近40人的临时队伍,协助运行人员清理、疏通制粉系统,运行维护量大。飞灰量的增加,使锅炉炉膛、水平烟道、尾部烟道受热面积灰、磨损加剧,需增加对受热面的吹灰次数和受热面防磨检查次数。

2.3矸石多。煤中矸石多,煤粉磨制困难,磨煤机钢球耗量增大,制粉能力下降,制粉能耗增大,煤粉仓粉位较难维持,严重时机组不得不降低负荷运行。为提高制粉出力,使得制粉出力能满足锅炉负荷的需要,采用增加磨煤机内通风量,但通风量增加造成煤粉细度降低,煤粉着火和燃烬困难,锅炉排烟温度升高,效率降低,机组煤耗增大,经济性降低。

2.4安全隐患大。综上所述,如果劣质煤种用量过多,势必给锅炉燃烧稳定、机组负荷及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我厂曾因短时煤源紧张,被迫较多燃用劣质煤,而发生了因燃煤热值低,给粉机出力达上限,而锅炉蒸发量不能满足机组带满负荷的需要;也发生过制粉出力低而不得不短时降低负荷运行。因此,制订科学的劣质煤配煤方案和相应地稳定燃烧技术措施,是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

3.制定配煤方案

针对劣质煤供应情况,我们从煤场管理入手,制定了切实可行地输煤配烧方案,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科学地完善并采取相应的强化燃烧措施,使之能够适应劣质煤的稳定燃烧。

3.1 煤场管理办法

⑴我厂共有四个煤场,#1、2煤场为露天煤场,#3、4煤场带有煤棚,四个煤场储煤量共约14万吨。为充分利用煤场的调节作用,四个煤场分别存放不同煤料,其中#1煤场全部存放劣质煤,西半部堆放淮南地方小矿劣质煤,东半部存放外省及省内其它矿的劣质煤。#2、3、4煤场全部堆放淮南矿务局的优质煤,带煤棚的#3、4煤场主要存优质干煤,为雨天或火车来煤较潮时,为锅炉提供可靠煤质。

⑵来煤进厂后,根据煤炭来源地、入厂煤质化验结果,及目测及手感等经验判断,将不同煤种分别存入指定煤场。

⑶煤场每月盘点一次,了解各种煤质的存煤数量,便于科学调度。

3.2 输煤及配烧方案

⑴配烧原则:长期配烧,避免大量燃用劣质煤。#1~4炉的A、B、D煤仓上设计煤种,C仓配烧劣质煤,为保证劣质煤的用量,机组负荷在220MW以上时,C层给粉机转速高于其它层给粉机转速,低负荷运行时适当降低C层给粉机转速。

⑵向煤仓上煤时,由一条皮带专门输送劣质煤至四台炉的C仓,另一条皮带输送优

质煤,避免同一条皮带上煤时可能将劣质煤混入其它煤仓。

⑶当四台炉的C仓进满劣质煤后(或机组因其它原因不能配烧劣质煤时),而火车来的劣质煤又很多的情况下,则将劣质煤转入指定的#1煤场存放。

⑷当火车来煤较潮时,向锅炉输煤采用双系统皮带运行的输煤方式,将潮煤和干煤棚的煤按1:1或1:2的比例通过犁煤器混合输送到同一原煤仓。

⑸当班值长根据每台机组运行状况、预计负荷等,可临时改变配煤方案,如机组长时间满负荷运行,燃烧或制粉设备故障、消缺时,则不配、少配劣质煤或分时段配烧劣质煤。

⑹向锅炉输送煤种和数量提前告知机组运行人员,同时加强对入炉煤的采质和化验工作,保证煤质化验报告准确,并及时录入MIS系统,供运行人员查看。

4. 完善锅炉稳定燃烧和防磨措施

⑴保证炉内良好的空气动力工况和四角燃烧器风粉分配均匀。在机组小修中,完善了四台炉一、二次风速在线检测装置,对#2、3、4炉燃烧器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试验,对有贴边现象的#2炉#2、3、5角燃烧器安装角度进行了适当校正,同时调整了二次风箱大风门开度。机组运行后又对四台炉的一次风速进行了热态调平标定,同时规定每班对各二次风、周界风挡板开度检查校对一次,确保四角同层一、二次风档板开度一致,位置正确,配比均匀。四角给粉机保持同时运行,不采用停一、二台给粉机的燃烧调节方法。

⑵提高煤粉气流着火的稳定性。将配烧劣质煤的C层一次风速控制值比设计值降低2~4m/s,以保持与其它层相同的着火点,在DCS系统中增加了一次风速低报警功能,便于及时冲洗一次风管,防止低风速引起一次风管堵塞。

为保持较佳的煤粉浓度,有利于煤粉着火、燃烧,每层给粉机转速控制在最高转速的40~80%,偏离此范围,则进行切、投层给粉机。

提高配烧劣质煤的C制粉系统煤粉细度,每周两次分析煤粉细度参数,我厂采用的是乏气送粉方式,为保持一次风速的稳定,运行中使用磨煤机乏气再循环来改变磨煤机内通风量,同时辅助调节粗粉分离器折向门和粗细筒位置,确保煤粉细度在要求范围内。

⑶发挥煤粉浓淡分离装置的最佳效益。浓淡分离装置将进入炉膛的煤粉气流分离为浓相和淡相,向火侧的浓相有利于煤粉着火,背火侧的淡相可防止煤粉冲刷水冷壁,浓淡分离装置的切向角度是保证浓淡分离效果的关键。通过检查、校对,发现#2炉32只浓淡分离器有11只切向板角度发生了偏移,#1炉有5只,在小修中全部进行了校正。

⑷加强煤粉仓管理,确保给粉机下粉连续、均匀。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煤粉仓若管理不善,煤粉发生结块或粉位较低(0.5~1米)时,易造成给粉机下粉不连续、不均匀,

威胁锅炉燃烧的稳定。为此我们制定了“煤粉仓管理制度”,规定正常情况下,各粉仓粉位不低于1米;每天对四个粉仓中的一个进行一次有效降粉,降粉时最低粉位降到0米,以破坏松散的粉块;机组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时,停用的给粉机进行定期切换;严格按规定开关粉仓吸潮阀,保持吸潮管道的通畅,防止水蒸汽长时间滞留煤粉仓产生凝结造成煤粉结块,有效地防止了煤粉的结块。

⑸保持稳燃油枪的可靠性。每日白班对稳燃油枪进行试投,确保进、退自如,油枪畅通;每周对油枪雾化片进行检查,保证其良好地雾化效果。对没有硬手操的#1、2炉,在CRT主要画面中增加了“紧急投油”软按钮,以提高紧急情况下投油稳燃的快速性。如今年三月十八日,#2炉燃烧不稳定,二十四台给粉机中有近半数的给粉机跳闸,运行人员使用“紧急投油”功能快速投入一层油枪,确保了锅炉不熄火。

⑹提高燃用劣质煤时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炉膛火焰中心。改二次风均等配风为略呈倒塔配风,开大燃烬风门开度,#3、4炉燃烧器摆角向下稍调,以稳定炉膛出口烟温。

②增加受热面吹灰次数。受热面吹灰频率改为每日一次,增加水冷壁吹灰器吹灰台数,减轻水冷壁、低温过热器、省煤器的积灰程度,增加锅炉蒸发量,从而减少减温水量,同时降低排烟温度。

③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对尾部受热面——低温过热器、省煤器进行防磨检查,防止防磨瓦失效和受热面管排散开,并消除烟气走廊,对省煤器管喷涂新型耐磨材料,防止发生受热面因磨损而爆漏。

5.结束语

通过对煤场的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煤场对不同煤质分区域存放的有利条件,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煤场的燃煤质量,严格执行配煤和输煤方案,加强对锅炉燃烧设备的维护、调整,发挥燃烧设备的最佳效能,提高运行人员燃烧调整的技能,使劣质煤配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我厂配烧劣质煤工作进展顺利,自去年实施该方案后,未发生燃烧不稳定、机组限制负荷等异常情况。事实证明,只要做到优化配制、混合掺烧,就能够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就能够达到机组稳发、满发、节能降耗之目的。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总则 本准入条件适用于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精制生产企业。 (一)炼焦包含常规焦炉、热回收焦炉、半焦(兰炭)炭化炉三种生产工艺。 1.常规焦炉是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 2.热回收焦炉是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尾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焦炉结构形式分立式和卧式。 3.半焦(兰炭)炭化炉(以下称“半焦炉”)是指将原料煤中低温干馏成半焦(兰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二)焦炉煤气制甲醇是指以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装置。 (三)煤焦油加工是指以常规焦炉生产的高温煤焦油或半焦炉生产的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蒸馏方法生产酚、萘、洗油、蒽、煤焦油沥青等化工产品的装置。 (四)苯精制是指以炼焦煤化工产品粗苯或轻苯为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装置。 二、生产布局 (一)新(改、扩)建焦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二)炼焦项目建设应根据当地资源、能源状况,以及环境容量、市场需求情况,落实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 (三)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河流两岸、高速公路两旁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企业。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焦化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配煤炼焦工艺

配煤炼焦工艺 配煤的目的与意义 高炉焦和铸造焦等要求灰分低、含硫少、强大、各向民性程度高。在室式炼焦条件下,单种煤(焦煤除外)炼焦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各国煤炭资源也无法满足单种煤炼焦的需求,中国煤炭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煤种和储量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必采用配煤炼焦。所谓配煤就是将两种以上的单种煤料,按适当比例均匀配合,以求制得各种用途所要求的焦炭质量。采用配煤炼焦,既可保证焦炭质量符合要求,又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同进增加炼焦化学产品产量。配煤方案的制定是焦化厂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焦化厂规划设计的基础,在确定配煤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配合煤性质与本厂煤预处理工艺及炼焦条件相适应,焦炭质量按品种要求达到规定指标。符合本地区煤炭资源条件,有利扩大炼焦煤源。 有利增加炼焦化学产品;防止炭化室中煤料结焦过程产生的侧膨胀压力超过炉墙极限负荷,避免推焦困难。 缩短煤源平均运距,便于调配车皮,避免煤车对流,在特殊情况下有一定调节余地。 来煤数量和质量稳定,最终达到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焦炭的同时,使企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不同品种焦炭对配合煤的质量指标要求 不同用途的焦炭,对配煤的质量指标要求不同,为保证炼出质量合格的焦炭,必须保证配煤的质量。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配煤方案是以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四种煤为基础煤按照一定比例配合确定的。但由于中国炼焦煤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可能在所有地区满足四种煤配合的原则,因而开发了各种配煤技术如用配煤质量指标确定配煤方案。在进行炼焦配煤操作时,对配合煤的主要质量指标要求包括:化学成分指标即灰分、硫分和磷含量,工艺性质指标即煤化度和黏结性,煤岩组分指标和工艺条件指标即水分、细度、堆密度等。 炼焦基本工艺参数: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企业核心技术是与产品关键部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本文作者基于核心技术观点,分析了我国企业DVD产品受制于国外大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没有抓住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基础研发(R&D)投入严重不足,对人才重视不够,企业专利意识不强,以及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等。指出中国制造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必须要重视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通过引进与自主开发,建立技术联盟等措施来加快中国企业核心技术的前进步伐。 一、核心技术的内涵 核心技术是与产品关键部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即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技术诀窍、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例如,对于空调器、电冰箱等制冷类产品来说,压缩机制造技术就是核心技术;对于彩电、显像管来说,电路技术就是核心技术;对于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来说,发动机技术就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决定的关键零部件的水平决定了产品整体性能。对于一个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获得超额利润。核心技术之外的技术通称为外围技术。外围技术也是重要的,但由于它相对容易获得,企业在此难以拉开差距,因而核心技术的竞争就成了企业比拼技术实力的主战场[2]。中国制造业一直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担忧。尽管有些企业的规模可观,但由于种种核心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中国企业恐怕难以摆脱只能赚取低附加值利润,并且发展受制于人的命运。我国加入WTO之后,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局面只能会越来越严重。2002年我国发生的“DVD专利事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DVD专利事件”的背景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DVD生产大国。我国DVD市场已趋于成熟,产品质量和形象与国际名牌已不相上下,而低价优势对日本等国外同类产品构成强有力的威胁。在国内市场,洋品牌DVD也一直进不了市场前五位。而国产DVD的出口规模却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外技术开发商以中国DVD企业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为由,要求中国DVD生产企业交纳专利费。国外厂商的这些举动的实质是要利用“专利技术”这个杀手锏,来“封锁”中国的DVD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02年3月份,6C联盟(由东芝、三菱、日立、松下、JVC、时代华纳六大技术开发商组成)两次向国内DVD生产企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2002年3月31日前国内DVD生产企业与6C联盟达成专利费交纳协议,否则将提起诉讼。这一事件的出现,预示着中外DVD巨头的矛盾趋向激化,而这种矛盾其实由来已久。 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国内DVD生产企业支付专利费看来是大势所趋。现在的主要焦点是尽量将专利费降到合理的额度。据悉,6C开出的条件是专利费按产品单价的20%收取,每台约为20美元。但中方企业认为太高,无法接受,这也是谈判一直僵持而无结果的主要原因。另外从何时开始收起也

沙钢配煤专家系统介绍

沙钢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杜屏1 吕青青1 周俊兰1 白新革2 钱如刚2 任华伟2 为了稳定沙钢集团焦炭质量,保证高炉顺产,并且平衡焦炭质量与焦化副产品收益之间的比例,实现焦化厂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沙钢钢铁研究院根据沙钢焦化厂对焦炭的质量要求,结合焦化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开发出既能保证焦炭质量,又同时使焦化副产品收益达到最大化的配煤专家系统。该系统集合了煤炭数据采集、焦炭质量预测、焦化副产品预测、优化配煤和配煤结果检验五大功能。实现了沙钢焦化厂焦炭生产的高质、稳产、低成本的长远控制。 1 焦炭强度回归 该系统可以自动收集1#~8#焦炉的配合煤指标和焦炭强度指标,自动建立焦炭强度指标和配合煤指标间的回归关系。在建立回归方程过程中,该系统被引入了常规焦炭质量预测方程所从未使用的Xi 指标,并使用了牛顿迭代,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大大提高了预测方程的准确性。 1.1 焦炭回归方程的建立 1.1.1建立焦炭冷强度M40、M10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通过引入Xi (i=1,2,3,4,5)指标,M 40的相关系数r=0.77,标准方差σ=0.36,M10的相关系数r=0.79,标准方差σ=0.22。 图1 M 40、M 10回归结果(有效数据点n=79) (相关系数r=0.77,标准方差σ=0.36) (相关系数r=0.79,标准方差σ=0.22) 1.1.2建立焦炭热态性能CSR 、CRI 回归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CSR 的相关系数r=0.73,标准方差σ=0.79,CRI 的相关系数r=0.65,标准方差σ=0.88。 ),,,,,,(10543212Y Y Y Y Y G ash f M =),,,,,,(40543211X X X X X G ash f M =),,,,,,(5 43213X X X X X G ash f CSR =) ,,,,,,(6543214Y Y Y Y Y Y ash f CRI =

配煤理论

配煤理论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换性配煤原理 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Collin在400℃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国内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保庆等利用10g固定床反应器研究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塑料添加量不超过5%时,煤气产率增加,焦油收率提高,焦油中脂肪烃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显增加,而半焦性质基本不受影响。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不断发展和普及化,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视程度也越发增加。面对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庞大的用电量,电力电子技术为我国当代电力生产供应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配电、输电功能给予了支持。电力电子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它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手段,它将各种能源高效率地换成为高质量的电能,将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相融合的有效技术途径。同时,还是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执行当前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实现低碳经济的基本国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电子的诞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第一只晶闸管问世,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 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与电力电子器件制造工艺改进,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机电一体化领域竞争最激烈的阵地,各个发达国家均在这一领域注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进入高科技行业,就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研究而言,目前日本、美国及法国、荷兰、丹麦等西欧国家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在这些国家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开发完善,促进电力电子技术向着高频化迈进,实现用电设备的高效节能,为真正实现工控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也为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拓展创新描绘了广阔的前景。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是我国实现强国强军梦想的重要阶段。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必须认真贯彻我国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基本国策。电力电子是实现上述基本国策的关键技术,和实现小康社会、强国强军紧密相连,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和产业已成为我国科技、经济和国防的当务之急。发展我国的电力电子技术及产业,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即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从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开始,逐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同时,要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市场推广相结合,以加快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使我国电力电子产业和器件制造技术、产品设计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使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产业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和发展,满足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

煤的焦化工艺

煤炭焦化工艺 煤炭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挥发分、粘结性和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选择炼焦作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 产品和用途 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1)焦炭。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3)煤气和化学产品。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 煤焦化工艺 焦化厂主要生产车间: 备煤车间(煤仓、配煤室、粉碎机室、皮带机运输系统、煤制样室)

自动化产品中英文名称对照大全

1.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cement element analyzer 2.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coal analyzer 3.中子活化煤质旁线分析仪 By-pass neutron activation coal analyzer 4.中子活化烧结料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sinter element analyzer 5.中子活化铝土矿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bauxite element analyzer 6.实验室中子活化固态物料元素分析仪 Laboratory neutron activation solid material element analyzer 7.实验室中子活化液态物料元素分析仪 Laboratory neutron activation liquid material element analyzer 8.X荧光在线多元素分析仪系类产品 Online X-ray fluorescence multi-element analyzer series products 9.便携式X荧光分析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analyzer 10.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系类产品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series products 11.在线核磁共振分析仪 Onlin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zer

优化配煤技术在谢尔煤气化工艺中的研究介绍

优化配煤技术在谢尔煤气化工艺中的研究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型化肥装置,其化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逐渐由盈利转为亏损。要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调整化肥原料结构。相对来说,我国油气资源少,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代油就成为必然选择。 Shell 煤气化工艺(SCGP)是一种洁净的煤气化技术,以干煤粉为原料、纯氧和水蒸汽为气化剂,液态排渣,属加压气流床气化。气化炉内采用水冷壁结构,反应温度在1400~1700℃,因而对煤质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Shell气化法从技术上讲,对原料煤种的适应范围很广,可以气化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及石油焦在内的多个煤种,对煤的活性几乎没有要求,对煤的粘结性、含水量、含灰量均不敏感,灰熔点高的煤也能气化(灰熔点大于1400℃的煤加助熔剂)。Shell气化效率、碳转化率均较高,氧耗较低,在选择煤气化方法时,Shell 法受到了多数人的重视和欢迎,选用Shell 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煤的组成比较复杂,性质差别很大,从技术和经济两种角度考虑,煤的灰熔点、灰渣的粘温特性、煤的活性等指标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灰熔点、灰渣的粘温特性、灰渣流动控制等问题对气化过程操作影响巨大,煤的灰熔点和粘温特性仍是加压干粉气化法选择原料的主要条件。 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源紧张,煤价上扬,煤质不稳,随着Shell煤气化技术在中石化为主“油改煤”项目中的建成投产,中石化多套Shell煤气化工艺都将面临煤源紧张,煤质不稳,灰分高和灰熔点高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为保证中石化“油改煤”项目能经济、可靠和安全运行,必须重视Shell 煤气化配煤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针对这种情况,于2005年~2006年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优化配煤技术和采用新型助熔剂,可以拓宽Shell气化煤种,降低原料煤成本,有效利用当地煤源,可有效降低原设计助熔剂(石灰石)的加量(最低可使之减少至煤基2%),降低煤灰熔点,改善灰渣流动特性,提高煤的活性、可磨性指数,对解决煤质不稳,煤源紧张,改善运行条件,减少设备故障,增加气化效率、合成氨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配煤炼焦

配煤炼焦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一、煤的形成 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矿物养料,因此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这些落群生长的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地壳不断的变动,使有些落群生长的植物随着地壳下沉,后来慢慢地被水淹没,或者被山石覆盖。在多水缺氧的情况下,堆积在水中的植物残骸受一种“厌氧细菌”(不靠空气而靠夺取植物遗体里的养份而生成的微生物)的作用,脱去不稳定的含氧物质(一般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除去),使残留物的氧和氢的含量减少,碳含量相对增高。与此同时,植物残骸还受到其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腐植酸及沥青类物质。这种既合有植物残骸未被分解的族组成部份(如根、茎、叶、树皮

等),又含有腐植酸,而且碳含量比植物残骸高、水份比较大的物质称为泥炭。在泥炭形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植物生此交替和地壳不断变动的情况。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与泥炭堆积的速度差不多,泥炭层就会不断地变厚;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比泥炭堆积的速度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泥炭层的上面就会被沙土覆盖而形成顶板,顶板越厚,泥炭受压力和地热的作用就越大。由于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泥炭中大分子缩合和构化程度提高,C/H原子比增大氢和氧含量减少,泥炭就变成了褐煤。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二、煤的分类 ? 1、腐植煤 ?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条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用途最广;残植煤是由高等植物中稳定组份(树皮、孢子、角质、树

沙钢配煤系统

沙钢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 1 1 2 2 2
吕青青 杜屏 周俊兰 白新革 钱如刚 任华伟 (1.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炼铁环境研究室,张家港 215625; 2.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宏发焦化厂,张家港 215625)
为了稳定沙钢集团焦炭质量, 保证高炉顺产, 并且平衡焦炭质量与焦化副产品收益之间 的比例, 实现焦化厂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沙钢钢铁研究院根据沙钢焦化厂对焦炭的质量要求, 结合焦化副产品的市场价格, 开发出既能保证焦炭质量, 又同时使焦化副产品收益达到最大 化的配煤专家系统。 该系统集合了煤炭数据采集、焦炭质量预测、焦化副产品预测、优化配煤和配煤结果检 验五大功能。实现了沙钢焦化厂焦炭生产的高质、稳产、低成本的长远控制。
1 焦炭强度回归
该系统可以自动收集 1#-8#焦炉的配合煤指标和焦炭强度指标,自动建立焦炭强度指标 和配合煤指标间的回归关系。 在建立回归方程过程中, 该系统被引入了常规焦炭质量预测方 程所从未使用的 Xi 指标,并使用了牛顿迭代,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大大提高了预测方 程的准确性。
1.1 焦炭回归方程的建立 1.1.1 建立焦炭冷强度 M40、M10 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M 40 = f1 (ash, G,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M 10 = f 2 (ash, G, Y1 , Y2 , Y3 , Y4 , Y5 )
图1
M40、M10 回归结果(有效数据点 n=79) (相关系数 r=0.79,标准方差 σ=0.22)
(相关系数 r=0.77,标准方差 σ=0.36)
1.1.2 建立焦炭热态性能 CSR、CRI 回归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 CSR = f 3 (ash, G,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CRI = f 4 (ash, Y1 , Y2 , Y3 , Y4 , Y5 , Y6 )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配煤炼焦基础知识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一、煤的形成 大约三十多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已经有单细胞低等植物存在了。在整个地质年代中的某些时期内,出于地球的气候温暖、潮湿,而且有丰富的矿物养料,因此植物生长得持别高大和繁茂。这些落群生长的陆生植物,构成了成煤的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地壳不断的变动,使有些落群生长的植物随着地壳下沉,后来慢慢地被水淹没,或者被山石覆盖。在多水缺氧的情况下,堆积在水中的植物残骸受一种“厌氧细菌”(不靠空气而靠夺取植物遗 体里的养份而生成的微生物)的作用,脱去不稳定的含氧物质(一般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除去),使残留物的氧和氢的含量减少,碳含量相对增高。与此同时,植物残骸还受到其他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腐植酸及沥青类物质。这种既合有植物残骸未被分解的族组成部份(如根、茎、叶、树皮等),又含有腐植酸,而且碳含量比植物残骸高、水份比较大的物质称为泥炭。在泥炭形成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植物生此交替和地壳不断变动的情况。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与泥炭堆积的速度差不多,泥炭层就会不断地变厚;如果地壳垂直下沉的速度比泥炭堆积的速度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泥炭层的上面就会被沙土覆盖而形成顶板,顶板越厚,泥炭受压力和地热的作用就越大。由于地热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泥炭中大分子缩合和构化程度提高,C/H原子比增大氢和氧含量减少,泥炭就变成了褐煤。褐煤如果继续不断地受到增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变化,褐煤就逐渐变成了烟煤或无烟煤了。 第一章煤的基础知识 二、煤的分类 ? 1、腐植煤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条件不同,自然界的煤可分为三大类,即腐植煤、残植煤和腐泥煤。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用途最广;残植煤是由高等植物中稳定组份(树皮、孢子、角质、树脂)富集而形成的;腐泥煤是由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藻类、菌类、地衣等),分布范围小,煤层厚度不大。由于腐植煤分布范围广,且煤层厚度厚,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对象,

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综述及预测

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综述及预测 范杜平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摘 要:综述了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的情况——混煤掺烧配比和混煤热解与燃烧两个主要问题。根据相应的研究文献,总结了混煤掺烧配比和混煤热解与燃烧问题研究的大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对国内近10年来研究情况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一些现象解释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混煤研究;混煤配比;热解与燃烧 随着动力配煤的开展,国内科研单位对配煤做了许多研究性的工作。为了使此课题的开展进一步得到完善,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近10年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国内在此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未解决问题,并得出国内在此方面的努力方向和一些现象解释的可能方向。 1、混煤掺烧配比问题 混煤掺烧配比的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的煤种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煤的煤质特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可磨性与单煤种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我们确定这种关系之后我们又该怎样根据实际电厂的情况对不同的煤种进行配比,配成适合电厂燃烧的混煤。 图一国内混煤掺烧配比问题研究情况 混煤掺烧配比问题在国内研究情况归纳如图一所示。由于煤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混1作者简介:范杜平(1979-),男,硕士研究生

煤的配比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对特定的电厂的实际用煤的配比问题还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煤种。但是在10余年中国内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对混煤配比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文献[1]率先地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两种不同性能煤种的混煤着火性能,燃尽特性、结渣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从而确定优化其最佳的掺混比例的问题。这是国内第一篇比较系统地利用试验研究混煤的特性,并提出一种配比的方法。文献[2]介绍了燃煤成分对电站锅炉燃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燃料成分确定燃煤最佳配比的方法;冯宝安等人[3]详细地论述了混煤应用与火电厂的作用,考虑电厂降低SO 排放的环保要求,提出了一种 2 易于电厂操作的混煤配比确定方法。浙江大学抓住这个机会对混煤配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汤龙华、周俊虎等人[4]提出非线性规划实现动力配煤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师生成功地开发了动力配煤的专家系统,并且投入了生产。在这个时候混煤配比研究的主要框架基本确定下来,图一就是根据浙江大学的专家系统的框架来描绘国内混煤配比问题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该图我们可以看出,在专家系统确定下来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 (1)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问题。浙江大学和西安交大部分研究工作者已经做了部分工作,例如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到最近的遗传算法[6][7][12][13]来研究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问题,当然这些算法也可以用到后面将要提到的约束条件模块中去。这些先进的算法比常规算法[14]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最大好处就是不依赖于混煤过程和混煤燃烧的具体模型。相反地其可以根据实际的(或者实时的)数据自动建立混煤过程的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为研究混煤的物理化学机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该部分的工作随着先进算法的出现而不断地得到改善。 (2)目标函数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把目标函数由原来的配煤得到的混煤综合性能改为满足同样发热量的条件下得到更为低廉的配煤煤种[11],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修改目标函数来满足电站燃烧过程的单项指标。例如可污染物的排放、结渣问题作为混煤配比的目标函数以便进行考核。 (3)约束条件的调整。这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而且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在众多的煤种混合过程中,煤种到底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具体的定量的关系(包括煤质特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排放性、可磨性)怎么确定,是否具有统一性?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项工作不容乐观,这归结于我们对煤燃烧的过程和煤混合过程还没有完全了解,理论上存在不足,试验也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算法来解决实际生产的部分问题,但由于其混煤过程的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出来之前,对我们

炼焦工艺基本内容

炼焦工艺 1基本组分 焦炭78%、焦炉煤气15~18%、煤焦油2.5~4.5%。 1.2焦炉煤气 氨0.25~0.4%(生产硫铵,我国为0.25%); 粗苯0.8~1%(苯、甲苯、二甲苯); 硫化物0.2~1.5%(可生产硫磺和吡啶) 1.3煤焦油精制 轻馏分:苯、甲苯、二甲苯、重苯; 酚馏分:酚、甲酚、二甲酚; 萘组分:萘、精萘、工业喹啉; 洗油组分:苯类吸收剂; 蒽油组分:提取蒽、菲、咔唑; 沥青:铺路、生产沥青油和电极沥青 2选煤的必要性 煤中的硫包括无机硫(选煤可以部分去掉)、有机硫(物理选煤不能去掉,用浮选法) 煤中还有内在矿物,成矿时混入的粘土(二氧化铝)、沙粒(二氧化硅)、硫铁矿。其中前两种可以通过粉碎、洗选除去。 外在矿物,采煤时混入的矸石。比重大,直接燃烧时为灰分,炼焦时全部留在焦炭中。选煤时除去。 水分,内在水和成矿有关,在配煤时考虑,外在水影响焦炉的操作稳定性。炼焦前需要干燥处理。 3炼焦参数 3.1炼焦阶段 干燥预热:350℃,失去水分。 焦体形成阶段:350~480℃,交连、缩聚、重排,气、固、液共熔体。有膨胀压 半焦形成阶段:480~650℃,增加了气、固相的生成,胶质固化。 焦炭形成阶段:650~1000℃,半焦不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或缩聚,产物为气体。750℃后主要是氢气。体积收缩。 3.2炼焦煤 气煤:挥发性大,收缩大,膨胀压小,2~14kPa;胶质体少,粘性差。热解350~440℃(90℃),加入便于推焦,保护炉体。 肥煤:挥发度低于气煤,收缩大,膨胀压小4.9~19.6kPa,胶质体最多,粘性最好。热解320~460℃(140℃)。 焦煤:挥发性适中,收缩量低;成焦强度大,热解390~465℃(75℃)。膨胀压很大14.7~34.3kPa。对焦炉的墙体不利。 瘦煤:挥发度最低,热解450~490℃(40℃),结焦块大,液体少,收缩量最低,粘结性差,膨胀压答19.6~78.4kPa。 3.3配煤指标 水分:8~10%。内在水和外部水总和。 灰分:10.5~11.2%(混入杂质部分),保证成焦率76%,满足高炉需要。 挥发分:18~30% 硫分:80%进入焦炭(1~1.2%),要求控制1%以下。 黏结性:胶质层最大厚度Y=16~18mm。黏结指数65~78%。 膨胀压:安全10~15kPa,选择8~15kPa。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2014年修订) 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总则 本准入条件适用于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精制生产企业。 (一)炼焦包含常规焦炉、热回收焦炉、半焦(兰炭)炭化炉三种生产工艺。 1.常规焦炉是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 2.热回收焦炉是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尾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焦炉结构形式分立式和卧式。 3.半焦(兰炭)炭化炉(以下称“半焦炉”)是指将原

料煤中低温干馏成半焦(兰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二)焦炉煤气制甲醇是指以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装置。 (三)煤焦油加工是指以常规焦炉生产的高温煤焦油或半焦炉生产的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蒸馏方法生产酚、萘、洗油、蒽、煤焦油沥青等化工产品的装置。 (四)苯精制是指以炼焦煤化工产品粗苯或轻苯为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装置。 二、生产布局 (一)新(改、扩)建焦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二)炼焦项目建设应根据当地资源、能源状况,以及环境容量、市场需求情况,落实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 (三)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 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企业核心技术是与产品关键部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即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本文作者基于核 心技术观点,分析了我国企业 DVD 产品受制于国外大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经营没有抓住价值链的 战略环节,基础研发(R&D)投入严重不足,对人才重视不够,企业专利意识不强,以及企业缺乏战略眼光 等。指出中国制造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必须要重视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通过引进与自主开发, 建立技术联盟等措施来加快中国企业核心技术的前进步伐。 一、核心技术的内涵 核心技术是与产品关键部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即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 中表现为专利、技术诀窍、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 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例如,对于空调器、电冰箱等制冷类产品来说, 压缩机制造技术就是核心技术;对于彩电、显像管来说,电路技术就是核心技术;对于汽车、摩托车等机 动车辆来说,发动机技术就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决定的关键零部件的水平决定了产品整体性能。对于一 个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获得超额利润。核心技术之外的 技术通称为外围技术。外围技术也是重要的,但由于它相对容易获得,企业在此难以拉开差距,因而核心 技术的竞争就成了企业比拼技术实力的主战场[2]。中国制造业一直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担忧。尽管有些 企业的规模可观,但由于种种核心技术掌握在外企手中,中国企业恐怕难以摆脱只能赚取低附加值利润, 并且发展受制于人的命运。我国加入 WTO 之后,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局面只能会越来越严重。2002 年 我国发生的“DVD 专利事件”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DVD 专利事件”的背景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 DVD 生产大国。我国 DVD 市场已趋于成熟,产品质量和形象与国际名牌已 不相上下,而低价优势对日本等国外同类产品构成强有力的威胁。在国内市场,洋品牌 DVD 也一直进不 了市场前五位。而国产 DVD 的出口规模却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外技术开发商以中国 DVD 企业 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为由,要求中国 DVD 生产企业交纳专利费。国外厂商的这些举动的实质是要利用 专 利技术”这个杀手锏,来“封锁”中国的 DVD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02 年 3 月份,6C 联盟(由东芝、三菱、 日立、松下、JVC 、时代华纳六大技术开发商组成)两次向国内 DVD 生产企业发出 最后通牒”,要求在 2002 年 3 月 31 日前国内 DVD 生产企业与 6C 联盟达成专利费交纳协议,否则将提起诉讼。这一事件的出现, 预示着中外 DVD 巨头的矛盾趋向激化,而这种矛盾其实由来已久。 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来看,国内 DVD 生产企业支付专利费看来是大势所趋。现在的主要焦点 是尽量将专利费降到合理的额度。据悉,6C 开出的条件是专利费按产品单价的 20%收取,每台约为 20 美 元。但中方企业认为太高,无法接受,这也是谈判一直僵持而无结果的主要原因。另外从何时开始收起也

炼焦配煤

1配煤的必要 配煤作为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 早期炼焦只用单种煤,随着焦化行业的发展,炼焦煤储量的明显不足,高炉用焦要求的提高,单种煤已不可能用来炼焦,走配煤之路已势在必行。如济源金马焦化配煤比:35%ZJM,35%JM,15%FM,15%SM,可练出供济钢用的一级冶金焦,同时加入了肥煤,增加了化产回收,成本在1000元/t,而只用主焦煤炼焦成本在1200元/t,同时降低了化产回收,配煤效益可见一斑。 2 配煤的选择及方法 各单种煤的结焦性 (1)褐煤 褐煤的变质程度高于泥煤而低于分类方案中的其它所有煤种。在分类方案中,它的可燃基挥发分大于40%,煤中含有多量水分,加热时它不能产生胶质体,因此没有粘结性,在现代炼焦炉中不结焦,我们不将它划分在炼焦煤范围内。在某些炼焦煤非常缺乏的国家,他们是通过复杂的工艺,利用褐煤制造型块炼成型焦,这已不属配煤炼焦的范畴,故不多述。 (2)长焰煤 长焰煤的变质程度比褐煤高,在分类中其可燃基挥发分大于37%,胶质层厚度小于5毫米,这种煤粘结性极弱,在现代炼焦炉中不能单独结成焦炭。在某些长焰煤多的地区,可以少量配用,但配入量稍多时,常会使焦炭强度和耐磨变坏,尤其是配煤中肥煤不够多时更为明显。所以长焰煤也不列入炼焦煤范围内。 (3) 气煤 气煤的变质程度较长焰煤高。在分类图中气煤是一大类,它包括可燃基挥发分在30%~37%、胶质层厚度大于9~25毫米以及可燃基挥发分大于37%、胶质层厚度大于5~25毫米两区域。前者属肥气煤,有一定的结焦性,其中二号肥气煤在现代焦炉中能单独炼焦,但质量较差,只能供中、小高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洁净煤技术以及它的特点,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我国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现状,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意义。关键词:洁净煤技术;现状;意义;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洁净煤技术主要是指煤炭的净化技术及一些加工转换技术,即煤炭的洗选、配煤、型煤以及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技术,国外煤炭的洗选及配煤技术相当成熟,已被广泛采用;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洁净煤技术计划是能源计划,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包括生产和用户等多个部门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开发、制定和执行程序上通常分为2个层次,即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发展常规技术和发展高新技术相结合,同时启动分期完成。常规的应用技术中有煤的洗选燃烧利用技术,如流化床燃烧、烟气净化等。高新应用技术中有新型发电系统、煤的气化、煤的液化新工艺,如燃料电池发电、磁流体发电、二氧化碳固化及有效利用技术等。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的先导性技术,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酸雨问题。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转化、燃烧及污染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总称,是使煤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潜能利用而将释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实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的技术体系。洁净煤技术涵盖了煤炭从“摇篮”到“坟墓”———开采到使用终结的洁净生产和洁净消费的全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洁净煤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以高硫煤为原料,以一碳化学为基础,采用多样化工艺,可以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和清洁利用; (2)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学科,化工、热工、环境等多技术,是一项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3)注重综合效益,实现了环境友好和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即“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意识,能源的意识增强,而洁净煤技术在减少污染和提高能源效率都有大的贡献,各国都开始发展洁净煤技术。下面是各发达国家在洁净煤技术上的发展情况; 美国是最先提出洁净煤技术计划且组织最严密、成效最大的国家。美国还开展了4项相关技术的研究:煤的直接液化、煤的气化、氢气和合成气、温和气化。欧共体的洁净煤发展计划的主旨是促进欧洲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和煤炭利用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使燃煤发电更加洁净,通过提高效率减少煤炭消耗。日本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开始积极实行洁净煤技术开发计划(新阳光计划),并以煤代油作为能源的基本政策之一。 而从我国情况看,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缺油、少气、富煤,在常规能源中,煤炭储量占90%以上。加上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煤炭是主要能源。在新的技术取得成功之前,控制煤炭燃烧中的污染是最现实的措施。中国用煤的70%至75%用于火力发电,因此,限制发电用煤、工业

配煤

配煤 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 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厂配煤两种。 配煤理论简介: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换性配煤原理 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Collin在400℃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