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17 免疫调节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17 免疫调节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17 免疫调节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17 免疫调节

模拟精选题

一、选择题

1.(2016·山东临沂调研)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C.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

解析“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

答案 C

2.(2016·遵义二次联考)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可以与物质a及乙酰胆碱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减少

解析抗a抗体与物质a及乙酰胆碱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 B

3.(2016·福建泉州五校联考,38)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错误;类风

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C错误。

答案 D

4.(2016·潍坊质检)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T淋巴细胞

D.细胞c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为效应T细胞

解析过程Ⅰ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因此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在特异性免疫中,部分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正确;细胞a可能是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可能为T淋巴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能产生抗体,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只能为效应T 细胞,D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2016·广东江门质检)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某养鸡场为预防禽流感病毒,给鸡注射疫苗制剂(疫苗制剂的成分:减毒禽流感病毒+生理盐水)。下图是疫苗制剂引发鸡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④和⑤。

(2)已注射该疫苗的鸡接触禽流感病毒时,体内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的细胞有________(填序号)。

(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鸡对禽流感病毒是否具有免疫能力,选取30日龄幼鸡若干,均分为两组,第1组每只幼鸡注射3 mL疫苗制剂,第2组每只幼鸡注射3 mL________;两周后,给两组幼鸡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预测:与第2组对比,第1组幼鸡体内特有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③是B 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于③(B细胞),同时在抗原的刺激下,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④(记忆细胞)和⑤(浆细胞),物质B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抗体。(2)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3)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可知第2组幼鸡需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第2组相比,第1组幼鸡提前注射了疫苗制剂,其体内已经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给幼鸡注射禽流感病毒后第1组幼鸡体内将发生二次免疫,其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答案(1)淋巴因子抗体增殖、分化(2)②③④(3)生理盐水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一、选择题

1.(2015·黑龙江大庆一模,3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致病细菌的消灭需要依靠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并使之分泌抗体

C.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

D.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

解析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原菌寄生在细胞内,需要依靠细胞免疫来消灭,A正确;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的是T细胞,不是效应T细胞,B错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C正确;被激活的T细胞可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B

2.(2016·河北衡水调研)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

C.“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D.所有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

解析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A正确;MMP9酶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MMP9酶,因此可用来治疗由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B正确;“人工版本”MMP9酶相当于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C正确;免疫细胞中效应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答案 D

3.(2016·武汉质检)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到高温侵袭或其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所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有关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甲细胞是吞噬细胞,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

B.a表示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

C.癌细胞产生的能引发免疫反应的蛋白质是抗原,热休克蛋白是抗体

D.研制抗癌疫苗时可提取纯化图中所示的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

解析由图可知,甲细胞是吞噬细胞,起呈递作用,乙细胞是效应T细胞;a 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机体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热休克蛋白不是抗体;从图中可知,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起到刺激T细胞的作用,可以作为抗癌疫苗。

答案 C

4.(2016·河南重点高中质检)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A正确;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D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5.(2015·江西南昌模拟)当人被银环蛇咬了之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

(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

(4)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2中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的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曲线线形参照曲线a、b)。

答案(1)吞噬细胞淋巴因子(2)⑤内环境(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如图所示

6.(2016·皖南八校联考)过敏通常也叫超敏,是指机体对抗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物质甲是________,物质乙是________,分析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________(填字母)。

(2)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图中呈递抗原的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

(3)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甲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失调症。在此过程中,物质甲是________,与体液免疫相比,其特有的过程包括________(填数字)。

解析(1)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物质甲是抗原,物质乙是淋巴因子,物质丙是抗体,A~E依次为: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C)和记忆细胞(E)。(2)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包括吞噬细胞和体内的杀菌物质,而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因此,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即题图中的A。(3)在过敏反应中物质甲为过敏原;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⑩(产生的抗体吸附于某些肥大细胞表面)和⑧(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后直接作用于表面吸附有抗体的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哮喘等疾病。

答案(1)抗原淋巴因子C、E

(2)A②(3)过敏原⑧⑩

创新导向题

考点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创新角度一结合具体案例,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的判定

1.下列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并大量繁殖时消灭该病毒首先通过体液免疫途径

B.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感染时,免疫系统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浆细胞

C.当机体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感染时,能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的细胞是记忆细胞

D.与记忆细胞相比,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较发达

解析 流感病毒一旦侵入细胞内,必须依赖细胞免疫将靶细胞消灭;当机体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而不是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此时浆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能大量产生抗体,故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发达。

答案 D

创新角度二 结合流程图模型或图示信息,考查特异性免疫过程

2.下图所示为某抗原侵入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被称作体液免疫

B.图中a 为靶细胞,b 为记忆T 细胞,c 为效应T 细胞

C.细胞免疫中,进攻靶细胞的是记忆细胞或效应T 细胞

D.图中显示,效应T 细胞可直接杀死抗原

解析 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效应T 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并最终被吞噬、消灭。

答案 B

考点二 免疫失调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创新角度一 结合新情境考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研究发现调节性T 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 细胞数量由Mcl -1蛋白和Bim 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 —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

数量减少―――――→Bim 蛋白调节性T 细胞―――――――→Mcl —1蛋白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Mcl —1蛋白可使调节性T 细胞数量增加,Mcl —1蛋白

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A错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

答案 C

创新角度二结合科技及医学前沿考查免疫失调病及临床应用

4.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

D.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解析依题意,损伤的HLA—D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D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在抗原的刺激下也有记忆细胞的产生,B错误;Ⅰ型糖尿病可能由人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即可能由HLA-D基因发生突变引起,C正确。

答案 B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案

《第 4 节免疫调节轮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特异性免疫知识,能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 2、能力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能力。 (2)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例题、变式训练),训练学生审题解题、图文转换、准确表达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关注甲型流感,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基础知识中转移出来,更多地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与生物学有关 的问题,逐渐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态度,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复习重、难点: 1、重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 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E)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__________ 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试题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产生兴奋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3.下图中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4.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5.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6.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是()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⑥效应T细胞⑦抗体⑧干扰素 A.①②③④⑦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⑧ 7.下列各项中,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有关的一组是() A.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抗体和抗原 B.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C.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D.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8.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B.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灭抗原 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9.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教案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 教学课题:免疫调节 高考考点:考点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II) 考点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I) 教学内容:1、免疫和免疫系统 2、特异性免疫 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 教学重点: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 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目录: 1、免疫和免疫系统 (1)免疫的概念(2)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①物质基础(内容)②功能 2、特异性免疫 (1)物质基础:免疫系统(2)类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过程 3、免疫异常和免疫学应用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反应的两重性: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 (2)免疫学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1:免疫和免疫系统 1、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出“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注意: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

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 3、免疫系统:(免疫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是免疫的物质基础)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①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可发育成T细胞,在骨髓中可发育成B细胞。 :能产生胸腺素(是一种多肽),能诱导造血干细胞转变为T细胞,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功能甚微;能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②免疫细胞: -抗体结合体,但其认识作用不具有特异性;能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非特异性识别功能) 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能识别、传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核记忆细胞;能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能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效应T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并分泌淋巴因子;能参与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也起一定的作用)。 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分泌抗体(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专一性):来源于T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效应T细胞只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但不能将抗原消灭。 例1、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A)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⑤ 例2、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例3、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位于体液和外分泌液中) a、抗体: (a)、概念: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注意:来源:浆细胞作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 本质:球蛋白特性:专一性 (b)、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注意: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正常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较: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

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

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练习题(详解)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 .刺激强度的大小 B .感受器的兴奋性 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 .效应器的兴奋性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B .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 C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 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③④ 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 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 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 A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 .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 .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 激素的作用 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 )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 C.神经---体液调节 D.反馈调节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B .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 C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 A .T 细胞 B .B 细胞 C .效应T 细胞 D .效应B 细胞 1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 B .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 .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 D .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1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 15.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属于免疫球蛋白 B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D .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 16.参与过敏反应的是: A .抗体 B .淋巴因子 C .效应T 细胞 D .干扰素 1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 A .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 .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二、考点梳理: 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场所,主要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位于________ 、______ 和淋巴结中,主要有吞噬细胞, ________ (在胸腺中成熟)、 _______ (在骨髓中成熟)、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等。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有浆细胞产生 的_________ 、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 和溶酶体。 思考:1、抗体的分布、化学本质、来源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抗毒素、凝集素与抗体有何关系? 2、抗原的特性有哪些?外毒素、凝集原与抗原有何关系? 例1、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 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 抗毒素是一种抗体,是由效应 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类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 .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变式1、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吞瞬细血 — f +舷皿T创H月包 A. 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 B. 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 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 D. 当再次受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 c和d有关 变式2、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 血液中Q浓度的变化 B.血糖浓度的变化 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 D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 变式3、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 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 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 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⑵、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 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 A组大鼠注射,任何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 。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三卷)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专项试题(含答案)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专项试题 (含答案) 免疫调节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以下是免疫调节专项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1.(2019海南单科,13,2分)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2019天津理综,6,6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3.(2019课标Ⅱ,4,6分)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4.(2019山东理综,3,4分)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5.(2019海南单科,21,2分)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6.(2019福建理综,4,6分)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最新免疫调节练习题

免疫调节练习题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 B.抗体 C.吞噬细胞 D.血清 2.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有(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耙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 ③⑤⑥⑦

4.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5.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耙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6.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成熟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7. 下图所示为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是指__________;②是指__________;①细胞在③__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⑤__________;②细胞在④__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⑥__________。 8.如图表示H1V侵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问题。 1.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 据图回答问题。 ① A阶段免疫缺陷病毒(HIV)侵人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 节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 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五年真题】2020版高考生物:专题17 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十七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功能 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依题意患者体内过度激活的效应T细胞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死亡而发病应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应低于正常水平,B 错误;效应T细胞直接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免疫增量剂促进T细胞增殖将导致效应T细胞数目增多,继而加重病情,D错误。 答案 A 2.(2015·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鸡霍乱病原菌能引起鸡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所以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错误;在选择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是本来就存在的,而选择是定向的,第一次注射前,鸡中本来就存在抗性个体和非抗性个体,注射鸡霍乱病原菌后选择了抗性的个体,故抗性个体并非鸡霍乱病原菌诱导产生,B错误;第一次注射后,在抗原的刺激下,鸡体内产生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免疫调节 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免疫活性物质相关问题】 1、抗原:(凡是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三个特性→大分子性(大多数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异物性(自身癌变细胞也会成为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2、抗体(抗毒素、凝集素):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由浆(或效应B)细胞分泌,具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于血浆(或血清),另外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3、淋巴因子:化学本质蛋白质,由T淋巴细胞分泌,作用加强有关免疫细胞的作用; 常见的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4、溶菌酶:很多细胞可分泌(唾液、泪液),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典例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知识点2: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阻挡、清除外来物质) 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体内衰老、坏死和癌变的细胞并清除) 组成类型 第一道包括皮肤,黏膜,唾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等非特异性免 疫第二道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包括主要是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 【典例2】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典例3】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 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CD)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详细

免疫调节核心知识点列表梳理 1.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2.两种免疫类型比较 5.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区别

4.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比较 6.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 免疫调节知识点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痰,烧伤)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 (伤口化脓) 1、免疫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最主要的免疫方式)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 2、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癌症问题)。 来源: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主要是外来物质(如: 细菌、病毒、),其次也有自身的物质(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癌细胞,),还有(移殖器官)。 ① 抗原 (抗原决定簇) 本质:蛋白质或糖蛋白 特性:异物性(外来物质),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特异性(只 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 ②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从而抑制抗原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 黏附(并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③淋巴细胞的产生过程: B 浆细胞 抗体 骨髓造血干细胞 胸腺 T 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 淋巴因子(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功能1)增强淋巴因子的杀伤力 2)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3、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有的记忆细胞可以保留一辈子,如天花病毒,有的则很短,如流感病毒) 4、体液免疫 抗原 吞 噬 细 胞 (处理) (呈递) T 细胞 细胞 (识别) B 细胞 B 细胞 形成沉淀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1

免疫调节练习题49984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第1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就是 ( )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2.关于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之中 C.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组成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就是指抗体 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就是 (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与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与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4、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与所用的蛇毒分别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5.依靠抗体的免疫就是 ( ) 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 6.抗体的化学本质就是 ( ) 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 7.关于淋巴B细胞与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就是 ( ) A.都就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B.都就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就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D.就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8、右图就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就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就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10.关于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就是 ( )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婴儿从母乳获得抗体的方式就是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的主动运输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菌 D.淋巴因子就是由B细胞分泌的 1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3、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T细胞与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所以功能不同 C.“先天性胸腺缺陷”的患者,细胞免疫丧失 D.T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产生大量的抗体 14.图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就是( )

免疫调节练习题

高二生物免疫调节练习题 1、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2.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 4.下列不属于抗原特性的是()A.异物性B.大分子性 C.多样性D.特异性 5.依靠抗体的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体液免疫6.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7.关于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 8、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杀伤作用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抗原刺激T细胞是效应T细胞形成的唯一途径 C.效应T细胞能杀伤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D.抗原与特定的抗体能形成复合物从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10.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记忆细胞⑤分化为效应 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11.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 应T细胞 1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13.下列疾病中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是() A.血友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 关的症状 15、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 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 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16.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 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7.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