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说标题几种设问方式

小说标题几种设问方式

小说标题几种设问方式
小说标题几种设问方式

小说标题的几种设问方式:

1、以“祝福”为题的作用?

答:①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祝福是情节展开的背景和氛围。②祥林嫂是在祝福声中死去的,题为“祝福”就突出了祥林嫂之死的悲剧性时刻,并以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之死的悲惨,对比深化了祥林嫂的命运,包含了辛辣的反讽意味。③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劳动人民无福可祝,祥林嫂正是死于这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以“祝福”为题,深化了反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主题。

2、《药》的题目有什么深刻意蕴?

答:①“药”的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

②“药”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

③“药”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探讨“病态”的社会要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

3、以“药”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作用:①使主题表达得更集中更深刻。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对人民群众思想的毒害,反映了广大民众迷信、愚昧和落后的社会现实;通过夏瑜的悲剧,鲁迅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轻视群众,脱离群众;鲁迅通过写华夏两家的悲剧,为的就是启发人们尤其是革命者,去探究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切实有效的良药。

②“药”本身又是联结情节的线索。

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1)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

2)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格、理论),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3)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但这“丑”下面却隐藏着为孙子全力付出的淳朴心灵。4)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

5、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方面的考虑。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出分析。

答: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①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如神父的丑行、靠关系办事情等现象)

②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主要针对官场的黑暗)(小说对时代社会或某

阶层现实的反映、揭露或批判)

③揭示出一个道理: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保护”,体现了作者对社

会的公正的思考与追求。(小说的主题不仅限于对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还在于它的警示与反思作用)

6、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此题考的是不是标题?不是,考的是写法。)

答: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

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2、《药》的题目有什么深刻意蕴?

1 “药”的表层意思是人血馒头。

贫民华老栓夫妇拿出长期辛勤积攒而舍不得花的钱,为小栓治病买“药”——人血;在茶馆里,茶客都对“人血馒头”津津乐道。广大的下层老百姓都相信人血馒头是治肺痨病的“包好”的良“药”,但是小栓服了人血馒头却还是死了,可见,这所谓的“良药”其实是使人早日丧生的迷信之药。从这点来看,小说揭露了封建统治对人民群众思想的毒害,反映了广大民众迷信、愚昧和落后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主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药》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小栓治病的馒头上,蘸的是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身上流出来的鲜血,这样,这味“药”,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2 “药”第二层次的意思是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

夏瑜是为民众奋斗的革命者,革命者以不畏强权争取民主,赴汤蹈火甚至流血牺牲为“药”,去救治病入膏肓的旧社会,建设民主社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然而,就义之时,夏瑜却成为民众围观、取乐的对象;被害之后,本应“治国”的血却又成了拿来治痨病的“药”。

“名曰同胞意未同,徒劳流血叹无功。”(秋瑾《吊吴烈士樾》)革命行动失败了,不能救国;夏瑜的死也不能唤醒民众的愚昧和麻木,而且华小栓服错了药,还贻误了治病。国家疾未治,民众病未医,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可说是一剂无效的“药”。

3 “药”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探讨“病态”的社会要什么“药”才有“疗救”的希望。

鲁迅曾远赴日本学医,他写这篇小说是不是为了宣传西医西药?当然不是。老百姓拿人血馒头治病,方法固然错误,更可怕的是,“人血馒头”事件所反映的集体的思想的愚昧。,鲁迅清醒的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因此,即使使用先进的西药治好了肺病,但空有健壮的身驱,精神依然落后愚昧,也无助于国家民族的复兴。

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鲁迅赞赏其精神,但不认同其方法。夏瑜的进步思想和行为不被民众所理解,夏瑜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但是,“大清”是谁的,国家什么概念、政体如何变迁,是华老栓这样的小老百姓所不关心的,他们只关注实际地影响到他个人、家庭的具体的事件。所以,他在监狱里劝牢头造反,招来的是毒打;甚至,夏瑜自己的母亲都不理解儿子的革命壮举,她上坟时,“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

通过夏瑜的悲剧,鲁迅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轻视群众,脱离群众。至于如何教育民众、唤醒民众,小说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鲁迅先生作这篇小说时,还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战土,他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济世良“药”。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写华夏两家的悲剧,为的就是启发人们尤其是革命者,去探究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切实有效的良药。

此外,“药”本身又是联结情节的线索。

小说第一部分是买“药”,第二部分是吃“药”,第三部分是谈“药”,最后“药”无效而终结。“药”,不仅仅概括

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而且在华家的求药治病与夏家的流血牺牲之间巧妙地搭建起一座桥梁,形成明暗线的双线结构,从愚昧落后的群众和无谓牺牲的革命者两个侧面来表现主题,线索分明,寓意深远。

小说标题的作用(教案)

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之标题教案 邵建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考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小说标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步骤: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一)【高考真题回眸】 1.(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6.(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

小说类阅读题答题思路模式整理

小说类阅读题答题思路 模式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高考语文:小说类阅读题(答题思路模式,模板套路!)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的设题类型。 2、在做题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和答题思路。 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棋王》、《阿Q正传》 2、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项链》 3、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让人物在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的环境中活动,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风俗图,更能突出中华儿女为了保卫美好的祖国河山浴血奋斗的主题。 4、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5、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

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比如《祝福》) 题型示例: 《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 另见余华《活着》最后一题。 句段的作用 1、开头句段的作用: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E、照应下文或者首尾呼应 F、为下文作铺垫 G、与下文形成对比等。 2、中间句段的作用:

高考文学类阅读——标题的作用(学生版)(含详细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作用 学科语文班级高()班小组姓名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 2.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作用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作用的答题模式。 二、知识链接: [考纲解读]《浙江省普通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主指散文与小说,戏剧及诗歌不纳入考虑)阅读有八条要求: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三、学习过程: 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高考真题回眸】 1.(2009 浙江卷)《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4 浙江卷)《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3.(2016 全国新课标Ⅰ卷)11.(2)《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2. “××”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探讨标题作用】 3“××”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探究标题意蕴】 真题演练,掌握标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探讨标题作用】 (2014 浙江卷)《走眼》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文本见课后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比如:《礼拜二午睡时刻》《第9车厢》《晚秋》《祝福》……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2020年高考小说阅读中标题含义作用类型题的解答套路

高考小说阅读标题含义作用 一、常见题型 1、小说以“”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有人认为小说以“”为题不如以“”为题好,你同意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4、小说以“”为标题,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注意】关注四个方面 标题本身内容,艺术特点。 标题与文本的联系:情节、人物、主旨、环境。 对于标题意蕴(含义),特别要关注表层义(字典义或常用义)、深层义(语境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意义、比喻义。 对于标题探究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结构严谨的线索,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推动(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对主题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 二、答题模式 1、含义类: 表面义与真实义 指代义、引申义、象征意义等 一语双关,双重含义

2、、意蕴类 文中具体意思(表层义) 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义) 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等作用。 3、小说标题作用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小说主题。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 (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4、标题优劣类(更换题目) 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或概括主要内容或制造悬念或讽刺或双关的作用。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某个人物形象。 这个题目有助于突出文章的某个主题。 替代的题目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小说类文本阅读作用题答题模板

小说类文本阅读 作用题:文章是如何叙述的?/文章是……叙述的,这样写的好处?请简要分析。 结构:○1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总领下文;做铺垫(构成对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过渡照应,承上启下;补充情节,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给读者留下思考或想象的空间。 ○3呼应上文,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升华感情;揭开悬念,产生波澜。 内容:说明了……主旨;抒发了……感情;营造了……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整体)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近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自然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 用于物——起拟人化的作用(小说类文本阅读) 语言生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营造对话空间,富有新鲜感。(人物传记)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抒情。(小说类文本阅读)能直接展现传主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应现实、灵活、自由,信息 量大(人物传记阅读) 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 对话体:多用对话形式,以……之口自述……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外貌、语言、心理、行为、细节、环境描写相结合 主次、详略、线索安排 铺垫、悬念、伏笔、过渡、照应、衔接 叙述顺序 ○1顺序: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贯通;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 ○2倒叙:造成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便于突出文章主题。 与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 ○3插叙:插入与文章情节或人物相关的情景或原因,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情况的了解;这种中断或停止,使读者感到张弛有度,活泼轻松; 更加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便于突出文章主题。(小说) 展开重要事件,或对重要人物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提供重要的背景材料。(传记)○4补叙:使文章更加完整,生动形象。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给人赋予物)的形态、情感(拟人、拟物)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鉴赏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复习目标: 1、鉴赏小说标题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鉴赏小说标题的方法。 【考点分析】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哪些,我们不妨来看看人教版初中教材的几篇课文:《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线索;《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海燕》——象征或比喻;《心声》——透露情感主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针对该考点,高考试题对于小说的标题考查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如何理解(内涵)?(2)有何特色(内涵、艺术技巧)?(3)有何作用(表达效果)? 1、鉴赏与理解小说的标题,一般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小说的人物;小说的主题、小说的环境、标题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2、小说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课内阅读: 阅读小说《祝福》,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 (1)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祝福”是小说的一条明线,作者围绕着鲁镇的三次祝福,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作者围绕“祝福”这一特定的事件,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淳朴、笃信封建迷信、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悲剧人物。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淳朴,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3)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暗含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鲁镇热热闹闹的祝福声中,善良、勤劳、淳朴备受打击的祥林嫂却悲惨的死去,这揭示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罪恶,有利地表达了小说反封建这一主题。

小说标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作用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如鲁迅的《药》;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点之一,如《名师大讲堂》P192《天职》:“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要恰当地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首先要了解一下小说创作者拟题的思路和技巧。 【小说拟题技巧】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题目的考点】 在练习题或考题中,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名师大讲堂》P206《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题目的本意是“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待(“梦非梦”的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梦非梦”的第二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 2009年揭阳二模《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2009年深圳二模《锁》:“小说题目‘锁’有什么含义?”这里的“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门锁、双保险锁”,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2009年梅州一模《暗记》:“试分析题目‘暗记’的含义。”“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指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也是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如《《名师大讲堂》P192《天职》:“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加以阐释。”这里也是虚与实、表与里得关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表现的是主人公的高尚医德;而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这才是小说要表现的主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标题用意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如2009年汕头一模《黄昏渡》:“作者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小说标题意蕴及作用的解读

小说标题意蕴及作用的解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物 [英]梅亚·格林 阿诺德走进病房,却突然收住了脚步。他看见了伯吉斯先生,左边第六床便是。他还发现伯吉斯先生病床旁边站着一个人。糟糕!阿诺德心里咯噔了一下,史迪威可能会发现他的。他是无意中听到史迪威可能要去医院探望伯吉斯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阿诺德马上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去医院看望一下。于是,他赶紧喝了一杯茶,便匆匆地朝医院奔去。然而,史迪威还是先到了一步。 阿诺德买了一些葡萄!可是,他看见床边的储柜上竟也放着一大串葡萄,好像是那种无核的小葡萄,属于价钱较贵的那种。肯定是该死的史迪威送的!他觉得还是将自己的那串葡萄扔了为好,但又觉得扔了实在可惜。留下自己吃算了,他心想。此时,他的面孔就像那串葡萄一样看起来总觉得有点儿别扭。于是,他将那葡萄随手揣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只要史迪威在那里,他就不好进去了,可病房外面又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地方。想来想去,阿诺德只得又退到了楼下,在接待处茫然无措地转来转去。 究竟该给伯吉斯先生送点什么礼物呢买束鲜花那太丢人现眼了!买本书怎么样正好那边有一个书摊。阿诺德走过去随手捡起一本平装书,一看价格,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将近6英镑!上次买的那本书才花了他先令。 阿诺德走进自助餐厅要了一杯茶。餐厅已经坐满了人,他只得与别人共用一张餐桌。坐在餐桌的东面,外面的人看不到他,而他却正好可以盯到那边的楼梯口。 在他的旁边,一位穿红色外套、身材高大的女人正和一个朋友交谈着。她的手提包敞开着,就放在她身边的座位上。里面的东西阿诺德看得一清二楚,在一堆妇女日常用品中间夹着一个小瓶子。一个小瓶子装的威士忌酒! 这下他心里总算有了主意!刚才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伯吉斯先生平时就喜欢喝上一杯。史迪威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但现在即使想到也为时已晚了。医院是不会卖酒的,即使他想跑出去买,恐怕在这座医院周围方圆几英里的范围内也找不到一家卖酒的商店。 一想到生活中的不公,阿诺德的心情不由得郁闷起来。自己在那岗位上干了四十五年,如今突然来了这个史迪威,用他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一时的热情拍老板的马屁。阿诺德压根儿就不相信热情。现在,他们要讨论什么重组问题。阿诺德心里明白,这所谓的重组无非就是要将一些人重组掉,他们竟然还美其名曰提前退休。哼!如果经济上负担得起,提前退休也就罢了,而阿诺德是负担不起的。到了这种年龄,他还能去哪里找到工作呢阿诺德的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小瓶子。史迪威怎么在病房里待了那么长时间想必,他也找不到那么多话要说吧。老伯吉斯先生在精神状况最好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言语的。“身体还好吗”“这里的饮食怎么样”“工作情况怎么样”三言两语问候一下不就得了,还有什么要说的当然,史迪威与众不同,他可以谈上几个小时还觉得言犹未尽。阿诺德真希望史迪威把伯吉斯先生烦得要死。 红衣女人还坐在那儿跟朋友交谈着。她在详详细细地讲述着自己的家族病史。 史迪威终于出来了!他走下了楼梯。阿诺德站起身来,故意将那女人的手提包碰到了地上。 “噢,请原谅,你看我笨手笨脚的。让我来捡吧。” 阿诺德弯下腰捡起了滚落到地上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面带微笑地将手提包交还给它的女主人,然后,快步跑向楼梯口。 把它搞到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阿诺德暗自庆幸。不过,他的心头也掠过一丝负罪感。

高考小说情节类题型之情节探究题2019学生版

高考小说情节类题型之情节探究题 【学习目标】 明确高考小说阅读围绕情节探究设题常见方式(把握题型)。 理解并掌握小说阅读情节探究分析的方法。 理解并掌握小说阅读情节探究类题型的答题步骤。 【学习重难点】 掌握分析情节探究类题型的思路以及相关题型的答题步骤。 一、情节探究题常见的设问方式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探究分析能力,探究角度主要有情节安排的合理与否、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的艺术等,重点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问题。 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这种安排是最佳选择,如果你同意这种说法,请申述你的理由。 3、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说说你的看法。 4、有人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5、小说结尾(或其它部分)写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二、课前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遗璞》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高三小说阅读之标题的作用

小说阅读 ——标题探究题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标题意蕴】 2“××”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探讨标题作用】 3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一)探究标题意蕴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1、首先要注意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其次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和象征意义。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向东还是向西》 12.小说以“向东还是向西”为题有哪些意蕴?试作简要阐述。(6分) 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 ②显示了农民工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人生况味; ③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农民工夫妇的患难深情; ④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引发思考。

(二)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如《祝福》、《边城》……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药》本文题为“药”,请探究标题“药”的作用。 ①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②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 ③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小结: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设置悬念 3、贯穿始终的线索 4、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5、推动(暗示)情节发展 6、突出主题 7、以某种艺术手法吸引读者 (三)探讨是否可以换标题 答题思路指津

小说标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作用 教学目标:鉴赏小说标题的特点及作用,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教学难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高考真题回顾,探究考查角度 1. (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 (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 (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 (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6. (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考查的角度:1、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2、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 3、拟写小说标题 4、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其中,对小说标题作用的考查是重点,因为它涵盖了对小说标题含义的理解以及标题用意的理解。 三、小说拟题技巧 要恰当地理解小说标题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下小说创作者拟题的思路。常见拟题思路有: 1、以人物、事物为题: 2、以线索为题: 3、以事件为题: 4、以地点、时间、背景、环境为题: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 四、小说标题作用 始终围绕小说的要素理清思路 1.从题目本身考虑,内容及效果。如交代人(事)物、时间、地点、环境(自然、社会)、事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奠定感情基调等。 2.从人物形象上考虑。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 3.从结构上考虑。结构上贯穿全文的线索(明、暗)。 4.从情节上考虑。小说围绕某情节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5.从主旨上考虑。用象征、比喻、双关、讽刺、对比等手法暗示小说主题,作为情感的载体,寄托作者情感。 例:小说《祝福》,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营造典型的社会环境。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是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最为集中表现的时刻,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最为典型的表现时候,也是人们心中封建意识最为强烈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一展示给读者。 (2)从故事情节上分析:作者围绕着鲁镇的三次祝福,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3)从人物形象上分析:作者围绕“祝福”这一特定的事件,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淳朴、笃信封建迷信、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悲剧人物。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淳朴,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4)从小说主题上分析:暗含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鲁镇热热闹闹的祝福声中,善良、勤劳、淳朴备受打击的祥林嫂却悲惨的死去,这揭示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罪恶,有利地表达了小说反封建这一主题。 小说《沙之书》,标题“沙之书”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1)交代了写作对象。(2)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从结构上分析: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小说阅读4突破两类标题的作用与意蕴类题目即学即练

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4 突破两类标题的作用与意蕴类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导学号 56110004) 遵古印坊 聂鑫森 遵古印坊坐落在金富街的尾端,很小巧的两层楼。门脸很窄,上置黑底绿字的横匾。两边是对联,也是黑底绿字,不过材质很优,都是紫檀木的。“遵古印坊”写的是汉隶,浑厚苍劲。对联看似平常,却隐含了一种自矜:“奏刀金玉木石;得意篆隶楷行。”写的是行书,飘逸灵动。隶书和行书都是金玉石父亲金鼎铭的手笔,对联也是他拟的。老爷子已经快八十岁了,印坊是他三十年前创办的,儿子经他朝夕督教,早可独立门户,于是交班放权,怡然在家安享晚年。 当下可称之为篆刻家的,基本上只能刻石刻木。而遵古印坊历来传承家学,除刻木、石之外,还能在许多不同的材质上奏刀,金、银、铜、铁、象牙、兽角、玉、翡翠、水晶、玛瑙……所刻字体篆、隶、行、楷,任顾客选择。尤其在仿刻古印上,功夫独到。 金玉石字刃之,五十岁了,矮矮墩墩,面白无须,两只手粗壮有力,手指关节格外突出,是长期握物操刀所致,金玉石不收徒弟,因为正读美术学院的儿子便是他的嫡派传人。他也不请帮工,印坊除他之外,妻子刘婕英便是最可靠的帮工,管钱,管勤杂,还管磨印。 刘婕英说:“请个帮工吧,你看我这手,难看。”金玉石说:“这才是劳动者的手。十指尖尖、肉嫩皮细的手,不出在这种家庭。我的手更难看,却可以养家、立世!”把刘婕英呛得直翻白眼,无话可说。 金玉石和妻子也不住在店里,早来晚归,那个父母住的小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家,陪老人吃晚饭、聊天,其乐融融。 一些篆刻家常在静夜,悄悄独访金家。来访者掏出备好的或铜或玉或水晶或翡翠的印材,请金玉石代刻送给某位领导人或著名企业家的名章。按规矩,边款要刻“某某先生雅正,金玉石刻于×年×月”,但“金玉石”只能换成这个篆刻家的名字。 金玉石说:“我这是‘提刀’啊,无名——但不能无利!”来人忙说:“金先生只管开价。” “你有难事求他们办?” “正是,只不过……” “你放心,我不说,没有谁会知道。” 但这些事瞒不过金鼎铭,他对儿子说:“你爷爷给我起名鼎铭,字遵古,就是要我不忘古训。这种代刻是让无能者扬名于世,你不能干!”金玉石说:“爹,他要这个虚名,谁管得了?我并没有白费力气,艺有所值,于心无愧。你常说慈禧太后的不少书画,都由内廷的女

小说标题的作用

邵建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文学类小说阅读的考点;掌握小说阅读中标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实战演练,运用模式解题;熟练掌握小说类标题的答题模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小说标题作出准确而全面的探究。 教学步骤: 一、考纲解读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热点之一。 二、分析高考真题,探究命题形式 (一)【高考真题回眸】 1.(2009浙江卷) 《魔盒》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2.(2010辽宁卷)《洗澡》(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3.(2010年安徽卷)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4.(2010年陕西卷)《保护人》(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5.(20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6.(2011山东卷)《审丑》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7.(2011全国新课标卷)《血的故事》(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二)【小说标题常见命题形式】 1.把标题“××”改为“××”,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分析是否可以换标题】

全国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_小说阅读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201

考点精练五探究主题、标题、人物、情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三马 孙犁 一九六六年冬天,情形越来越不好,每天我很晚“开会”回来,老伴一个人坐在灯下等我,先安排着我吃了饭,看到我那茶饭无心,非常颓丧的样子,总是想安慰安慰我,但又害怕说错了话,惹我生气。就吞吞吐吐地说: “你得想开一点呀,这不也是运动吗,你经过的运动还少吗?总会过去的。你没见土改吗?当时也闹得很凶,我不是也过来了吗?” 我一向称赞她是个乐天派。闹日本的时候,一天敌人进了村,全村的人都逃出去了。她正在坐月子,走动不了。一个日本兵进了她的屋,她横下一条心,死死盯着他。可是日本兵转身又走了。事后她笑着对我说:“日本人很讲卫生吗?他大概是闻不了我那屋里的气味吧!”我家是富农,她经历了老区的土改,当时拆房、牵牛,她走出走进都不在乎,还对正在拆房的人说:“你慢点扔砖呀,等我过去,可别砸着我。” 随着不断地抄家,随着周围的人对她的歧视,随着我的处境越来越坏,随着不断听说有人自杀,她也觉得有些不对头了。她是一个病人,患糖尿病已经近十年,遇上这种事,我知道,她也活不长了。 那些所谓“造反”者,还在不断逼迫,一步紧似一步。一天下午,我回到家来,才知道是勒令马上搬家。家里已经乱作一团,晚饭也没吃。胡乱搬了一些家具、衣物,装满一卡车,到了新住处,已经有十一点了。 那是一小间南房,我们进去,有人正在把和西邻的隔山墙,打开一个大洞。并且,还没有等我们把东西安置一下,就把屋顶上的惟一的小灯泡摘走了,我们来时慌慌张张,并没有带灯泡来。 老伴这才伤心了,她在我耳边问: “人家为什么要在墙上凿个洞呢?” “那是要监视我,不然,你还不相信呢。”我说。 这里住户虽说不少,没人愿意理我们,也不敢理。唯独东邻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主动地对老伴说: “大娘,你刚刚搬来,缺什么短什么,就和我说吧!” 使得老伴感激落泪。 后来,我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原来也是我们机关的职工,因为在日本人办的报馆做过事,被定为日本人的特务。这次运动又提起来了,已经不许回家。他有三个儿子,大的叫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五大类型题讲析

高考“小说文本阅读”五大类型题讲析

A、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B、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D、留白式结局。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 (三)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 情节运行方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铺垫照应(5)摇摆: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6)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 (四)提问形式主要有: 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艺术点+体现点。所谓“艺术点”是指艺术技巧或艺术特色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四、情节探究题 探究角度主要有情节安排的合理与否、情节安排的作用、情节安排的艺术等,重点探究情节安排的合理性问题。常见的提问形式有: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3、小说结尾(或其它部分)写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技巧、读者感受、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A、……;B、……;C、……”;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或其他要求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 第三部分人物类题型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类试题探究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类试题探究 1.探究结尾的合理性 设问:这篇文章的结尾这样处理是否合理? 思路:这个结尾水到渠成;这个结尾升华了某某主题;这个结尾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某某形象。要特别注意空白式结尾及出人意料式结尾的作用。 例:2009年辽宁卷《遗璞》: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参考答案: 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涵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轻易地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③从现实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理念。 2.探究情节的必要性 设问:有人认为,应该把某某情节删去,你觉得呢?/作者在这里设置某某情节,有何意图? 思路:这一情节能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某某形象;这个情节为下文描写某某作了铺垫;这个情节(结尾)突出了某某主题。 例:赵恺《军刀》:从全文看,如果不写“我”和“雕塑家”的有关内容,小说的故事也完整。试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①“军刀”故事由雕塑家述说,且点明“家父所言”,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②小说以我和雕塑家的对话引出军刀的故事,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深化主题;③“我”与雕塑家喝酒谈“刀”的描写是铺垫,突出故事的悲壮或为故事烘托悲壮的气氛;④这样安排既是后人对抗日军人的纪念,对这段壮烈历史的价值认定,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如果不写艺术感染力会大受影响。

小说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小说标题的作用 要恰当地理解小说标题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一下小说创作者拟题的思路和技巧。 【小说拟题技巧】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题目的考点】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 2、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 5、具有象征意义。 6、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7、寄托作者情感。 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 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题目的本意是“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待(“梦非梦”的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梦非梦”的第二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 《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小说阅读之鉴赏标题

小说阅读----鉴赏小说的标题 【知识总结】 一:小说标题的类型: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要恰当地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首先要了解一下小说创作者拟题的思路和技巧。 小说的命题方式 《棋王》、《阿Q正传》、《孔乙己》、《骆驼祥子》-------以人物为题 1、《宝玉挨打》、《失街亭》、《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事件为题 3、《面包》、《最后的常春藤叶》------以物象为题 4、《荷花淀》、《晚秋》、《祝福》-----以地点、环境为题 5、《药》、《项链》-----以线索为题, 6、《警察与赞美诗》、《差别》、《春之声》-----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 7、《丧钟为谁而鸣》------以问题为题 二、高考小说标题的考查的角度: 1、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的意蕴)。 例:(1)《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 2、体会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 例:(1)小说以“××”为标题,有何好处? 3、与探究题结合在一起考查。 例:(1)“××”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 4:不同标题的比较。 例: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三、答题思路及规范: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 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的方法: (一) 联系表层含义:文中具体的意思 (二) 体会深层含义: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三) 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好处)【识记内容】 标题对环境的作用: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交代故事展开的背景,渲染(烘托)环境氛围 标题对情节的作用: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标题对人物的作用: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标题对主题的作用:标题是否运用一定的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暗示、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对读者感受的作用: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是否意蕴丰厚,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标题是否营造了独特的意境,充满文学色彩。 。 【补充内容】(识记)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小说《黄昏渡》:“作者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小说《炊烟》:“你认为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 参考答案:(1)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中写到饥荒年代吃人时升起的炊烟,让人印象深刻;(2)有隐喻象征的作用,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温暖宁静生活的向往;(3)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中今昔不同生活的对比,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小说《白痴》:“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作为小说的标题。” 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2)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相呼应,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