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温故知新

新知预习

1.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的改变,移动的结果是____________,平衡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_发生相应的变化。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 (逆),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v(正)<v (逆),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v(正)=v (逆),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移动。

3.对于2NO 2(g )

N 2O 4(g)的平衡体系浸入热水中,则气体的颜色加深,则升高温度反应体系颜色加

深,表明_____________浓度增加,_____________(N 2O 4

2NO 2)的_______________K c =

)

()

(4222O N c NO c 增大,化学平衡向方向___________移动。足够时间后,在新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降低温度平衡___________移动。

研究表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实现的。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_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加快,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增大___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加快,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在工业生产中,适当增大___________,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___________的原料的___________,以降低生产成本。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

5.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物质系数差值为Δυg 。

当Δυg =0时,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___________;

当Δυg >0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即平衡___________移动; 当Δυg <0时,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即平衡___________移。 6.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简单总结

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Q c >K c ,平衡___________移动,若Q c <K c ,平衡___________移动; 改变压强,若Q p >K p ,平衡___________移动,若Q p <K p ,平衡___________移动。 知识回顾 知识链接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等。

2.动:化学平衡从表面上看好像停止了,但从本质上、微观上看未停止,只不过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罢了,即v(正)=v (逆)>0是一种动态平衡。

3.定: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不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4.变:化学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暂时的平衡,若影响化学平衡外界条件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背景链接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v (正)=v (逆)>0,可通过改变反应速率,使之发生移动: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a.浓度:c 增大,v 增大 b.压强:p 增大,v 增大 c.温度:T 升高,v 增大

d.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知识点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探究

概括化学平衡状态特点的4个字中的“变”字,其含义是,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反应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了,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物质的质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以上过程可归纳如下:某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破坏一定时间后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之所以发生移动,本质原因是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即v(正)=v(逆)>0。

(2)要破坏旧的化学平衡,就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改变旧的v(正)=v(逆)关系。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改变v(正)=v(逆)关系的主要外因有:温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气体压强。要重建新的化学平衡状态,就要使可逆反应在新的确定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下,形成新的v(正)=v(逆)关系。

(3)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

①从反应速率来看,如有v(正)=v(逆)到v(正)≠v(逆)的过程,说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②从混合物组成来看,各组分的含量从保持一定状态到条件改变时含量发生变化,最后在新条件下保持新的一定状态,即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4)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①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右)移动。

②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左)移动。

③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如果v(正)和v(逆)仍保持相等,化学平衡就没有发生移动。

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通过下列实验分析:

(1)将0.01 mol·L-1 FeCl3溶液与0.03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观察溶液的颜色;然后,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0.01 mol·L-1 FeCl3溶液与0.03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观察溶液的颜色;然后,再向其中

FeCl3+3KSCN Fe(SCN)3+3KCl Fe3++3SCN-Fe(SCN)3

温度一定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对于一个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反应物浓度增大或生成物浓度减小时,Q c<K c,平衡状态被破坏。此时,只有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消耗反应物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右移,才能使Q c>K c,使反应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即平衡向右移动;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则Q c>K c,化学平衡向消耗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左移才能达到

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的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说明:①通常所指的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浓度改变是指气体浓度、溶液浓度的变化;加入不溶性固体(如C)或纯液体(如液体水),它们本身的浓度不会变化,在其不变时,其量的改变也就不会直接影响平衡移动。而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加入水,虽然水的浓度不变,但对其他物质浓度产生稀释作用,减小了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②气体的浓度改变通常是通过加压或减压来实现的。体系中各气体物质浓度同等改变,相当于改变压强;外加其他气体(如稀有气体、不与各组分反应的气体)是否对平衡移动造成影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恒容,因对各组分浓度无影响,则对平衡无影响;若恒压,因能同等程度减小各组分的浓度,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无影响,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③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的浓度来提高另一贵重的反应物的转化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提高产率,生产过程中常常将反应产物及时从体系中移走,使反应所建立的化学平衡不断地向右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在一定温度下,当反应体系中没有反应物及生成物以外的气体时,增大体系总压强,各组分的分压也同时增大。因此,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Q p仍然等于K p,化学平衡状态不变;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Q p<K p,只有气态反应物减少而气态生成物增加,才能重新达到新的化学平衡,即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同理,对于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Q p>K p,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

Δυg=0 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Δυg>0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左移动。

Δv g<0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右移动。

(2)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如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H2(g)+I2(g)====2HI(g)

达到平衡时,若加压,其速率—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此时平衡不移动。

①增大(或减小)气体压强,气体体积缩小(或增大),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增大(或减小),能使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v(正)和v(逆)增大(或减小)的程度也不相等,平衡发生移动。

②增大(或减小)气体压强,能使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v(正)和v(逆)增大(或减小)的程度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

③压强对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无影响,若平衡体系中无气体,则压强变化不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④若恒容恒温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压强的改变未能改变组分的浓度,则反应速率几乎不变,平衡不移动。

⑤若恒压恒温充入相对惰性的气体,气体体积增大,能使体系中各气体组分浓度均减小,则反应速率均减慢,相当于减压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⑥生产中要考虑设备承受压力大小的限制,对于有的气体反应虽然加压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如:2SO2+O22SO3,但实际中常压已经达到生产要求,故并不加压。

⑦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后,密度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平衡不移动,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浓度随压强成倍增大。

⑧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的反应,加压(减压)后,密度增大(减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减小),平衡发生移动,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与压强不成正比关系。

⑨加压(减压)使反应速率加快(减慢),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长),严格地说是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斜率,压强大的斜率大,压强小的斜率小,可以据此比较判断图象中的压强大小。

⑩通常所指加压即是缩小容积,减压即是增大容积。

4.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规律:温度通过影响化学平衡常数,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1)若温度升高,K增大,则反应将向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正好是吸热的方向。

若温度升高,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也是吸热方向。

规律:温度升高,平衡将向吸热方向移动。

(2)若温度降低,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若温度降低,K增大,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规律: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知识点2: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应用

1.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叫做平衡移动原理,又叫勒·夏特列原理。

注意:①平衡移动原理虽有分述和总述之分,但其含义完全相同。

②平衡移动原理不仅能用于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也能用于判断溶解平衡等其他平衡移动的方向。

③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在以后学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时,要注意应用平衡移动原理。

④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如下表所示。

3.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g)+nB(g)p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m+n>p)达平衡状态。如果改

变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就将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

知识点3:勒夏特列原理应用

1.是否真的改变了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例如:

a.改变化学平衡体系中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时,并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b.即使是有气体存在的化学平衡体系,在定容、定温下充入惰性气体,也未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2.可逆反应是否存在能够减弱某项条件改变的反应方向,例如,对aA(g)+bB(g)pC(g)+qD(g)(a+b=p+q)

型的可逆反应,它无气体体积扩大或缩小的反应方向,即使是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也不移动。

3.“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里的“减弱”不等于消除。如平衡体系Fe3++3SCN-Fe(SCN)3中,若c(Fe3+)为0.01 mol·L-1,其他条件不变,仅把c(Fe3+)增至0.02 mol·L-1,

在新平衡状态下0.01 mol·L-1<c(Fe3+)<0.02 mol·L-1。

知识点4:化学平衡图象的分析

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是中学化学中图象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学生能熟练地解答化学图象问题,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解答化学平衡图象问题要注意几点:

1.看懂图象:一看面(横坐标与纵坐标);二看线(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线的起点、交点及拐点);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

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且要求熟练准确。

第一类图象:平衡体系中某个量作纵坐标,压强p或温度T作横坐标的变化曲线,如图1、图2。

图1 图2

纵轴可表示平衡转化率、各组分含量、组分物质的量等。这类图象的分析方法是“定一议二”,当有多条曲线及两个以上条件时,要固定其中一个条件,分析其他条件之间的关系,必要时,作一辅助线分析。

图3 图4

第二类图象:反应速率v作纵坐标,时间t作横坐标,即vt图象,如上图所示。

当条件改变时,判断平衡移动的方法是:看v(正)、v(逆)的高低判断移动的方向。若v(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看v(正)、v(逆)的连续或跳跃,判断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果v(正)、v(逆)有一个连续,另一个突变,那么一般是因改变浓度条件引起的;如果v(正)、v(逆)同时有突变,则可能是压强、温度或催化剂等条件改变引起的。

图3和图4仅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而引起的vt变化图象为例。图3是增加反应物浓度,v′(正)突变,v′(逆)连续,且v′(正)大于v′(逆),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图4是减小生成物浓度,v′(逆)突变,v′(正)连续,但v′(正)大于v′(逆),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知识点5:等效平衡状态的分析

等效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个可逆反应,只有起始状态加入物质的情况不同,而达到的平衡状态,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的状态。等效平衡状态主要有两种情况。

1.温度一定(恒温或定温)、容器容积一定(恒容或定容)的条件下:

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即一般可逆反应,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物质的情况,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和浓度均相同。简称为“恒温恒容量相等”。

第二类:在定温、定容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即特殊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同。

2.温度一定,容器容积可变(恒定压强)的条件下,若能通过换算后初始加入的各同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达到平衡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即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归纳为“恒温恒压比相等”。

3.等效平衡题的解法

(1)量等同平衡

①“一边推法”:将不同的起始状态“一边推”(相同的几种物质的浓度通过方程式转化为零)后比较,各组分的量分别相等。

②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子数分别相等。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不适用于用字母ABC等表示的反应。

(2)量分数等同平衡

①“一边推法”:将不同的起始状态“一边推”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相等。

②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子数之比分别相等。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不适用于用字母ABC等表示的反应。

③一边推后,后者各组分的量为前者的a倍,则平衡时后者各组分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也

为前者的a倍。

活学巧用

1.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解析:当一个平衡体系中有固体存在时,将大固体的量(注意区别于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平衡不移动。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的变化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因为不存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的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C

2.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

t1和t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在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p1>p2

B.p1<p2

C.m+n>p+q

D.m+n<p+q

解析:由图象可知:本题是起始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的可逆反应(注意起点),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反应过程。图象显示,在压强为p1时,在t2达到平衡,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为c1;在压强为p2时,在t1达到平衡,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为c2。从横坐标看,t2>t1,说明p2时化学反应速率快,先达到平衡,所以压强p2>p1;从纵坐标看,c1>c2,说明加压将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p+q>m+n。

答案:BD

总结:这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象分析题。对于图象分析,要结合给出的化学反应看清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还要看清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理解图象的全部含义,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进行相互关联的正确分析。

3.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使它们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A容器的容积不变,B容器的压强不变,A容

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b%,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这是一个相同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随着反应的向右进行,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会有所减小,A容器容积不变,其压强是逐渐减小的,B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其容积是要缩小的,当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化学平衡后,A容器中的压强小于B容器中的压强,故A容器中SO2的转化率小于B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答案:C

点评:平衡正向移动与反应物的转化率关系

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这要根据具体反应及引起平衡移动的具体原因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1)由于温度或压强改变而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定增大。

(2)由于增加反应物浓度引起平衡正向移动时,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对于不只一种反应物(不考虑固体反应物)的可逆反应,如N2+3H22NH3,平衡时增加N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

N2的转化率降低。②对于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如2HI(g)H2(g)+I2(g),则无论增大或减小HI的浓度,HI转化率都不改变;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如

2NO2N2O4,则增大NO2的浓度,NO2的转化率增大;若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如2NH3N2+3H2,则增大NH3的浓度,NH3的转化率减小。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2CO(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________,c(CO)________________。

(2)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c(CO2) ________________。(4)保持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______,c(CO)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为固体,增加C,其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2)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3)通入的N2不参加反应,并且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时,各物质的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4)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答案:(1)不移动不变

(2)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

(3)不移动不变

(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

5.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气态。A和B可发生可逆反应A+B C+nD。若2 mol A和2 mol B 混合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如下表:

(1)可逆反应中化学计量数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2)在5×105 Pa时,D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气体分子数为1+1<1+n,则n>1。

(2)压强从1×105 Pa变为2×105 Pa时,C浓度应为2.0 mol·L-1,然而由于平衡移动,使C的浓度减小为1.8 mol·L-1,说明此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从4×105Pa变到5×105Pa时,C的浓度应变为 3.2 mol·L-1×1.25=4.0 mol·L-1,然而却变为6.0 mol·L-1,说明此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一步推知此时D物质在加压条件下变为了液态或固态。

答案:(1)n>1 增加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液态或固态

点评:压强的变化若引起气体浓度的变化,平衡将发生移动,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计量数之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否则,p(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

6.在N2O42NO2平衡体系中,增大N2O4的浓度,则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解析:在判断比值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还要将反应容器的特点纳入分析的范围。若上述反应是在一个定容的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加入N2O4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压强应当增大,压强增大将不利于N2O4的分解,进而选定B。问题是否到此为止呢?若上述反应是在一个恒压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加入N2O4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压

强相同,恒压容器中只有加入物质的量之比不变,那么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同,进而选定C。

答案:BC

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增加N2的浓度()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

B.逆反应速率先减小

C.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解析:在温度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大N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NH3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如下图所示)。故A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在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K与浓度无关。故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答案:AD

8.(经典回放)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H2(g)+I2(g)2HI(g)

B.3H2(g)+N2(g)2NH3(g)

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

解析: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压强改变时,则平衡不移动;如果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发生了变化,压强改变时,则平衡移动。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

答案:A

9.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

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解析:此反应等同于对原平衡体系加压(减小体积),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达平衡时,A、B、C 的物质的量之比将改变,C的体积分数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C。

答案:C

1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

B.恒温、恒容时充入氮气

C.恒温、恒容时充入氦气

D.恒温、恒压时充入氦气

解析:化学平衡能否移动,要看达到平衡后所改变的外部条件,是否造成v(正)与v(逆)不相等的结果,如果能,则平衡一定能发生移动。选项A中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体积必然扩大,相当于降低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将会逆向移动。选项B中恒温、恒容时充入氮气,增大反应物浓度,故平衡正向移动。选项C 中恒温、恒容时充入氦气,虽然使体系的压强增大了,但由于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对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都没有影响,故平衡仍然不移动。选项D中恒压条件下充入氦气,体积改变了,各物质浓度发生了变化,故平衡要逆向移动。

答案:C

11.在一密闭容器中,mA(g)+bB(g)pC(g)反应平衡时,测得c(A)为0.5 mol·L-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 mol·L -1,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B 的转化率减小了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化学计量数:m+n <p D.物质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解析:将容器体积增大了一点,若平衡不移动,那么c(A)=0.25 mol·L -1,而c(A)=0.3 mol·L -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

12.合成氨所需H 2可由煤和水反应制得,其中一步反应为:

CO(g)+H 2O(g)

CO 2(g)+H 2(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欲提高CO 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 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⑤ D.只有⑤

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CO 的转化率,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CO 的转化率。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本身转化率降低。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移动。 答案:C

13.CuCl 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CuCl 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 2O)4]2++4Cl -

[CuCl 4]2-+4H 2O

蓝色 黄色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欲使溶液变成蓝色,即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只有通过减小Cl -浓度才能达到这种移动。加水或加AgNO 3溶液都会使c(Cl -)减小。 答案:(1)加水 (2)加AgNO 3溶液

启示:要深入理解平衡移动的规律——“条件改变,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才能在解题中游刃有余。

14.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为依据,解释以下事实: (1)在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氨气逸出。

(2)合成氨工业中将氨气液化,可以提高氨的产量。 (3)用热水溶解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可提高去污能力。 (4)打开冰镇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解答:(1)氨水中存在两个平衡,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NH 3+H 2O

NH 3·H 2O

+

4

NH +OH -

。当加入NaOH 溶液,平衡体系中OH -的浓度增大,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氨气逸出。

(2)合成氨的反应:N 2(g )+3H 2(g)

2NH 3(g)。若将氨气液化,使氨气不断离开平衡体系,致使合成氨的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提高氨的产量。

(3)碳酸钠晶体溶于水去油污,原因是碳酸钠水解呈碱性:-

23CO +H 2O

-3HCO +OH -,

-3HCO +H 2O

H 2CO 3+OH -。盐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使水解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从而提高去污能力。 (4)啤酒中溶有CO 2,CO 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O 2(g )

CO 2(aq )

,化学平衡:CO 2+H 2O

H 2CO 3,

上述平衡受压力和温度影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即可得到解释现象的原因。

15.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确图象为()

解析:此反应的特点是气体总体积减小、放热的可逆反应。A项,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但温度升高平衡左移,C的质量分数要降低,所以A正确。B项,表示温度与v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v (正)与v(逆)的总体趋势却下降,所以不正确。C项,随着压强的增大,v(正)、v(逆)都增大,但对正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项,随着温度的升高,A的转化率应当降低。

答案:AC

点评:这类题目是讨论自变量x(如时间、温度、压强等)与函数值y(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转化率)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因此,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题目。

(1)分析横、纵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横、纵坐标的关系。

(3)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

(4)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

16.如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g)2R(g) ΔH>0在图中y 轴指的是()

A.平衡混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

B.平衡混合物中G的质量分数

C.G的转化率

D.L的转化率

解析:从图中看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温度的升高,y的量减小;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随压强的增大,y 的量增大。再看化学方程式:

L(s)+G(g)2R(g) ΔH>0

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由此可推断,图中y轴是指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质量分数,应选B。答案:B

17.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容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

(如下图)。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①若a=1,c=2,则b=___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方向进行____________(填“正”或“逆”)。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 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温度不变,活塞与大气相通,即为压强不变,条件为同温同压。

(1)①N2+ 3H22NH3

标准量2体积6体积0

转化量1体积3体积2体积

现欲达到相同的平衡,则H2的量b=3体积,而此时加入的N2、H2、NH3的总体积为(1+3+2)=6体积,小于平衡时的7体积,故反应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进行,即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答案:(1)3 逆1<c≤4 (2)降温因为6.5<7,上述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1.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ΔH<0,为增加甲醇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高温、高压

B.适宜的温度、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催化剂

解析:分析反应特点,正反应放热、气体物质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再分析题目要求,为了增加甲醇的产量,

答案:B

2.对于X+Y(g)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

A.X为气态,Z为固态

B.X为固态,Z为气态

C.X为气态,Z为气态

D.无法确定

解析: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分子减少的反应,只有C 符合题意。

答案:C

3.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

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

C.反应物转化率一定提高

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

解析:该题的化学反应未给出。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但具体措施也未给出,因此,选项中“一定”是错误的,“可能”是正确的。

答案:D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X的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X的转化率变大

C.Y的转化率变大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解析:增加○X的量,开始时v(正)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v(逆)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充入了X,结果提高了Y的转化率,X的转化率反而降低。

答案:AB

5.可逆反应:2A(g)3B(?)+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减小趋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解析: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一种可能是气体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增多,另一种可能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质量减小。升温,平衡正向移动,A项,B、C都是固体时,平衡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项是该项成立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答案:CD

6.反应NH4HS(s)NH3(g)+H2S(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下,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C.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D.充入氮气,保持压强不变

解析:A选项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减小生成物浓度,故平衡正向移动;B项NH4HS为固体,故不能使平衡移动;C选项,由于容积不变,原平衡中各物质的浓度没变化,故不发生移动;D选项,充入不参加反应的H2,且恒压,则体积增大,浓度减小,故平衡发生移动。

答案:BC

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A(g)+B(g)+C(g)D(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恒温定容情况下,充入一些稀有气体,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

B.若恒温定压条件下,加入C(g),则C的转化率将增大

C.若定容升温,在新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D.温度、压强和容积都相同时,在另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1 mol B、1 mol C,平衡时两个容器中D 和E的浓度分别相等

解析:A项恒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平衡混合物浓度没变,故不移动,A正确。定容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A的质量分数减小,C正确。

答案:AC

8.下图中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解析:a曲线变为b曲线,是指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加入催化剂可实现此目的。又因为该反应

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增大体系压强也可实现此目的。 答案:AD 9.在2NO+O 2

2NO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中,下列表明在30 ℃和100 ℃时平衡体系中,NO 的百分

含量与压强(p )或压强一定时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解析: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 的百分含量应减小。所以A 错,D 对。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 错。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到达新平衡的百分含量降低。C 错。 答案:D 走近高考

10.(2005广东高考)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3C (g ),若反

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 和2 mol B ,达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 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 A.2 mol C

B.2 mol A 、1 mol B 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 和1 mol C

D.2 mol A 、3 mol B 和3 mol C

解析:该反应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A 项中若将2 mol C 全部转化为A 、B ,分别得到

34mol A 和3

2

mol B ,与起始加入的2 mol A 和2 mol B 比较,A 项中相当于少加了B 使A 的转化率减小,A 的百分含量增

加;B 项中,加入He ,对平衡无影响,也相当于少加了B ,而使A 的转化率减小,使A 的百分含量增加;由C 项中投料情况来看,反应只能逆向进行,而1 mol B 对逆向有抑制作用,致使生成A 减少,百分含量减少;D 项中按2 mol A 、3 mol B 、3 mol C 投料与原来2 mol A 、2 mol B 投料相比,多余1 mol B ,使A 的转化率增大,百分含量减小。 答案:AB

11.(2005全国高考)已知反应A 2(g )+2B 2(g )

2AB 2(g )的Δ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向,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由反应式知该反应特点是放热反应,而且正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升温,正逆反应速率皆增大,A 错;升温,平衡左移,C 错。降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降压有利于逆向移动。 答案:B

12.(2005全国高考)下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

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

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ΔH>0

解析: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升高Z的体积分数增大,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D错;1 000 kPa比10 kPa 时,Z的体积分数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左移,X、Y中至少有一种应为非气态,B错。

答案:C

13.(2005北京高考理综)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φ)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看出,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时,平衡向左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但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加快,应首先达到平衡。

答案:B

化学平衡状态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平衡特点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H2O电解 2H2↑+O2↑为可逆反应( ) 点燃 (2)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 (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 2SO3(g) ΔH=2.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g)+O2(g)催化剂 加热 -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2 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 0 mol,转化率 100%,反应放出的热量Q kJ。 题组一极端假设,界定范围,突破判断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mol·L-1、mol·L-1、mol·L-1,

化学平衡图像专项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3.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

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讲义和答案)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概念): ★注意 1.两同 2.转化率 3. 用“”表示。 2.常见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________,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_______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标志:①v正__v逆;②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____。 ⑵特点 思考3.对可逆反应N2+3H22NH3,若某一时刻,v正(N2)=v逆(NH3)。此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举例反应m A(g)+n B(g) p C(g)+q D(g)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 即v(正)=v(逆) 平衡 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生成p mol C, 均指v(正) 不一定平衡v(A)∶v(B)∶v(C)∶v(D)=m∶n∶p∶q,v(正)不 一定等于v(逆) 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平衡 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总压强或总体积或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 压强m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平衡 m+n=p+q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不一定平衡

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平衡 颜色当体系的颜色(反应物或生成物均有颜色)不再变 化时 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M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 体系的密度反应物、生成物全为气体,定容时,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m+n≠p+q,恒温恒压,气体密度一定时平衡 练习 1.下列说法可以证明H2(g)+I2(g) 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 键断裂③百分含量w(HI)=w(I2)④反应速率v(H2)=v(I2)=1 2 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3.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与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 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 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高一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 一、选择题 1.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2.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 2A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 3.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 SO2、O2、SO3中18O的含量均增加 C.SO2、O2的转化率均增大 D.通18O2前、通18O2后、重新达平衡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逆)的关系依次是:==、>、==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比纯水中小 B.加压有利于N2和H2反应生成NH3 C.可以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氨气 D.加催加剂,使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SO3 5.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7.下图为PCl5(g) 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习题20141105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练习 1.(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 C(s)+3D(g) ΔH<0,达到平衡时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正反应速率v正增大、D的物质的量浓度c(D)增大的是 A.移走少量C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 C.缩小容积,增大压强 D.体积不变,充入“惰”气4.(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 A(g)+n B(g) p C(g)+q D(g),经过5 min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物质的量浓度减少a mol·L-1,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1·min-1,C物质的量浓度增加2a/3 mol·L-1,这时若增大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 为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5.( )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g)+B(g) C(g)+D(g),5 min后达到平衡。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 A.a=2 B.a=1 C.a=3 D.无法确定a的值 6.( )恒温下,反应a X(g) 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ab 8.( )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2NO 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 2(g)+I2(g) 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 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N 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 9.( )现有m A(s)+n B(g) q 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 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φ(B)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反应的下列描述 正确的是 A.m+nq D.x点比y点的混合物的正反应速率小 10. ( )已知NO 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ΔH<0。 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 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X与Y两条曲线中,Y表示N2O4浓度 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点 C.25~30 min内用NO2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0.08 mol·L-1·min-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准 1、本质: V正 = V逆 2、现象:浓度保持不变 mA(g) + nB(g) = pC(g) + qD(g) 本质:v A耗 = v A生 v B耗 = v B生 v C耗 = v C生 v D耗 = v D生 v A耗﹕ v B生 = m﹕n …… 现象:1、A、B、C、D的浓度不再改变 2、A、B、C、D的分子数不再改变。 3、A、B、C、D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4、A、B、C、D的转化率或生成率不再改变 5、体系温度不再改变 6、若某物质有色,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引申:mA(g) + nB(g) = pC(g) + qD(g) + Q 对 m+n ≠ p+q 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改变 2、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 3、若为恒容体系,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4、若为恒压体系,体系的体积、密度不再改变 注意:以上几条对m+n = p+q的反应不成立。 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 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

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 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 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⑦ B.②⑤⑦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⑦ 元素推断: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 B<C<D<E<F。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 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平衡移动练习 题含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B.Br2(g)+H2 2HBr C.N2O4 2NO2 D.6NO+4NH3 5N 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 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 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10.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1.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 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1 mol SO2+1 mol O2+1 mol SO3 B.4 mol SO2+ 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 D.2 mol SO2+ 1 mol O2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破坏有气体存在的反应的平衡状态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13.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则A的转化率为 () A.67%B.50%C.25%D.5% - 6 -

新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九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

课时练习(二十九)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1.在1 L 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 2+3H 2 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 .c (N 2)∶c (H 2)∶c (NH 3)=1∶3∶2 B .1个N≡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生成 C .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 .v 正(N 2)=2v 逆(NH 3) 解析:选B c (N 2)∶c (H 2)∶c (NH 3)=1∶3∶2,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一定为平衡状态,A 错误;1个N≡N 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B 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 ρ=m V ,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C 错误;v 正(N 2)=2v 逆(NH 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未达到平衡状态,D 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A(g)+B(s)C(s)+D(g) ΔH >0。如图 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 1时 刻改变条件:①加入A ;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 C ,符合图示条件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解析:选A 加入A ,因为A 为气体,因此加入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 正>v 逆,故①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只加快反应速率,故②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因此加压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③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④错误;C 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⑤错误。 3.(2020·黑龙江四校联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 、Y 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 ΔH <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 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减小 B .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 的浓度不变 C .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Y 的浓度不变 D .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 ,X 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选C 该反应的ΔH <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 的体积分数增大,A 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由于容器的容积缩小,故Z 的浓度增大,B 错误;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反应混合物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 化学平稳状态的判定和化学平稳移动是两大常考点,而后者考题更多,范畴更广。关键是要把握平稳的特点,明白平稳状态的一等六定;熟悉地把握条件对化学平稳的阻碍及条件,以及勒沙特列原理。 化学平稳状态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稳状态的标志是( AC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刻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2.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以下各关系中能讲明反应已达到平稳状态的是( C ) A. 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 C. 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稳的标志是( C ) A.单位时刻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刻变化 C.单位时刻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刻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稳的标志是(AC ) A. 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刻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C.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 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稳状态的标志是( AC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刻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化学平稳移动 1.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Q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稳,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 1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 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 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转化率 C .正、逆反应速率 D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2 .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 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 ) CIF 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 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 Cl F 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 Cl F 3的产率提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 2的转化率降低 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 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 下列有关叙述正 ( )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C .③⑤ D .④⑥ bB (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 60%,贝U ( ) B .物质B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C .物质A 的转化率减小了 D . a > b A . 2N0 + 02^^ 2NO2 B . B 「2(g) + H 2 2HBr C . N 2O 4 2NO 2 D . 6N0 + 4NH 3 5N 2+ 3战0 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A .①② B .②⑤ 5.在一密闭容器中, 反应aA(g)- 当达到新平衡 时, B 的浓度是原来的 3 .在某温度下,反应 CIF (g ) + F 2(g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化学平衡的移动(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能利用相关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平衡移动 1.定义。 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当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改变时,原平衡就会被破坏,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会随之改变,引起v 正≠v 逆,然后在新条件下重新建立平衡。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原因。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反应条件的改变,移动的结果是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3.标志。 (1)从反应速率来看:如有v 正=v 逆,到v 正≠v 逆,再到v 正'=v 逆',有这样的过程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2)从混合物组成来看:各组分的含量从保持一定到条件改变时含量发生变化,最后在新条件下各组分的含量保持新的一定,同样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4.方向。 平衡移动的方向由v (正)、v (逆)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1)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v (正)>v (逆),则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 (2)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v ((正)<v (逆),则化学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 (3)若外界条件的改变虽引起v (正)和v (逆)的变化,但v (正)和v (逆)仍保持相等,则称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或没有被破坏)。 要点诠释:平衡移动过程可表示为: 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 →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一定时间后 新条件下的新化学平衡 V (正)=v (逆) v (正)≠v (逆) v '(正)=v '(逆) 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不断变化→各组分的含量又保持不变 要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的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着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2)解释:由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 (正)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 (逆)减小,这两种变化均导致v (正)>v (逆),因此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理,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 (正)减小,增大生成物浓度使v (逆)增大,这两种变化均导致v (正)<v (逆),因此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也可用平衡常数(K c )和浓度商(Q c )的相对大小解释。 温度一定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对于一个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反应物浓度增大或生成物浓度减小时,Q c <K c 平衡状态被破坏,此时,只有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消耗反应物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右移才能使Q c =K c ,使反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则Q c >K c ,化学平衡向消耗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左移才能使反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温度一定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左移动。 (3)图像分析(v -t 图像)。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用如图所示的v -t 图像予以说明。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移动专项练习

化学平衡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确认能发生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H2(g)+I2(g)2HI (g) ΔH>0,要使混合气体的紫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降温、减压B.降温、加压C.升温、加压D.升温、减压 【 3.对于可逆反应mA (g)+nB pC (g)+qD(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rn+n)一定等于(p+q) 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物质 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一定增大 4.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 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5.反应NH4HS (s)NH3 (g)+H2S (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C.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6.在某温度下,反应:ClF (g)+F2 (g)ClF3 (g) ΔH=-268 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的产率提高 《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7.将H2 (g)和Br2 (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 (g)+Br2 (g)2HBr (g) ΔH<0,平衡时Br2 (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 (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建立平衡需要的时间为20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24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2017·海南,11,改编)已知反应CO(g)+H 2O(g) 催化剂 CO 2(g)+H 2(g) ΔH <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 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K 增大 B.减小压强,n (CO 2)增加 C.更换高效催化剂,α(CO)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 (H 2)不变 2.(2016·四川理综,6)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g)发生反应:CH 4(g)+H 2O(g)CO(g)+3H 2(g)。设起 始 n (H 2O ) n (CH 4) =Z ,在恒压下,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φ(CH 4)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ΔH >0 B.图中Z 的大小为a >3>b C.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 (H 2O ) n (CH 4) =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减小 3.[2016·天津理综,10(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 MH x (s)+y H 2(g) MH x +2y (s) ΔH <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 mol H 2只需1 mol MH 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 (放氢)>v (吸氢) 4.[2017·全国卷Ⅲ,28(4)]298 K 时,将20 mL 3x mol·L - 1Na 3AsO 3、20 mL 3x mol·L - 1 I 2和20 mL NaOH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 3- 3(aq)+I 2(aq)+2OH -(aq) AsO 3- 4(aq)+2I - (aq)+H 2O(l)。溶液中c (AsO 3 - 4) 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pH 不再变化 b.v (I - )=2v (AsO 3- 3) c.c (AsO 3- 4)/c (AsO 3 - 3)不再变化 d.c (I -)=y mol·L -1 ②t m 时,v 正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 逆。 ③t m 时v 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 n 时v 逆,理由是____________。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 =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5.(2017·全国卷Ⅱ,27)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 4H 10)脱氢制1-丁烯(C 4H 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 4H 10(g)===C 4H 8(g)+H 2(g) ΔH 1 已知:②C 4H 10(g)+12O 2(g)===C 4H 8(g)+H 2O(g) ΔH 2=-119 kJ·mol - 1 ③H 2(g)+12 O 2(g)===H 2O(g) ΔH 3=-242 kJ·mol - 1 反应①的ΔH 1为________ kJ·mol - 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 ___(填“大 于”或“小于”)0.1;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 (氢气)/n (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 (氢气)/n (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碳链烃类 考点一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 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已达平衡,方法很多,本文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化学平衡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某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要描述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必须一个描述正反应,一个描述逆反应,且描述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例1:对反应N 2+3H 2 2NH 3 而言,以下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的是( )。 A.同一时间内消耗1 mol N 2的同时生成3 mol H 2 B.同一时间内消耗1 mol N 2的同时消耗2 mol NH 3 C.1 mol氮氮三键断裂的同时,6 mol氮氢键断裂 D.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解:A中消耗1 mol N 2描述的是正反应,生成3 mol H 2 描述的是逆反应。(根 据方程式生成3 mol H 2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 N 2 ),所以A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 衡。 B中消耗1 mol N 2描述的是正反应,消耗2 mol NH 3 描述的是逆反应; (根据方程式消耗2 mol NH 3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 N 2 ),所以B可以说明该 反应达平衡 C中1 mol氮氮三键断裂描述的是正反应,6 mol氮氢键断裂描述的是逆反应; (根据方程式6 mol氮氢键断裂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氮氮三键),所以C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答案选D 二、根据其他条件判断 (一)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①如果全为气体: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最全知识总结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 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分析如下: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如H2(g)+I2(g)2HI(g),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