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

一、地震灾害概述

地震(earthquake)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灾害性自然现象,毁灭性的大地震可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其特点为如下:

1. 地震灾害的频繁性我国地处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2. 地震灾害的多样性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震、矿震等诱发性地震。

3. 地震灾害的地区性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循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好发地区。

4. 地震灾害的时间性每日的凌晨和黄昏,每月朔、望日,每年3、8月份前后等,都是发震率较高的时段。根据历史资料分析,1290~1359年、1480~1730年、1880年至现在为地震活跃期。据分析,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是地震活跃时期。

5. 地震灾害的连发性地震的发生往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

6.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强烈地震发生后,顷刻间大面积

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水源及食品污染,蚊蝇鼠虫等大量滋生,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及暴发。

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以来,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09次,20世纪我国发生M26级破坏性地震60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9次。1949年以来,发生7级及7级以上的地震49次,死于地震的人数达28万,倒房700余万间,每年平均的经济损失约为16亿元。

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一)生态环境破坏

1. 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道路阻塞,群众不得不喝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等不洁饮用水,并生活于露天之中。

2. 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被破坏,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苍蝇大量滋生。

3. 人员伤亡严重,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尸体只能临时就地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尸体迅速腐败,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4. 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病人又缺乏隔离条件。

5. 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群众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二)水源污染

1. 供水条件变化地震后,城市集中式供水设施遭受严

重破坏,泵房倒塌、管道断裂、供电与供水中断。分散式供水和农村给水有水井淤沙、井管错裂等,一般破坏程度相对较轻。

2. 供水水质恶化震后厕所倒塌、粪便垃圾污物大量堆积、下水道堵塞、尸体腐败等,都能污染水源,导致饮用水水质恶化。

(三)食品污染

1. 灾民居住生活环境污染严重,容易造成食品污染。

2. 缺乏清洁水、食品、炊具和餐具,灾民家庭或集体起伙做饭在震后初期存在困难。食品、食品容器和餐具没有条件充分洗净、消毒,容易引起食品污染。多人共用餐具和食品容器,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和经生活接触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 运输和分发求援熟食品的车辆往往不是运食品专用车,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

4. 灾民家庭缺乏食品防护设施,食品易受苍蝇、尘土等污染。剩余食品再加热条件差,饮用开水困难。

5. 鼠害严重地震区在震前有前兆反常现象,表现为鼠成群结队洞外活动频繁,在各种场所尤其是食品厂、库、店和居民家中,鼠与鼠迹显著增多。震后初期的建筑物多为简易棚,建筑材料和构筑物基本不具备防鼠作用,使鼠患严重,到处盗洞作窝,对食品造成污染和损害。

6. 灾区的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灾后初期,会出现一时性食品短缺,一些不法分子会乘机将超期、变质和伪劣食品在灾区销售。

7. 灾后初期,由于食品供应暂时紧张,还会出现以下食品卫生问题:

(1)灾区砸死或其他原因致死的畜禽被灾民食用。

(2)灾区甩出、抛洒、丢弃的食品较多,这些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在灾区有被食用的情况发生。

(3)灾区仪器缺乏,加之有些地区人民有采食野菜、野菇的习惯,野菜中毒和毒菇中毒也是地震灾区应该警惕的问题。

(四)媒介生物滋生

1. 蝇类滋生震灾发生后,死亡的人和动物的尸体被掩埋在废墟下,还有大量的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这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提供了蝇类易于滋生的条件。

2. 蚊类滋生地震造成建筑物(包括贮水建筑与输水管道)大量破坏,自来水浸溢,特别是生活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会成为蚊类大量滋生的环境。

3. 鼠类增殖由于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损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

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

(五)传染病流行

地震后,由于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食物短缺、居住条件被破坏等原因,极易导致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和流行。如唐山在7月28日凌晨开始地震后,8月1日至18日的累计肠道传染病(痢疾、肠炎)发病率约为10%(个别居民点甚至高达30%)同时,由于人口迁移、流动,干扰了一些正常免疫工作的开展,造成无免疫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主要的卫生应急措施

(一)抢救治疗伤员

地震灾害会导致人员伤亡,强烈地震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抢救治疗伤员是卫生部门,尤其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饮用水卫生措施

1. 选择临时性供水水源并加以防护选择临时性水源的总原则是:先选用深层地下水,如有困难,依次选择泉水、浅层地下水、地面水。

2. 加强对临时性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在地震灾害条件下,除修复的部分自来水外,临时供水措施主要有3种方式,即使用消防水龙带输水、用水车送水及用自备的取水工具分散取水。对这些临时供水措施的卫生监督也是保证饮用水卫

生的必要手段。

3. 预防尸碱中毒在地震期间,大量人畜尸体经腐生菌腐化分解后(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污染环境和水源,可致尸碱中毒。为防止由于饮用被腐烂尸体污染的水而致中毒,水源周围必须彻底清除掩埋的尸体,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难于找到不致污染地下水源的适宜地点,需要对尸体及局部土壤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掩埋,可采用一层漂白粉一层尸体的掩埋方法,避免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4. 对水源水进行严格的净化消毒饮用水消毒目前仍以化学含氯消毒剂为主。包括缸水消毒、井水消毒。其方法有直接投加法、持续加药法。

(三)加强食品卫生措施

加强食品的安全卫生,既是防范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应注意加强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临时饮食供应点和街头食品的卫生、外援食品的卫生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严防食品受到细菌、霉菌及霉菌毒素、寄生虫及其他昆虫、化学品的污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灾害过后恢复生产经营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修复,并报请卫生监督机构重新进行卫生审查,经许可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在灾害袭击的非常时期,在不引起急性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基础上,要保证灾民吃到基本安全的食物。对于

被污染食品就掌握其一般处理原则,即把未污染和受到污染的食品分开,未污染部分可供食用,污染部分按查明情况分别处理。

(四)加强环境卫生措施

包括灾民临时居住地建设和居住卫生、简易厕所的修建和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尸体的卫生处理等。

尸体处理可能是地震灾害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尸体处理要做好喷、包、捆、运、埋5个环节。

1. 喷药扒挖尸体与喷药紧密结合,尸体上可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来吸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硅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之类的臭气,或喷洒3%~5%的来苏水。效果较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消毒。鉴于尸体是感染的隐患,WHO建议尸体用石蜡浸泡后,主地焚化,以避免疫情的发生。

2. 包裹用包装物包尸体头部,后用覆盖物包整个尸体,或装入塑料袋扎口。有条件时可用标准化的专用尸袋。

3. 捆紧将包裹后的尸体最好捆三道(头、腰、腿部),便于移运和以免尸臭散发。

4. 运出要用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车辆,将包捆后的尸体及时运走,避免在市区内影响环境。在尸体装车前,要先在运尸车厢垫一层砂土或塑料布,防止污染车厢。

5. 埋葬在市区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不影响市容环境

和不污染水源的条件下,将尸体深理地下1.5~2m,上面加盖土壤和石灰。原临时埋在市区内的尸体,一律重新挖出并移运市区外的合适地点进行二次埋葬,以改善市区的环境卫生面貌。

(五)传染病控制

1. 重建疾病监测系统监测的内容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其他主要疾病发生情况,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数量等。

2. 重建安全饮用水系统。

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媒介控制。

4. 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5. 落实应急计划免疫。

(六)健康教育

应组织编印卫生宣传资料,宣传灾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应急措施及要求,充分利用大众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和多种形式(黑板报、宣传画、演出、讲课等)宣传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力争提高灾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卫生行为形成率。

校园防震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普及材料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 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 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 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 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 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 度. 3 度,少数人有感. 4—5 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 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 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 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 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 1976 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 6 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4、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地震预防措施

地震预防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1、在室内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并紧紧抓牢桌子腿。没有桌子等藏身处,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如果在做饭,要立即关火,关掉正在打开的电视等。 2、不要慌张地向楼下冲或跳楼楼梯拥挤危险,碎玻璃、砖瓦、广告牌、水泥预制板墙等砸下来,也很危险。可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3、在户外要保护好头部,避开玻璃窗、门柱、墙壁、售货亭等危险之处,要蹲在空旷处。在高楼群区,应根据情况进入低矮建筑物中躲避。 4、在学校、商场、剧场时应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不发生混乱。 5、正在搭乘电梯时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万一被关在电梯中,马上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求助。 6、汽车靠路边停车停车避开十字路口。为了不妨碍疏散人群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注意收听汽车里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7、离开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离开。 8、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婴幼儿要抱着背着。 9、不听信流言飞语不轻举妄动,从广播、电视和携带的电脑等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地震前兆——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 宏观异常:人们可以听到、感觉到的,如小震前震、气象异常、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等。 小震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大气异常: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气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降温或酷热蒸腾等。 动物反常:比较确切的骚动约有20多种,常见的有: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昆虫如蜜蜂、蜻蜓等。 地下水异常:震区地下水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 地光:我国近年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有红、黄、蓝、白、紫等,出现时往往一闪而过,不易观测。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

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预防小知识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对策。 ▲在学校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乱跑或者跳楼。 ▲身处楼房内的人员首先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千万不可在慌乱中选择跳楼;其次,可以就近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厕所里暂避一时。 ▲正在街上行走时要用皮包、衣服等柔软物品遮在头上,或用双手保护好头部,以防周围建筑物上的玻璃碎片、水泥碎块、广告牌、霓虹灯架等空中坠落物砸伤头部,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到较为开阔的地方躲避。 ▲正在行驶的车辆要做到:司机尽快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位等坚固物,以防摔倒;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用胳膊护住头部和面部,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自我保护。 ▲震后自救。地震时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一定不要惊慌,树立生存的信念,相信会有人来救助,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避免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所处环境,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到很大的作用;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要用湿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易掉落物;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险通道,尽量保持体力,用石块等物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急躁,不要哭喊,不要盲目行动,那样会无益地消耗大量体力;维持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新的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施工现场防地震灾害 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 (西区大水井项目部) 一、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使用范围 本预案使用于工程项目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二、应急工作原则 1、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有关各级人员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地 震应急,处置本工程区域地震灾害事件; 2、预防为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 则,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安全隐患,有效防止重特 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统一指挥。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 落实、措施得力”的原则,在各级领导、有关机构以及应急小

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积极有效的开展对突发事件处理、事 故抢险、生产恢复、应急救援、维护稳定、等各项应急工作。 4、保证重点。遵循“统一调度、保重点”的原则,在突发事件 的处理过程中,将保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限制突发事件范围扩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分工 (1)成立攀枝花大水井项目部施工现场防地震应急准备和响应 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冉学刚 副组长:国锋黄绪良 应急小组成员:王林陈远强罗炜坤李俊 彭中波宋仲莉张云会吴朝莲 (2)职责及其分工: 领导小组: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 抗震工作。 应急小组: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①组织有关人员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关闭危险场所,停 止各项大型活动。 ②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施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地震,减少灾害》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掌握地震来临时在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2、预防地震,关爱生命,减少灾害。 活动准备: 1、学习防震救灾应用小知识。 2、防震救灾知识竞赛试题。 3、防震救灾宣传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揭题:2008年5月12日,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一场催肝断肠的灾难,降临在泱泱巴蜀,2013年4月雅安的地震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顿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爱的潮水一浪胜过一浪地涌向巴蜀大地,温暖着灾区人民的的心。两年后的今天,为了牢记这一惨痛经历,为了缅怀远离我们的亲人,为了我校师生生命安全,我们五(三)中队特召开此次“关注建筑安全,远离地震灾害”的主题班会,旨在能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 二、根据以往的了解,你都知道地震的哪些知识呢?用一句话总结一下。a、地震象一个可怕的恶魔,摧毁了无数

家园。b、地震导致了无数个家庭的离散,相信这些家庭要永远背负着生活的阴影。c、人民子弟兵真是好样的,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d、大爱无言,大爱无疆。e、如果人们能事先知道这里要地震就好了,就可以先离开危险的地带。f、如果地震中人们都能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伤亡一定不会这么大。 1、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师:是呀,古往今来,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灾难事故总是不断发生。地震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关于地震,你都了解哪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呢?a、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b、地震时先有纵波,再有横波,其中横波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c、地震的三要素是发震时刻(发生地震时间)、震级、震中。 d、我知道按照震级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弱震,震级小于三级第二: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三级,小于或等于级。第三:中强震震级大于级小于6级。第四: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2、了解地震的前兆。是,地震的短临预报还是不过关的科学,成功率也不高。这需要我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更希望在你们这一代中,能把这个难关攻克。但是,地震和刮风下雨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它来临之前是有征兆的,

常见自然灾害及季节性事故防范常识教学内容

常见自然灾害及季节性事故防范常识

常见自然灾害判断与避险 第一部分地震灾害避险 一、加强地震前兆观察 1、动物异常反应。部分饲养动物主要前兆异常反应为: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住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蜜蜂群鸟迁家忙,大猫叼着小猫跑。冬天蛇蛙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2、地光异常反应。地光是指在地震前或地震时在地面或在天空中出现的闪电或光亮。地光形状不同,颜色有白、红、蓝色或多彩颜色,是地震即刻到来的警报,一般在震前几分钟至几秒钟出现,看到地光后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3、地声异常反应。地声是指地震时地下发出的声音,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液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澎湃声,马达轰鸣声,坦克开动时的吼叫声,撕布声等等。 4、地下水异常反应。在较强地震发生前,由于受地应力的作用,地下水也会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如水井水位升降和水温变化,水翻花、打转、变浑、翻泥沙,水面漂浮着油花、冒气泡,还有水变色、变味等等。 二、正确把握逃生原则 1、保持镇静,因地制宜。如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2、果断行动,切忌犹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震时要冷静判断,果断采取行动,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3、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三、科学采取逃生方法 发生地震,应当尽量利用地震初期震动到房屋倒塌前短暂的时间差逃离室内;无法逃离时必须遵循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的原则,正确选择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积极寻找出路和通气口,采取敲击和呼救相结合的办法传递求救信号,在没有听到挖掘声和搜救声时不宜大喊大叫,以保存体力。 遇震时,当身处室内来不及撤离建筑物时,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不能停在窗边、阳台、楼梯及其附近。在公共场所时,就地选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切勿躲在地窖、隧道或地下通道内。 正在市区活动时,应注意保持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降低身体重心,蹲下、坐下或趴下,脸朝下,额头贴于两臂上;闭眼,闭口,用鼻子呼吸;用手抓住桌腿、水管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关于预防地震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9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今天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给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预防地震灾害的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前人力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因为地球持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相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 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 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 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 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 能够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 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 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 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 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绝大部分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 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所以,当遇到地震时切忌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应急要点★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

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地震中逃生的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2.摇晃时立即关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地震预防与自救知识

地震预防应急小知识 一、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做到不被谣言蛊惑。 (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4)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不要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尽量少去。 (5)家庭要储备一些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 (6)加强学习一些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在心理上要有不害怕的准备。 (7)平时多留意,大自然的异常现象,但也不要过于疑虑。 特别是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出端倪。 二、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如果形成途中,平地,就是开去开阔地带停留,靠边停车;桥梁隧道,就要快速离开;离开车辆时候,注意周围物

体;如果外面危险物体较多,可能在屋内比较安全。 如果在屋里,如果是高楼,10楼以上,想跑下来,估计至少要30秒以上,也许不动可能还比较安全。是就地躲藏,还是跑出去,要看具体情况,要事先想一下。 学校医院工厂的疏散,关键看各部门平日的应急预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看具体情况。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 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 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 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珍惜生命,有爱心。 (4)特殊情况要注意救援等待方面主动作为。 三、地震以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和防疫 (2)饮食方面,不要喝冷水,吃生食。 (3)非地震区要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娱乐活动。 (4)衣食住行方面要做好保障供给。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培训资料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措施 在闽南地区,“自然灾害”通常有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等。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闽南地区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 1、雷电灾害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地震灾害防范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①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②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③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④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⑤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⑥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⑦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⑧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地震防护措施

地震防护措施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因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 下面告诉你怎样防护的办法: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

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听到外面有人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 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课件.doc

预防地震安全防护小常识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 3、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7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8、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震前预防措施 1、准备3 日份的饮水、药品、干粮、手雷筒、收音机、铁锥或斧头收纳在救急袋内,但须随时留意食物与电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于取用位置,以防不时之需。 2 、准备消防设备,以面封地震后可能发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3 、熟悉住家环境,清楚那里是最好避难场所,预先想好逃生路线。 4 、家人间应互相约定地震俊应孩如何联系及安全后之会合地点。 5 、应经常举行避难演习,建立自卫编组,以防地震时惊慌失措。 6 、建筑勿任意违法加盖,或拆除墙、柱、梁、板,以免破坏房屋结构。 7 、较重物品应放置低处,并予固定,以防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 8、定期检查瓦斯、电线管路,瓦斯桶应予固定。全家人均应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 9、地震时,应躲在坚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 10 、应定期检查房子,如发现大裂缝应请专业人具加以检视或维修。 11、需记忆自家附近之医院、警察局、救火队电话。

自然灾害知识点-地震灾害

2 地震灾害 2.1、地震概述 一、地震的基本参数 1.地震的定义(掌握) 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岩层突然塌陷、火山突然喷发等引发的震动,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波动;或地下岩层破裂造成地面形变、错动、开裂,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2、地震的几个基本参数(掌握) 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主震、余震: 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3、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表示地震大小通常有哪两种方法)(掌握) (1)震级和烈度都是表示地震大小的量,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2)震级是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的, 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3)烈度表示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4、什么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的关系是什么?(熟悉) (1)地震的震级(magnitude)表示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多。(2)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下列关系(能量E以尔格计): log+ =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 11 8. M E5.1 5、地震的矩震级和里氏震级有何不同?(了解) (1)矩震级是根据地震矩公式计算出来的;里氏震级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波幅度进行测定的。(2)对于大多数中等地震,两种震级基本相同;对于特别大的地震,矩震级比里氏震级描述较好。 6、影响烈度的因素(掌握)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参数;场地条件;建筑物质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破坏越大,宏观震中烈度就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烈度越高;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大,烈度越高,反之亦然。 另外,工程场地条件是软弱场地还是坚硬场地;建筑物的质量是否合格,是否经过抗震施工:是否属于抗震设防城市,人口密度大小、公民的防灾意识强弱都会影响地震烈度大小。 7、地震波的定义,地震波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掌握) (1)地震波是指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在地球内部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 (2)地震波一般可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体波是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面波是沿地球表面附近传播的一种弹性波。 (3)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面波沿界面传播;体波比面波传播速度快,振动幅度较小,振动周期较短 8、体波一般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性?(掌握) (1)体波一般分为P波(Primary waves)和S波(Secondary waves)。 (2)P波能穿过固态和液态的地球介质,S波只能穿过固态的地球介质;

地震灾害与预防

地 震 灾 害 与 预 防 结 课 论 文 姓名:王有康 学号:31110800162123 专业班级:自动化11-01

摘要: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地震灾害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产生最大威胁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在现在的社会中,学会地震灾害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字:地震;防治;地质灾害。

引言:提到地震,人们总是心有余悸,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人。08年以来的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等地震灾害给我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这只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一小部分地震灾害,地震灾害给全世界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地震可怕,那么究竟什么地震?地震即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在全球范围内,地震的发生是极其频繁的,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一次地震如何称为大地震?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烈度则是在波及范围内地面震动的激烈程度。 地震有原生、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之分。原生灾害即是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诱发灾害是地震引起的各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饥荒、社会动乱、人的心理创伤等;次生灾害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在这种程度上,诱发灾害也包括在次生灾害里面。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且频度较高,即使如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36.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吗? 答: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2月27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它是我国几十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各种有效的规章制度的法律化。它的制定、修订、公布、施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 37.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是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38.地震能预报吗? 答: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大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但是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 ——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39.你知道地震预报应当由谁发布吗? 答:面向社会发布地震预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地震预防基本知识

地震预防基本知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震源:地震在三维空间上实际发生的位置,是地震能量的来源地和地震波的始发地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强度:或称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判别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世界上一般将地震分为1-10十个震级。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预防地震灾害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

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 地震中逃生的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培训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

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