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_张静芳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_张静芳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_张静芳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_张静芳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张静芳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调通中心,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指出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建立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平台、电网在线决策系统以及调度、厂站及用户侧智能化。

关键词:智能电网;基础条件;虚拟电厂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90X(2010)03-0022-04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S mart Grid

ZHANG Jing-fang

(Ele ctric P ower Dispatch and Com munication Center,H uizhou Power Supply Bur ea 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 p., Huizhou,Guangdong516001,China)

A 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 acte ristics of sm art gr id(SG),analyzes the fundam ental conditions to de velop SG,and points out tha t the key technologic al pr oblem in c onstr ucting SG is establi shing r eliable data and inf or mation platf or m,power gr id on-line decision system as well as intellectualized system on powe r dispatching,power plant and consumer sides.

Key words:smar t gr id(SG);fundam ental condition;vir tual power plant(V PP)

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新能源接入及配电网方面提出了智能电网(smart grid,SG)的概念,常用术语有SG、知识型电网(intelligr id)、自愈电网(self-he aling gr id)和现代电网(modern grid)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SG。2002年,美国电科院(Electric Power Resear ch Institute,EPRI)发起了知识型电网研究;2004年发布了针对电网智能化的知识型电网体系(intelligr id architecture); 2005年,欧盟成立了欧洲智能电网技术论坛; 2007年,美国能源部对现代电网的性能、特点、技术要求和评价指标做出了系统的阐述,美国能源部、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建了联邦SG工作小组[1]。我国国家电网公司也提出建设统一坚强SG的目标:华东电网公司于2008年提出建设愿景,计划从2008年到2030年分3个阶段逐步建成SG;2009年2月,华北电网公司的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控制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科技部的“973计划”也已经提供专门资助,对高渗透率微网的复杂动态行为及其运行进行研究。

1 智能电网的内涵

1.1 SG的定义

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需求侧管理和能源储存方面的巨大突破使节能减排、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因此,期望通过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能源资源开发、输送、存储、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他设施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将能源利用效率和供应安全提高到全新的水平,将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率降低到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使用户成本和投资效益达到合理的状态。SG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最新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达

 第23卷第3期广东电力Vol.23No.3 2010年3月GUANGD ONG ELEC TRIC P OWER M ar.2010 

收稿日期:2010-01-22

到经济、可靠、安全、环保的根本目标。

1.2 SG的特点

SG的特点包括[2]:

a)自愈。自愈性是指电网维持自身稳定运行、评估薄弱环节和应对紧急状态的能力,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功能。SG能够实时检测、分析电网运行状态,并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最小化或避免用户的供电中断,避免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b)安全。安全性是指电网抵御外部破坏的能力,SG能更好地对人为或自然发生的扰动做出辨识与反应,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外力破坏和计算机攻击等不同情况对电力系统的攻击伤害,保证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c)兼容。兼容性是指电力系统能够开放性地兼容各种类型设备的能力。通过在电源互联领域引入类似于计算机中“即插即用”技术(尤其是分布式发电资源),SG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类型电源,支持分布式发电的接入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满足电力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

d)交互。交互性是指电网运行中与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的能力。SG能实现发电商、电网、需求侧的智能互动,需求侧和发电商可以互相选择,SG将为需求侧和发电商提供交易平台,系统运行与批发、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激励电力市场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通过差别定价提示电力市场竞争效率和电能质量。

e)高效。高效运营和管理是指电网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线损、降低运营成本的能力。SG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支持电力市场竞争的要求,实行动态的浮动电价制度,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

f)集成。SG可以实现包括监视、控制、维护、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配电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DMS)、市场运营系统(market operation system,MOS)、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等和其他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业务集成。

2 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SG的构建有赖于多项基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当前而言,我国SG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大规模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控制技术实现电网的革命性发展,以适应新能源的应用和用户的高度参与,是暂时无法企及的。因此,提高基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夯实基础是建设的关键。

2.1 可靠的数据、信息平台

采集的数据同时性要好(带有时标),准确度要高,应整合、改造目前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upervisory con 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系统数据、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数据、故障录波数据等,并完善光纤通信网。该平台是SG的重要基础。

2.1.1 测量技术

测量系统包括需求侧测量和配电、发电、输变电设备的相角量测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广域量测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 S)、线路容量动态监测、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具有监测功能的电子设备(如电子变压器)等。需求侧测量以电子计量设备(如高级测量系统(advance d mete ring infr astr ucture,AMI))为基础,通过发达的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运行状态及交易相关参数的测量和控制,主要具有家电控制、电能质量分析、防偷电、功率和用电量测量、实时电价处理、成本控制、自备电源监测等功能;电网侧测量主要具有同步相位测量、广域测量、动态设备监测、系统安全稳定监测等功能;发电侧测量主要用于监测发电厂的出力、设备状态、履约状况、煤耗和排放等。

2.1.2 通信技术

要形成集成的通信系统,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载体实现更多信息和应用的连接和集成,使数据在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等不同主体及各类应用系统之间高速传递。通信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合理使用互联网、光纤、卫星、无线、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 tion,3G)、传感器网络等通信方式;精确的数据对时和同步能力;重视电磁兼容,降低对外部的辐射和电磁干

23

 第3期张静芳: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扰;提高抵御外部通信干扰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发展和实施被使用者、供应商和其他主体广泛接受的通信标准。目前,只在配电站自动化等有限领域建立了通信标准,而需求侧响应、电力线通信等的通信标准正在研究中,标准化工作还需要继续加强。

2.2 电网在线决策系统

电网在线安全评估、预警及在线决策与“三道防线”设施能实现主网的自治和自愈,是SG的核心之一。

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计算和紧急预案制定仍以离线分析为主,其分析结果往往偏于保守,且无法在任何时刻都符合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SG 中,电网将具备更强的自我管理和恢复能力,主要体现在[3]:能够自动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协调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各级电网,根据潮流、负荷、气象条件等情况确定运行参数;具有在线安全稳定分析能力,能快速对自身状态进行评估,明确电网安全稳定的薄弱环节并自动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快速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电力系统的“三道防线”;能针对实际情况修改或制定黑启动方案;智能保护整定,目前的保护整定以离线整定、人工现场设置的方式为主,在SG中,将在快速安全稳定分析、实时网络拓扑和参数、实时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计算出母线、线路、变压器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整定值,智能保护装置实时接收控制中心的整定结果,更及时准确地配合电网的运行,并节省人力;具有预警、报警与事故处理能力,根据紧急程度,智能控制中心将做出相应的预警(如稳定裕度不足、弱阻尼、备用不足、极端天气)、报警(如功率、电压、频率越限、失步、振荡、非主动解列、故障)和事故处理(如保护协调、低频低压减载、连锁切机、主动解列、再同步等)。

在SG中,电网决策与控制的实时性、易用性、互操作性将大大提高,因此对以下几方面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负荷和气象预测技术;快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判据和控制策略;高性能计算方法和设备,如并行计算、云计算、海量存储、系统容错等;快速仿真和建模;超短期潮流分析;故障定位;合理应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分散式智能代理、智能感知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个性化人机交互界面及其内核技术,融合多媒体、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针对电网智能化展开电力规划的研究。

2.3 调度、厂站及用户侧智能化

智能调度与数字化变电站是SG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厂智能化及用户侧智能电表是实现电网与电源、用户互动的重要手段。

2.3.1 智能调度

智能调度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调度智能化是对现有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调度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广域同步信息的网络保护和紧急控制一体化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协调电力系统元件保护和控制、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紧急控制系统、解列控制系统和恢复控制系统等具有多道安全防线的综合防御体系。智能化调度的核心是在线实时决策指挥,实现大面积连锁故障的预防。

2.3.2 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将整合变电站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SCAD A系统等技术,能与控制中心实现高性能通信,在控制中心授予的权限范围内进行控制和建模,并兼容微网和虚拟电厂。智能变电站在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上,将向高度集成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标准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是通往智能变电站的好途径。采用数字化的智能开关设备以及频道宽、准确性高、维护成本低的光电式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等智能装置,达到较高的可视化水平。

2.3.3 智能电厂及用户侧智能电表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s,VPP)是指由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监督和优化的一定数量的分布式发电机和可控制负荷的集合,具有负荷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机组组合、发电和负荷管理以及交换监视等所需功能。VPP是由EMS监督和控制的小型和超小型分散发电机组的集合,其拥有者和操作者可以通过由电脑运算的操作规划(称为分散能源管理系统)来获得技术、经济和生态方面的信息。

用户侧智能电表可通过网关或用户入口与用户户内可控装置连接,实现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用户侧管理等系统响应。

24广东电力第23卷 

2.4 先进的电力设备

实体电网作为SG 的物理载体,是实现SG 的基础。必须加大骨干电网的建设,尤其是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以构成坚强的电网构架;加强大区域电网的坚固性建设,实现大区域电网的互联,保证电网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大区域电网智能运营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地区配电网的结构优化升级,适应未来分布式电源、微网的连接。

SG 应具有灵活坚强的拓扑,因此需要研究更为先进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电源和储能技术、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大类[4]。

a )电源和储能技术。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清洁能源日益得到重视,今后电源技术将集中于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以及洁净煤燃烧技术、高参数超临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多联产系统技术、超级电容器、飞轮储能等方面。

b )输配电技术。在电网网架建设中,既要发展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技术,也要研究分布式供能技术以缓解输电网压力。输配电技术主要集中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特高压绝缘、高温超导、微型电网等方面。

c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包括耐高压大电流电力电子器件,轻型直流输电,以及固态变压器、固态断路器、统一潮流控制器、静止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联补偿、有源滤波器、动态电压恢复器、静止同步补偿器等灵活交流输电系统装置。

d )高效能源材料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高容量储氢、高效二次电池材料,超导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以及高效能量转换等。

3 结束语

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电力系统在能源转换效

率、电能利用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性能,实现SG 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智能的基本特征是能够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主要依靠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SG 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基础是多种高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该基础的奠定尤为重要。通过智能监测技术获得精确的系统实时数据、用户的用电方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准确信息;利用智能仿真和高级计算技术,准确估测系统运行的状态,预测故障,优化系统运行、用户用电和储能行为;并结合智能分析工具,用友好的可视化方法提高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从而将电网建设成为紧随时代发展的更加安全稳定的坚强SG 。

参考文献:

[1]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电网技术思考[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33(9):124.

XIAO Shi -jie .Consideration of Technology f or Constructin g Ch ines e Sm ar t Gr id .[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 tems ,2009,33(9):124.

[2]谢开,刘永奇,朱治中,等.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 ].中国

电力,2008,41(6):19-22.

XIE Kai ,LIU Yong -qi ,Z H U Z hi -zh ong ,et al .The Vision o f Future Smart Grid [J ].Electr ic Power ,2008,41(6):19-22.[3]王明俊.自愈电网与分布能源[J ].电网技术,2007,31(6):

1-7.

WANG Ming -jun .Self -healing Gr id and Dis tributed E nergy Res our ce [J ].Power Sys tem Technology ,2007,31(6):1-7.[4]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 ].电网

技术,2009,33(8):1-7.

CH EN Sh u -yon g ,SONG Shu -fan g ,LI Lan -xin ,et al .Survey on Smart Grid Techn ology [J ].Power Sys tem T echnology ,2009,33(8):1-7.

作者简介:张静芳(1980-),女,广东惠州人。电力工程师,工程硕士,从事变电运行及继电保护工作。

25

 第3期张静芳:智能电网的基础条件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电网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系统。采用有效的应用对策,把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智能电网不同领域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工程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1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促进了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保证了智能电网传输电能的效率,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运行装置的自动化,实现了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准确记录。电力工程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高效性,尽量减少了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促进了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转。(2)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在采集数据时,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分组。传统的物理电网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操作,自动化水平不高,且操作较为繁琐。现今,采用的电力工程技术则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提高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并且对运行装置加以分类,以保证电网系统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类数据信息加以对比,以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参考。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提高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效率,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优化了电力工程的运行方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 (1)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策略。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要采用质量优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技术中,质量优化技术即对电能进行质量优化。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各个指定对象的电能存在差异,对差异化的电能加以分级,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以实现质量的评定,继而提高质量优化的效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质量优化系统。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

智能电网技术考试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智能电网将使人们的生活( A )。 A.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 B. 更便捷、更舒适、更经济 C.更舒适、更低碳、更经济 D. 更便捷、更舒适、更低碳 2.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框架可以简要概括为(A )。 A.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 B.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 C.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 D.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 3. 电能质量检测和治理装置是( B )技术领域关键设备研制内容。 A. 发电 B. 配电 C. 用电 D. 调度 4. 智能发电主要涉及( C )等技术领域。 A. 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B. 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C. 常规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D. 新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 5. 上风向风机的特点是( B )。 A. 风电机组的转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 B. 必须安装调向装置来保持风机始终对准风向 C. 风速变化时,风电机组的转速几乎保持恒定 D. 风电机组无需调向装置,能够自动对准风向 6. 电化学储能分类中的液流电池的特点是( B )。 A. 技术成熟,成本低;寿命短,存在环保问题 B. 寿命长,可深度放电,便于组合,环保性能好;储能密度稍低 C. 比能量与比功率高;高温条件、运行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D. 比能量高,循环特性好;成组寿命有待提高,安全问题有待改进 7.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交流输电的基础上,将( A )与()相结合。 A. 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技术 B. 输电技术,现代控制技术 C. 电力电子技术,输电技术 D. 输电技术,控制潮流 8. 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种类较多,采用不同的电力电子器件,以不同的方式与电网连接,控制方式不同,功能也各具特点。其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控制方式为(A )。 A. 触发相位控制 B. 脉冲宽度调制 C. 快速投切 D. 慢速投切 9. 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 C )的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负责采集状态监测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王新峰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王新峰 发表时间:2018-04-13T10:58:19.9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王新峰 [导读] 摘要:电力能源是我国最基础的群众使用能源,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电能都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上海国孚电力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电力能源是我国最基础的群众使用能源,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电能都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高,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电力供应网络将会更加稳定安全、科学高效。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重要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各方面影响,导致电网运行质量越来越差,造成了较多的电力能源浪费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智能电网概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电网这一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帮助人们解决了诸多现实问题。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前提下,综合利用通信网络,对电力生产、电力供应、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实现监控的一种智能化系统。电力系统利用智能电网进行监控、管理,能够真正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并且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利用智能电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为解决系统故障,提供了有效保障。现阶段,随着能源、资源问题的紧张,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加注重实现电力系统绿色、高效、安全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电力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笔者认为,智能电网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供电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保证电力供应的平稳、可靠运行,更好地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同时,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智能电网成为供电行业发展的主流,是解决供电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二、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对智能电网的质量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由于电力工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用电对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使用更高科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处理模式对用电对象及用电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最终得到的反馈控制信号的准确性也非常高。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避免传统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将电网的控制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2.2有利于强化数据采集的能力 以往的物理电网中采集的数据并不能够进行自动分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提高,而且能够按照设备种类和功能进行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收集档案,不仅为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程度检测提供了基础支持,也能够利用科技手段确定电力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提升了电力工程和智能电网整体运营的水平,强化了智能电网对数据采集的能力。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3.1电力工程在电源领域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可以给智能电网中的各项设备提供所需的直流、交流、恒频等电源,如蓄电池充电就是利用直流电源。进行变电所操作时,就使用交流电源,在大型或小型计算机中都使用高频电源。 3.2输电环节中的应用 输电环节是电网产生能耗的核心环节,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主要采用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等技术维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整体运行效果,保证了电能输送质量,提升了输电效率。 3.3在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主要利用电子与电力等设备实现电能转化,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机电设备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很多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容量都得到了提升,已经开始向高压化方向发展,导致电力工程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如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传动技术。 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4.1质量优化与能源转换技术 质量优化指的是在智能电力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将电能分成多个级别,然后运用评测判定的方式,进而构成完备的机制,智能电力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剖析经济性的方向,从而确定供用电接口方式,有效地构建电能品质评定机制和用户评定机制。此外,智能电力网络的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有关制度也在改进,这样就能够保证智能电网更加经济化。 低碳能源会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方向,它降低能源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低碳能源主要是使用先进的技术来改善能量转换的方式,更加充分利用能源,目前太阳能和风能是使用最广泛的低碳能源。 4.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这个技术使用了微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等等,展现了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此种技术可以便捷地控制交流供电的过程,在国内智能电力网络发展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大部分是运用在高压电输变电的过程中,需要把众多的对环境危害很小的能源运用到电力体系中,而且实现对能源的分隔等过程,因此,将电力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相融合可以控制与调整智能电力网络中的不同参数,提升智能电力网络的平稳性,另外,供电的过程会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电损,进而提升运送电能的水平。 4.3电力工程技术中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当前智能电网中依旧运用的直流运送电体系中,有许多环节运用的是交流电,可是,在实际的供配电运行过程中应当保证运送的电流是直流的方式,为了完成逆变或者环流的工作,就一定要让控制换流器发挥作用,而且也唯有运用高压直流运电技术,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这一目标。换流器大部分状况下是采用部分具有管段作用的原件构成,有效地达成电力运送的平稳性与经济性,比如部分份量相对不

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尚艳勤

电力工程中的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尚艳勤 发表时间:2019-12-11T15:38:23.38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6期作者:尚艳勤[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智能电网的建设,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特征,对于保证电网自身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所应用到的一个主要技术,其应用质量与效果,对于智能电网建设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受到工程本身复杂性的影响,电力工程技术较为容易出现应用偏差,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迅猛,这也离不开能源的充分供应。能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反之,能源短缺也遏制了经济的发展。国家电网存在的目的在于将发电厂生产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高速发展的城市,这些都给电网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智能电网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保证人们日常用电安全。在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建设,主要是基于现代科技以及通信技术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高速双向,且具有集成特点的电力网络。其中也应用到了现代电网控制技术、设备技术、测量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等,具有时代化特征,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为智能电网建设、应用效果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智能电网能够在一个更为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下运行,也促进电网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若是从性质上进行分析,智能电网建设,融入了有关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等诸多方面的业务信息内容,涉及范围十分广阔,是以电网基础、技术基础等共同构筑起来的一个支撑体系,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其他干扰源的屏蔽作用,避免智能电网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被干扰、供给的情况,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则是会作为电网的主要能源,对于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就目前智能电网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功能特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具有交互性、自动化两方面特点,前者主要是指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用户需求并提供更为优质的电能,实现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效回应;后者主要是指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自身故障的自动诊断与检测,从而达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目的,保证电网自身运行稳定。 2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 2.1经济性 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不能给人们的日常用电带来过大的影响。作为电力部门而言,也应当控制构建过程中的成本问题。节约电能的生产、输送、配置成本才能从源头上较低电能的成本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民。在构建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智能电网的运行质量,更要注重其经济效益。 2.2节能 智能电网的运用过程中必须将节能的观念贯彻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能电网的运用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目前,我国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每年大约有2000亿千瓦时的电能被浪费。在智能电网的组建过程中应当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将节能放在第二位,减少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3智能电网的应用技术分析及具体运用 3.1发电技术 电力系统承担的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发电。智能电网在发电时采用个分散式的电力储备方式,因此对于诸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能实现有力的储存、吸收与转化,在极大地增加绿色发电的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有限资源的节约型使用。这种分布式的储能发电技术还利于减少因发送电能而产生的电路负担,为电力资源能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创造可能。另外,由于智能电网整个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因而更利于营造出优良的电力运营环境。 3.2调度技术 智能电网能够上实现智能性调度配置。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最为突出的技术性体现,智能调度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承担好“防御者”的职能。面对外在侵害它可以主动启用防御系统,也可以调动攻击系统进行主动反击;面对内在问题,它也可以进行内省式管理,主动探寻出问题的所在并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制定好解决方案。同时,这种调度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的干预,不仅利于降低维护人员的检修危险,还能有效提高整个电网系统的维护效率,进而有效的完成对智能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的相关工作,保证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电子技术 整个智能电网体系主要就是借助相互联动的智能型电子设备以及大功率的精密器件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营。使用到的这些大型器件可以说得上是各个高等领域的高新科技技术结晶产品,而智能电网集合如此强大的技术优势运用于电路系统管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当然,就光使用高新电子技术这一点来说,这种给电网运行模式也更适合整个电力化、电子化的时代,自然也能满足更为苛刻的人类的用电需求。 3.4线上预警系统更加完善 电力供应系统除经济、节约和智能之外,最为重要的要求便是要保证整体线路和工作系统的安全,这就离不开性能更为完善的预警网络,只有更加完善的预警系统才能给电路供应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电力供应系统是与社会生产和民众正常生活服务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一旦在电力供应上出现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必然是大范围和深层次的,尽可能地减少电力供应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并提升对于电网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便是对于电网供应能力的最大保障。现代电路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不得不提及预警系统,结合了现代电路工程技术的智能网络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将各项数据实时收入统一的数据库之中,建立其对于整个电路工程的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电网系统中某一组分的故障,系统就会在第一时间触发警报,并同时进行系统的自我检查,找到问题的源头,让故障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降低由于电路供应系统出现问题给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招聘投融资部面试试题

2017年投融资部(岗位)招聘面试试题 一、通用知识类试题 (选择题或者问答题)(至少10题)(附答案) 1.简单分析比较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优缺点 答: 能源转换方式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了动能到电能的转换。而光伏发电则利用光伏电池板,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发电成本 目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成本要远高于风力发电。根据最新市场行情,当下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约为9元/W,上网电价为元/kwh,而风电的发电成本约为元/W,上网电价约为元/kwh。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两者发电成本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占地面积 光伏电站建设占地面积要远远多于风力发电020MW的固定安装式光伏电站占地面积约为667亩,而20MW的风电场占地面积仅仅约为50亩。 易维护性 由于风力发电叶轮转动部分为机械转动结构,故容易产生机械故障,且故障不易诊断,由此对专业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维护工作量大。而光伏发电所有设备均为静止元件。不存在机械磨损的问题,只需对少量的运行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即可完成对电站运行情况的监视和维护工作。但其也有缺点,太阳能电池板容易聚集灰尘,需要经常清洁,否则影响发电功率,且太阳能电池板清洁较为困难,给清洁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 功率波动性 由于风电机械转动部件在转动时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故当风止时,风电机组在很小的一段时间内发电功率不会突然跌落为0,存在一个简短的缓冲过程。但光伏发电功率完全依赖于光照强度,当突然有云遮阴时,光伏发电功率会瞬间跌落。因此,在较小的时间尺度内,风电功率和光伏发电功率相比,出力曲线相对较为平滑。 发电功率规律性 由于太阳具有朝出夕落的特点,故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呈现出以中午时刻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形。而风速和风向一般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因此风电日功率曲线规律性不强。 对环境的影响 风电转动部件会造成明显的噪声污染,风电场附近不宜有居民居住。国内也

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9-01-21T09:36:10.110Z 来源:《河南电力》2018年15期作者:王均[导读]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技术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 王均 (盐城市大丰区供电分公司 224100)摘要: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力技术工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为了能够提高电力技术工程水平,就必须要针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且将电力技术工程与电网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促进电力技术工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力技术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也会造成环境和能源危机,所以必须要积极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通过构建更加高效的智能网络,保证电能运输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可以更加迅速的针对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并且保证电力技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促进供电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也能够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促进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1]。 二、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优点首先,通过电力技术工程能够促进电网建设的资源合理化配置,随着电力技术工程的快速发展,在不增加投资的条件下促进电网传输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还能够针对各种新型能源,并入到电网中,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能够促进不同区域的电力资源得到调节。 其次,通过电网的建设也能够保证传输配电的效率,提高对于电力能源的可操控性和灵敏性,促进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利用电力技术工程还可以保证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实现集中的电能采集方式可以解决分布式储能存在的间断性、分散性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保证能源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最后,通过电力技术工程还能够随着电力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的实际用电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供电量的全面提升也可以保证电磁波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减少电能的损失,促进城市电网的扩容[2]。 三、电力技术工程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一)智能电网的发电环节通过利用新能源规划并网传输的方式,能够解决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同时通过利用电力技术工程,也可以重点针对能源并网技术进行全面的发展由于新能源的供应存在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必须要通过创新技术来解决并网规模化稳定化的特点。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保证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充分整合,及时的收集电网调度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并且计算电网调度的实际运行效率,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针对电网调度进行实时的处理和监控,并且及时发现电力调度存在的异常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的整体质量,另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判断,保证对于电能资源进行充分的调节,例如通过在峰值期加强电力调度的活跃性,而在低谷期针对电能进行存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电能资源的合理分配[3]。(二)智能电网的输变电环节的应用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电网建设也逐渐呈现出高电压大容量交直流互联的发展趋势,所以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复杂性和风险性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智能电网必须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无中间落点的特点,所以可以保证操控更加的敏捷,满足远距离的传输需求,在交直流组成特高压输电网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对电力进行调节,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建立灵活的电力传输系统,极大的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在配电系统中,通过电网改造能够保证配电的质量与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而通过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多层次的控制,促进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加强通讯的联系[4]。变电系统中最主要的就是针对二次设备进行处理和监控,通过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时针对二次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测量,针对二次设备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把握,及时发现变电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并且将搜集到的信息传输给相关的控制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控制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变电系统实际运行的效果,提高变电系统运行的质量。在智能电网输电的过程中还可以运行远程监控、安全监控、电路故障检测以及故障性能检测的设备,来促进电网的输电效果。(三)智能电网的配电环节配电作为电网与用户最直接接触的环节,必须要保证电网配电安全,根据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来看,由于配电网必须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太阳能、光能、风能的并网传输,所以必须要保证这些能源在传输到电网时必须满足并网传输的需求。通过电力技术工程的配电自动化智能储能技术、电瓶充电技术等,可以在中低压智能电网配电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在配电网络中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配电网络自动化水平,通过对于主站子站以及光纤终端等三层结构进行划分,能够促进网络化的整体质量保障通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自动化系统通过网络信息的技术支持,也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可以保证电力技术工程的控制水平更加完善,甚至可以实现人工智能。由于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针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处理,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能够加强对于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为控制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智能化技术在控制系统中可以有效的促进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同时也能够简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流程,不仅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而且也能够提高控制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智能化的技术操作,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计的整体效率,另外在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气设备的设计更加的完善,由于电气设备设计工作非常的复杂,设计师除了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之外,还必须要掌握电气电路的知识[6]。结论: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宝坻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枃,具有重大意义。 1.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8年春节期间,参与收发微信红包总人数达6.88亿,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同比增长15%。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图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的首要因素是 A. 收入水平 B. 人口迁移 C. 人口素质 D. 通信技术 3.人口回流现象是指原来在一线城市的农民 工、城市白领等打工人员回流农村的现象。 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人口回流流出规模 最大的省区可能是 A. 北京 B. 湖南 C. 广东 D. 四川 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 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为集约利用:反之,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为粗放利用。 4.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 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 C. 住宅区 D. 文化教育区 读甲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5-6小题。 5.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下图是天津市2006年-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智能电网建设的认识

1概述 2011年1月,我国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西泾变电站在江苏无锡投运,该站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座220千伏站,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对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智能变电站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支撑。 未来5年,福建省将构筑坚强的主干电网,实现以1000千伏与华东主网互联;福建省还将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智能电网,适应电动汽车、三网融合、分布式电源等发展需要。 2智能电网的概念 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智能电网是实现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关键。在发电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提升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还可提高传统发电技术的效率;在电网环节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升电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深入千家万户的配电端,通过智能电表,可将用电信息反馈给用户,提高用电效率,用户还可通过智能电网将自家太阳能发电卖给电网,实现智能互动和绿色节能。 3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现状 华东电网公司提出更加注重全力支持特高压骨干网架规划建设,认真配合做好特高压规划前期和配套工程建设,特别是华东特高压受端环网和四个特高压区外来电通道,积极争取参加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投资,统筹协调区外来电的分配和消纳工作。 更加注重持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以清洁能源接入、智能输电网、智能调度技术为重点,积极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华东大受端电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要建设世界一流调度中心,在大电网安全掌控能力方面初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加注重全面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稳步提升电网输送容量和利用效率,全面实施状态检修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电网发展质量;优化电源布局和电网结构,促进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协调发展;加大电力市场建设力度,推广应用节能发电调度,促进全网节能减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见解

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见解 发表时间:2016-12-06T14:43:55.9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作者:白云飞[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也面临着新的革新。智能电网建设就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电力系统发展的最新方向。它将是未来电力系统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方向。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14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也面临着新的革新。智能电网建设就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电力系统发展的最新方向。它将是未来电力系统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的方向。这篇文章通过阐述目前智能电网的内涵以及特点,着重的讲述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见解,比如说未来建设智能电网在其数字信息化、广域测量技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等领域所需要解决的关键的 技术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数字化;数字化变电站 0引言 智能电网是当今社会电力发展变革的最新方向,被普遍的认为是新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趋势。尽管各个国家的专家针对电力工业应该致力于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等达成共识。但是智能电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因为发展环境以及驱动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的电网企业以及组织还在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智能电网,并且对电网进行研究实践。各国的智能电网发展思路、路径以及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智能电网概念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这篇文章在收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智能电网概念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分析不同背景下造成的定位争议和分歧,然后着重介绍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见解,旨在为我国建设相应的智能电网提出合理化建议。 1智能电网的定义 1.1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最初是由美国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包含了智能电子网格、智能电力网格和未来网格的涵义。智能电网在美国被定义为:由许多配电系统以及很多的自动化的输电线所组成的电力系统,其通过协调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实现全部的电网运作。并且有自愈的功能。能够快速的对电力市场和企业的相关需求做出反应,拥有智能的通信构造、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从而给用户提供实用经济的电力服务。欧洲在21世纪初的研究报告中全面的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欧盟委员会把智能电网定义为能够把所有的电网用户连接到一起的电力输送网络,来持续有效的提供经济和安全的电能,它可能的范围涉及到欧盟、北非、中东等国家。智能电网最初进入中国所引起的争论焦点集中在到底以清洁、高效、分布式,还是以特高压为核心。为此,我国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特四大”坚强智能电网。即通过建设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进而来促使大水电、大煤炭、大核电以及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从而能够发展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 1.2互动电网 互动电网概念的出现是为了加强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而提出的。对于一般情况来说,电力网络会涉及到电、水、热、冷、数据等并对这些综合性的网格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总的来说,互动电网就是以信息模式的开放以及互联为基础,提高电网管理系统的性能以及加强对数字设备的使用,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发电、输电、供电、售电以及其他的相关服务,最终我国电力事业实现信息化、科学化以及职能自动化管理,极大推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发展。 2.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现状 2.1我国能源概况 对于我国来说,能源的分布十分的分散,而分布的地区大多数是经济和技术都相对落后的不发达地区。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耗地区是沿海的东部以及中部等经济技术都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存在直接增加了对能源输送的难度。我国电力长距离输送技术发展的并不完善,其中存在诸多的缺陷,例如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网损是比较大的,同时对电能的利用率也较低。这些弊端间接阻碍了我国能源政策的实施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对能源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开发新的能源,例如加大对风能、地热能等的开发。但是新型能源在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中存在很多的缺陷,比如说它具有间歇性以及波动性等,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提高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 2.2智能电网建设规划 对于我国来说,传统的电网的建设需要面临很多的技术难题,例如如何保证远程输送电力安全性,如何保障输送过程的高效性以及环保等。这些技术问题的出现使得引入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了最佳的选择方案。对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就是将特高压电网作为基础骨干网架,同时加入各级电网的辅助作用,然后引入高科技的信息通信以及相关的控制技术等,另外还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最后与我国的实际电力输送网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智能电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会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智能电网的优势,笔者将对互动电网以及智能电网作出示意图进行比较。 图1 互动电网功能示意图

18_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教学大纲

《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 Applications of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0(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2学时)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讲述功率器件(分立的和集成)的结构、功能、特性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电力电子技术中使用的各种类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功率晶体管、晶闸管、各类晶闸管及其应用、静电感应功率器件、双极-MOS功率器件,并包含了可靠工作条件,更进一步讲述其重要应用。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特点和应用需要,在掌握功率半导体器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用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如何使用和选择功率半导体,以及半导体和PN结的物理特性以及功率器件可靠工作的条件。 (2)熟悉功率器件的可靠工作条件以及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3)掌握功率晶体管、晶闸管、各类晶闸管及其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功率晶体管、双极-MOS功率器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 (4)掌握功率晶体管、晶闸管、各类晶闸管及其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功率晶体管、双极-MOS功率器件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知识领域1):功率半导体器件应用概述(2学时)。 (1)知识点: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和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第二章(知识领域2):双极结型功率晶体管(2学时)。 (1)知识点:双极结型晶体管结构的基本特性;功率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功率晶体管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摘要:当前, 我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社会各个方面都积极寻求进步,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如今,智能电网 建设正在快速进行,急切的需要电力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不仅对智能电网建 设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特点及作用;具体应用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而人口基数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在能源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 须要节约资源,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电网运营模式恰恰满足了此节约能源的趋势,一 方面,这种运营模式有效的增加了电能供应,另一方面,很好的改善了电力资源所面临的资 源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能供应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增强。在 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电能的管理与应用,就变得尤为迫切。因此,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是非 常必要的。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将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以及它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此来更好的保障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1.智能电网建设的特性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的方向也朝着智能电网进行。所以说提升智能电网 技术,对于电力工程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也给技术人员进一步的加强电网工程的 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方向。智能电网坚持以电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作为现在以及将来坚持的目标,这样能够很好的为现代电力工程的建设做好有力的保障。因为电力工程中智能电网的建 设是建立在高科技水平的基础上的,这点传统的电网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讲,智能电网的 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我国能源短缺的有效措施,所 以必须要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在电力工程中的建设。总的来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具备高度的智能性 顾名思义,相比于其他电网来说,智能电网的智能性是其一大重要优势。因为一般的电 网系统智能性不高,而智能电网具有他们所不具备的优势。具体来说,智能电网它的功能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电力的判断准确度较高,而且在调节上也是能够实行自我调节,这 就大大的提升了电网系统的高效性。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一些突发状况或者是系统上出现 了问题,那么智能电网就可以非常高效的进行判断和分析,以此来对电网内部的配置及时的 调整与监控,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故障解决的效率,保证电网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 的效率下,恢复稳定的运行。 1.2具备良好的环保性 社会污染问题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资源能源的利用如果不恰当,会在大程度 上加重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社会各行各业提倡环保,已经 成为重要趋势。而智能电网在电力工程中的建设,正是响应了这一发展号召。智能电网的发 展可以做到的事,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的做到循环利用。 这样做就可以有效的加强电网建设的环保性,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环境的几率。 总的来说,智能电网建设的环保性,作为其一大重要优势,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 1.3具备较强的交互性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c.WI-FI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b.WI-FI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c.RFID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研究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电网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及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是建立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是一种集成、高速双向的电网系统。智能电网是利用传感、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控制方法等技术来支持系统技术,从而达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使用目标。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等重要特点,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标签: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运用 1、智能电网建设特征 (1)智能电网建设要具备绿色环保的特征。这就要求对电网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循环使用,将电网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及污染尽量降到最低。(2)智能电网建设要具备结构牢固的特征。气候和环境的改变对电网结构有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电网的架构要具有刚性,牢固坚硬,可以抵御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保证电网运行的正常。(3)电网经济性。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资源问题,为了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对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从全局开始出发,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在保证能源质量的基础上,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实现。(4)智能电网建设要具有交互性特征。在能源供应的过程中,应该基于用户与市场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模式,从用户的根本需求开始出发,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以提升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保证能源市场可以得到持续的发展。(5)智能电网建设要具有自动化特征。可以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自动对故障进行诊断,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节,消除故障并恢复使用功能。 2、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 2.1发电工程中的运用 电力工程技术是一种现代的新技术,它通过电力和电子设备,实现电能的转化以及控制,大大降低了能量的消耗量,同时还能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工作效率也因而提高。目前,很多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的容量都大大提高了,并且向着高压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力工程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例如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技术,以SVC为代表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步开断技术,以高压直流输电为代表的新型超高压输电技术,以动态电压恢复器为代表的用户电力技术以及静止无功发生器等。 2.2在电源领域中的运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首先能为电网中运用的各种设备提供相应的电源,因为电网中设备需要的电源类型不同,因此电力工程技术能为它们提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