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doc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doc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doc
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doc

必修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

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A. 城市等级提升

B. 逆城市化加剧

C. 相关产业发展

D. 人口承载力变小

预计在2030 年前后建成通车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下图为川藏铁路规划

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修建川藏铁路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A. 多台风暴雨

B.地质条件复杂

C.河流汛期长

D.紫外线强烈

4.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道路密度不同,其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热量

D. 光照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下图为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模式

B. 城市化速度慢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城市功能分区

6.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

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00 — 2010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A. 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 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8. 2000 — 2010 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 出生率持续较低

D. 城市化水平提高

9. 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017 年 5 月 5 日 ,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 C919 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读“C919 飞机部分零部件厂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各零部件与飞机总装厂之间地域城联系方式主要是

A.生产协作联系

B.区际贸易联系

C. 科技信息联系

D.产品物流联系

11.大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分布在不同地区, 这有利于

A. 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B. 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C. 发挥各地的技术优势

D. 扩大飞机的市场范围

从国家层面看,城市化率等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读 2010 年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的关系表(增加值比例为占GDP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城市化率 /% 农业增加值比工业增加值比服务业增加值/ 美元例 /% 例 /% 比例 /%

高收入国家38811 80 24 75

中等收入国家3728 49 36 55

低收入国家533 28 25 49

世界平均值9076 52 26 71

12.结合表格,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率与经济结构无明显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呈正相关

C.城市化率与人均国民收入无关

D.城市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

13. 2016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并稳定发展。下列描述不符合我国城市化趋势的是()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圈地运动,农民脱离土地进城

C. 践行“健康城市”理念,医治城市病

D.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重要手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

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

耕地流转。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4.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

A.男性比例降低

B.女性比例降低

C. 青壮年比例降低

D.村中心人口减少

15.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

A. 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B.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C. 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

D. 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

下表为区域人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0~14 岁15~ 60 岁60 岁以上总计

甲人口/万人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

乙人口/万人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越大,出生率越高③人口越多,死亡人数越多,所以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的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数量越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②③

17.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国小于乙国,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国小于乙国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乙国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国老年人口比例低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

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某城市2014 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该城市 2014 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

B.105.6万

C.97 .3万

D.85.4万

19.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 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20.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全力以赴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改善生活质量

D.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21.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人口素质较高

D.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22.新西兰的牛以茂盛的青草为食,牛肉口感好,有弹性、韧性,品质优良而大量出口。该国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

A. 牧场畜牧业

B. 游牧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23.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 年累计扶持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面小题。

24. 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5. “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减缓城市化速度

B.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 提高环境承载力

D. 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26.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

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运费低 B .热量足 C.技术高 D .品种全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5, 完成 27~ 28 题。

( 横坐标表示人口年龄比重%,纵坐标表示人口不同年龄段)

图 5

27.图5 示反映该村庄( )

A. 位于东部省市沿海地区

B. 环境优美 , 迁入人口多

C. 医疗卫生水平高

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28. 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

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下图为“ 2012 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29~

30题。

29.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两个城市为

A.日照市 B .潍坊市 C .青岛市D.威海市

30.与 N 类城市相比, 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单位 GDP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差

C.单位 GDP污染小 D .城市发展水平低

二、综合题

3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中甲国的奶牛全年有近 10 个月是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加工乳制品时严格执行欧盟标准。 2014 年 11 月,甲国 T 企业与我国 H企业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由 T 企业提供奶源,在中国进行乳制品生产。

(1)比较 E、 F 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

(2)简述甲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 T、 H 两企业合作生产乳制品的有利条件。

(1)与 F 地相比, E 地夏季气温较低( 1 分),冬季气温较高( 1 分)。

原因: E 地临海;沿岸有暖流经过;位于西风的迎风地带;(或F地位于内陆;远离海洋)。(答对两点得 4 分)

(2)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天然草场广阔;河湖众多。(答对两点得 4 分)

(3) T 企业有丰富的优质奶源;生产技术水平高;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乳制品的需

求量大;两国政府政策的支持;两国都为沿海国家,海运便利;且冷藏保鲜水平高,便于优

质奶源的运输。(任答 3 点得 6 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 年 7 月 9 日,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东盟制造中心在

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怡保市建成投产,马来西亚由此成为东盟第一个拥有轨道装备产品制造能力

的国家。一直以来,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十分落后且发展较慢,东盟制造中心的投产将

会推动马来西亚轨道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该中心具备每年新造 100 辆动车组的能力并兼营电力机

车和轻轨车辆等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中国公司为马来西亚提供了市场份额

80%以上的产品,马来西亚为生产提供了90%以上的员工。下图为马来西亚局部示意图。

(1)指出马来西亚成为中国首个海外轨道装备制造基地的有利条件。

(2)说明马来西亚原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十分落后的主要原因。

(3)分析马来西亚怡保轨道装备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良好,经济联系密切;地处东盟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马六

甲海峡,海运交通便利;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前景广阔;人口众多,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土地价格较低等

(2)经济落后,资金不足;科技落后,创新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政府重视度不足

(3)世界轨道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增大;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和资金的提供;政府支持,入驻政策优惠

33.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今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咯,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

保定的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

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规划建设的保定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

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是创新区城发

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左图是雄安新区位置图,右图是京津冀城市群分布

图。

材料二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相距约为 1 05 公里。该区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使保定

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如下图)。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自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

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

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

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

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1)根据京津冀城市群分布图,说出京津冀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说出雄安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3)简要说明北京市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

(1) 不均衡,( 1 分)东南部(南部)密集,西北部(北部)稀疏。(1 分)

(2)国家政策的支持;距离京津近;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较为充足;原有工业基

础较好(任意5点得 5分)

(3)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人口就业压力大等。(任意3点得3分)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5. 这次地馬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A. 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 ?下地幔中 D.地核中 6. 这次地馬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 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 ?只仃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 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 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图为某地5刀5 H 前后儿天的犬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右可能是由: A. 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 ?气流下沉造成 1.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 早的是: A. 5月1日 B. 7月1 2. 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3.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 4. 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 A. 9月24日2时 B. 6月22 口 8时 C. 3月21日0时 D. 12月22日12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 失.回答5~6题. C ?8月1日 D. 10月1日 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D. 秋分日至春分日 冬至日至夏至日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化 工 厂公 路河 流 及 流 向D A B C 居 民 区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石油厂 D.食品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10.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汽车工业 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11.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 件是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12.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1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①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②新厂址交通更便捷③“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④“硅谷”的劳动力价格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15.“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 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6~17题。 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若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马上就要来到的期中考试,大家要放松心态,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及时查漏补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甲、乙两湖分布图,完成1~3题。 1.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①温带荒漠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热带荒漠带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乙湖周围的地带性土壤是() A.黑土 B.荒漠土 C.红壤 D.紫色土 3.目前甲湖正不断萎缩,可能引起() A.农业生产条件优化 B.气候更加干旱 C.洪涝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 1~3.解析根据经纬网和湖的形状可以判断甲湖是位于中亚的咸海,乙湖是我国湖南的洞庭湖。咸海周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洞庭湖周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A 2.C 3.B 如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5.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4~5.解析先查看基带所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的规律,变成由地势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图中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区;①为5 000米以上,判定是积雪冰川带,③以下是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③是高山草原带。 答案4.A 5.A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 1.A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2.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3.C区域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过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下图为“印度东部沿海某城市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

) 4.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力发电厂,其最佳区位是( .④D.② B C.③.① A )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5(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A - 2 -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6.在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7~8题。 7.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 A.a、b B.c、d C.d、e D.b、e 8.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面9~10题。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完成20~21题。 .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9 - 3 - .科技水平.原材料.劳动力 C D A.市场 B .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10 .原材料 B.市场 C.科技水平 DA.劳动力 题。读下图,回答11~12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 D.1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显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D.劳动力成本下降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结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第8题。 8.图中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9~10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

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中。 1.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与下列条件不密切 ...的是 A.日地距离适宜B.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C.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2.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 4.一年中每天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总是朝南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B.南北回归线至南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D.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6.如图一所示的天气系统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C.南极大陆的极地东风 D.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大理石等名贵建材已成为普通家庭 图一 的装潢材料。据此回答7-8题。 7.根据岩石的分类,大理石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变质岩 8.大理石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潢,其主要原因是 A.大理石价格昂贵,用其装潢,显示富有 B.大理石能放射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 C.大理石质地坚固,美观耐用 D.大理石分布广泛,加工容易 9.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受洋流影响深刻的是 A. 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 B.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 C.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D. 美国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 图二表示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中巴两国日前正在讨论修建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铁路,起点为中国的喀什,终点为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德尔。该铁路修建后,我国进口石油大部分将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下图为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1.影响中巴铁路修建的最不利因素是() A. 科技水平低 B. 地形条件复杂 C. 跨越众多河流 D. 资金不足 2.该铁路线的建设意义不包括() A. 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B. 为我国石油进口提供安全保障 C. 扩大瓜达尔港的经济腹地 D. 降低我国东部地区的石油进口成本 商合杭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运行速度350千米/小时。如图是商合杭高铁路线和主要车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3.商合杭高铁() A. 跨越我国地势二、三阶梯 B. 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C. 穿越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 D. 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4.商合杭高铁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地质灾害多 B. 河湖多 C. 风力较大 D. 地势起伏大 5.商合杭高铁的建设有利于() ①商丘市成为北方物流中心 ②长三角产业向中部转移 ③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 ④增加公路运输的货运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是( ) A. 密度小、规模小 B. 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C. 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D. 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 7.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B. 农药使用量大 C. 交通运输不便 D. 商品品牌意识差 根据《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考虑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德州市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划分为3个等级:市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别是规划建设“一主两副”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其中“一主”指新湖商业主中心,“两副”指新城商业副中心和科技城商业副中心。下图示意山东德州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新湖商业主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 商业历史悠久,商场店铺多 B. 临近铁路线,商品流通快捷 C. 位于城市中心,辐射范围广 D. 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量大 9.图中甲地带附近未布局商业中心,说明该地带最可能为() A. 绿化带 B. 农田 C. 河流 D. 交通干线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当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增多会直接扰乱() A.人们的日常生活B.电离层C.无线电长波通讯D.臭氧层 2.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A.地转偏向力 B.盛行风 C.日、月引潮力 D.海水的密度差异 3.如图所示,A、B、C、D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DA段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即将移动的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5.当地球公转经过D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B.正是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

C.正是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季节D.我国长江水量达一年最高值 6.当地球位于A时,地球上两地甲(36゜N,128゜E)和乙(36゜S,128゜W)相比()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C.昼长不相等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7.某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当地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44分,该地的经度是:() A.114°EB.120°EC.126°ED.109°E 8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地方是()A.南极和北极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线D.赤道上9.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陆地海洋 陆地 海洋 A B C D

读右边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 B.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 C.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 D.乙地冷却, 高空形成低压 11.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 A .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 B .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C .甲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 D .乙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12.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①与等压线垂直),完成 13--14 陆 海 陆 海 陆 海 陆 海 ① ② ③ ④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 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 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 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 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 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 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

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08级地理模块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3.三个地带比较 (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的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8.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秋季)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9~10题。 9.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 10.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③增加农产品的进口④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三峡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主要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 12.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 ) A.巫峡三斗坪湖北省 B.西陵峡三斗坪湖北省 C.瞿塘峡三斗坪重庆市 D.西陵峡南津关重庆市 13.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砘、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渣的排 放,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 ( ) ①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白色污染”③防止土地沙漠化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酸雨⑥减少长江下游的水患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读下图,回答15~17题。

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必修一期末复习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知识点 【宇宙】 一、宇宙: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与分类、公转运动共同点、小行星带位置 三、地球上有生命(特殊性):条件、原因 【太阳】 一、太阳主要成分氢和氦、核聚变反应、电磁波形式(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解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纬度、天气、海拔 三、太阳大气层分层、各层上有什么太阳活动 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能源②热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气候②电离层③地磁场 五、人造卫星发射选择纬度低的地方的原因:初速度大 【地球】 一、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方均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赤道面和黄道面夹角、23°26′、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极圈度数的关系 三、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季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 【晨昏线】 一、根据光照图判断晨线昏线:1、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2、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二、根据晨昏线位置判断节气:1、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内极夜→冬至 2、与经线重合:春分或秋分 三、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转偏向力】 规律:水平运动的物体(如河流、风)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地方时和区时】 一、地方时基本特征①同经同时②东早西晚③东加西减(15°=1小时、1°=4分钟) 二、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正午太阳高度】 一、纬度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向南北两侧递减 2、离太阳直射点纬距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 二、季节变化规律:1、某地,太阳直射点移来,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2、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 3、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

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 (1)

马外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A)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 下图是四类国家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我国当前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C) A.①B.②C.③D.④ 4.关于④类型国家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B.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C.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大 D.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短缺

5.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A) A.3% B.6% C.6.2% D.3.2% 6.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C)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 B.生育率逐渐增加 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安徽省单独二胎政策于2014年1月23日起正式施行,成为继浙江省后全国第二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不.属于浙江、安徽两省率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原因的是(A) A. 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 B. 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 C. 家庭规模持续缩减 D.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8.“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对安徽未来十年的影响为(B) A.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B. 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家庭抗御风险的能力 D. 加大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 9.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D)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0~11题。 10.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C) A.abc B.acd C.abd D.bcd 11.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B)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下图为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C曲线表示的是( ) A.死亡率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4.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5~6题。 5.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6.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7.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B.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人口有向西部和南部移动的趋势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8.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但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6.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120°E)为 A、12时 B、12时16分 C、11时44分 D、11时56分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沿某岛屿20 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 .1月降水量最大 B .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 .7月气温最低 D .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后回答15~16题。 15.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1)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25题*2分=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同特点是 (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 ( ) ①人口的自然增减②人口的出生率③人口的死亡率④人口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 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 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 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 亡率。据此完成3—4题 3.甲市可能是() A. B.延安 C. D. 4.图1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 是 ( D ) 图3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图4 9.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1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 A.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文化区 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1---12题。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