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16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余闯审核人:孙林柱

一、基本信息

二、培养目标

面向区域经济,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工程建设需求,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获得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执业资格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等相关行业的技术或管理工作;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发挥团队沟通、协作、组织和领导作用。包括:

目标1:具有土木工程专业思想和工程意识,综合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熟练应用于土木工程实践。

目标2:通过土木工程实践和自主学习形成设计、施工、咨询等相关领域的综合集成能力。

目标3:运用工程领域的系统思维、交叉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复杂土木工程问题。

目标4: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担当社会责任,组织团队沟通与协作,并随着行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终身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毕业要求及其观测指标

本专业毕业要求共10项,涉及工程知识应用、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现代工具使用、工程评价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素养、团队协作和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表3-1给出了相应的描述及其观测指标。

四、主干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B(一),高等数学B(二),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环境保护概论,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文献检索,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理论力学,线性代数D,材料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工程流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结构力学,测量学。

2.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与法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基本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BIM应用技术,岩石力学,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建设工程估价,管理学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

3.特色课程

BIM应用技术(152147101M)

建筑信息模型BIM正逐步在各施工、设计单位得到推广应用,也是目前用人单位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的重要知识技能,本方案设置《BIM应用技术》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选课,属于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根据BIM工程应用实际,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出发点,结合BIM 技术与工程实践,从墙板柱等基本构件的建模方法、结构钢筋设置绘制及属性,到结构分析计算、结构构件统计明细表作了详细、系统的描述,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系统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提供了完整的工程案例,供学生学习实践,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主要实践环节

工程制图实训,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土木工程实训,地质实习,测量实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6周+毕业实习7周),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一)、(二),钢结构课程设计;

桥梁与隧道方向: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方向:工程合同管理课程设计,建设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建设项目评估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课程设计。

五、修业说明与学位授予

1.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三至六年。四年基本学制中,包含三年的校内教育与合计一年的企业培养。其中,校内教育包含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校企对接教育等环节,企业培养包含了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对于采用弹性学制的学生,企业培养时间合计不少于一年。

2.毕业学分与学位授予

毕业最低学189学分。其中,课内教育学分177学分,课外教育学分12学分(无课时要求,统计学分比例不计入),学分构成参见表5-1。取得表5-1所规定的毕业最低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根据《温州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中,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26.5学分,占课内总学分的15.0%;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30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程22.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13学分,三项合计65.5学分,占课内总学分的37.0%;必修的实践课程(含毕业设计)39.625学分,占课内总学分的22.1%;人文社会科学与通识类必修课程38学分,占课内总学分的21.5%。

表5-1 毕业最低学分及其构成

填写说明:

1.实践教学学分:指课内实践教学及独立设置实践教学总学分,按32学时=1学分计算。

2.实践教学学分占比:为实践教学学分/课内总学分。

3.独立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含独立设置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周、毕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六、课内教育课程设置

课内教育课程设置如表6-1所示。以周数表示的实践课程采用专门实践周的方式实施。

表6-1课内教育课程设置

七、课外教育项目设置安排表

课外教育课程与项目设置如表7-1所示。完成相应的课程或项目并达到合格要求后,根据《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管理办法》(行政〔2013〕136号)和“关于调整《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管理办法》部分学分标准的通知”,给予计算课外教育学分,其中,“创新创业实践(002000901Q)”实施细则参照《温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标准表(2015版)》执行。

表7-1课外教育课程与项目设置

八、毕业要求的达成

1.设置课程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

表8-1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矩阵

中国土木各院校的排名、硕士、博士点。

排名基本就是这样: 清华大学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材料学博士点,并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结构工程(联合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讲师8人,目前在校本科生300多名,研究生200多名。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05人、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135人。设有10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桥梁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岩土工程博士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所覆盖的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土木水利施工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12人。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建设部及重庆市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28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3人,土木工程学院所属的实验室有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其中结构与抗震实验室为陕西省和原冶金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天津大学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9名,博士生导师17名 太原理工大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博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为省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结构工程博士点,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土木工程专业代码: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学科中的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测量、科学计算、实验和测试、工程管理与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方向分为四个模块:建筑工程方向模块、地下工程方向模块、桥梁工程方向模块、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模块。专业教学中渗透水利工程概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养; .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 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 .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 熟悉土木工程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 . 了解土木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专业的应用前景、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的主干学科为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 四、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其中专业课程按四个方向模块进行设置。主要包括: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地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土力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工程施工、道路勘测设计、路面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建筑设计与施工、隧道工程、城市轨道工程、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等。 其中,全英文课程:土力学、岩石力学 研讨课程:土木水利专业导论 专业核心课程: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地下建筑设计、桥梁工程、隧道工程 1 / 20

最新数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资料

数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01,授理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从事数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高级人才。 2.掌握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国际前沿课题及其发展动态。 3.在本学科相关研究领域受到科研全过程的训练,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相关领域做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达到学校要求。 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和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外文文献,具备用外文独立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在国际会议上用外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三、学习年限 普通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生、直攻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1 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 (1)课题的来源、意义; (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4)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5)预期成果; (6)主要参考文献。 4.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5.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 (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 (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北航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081401) 二、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培养方向 1.道路与铁道工程的检测与加固; 2.土木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3.岩土本构理论及工程应用; 4.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材料; 5.工程结构仿真。 四、学制 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博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完成课程学分,应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和培养要求的有关环节。 鼓励博士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五、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 (1)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 高等工程数学与数学基础(数值分析、数理统计、矩阵理论、最优化理论与算法、数理方程、常微分方程、数学试验),专业基础知识(变分与有限元素法原理、高等混凝土结构、高等土力学、高等土木工程材料学、高等结构动力学、工程结构可靠度、工程塑性力学)。 (2)专业综合知识 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高等钢结构,混凝土徐变力学,基础工程学,建设项目管理,高等岩石力学,建筑结构健康诊治,混凝土结构试验,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建筑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土动力学,建筑结构有限元分析与应用,组合结构,城市地下工程,理论土力学与现代岩石测试技术,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综合课。 (3)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知识 现代工程结构进展,材料科学进展,空间数据处理,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科学

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 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401;学位授权类别:工学博士 一、学科概况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岩土工程学科是以岩土的利用、改造与整治为主要研究对象。本学科范围包括铁路交通、土木、水利及环境工程中的各类地基、基础的强度、变形与稳定问题以及设计、施工、测试技术等的研究。 本学科主要相关学科有工程力学、结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 岩土工程学科的勘察、试验测定、方案论证、设计计算、施工监测、反演分析、工程判断等特殊的工作程序是铁路建设的基础保障。本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对中国高速重载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岩土工程学方面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了解并掌握岩土工程的学科现状、学科动向、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能组织实施科研与施工所需的试验、监测、分析和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素质。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地基基础及加固技术 主要研究天然地基、深基础、软弱和特殊土路基以及地基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发展和实践中的新问题;地基基础的计算理论和测试技术;软弱地基的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篇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根据《关于公布的通知》(西交研[20XX]59号)文件精神,即日起开始启动我校20XX年“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旨在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高年级优秀博士生继续安心于科学研究,力争在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2.申报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我校在读博士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认真的科研作风。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在读博士期间学位课成绩优良,学位论文开题并已经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质,愿意继续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扩大已有成果。

(3)身心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博士入学时间满3年且攻博身份为国家统招统分。 (4)已公开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理工医类申请人应已在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经管人文类申请人应已在SCI/SSCI/AHCI源刊至少发表2篇论文,或已在所属学科权威期刊上至少发表4篇论文。 3.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每年申报一次,全校选拔名额20名左右,本次不具体分配各学院推荐名额。请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于20XX年10月26日(周一)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研究生院学位办。 需报送的电子版材料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需报送的书面材料为: (1)《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计划”申请表》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培养方案设计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 考试学 期 学分 学 时 上机时 数 实验时 数 公共基础课 必修 002016 形势与政策(1) 1 0.5 17 专业基础课 必修 030397 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1 1 0.5 1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031106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 1 2.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00470 大学计算机A 1 2.0 5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58 综合英语1 1 2.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6 大学英语三级 1 2.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9 大学英语(A)1 1 2.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2004 高等数学(B)上 1 5.0 85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3001 普通化学 1 3.0 5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3002 普化实验 1 0.5 1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4003 普通物理(B)上 1 3.0 51 公共基础课 必修 320001 体育(1) 1 1.0 34 公共基础课 必修 580006 物理实验(上) 1 0.5 17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7 大学英语四级1,2 2.0 34

号期时数数公共基础课 002017 形势与政策(2) 2 0.5 17 必修 公共基础课 030396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下) 2 2.5 51 必修 专业基础课 030398 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2 2 0.5 17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10259 综合英语2 2 2.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10278 大学英语五级 2 2.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10280 大学英语(A)2 2 2.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10323 中外文化比较 2 2.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22005 高等数学(B)下 2 5.0 85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22010 线性代数B 2 3.0 51 必修 公共基础课 124004 普通物理(B)下 2 3.0 51 必修 公共基础课 320002 体育(2) 2 1.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360011 军事理论 2 1.0 17 必修 专业基础课 450175 工程力学I 2 5.0 85 必修 公共基础课 580007 物理实验(下) 2 1.0 34 必修 公共基础课 002018 形势与政策(3) 3 0.5 17 必修 专业基础课 030130 结构力学Ⅰ 3 4.0 68 必修 公共基础课 030465 C++语言 3 2.5 51 必修 公共基础课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 3.0 34 必修 专业基础课 080075 土木工程材料 3 2.0 34 必修 实践安排 080157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3 0.0 17 (SJ)

中南大学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划

中南大学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数学是一门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下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数 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根本特点是从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量的侧面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并指导人们能动 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数学是各门科学的基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起着思想库的作用;又是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的重要 工具,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增强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我校数学学科于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是湖南省重 点学科。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1981年全国首批博士点、“十五” 和“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学科是1981年湖南省首批硕士 学位授予点之一,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数学学科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学历层次高、势力 强劲、教学与科研水平高的学术梯队。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级专 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 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 练应用计算机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

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 3.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 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本学科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在学的最长年限为6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学 年。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授工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 .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震(振)和智能控制; .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 .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 .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 .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 .道路工程;.交通工程。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 ()跨一级学科课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 ()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 ()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 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 ()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完成论文中期报告;()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1305(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docx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的制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 依据,以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依托周秦汉唐文化传统、西北民族 民间艺术传统、延安文艺传统、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艺术传统,立足西安, 辐射西北,面向全国,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艺术知识和理论,以具有与当代先进 文化知识相融合的艺术理念,活跃国际艺术和艺术教育交流,扩大学术开放的 视野,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本培养方案切实遵循博士研 究生教育的规律,同时反映艺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科研特点、学术 特色,是艺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各方向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性方案和基本要求, 也是各方向制定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一、培养目 标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人文社会学科 方面掌握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设计学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学术 创新研究能力,从事设计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治学态度严谨,掌握系统设计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当代国际视野,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能够通过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 究方法,独立展开研究,并取得一定创造性科研成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作、翻译能力和一 定的听说能力。能够以外语为工具,熟练进行本学科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掌握 设计学科国际前沿动态。 二、学科及学科方向简介( 3-4 个) (一)学科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4 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研究方向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 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 4.钢结构、 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 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 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 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 (教授委员会) 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博士生培养方案格式 学科专业代码:080104 学科专业名称:工程力学 一、研究方向 1. 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 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 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 4. 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5. 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 二、课程设置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并且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 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 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 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书面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院(系)审核意见:分评委员会审批意见: (教授委员会) 签字:签字: 日期:日期: 硕博(本博)连读生培养方案格式 学科专业代码:学科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一、研究方向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 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 4.钢结构、 木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与预应力结构6.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 结构7.土木工程施工与结构诊治、改造技术8.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9.重大工程安全 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0.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 二、课程设置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习年限 三——六年、标准四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 (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理论、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 3.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 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公共要求部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要求部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制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培养目标 1、思想品德要求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用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专业能力要求(详见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 3、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博士基本修业年限四年,最短不少于四年,最长不超过八年。 三、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 1.公共学位课程设置 2、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见各专业) 3、补修课程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3门,具体课程由导师在个人培养计划中安排,跟硕士研究生上课,但不计学分。 四、学分要求 1.总学分要求 不低于15学分,不超过17学分。 2.学分分配 公共学位课程6学分,专业学位课程4学分,选修课程5-7学

分。 博士研究生可以选修第二外国语,所选语种可为日语或法语,但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必须选英语为第二外国语。 选修课程按照研究方向由导师与博士研究生共同决定。 3. 学分计算方法 除公共学位课程外,其它课程理论教学20学时为1学分,实验教学30学时为1学分。 五、学术活动 学科和导师应尽可能为博士研究生到外单位或外地进行试验、实习、调查研究、参加学术会议提供并创造条件,使其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的精神。此项活动要纳入学科工作中。 为了使博士研究生了解更多的学术动态和掌握学科前沿,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如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讨论班等),其中必须作1次以上学术报告,经导师、学科和学院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培养环节。 六、论文发表 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在一级期刊上发表;或者在核心期刊以上刊物上发表二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被SCI、EI或ISTP检索。以上要求发表的论文均需署名第一单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者排序为博士生第一、导师第二或导师第一、博士生第二。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已不是单一的规格与模式,对于科研型、应用型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采取不同方式和方法,做出不同要求和安排。 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方式采用导师指导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研究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一般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是医学、管理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按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学科分类,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 我国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可谓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一方面,不断有新的交叉学科如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卫生法学(Health and law)、医疗保险学(Medical insurance)等加盟,使得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广泛;另一方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两门主干三级学科也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如社会行为与健康(Social behavior and health)、医院管理(Hospital management)、医学教育管理(Med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卫生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卫生政策与卫生体系科学(Health policy and system sciences)等,大大推动了本学科的深入发展。 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致力于揭示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属性,分析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双向影响,概括和总结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证研究,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通过社区实践,发展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本学科培养的人才除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外,大多在卫生事业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等岗位上工作,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中南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始建于1985年,目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该学科的社会行为与健康研究方向是国家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领域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知识面较广、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博士学位申请者的背景、课程学习情况和毕业研究论文领域,按国家规定可授予医学博士或管理学博士学位。 本学科要求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坚实、宽广的知识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深入农村与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卫生和卫生事业管理实践工作;具有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以分析和解决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领域中存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获得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培养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件一: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考试学 期 学分 学 时 上机时 数 实验时 数 公共基础课 必修 002016形势与政策(1)117专业基础课 必修 030397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1117公共基础课 必修 031106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上)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07037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00470大学计算机A1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58综合英语1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6大学英语三级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9大学英语(A)1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2004高等数学(B)上185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3001普通化学1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3002普化实验117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4003普通物理(B)上1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320001体育(1)1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580006物理实验(上)117

课程性质 号课程名称 期 学分 时数数 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7大学英语四级1,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002017形势与政策(2)217公共基础课 必修 030396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下)251专业基础课 必修 030398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2217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59综合英语2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78大学英语五级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280大学英语(A)2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323中外文化比较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2005高等数学(B)下285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2010线性代数B2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124004普通物理(B)下2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320002体育(2)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360011军事理论217专业基础课 必修 450175工程力学I285公共基础课 必修 580007物理实验(下)234公共基础课 必修 002018形势与政策(3)317专业基础课 必修 030130结构力学Ⅰ368公共基础课 必修 030465C++语言351公共基础课 必修 070374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34专业基础课 必修 080075土木工程材料334实践安排(SJ)080157土木工程材料实验317公共基础课 必修 110178大学英语(A)3334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培养方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将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于1984年成立工民建办公室,隶属于工程测量系;1992年工民建办公室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成立建筑工程系;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 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筑工程系、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市政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和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其中,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团队为主体、以平台为基础、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现有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 学院坚持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47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珞珈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23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2人)、讲师20人。聘请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珞珈学者讲座教授1人、兼职教授10余人。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学科实力。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大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并以8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第三次评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通过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首次评估。具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践行学校“ 创造、创新、创业” 的教育理念,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普通本科生近12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2200人。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教学科研成果。《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9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出版教材55部,包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共56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34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一贯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均派出部分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7版) 一、专业编号、名称 080703土木工程 二、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执业工程师的实践及创新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独立承担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面向未来、放眼国际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预期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能够达成以下人才培养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工程职业道德,熟悉并能综合考虑与土木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关的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能力,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②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胜任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上能独当一面,成为所在单位专业技术或管理骨干; ③能够掌握本专业及相近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成为促进行业或专业技术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④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流、沟通、竞争与合作能力,成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生力军; ⑤具备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有效实施职业发展规划。 三、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逻辑推理能力。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技能,通过数据演算,归纳总结相应的逻辑结论,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抽象、建模及求解。 指标点1-2:工程建模能力。系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力学基础知识,能将这些力学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与计算。 指标点1-3:工程结构认知能力。系统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等工程基础知识,能将这些工程基础知识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基础性表述、分析、计算与评价。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2019 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00 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 4 名左右,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12 名左右,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20 名左右。上述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本年度招生将进行两次,实行申请考核制,第一次招生不设置初试环节,报名时间2018 年10 月,考核时间为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 3 月,有10 个学院参加;第二次招生预计报名时间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9 月,所有学院都参加。我校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目前院内设有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和水利工程系5个系所。另外还设有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40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219人、正高级职称126人、副高级职称109人。现有9个博士点学科研究方向、12个硕士点学科、2个工程领域。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创新知识、引领发展,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土木工程学院各项工作的主旨。百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享誉海内外,培养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土木工程学院历来重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重视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结合。近期将针对学院发展瓶颈与发展目标,锐意改革,创新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深化落实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教授治学、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将教师的精力和兴趣进一步吸引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来。 二、招生信息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3个: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化学(专业代码:0703Z2) 一、培养目标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思想素质过硬,积极献身于科学事业。 2.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针对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 能够运用化学及食品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并解决各类食品化学及食品安全的热点科学问题。掌握相关的研究工具和手段,探索食品原料及食品新资源的营养及功能成分、构成特点、微观结构、构效关系及这些化学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转化及控制原理和途径。 4. 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专业文章。身心健康,在食品化学研究中做出有重要意义的创造性成果。 二、研究方向 1. 食品营养化学 2. 天然产物化学 3. 食品生物化学与营养代谢 4. 采后生理生化 5. 食品安全检测 6. 现代食品分析技术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建立以导师为主导的指导小组,鼓励组建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的导师团队。培养过程以提高和锻炼科研能力和素质为主,强调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学风。专业课程学习可结合其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及培养目标,采取形式多样、易于激发兴趣和创新

的灵活高效的授课方式。要求完成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最低学分要求。 脱产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生的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原则上累计在校年限不超过6年。论文选题、研究及撰写计划、开题报告等应在第三学期之前(含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经导师小组审查通过后即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及撰写阶段。 四、培养计划及考核方式 培养计划:在此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所带领的导师组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制定适合各个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具体学习、研究和工作计划,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研究等工作制定细致的规定和说明。培养计划原则上需在学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并经导师组和培养单位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实施。 考核方式: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一律要求考试,选修课原则上也要求考试。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课程论文、科研报告等,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教学实践、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等教学环节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成绩可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查结果,方能取得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位学生至少需要取得13个学分方能进行毕业和论文答辩申请。课程学习和学分要求: (I)公共必修课(学分:5) 1. 政治理论2学分 2. 第一外国语3学分 (II)专业课及选修课(学分≥4~6:各培养单位决定具体课程数目,但不得少于2门,2~3学分/门) 1. 专业学位课:6学分 (1)光谱分析与结构解析60学时3学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