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史前期

第一阶段(1840-1894甲午战争前)

一、线索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⑴鸦片贸易

①原因:英国扭转贸易逆差。

②危害:大量白银外流,损害人民身体健康,激化阶级矛盾

③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

⑵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需要市场原料

②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⑶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①《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

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

⑷危害: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两半社会开始形成。

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时间:1856-1860

⑵经过:北京被英法联军占领,火烧圆明园

⑶目的:继续扩大侵略权利。

⑷结果《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

①内容:十一口通商,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往来,外国

公使进北京

②危害:两半社会程度加深。

二、线索二:中国社会的变化;

㈠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㈡经济结构的变化:

⑴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织与耕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农业的商品化程度加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3)列强利用低关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走私鸦片,掠夺原料,早期资本输出。

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原因ⅰ自然经济的开始瓦解,为民资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劳动力。

ⅱ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和洋务企业技术的诱导。

②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

③地位:夹缝中生存,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始终不是主导地位。

④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没有资金,技术,设备简陋,分布不平衡,不得不依靠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但又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妥协性。

⑤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⑶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②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外国在中国开设的企业,19世纪

的40、50年代。

③线索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

㈠农民阶级的探索:

⑴太平天国运动。

①背景:天灾人祸.

②经过:ⅰ: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运动开始。

ⅱ:1853年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与清廷对峙

ⅲ: 1856年,太平军军事进入全盛时期。

ⅳ:1856年,天京变乱,天平天国由胜转衰

ⅴ:1864年,天京陷落,天平天国失败。

③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ⅰ: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ⅱ目标: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温暖的理想社会。

ⅲ: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反映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ⅳ:由于没有经济基础,所以不能实现。

④资政新篇。洪仁轩

ⅰ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ⅱ由于没有阶级基础,所以不能实行。

⑤影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破坏了江南经济。

⑥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㈡地主阶级的探索,

⑴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①背景:1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2一些开明的士大夫在严峻的社会面前,开始怀疑“尽善尽美的天朝上国思想”,思考怎样维护国家的独立。

ⅰ代表人物:⒈林则徐主要活动:在广州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出版了《四洲志》

⒉魏源主要活动:在《四洲志》基础上。写出了,《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ⅲ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ⅳ影响及局限性:开启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但没有付诸实践。

⑵洋务运动:1861,

①背景;内忧外患

②目的:维护统治

③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ⅳ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④代表人物:曾李张之洞左宗堂

⑤前期:口号:自强,兴办军事工业,代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湖北枪炮厂,安庆内军械所

⑥后期:口号:求富。兴办民用工业,代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⑦其他内容:兴办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派幼童留学。

⑧评价:ⅰ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ⅱ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了人才

ⅲ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

ⅳ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ⅴ只学技术不学制度,

ⅵ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布局分散,只在东南沿海

⑨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第二阶段(1894-1900)

一线索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㈠甲午中日战争

⑴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提出了瓜分世界的要求。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积极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把中国和朝鲜定位侵略的主要目标

⑵经过:①陆战(平壤,辽东)

海战(丰岛,黄海,威海卫)

②第一阶段:ⅰ丰岛海战

ⅱ平壤战役:

③第二阶段ⅰ黄海海战

ⅱ辽东战役;

ⅲ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⑶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

①时间:1895年。

②内容:ⅰ割三岛(辽东,台湾,澎湖列)

ⅱ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ⅲ开放重庆和沙市为通商口岸。

ⅳ同意日本人到中国内地开工厂,免收内地税

⑷危害:①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野心,掀起瓜分狂潮

③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张謇

④重庆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⑤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线索二:中国社会的变化;

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⑴原因:①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为民资

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劳动力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民间掀起办厂的高潮。

③影响: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奠定了基础。

三线索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

㈠维新变法运动:

⑴背景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

⑵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①早期维新思想

ⅰ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ⅱ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ⅲ主张:

1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2文化方面,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3政治方面,主张君主立宪,批判洋务派只学技术不学制度的皮毛之举。遗其体,求其用

评价: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反应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就事论事,没有付诸实践,不敢与清政府直接交锋,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ⅰ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ⅱ代表作:《新学伪经考》(1891)、孔子改制考》(1892)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ⅰ代表作:《变法通议》以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论述了变法是“天下公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道理。

ⅱ主张:“伸民权”、“建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ⅲ提出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和封建官僚制度。

④谭嗣同的维新思想

ⅰ代表作:《仁学》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⑤严复的维新思想,

ⅰ代表作:《天演论》借助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自己的维新变法思想

⑶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①“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保种,保国,保教(1895年4月)

ⅰ创办报刊、学堂、组织学会:北京《中外纪闻》、强学会,《强学报》、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

ⅱ《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变法运动的施政纲领。

②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ⅰ时间和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ⅱ变法内容:

(1)政治上:裁汰冗员,撤销闲散机构,允许旗人自谋生路,允许官

民上书言事,

(2)经济上:编制预算,设立农工商总局,修筑铁路,鼓励兴办实业,

奖励发明

(3)军事上:精炼陆军,改练洋操,使用洋枪。裁减绿营,节省军饷

等,

(4)教育上:废除八股,改革科举考试,设立京师大学堂。

评价:⒈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等君主立宪的内容

⒉变法内容操之过急,

⒊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

③失败

ⅰ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新政中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ⅱ失败的原因:

ⅲ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资发展不充分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ⅳ其他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势力的利益,操之过急。

④评价

ⅰ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ⅱ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ⅲ戊戌变法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ⅳ戊戌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阶段(1900-1912)

一线索一:帝国主义的侵略

⑴八国联军侵华:

①时间1900年

②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结果:

ⅰ1901年北京陷落,

ⅱ签订了《辛丑条约》

内容:

1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9.8亿两白银

2将东交民巷设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居住。

3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列六部之首。办理对外事宜。

影响:◆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彻底沦为两半社会。

二、线索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和斗争

⑴义和团运动

①原因:民族矛盾和的激化

②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口号:扶清灭洋

④结果:打击了帝国主义,但是直接招来了帝国主义的报复,八国联军侵华。

⑵清政府的自救活动

⑵清末新政:

①背景: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被迫改革。

②时间:1901年。

③内容:ⅰ设立商部,鼓励发展工商业。

ⅱ废除科举制。

④结果:客观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⑶预备立宪。

①背景:

ⅰ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

ⅱ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人的胜利,认识到了立宪一定能战胜专制。

ⅲ五大臣出国考察:

⒈时间1905年,

⒉目的:考察欧美的政治制度。

ⅳ《钦定宪法大纲》

⒈时间:1908年

⒉依据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删除了其中有关限制君权的内容。

⒊本质:以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心。

⒋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宪法。

⒌结果;使立宪派和清政府离心离德,加速了灭亡。

⑷皇族内阁:

①时间:1911年,清政府迫于压力,实行责任内阁。

②实质:内阁十三名成员中,皇族占了九人,汉人只占四人,

③结果:使满汉官员离心离德,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⑸辛亥革命:

①背景:ⅰ庚子之变后,特别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ⅱ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专制的阻碍。

ⅲ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②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美国檀香山成立。

②ⅰ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ⅱ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ⅲ机关刊物:《民报》

④三民主义:

ⅰ时间: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

主义。

ⅱ来源: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有,民治,民享。

1民族主义的含义:包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要推翻满清贵族的专制统治,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国家

2民权主义的含义:内容为“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绝不能让帝制复辟,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的含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1)产生的原因: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弊端,所以要让

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起进行。

(2)不现实性: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⒈评价:

△进步性:

●明确提出了反对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是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局限性:

●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⑤同盟会的武装起义

ⅰ广州黄花岗起义,

⒈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黄兴。

⒉结果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ⅱ武昌起义:

⒈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

⒉主力:湖北新军

⒊在武昌爆发的原因:

(1)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民资发展迅速,民资政治力量发展迅速,

(2)清末新政后,该地区设立了新式学堂,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形成了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团体。

(3)武汉地区,革命力量迅速发展,湖北革命党人组织了大量革命团体,把湖北新军作为争取的对象,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4)位于长江中游,水路交通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⒋结果:取得了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ⅰ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ⅱ地点:首都南京

ⅲ性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ⅳ国旗:五色旗(满汉藏回蒙)

⑦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

ⅰ时间: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ⅱ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继任。

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ⅰ颁布时间:1912年3月

ⅱ目的: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

ⅲ内容:⒈主权在民

2.三权分立(司法,立法,行政)

3.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

4评价:●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实施中没有达到限制袁世凯的目的。

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ⅰ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ⅲ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ⅳ革除了旧的风俗习惯,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

ⅴ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制造了条件

第四阶段(1912-1919)

⑴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①1913年二次革命

②1915年护国运动

③1917年护法运动

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短暂春天)

①时间

ⅰ1912 -——1919

②原因

ⅰ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ⅱ一战期间欧洲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ⅲ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抵制洋货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ⅳ实业救国思想推动。

③概况

ⅰ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④暂原因

ⅰ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ⅱ一战过后列强卷土重来(帝国主义的侵略)

ⅲ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ⅳ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投资近代工业同时,仍然不放弃土地剥削。

⑵新文化运动

①时间

1915年

②背景

ⅰ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ⅲ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ⅳ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兴起与标志

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ⅱ1917年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ⅲ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

④内容

ⅰ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民主与科学;口号——打倒孔家店

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ⅲ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⑤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

⑥评价

ⅰ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一场纯粹的思想解放运动。

ⅱ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ⅳ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

探索史(旧民主主义革命)

探索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 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的探索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体内容详见后面关于太平天国的“热点问题”) 2.地主阶级 (1)新思潮的萌发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根本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④目标(口号):自强、求富。 ⑤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创办军事工业——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福州船政局;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⑦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⑧历史作用:客观上为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派出了

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⑥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改善了社会风习。 ⑦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体内容详见后面关于辛亥革命的“热点问题”) 5.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 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时间 1856-1860 二背景 1.继英国后,法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856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 三目的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利益 四结果 中国战败并签署条约 万平方公里五影响 中国两半程度加深 第三节太平天国运动 一原因 1一鸦后,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阶矛激化(根本原因) 二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三运动经过 四《天朝田亩制度》 (一)内容 1废除封建土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 2规定每户六组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原则(公有制)

(二)评价 1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2绝对平分土地,不切合实际;平均一切社会财富,违背生产本性,无法实现 3具有落后性 (三)未能实施的主客观原因 主观:平分土地,均分财富,不切实际,无法实施 客观:处于清军围困之中,没有安定的环境 (四)影响 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推动土地革命进入全盛时期 五《资政新篇》 (一)主要内容及进步性 (二)作者及特点 洪仁玕 1向西方学习 2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三)未能实施的原因 1缺乏相应的社会主义基础(资本主义尚未发展)和实施条件 2处于战争环境 (四)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较

六 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 七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2.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 八意义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农民平均主义,阻碍经济市场化 九新特点 1.学习西方、利用了西方的宗教 2.反侵略 3.处于两半社会的背景下 4.属于民主主义革命 5.《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 6.外国侵略势力镇压 十对后来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年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年表 新文化运动 背景: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政治: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标志:1915年5月上海《新青年》杂志创办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指导思想:前期是民主与科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 意义:A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前期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B促进了民众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C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局限性:仅限于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没有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没有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两个阶段:5月4日,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5日,上海,主力是工人阶级 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北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共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早期组织建立;共产国际援助 意义: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有了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中共一大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二大1922年(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内容: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1924——1927 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工人运动遭遇挫折,认识到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一切敌人。 国民党: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以俄为师”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高潮:北伐战争1926年 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过程:两湖灭吴汀泗桥战役、武汉战役叶挺独立团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连克九江、南昌,歼灭孙传芳主力;沿长江东下,直趋南京、上海 国民政府迁往武汉,随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失败:1927年政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论述要点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新的革命的到来。 (略述近代历次运动的失败)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刻地表明:依靠单纯农民战争的形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首先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上层知识分子发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走不通的。 4、辛亥革命的失败,更进一步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它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的领导权不能再由软弱的资产阶级掌握,而必须掌握无产阶级手中。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具备了条件: 1、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成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2、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3、十月革命后,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它满足了历史的要求,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历经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 3039 来源: 中共中央文献 研究室 字号:[ 大 中 小 ] 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须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这一切节省,虽在各部分为数甚少,但积少成多,并可以养成苏区中更加刻苦更加节省的苏维埃工作作风——这是万分必要的。对苏维埃中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同时要注意到经费节省,决不是工作减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还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1932年7月7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9页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38年4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33页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9年5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3页 为了整个革命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姑息那些官僚主义者及贪污浪费者。这在全党全军中必须进行深入解释和动员,为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光明前途与新中国的创造而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资财。对民力、对物质资财的不爱惜,无异于对党对革命不负责任,无异于犯罪。 刘少奇:《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1942年7月20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 有个别的干部是被物质所诱惑,因而不愿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完全腐化了;另有若干干部则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所有这些坏事,所有这些弊端,在一部分军队与一部分机关学校的干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的,今后所有军队与机关学校的一切上级领导机关,必须着重于照顾全局,掌握政策,对所属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一定要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检查,绝对不容许再有各自为政,闹独立性,破坏政策,破坏法令,侵害人民利益,各单

我国近代史时间轴[整理版]

中国近代史时间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天平军北伐。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0年5月23日江苏巡抚薛焕与英、美、法等国勾结组织配有洋枪、洋炮的清军武装部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该武装称“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流预。 1862年,清政府授称“常胜军”,由英国军官戈登统领。 1864年,在昆山解散。

高三历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点)

高三历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点) 2、理解协定关税、租界,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危害。理解半殖半封社会的含义和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表现。 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实质,辨证的给予评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理解。) 4、熟练掌握《资政新篇》的内容细节,与太平天国和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准确评价之。(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5、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主张,核心,意义。 6、归纳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路线,经过和侵占的城市。太平军北上路线。 7、注意英国割占香港岛的步骤及每步区域。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顺序和区域。 8、从领土,赔款,口岸,特权等认真记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的内容。 9、总结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 10、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国战败的原因。 11、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纲领、政权、组织、军事活动。)准确评价太平天国。(功绩伟大,失败必然。) 12、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集团产生的影响。 13、新思想萌发:评价林则徐(三方面:销烟、抗英、学西方。),魏源于《海国图志》。

14、比较中英两国19世纪中期的国情。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说明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扩大。 1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和成因。(双重原因,双重任务,学习西方,联合绞杀。) 16、结合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的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谈谈理解。 结论:英国完成工革,企图开我市场;清朝闭关锁国,英方贸易入超;输入毒品鸦片,毒害人民身心;威胁清朝统治,林公虎门硝烟;英国借机发难,清廷战败签约;南京黄埔望厦,赔款通商特权;领土主权破坏,人民负担加重;自然经济开解,东南地区尤甚;阶级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起义;天朝田亩制度,东征西征北伐;横扫大半中国,清廷岌岌可危;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二次鸦战;俄国最为阴险,割骗大片领土;半殖水准加深,中外反动联合;农民阶级局限,新篇未能实施;功绩非常伟大,失败也属必然;时代特点鲜明,农民战争高峰。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事件总结

专题复习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列强侵略中国的四次战争 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分析) 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半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两半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鸦片战争 1、战争原因(识记) 国内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衰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国际背景:世界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 根本原因: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理解) 走私鸦片的目的: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附: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 鸦片走私的危害:严重威胁清朝统治 (附:教材中林则徐上书禁烟的奏折) 禁烟运动的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虎门销烟的意义 3、战争经过(识记) 强占香港岛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4、《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理解) 重要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厦门 危害最大的条款:协定关税(反映战争本质意图)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条款:割占香港岛 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条款:领事裁判权 破坏中国贸易主权的条款:片面最惠国待遇 5、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识记) 6、战争影响(分析) 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方面表现为:主权遭到破坏 经济方面表现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革命任务变化:反帝反封建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识记)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控制下的广州巡抚柏贵政权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时间轴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 6 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 6 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 8 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1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 2100 万元; 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 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2 )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 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 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 5 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 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 1 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 3 月,占领南京 ,定为首都 ,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 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9 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 、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 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 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 )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 )赔偿英国白银 400万两, 法国 200 万两。 2 、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考试题参考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C)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C)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B)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4.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B)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王韬 5.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C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长沙战役 D.南京定都 7.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D ) A.永安建制 B.长沙战役 C.北伐失利 D.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D )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天朝天田制度》 D.《资政新篇》 10.太平天国在1853年冬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A) A.《天朝田亩制度》 B.《十款天条》 C.《原道醒世训》 D.《原道觉世训》 11.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枪炮厂 12.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A)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13.严复1898年翻译出版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D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4.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著作是( D ) A.《新学伪经考》 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劝学篇》 15.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16.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D) 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 C.《日本变政考》 D.《仁学》 1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A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18.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D)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19.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B ) A.1905年 B.1906年 C.1907年 D.1908年 20.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B)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哪些

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哪些 旧民主主义这个词学了中国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这期间也发生了许多革命运动和革命战争,具体有哪些,跟本人接着往下看就能知道答案。 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概括 1840年起至1919年,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同本 国剥削者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这段时期大致可分为: 1840-1901: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 革命。 1901-191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期间先后出现了 六次较大的运动,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勾画出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脉络,形成这一时期的主旋律,六次较大的运动如下: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的首次尝试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秀才”们开始造反,充当了当时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代言人。康有为以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船队的旗手、政治运动的领袖。这种“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在当时确实使世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898年秋,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竖起了“扶清灭洋” 的大旗,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然后一路北上,攻城掠地,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震惊了中外反动势力。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高度的爱国性质,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义和团民众致力于“灭洋” ,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 无比仇恨,有利于争取官兵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辛亥革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 同时也孕育着伟大的人物。他们不要康、梁跪着的“改良”,他们要进行站着的“革命”,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然后 辐射全中国,以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他们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匍匐前进,即使到了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 在南京成立也没有放松他们革命的脚步。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社会上到处流传着这样的风气: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说教,对鬼神的迷信崇拜,使人精神萎靡的低级趣味的文艺,这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了束缚人民思想、扼杀民族生机,却仅仅有利于封建军阀统治的精神罗网,整个中国的上空布满了令人窒息的阴霾,整个社会对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混乱局面表现出慌乱不安而又不置可否的悲观情绪。 以上文字来源:学史博客(QQ/微信:1549911942,公众号:lishiboke ),喜欢历史可加博主好友,同时欢迎分享本文, 转载请保留出处!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009级连锁采购2班梁玉梅 【摘要】: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不仅抵抗了帝国主义的历次侵略战争;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旧与新差别联系 一、旧民主向新民主的必然转变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落后的制度而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由此而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并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到来。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深刻地表明:农民阶级虽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注定不能成为近代革命的领导阶级,由于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2、洋务派作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使其"师夷长技"局限在学习技术的层次,从根本上不可能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的。 3、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上层知识分子发动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根本走不通的。 4、辛亥革命的失败,更进一步证明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又因为本身的力量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由此可见,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仍然需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革命的领导权不能再由软弱的资产阶级掌握,而必

历史时间轴

14-17世纪文艺复兴 15-17世纪新航路开辟 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 权利法案 1775-1776 美国独立战争 1776.7.4 《独立宣言》 1789.7.14 法国大革命 1789《人权宣言》 1794 热月政变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48 《共产党宣言》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 1862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1868 明治维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现代史 1917.11 十月革命 1929-1933 经济大危机 1933 罗斯福新政 1942.1.1 《联合国家宣言》 1945 雅尔塔会议 1949 杜鲁门主义 1949 《北大西洋公约》 1955 《华沙条约》 1967 欧洲共同体 1993 欧洲联盟 1999 统一货币欧元 19世纪40年代至今第三次科技革命 1840-19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总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27-1939 国共十年内战 1939-1945 抗日战争

1839 虎门销烟 1840 鸦片战争 1842 《南京条约》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1895 《马关条约》 1895 公车上书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1901 《辛丑条约》 1905 中国同盟会 1911.10.10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2 中华民国成立 1915 新文化运动 1919.5.4 五四运动 1924 黄埔军校 1926 北伐战争 1927.4.12 四一二政变 1927.8.1 南昌起义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6.12.12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7.7.7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45 重庆谈判《会谈纪要》 中国现代史 1949 新中国成立 1953-1956 三大改造 1953-1957 一五计划 1958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 经济特区 1964 原子弹 1966 导弹 1967 氢弹 1970 东方红一号 1973 杂交水稻 1971.10 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2 尼克松访华 1978 《建交公报》 1979.1.1 中美正式建交 1997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作业: 旧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及给我们的启示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理解: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该时期主要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探索与主张 1、地主阶级主张: ①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注目世界,探 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未付诸实践,但启迪着后人继续寻求强国救国之道。 ②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继承发展了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科技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它涉及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改革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由于其没有从根本抛弃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③戊戌变法运动是得到一些开明地主拥护,光绪帝支持的爱国运动,但由于顽 固派破坏,最终失败。 2、农民阶级主张: ①太平天国领袖接受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创立拜上帝教,企图建立人间天国。他制定《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当然是一种无法实施的空想。 ②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它顺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也没有实施。

高二历史复习方法: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二历史复习方法: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理解闭关锁国的含义,实施原因(内外因),分析其影响。 2、理解协定关税、租界,租借地、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含义、危害。理 解半殖半封社会的含义和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表现。 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实质,辨证的给予评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理解。) 4、熟练掌握《资政新篇》的内容细节,与太平天国和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正确评 价之。(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5、新思想萌发的原因,主张,核心,意义。 6、归纳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路线,经过和侵占的城市。太平军北上路线。 7、注意英国割占香港岛的步骤及每步区域。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顺序和区域。 8、从领土,赔款,口岸,特权等认真记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 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 的内容。 9、总结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 10、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中国战败的原因。 11、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纲领、政权、组织、军事活动。)正确 评价太平天国。(功绩伟大,失败必然。) 12、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对清政府统治集团产生的影响。 13、新思想萌发:评价林则徐(三方面:销烟、抗英、学西方。),魏源于《海国图志》。 14、比较中英两国19世纪中期的国情。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 响说明后者是前者的继续与扩大。 15、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和成因。(双重原因,双重任务,学习西方,联合绞杀。) 16、结合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的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谈谈认识。 结论:英国完成工革,企图开我市场;清朝闭关锁国,英方贸易入超;输入毒品鸦片,毒害人民身心;威胁清朝统治,林公虎门硝烟;英国借机发难,清廷战败签约;南京黄埔

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20 本词条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无基本信息模块, 欢迎各位编辑词条,额外获取20个积分。 目录 展开 性质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指导思想失败的教训新旧区别结束标志 1简介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自1840年起至1919年,中国人民同外国侵略者,同本国剥削者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这段时期大致可分为: 1840-1901: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1901-191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后一个阶段还可以分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01-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产阶级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而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应是自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开始的。而在此之前,中国革命主要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论从史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之前,农民阶级就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在此期间根本不存在或很年幼的阶级——资产阶级,决不可能去充当领导阶级。 6主力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参加的规模、深度、广度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法相比的。因而用表格形式向学生说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众,会使学生只看到两者相同的一面,而看不到两者的区别,不利于学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辛亥革命局限性(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理解。 7指导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义和团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扶清灭洋”而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只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才是三民主义。前人的合理思想可以指导后人的行动,却从未听说后人的思想可以指导已故的人的行动;显然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三民主义不可能成为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只能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自“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吸收、消化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经历了一个实践过程的。自“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但当时作为革命的民主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国民党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而当时能为两党两个阶级所接受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并指导了当时的大革命运动。因而笔者认为自“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之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也使自己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也从沉痛的教训中清醒过来,才提出领导权问题,使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才逐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才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事。 8失败的教训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这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阶级,却起义反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民阶级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

中国近代史时间轴

年代重要事件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 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 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 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 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 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总结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总结 姓名:王少轩专业:中国画学号:2011011891 摘要: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正当中国革命前途茫然之际,国际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中国内部发生着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促成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也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族;无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为了打倒八股派,而打倒的就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桐城派是八股文的最典型代表,我想楼主既然问这个问题,不会连桐城派都不晓得吧。如果真的不知道,就去看看胡适,林语堂,鲁迅等大家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的一些炮轰桐城派的文章,林语堂更是公然在文章里骂”桐城八股遗老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及其启示: 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制度的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

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其主要特点是: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实质上丧失了从前完整的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独立国的形式。 (2)、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3)、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4)、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5)、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那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