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提纯与分离练习题(学生用)

提纯与分离练习题(学生用)

提纯与分离练习题(学生用)
提纯与分离练习题(学生用)

物质的制备、分离与提纯、鉴别与检验

1.有A、B、C、D、E、F六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H3·H2O、Na2CO3、MgSO4、NaHCO3、HNO3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试推断其中F是()

A

B

↓C

↓↓↓D

↑E

- F

A.Na2CO3溶液B.BaCl2溶液C.MgSO4溶液D.NaHCO3溶液

3、工业上制取CuSO4不是直接用铜与浓H2SO4反应,而是将Cu和少量的Ag的混合物浸在稀硫酸

中并不断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这样的优点是

①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②提高H2SO4的利用率③节约能源;④提高铜的利用率

A.①②③B.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②

4、为了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

不纯物除杂试剂除杂方法

A.苯(苯酚)溴水分液

B. C17H35COONa(甘油)食盐过滤

C.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D.溴苯(Br2)乙烯分液

5.现有四组混合物: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甘油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④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分离以上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萃取B萃取、蒸馏、分液、萃取

C 分液、蒸馏、萃取、蒸馏

D 蒸馏、萃取、分液、萃取

6、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④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⑤电解上述晶体的熔融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

B、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加快干燥速度

D、步骤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晶体水溶液的方法

7.下列常用仪器中,不能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8.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l3+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最终得到无色溶液,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lO2-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9.为检验某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10、能鉴别SO2和CO2的试剂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澄清石灰水

C.品红试液

D.氯化钡溶液

11.除去鸡蛋白胶体中混有的少量Cl-的最简单方法是()

A.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B.加热

C.电泳

D.渗析

1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13.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

...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再干燥气体

B.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通过NaOH溶液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通入稍过量的Cl2

14、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l-

B.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测该溶液中含有NH4+

D.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少量SO2:先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再收集剩余气体

B.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Na2CO3摩尔质量较大):通过蒸馏,收集蒸馏产物 C.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AlCl3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沉淀中加盐酸使其恰好完全溶解

D.除去碘水中的I2:加入乙醇进行多次萃取,留在分液漏斗中的即为较纯净的水

16、对于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 –、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入碱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再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呈橙红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定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Br –B.SO42– C.H2SO3 D.NH4+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Cl2中少量的HCl: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

②除去SO2少量的SO3: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粗碘中少量的ICl:加足量Zn粉,再进行升华操作。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32-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D.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Cl2

19.下图所示装置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⑴若烧瓶中盛装Na2O2,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则:

①烧瓶内除了能产生O2外,还能产生大量NH3。能产生大量NH3的原因是:

a.Na2O2与水反应,使溶剂减少,降低NH3的溶解量,使氨气逸出;

b.Na2O2与水反应,放热,使氨气逸出;

c.;

②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烧瓶中盛装X g Zn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H2SO4,则:

①当制备H2、验证H2还原性并检验H2的氧化产物,仪器连接顺序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第一个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第二个B装置中所盛的药品是;D装置的作用是。

②上述实验中如果使用的是纯锌,反应速度往往较慢,为了加快H2产生的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有

a、将烧瓶放入热水中。

b、将稀H2SO4改为浓H2SO4。

c、在稀H2SO4溶液中滴入少量

CuSO4。d、在稀H2SO4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

③若锌片不纯(杂质不与稀H2SO4反应),稀H2SO4及B装置中固体足量,反应后测得第一个B装置质量的变化Y g,则锌片纯度为

20.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1)在制粗硅的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①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②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3)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并给予解释。

21.

Ⅰ.在实验室制备少量纯净的KCl。现有含少量KBr和K2SO4的氯化钾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提纯。

KCl、KBr、K2SO4溶液

适量

BaCl2溶液

过滤

BaSO4

滤液过量氯气

蒸发冷却结晶

KCl固体

样品加水溶解

(1)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检验加入BaCl 2溶液后SO 42-

是否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 (3)若用硝酸钡来代替氯化钡,请判断是否可行, ,理由是

(4)某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中加适量BaCl 2溶液不容易控制,应加入过量BaCl 2溶液。实验操作方案如下: 沉淀A 的化学式是 ,溶液③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

Ⅱ.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 2+2C a (O H )2=CaCl 2+Ca(ClO)2+2H 2O 。 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其中肯定存在CaCl 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固体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物质。

(1)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含有CaCl 2,并含 ;[来源:学科网]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有CaCl 2,并含 ;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有CaCl 2,又含有Ca(Cl O)2、CaCO 3。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mol/LHCl 、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 2+和Cl -

,表格可以不填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于试管中,

KCl 、KBr 、 K 2SO 4溶液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BaSO 4 溶液①

溶液② 过量 K 2CO 3溶液

过滤 沉淀A 加过量溶液③

再通入氯气 蒸发、冷却、结晶 KCl 固体

22.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25.00mL 甲溶液,向其中缓缓滴加乙溶液15.00mL ,共收集到CO 2气体224mL ﹙标况﹚。②量取15.00mL 乙溶液,向其中缓缓滴加甲溶液25.00mL ,共收集到CO 2气体112mL ﹙标况﹚。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操作过程及实验数据可判断甲溶液是 (填名称)

(2)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来源:学|科|网]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忽略CO 2在溶液中的少量溶解﹚。

(3)若用类似上述“互滴”的方式。

①将100 mL 3mol/L 的NaAlO 2溶液逐滴加到50mL12mol/L 的HCl 溶液中,充分反应。 写出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

②将50mL12mol/L 的HCl 溶液逐滴加入100 mL 3mol/L 的NaAlO 2溶液中,充分反应。两种混合方式生成沉淀的量是否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

23.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氧化气法提

纯,其反应式为:

()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源:学§科§网Z §X §X §K]

□C+□K 2Cr 2O 7+□H 2SO 4 CO 2↑+□Cr 2(SO 4)3+□K 2SO 4+□H 2O

(2)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的电子式 ;

(3)H 2SO 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

A .酸性

B .氧化性

C .吸水性

D .脱水性

(4)上述反应中若产生0.2molCO 2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

24.近年来我国对碳纳米管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突破,即用电弧合成法来制碳纳米管,但往往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需用氧化法来提纯这些颗粒,化学方程式为: C + K 2Cr 2O 7+ H 2SO 4(稀)――→△

CO 2↑+ K 2SO 4+ Cr 2(SO 4)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氧化剂为,被氧化的元素为.

(3)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填字母).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4)上述反应若生成11 g CO2,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5.工业制备的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以下附图是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

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

⑴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_(填代号)。

a. 84消毒液(NaClO溶液)

b. 双氧水

c. 苯酚

d. 75%酒精

⑵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⑶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mol KMnO4。

⑷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操作Ⅱ是根据KMnO4和K2CO3两物质在__________(填性

质)上差异,采用____________(填操作步骤)、趁热过滤得到KMnO4粗晶体的。

26.某工厂用CaS04、NH2、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0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

B.增大CO2-3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

D.生产l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27.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Al3+、Ag+、Ba2+、H+、SO42-、HCO3-、Cl-、Br-等,为

鉴别此溶液的成分,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

②加CCl4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变橙色;

③加入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消失;

④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⑤取实验②后的上层澄清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

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若需进一步检验来确定是否存在这些离子,则检验其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主题27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3)(含解析)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 主题27: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李仕才 考点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法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S HC、

3.提纯的“四个原则”及“四个必须” (1)“四个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常规实验装置 1.过滤 2.蒸发 防止 3.萃取和分液 分离两种

4.蒸馏 分离 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 目的是 冷凝管水流方向为, 5.升华 某种组分易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创新实验装置 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 2.蒸馏装置的创新

【答案】 ①饱和食盐水 ②盐酸 ③酸性KMnO 4溶液 ④CuO、Cu(OH)2 ⑤液体 ⑥漏斗口 ⑦滤纸上缘 ⑧玻璃棒 ⑨三层滤纸处 ⑩烧杯内壁 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溶解度 互不相溶 沸点 支管口 防止暴沸 下 上 升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除去Cu 粉中混有的CuO 的实验操作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2)将Cl 2与HCl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 ) (3)用CCl 4萃取碘水中的I 2的实验操作是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 (4)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 (5)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 2。( ) (6)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 (7)图A 是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 (8)用图B 是完成苯萃取碘水中I 2后分离出有机层的操作。( ) (9)用图C 装置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 ) (10)用图D 装置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气体。( ) (11)用图E 装置蒸干NH 4Cl 饱和溶液制备NH 4Cl 晶体。( ) (12)用图F 装置从KI 和I 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 2。(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第2单元课时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 B ?分液 C ?结晶 D ?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加明矶搅拌 C.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 ?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 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C,酒精的沸点是78.5C,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 ?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 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 ?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 ?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 7 ?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b、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 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b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③②①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③①④⑤ D ?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进行NaCI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I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 SO42一离子? 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9.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第2单元(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应更为紧密,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可以说离开化学就没有这些发现。本单元教学设计重在要让学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化学实验室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从中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方法,并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安排了大量的实验,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直接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平台。 二、学习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①初步学会物质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②学习必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③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④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以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仪器方法为暗线,首先简单温习了初中已经介绍过的几种物质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然后以溴的萃取为例介绍了“萃取”这种分离方法以及分液,又以蒸馏自来水获取少量纯净自来水为例介绍了“蒸馏”,最后以“拓展视野”的形式简单介绍了层析法的发展与应用。 (2)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编排在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又从化学家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和组成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入手,因此把本节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以化学家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来进入物质研究的学习,能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研究的一般步骤,首先是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开始的,为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也为之后对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等其它实验方法和操作的学习打下基础。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实验方法旨在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这也是新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最重要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常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教学难点:萃取、蒸馏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方法总结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1.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碰;②沉淀要洗涤; 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在互不相溶的溶 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 取剂的要求;③使 漏斗内外 通;④上层 上口倒出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分液漏斗2.混合物的化学分离法

二、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 3.NO 2 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 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 4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 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 4 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 3 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 3 ,但 溶于氨水,生成[Ag(NH 3) 2 ]+。 (7)NH 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 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 3 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 2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 后变成红褐色Fe(OH) 3 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 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 2 =2Fe3++2Cl- (9)Fe3+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 3 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 生成红褐色Fe(OH) 3 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 2 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OH) 2 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生成[Ag(NH 3) 2 ]+。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 2 ,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 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 4 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 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 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 溶液褪色。能与BaCl 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 3 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SO 2 气体。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普通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 普通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习题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通过蒸馏的方法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B. 用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铁的氢氧化铁胶体 C. 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钡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钡 D. 用萃取的方法提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碘 2.下列物质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蒸馏 B.分离乙酸与乙酸乙酯——萃取 C.用四氯化碳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过滤 D.分离汽油和水——分液3.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4.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蒸馏烧瓶的什么位置 A.液面下B.液面上C.支管口 D.任何位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 B.已知1mol NaHSO 4能电离出1mol H+,从而可知NaHSO 4 属于强酸

C .若:A 酸溶液中C(H +) > B 酸溶液中C(H +),则酸性:A 酸 > B 酸 D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6.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 A.重结晶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7.下列属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A .蒸馏 B .蒸发 C .重结晶 D .过虑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则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必须比水大 9.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蒸馏 B .吸附沉淀 C .过滤 D .静置沉淀 10.关于过滤操作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 ) A. 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B. 漏斗内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 C. 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过滤液 D. 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11.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过滤”器,能在无人在场的情况下实现顺利过滤,其中装置的关键是导管a 的设计,下列设计能达到“自过滤”目的的是( )

高一必修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9.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教案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的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2.了解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3.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与提纯;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常见阳离子、阴离子和气体的检验方法; 2.过滤、蒸馏、萃取、蒸发等基本操作的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手段 1.学案 2.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演示、讲授、训练 五、教学过程 [引入]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方法属于化学实验的基础与技能,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之一,主要考点有四个,一是离子的检验,如Fe3+、NH4+等;二是气体的检验,如NH3、SO2等;三是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四是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对离子、气体等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 [板书]一、物质的检验 [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要求学成相关表格内容 [多媒体]师生讨论几种阳离子、几种阴离子和几种气体的检验方法 表格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②滴加NaOH溶液②产生红褐色沉淀 NH+4和碱液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表格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OH-①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r-①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少量新制氯水,用力振荡后,加入 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①产生淡黄色沉淀 ②四氯化碳层显橙色 I-①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少量新制氯水,用力振荡后,加入 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③加入少量新制氯水,用力振荡后,加入 少量淀粉溶液, ①产生黄色沉淀 ②四氯化碳层显棕黄 色 ③溶液变成蓝色 CO2-3①滴加盐酸后生成使澄清石灰水 ②加CaCl2溶液后①变浑浊 ②产生白色沉淀 SO2-3滴加盐酸后生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来源学科网ZXXK] 品红溶液褪色 SO2-4先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后滴加氯化 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表格三:常见气体的检验 实验方案现象 O2用试管或集气瓶取待检气体,然后向试管 或集气瓶中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H2使待检气体通过尖嘴玻璃导气管并点燃,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有水雾生成 NH3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②把待检气体收集在集气瓶里,盖上玻璃 片,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开启玻璃片插 入瓶中 产生白烟 SO2在洁净试管里加入5 mL品红溶液,再通 入待检气体 品红溶液褪色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l2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师生共同探究] [例1] 三位学生设计了下述三个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试液中有SO42-。 方案甲: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试题

————————————————————————————————作者:————————————————————————————————日期: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练习题 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2、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3.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 体 检验方法 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 沉淀生成。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水蒸气能使无色硫酸铜固体变蓝。 4.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变为红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 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A正确; B、NaCl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NaOH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选项B正确; C、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选项C正确; D、CaO和CaCO3都与稀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D。 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木炭粉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氧化铜没有除去,还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选项A不正确; B、通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碳酸钠除去了,但是带入氢氧化钠这种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蒸汽通过浓硫酸后会被浓硫酸吸收,选项D正确。故选D。 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A错误; B、NH4H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蒸发的方法;故C错误。 D、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但NaOH溶液是过量的,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氢能与足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氢钙、碳酸钙高温下均能分解,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过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硝酸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知识点例题

第二节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基础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检验 物质检验的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①观察法;②嗅试法;③加热法;④水溶法;⑤焰色反应法等。常用的化学方法有:①加热法;②点燃法;③指示剂法;④显色法(如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⑤互滴法; ⑥不同试剂两两混合法(又称:简明列表法)等。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如下 1.阳离子的检验: 液变红 Fe(SCN) 产生 2.阴离子的检验:

3.常见气体的检验 ⑴ H2:灼热的CuO和CuSO4,黑色的CuO变红,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 ⑵ 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⑶ CO: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黑色的CuO变红,石灰水变浑浊。 ⑷ CO2: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⑸ Cl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⑹ HCl:通入硝酸银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⑺ SO2: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退去,再加热。又出现红色。 ⑻ 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⑼ NO:打开瓶口与空气接触,立即变为红棕色气体。 4.有机物的检验 ⑴碳碳双键或三键:加少量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⑵甲苯:取两份甲苯,一份滴入溴水,振荡后上层呈橙色;另一份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⑶卤代烷:与NaOH溶液(或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先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代烷,淡黄色沉淀的为溴代烷,黄色沉淀的为碘代烷。 ⑷乙醇:将螺旋状铜丝加热至表面有黑色CuO生成,迅速插入待测溶液,反复多次,可见铜丝被还原成光亮的红色,并由刺激性气味产生。。 ⑸苯酚:滴加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或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 ⑹乙醛或葡萄糖: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沉淀生成。 ⑺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有气泡;或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得蓝色溶液。 ⑻乙酸乙酯:加入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或消失。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知识与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练习题 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I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 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一,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一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2、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 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4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 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变为红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 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 3气体。

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木炭粉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氧化铜没有除去,还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选项A不正确; B、通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碳酸钠除去了,但是带入氢氧化钠这种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蒸汽通过浓硫酸后会被浓硫酸吸收,选项D正确。故选D。 2.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错误;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振荡、搅拌后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 C、铜粉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 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 【详解】

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 ℃,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温度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BD 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解析】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故无法分液。 【答案】 B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 【答案】 A 4.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 C 5 A.萃取法B.过滤法 C.蒸馏法D.分液法 【解析】两种物质的熔点都很低,在常温下都是液体,二者都溶于水,说明甲和乙可以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精)

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学习方法建议: 1.此部分为掌握水平,是实验中的难点,学习的基础是熟练掌握物质性质,学 习中应准确掌握操作原理,多注意比较各种操作的异同。 2. 此部分相关内容还可参见《大聚焦》P109~110、P181~182、P205 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在提纯中如果 杂质发生化学变化,不必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在进行物质分离与提纯时,应视物质及其所含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方法。 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见表5-7 2. 区分几组概念 ⑴分馏和蒸馏 将蒸馏原理用于多种混溶液体的分离,叫分馏,分馏是蒸馏的一种。 ⑵蒸馏和蒸发 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浓缩后的浓溶液或蒸干后的固体物质)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

3. 通常采用的结晶方法有(以分离NaCl和KNO3的混和物为例): 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 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例如:当NaCl和 KNO3的混合物中NaCl多而KNO3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NaCl,再分离出KNO3。 ②降温结晶: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此时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 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降温结晶。例如:当NaCl 和KNO3的混合物中KNO3多而NaCl少时,即可采用此法,先分离出KNO3,再分离出NaCl。 4.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是: 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二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 三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 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 (2)“三必须”是: 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 三除杂途径选最佳。 5.无机物提纯一般采用的化学方法 (1)生成沉淀法: 例1. NaCl溶液中混有 MgCl2、CaCl2杂质 (2)生成气体法: 例2. 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 (3)氧化还原法: 例3. 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杂质 (4)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4. 在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5)正盐与酸式盐的相互转化: 例5. ①在Na2C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u(NO3)2溶液和AgNO3溶液均能与适量的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Ba(NO3)2能与过量K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铜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 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 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 故选A.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