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猪肉分解培训资料

猪肉分解培训资料

猪肉分解培训资料
猪肉分解培训资料

猪肉分解培训

可分割部位

一片白条首先去除里小脊肉然后分为三大段:1.前腿 2.中段 3.后腿

前腿可分为:

1.前蹄膀

2.颈排(熟称小排)

3.扇骨

4.圆骨(熟称汤骨)

5.整个去骨带皮前腿肉(熟称夹心肉可分为A带皮夹心(可分为精切和超值)B梅花肉C前腿精肉)

中段可分为:

1.大排

2.大排里脊

3.龙骨

4.五花肉(可分为精切和超值)

5.烤排(熟称肋排)

6.带皮肋条

后腿可分为:

1.后蹄膀

2.带皮后腿(可分精切和超值)

3.后腿瘦肉

4.尾骨

5.筒子骨

猪附件:

1.猪肝

2.猪心

3.猪肚

4.猪蹄

5.猪大肠

6.猪腰

7.猪舌

8.猪耳

分割方法

白条大分割:(分为前段、五花、排骨、后段四部分)

1.清理白条上的血渍及污渍,分割5号肉(梅条),修整干净。

2.尾骨连接处第四关节下刀,砍断脊骨,并随着刀口处成45度(小于45度会损害商品的毛利,大于45度会导致商品无品相,影响销售),沿着后腿边缘平滑下刀,取下后段。

3.沿着排骨及软骨周边成圆弧形分割排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五花肉。紧贴排骨与五花下刀,排骨与五花之间要求两边见红(俗称:排骨不露骨,五花不露白),所分割下的排骨上带的3号肉(里脊),厚度不宜超过1.5公分左右,保持脊背的平滑及可观性,并且便于销售。

4.齐肩胛骨边沿下刀,从上至下形成倒八字形分出白条前段,五花成正八字形。

前段分割:

1.修整前夹上的淋巴与血渍等。

2.分割前膀,齐平肘关节垂直下刀,360度划圈分割,用刀将其关节处砍断,砍下的前膀不带骨渣。

3.分割肩胛骨,紧贴肩胛骨边缘下刀,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前夹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卖相。骨上略带红,尽量不带块状肉,以免降低毛利,齐肩胛骨扇形处边缘分割下月亮骨(脆骨)。

4.从前夹肩胛处分割出1号肉(梅花肉),将余下的肉分割出带脂前夹肉

5.从带脂前夹中分出2号肉(前夹瘦肉)。

五花分割:

1.修整五花肉边缘,清除奶脯。

2. 便于五花肉更好的售卖,保证其品相,在五花肉上留1公分左右3号肉(里脊)处下刀,分割3号肉(里脊)。

3.可以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商品毛利,以商品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小五花3公分左右下刀取下小五花,紧接下刀处15公分左右分割出腩肉(精致五花)。

排骨分割

为了保证商品品相,提升商品毛利,在整块排骨由前至后的第五根骨头处下刀,分割带颈前排与通排(要下到无明显的刀伤,不要伤到五花肉。最好一刀拉下,这样可确保排骨看面的平滑,品相美观)。(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紧沿3号肉(里脊)边缘下刀,可将通排分为大排与肋排,更好的提升商品毛利。)

后段分割:

1.修整后腿上的血渍与污渍等。

2.从三叉骨处下刀,沿尾脊骨边缘分割出整块尾脊骨,脊骨上尽量少带瘦肉,否则影响毛利。

3.沿后腿关节处齐刀下后膀,刀切面要求平滑,清理膀上的毛渣,从肉中取出后腿骨,刀紧贴后腿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后腿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品相。骨上略带红,但不能带块状肉,避免降低毛利。

4.从后腿中分割出带脂后腿。

5.从带脂后腿中分割出4号肉(精瘦),同时分割出元宝肉、黄瓜条等,满足市场需求,最

图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逐渐变软,弹性恢复,这一过程称解僵。解僵所需时间因动物种类和温度条件不同而异,如在2℃~4℃条件下,鸡肉需3~4小时达到僵直的顶点,而解除僵直需2天;其他家畜肉完成僵直需1~2天,而解除僵直猪、马肉需3~5天,牛肉需7~10天。

(2)自溶:指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使肌肉蛋白质降解从而使肉质变软的过程。在活体组织中,

活化,对肌肉蛋白质进行分解作用。这种变化改善了肉质和风味,使肉pH值回升,保水性增加,嫩度提高,增强了肉的滋味和香气,提高了肉的食用价值。肉成熟时由于蛋白质的降解和pH值的回升,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要谨防腐败的发生。肉的变化过程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温度低变化慢,温度高变化快。如猪肉在0℃条件下需5天左右达到成熟最佳状态,在15℃时只需1天左右,而在30℃情况下几小时就可以达到成熟。

3.腐败变质

肉成熟之后一段时间,肉质还会发生一些变化,细菌容易滋生,从而导致品质下降,品质劣化和腐败,这一阶段叫肉的腐败变质。健康动物的肉本身通常是无菌的,肉中细菌主要是因屠宰加工和贮运过程中受外界微生物污染所致。在适宜条件下,侵入肉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肉作用,同时由于肉中酶以及光线、氧、温度等的作用,对肉进行分解和氧化,不仅改变了肉的感官性状,使颜色、气味、弹性等发生变化,而且破坏了肉的营养成分,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破坏了肉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

动物屠后到成熟所需的时间随动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此外,动物屠后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肉的尸僵、成熟和腐败变质是三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肉类销售和加工过程中,要掌握好肉的变化规律,控制尸僵、促进成熟、防止腐败变质,以提高肉及肉制品的质量。

超市肉品分类整理

序号名称图片包装规格

区间(KG)

分割标准

1 散装汤

0.62-0.84 取前后腿肉,剔除精肉和扇子骨即可

2 散装小

0.32-0.43

去掉淤血和头颈切成三厘米左右见方的

3 散装脚

0.25-0.34

取猪蹄上方腿关节,去精肉,要求大小均

4 新鲜夹

心精肉

0.30-0.46 修净外部脂肪,剔除薄膜。无明显的色差。

5 新鲜夹

心肉末

0.28-0.38

用于绞肉米的原料肉(精肉和膘油)要搅

拌均匀,绞出的成品无明显的色差,严禁

把临近变质的原料肉掺进好的原料肉中

绞肉米。

6 散装梅

0.21-0.29 分割前腿肉,去骨后,取出梅花肉,去筋膜

7 散装梅

肉片

0.13-0.17

分割前腿肉,去骨后,取出梅花肉,修理后

切成薄片

8 散装蹄

膀肉

0.30-0.47

取自前夹心,修净外部脂肪,剔除薄膜。

无明显的色差。

9 散装新

鲜小镰

0.09-0.12

取红条前腿肉一块,取出扇子骨后,从中

取出下部软骨,即成小镰子

10 散装6片

大排

0.35-0.47

取红条中方一块,切除下方肋骨,切片,

要求大小均匀,厚0.8-1CM

11 散装带

膘肋排

0.33-0.50

取带骨子排一块,切去毛边,等距离的横

切二刀(骨断而肉相连),使其长宽不超

出托盘的内径,多余的料切成1厘米宽的

条垫在托盘的下面。需注意的是垫在下面

的子排必须是带骨的子排而非软档。做好

的成品应看不到下面的垫物。

12 散装烧

烤肋排

0.22-0.3

取带骨子排一块,切去毛边和脆骨。剃去

肋排上的五花肉,在肋排间的软肋处用刀

切成条状。其长度应略短于托盘的内径。

13 新鲜大

排里脊

0.25-0.34 修净外部脂肪,剔除薄膜

14 散装大

排里脊

肉片

0.09-0.13 取修净的大排里脊,斜切成0.5cm的薄片。

15 新鲜猪

里脊

0.32-0.44

修净外部脂肪,剔除薄膜。边缘修平整,

使其看起来整齐美观

16 散装新

鲜去皮

五花肉

0.23-0.35

取红条中方下部软骨,切条,大约长8CM,

宽2CM

17 龙骨排

0.21-0.29 在大排里脊取出后形成三角骨切割而成

18 散装分

割排条

0.11-0.15

取红条中方肉整块,切除大排里脊,切片

分割即可

19 精品子

0.3-0.45

取红条中方一块,取出其中肋骨,取油膘.

要求大小均匀

20 切碎子

0.33-0.45 取红条中方下部软骨,切块,大约长宽2CM

21 脆软骨0.14-0.20 取整块红条中方,剔除烧烤肋排即可

22 散装精

加工后

腿精肉

0.31-0.42

取自后腿近臀部处,将里脊取去后所剩下

的肉块即是栗子肉,剔除薄膜,修净膘油。

无明显的色差。

23 散装肉

0.36-0.60

取红条前腿肉一块,去除前排,切片,要

求大小均匀,宽4CM

24 新鲜精

肉末

0.30-0.45

剔掉原料肉中的膘油,膘油的含量不得大

于5%

25 散装栗

子肉

0.52-0.71

取自后腿近臀部处,将里脊取去后所剩下

的肉块即是栗子肉,剔除薄膜,修净膘油。

无明显的色差。

26 散装新

鲜寸骨

0.17-0.23

取后腿蹄膀,从中取出后蹄膀骨,再取出

寸骨即可

27 散装带

肉筒骨

0.41-0.55 取自后腿,骨头上多带点肉.

28 龙珠肉0.25-0.33 在后腿处取出筒骨后,分出龙珠肉

29 新鲜肉

0.09-0.15 取全精肉一块,切薄片,要求大小均匀

30 新鲜肉

0.1-0.15 将新鲜肉片精加工成肉丝

31 散装腱

0.26-0.35

取带皮后蹄一只,切去脚圈,取出骨头,

再取出小键子肉

32 去皮前

蹄膀

0.8-1.0 取红条前蹄膀横切三道

33 去皮后

蹄膀

0.7-1.0 取红条后蹄膀纵切成两半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肉部位

初级烹调师技能鉴定考核——原料知识 猪肉分割部位及用途 猪肉是厨师最常用的原料,也是厨师技能考试经常考到的问题。你了解猪肉各部位的名称和用途吗,如果还没有透彻的了解,请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肉联厂里,一般把猪肉分成四个部位,以序列号来命名: 1号肉 一号肉又叫肩颈肉、前夹心这部分肉包括颈、背脊和前腿肉,瘦肉多,肌肉间结缔组织多,在烹调中适宜于炸、炖、熘、焖等烹调方法,及做馅、叉烧肉等。 具体部位是前端从第一、第二颈椎间,后端从第五、第六肋骨间与背线垂直切开,下端从肘关节处切开。 2号肉 二号肉又叫方肉是大排下部割去奶脯的一块方形肉块。这块肉脂肪和瘦肉互相间层,俗称五花肉,在烹调中适宜于炖、焖等烹调方法,是加工酱肉、酱汁肉、走油肉、咸肉、腊肉的原料。其奶脯部分用于炼油。

3号肉 三号肉又叫大排、通脊前端从第五、第六肋骨间,后端从最后腰椎与荐椎间垂直切开,在脊椎下5~6cm 肋骨处平行切下的脊背部分。这块肉主要由通脊肉和其上部一层背膘构成。通脊肉是较嫩的一块优质瘦肉,可用于炒、爆、炸、熘等多种烹调方法,是烤通脊肉和叉烧肉的好原料,也是中式排骨、西式排骨、培根的原料。背膘较硬,不易被氧化,可用作灌肠的上等原料。 4号肉 四号肉又叫后腿肉是从最后腰椎与荐椎间垂直切下并除去后肘的部分。由于后腿瘦肉多,脂肪和结缔组织少,亦较嫩,故用途较广,适宜于炒、爆、炸、熘等多种烹调方法,也是中式火腿、西式火腿、肉松、肉脯、肉干和腊肠、灌肠制品的上等原料。 出厂的标准是:肌肉保持完整,表层脂肪修净,肌膜不破。感官指标,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有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冷冻良好,肉质紧密,有坚实感;煮沸后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另一种分割方法是在第五、第六肋骨间与背线垂直切开,颈背部分为一号肉,前大排称作二号肉,方肉称作三号肉。 在商场里和厨师使用时,分割的猪肉也有各种不同的称谓,烹调时有不同用法,对照图片,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部位的用途: 1、猪头。头是从宰杀刀口至颈椎顶端。猪头肉质较嫩、肥而不腻。宜于酱、扒、烧、煮、腌、卤,用来制作冷盘。或制作“酱猪头”、“红扒猪头”等菜肴。

猪肉的分布图及各部位的用途

很多网友对猪肉各部位肉的称呼及用途不是很了解,今天发一篇关于猪肉的分布图供大伙参考。 猪肉的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我们平常所说的猪颈肉,梅头肉,梅花肉全部是指图中的2号或3号肉位置。因为地域性的不同,有不同的各种叫法。因为位置很近,只有卖猪肉的人才能仔细的区分开。不过,一般和卖猪肉的人讲要猪颈肉,或者梅花肉,他们差不多都能找对肉。所以,买对了肉,做菜也就好吃了。俺在上海买的一般是叫梅花肉,是2号肉的位置。 这个是猪的肌肉部位图: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分割图解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精品]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精品]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会为做什么样的菜而挑选怎样合适的猪肉犯难。为此今天我特地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个帖子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涯友多多指点。 此贴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猪嘎嘎身上各个部位的最佳用处及肉质的特征,方便大家今后在市场上选购肉品时更加得心应手,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出来。 下面呢,我先从最常见的嘎嘎开始~排骨... 排骨其实也分为很多种 精肋排: 精肋排是猪身上最好的排骨,精肋排的特点是除去了多余的大骨,排骨上面的肉包裹均匀饱满,所以这样的排骨通称精肋排,因此这样的排骨通常在所有排骨中价格也是最高的。 用处:最佳用处糖醋排骨、香酥排骨等

前排: 前排也称小排,同时也分无颈前排和带颈前排。意思差不多大家根据我的图片就清楚了,我先介绍的是无颈前排,所谓无颈前排就是去了颈骨的就叫无颈前排。 最佳用处:因为前排身处猪靠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肉质还是很细嫩的所有建议煲汤、红烧等 无颈前排

前排: 带颈前排,带颈前排跟上面的排骨是基本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排骨保留了颈骨,大家 在市面上面应该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排骨 最佳用处:煲汤、红烧等 带颈前排

大排: 大排也称中排,因地域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叫法。大排所处猪嘎嘎身上腹腔部位,就是粑到三线肉那点,大排肉质鲜嫩适合做很多菜肴 最佳用处:煲汤、蒸系列等等,如:糖醋排骨、粉蒸排骨、蒜香排骨... ...

一字排: 一字排也就是大排,为什么叫一字排其实就是把大排分为一根一根的,看上去很漂亮很有食欲,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用追求太多美感,买大排也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好几块呢~ 最佳用处:煲汤、炸、炒、蒸系列均可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各部分特点及用途 猪肉分割图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转载)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猪肉部位含图详解 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会为做什么样的菜而挑选怎样合适的猪肉犯难。为此今天我特地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个帖子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涯友多多指点。 此贴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猪嘎嘎身上各个部位的最佳用处及肉质的特征,方便大家今后在市场上选购肉品时更加得心应手,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出来。 下面呢,我先从最常见的嘎嘎开始!排骨... 排骨其实也分为很多种 精肋排: 精肋排是猪身上最好的排骨,精肋排的特点是除去了多余的大骨,排骨上面的肉包裹均匀饱满,所以这样的排骨通称精肋排,因此这样的排骨通常在所有排骨中价格也是最高的。 用处:最佳用处糖醋排骨、香酥排骨等

前排: 前排也称小排,同时也分无颈前排和带颈前排。意思差不多大家根据我的图片就清楚了,我先介绍的是无颈前排,所谓无颈前排就是去了颈骨的就叫无颈前排。 最佳用处:因为前排身处猪靠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肉质还是很细嫩的所有建议煲汤、红烧等 无颈前排

前排: 带颈前排,带颈前排跟上面的排骨是基本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排骨保留了颈骨,大家在市面上面应该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排骨 最佳用处:煲汤、红烧等 带颈前排

大排: 大排也称中排,因地域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叫法。大排所处猪嘎嘎身上腹腔部位,就是粑到三线肉那点,大排肉质鲜嫩适合做很多菜肴 最佳用处:煲汤、蒸系列等等,如:糖醋排骨、粉蒸排骨、蒜香排骨... ...

一字排: 一字排也就是大排,为什么叫一字排其实就是把大排分为一根一根的,看上去很漂亮很有食欲,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用追求太多美感,买大排也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好几块呢! 最佳用处:煲汤、炸、炒、蒸系列均可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 2、凤头皮肉 3、槽头肉 4、前腿肉 5、前肘 6、猪手 7、里脊皮肉 8、正宝肋 9、五花肉10、奶脯肉11、后腿肉12、后肘13、后脚14臀尖15、猪尾巴。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

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肌肉的用途 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2、里脊肉(又称里脊、里肌、扁担肉等):其肉质最细嫩,是整只猪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较广,适宜切丁、片、丝,剁肉丸子等。可用于炒、溜、炸等。

猪肉各部位的介绍培训课件

猪肉各部位的介绍

猪肉各部位的叫法 1、1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颈背肌肉简称1号肉,是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斩下的颈背部位肌肉,其间有数条细细的肥肉丝纵横交错,口感特别香嫩,不油腻,其肉质鲜美可口,久煮不老。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爆炒、火锅、叉烧。 2、2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前腿肌肉简称2号肉,是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肌肉,该肉半肥半瘦,筋多,吸水性强。 常用烹饪方法:适于制馅、做肉丸子。 3、3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大排肌肉简称3号肉,是在脊椎骨下约4-6cm肋骨处平行斩下脊椎部位,剔除脊椎骨的脊背部位肌肉,该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 常用烹饪方法:可切片、切丝、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最佳部位。 4、4号肉 多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后腿肌肉简称4号肉,是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后腿部位的肌肉,全为瘦肉,纤维较长。 常用烹饪方法: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也适合制馅、做肉丸子。 5、叉骨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0KG/件,冻品10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又名千斤骨,是猪后腿的支撑,其连接尾骨和后腿骨。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炖汤。 6、寸骨

产品描述、特点:寸骨是猪后肘中带肉的骨头,俗称八大锤,肉质脆嫩爽口,香而不腻。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油炸,也可酱烧。 7、大排 产品常规参数: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取自猪脊背第5、第6胸椎至荐椎连接处,肋骨宽度4-6cm,带大排肌肉,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须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油炸,也可炖汤。 8、带皮后段 产品常规参数:非标件 产品描述、特点:是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后腿部位为后段,后段含有后腿骨、三叉骨、尾骨、四号肉、寸骨等。 常用烹饪方法:其中包含的骨头可炖汤,肉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也适合制馅、做肉丸子。 9、带皮前段 产品常规参数:非标件 产品描述、特点: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不准锯坏肋骨)斩下的前腿部位为前段,前段包含颈骨、前排、一号肉、二号肉、前腿骨、月亮骨等。 常用烹饪方法:前排适合炖汤、红烧、煎炸等多种做法,颈背肌肉适合烧烤、爆炒、火锅、叉烧,前腿肌肉适于制馅、做肉丸子,前腿骨适合炖汤。 10、带皮中段 产品常规参数:非标件 产品描述、特点:从第5-6根肋骨去掉前腿部分,同时从一节半尾骨去掉后腿部分就是中段,中段含有五花肉、肋排、脊骨、三号肉。 常用烹饪方法:脊骨适合炖汤,大排肌肉是炸、熘、炒、爆之最佳部位,肋排适合炖汤、红烧、煎炸等多种做法,五花肉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味和酱腊。 11、后棒骨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肌肉的用途 1、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适宜做丁、片、碎肉末等。可用于炒、溜,或做汤等。 2、里脊肉(又称里脊、里肌、扁担肉等):其肉质最细嫩,是整只猪部位最好的肉,用途较广,适宜切丁、片、丝,剁肉丸子等。可用于炒、溜、炸等。 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只是颜色深一些,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4、夹心肉(又名夹缝肉、前夹肉)。肉质较老,色较红,筋多。适宜切丁、片、肉末等。可用于炒、炸,做汤等。 5、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其用途跟里脊肉相同。 6、秤砣肉(又称鹅蛋肉、弹子肉、兔蛋肉):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适宜切丝、丁、片、肉末等。可做炒、溜、爆等。 7、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8、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9、腰柳肉:是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肉质细嫩,水分较重,有明显的肌纤维。适宜切丁、条、肉末等。宜做炒、炸、汤等。

猪肉分割图

猪肉分割图 你了解猪吗?了解猪肉吗?(猪肉分割图) 一、肉类的分类 肉类食品根据种类可分为:畜肉(牛、猪、羊)、禽肉(鸡、鸭)等,根据是否加工分为冷藏(鲜)肉、冷冻肉和肉制品。 二、猪的胴体分割及整猪分割肉等级标准 猪胴体分割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图2—0实线所示) 图2-0猪体分割图 第二种方式(图2—1虚线所示) A.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准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分,腹侧外缘1/4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按上述分割法从背腰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第一节沿臀部从背线成直角切断。

图2-1猪体各部分利用图 a.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b.在肩胛切断面,从肋骨内侧弯曲最深的部位,腹侧外缘1/5处,沿背线平行切断。 c.在耻骨的前下方从后端全部取出。 d.从最后腰椎骨沿背线成直角切断。 三、肉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成分 肉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构成。各种组织在肉中的组成比例,依动物的种类、品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饲养情况不同而异。各种组织的结构、化学组成、性质及含量,直接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一般来讲,肌肉组织越多,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较高,肉的理化性质与肌肉组织密切相关;脂肪组织越多,能量物质越多,产生热量较大;结缔组织越多,营养价值越低,影响肉的嫩度;骨组织少,肉质量好。这四种组织在胴体中所占比例大小是反映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家畜组织的组成比例见表2—2。

任何畜禽肉类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分等,这些成分受畜禽的种类、品种、性别、饲养管理和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肉以及肉在不同的变化时期,其组成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不同种类的畜禽肉类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看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它不仅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且决定肉品加工中的工艺特点和肉的生化特性。各种畜禽肌肉的化学组成成分见表2—4。 四、宰后肉的变化过程 动物屠宰后,体内机能活动并未完全丧失。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变化,一般来说,宰后肉会经历以下3个过程: 1.尸僵 刚屠宰的热鲜肉柔软而富有弹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关节失去活动性,肉弹性下降变得粗老坚硬,这一过程叫尸僵。肉尸僵时,肉质粗老坚硬,保水性低,嫩度差,缺乏风味,由于pH值较低,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故保藏性较好。尸僵开始的时间不尽相同,受环境温度、动物种类和宰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越低,尸僵发生得越慢。不同畜禽肉开始尸僵的时间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通常是禽肉、马肉、猪肉、牛肉依次减慢。宰前状况对尸僵也有影响,如经长途运输和惊动,使机体疲劳,肌纤维中糖被消耗,宰后发生尸僵的时间较短;若宰前安静休息,身体健康,肌纤维中糖含量高,则时间较长。 2.成熟 继续储藏,僵直情况会缓解,自身解硬之后,肉重新变软,保水性略有增加,风味提高。这一过程叫肉的成熟,这一过程很重要,成熟肉吃起来柔软、味美。肉的成熟包括解僵和白溶两个过程: (1)解僵:僵直以后的肌肉,其内部变化并不停止,尸僵达到预点以后保持一段时间,接着又

猪肉分割图解

猪肉分割图解 一、白条大分割 ——分为前段、五花、排骨、后段四部分 1.清理白条上的血渍及污渍,分割梅条肉,修整干净。 2.尾骨连接处第四关节下刀,砍断脊骨,并随着刀口处成45度(小于45度会损害商品的毛利,大于45度会导致商品无品相,影响销售),沿着后腿边缘平滑下刀,取下后段。 3.沿着排骨及软骨周边成圆弧形分割排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五花肉。紧贴排骨与五花下刀,排骨与五花之间要求两边见红(俗称:排骨不露骨,五花不露白),所分割下的排骨上带的里脊肉,厚度不宜超过1.5公分左右,保持脊背的平滑及可观性,并且便于销售。 4.齐肩胛骨边沿下刀,从上至下形成倒八字形分出白条前段,五花成正八字形。 二、前段分割 1.修整前夹上的淋巴与血渍等。 2.分割前膀,齐平肘关节垂直下刀,360度划圈分割,用刀将其关节处砍断,砍下的前膀不带骨渣。 3.分割肩胛骨,紧贴肩胛骨边缘下刀,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前夹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卖相。骨上略带红,尽量不带块状肉,以免降低毛利,齐肩胛骨扇形处边缘分割下月亮骨(脆骨)。 4.从前夹肩胛处分割出梅花肉,将余下的肉分割出带脂前夹肉。 5.从带脂前夹中分出前夹瘦肉。 三、五花分割 1.修整五花肉边缘,清除奶脯。 2. 便于五花肉更好的售卖,保证其品相,在五花肉上留1公分左右里脊肉处下刀,分割里脊肉。

3.可以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商品毛利,以商品实际情况为依据,在小五花3公分左右下刀取下小五花,紧接下刀处15公分左右分割出腩肉(精致五花)。 四、排骨分割 为了保证商品品相,提升商品毛利,在整块排骨由前至后的第五根骨头处下刀,分割带颈前排与通排(要下到无明显的刀伤,不要伤到五花肉。最好一刀拉下,这样可确保排骨看面的平滑,品相美观;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五、后段分割 1. 修整后腿上的血渍与污渍等。 2. 从三叉骨处下刀,沿尾脊骨边缘分割出整块尾脊骨,脊骨上尽量少带瘦肉,否则影响毛利。 3. 沿后腿关节处齐刀下后膀,刀切面要求平滑,清理膀上的毛渣,从肉中取出后腿骨,刀紧贴后腿骨,下刀不宜过深,以免伤及后腿瘦肉的整体性,影响品相。骨上略带红,但不能带块状肉,避免降低毛利。 4. 从后腿中分割出带脂后腿。 5. 从带脂后腿中分割出精瘦肉,同时分割出元宝肉、黄瓜条等,满足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商品毛利。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部位分割图详解 禅?一嗾屠朋甘睥饰临H?wa儡黑vr aEQ4 :an 脱it五也 蚪 五撷I 二w iSMMnci 耳■却上刑|礬疳肉的干同器位却债不同-雷可分为曹th m:里咨禅: 一堆:證音詡,后理冉,二衆:館窪肉"五花昭;三丹mm潯"綁■肉.的肘"后訶.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 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 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11、后腿肉。也称后秋。猪肋骨以后骨肉的总称。包括门板肉、秤砣肉、盖板肉、黄瓜条几部分。 ①门板肉。又名无皮后腿、无皮坐臀肉。其肉质细嫩紧实,色淡红,肥瘦相连,肌肉纤维长。用途同里脊肉。 ②秤砣肉。又名鹅蛋肉、弹子肉、免弹肉。其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宜于加工丝、丁、片、条、碎肉、肉泥等。可用炒、煸、炸收、氽、爆、

附图详解猪肉各部位最佳用途及选购

附图详解猪肉各部位最佳用途及选购(年货大街)[原文地址] 附图详解猪肉各部位最佳用途 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会为做什么样的菜而挑选怎样合适的猪肉犯难。为此今天我特地精心准备了这样一个帖子供大家参考,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涯友多多指点。 此贴的内容主要是介绍猪嘎嘎身上各个部位的最佳用处及肉质的特征,方便大家今后在市场上选购肉品时更加得心应手,烹饪出更美味的菜肴出来。 下面呢,我先从最常见的嘎嘎开始!排骨... 排骨其实也分为很多种 精肋排: 精肋排是猪身上最好的排骨,精肋排的特点是除去了多余的大骨,排骨上面的肉包裹均匀饱满,所以这样的排骨通称精肋排,因此这样的排骨通常在所有排骨中价格也是最高的。 用处:最佳用处糖醋排骨、香酥排骨等

前排: 前排也称小排,同时也分无颈前排和带颈前排。意思差不多大家根据我的图片就清楚了,我先介绍的是无颈前排,所谓无颈前排就是去了颈骨的就叫无颈前排。 最佳用处:因为前排身处猪靠颈部,骨骼相对粗大些,肉质还是很细嫩的所有建议煲汤、红烧等 无颈前排

前排: 带颈前排,带颈前排跟上面的排骨是基本一样的,区别在于这个排骨保留了颈骨,大家在市面上面应该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排骨最佳用处:煲汤、红烧等 带颈前排

大排也称中排,因地域差别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叫法。大排所处猪嘎嘎身上腹腔部位,就是粑到三线肉那点,大排肉质鲜嫩适合做很多菜肴最佳用处:煲汤、蒸系列等等,如:糖醋排骨、粉蒸排骨、蒜香 排... ...

一字排也就是大排,为什么叫一字排其实就是把大排分为一根一根的,看上去很漂亮很有食欲,大家在市面上购买时不用追求太多美感,买大排也差不多,价格却相差好几块呢! 最佳用处:煲汤、炸、炒、蒸系列均可

猪肉分割图解 (1)教学提纲

猪肉分割图解(1)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猪肉分割 图

大图:猪肉分割图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 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 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 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 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

猪肉各部位的介绍

猪肉各部位的叫法 1、1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颈背肌肉简称1号肉,是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斩下的颈背部位肌肉,其间有数条细细的肥肉丝纵横交错,口感特别香嫩,不油腻,其肉质鲜美可口,久煮不老。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爆炒、火锅、叉烧。 2、2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前腿肌肉简称2号肉,是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肌肉,该肉半肥半瘦,筋多,吸水性强。 常用烹饪方法:适于制馅、做肉丸子。 3、3号肉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大排肌肉简称3号肉,是在脊椎骨下约4-6cm肋骨处平行斩下脊椎部位,剔除脊椎骨的脊背部位肌肉,该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 常用烹饪方法:可切片、切丝、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最佳部位。 4、4号肉 多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5KG/件,冻品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后腿肌肉简称4号肉,是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后腿部位的肌肉,全为瘦肉,纤维较长。 常用烹饪方法: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也适合制馅、做肉丸子。 5、叉骨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10KG/件,冻品10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又名千斤骨,是猪后腿的支撑,其连接尾骨和后腿骨。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炖汤。 6、寸骨 产品常规参数:鲜品5KG/件,冻品10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寸骨是猪后肘中带肉的骨头,俗称八大锤,肉质脆嫩爽口,香而不腻。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油炸,也可酱烧。 7、大排 产品常规参数:25KG/件 产品描述、特点:取自猪脊背第5、第6胸椎至荐椎连接处,肋骨宽度4-6cm,带大排肌肉,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须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 常用烹饪方法:适合烧烤、油炸,也可炖汤。 8、带皮后段 产品常规参数:非标件 产品描述、特点:是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后腿部位为后段,后段含有后腿骨、三叉骨、尾骨、四号肉、寸骨等。 常用烹饪方法:其中包含的骨头可炖汤,肉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也适合制馅、做肉丸子。9、带皮前段 产品常规参数:非标件 产品描述、特点:从猪的第五、第六肋骨间(不准锯坏肋骨)斩下的前腿部位为前段,前段包含颈骨、前排、一号肉、二号肉、前腿骨、月亮骨等。 常用烹饪方法:前排适合炖汤、红烧、煎炸等多种做法,颈背肌肉适合烧烤、爆炒、火锅、叉烧,前腿肌肉适于制馅、做肉丸子,前腿骨适合炖汤。 10、带皮中段

猪肉部位分割图

猪肉部位分割图详解 1、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2、猪肩颈肉。凤头皮肉、也称上脑、托宗肉,前排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3、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就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4、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与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

与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 5、前肘(又称前蹄膀)。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 7、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与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 8、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9、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10、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 11、后腿肉。也称后秋。猪肋骨以后骨肉的总称。包括门板肉、秤砣肉、盖板肉、黄瓜条几部分。?①门板肉。又名无皮后腿、无皮坐臀肉。其肉质细嫩紧实,色淡红,肥瘦相连,肌肉纤维长。用途同里脊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