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

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

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
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

1、论述: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有所加强的表现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30~70

答: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

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从目前美国的实力状况和发展趋势来看,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还有所加强。

(1)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

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依赖性相对较小,经济基础十分雄厚。

从军事方面看,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国防工业基础雄厚,军工技术居世界之首,美国的军事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从科技方面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上均居世界之首。

(2)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安全及地区事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美国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世界各类经济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中,美国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国际政治方面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它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解决许多国际问题时的态度对于问题的能否解决至关重要,如:波黑、中东以及其他地区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都在起着主导作用。

(3)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增强。

世界霸权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所谓美国的国家利益、世界的联系性、大国责任和美国正确论为依据,论证了美国领导世界地必然性。

(4)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有所拉大。

在经济、科技和军事方面的发展,使其与其他大国尤其是西方大国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的趋势。

应当说,美国尚处在战后以来的最好时期,经济、军事实力无国匹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美国现实和未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美国的经济方面的问题

“9.11”事件后,经济衰退的迹象更加明显。美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第一、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牛气里有相当大的泡沫成分,泡沫的破灭是迟早的事。

第二、财务丑闻的暴露出美国企业制度上的严重缺陷和问题,这对投资者的心理伤害绝非朝夕可以恢复的。

(2)对外政策方面遇到的问题

第一、美国同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的矛盾继续发展和激化。美国先后以各种名义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第二、美国与中、俄等大国的矛盾也在发展。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一直视中、俄为对美构成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

第三、美国与盟国之间的矛盾呈上升趋势。集中发英在美欧关系上。

(3)美国将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的长期威胁。

2001.9.11,美国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双子塔楼被撞塌,五角大楼被撞掉了一个角,对美国人心理和意志的打击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极端势力的矛盾已难以调和的地步。美国的主导反恐斗争以暴抑暴、只信武力,并借发动之名,另有所图,袭击的威胁,国民将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而政府也要为此伤透脑筋。

总而言之,这就是美国超级大国地位有所加强及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1、世界战争危险基本消除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3)

答:(1)存在爆发世界战争危险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

(2)核武器拥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3)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减轻和部分消除了世界战争爆发的危险。

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5~6)

答: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

二、经济利益成为国家间关系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三、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四、经济手段已成为各国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方式。

3、“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基本构成和相关的几个三角关系。9页答:“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在这一结构上,美国居于主导地位,与其他几大力量中心皆有密切的关系,并同时形成若干三角关系。

在以美国为中心的“一超多强”战略大歌剧或力量机构中,一是中美俄战略大三角,其对全球政治和战略稳定的影响十分重大。二是美欧日三角关系,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极大;三是美欧俄三角关系,它影响着欧洲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四是中美日三角关系,影响和决定着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2、论述:中国对外战略与策略应注意的发面有哪些?224~240 答:中国从来都是世界的重要大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政治上站立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中国崛起的态势已不可阻挡,中国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和平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第一、要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开展全方位的和平外交,广交朋友,这是国大中国影响的重要条件。

第三、同周边国家建立密切的政治与经济关系。良好的周边环境是一心搞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加快经济国际化的步伐。

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加入WTO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特别是实现国际标准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同样需要中国。

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解决和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

在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中,中国要充分利用自己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组织中的影响与作用,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做出贡献,只有才能为自己争得最大的利益,也才能使规则尽可能公正些。

第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和军事上防止“遏制”中国圈的形成。

第二、在经济上可以给“遏制”中国的政策加个“紧箍咒”。

第三、在文化上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世界其它先进文化的精华。

四、全面宣传和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与对外政策。

第一、要向世人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树立东方文明大国的形象。

第三、宣传中国的对外政策。

综上所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机遇和挑战,显示着政治大国的风范。

第二章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和面临的问题

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有哪些?(45)

答:新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如下:

第一、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发挥市场机制。

第二、反对“平等主义”,主张实行等级制度,要求削减社会福利计划。

第三、鄙视民众,主张限制民主。

第四、在国际事务方面,主张采取强硬的对外对策。

2、冷战结束后谋求“单级世界”的理论有哪些?(选择题)51页答:布什新战略的基本内容:

第一、确保美国在世界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建立美国及其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

第二、巩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

第三、调整对第三世界的政策。

第四、确立美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五、调整对华政策,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

克林顿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调整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是:

(1)将实现美国战略目标的重点从“外向”转到“内向”

(2)将经济安全作为巩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首要问题。

(3)将对外战略重点从欧洲向亚太地区倾斜。

(4)提出并推行“扩展战略”

布什对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与美国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

(1)奉行“美国利益之上”原则,突出强调美国国家利益。

(2)注重美国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

(3)继续推行“扩展民主战略”

(4)奉行实用主义外交。

第三章俄罗斯逐步走出困境及巨大的发展潜力

1、普京上台后在政治上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00~101)答:首先,普京铲除了俄罗斯的寡头政治。

其次,普京抑制了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

再次,普京实现了与左派等政治力量的妥协。

此外,为尊重历史和传统,并加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普京还采取了两个措施:

一是将原苏联国歌的旋律作为俄罗斯新国歌的旋律,重新填词二是将原苏联红军的军旗作为俄罗斯军队的军旗。

力图削弱作派,2002年上半年,普京的“团结”与卢日科夫等人的“祖国——俄罗斯”实现了联合,从而使其成为杜马中的第一大党,取代了俄共的第一大党地位。

2、俄罗斯经济危机分析:(107~109)

答: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具有严重性、持续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从92年至96年连续5年下滑,是社会经济的全面危机,而非结构危机。原优势部门能源、原材料工业部门出现了严重衰退,国家的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削弱,严重失控。通货膨胀率持续多年在高水平上,此外,还有严重的事业,2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造成俄经济全面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可以说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

第一、原苏联体制留下来的后遗症

第二、偏激的改革与转轨方式-休克疗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第三、不稳定社会政治环境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转轨进行

3、普京时期俄外交政策的主要方面是什么?(120~121)

答:(1)力争使俄融入欧洲,并为此加强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2)进一步巩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3)重修并加强了与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

(4)改善美俄关系,为俄融入西方体系创造了基本条件。

4、俄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122)

答:苏联解体后,俄成了他的“法定继承国”,但实力无法同当年的苏联相比,特别是近10年的经济衰退与混乱,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就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规模、军事力量以及世界政治影响来看,它仍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额在世界政治事务中拥有重要地位与影响

俄继承了苏在联合国的席位,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的战略稳定主要取决于美俄两国。

(2)俄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较稳定的传统影响,对维护地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俄是推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力量。

俄军事实力是唯一能与美国匹敌的、对全球战略平衡十分重要,俄又是多极化趋势的积极推动者。

第四章欧洲的联合进程及整体作用的发挥

1、欧共体时期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内容。(129~131)

答:第一,成立关税同盟。

第二,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第三,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欧共体经济一体化促进并要求了政治、一体化。其主要进程与内容有:

第一,扩大欧共体机构的权力与职能,建立欧洲的政治联盟。

第二,对外政策协调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

第三,加强各国在安全防务上的联合。

2、欧元实行的重大意义(138~139)。

答:第一,欧元将成为“欧洲大厦”的“基石”。

欧元的启动不仅将是欧洲政治的基础,而且在经济上将为欧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了欧盟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分量。

第二,欧元的启动将对欧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采用单一货币后,变成了“内贸”,真正的外贸降到同美国的同一水平,这对于吸引外资、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增加就业有很大好处。

(2)欧元对欧盟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欧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巨大好处。

第三,欧元的启动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金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欧元的启动将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提出挑战,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国际支配地位。

3、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159~160)

答:(1)欧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并发挥重要作用。

冷战结束后10多年的发展没有改变世界的经济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欧盟的分量十分重要,欧盟的整体实力与美国大体相当,未来欧盟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上的自主性将更为明显。

(2)欧盟在国际政治和地区事务上拥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欧盟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拥有2个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如在反恐问题上,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欧盟在当今世界战略格局中将起到重要的平衡作用,并成为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4、影响欧洲整体作用发挥的因素。(160~161)

答:首先,美国是欧盟发挥整体作用的重要外部制约因素。

其次,内部牵制因素也是整体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影响。

最后,欧们没有自己独立的防务,现有的军事行动能力极大的限制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

第五章日本发展的受阻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战略

1、导致日本经济低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70~173)

答:第一,“泡沫经济”崩溃,生产相对过剩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直接原因。

第二,体制上、结构上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是日本此次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

(1)由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金融体制的不适应。

(2)巨额财政赤字暴露的财政体制的不适应。

(3)长期萧条暴露的产业结构、产业体制的不适应性。

(4)日本经济结构的不适应性。

2、日本防卫政策调整的背景是什么?(193~195)

答:第一,这是日本谋求发展世界政治大国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变态反应。

第三,这是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另外要看到,近年来日本社会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

第五,这是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

第六,这是与日本国内的“中国综合症”有较密切的联系。3、日本政治结构的落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82~183)

答:(1)政党制度的落后性

日本名为多党制,但战后大部分时间却是自民党独揽国家行政大权,缺乏有效制约因素,带来了较严重的腐败问题,这种政治力量不平衡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日本政治走向成熟,也延误了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2)政治结构的落后性

日本政治结构是双重结构的长期存在。日本国家行政权力属政府,但政府又长期被自民党把持,出现了自民党内的权力结构与政府行政权力并存的局面,使自民党的决策及利益同政府的决策和利益交织混杂,党派利益与国家利益出现混杂的局面。

(3)政治思潮的右倾保守化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治发展的又一大特点就是政治思潮的右倾化和保守化,为政治家的利益之争、权力之争,而这是自民党政治的特色。此外,十几年的经济低迷和政局的混乱,是日本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抬头的重要社会根源。

政治右倾化是日本的一种非常危险的政治倾向,继续发展,势将造成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的紧张,甚至,导致一种新型的军国主义出现的可能。

第六章发展中国的不平衡发展与地位作用的变化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类型有哪些?(选择题)(201~202)答:(1)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2)制成品出口国。亚洲“四小龙”和巴西。

(3)原料生产国。加纳、摩洛哥、赞比亚

(4)经济综合型国家。中国、印度

(5)最不发达国家。

2、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的类型有哪些?(选择题)(208~210)答:(1)议会共和制。印度、新加坡、土耳其

(2)总统制。菲律宾、孟加拉国

(3)君主制。泰国、马来西亚

(4)军人政权。巴西、阿根廷、秘鲁

(5)政教合一体。沙特阿拉伯

(6)党政合一制。扎伊尔。

3、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以及制约发展中国家总用的因素。(221~223)

答: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格局中扮演以及的角色,它只能发挥某种制约的作用。

(1)在联合国等场合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成为一支不可低估的政治力量。

(2)在世界经济集团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欧、日在经济竞争中,都力图把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拉向自己一边,扩大经济势力范围。

(3)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对于世界新格局的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仍处在劣势。

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资金短缺、债台高筑、整个基础薄弱。

第二、发展中国家是一支松散的政治力量,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缺乏有权威的领导核心。

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影响了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231~235)

答:面临的机遇:

(1)良好的周边环境

①我国同周边国家已全部实现关系正常化

②中国的安全环境有了巨大的改观。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①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中国又处在亚太的前列

②世界资本主要流入亚太地区,中国成了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③全球化给中国提供了有利时机。

面临的挑战: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长期战略。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挑战。

第八章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1、中美关系两重性的表现是什么?(272)

答: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促进双边贸易关系等,这些共同利益是中美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动力基础。

作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的国家,中美双方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不同利益和分歧,如人权问题、反恐方式、经贸关系、,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

2、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275)

答:就俄而言:

第一、这是重振俄大国地位的需要。

第二、俄要重振经济,与中国发展经贸合作时期必然的选择。

第三、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对俄的国家安全十分重要。

第四、俄要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在亚太安全结构中发挥作用也必须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良好的中俄关系对中国也十分有利:

第一、俄是当今世界一个大国,且发展潜力巨大,其影响与地位正日趋恢复,保持余额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大地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特别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打交道时的地位。

第二、发展对俄经贸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第三、发展与俄的友好关系,对于中国北方的安全环境是十分重要,可以改善我国发展所需的周边环境。

3、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选择:276)

答: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领土问题

4、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础动力。

答:第一、欧盟需要调整和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第二、重视中国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欧盟成员国在加强对华关系上达成了共识。

第四、欧盟企业迫切希望扩大欧中贸易,抢占中国市场。

第五、人权问题上的斗争结果迫使欧盟必须改变策略。

第九章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发展

1、冷战后大国发展的特点:(284~289)

答:(1)各国纷纷建伙伴关系。

一是伙伴国数量增加,二是双边关系深化

(2)大国关系的调整具有明显的战略性

(3)大国的伙伴关系都明显的突出经济意义。

(4)伙伴关系并未消除相互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了及战略互动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框架。

(5)中国的崛起成为大国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2、冷战后大国关系的地位与作用。(290~192)

答:第一、大国关系决定着世界的战争与和平的大势。

第二、全球与地区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第三、大国关系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走向。

第四、大国关系的良性调整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的发展。

3、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特点:(322~323)

答:(1)美国在三角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2)经济因素是维系和影响中日美三角关系的重要因素。

(3)政治与经济因素在交织中起作用是中日美三角关系运作的内在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姓名:王鸽专业:英语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中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等特征,并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二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它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因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生产的全球化; 4、企业的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以上有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对现实的经济运行既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发挥着独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益增强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并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尔雅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习题答案

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一) 1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开始于()。 C、修昔底德对希腊城邦国家间的波罗奔尼战争 2下面那一项不是完整的叙述 C、历史 3基于对什么的理解我们展开国际关系的研究 B、历史 4《君主论》的作者是: D、马基雅维利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5下列关于国际关系与历史理解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关系基于历史理解 6现代政治思想肇始者是:A、笛卡尔 B、培根 C、马基亚维利 D、俾斯麦 我的答案:C 7国际关系研究基于:A、思维特性 B、民族关系 C、历史理解 D、社会发展 我的答案:C 8促使西方国际关系思想产生的古希腊战争是:A、希波战争 B、伯罗奔尼撒战争 C、马其顿崛起 D、特洛伊战争 我的答案:B9自秦朝以来,汉匈战争打了大约()年。 A、100 B、50 C、10 D、5 我的答案:A 10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的是?A、修昔底德 B、希罗多德 C、色诺芬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B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11以下著作中不属于马基雅维利的是?A、《用兵之道》 B、《君主论》 C、《佛罗伦萨史》 D、《人权力》 我的答案:D 12现代国际关系思想的开创者是?A、洛克

B、霍布斯 C、马基雅维利 D、保罗·肯尼迪 我的答案:A 13写罗马历史最有名的人是A、弗朗提诺 B、特奥多尔 C、波里比阿 D、韦杰提乌 我的答案:B 14从历史中可以推导出罗马军事史实背后的原理,可以将它们应用于现今我的答案:√ 15战争的历史叙述是偶然的我的答案:× 16国家是逐步扩张和成长的,他们永无休止的卷入战争之中。我的答案:√ 17罗马军事史实的原理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我的答案:× 18马基雅维利的《用兵之道》和《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我的答案:× 19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始于修昔底德对希腊城邦国家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分析。我的答案:√ 20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与波斯之间反侵略的战争。我的答案:× 21《君主论》的作者是奥古斯丁。我的答案:× 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二)待做 1与晚近得多的、基于“新方法论”的理论著作相比,那种著作能够更好地传达对外政策的性质和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 C国际关系史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2下面那一项不是经典鉴定得自的方面 A文学 3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典方法是 B对国际关系史的研习和思考 4搞理论研究的人需要 D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 5地质学的大变革在于: C板块构造的提出 6国际关系理论化的经典方法的基干是: A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7下列能够更好地传达对外政策的性质和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的是 B国际关系史 8有巨大进步,而给历史学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以启发的学科是: B地质学 9国际关系经典鉴定得自: D以上都是 10国际政治性质被更多体现和传达于: D历史著述 11以下属于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需要具有的是?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信息大爆炸中嬗变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IT的广泛应用,传播技术的进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信息得以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以海浪式涌入人类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了润滑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促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当中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诸多力量作用下,科技产品迸发出现,产业结构显著调整,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最终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当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对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国别经济竞赛也日趋激烈,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方式在转型。近代欧洲帝国不断通过发展殖民地发展经济,并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升华,大多国家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组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西方为中心、在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主导下的一级基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之上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也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际政治格局,从其内涵上来说就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本文将以现实主义学派前人的典型研究为基础,梳理其对国际格局的界定和解读,结合现今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来探讨当代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明确当代世界政治正处在新旧相兼的过渡时代。 [关键词]国际政治格局;现实主义;一超多强;恐怖主义 一、现实主义理论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不论是从起内涵还是外延来看,对“国际格局”的研究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的开篇即指出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他指出“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浩瀚的国际政治领域中找到方向的,是以权力或实力为出发点定义的利益概念”,{1}同时,“(可重新解释的)利益概念具有防止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属性”。{2}进而,人们概括出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三个基本假设: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是统一的理性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采取广义的理性政策;国家孜孜不倦追求是权力,国家间政治是“权力政治”。上述假设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推论:第一,权力关系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第二,只有权力才能划定利益,也即在国际格局中才能界定国家利益;第三,国际和平的形成和维持依赖均势,即权力关系的平衡。 虽然摩根索等人企图依据人类本性的某些特质得出有关人类行动的结论,但没有为预测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任何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的理论受到进一步批判,“结构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它是对原有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这一重任由新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斯·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中完成。华尔兹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以“结构”为核心,对传统现实主义内在精华进行系统的逻辑整合,构筑了现实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华尔兹的现实主义也因此以“结构政治观”区别于“权力政治观”,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 。 按照“结构政治观”,国际政治被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系统结构。华尔兹指出,“系统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构成。结构是全系统范围内的组成部分,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3}华尔兹所说的“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国际格局。接着,华尔兹进一步地论述了决定国际格局本质的三个原则:排列原则、单元的特性、能力的分配。华尔兹对三个原则的解读是: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不可改变,这是国家共存局面的必然后果;构成国际格局的单元——国家在性质、功能、类型上不存在差异,各单元同质;单元的能力——国家权力的变化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而国际政治格局则是由拥有强大权力的国家——大国所决定的。显然,在上述三个原则中,只有第三项是可变因素,由此考察大国间的权力分布也就是明确国际格局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向多极化发展。但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这一发展的具体进程出现了某些新变化。 【一】判断世界格局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依据是什么?学术界也有人认为“多极格局”的提法“缺乏依据”。准确的判断来源于科学的依据,科学的依据是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就不能不回答这个“依据”问题。 [1]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和经济实力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在综合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力量对比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战争和冷战时期,军事、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和平时期,经济、科技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在冷战的背景下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对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等政治、军事因素造成的。尽管如此,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作用还是不断增强,并动摇两极格局的根基。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升降,导致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苏联的衰落,从而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两极格局实际上已经松动,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欧洲、日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作用力,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减弱,而是增强。这样,世界格局必然朝多极化、而不是单极化方向发展。 [2]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跨国企业购并和重组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势头。跨国公司和超国家的经济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失去了绝对自主控制本国国民经济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大国之间力量对比出现相对均衡化趋势,美国的“超级”地位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经济全球化进程正朝着削弱、而不是增强霸权和单极格局的方向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在加速发展。地区合作日益加强,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随着欧元的启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北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升温。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日趋完善,东盟等次区域性组织也很活跃。地区经济一体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从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从而使多数国家把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作为本国的主要国际战略之一。 日本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科技经济强国,冷战结束后最明显的变化是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并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此,它极力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第一步已于1996年争取到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它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力求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它一方面把维系与美国关系、加强日美安全合作放在对外战略的头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在经济、政治与外交方面与美国明争暗斗,表现出相当大的独立性。德国统一后,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参与地区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随之增强。德、法等西欧国家积极在欧洲一体化、北约东扩、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波黑和科索沃危机等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公开反对美国单独主导和干预欧洲事务。日本、西欧各国都不赞成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格局,主张美、日、欧共同主宰西方乃至全球事务。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但手中仍握有核战略武器的王牌。为了重振大国雄风,更是坚持反对美国单独称霸,主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在不少重大问题上敢于同美国分庭抗礼。中国历来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近13亿中国人民不能彻底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就必须受到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政府主张在政治上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经济上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文化上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根本立场,准确表达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基本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它的实质是主张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就是主张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平等的、友好的、坦诚的对话与协商,增加各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加强互利合作,谋求各方最大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或多赢;力求减少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分歧和矛盾,努力扩大双方的共识;承认世界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反对向其他国家强制推行自己的文明、价值和制度。它的目的是实现持久和平和世界的普遍繁荣,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不断增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依靠和平与合作消除各国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战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努力消除暴力犯罪;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逐步消除南北差别,消灭贫困,增进各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和福利,使各国人民共同地享受人类文明的进步果实;抛弃冷战思维,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确立民主的、公正的、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确保国际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共同应对各种挑战,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控制污染等手段,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我们党所主张建设的“和谐世界”,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当今世界形势的新特点

校本课程《当今世界》教学内容 (10月9日) 一、关于国际社会的基础知识: 1.国际社会的组成:主权国家、地区、国际组织 2.作为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5.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综合国力) 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7.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 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二、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

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臵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发展前景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及发展前景 当今世情是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义务论、威胁论、危机论此起彼伏,遏制与反遏制、渗透与反渗透、分化与反分化从未间断。当今世界格局堪比战国时代各国背旧盟结新盟,合纵连横.它表现为一超突显、多元借重、多重制衡的立体复合状态。这是大国博弈的结果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不是唯一的大国也无法主宰世界;国际关系中的军国主义化重新抬头,当代世界将变得更不安全;世界政治中的单极时期已经结束,并非是由于美国的衰弱,而是新的世界力量中心的崛起。世界格局虽未最终确立,但已呈现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态势,这就是一超多强。一超,是指美国;多强即多种重要力量,不仅包括中、俄、日、欧盟等主要大国和集团,也有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和其他力量。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美国在大国互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在!’世纪的战略目标很明确,就是继续占据并加强世界领导地位。因此,美国处理与其他大国关系主要是两手:既利用又控制,既借重又牵制。比如,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绕开联合国,组成“自愿者同盟”,置主要欧洲盟国的

利益于不顾,使法国、德国等大为不满。其他大国虽不满美国谋求一超独霸的政策,但由于实力对比悬殊,均不会单独与美国公开、全面对抗。各主要大国都从实际出发,把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放在对外关系中的突出位置,与美国既合作也斗争。美国虽然实力超群,但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上还需要其他大国的合作。再者,在各大国相互依存加深的新形势下,美国同其他大国通过战争方式解决彼此利益冲突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各大国彼此制衡,不愿轻易破裂,走向对抗,因此,美国与各大国的关系总体可以保持稳定。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可能是过去400年来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尽管这个转移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然而2009年已标志着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全球新格局中的一个关键地区。这可非同小可,因为过去几百年,世界的中心一直在欧美,亚太地区长期是被边缘化的。今天情况逐渐出现了变化,亚太地区在全球的地位在上升。美国金融危机的扩散效应和冲击波在不断加剧,不仅经济可能出现衰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越陷越深,甚至俄罗斯、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也受到牵连,世界经济下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形势看,金融危机可能会引起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目前金融危机向全球扩散,对各国都产生冲击和影响,但性质是不同的,对美国的冲击是根本性的,关系到经济是继续增长还是衰退的问题,而对其他国家影响则是有限的,更多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以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为例。虽然金融危机导致股市大幅下挫,出口受到冲击,外汇储备大幅缩水,金融稳定受到威胁,但都不具致命性,

全球经济格局及发展趋势(最终)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前沿: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程度逐步加深,各国都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相互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网》 一、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工业是地区与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随着一个地区的技术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将发生变化。当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升级,其表现为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生转移,即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再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的趋势。三个产业的比重也在发生变化,即由一次产业为主,转为二次产业为主,进而转为三次产业为主。因此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部门的地位降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经济支柱,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也把新兴产业作为发展趋势和重点。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加强相互联系,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要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1)需求不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 (2)生产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3)发达国家科技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但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

浅谈当今世界局势下中国的国际战略 内容摘要: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在近半个世纪内,维持着雅尔塔体系。冷战后,苏联解体,该体系也随之瓦解。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美苏冷战对峙,形成两极格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过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以来,新时期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和趋势,我国只有紧紧把握其实质,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对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关键字:世界局势中国国际战略决策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洞察当今的世界局势,把握人类面临的任务,自然产生一种凝重感与使命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跨越60年历史长河的今天,世界局势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怎样的呢? 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当今承认多极化并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的国家,日渐增多。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国际关系具有建设性的多极化进程,有助于建立一个平衡、稳定、民主、不对抗的新秩序。但美国则竭力宣扬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千方百计阻挠多极化的进程。当今大国关系呈现一些新特点。基于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旋律的作用,各大国几乎无例外地对内“自强不息”,将经济建设置于首位,以提高和壮大综合国力。而且大国关系因其长远性、全面性和多维性,无不具有一定的战略含义。“战略关系”、“伙伴关系”而不具结盟性质,是冷战后多极化进程中的新鲜事物,成为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种过渡现象。 第二、时代主题清晰化二战之后,“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逐渐被“和平与发展”所取代,我们既不应该怀疑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确定性,又要承认这一时代主题在不断遭受干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会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也将使各国的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更大的商品市场,获得了更广阔的投资场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同时给资本主义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剧贫困和失业等社会矛盾,促使保守主义势力与工会结合起来反对全球化。 第四、发展模式多样化各国人民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延续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所谓“第三条道路”,是要调和左、右两个极端倾向,在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之间寻求平衡,主张经济增长重在提高购买力,扩大公共开支,优先控制失业,促进社会公平,确保经济和社会稳定。其目的是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维系和延长资本主义的生命。 第五、国际关系民主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既是一种客观发展趋势,又是各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奋斗目标。冷战结束以来,导致世界局势复杂化的是美国政策影响下的地区热点。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惟一超级大国,对世界安全负有特殊责任。但它同时又是破坏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势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说得上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六、安全环境复杂化当今世界存在两大祸根,是指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全球霸权主义在“冷战结束”包装下,竭力炮制和兜售侵略扩张新理论、新花招。所谓“人权高于主

2020届二轮:专题1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卷

专题强化训练(十二)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如皋中学考前训练)“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项;B项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 [答案] D 2.(2019·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1967年共同体宣布成立时,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表示:我们决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共同市场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材料反映了() A.英国反对欧洲联合B.欧洲一体化道路曲折 C.英国的实力在下降D.英国希望领导欧共体 [解析]材料“他们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就带头反对他们的计划”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曲折,故B项正确。 [答案] B 3.(2019·河北衡水四月大联考)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

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A.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解析]据材料“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可知美国干预欧共体的运行,进一步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9·北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考前冲刺)1974至1975年间,一些国际组织先后发动“香蕉战”“铝土战”“铜矿战”等。随之,欧共体同非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地区46个国家签署《洛美协定》,规定:46个签字国的全部工业品和94.2%的农产品可免税不限量地进入欧共体成员国,欧共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只享受最惠国待遇。这表明() A.欧共体国家摆脱经济困境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C.南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D.国际贸易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解析]欧共体与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洛美协定》,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已经开始对旧的经济秩序产生了冲击,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9·湖北荆门调研)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