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给教师的建议考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考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考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考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试题2

一、填空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

3、在《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文中,作者认为:“知识——这就意味着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到让“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4、“两套教学大纲”指:第一指学生必须熟记和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

5、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生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1、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和我们新教育实验中共同提法的是让学生不停的(c)。

A思考B、劳动C、课外阅读D、观察

2、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b)。

A、学生教室

B、学生阅览室

C、教师办公室

D、学校图书室

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a)。

A、巴甫里克

B、费尔巴哈

C、罗曼

D、彼嘉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是(a)。

A、关心儿童的健康

B、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C、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D、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5、怎样才算了解儿童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首先得了解(a)。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教育,首先是(c)。

A、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

D、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a)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

A、画图

B、写字

C、劳动

D、读书

8、小学的主要任务是(a)。

A、教会儿童学习

B、教给学生知识

C、培养记忆力

D、发展学生的智力

9、(c)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A、学习方法B、学习技巧C、学习愿望D、学习能力

三、简答题

1、苏霍姆林期基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1)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

(2)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对具体的学生实施个别的影响,用某一件事引起他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激发他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得到表现。(3)我们认为,只有教学是在集体和个人的丰富的精神

生活背景下进行的条件下,才可能有完美的智育。(4)我们深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就能获得智力的财富,就能享受美满的智力生活的幸福。(5)我们深信,少年时期的智育和教学,完全不同于童年期。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1)对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生活道路上站住脚。(2)让每一个学习困难儿童感到自己是可教育的,必须使学习成为他树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领域。(3)让学习困难儿童有权享受人生的幸福。(4)让学习困难儿童学会思考,让书籍成为他欢乐的源泉。

3、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和谐教育”指什么?

答: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4、教师的教育素养有哪些?

(1)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2)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刻的认识;(3)教师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4)教师要读书;(5)教师要会研究儿童的方法;(6)教师要具备心理学知识;(7)教师要有语言修养艺术。

四、论述题

1、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多次提出让学生阅读书籍,请结合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答:1、正确引导学生读书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他们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怎样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去阅读呢?书上说,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而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我们教会学生读书,目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爱钻研、会思考的读者,让学生在阅读时候就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要关注孩子们读什么,是怎样读的,读后在他们的精神生活里留下什么痕迹?比如:我们让孩子读英雄人物书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书中人物,去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也会在努力模仿的时候联想到自己,这样阅读就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2要教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要开始学习读书,就有个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问题,要是能从小养成专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对其今后的学习可谓终生受益。那么,要想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那就应先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其关键在于严格训练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读书时做到这“四到”,他学习自然就专心,用心,学习效果也就会好。下面略谈几点具体做法。让读字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睛看清字形,口读准字音,手书空笔画,心想字义并记住字音和字形。这样做学生可以把字的音形义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认错字或读错音,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写字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睛认清字形,手认真写字,口小声读准字音,心边想字义速记字音和字形。这样做,学生同样可以把字的音形义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写错别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让读课文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注意看

书、口认真读句子、手跟着指句子、心里边思考问题边理解意思。这样做,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书中,甚至进入文中的意境,避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从而收到良好的读书效果。

3要建立学生阅读的监督与展示机制。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贪玩的天性,绝大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监督指导。我利用每周五的早读课,让他们自由交流自己近期读过的诗、文,谈收获;利用周二下午阅读课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在班中开展“一帮一”和“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赛,让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勤能补拙”等鼓励性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读书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哪怕只是一点点,我都给予他“你真行”、“你真棒”的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给他们带来温暖,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给教师的建议》试题(2)

一、填空题

1、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的瑰宝。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书,目的是为了切实地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教育专著。

4、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上课的准备呢?这就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5、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6、人们习惯把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称为(困难的年龄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所以教育者面前是会出现许多困难的。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克服这些困难。

二、选择题

1、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④)素养是教师最为重要的教育素养。

①脑力劳动素养②心理③知识④语言

2、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智力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学会(①)

①阅读②思考③努力④知识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③)的王国。

①努力学习②心情放松③积极思考④快乐生活

4、苏霍姆林斯基不厌其烦地重复:(①)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①关心儿童的健康②关心儿童的学习③关注儿童的心理

三、简答题

1、有些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三、四年级以后,却觉得学习越来越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做呢?

①给学生自由的时间,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②克服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问题,让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③培养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精神生活比昨天更丰富。

2、关于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有许多有益的做法,请简要地说一说。

①教师的学科知识要丰富。②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与思考,避免死记硬背。③把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的教育素养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教育素养体现在:坚定的教育信念、丰富的学科知识、高超的课堂讲授技巧、教师的语言艺术、懂得研究儿童心理的各种方法。

4、做一年级的老师很不容易,苏霍姆林斯基给马上要教一年级的老师提了哪些有益的建议呢?

①在学生入学前,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②学生上学前,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明了家庭关系及家庭的智力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5、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即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身体的发展)相结合。(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 (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4)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5)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 (6)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7)儿童劳动的量力性。 (8)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9)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 (10)生产劳动的普及性。(11)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12)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是与他个人参加共同

的劳动有依赖关系的。

四、论述题

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自己的教育生活来谈一谈对你的启示。

答:①启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教科书已不再是知识点的代名词,只不过是诸多教学媒体中的一个,从以前的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作为教师,必须要摒弃现炒现卖的备课方式,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不间断的读书,及时捕捉各种教育信息,掌握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手段,不断更新知识,并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因为有了一生的准备,备起课来才轻松,上起课来才生动,听起课来才入迷,而不至于教了一辈子,仍是教参和标准答案的传声筒。

②我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读书观。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2、做好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为读书挤出时间。3、每天都要读书。4、读书不一定必须要整块的时间,利用好零碎时间。

2、后进生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这么“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去面对呢?请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想法。

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们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一、让学生充满自信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纵容优等生,而歧视后进生。在教学中,提问差生的问题需简单些,让他们能够回答出来;即使不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说“你这么笨,这样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出来?”而应该鼓励说:“没关系,你先坐下,

想一想,就会了。”布臵作业最好也不一样,对“后进生”要降低要求,让他们感到自己能成功、有能力,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育观念,多与“后进生”交流沟通,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我们的教育一直维系着所谓的“师道尊严”,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对老师只有绝对的服从,稍有不从就被视为大逆不道。有些教师的教育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转变,对学生任意差遣,有时跟学生发生矛盾,就一定要学生认错,当众斥责,否则就认为没面子,下不了台,结果不但问题解决不了,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冲突。

三、与家长配合,作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差生的转变来说更为显得重要。对差生,要予以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严禁体罚和各种高压措施,对家长进行说服工作,要求家长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四、注意“后进生”的批评方法,批评“后进生”更应该注意方法,讲究艺术。

3、目前,学生的负担过重是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一定给你很多的启发,请谈一谈你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答:1.是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对学生不要“满堂灌”、“手把手”的教,应多提倡指导、引导、启发、研讨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早就有个说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求教师多掌握一些知识,但把学生当做“桶”而去“灌”是不对的,他们是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更何况在知识剧增的时代,教师难有“一桶水”的,而学生需要的可能比教师还多,又怎么办呢?我认为,教

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应该是“灌水”,而应该是“点火”,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欲望之火!

2.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不得法,学不得法,是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学生因厌学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是其最大的负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最大,学生辍学多缘于此。人生很多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在校内学的,是在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实践中学的,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受益终生,要远比多学一点书本上的知识重要的多。可以考虑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开设学法课,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课程设臵,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传授学习方法。有的学校做过这方面的实验,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3.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办法。对学生要全面评价,以有利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指导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偏颇和缺失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原因。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考试办法。目前的考试办法对于评价学生、选拔录取有积极地作用,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总之,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积极的,让孩子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毕竟“学习”并不是人生童年乃至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全部,玩是孩子的天性,快乐的童年对人的一生尤为重要。

4.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处理好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作准备。总之应该学会把时间留给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

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

2、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两套教学大纲”理论,其中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

3、对于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

4、知识,既是目的,也是()。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知识”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

B.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C.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

D.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2、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

A. 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B.尽量使你的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内容背熟并能流畅的回答。

C.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疑问的存在,使他们感到激动。

D.对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3、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A. 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B.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C.要长期给他们补课,经常“拉一把”。

D.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4.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

A.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B.使学生在自己的意识深处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他们进行思考。

C.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的东西,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

D.直观教具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手段。

5.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掌握知识的愿望。怎样使学生愿意学习呢?()

A.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

B.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

C.与家长保持联系,使家长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D.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

6、怎样才能使知识长久地保持在记忆里?( )

A .深刻理解知识的实质。

B.提出一系列例子让儿童反复理解和反复思考。

C.用知识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

D. 有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要不断地记诵,抄写、默写。

7、听课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A.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目的,及目的是否达到。

B.要关注教师的教,详细记录教学过程。

C.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看他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思考能力、自我监督检查的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D.关注课堂效果,看知识有没有得到发展和深化,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8、下列关于课外作业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只有加大训练量,学生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所以课外作业就是课内作业量的追加。

B.课外作业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C. 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要将对知识的规律性的思考

跟完成实际性的作业结合起来。

D.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的脑力劳动形式应当贯穿在家庭作业里。

9、下列对《建议》的解读哪些是正确的()

A.、为班级学生分类,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班里所处的位置,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

B.为了避免加重学生负担,在班级里我们要向中等生拉平,保证及格率和优秀率就行了。

C.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要设法做到: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出错。

D.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并非要机械地照搬别人好的做法,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

三、问答题

1、《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告诉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第二条建议里提到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上得非常出色。当听课教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课时,这位教师答道:“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请结合你对这个案例的理解,谈谈教师怎样做才能使教育教学技巧得到提高?

3、新教育实验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第二套教学大纲”即晨诵、午读、暮省儿童课程,只有儿童课程先行,丰富了儿童的智力背景,

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理想课堂。你认同此说法吗?为什么?

4、根据《给教师的建议》中的有关观点,说说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反复强调:要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实施这一理念的。

四、论述题

新教育理想课堂项目研究组认为,预习是学生惟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要将预习视为学生独立地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而课堂教学,则是对独立学习的效果的检测、修正与提升。结合《给教师的建议》中的有关观点,谈谈你对预习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举例说说你计划怎样指导学生有

效预习?

一、填空题:(20分)

1、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

是由于他们(充分地阅读),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2、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

3、“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

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4、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要(

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5、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二、选择题:(15分)

1、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在( B )里学习的年代,是儿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审美的发展中整整的一个发展时期,

A、中学

B、小学

C、幼儿园

D、高级学院

2、在低年级(C )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植物之不可少一样。

A.思考 B、游戏 C、观察 D、练习

3、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很好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那么首先要了解的是学生的( A )。

A、健康

B、受过怎样的教育

C、家庭情况

D、智力

三、判断题:(20分)

1、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所以我们可以放任自流。(错)

2、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对)

3阅读是正是达到让学生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对)

4、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些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游戏(. 错)

5、四、简答题:(45分)

1、低效率的课堂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浪费时间,而高效益的课堂总是受到

大家的喜欢。那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答案:

教师要有个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另外,教师还应兼具有真善美的人类精神气质

2、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

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那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呢?

答案:(基本围绕这一条来谈)

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动的自豪感。”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的过

程中分离出来。那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怎样进行评定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答案:

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每一个评分都要有份量。

从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当学生对知识比较模糊的时候,不予评分。

避免提要求学生准确无误的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这类的问题。

4、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那么的圣洁,不可侵犯。那我们要怎样去爱护学生

对我们的信任呢?

1关心学生的个的尊严感。

2从来不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3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

4要让儿童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

《给教师的建议》试卷(三)

一、填空题(20分)

1、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的瑰宝。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书,目的是为了切实地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教育专著。

4、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上课的准备呢?这就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二、选择题(8分)

1、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4 )素养是教师最为重要的教育素养。

①脑力劳动素养②心理③知

识④语言

2、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智力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学会(1 )

①阅读②思考③努

力④知识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 3 )的王国。

①努力学习②心情放松③积极思

考④快乐生活

4、苏霍姆林斯基不厌其烦地重复:( 1 )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①关心儿童的健康②关心儿童的学习③关注儿童的心理

三、简答题(40分)

1、有些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可是到了三、四年级以后,却觉得学习越来越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做呢?

1、①给学生自由的时间,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②克服知识与能力的脱节问题,让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③培养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精神生活比昨天更丰富。

2、关于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有许多有益的做法,请简要地说一说。

①教师的学科知识要丰富。②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与思考,避免死记硬背。③把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的教育素养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答:坚定的教育信念、丰富的学科知识、高超的课堂讲授技巧、教师的语言艺术。懂得研究儿童心理的各种方法、

4、做一年级的老师很不容易,苏霍姆林斯基给马上要教一年级的老师提了哪些有益的建议呢?

、①在学生入学前,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②学生上学前,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明了家庭关系及家庭的智力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四、论述题(32分)

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自己的教育生活来谈一谈对你的启示。(10分)

、围绕“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做一个好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观点,再例举自己的读书情况。

2、后进生是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这么“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去面对呢?请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想法。(10分)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要用惊奇与赞叹与对待后进的学生,要教会他们思考与阅读”。围绕此观点举例说明。

3、目前,学生的负担过重是个普遍的现象,那么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一定给你很多的启发,请谈一谈你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12分)

3、围绕“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 的

观点来例举自己如何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感悟总结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感悟总结 给教师的建议这一书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下面就随一起去阅读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感悟总结, 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第一篇: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感悟总结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 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 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面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 一些肤浅的体会: 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读书,每天不间断 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 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 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 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面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 这条建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 自己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

参考书外,其他的书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第三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会观察 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 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 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 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 比如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 每个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 会显得非常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这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 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 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 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 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 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老师 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条建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关于 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18分)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 4、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5、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 因。(错) 4、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 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苏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 习 D、思考问题 5、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 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三、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给教师的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与教学反思 古田六中程柳彬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联当代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1、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像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1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 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 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 它又好像是我慈 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师的形象虽然模糊,但大师的指引却是那么具体。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从中总结出几个我首先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一、读书,读好书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 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 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 、“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

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 百本书。” 二、关心学生其一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建立师生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其二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耐心、细致地辅导,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相信我们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洒下的甘霖总会浇灌出灿烂的花朵。 三、赏识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4篇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范文4篇 按照县班主任培训的活动要求,再次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一篇一篇充满爱的教育故事让我心中不时涌动着热潮。他睿智的语言,闪光的思想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 在《给教师的建议》第二条建议《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分析了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帅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其实这个问题不光是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存在,就是在当今,丝毫未见减少。说起这里面的原因,教师大都归结为学生不知道学习或者脑子笨,家长不配合。而不是积极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么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苏氏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常提不断的。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可看看我们周围: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一张试卷,既有几乎满分的优秀学生,又有成绩在个位数的学困生。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难怪每天被学生折腾得心浮气躁、精疲力尽了。 人们常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备一桶水,而教师的这桶水必须是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3篇孙艳红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 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

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

《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18分) 1、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围。 4、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4、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因(错) 5、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习 D、思考问题 5、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四、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2、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是什么?(答三条就行) ①.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②.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③.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④.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⑤.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⑥.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⑦.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⑧.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⑨.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⑩.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容简要地记录下来。(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3、在《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文中,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要分别做哪两两件事? 1、要教给学生一定围的知识; 2、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要让一种教学方法成为自己的方法,教师要倾注自己的智慧和鲜活的思想。要这样做,或者能说这样做的人,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可是他们听得入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凝视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居于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于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位老师的回答,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一节课用一辈子来准备,他说的就是积累:文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积累、技巧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往往是渗透了授课者独特个性与魅力的课.苏粗姆林斯墓说:“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人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其实.我们平时的教学就是这样。有好多课,我们用自己的意思进行教学,往往教学效果会不错。当我们精心设计,试图模仿一些名教师的教学方法时却深觉别扭,教学效果反而会不佳。那是因为名教师的教学方法倾注着他们自身独特的个性,我们往往无法模仿。我们只有领会其精神,融合自己的思想,加入自己的个性,把它融入整合到自己原有的教学图式中,才可能会得心应手。其实,我们教书,向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是自己的思想。只有拿出自己的思想,你的教学才有生命力,你的课才可能会是一节好课。 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透露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关于情感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便是情感教学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用那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我们情感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僧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自然也没有什么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信,学生自然就会喜欢上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只有当学生喜欢上教师所教的课之后,“好课”才有可能会发生。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始终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墓共教育了137个最难教的孩子,最终使他们都转变了过来。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在他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他不是把眼睛放在缺点和不足上,而是尽可能地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优势。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发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暑假放假之际,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是单纯的谈理论,而是每一条中谈论的问题都结合生动的实际事例,有益于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假期里的品读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令几乎所有老师都头疼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造成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条教育原则,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都很熟悉。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也经常说,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都要熟悉,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称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那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 在他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显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费佳是他教过五年的一位“差生”。他健忘,对学习缺乏兴趣,思维迟钝。在同一班级里,类似于费佳的学生还有不少。苏霍姆林斯基特地为这些学生编了有200道应用题的习题集。其中不少题是从民间搜集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差生”做这类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只要求他们感兴趣,愿意动脑筋。他们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5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一: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通过参加这次学校读书活动,我再次温习了一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虽然相隔的时代迥异,但大师思想的精华却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将此次读书心得汇报如下,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学生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他达到的合格或者优秀,——也许,他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同一知识,有些学生是接近然后达到,有些是达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时间就能达到,有些则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与忍耐:对不同的儿童来说,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感悟:这句话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时候是在进行着集体性的无效劳动,有多少学生自始至终地在那里进行着无效劳动,又有多少学生终于厌倦了这种无效劳动而不再“劳动”,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里!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感悟:“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认为:读书不能只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甚至不能只读与教学教育有关的书,教育者应该把视野放得异常开阔,有必要把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最新科技理论著作纳入自己的必读书目中。 3、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最近,我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书中第八条“关于知识的获取”使我感受颇深。我深深地感到,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某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一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二 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这样地抱怨。试想: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课题研究。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书。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原来,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因此,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所以,读书吧,老师们!-------《给教师的建议》读书随笔三 读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29条<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 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签于此,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对

给教师的建议试题1

1、教师怎样做才能使教育教学技巧得到提高? A.每天坚持不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 B.多读学术著作,使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成为科学知识海洋里的沧海一粟。 C.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大海。 D.教师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学习,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那些障碍。 2、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知识”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 B.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C.知识——意味着能够运用。 D.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3、怎样才能做到,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 A. 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 B.尽量使你的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内容背熟并能流畅的回答。 C.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疑问的存在,使他们感到激动。 D.对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4、如果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或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就要给学生打出 实际的不及格分数,以提醒他,激发他努力向上的愿望。”这种说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5、“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 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6、怎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 A. 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负担,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B.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 C.要长期给他们补课,经常“拉一把”。 D.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 7、怎样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A..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 动和成就。 B.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事实和现象之间的接合点,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 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C.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 D.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8、怎样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1) 向他指出对一件事情着迷时不要忘记功课。 (2) 把他跟吸引人的事务隔离开来,不许他接触。 (3) 尽量做的让有趣的、使儿童感到惊奇的东西,同时成为儿童的智慧、情感和全 面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4) 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 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 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1)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_1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我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的一部分,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第三十三和第三十四条建议《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和《通过爱劳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让我们来想一下,你教的学生有他喜欢做的事吗?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吗?恐怕答案不会令人满意。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成人感到浮躁,这种气氛也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常常不至一次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不爱学习,太贪玩,而又玩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的老师有无责任呢?你的心情平静吗?除了每天面对教科书和那一班学生外,你有什么爱好吗?一个人喜欢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不违反法律,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学生,我们当老师的还是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给我们提了两点建议: 一是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

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他还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认为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爱好的发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就出自这一条建议中。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

给教师的建议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给教师的建议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给教师的建议告诉教师们应该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 个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成长的教师,下面给教师的建议 个人学习心得总结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篇一:给教师的建议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初读《给教师的建议》看到的是浅显的建议和劝告,一个个平常的事例,点淡淡哦道理皆来源于生活,这是 年轻教师最快进入教师角色的必备书,有了它,才能更 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细品《给教师的建议》知道了以个真正的老师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点石成金化腐朽 为神奇,更多的是理论与事例相结合,体会与方法的渗透,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遍地阅读、 品味。 首先,我们要做一名专业知识扎实而有博学多才的 老师。这就是说,教师要读书。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指书籍。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也只有说:一昼夜只有24 小时啊! 这24 小时意味着你要上课、备课,你要批改 作业,甚至还要处理班级里的事务,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哪里有时间读书呢?我想起了鲁迅的那句话:时间就像 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睡前十分钟或

二十分钟并不影响睡眠的效果。该怎样进行呢?把有感触的教育随笔或设计独特的教学案例多看几遍,时间允许 的情况下还可以摘录下来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 工作中。这就是读书,每日不间断地读书,这样的课堂 教学才是多姿多彩的,才能像那位历史老师那样用终生的时间备课用大约15 分钟的时间现场准备,只有这样 才能使听课的老师入了迷,才能给学生的永远是新鲜的 营养,这才是读书的关键--- 读以致用,这样才能做一 名专业扎实而又博学的老师。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的。 其次,做一名宽容的老师。宽容是作为教师的基 本要求之一。作为孩子难免犯错,记得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犯错的孩子那就不是正常的孩子,连上帝都能 原谅孩子犯错更何况是身为教育专业岗位的我们?因为犯错所以更应该有改错的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 失误,善待犯错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不断犯错,不断改错才是一个儿童的成长。针对犯错的学生,我们 首先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色厉内荏的批评,孩 子可能会吓哭也可能会采取抵抗不说,不如我们先平心 静气之后再与之交谈。 其次,是让孩子改正错误。找准原因,了解想法之

《给教师的建议》(81-90条)辅导练习

《给教师的建议》(81-90条)辅导练习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 1、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身上,体现出力量、能力、热情和需要的完满与和谐,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是道德。 2、培养愿望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人的生活中,满足物质需要与形成、发展、满足精神需要之间,能否建立起明智的和谐。 3、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儿童形成这种愿望。 4、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是鲜明的形象。 5、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选择题(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 1、智力财富和( B )——这是我们手中借以造就人的最重要的工具。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体育运动 D、手工实践 2、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这个领域就是( C ) A、智力发展 B、身体发展 C、道德发展 D、和谐发展 3、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ACD ) A、需要跟家庭保持经常的联系 B、完全取消家庭作业 C、尽量做到使孩子们多参加户外活动 D、消除“氧饥饿”的状态,建立合理的变换空气的制度 4、真正的自我教育是( C ) A、不断地学习,追求更好的成绩 B、主动地阅读大量的书籍 C、自己对自己谈话,诉诸自己的良心 D、不断地反省自己,离优秀还有多大差距 5、开办“家长学校”,主要目的在于(B ) A、融洽家校之间的关系 B、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 C、努力使每一位家长都能陪着孩子一起学习 D、将学校较重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 6、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力量是( B ) A、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B、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 C、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卢广莉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第91条给教师的建议学习心得

第91条给教师的建议学习心得 这条建议的题目是《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其中,主要还是对学校领导提出了建议,他建议: 1、一个学校领导人,只有当他每天都在提高自己的教学和教育技巧,把学校最本质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摆在首要地位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博学多识的、有威信的教师,并且成为教师的教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首先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这就是说,校长首先是教师的教师,要把教学和教育摆在首要地位,当然,就我们现在的社会来看,好像有些理想化,但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把学校工作分为领导、分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四层,那么领导层面主要是行政能力,管好人,管好钱,走对方向,带领学校不断发展,领导就像汽车的方向盘,不需要掌握教育教学技巧,只需有高度,有广度,见的多,看的远,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分管领导要成为教师的教师,要一天比一天深入地钻到教育教学过程的细节和微妙中去,努力成为教育家,成为教学教研的行家,要有理念,有实践,达到这篇文章中对校长提出的所有要求,分管领导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定好制度,以身作则,协调所有的零部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中层干部的作用是上传下达,主要负责执行力的贯彻,要熟知人力资源管理和精细管理,就像汽车的轴承,把发动机的输出全额传送到轮胎上去;教师是所有理念和技巧的落脚点,每位教师都要有学习理论和探索实践的兴趣和动力,伏下身子,在课堂中不断成长,教师就像轮胎,要有厚度,有韧度,听从指挥。

2、校长不能靠一般的号召,要注意每一个教师的平凡的、沉重的劳动中那些细微末节的小事,要激发教师的探索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创设具体的榜样并亲自进行创造性活动,使教师们受到鼓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啊。 他还提到了教学的三个层次,即:科学、技巧和艺术。科学就是教学方法,是可以研究、定型的东西,是框架的东西,是可以推而广之的东西;技巧就是达成度,同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的达成度不同,原因就在于技巧的应用上;艺术,个人理解就是人格魅力,是教师本人的人格艺术影响了课堂的艺术,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境界。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