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和趋势-中国企业

我国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和趋势-中国企业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蚌埠六中八(14)班段懿晨(A文)论文摘要:民国时期处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大环境中,大国的激烈矛盾和 斗争不仅使国际局势复杂化,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从五大 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化的是与非,体现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道路。 正文: 一、不可逆转的时代 民国时期处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大环境中,大国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不仅使国际局势复杂化,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国际大环境既可给中国带来积极有利的因素,也可能造成灾难。孙中山早已讲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任何国家和人民都不能背离。于是在这样浩荡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也进入了民主革命。 二、踏上现代化的梦与泪 至于现代性观念,则是中国近一百多年来历史发展的主题。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摆脱帝国主义欺凌压迫和甩掉贫穷落后,努力实现现代国家的斗争过程。现代化是民国史时期的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试图启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在期中所遭遇的种种挫折或失败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中国人民艰难追求的独立、自由、民主、统—和富强五大政治选项与我们强烈宣示的反帝、反封建,应该是近代中国历史运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不断推展和翻新、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类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起初只靠双腿行走的慢节奏、短距离的交通方式再也 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便诞生了——车。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年,一个名叫奚仲的人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车。这种车由两个车轮架起的车轴,带辕的车架,车架附有的用来盛放货物的车箱构成。 最初的车,由人力来推动,即人力车。后来人们开始用牛、马拉车,即畜力车。传说,畜力车是商汤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发明的。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自行车灵巧方便,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不断改进,因其独特的、不可被替代的优势,依然被人们沿用至今。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许多发明家也纷纷把瓦特的发明应用到“自走式车辆”的设计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卡尔本次等人发明了内燃机,告别了适用笨重的蒸汽机的历史,并将其用在了汽车上。从此,汽车变为现实。现在,汽车已经遍布各个城市,“有车”也成为了衡量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科学家也从未停止对汽车进行改进,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三、辛亥革命的功与过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共同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我们分析一切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要观察它是否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完成了,就是胜利的革命;反之,则为失败。历史赋予辛亥革命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腐败统治;一是建立民主共和国。考察辛亥革命,这两项任务都完成了。至于当时深刻存在的更为复杂的社会改造任务,绝非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或革命党人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残留以及妄想复辟倒退的势力,这在任何一个翻天覆地改变国家民族历史命运的大革命面前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对比一下l949年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政治、社会、思想领域中存在的大量旧传统遗留,已经走过了几十年,改革任务尚要深化,从中就不难理解辛亥革命胜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就不会过分地苛求革命的先行者们了。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

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略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 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 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 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 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 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 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 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 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 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升到57%。这 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 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 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中国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认识传统 正文:一、对现代化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十六世纪以来世界所发生的变化有过如下描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市民社会的健全和发展,现代文明在全世界的确立以及人的独立性的确立等。①在我看来,马恩的论述是中肯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过程,而非仅仅发生在某个单独的领域之中。换句话说,各个领域在现代化的潮流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在经济领域体现为市场的急速扩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政治领域表现为政治参与的日益扩大、公共权力的权责统一,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文化领域是科技的长足进步和文化权利的平等带来的文化大众化,在社会领域则为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界线的清晰化、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以及道德的日益世俗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是真实可感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们是现代化的特征,是现代化社会区别于以往社会的主要标志。 在经典现代化理论者看来,现代化是一个革命、复杂、系统、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是进步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现代社会具有相似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大部分源于西方社会。②比如,理性化、个人主义、权利、平等与自由意识,这些大部分都来自西方社会,但如今被当成现代化的因素并且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化在定义的时候就有西方中心的倾向,这一点是明显的但也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西方社会由于其自身的强大力量,始终在近现代国际社会上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一点也可以从“依附理论”也可以看出来。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产生了一个病态社会,应该弱化国家权威、重视个人自由,并以价值理性取代工具理性。而再现代化理论则认为,由于现代化的创新性,工业社会将风险社会取代,而为了解决风险问题必须利用各种亚群体和个体进行“毁灭性创造”,即再现代化。③这两个新现代化理论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对这两者的批判性认识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是无论如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现代化随着自身的发展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外部的环境问题、内部的理论问题。也就是说,现代化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定要前进,但前进的路必定是曲折的——当然,曲折的程度对于不同模式下的国家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将在后文论及。 二、对中国非内源性现代化的认识。 前一部分主要说明现代化的系统性、同质性以及曲折性。 然而,现代化的同质性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的现代化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都是一样的。正如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因为既然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过程,那么现代化就无可避免地要受到传统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传统社会的相对封闭性又导致其自身的多种性,并最终导致其对现代化影响程度的差异。 对于现代化起步较晚的中国,其现代化之路也免不了要受传统社会的影响,并且相比于其他国家,这种影响是深刻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阻力之大,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不可能自发产生。“内源性的现代化难以在中国产生”④,这正是由中国传统社会决定的。 从经济上看,中国古代没有土地私有制,土地是以国有或者说王有的形式存在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结果是,由于广大农民不能拥有作为农业社会最重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因此不得不受制于土地所有者而未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此造成手工业很难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商品经济得不到发展。这样,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到了近代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也没 ①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2-3页。 ②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16-17页。 ③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35、37页 ④周直:《纵论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8页。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 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以后,中国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 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征措施 1 中国城市化概述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 年代中期以 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含义及标志含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三大标志 (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又促进了城市化。 3. 中国城市化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

1980至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doc20)

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按照“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我国已经实现了前两步,进入21世纪开始走第三步,2001~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是: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工业化、城市化、开放型经济;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推进制度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要实现三个根本性的转变: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二元经济结构到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健全。中国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2020年以后,中国将按照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地从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 一、2000年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实践结果 中国在1964年提出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975年重申这个目标,这反映了当时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实际发展进程证明,这是做不到的,虽然在当时人民迫切希望集中力量进行国家建设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号召曾经起过积极作用。 中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新的政治路线,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对经济发展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放弃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改而实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第一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社会的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重大调整,是基于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重新认识。这种重新认识,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当时尚未摆脱贫困的中国,把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作为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是正确的选择。从温饱到现代化,时间跨度很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重大差别,把实现小康社会(注:“小康社会”的英译文是“a well-off society”,直译是“宽裕或者富裕的社会”;俄译文是 “среднезажиточноеобщество”,直译是“中等殷实或者富足的社会”;法译文是“société au niweau de vie relativement aisé”,直译是“生活水平相对宽裕的社会”;德译文是“Eine Gesellschaft mit bescheidenem Wohlstand”,直译是“具有低标准富裕程度的社会”;西班牙译文是“sociedad modestamente acomodada”,直译是“适度的或者有节制的富裕的社会”;是“小康(ぃくらかゅとりのぁゐ)社会”,直译是“稍有富裕的社会”。由于翻译上的困难,往往不容易找到准确的对应概念,其他文字译成中文也有类似情况。小康和小康社会,是典型的中国化的概念。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语言的隔阂,外国朋友不大容易准确理解,但在中国并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小康”一词,源自中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诗经》。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儒家著作《礼记·礼运》,是和他们所想像的远古时代“大同”乌托邦相联结和对应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是虽然不能做到“天下为公”,但政治比较清明、生活比较安康的社会局面。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小康”从书斋走向民间,其含义发生变化,指的是家有余粮剩米的比较殷实的生活。中国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度,历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往往从古代典籍中吸取思想营养而又为现实目的而加以改造。康有为、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把“大同”思想改造成为向前看的未来理想社会状态。邓小平则借鉴传统思想,吸取人民语言的精华,赋予小康和小康社会以全新的意义,即温饱有余、日子比较好过、但还不富裕这样的社会状态,并且把它作为贫穷落后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不仅有重要的现实社会经济意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也是值得研究的。)作为必经的中间过渡阶段符合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这种重新定位,引发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促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1978 年到 2008 年的 30 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 30 年,是我国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的经济举步维艰,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西方各国采用货币、倾销等政策向中国倾销商品,严重影响了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尤其1931至1934年间,中国工商业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银行钱庄挤兑风潮频发,丝织业停产倒闭,制茶行业举步维艰等方面,致使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政府面对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希望通过改革,达到减轻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目的,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币制的改革,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困境。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终于获得了今天的成果,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当然,中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机遇。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民国时期我国的经济状况? 中国民国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各种予盾的激烈斗争之中,社会经济在动荡、曲折中缓慢前进。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各种经济势力此消彼长的现象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的经济状况。民国时期,在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民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武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 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 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 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 【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史实: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 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史实: 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史实: 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史实: 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 【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资产 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一系列的反北洋军阀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失败。B无产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C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经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1919-1926年出现萧条。 史实: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跌价竞争,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思想: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国际:一战(1914-1918);俄国十月革命(1917)。 史实:A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思想。B1915年新文化运动。C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孙中山新三民主义。 社会生活的变革: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史实: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阶段(1927~1949年) 【阶段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替、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主要有: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矛盾。 政治:(1)民族危机: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官僚资本、日本的侵华、美国的侵略等因素,使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历经曲折,几乎陷入绝境。 (2)中国人民的抗争:A:1927~1936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1937~1945年,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开始,两个战场。中国抗战胜利意义全民族抗战是胜利根本保证。C:1945年8月~1946年6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重庆谈判、重庆政协,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阶段。D 1946年6月~1949年9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解放战争。 1.防御阶段:国民党全国军事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2.反攻阶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决战阶段:三大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北平谈判和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经济:民族工业的夏、秋、冬三季史实: 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史实: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决领导权与农民问题。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标志)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七大确立为指导地位。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 1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 (一)产生(1 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1 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1 91 2~1 91 9年):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四)日益萎缩(1 927—1 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五)走向崩溃(1 937.1 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必知热点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回顾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必背知识 一个概念:近代化(现代化) 两大任务: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三个层次: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层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整体发展阶段、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新中国的现代化阶段。 五条基本线索:经济近代化(现代化)进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思想文化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实现近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是民族独立。 一、关于“近(现)代化”概念 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近(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非自发地开始的。表现为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繁荣富强、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一)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