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课 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
第5课 三大改造 同步练习题

第5课三大改造

一、

1.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完成时间()

A、1953年 B 、1954年C、1955年D、1956年

2.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鼓舞,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在中国要存在上百年的时间。那么,中国进入这一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4.中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1953年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6.200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多少周年()

A、57年

B、54年

C、50年

D、52年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农业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采取赎买的政策

D、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8.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时间()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9.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指()

A、农民纷纷成立互助合作小组

B、农民纷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大规模兴修水利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建成工业基础

B、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共产党掌握政权

11.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年—1956年

B、1949年—1956年

C、1949年—1953年

D、1953年—1957年

一、组合列举

1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形式的内容

(1)农业——

(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1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事件相对应的时间

(1)农业合作化出现高潮——

(2)90%以上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识图列表

1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了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间?

(2)工商业代表为何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

(3)在改造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措施?如何评价该措施?

四、材料解读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1)从材料中可见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从材料中可见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什么问题?

(2)中共怎样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形式如何?

(3)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五、问题探究

17.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巨大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分析一下,社会性质第三次变化应该是什么事件?它引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新人教版

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了 解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 握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过程方法阅读资料 联系理解 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 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 会主义改造道路 唯物史观 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 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 1、第一个五年计划(年~ 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集中 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的初步基础;相应地 发展;相应地培养。 2、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钢铁公司 ②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公路建成。 3、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年9月第一届在北京召开。制定了《》,宪法规定我国坚持,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利益的宪法。 二、启动版—创境激趣: 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三、核心板—自主探究 1、时间——1956年底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 对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意义:到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五章 章检测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章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光导纤维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坐享“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与实惠,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生产光导纤维的是() A.钛合金 B.二氧化硅 C.晶体硅 D.氧化铝 2.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 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3.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反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NO2 4.(2019·南京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5.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例如,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句话中的丹砂指的是HgS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 B.“积变又还成丹砂”过程中发生反应:HgS=====△Hg +S C.实验室中不慎洒落的水银不能用硫黄处理 D.“丹砂烧之成水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SO 2 6.(2019·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 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D.HNO 3―→NO ―→NO 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7(2018·玉溪市红塔区高一期末)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Na 2O 、Na 2O 2组成元素相同,与CO 2反应产物也相同 B.SiO 2、SO 2均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C.NO 2、CO 、NO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氢氧化钠溶液、纯碱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8、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 2SO 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S ――→浓硝酸H 2SO 4 途径②:S ――→O 2SO 2――→O 2SO 3――→H 2O H 2SO 4 A.途径①中反应仅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B.途径②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将S 直接氧化为SO 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 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教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改造的么? 学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教师: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 ||,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展示:第5课三大改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顺势而行的抉择——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代表人物王国范生活和心情的变化||。 展示: 教师:王国范:河北省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

开||。 展示: 教师:这张图片让我们想到了什么运动? 学生:土地改革运动 教师:对||,1950年的土地改革运动让王国范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做了无数年的土地梦终于实现了!!! 展示: 教师: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 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展示:

教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 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 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教师:1953年||,中共中央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就是把分散的个 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 裕的道路||。展示: 教师: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 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 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教师: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 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国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选择题 1.如果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A ∠比B 的3倍少36,则A ∠的度数是( ) A .18 B .126 C .18或126 D .以上都不对 2.如图,AB ∥CD ,直线MN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FG 平分∠EFD ,EG ⊥FG 于点G ,若∠CFN =110°,则∠BEG =( ) A .20° B .25° C .35° D .40° 3.如图,AB ∥CD ,∠B =20°,∠D =40°,则∠BED 为( ) A .20° B .30° C .60° D .40° 4.如图所示,若AB ∥EF ,用含α、β、γ的式子表示x ,应为( ) A .αβγ++ B .βγα+- C .180αγβ?--+ D .180αβγ?++- 5.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其中AB ⊥CD ,∠1:∠2=3:6,则∠EOD = ( )

A .120° B .130° C .60° D .150° 6.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 A .(1)(2) B .(3)(4) C .(2)(3) D .(1)(4) 7.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1=50°,∠2=40° B .∠1=50°,∠2=50° C .∠1=∠2=45° D .∠1=40°,∠2=40° 8.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1∠与2∠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同旁内角 D .对顶角 9.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10.(2017?十堰)如图,AB ∥DE ,FG ⊥BC 于F ,∠CDE=40°,则∠FGB=( ) A .40° B .50° C .60° D .70° 11.如图所示,下列条件能判断a ∥b 的有( )

人教版第五课第二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参赛课件教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黄冈中学参赛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2 、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联系时事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 关系的能力。 3 、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树立自 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难点:和平和发展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法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近期各国国家领导人的互相访问) 这些领导人频繁出访,绝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之举,而是和当今时代的主题密不可分。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革命与战争是当时的时代主题,而今天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大家从刚才的影片中思考,到底现在,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原因。学生看书(P145-147)找答案。 教师小结原因: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多媒体显示) 2、分析和平问题: (1)什么是和平问题?(多媒体显示) ——和平问题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多媒体显示) 教师分析:由此可见,和平是相对与战争而言的,和平即非战争状态。战争是残酷的,是人类的灾难。 ①播放《拯救大兵瑞恩》片段,感受战争的残酷性。 ②举例说明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灾难。(让学生感受和平的重要性) ③和平的重要性: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 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小结:正因为如此,和平一直成为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追求的结果——新的世界大战不可能打起来,和平已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平已成为是当今时代主题。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含义: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多媒体显示) (3)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提问学生) 三大理由太长,为记忆,帮助学生归纳关键字,做学法指导 小结:正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才使和平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才使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各国致力于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多媒体显示材料)但世界并未太平,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4)世界和平局面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 (5)学生活动展示: 课前几位学生根据老师的安排,收集了相关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给大家介绍最近发生在我国的一些和平问题。 教师点评:(略) 3、分析发展问题: (1)什么是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说明了什么?

第五章 同步练习

第五章同步练习 1.视觉传感器的接收部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发挥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条件 B. 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C. 将二维图像的电信号转换为时间序列的一维信号 D. 抽出有效信号 2.光导摄像管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光电转换功能 B. 扫描功能 C. D/A功能 D. 存贮功能 3.去噪声的主要方法有( )。 A.压缩 B. 卷积 C. 微分 D. 平滑化 4.由弹簧组成的压觉传感器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动作准确 B. 精度高 C. 体积大 D. 高密度配置 5.微动开关不具有的特点是( )。 A.范围宽 B. 简单 C.响应速度快 D.不受电磁干扰 6.视觉传感器的扫描部的主要作用是( )。 A.聚成光学图像信号 B. 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C.将二维图像信号转换为时间序列的一维信号 D. 抽出有效信号 7.视觉传感器能源以( )为基础。 A.光电转换 B.图像处理技术 C.将二维信号转换为一维信号 D.抽出有效信号 8.光导摄像管是一种兼有光电转换功能和( )的真空管。 A.接收功能 B.扫描功能 C. 记忆功能 D. 存贮功能 9.CCD摄像元件是一种( )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 A.MOS B. PD C. PN D. S 10.红外光的波长为( )μm。 A.2~20 B. 4000~80000 C. 1500~50000 D. 0~0.5 11.明亮度信息可能借助( )进行数字化。 A.D/A转换器 B. A/D转换器 C. 加法器 D. 积分器 12.平滑化方法主要是去除( )。 A.噪声 B. 卷积 C. 色彩 D. 边界 13.引起人的接触觉不在于皮肤表面层的变形,而是作用其上的()。 A.位移 B. 力 C. 微小压力 D. 滑动 14.微动开关(接触觉传感器)不具有的特点是( )。 A.范围宽 B.简单 C. 成本低 D. 受电磁干扰 15.视觉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有:进行位置检测、、进行物体形状、尺寸缺陷的检测。 16.视觉传感器以光电转换为基础,一般有四部分组成、、、。 17.人工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一般由图像输入、、图像存贮、图像输出四个

第5课 三大改造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5课 三大改造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 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第五章病毒同步练习题(三)

第五章病毒同步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 1、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B ) A.脂类 B.多糖 C.蛋白质D、磷脂双分子 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 )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B )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4、病毒的大小以(B )为单位量度。 A、 m B、nm C、mm D、cm 5、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C )。 A、痢疾杆菌; B、结核杆菌; C、痢疾杆菌噬菌体; D、大肠杆菌。 6、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 A.复制B.二分裂 C.分枝 D.减数分裂 7、以下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的有(A) A. 腺病毒 B.痘病毒 C. 小RNA病毒 D.嗜肝DNA病毒 8、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C) A. 有活力的病毒数量 B. 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C. 有活力的病毒数量与无活力的病毒数量总和 D. 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9、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B )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10、T4噬菌体属于(C) A螺旋对称 B立方体对称 C复合对称 D都不是 11、以增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是(D)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12、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C)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霉菌 13、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A) A核酸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14、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B)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突变

15、溶源性细菌对(C )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体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D其他噬菌体 二、填空。 1、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 2、病毒蛋白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 3、非增值性感染的类型: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4、病毒的寄主有:微生物植物动物 5、病毒颗粒的核体与核心一起构成的复合物为(核壳) 6、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 7.病毒由于无核糖体和-能量、代谢酶,故不能独立生活。 8、能使病毒变形失活的物理因素有X-射线、r-射线、紫外线、高温。 9、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细胞核复制,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细胞质完成。 10、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是阮病毒。 三、名词解释 1.、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 2、类病毒:是含有侵染性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的一类植物病毒。 3、前嗜菌体: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4、逆转录病毒:这一类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能以病毒自身的(+)RNA 为模扳,合成(-)DNA,再以(-)DNA为模板合成(+)DNA,(+)DNA可以作为模板转录mRNA后合成蛋白质。 四、填图 绘出T4噬菌体的形态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 五、简答 1、简述病毒的复制的5个阶 段 答:吸附、侵入、脱壳、病毒 大分子的合成、装配与释放 2、请简述病毒的特点 答:(1)不具有细胞结构,一 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

05保险代理人考试第五章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保险代理人考试第五章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代理人考试第五章单元练习题(单选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保险营销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其第一阶段是()。 A.以产品为导向的营销阶段 B.以销售为导向的营销阶段 C.以服务为导向的营销阶段 D.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阶段 2.在保险营销管理程序中,保险人依据保险购买者对保险商品需求的偏好以及购买的差异性对保险市场进行分类的行为称为( )。 A.市场细分 B.目标分类 C.确定需求 D.差异分析 3.下列所列的保险营销环境因素中,属于保险营销内部环境的是()。 A.人口环境 B.经济环境 C.法律环境 D.保险中介 4.保险产品整体概念的三个层次是()。 A.核心产品、无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B.物质产品、有形服务和附加服务 C.核心产品、有形服务和附加产品 D.物质产品、无形服务和附加产品 5.保险人只通过专属代理人向保险消费者提供保险的一种保险代理制度被称为()A.总代理人制度 B.专属人代理制度 C.特别代理制度 D.直接报告制度 6.保险营销活动由分析市场机会、()和制定营销策略三个阶段组成。 A.展业 B.承保 C.核保 D.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 7.保险营销的根本前提是()。 A.市场需求调查 B.保险险种的开发 C.保险推销人员的丰富专业知识 D.保险促销 8.下列不属于保险营销特点的是()。 A.不等于保险推销 B.注重推销

C.更适应于非价格竞争原则 D.更适应于价格竞争原则 9.保险营销部门自己是保险企业中的一个独立的单位、这是属于()营销阶段。 A.以产品为导向 B.以销售为导向 C.以消费者为导向 D.以市场为导向 10.保险营销部门只是一个简单的保险推销部门,这是属于()营销阶段。 A.以产品为导向 B.以销售为导向 C.以消费者为导向 D.以市场为导向 11.保险营销需运用保险企业所有的资源包括人员和财物,这是属于()营销阶段。 A.以产品为导向 B.以销售为导向 C.以消费者为导向 D.以市场为导向 12.保险营销活动的对象指的是()。 A.保险公司的利润 B.保险公司的员工 C.目标市场的竞争者 D.目标市场的准客户 13.在营销环境中存在的对保险公司有利的因素称为()。 A.市场机会 B.营销机会 C.目标机会 D.环境机会 14.保险产品整机概念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层次是() A.有形服务 B.核心产品 C.附加产品 D.售后服务 15.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越广,提供养老年金越高,则该国国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表现为()。 A.超高 B.越低 C.稳步增长 D.跳跃增长 16.新险种销售量分析是对新险种进行市场分析的常用指标之一,其目标是()。 A.确定目标市场 B.避免错误构思 C.预测营销风险 D.预测利润指标 17.适宜采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进行推销的险种的特点是()。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第5课三大改造 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课前预习题: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对此进行改造?什么时候改造进入高潮? 3、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完成了什么巨大的历史转变? 4、三大改造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等 教法学法:按照“三部六法”的教学模式,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历史。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生:(可能会摇头) 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板书:三大改造 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么? 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 生:不知道。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板书) (一)农业改造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案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1949年10月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A.通过《共同纲领》 B.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蒋介石反攻大陆 B.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c.切断台湾海峡的南北交通 D.策动台湾独立,制造两个中国 3.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在政策上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A.限制和打击富家 B.限制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 c.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D.保存富农经济,团结富农 4.1950—1953年的土地改革是为了 A.彻底摧毁土地私有制

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5.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这主要是由于 A.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B.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c.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D.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步 6.1949年至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D.互相组→初级社→高级社 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①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 ②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 ③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④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 B.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9.“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是 A.人民政府掌握经济命脉的斗争 B.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斗争 c.打击投机商人,稳定物价的斗争 D.人民内部斗争 0.解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资产的有 ①国民政府财产 ②官僚资本 ③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学科网] 1.城市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同步练习及答案

5.1.1 相交线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 2 1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60?30? 34 l 3 l 2 l 1 12 (1) (2)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 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 5.如图3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二、填空题: 1. 如图4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3 4D C B A 12O F E D C B A O E D C B A (4) (5) (6) 2.如图4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3.如图5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 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4.如图6所示,已知直线AB,CD 相交于O,OA 平分∠EOC,∠EOC=70°,则∠BOD =?______. 5.对顶角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7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若∠1-∠2=70,则∠BOD=_____,∠2=____.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优秀教案

《三大改造》 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通过结合数学计算题目的形式,推出前期土地改革中农民土地私有制,结合法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限定,引出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块: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三大改造意义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

法。 教材分析 《三大改造》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了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三大改造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学生回答:社会主义国家。

第五章同步练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表现为( A )。 A.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继承民族传统 2.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 B )。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美德 D.无私奉献 3.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的重要活动领域之一。大学生文明上网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是( D )。 A.网络具有海量信息,大学生应该涉足各个领域 B.网络生活非常丰富,沉迷其中获利匪浅 C.网络交往是一种虚拟的交往方式,因此在网络上不必遵守道德规范 D.网络内容庞杂,大学生应该提高鉴别能力 4.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表现为( C ) A.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继承民族传统 5.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表现为( B ): A.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 B.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C.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D.继承民族传统 6.基础性是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公德的基础性主要是指( A )。 A.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B.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C.社会公德往往不需要做更多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D.社会公德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基本准则。 二、多选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教案

第5课三大改造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 会主义改造道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 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 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第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教师总结: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 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图片展示:

00031《心理学》同步练习题(学生版含答案)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心理学》(自考)同步练习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思维平P105 2.分析和综合P106-107 3.比较P107 4.抽象和概括P107 5.具体形象思维P108 6.抽象逻辑思维P108 7.聚合思维P108 8.发散思维P109 9.创造性思维P108 10.概念P109 11.推理P112 12.心理定势P120-122 13.想像P121 二、单项选择题 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情,这表现了思维的哪种特性?( )P106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2.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表现了思维的( )P106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P106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4.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它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5.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思维现象是(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6.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P108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7.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被称为( )P108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8.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P108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思维 9.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P109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思维 10.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是条件推理又称( )P114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1.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是指 ( )P112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2.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推理是指( )P112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3.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这是( )P113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 14.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因而常常会阻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P119-120 A.问题表征方式 B.无关信息的干扰 C.功能固着性 D.心理定势 15.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会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 )P120-12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