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City Planning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该课程介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简史、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阶段划分、城市的性质和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居住区规

划设计、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等。

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等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英文名称:Urban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新的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建筑设计,使学生建立宏观和整体群的概念,在设计中更好的理解建筑群体、形态构成的规律和方法。选题包括:小游园、城市广场、城市文

化中心、城市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等城市空间设计为题。

参考书:《城市设计》东南大学王建国主编

《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主编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张斌主编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金广君主编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董卫主编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Urban Design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的原则、城市的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另外还介绍街道空间的设计、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广场空间的设计、建筑群体的组合等。

参考书:《城市设计》东南大学王建国主编

《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主编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张斌主编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金广君主编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大出版社田银生主编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英文名称:Big Commonality Building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与步骤,设计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剧场建筑设计)。

参考书:公共建筑设计系列江西科技出版社

观演建筑实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电影院建筑设计中建出版社

舞台表演建筑中建出版社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设计英文名称:High-rise Design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

选题:高层办公建筑、高层旅馆建筑等

参考书:《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计划出版社相关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英文名称:Layout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人居环境的问题,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及设计技法。选题:居住区规划。

参考书:《居住区规划建筑实例》华东建筑设计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住宅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二)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two)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特殊问题。包括工业化建筑构造,高层建筑中的特殊问题,大跨度建筑构造,中厅天窗构造、特殊装修构造等。

教材:《建筑构造》(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荣主编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一)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one)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中校型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各构件(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门窗)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构造设计方法。

教材:《建筑构造》(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必喻主编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理论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Theory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建筑设计原理基础上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等相关课程对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建筑理论概念,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观念和方法的基础。

参考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理论译著集(外版,20世纪80—90年代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著名建筑事物所作品集(外版,1-3版,30集)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历史理论译著集(外版,12集)

《建筑学报》(月刊)《建筑师》(不定期)各种相关的杂志及书籍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装修构造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Fitment Construct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建筑装饰装修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方法。

参考书:《建筑装修装饰构造》中国建材出版社朱赛鸿张宇森主编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 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景观设计要素及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介绍园林的相关知识,包括园林意境特征及创作手法;园林工程、相地、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布局、园林空间、园林塑景等的设计技法;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园林筑山、

置石、理水、植物配置、园路设计的技法。

参考书: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刘滨谊主编

2、风景建筑设计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尚廓主编

3、建筑小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刘文军主编

4、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天津科学技术薛聪贤主编

5、《园林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7、相关期刊、杂志等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摄影英文名称: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摄影的器材、胶片的选用;摄影的基础技术、用光、构图、色彩及摄影技术技巧;室内外建筑的拍摄技术,各种图纸图表的翻拍技巧;国内外优秀建筑、艺术

摄影作品的观赏;建筑摄影的实际现场拍摄。

参考书:相关的摄影杂志、期刊等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ium of Residence Building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住宅套型设计;低层.多层.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工业化住宅设计和住宅造型设计;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住宅标准及经

济问题;农村住宅设计等内容。

教材:〈住宅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

参考书:《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住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住宅设计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报》(月刊)《建筑师》(不定期)各种相关的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住宅社会学英文名称:Housing Sociology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理论动态、与社会经济的关联、住宅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居住实态调研,掌握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方

法。

参考书:住宅社会学人民出版社城市社会学人民出版社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工业建筑的基本含义,掌握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方式、并掌握不同工业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法。

教材:《多层厂房建筑设计》,山西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多层工业建筑设计》,南工建筑系《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厂房建筑设计研究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多层厂房实例选编》,福建省基建局

《国外工业建筑选编》,天津市建筑设计情报网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Common Biuldings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含义、把握设计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掌握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法。

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建筑师设计手册》(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选录》,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Architcture

总学时:192 理论学时:40 学分:1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巧(含铅笔、钢笔、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等),为建筑设计的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教材:田学哲学《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陈景容《构图与绘画分析》,武陵出版社;陈占森《西式美术字设计》,得利书局;

姜凡《实用美术设计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A 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16

上机学时学分:7.5

课程内容:以小型建筑(幼儿园、小别墅)为内容,了解其建筑的类型、规模,提高设计能力,掌握小型建筑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参考书:《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小型建筑设计图选》,陕西科技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B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B)

总学时:128 理论学时:16 学分:8

课程内容:以图书馆、旅馆建筑为题目,培养学生从场地分析开始构思建筑空间、体量,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创造优美的建筑形象。

参考书:《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图集》,书目文献出版社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C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C)

课程内容:通过以“人居环境”为主题的住宅设计,更新住宅设计观念,开拓住宅设计构思,提高住宅及人居环境设计的功能质量。促进住宅套型,结构体系,内部功能,空间的利用及灵活

性。

参考书:《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集合住宅》,中央图书出版社《国外新住宅100例》,天津科技出版社《城乡住宅优秀设计图集锦》,天津科技出版社

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D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D)

总学时:136 理论学时:20 学分:8.5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组织的能力。逐步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里到外和从外向内以至内外结合的建筑设计系统。

参考书:《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案图集》(上、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科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纪念性建筑》,上海科技出版社

《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英文名字: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World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世界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把握世界建筑的发

展演变脉络。

选用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世界建筑艺术史》[英]帕瑞克纽金斯顾孟潮张百平译(安徽科技出版社)《艺术史》[法]热尔曼巴赞(上海人民出版社)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同济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建工版)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 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内容:通过景观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并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参考书:1、《园林建筑设计》 2、《园冶》 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History of China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一统及发展演变脉络,了解中国建筑艺术及整体文化。

选用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三版),潘谷溪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华夏意匠》李允禾(广角出版社或建工版)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建工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建工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各种相关期刊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英文名称:Speciality English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熟练专业外语的翻译技巧,能阅读、翻译专业文章。

教材:《专业外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各种相关的外文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学生

建筑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City Planning

总学时:48 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该课程介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简史、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和阶段划分、城市的性质和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设计等。

教材: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报》、《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规划师》等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英文名称:Urban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从新的更综合的角度审视建筑设计,使学生建立宏观和整体群的概念,在设计中更好的理解建筑群体、形态构成的规律和方法。选题包括:小游园、城市广场、城市文

化中心、城市商业中心、步行商业街等城市空间设计为题。

《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主编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张斌主编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金广君主编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董卫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ium of Urban Design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解城市设计的要素、城市设计的原则、城市的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另外还介绍街道空间的设计、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广场空间的设计、建筑群体的组合等。

参考书:《城市设计》东南大学王建国主编

《城市广场设计》东南大学王珂主编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天津大学张斌主编

《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金广君主编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董卫主编

《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大出版社田银生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大型公共建筑设计英文名称:Big Commonality Building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与步骤,设计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剧场建筑设计)。

参考书:公共建筑设计系列江西科技出版社

观演建筑实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电影院建筑设计中建出版社

舞台表演建筑中建出版社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高层建筑设计英文名称:High-rise Design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选题:高层办公建筑、高层旅馆建筑等

参考书:《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计划出版社相关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英文名称:Layout Design

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规划。

参考书:《居住区规划建筑实例》华东建筑设计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住宅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二)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two)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特殊问题。包括工业化建筑构造,高层建筑中的特殊问题,大跨度建筑构造,中厅天窗构造、特殊装修构造等。

教材:《建筑构造》(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建荣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一)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onstruct (one)

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中校型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各构件(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门窗)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构造设计方法。

教材:《建筑构造》(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必喻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理论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Theory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建筑设计原理基础上结合建筑课程设计等相关课程对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建筑理论概念,为训练和培养学生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观念和方法的基础。

参考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理论译著集(外版,20世纪80—90年代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著名建筑事物所作品集(外版,1-3版,30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历史理论译著集(外版,12集)

《建筑学报》(月刊)《建筑师》(不定期)各种相关的杂志及书籍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装修构造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Fitment Construct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建筑装饰装修的基本设计原理和一般方法。

参考书:《建筑装修装饰构造》中国建材出版社朱赛鸿张宇森主编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 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景观设计的发展史,景观设计要素及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介绍园林的相关知识,包括园林意境特征及创作手法;园林工程、相地、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布局、园林空间、园林塑景等的设计技法;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园林筑山、

置石、理水、植物配置、园路设计的技法。

参考书: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刘滨谊主编

2、风景建筑设计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尚廓主编

3、建筑小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刘文军主编

4、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天津科学技术薛聪贤主编

5、《园林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7、相关期刊、杂志等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摄影英文名称:

总学时:32 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建筑摄影的器材、胶片的选用;摄影的基础技术、用光、构图、色彩及摄影技术技巧;室内外建筑的拍摄技术,各种图纸图表的翻拍技巧;国内外优秀建筑、艺术

摄影作品的观赏;建筑摄影的实际现场拍摄。

参考书:相关的摄影杂志、期刊等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ium of Residence Building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住宅套型设计;低层.多层.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不同地区和特殊条件下的住宅设计;工业化住宅设计和住宅造型设计;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住宅标准及经

济问题;农村住宅设计等内容。

教材:《住宅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

参考书:《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住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住宅设计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学报》(月刊)《建筑师》(不定期)各种相关的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住宅社会学英文名称:Housing Sociology

总学时:16学时理论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城市住宅的发展历程、理论动态、与社会经济的关联、住宅设计研究的意义,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居住实态调研,掌握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方

参考书:住宅社会学人民出版社城市社会学人民出版社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工业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工业建筑的基本含义,掌握工业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方式、并掌握不同工业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法。

教材:《多层厂房建筑设计》,山西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多层工业建筑设计》,南工建筑系

《工业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厂房建筑设计研究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多层厂房实例选编》,福建省基建局

《国外工业建筑选编》,天津市建筑设计情报网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Common Biuldings

总学时:30 理论学时:30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含义、把握设计的本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掌握不同建筑类型的设计方法。

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建筑师设计手册》(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选录》,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初步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Architcture

总学时:192 理论学时:40 学分:12

课程内容: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巧(含铅笔、钢笔、水墨渲染、水彩渲染等),为建筑设计的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教材:田学哲学《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陈景容《构图与绘画分析》,武陵出版社;

陈占森《西式美术字设计》,得利书局;

姜凡《实用美术设计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A 英文名称:Design Principle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课程内容:以小型建筑(幼儿园、小别墅)为内容,了解其建筑的类型、规模,提高设计能力,掌握小型建筑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参考书:《居住区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小型建筑设计图选》,陕西科技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B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B)

总学时:128 理论学时:16 学分:8

课程内容:以图书馆、旅馆建筑为题目,培养学生从场地分析开始构思建筑空间、体量,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创造优美的建筑形象。

参考书:《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上、中、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实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图集》,书目文献出版社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C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C)

总学时:56 理论学时:8 学分:3.5

课程内容:通过以“人居环境”为主题的住宅设计,更新住宅设计观念,开拓住宅设计构思,提高住宅及人居环境设计的功能质量。促进住宅套型,结构体系,内部功能,空间的利用及灵活性。

参考书:《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集合住宅》,中央图书出版社《国外新住宅100例》,天津科技出版社

《城乡住宅优秀设计图集锦》,天津科技出版社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用建筑设计D 英文名称:Civil Buildings Design(D)

总学时:136 理论学时:20 学分:8.5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群体空间形态组织的能力。逐步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里到外和从外向内以至内外结合的建筑设计系统。

参考书:《文化馆建筑设计方案图集》(上、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科教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纪念性建筑》,上海科技出版社

《建筑师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各种相关的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英文名字: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World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

展演变脉络。

选用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世界建筑艺术史》[英]帕瑞克纽金斯顾孟潮张百平译(安徽科技出版社)《艺术史》[法]热尔曼巴赞(上海人民出版社)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同济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建工版)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原理英文名字: Principium of Landscape Design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课程内容:通过景观设计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并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参考书:1、《园林建筑设计》 2、《园冶》 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英文名字: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China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一统及发展演变脉络,了解中国建筑艺术及整体文化。

选用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三版),潘谷溪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华夏意匠》李允禾(广角出版社或建工版)《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建工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建工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各种相关期刊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英文名称:Speciality English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了解专业外语的特点,熟练专业外语的翻译技巧,能阅读、翻译专业文章。

教材:《专业外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各种相关的外文期刊杂志

选课对象: 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毕业设计及论文英文名字:Graduation Project And Thesis

总学时:15周理论学时:学分:15学分

课程内容:它是学生四年中最重要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实际工程或具有特点的假想工程设计。以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英文名字:Public Art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12学时学分: 2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在公共环境里的艺术设计作品。包括雕塑壁画设计小品等作业为制作雕塑或壁画小稿。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公共艺术雕塑或壁画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环艺简史英文名字:Brief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4

课程内容:教授中国环艺发展的简史,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规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而更好的学习环境设计这个专业。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美术史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计算机效果图英文名字:CAD

总学时80学时理论学时:80学时学分:5学分

课程内容: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基本命令。

1、AutoCAD. 基本菜单命令

2、CAD 制图要求。

3、制图作业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家具设计英文名字:Furniture Design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教授家具设计史和各个时期中外家具的各种流派,同时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家具设计的要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家具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测绘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Survey

总学时:3周学分:3

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参观有特点的古建筑进行实地测量学习。并将测量结果通过图纸用三周绘制出来。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介绍古建筑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课程名称:建筑技术英文名字:Fundamentals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建筑装修装饰的技术原理和一般方法。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材料英文名字:Decoration Material

总学时:34学时理论学时:34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民居考察实习英文名字:Residential Study

总学时:3周学分:3

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具有地域特点的古民居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主要研究此民居的地域特点亦即建筑和人文居住文化。在课程结束时,学生提交考察研究报告。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介绍考察地民居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模型制作英文名字:Scale Model Building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教授学生运用真实的材料来真实构建自己所设计的建筑,通过其制作加深了学生空间思考能力,同时也通过模型体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材料运用能力。

1. 工具运用的基本知识。

2. 材料运用的基本知识。

3. 制作建筑模型。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英文名字: BW Graphic form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视觉因素之中的最基本元素(点,线,面,体,)通过黑白设计,来表现图形平面的变化。为下一步的专业设计中视觉设计打下基础教具:多媒体,投影仪,参考书:

各种相关平面构成的书籍。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英文名字:Humanity Engineering

总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教授人体尺度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亦即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应用,同时熟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人体工程学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英文名字:Color Graphic From

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运用视觉因素之中的最基本元素(点,线,面,体,)通过色彩设计,来表现图形平面的变化。为下一步的专业设计中视觉设计打下基础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色彩构成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色彩实习英文名字:Outdoor Printing

总学时:3周学分:3

课程内容:教授学生最基本的色彩知识,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了解色彩在自然中的变化。同时也了解自然光的变化从而能对型体更好的进行塑造。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色彩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设计初步英文名字:Fundamentals of Design

总学时:60学时理论学时:60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设计知识。1.设计认识(感觉,思想)2.设计基础知识。3.绘图训练。

(字体,线条,图形,透视)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参考书:各种相关设计书籍。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设计院实习英文名字 Company Practice

总学时:4周学分:4

课程内容:此课程设计安排在三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到公司或设计院实际工作,检验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一年之后实际工作情况。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英文名字:Interior Design Studio

总学时:6周理论学时:0学时学分:6

课程内容:它是环境设计专业即三次室内设计课程设计后,设置的又一设计集中周,是前面课程设计的深化和发展。《室内设计资料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室内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课程名称:素描(I)英文名字: Sketch

总学时:132学时理论学时:132学时学分:8

课程内容:训练学生最基本绘画和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技能,为下阶段的专业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具:石膏像景物

参考书:各种相关素描书籍。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速写人体英文名字:Literary Sketch ( Body )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8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训练学生正确观察人体的各种形态变化以及准确把握人体的各种尺度与比例。为今后设计中对涉及各种人体尺寸和比例打下一种感性认识并能准确掌握。教具:模特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人体速写的书籍。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中外美术简史

英文名字:History of World’s Fine Art (Emphasis at Chinese)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学分

课程内容:教授中国和外国美术史和各个时期中外美术的各种流派,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史增强美术底蕴和人文修养为设计课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美术史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公共环境设计(I II III)英文名字:Environmental Design (I II III)

总学时:184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学分:10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公共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进行相应设计实践。其主要分为三个课程设计,而课程内容是根据学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设置。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公共环境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Design Studio I

总学时:192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学分:8

课程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学生通过别墅设计真正掌握所学的设计知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建筑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I II III)英文名字:Interior Design ( I II III)

而课程内容是根据学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设置。《室内设计资料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室内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英文名字:Architecture Structure

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以及节点详图的绘制。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建筑的结构特点及装修构造,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建筑构造》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建筑设计的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 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环境绿化与配置英文名称:Plant Layout Mangerment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从环境植物配置的角度,传授学生一些植物学知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环境与设备工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facility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针对从事环境设备和公共设施系统设计、施工、组织、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环境设计基础理论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景观设计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的综合理论。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课程性质与目的是建立学生对于艺术设计基础原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培养学生对设计理论的认识与思考能力。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环境规划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Planning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环境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包括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关系的设计学科,以及园林的一些相关知识,设计技法等。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室内物理环境设计英文名称: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室内照明、声学、电学等,使学生对室内设计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设计表现技法英文名称:Presentation drawing

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54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讲授各种设计图表现技法及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学生熟练使用各种绘图工具独立完成设计图的表现,快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原理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interior design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讲授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发展,并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History of China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及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中国建筑的发展演变脉络,了解中国建筑艺术及整体艺术风格。

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等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外国建筑史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History of World

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学时学分:3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欧洲为主的世界各国家、地区的古代及近现代建筑的基本形式、结构特征及建造技术,把握不同时期世界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把握世界建

筑的发展演变脉络。

参考书目:《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等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设计专业英语的特点,熟练专业外语的翻译技巧,能阅读、翻译专业文章。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名称:生态与环境学英文名称:Specialty English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学分:2

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与环境学的相关知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带进景观设计之中。

参考书目:各种相关书籍和各种相关期刊。

选课对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英文名称:HISTORY OF INDUSTRY DESIGN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历程,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及流派。工业设计的概念、性质及其文化特征。

教材:《工业设计史》何人可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工业设计幻灯片

选课对象: 工业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模型设计与制作英文名称:DESIGN & MADE OF MODEL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学分:4

课程内容:模型的形式与种类、常用材料与工具,模型的制作步骤,石膏模型翻制方法。

教材:自编教材

选课对象: 工业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阅读英文名称:SPECIAL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

课程内容:工业设计方法及理念等方面的外语短文,现代流行设计艺术的外文资料。

教材:《工业设计专业外语》

选课对象:工业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

课程名称:素描英文名称:SKETCH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学分:4

课程内容:素描速写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素描景物、石膏像等多种组合。

教材:《素描》

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报告

北京规划展览馆 参观报告 根据建筑学学习计划和要求,2011年10 月26号上午,老师组织了参观学习北京规划展览馆的活动,感受发展中的北京,同时初次感受下建筑与城市规划。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展示内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历史、奥运场馆规划,以及未来北京在绿化美化、改善交通状况、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现代化等方面的规划蓝图。 一进一楼大厅,一件“北京湾”铜雕呈现在眼前,作品以1:60000的比例真实再现了北京小 平原三面环山,形如海湾的地理环境特征。上面清晰 地展现了浓缩的北京。 第二层为北京市区县规划、临时展区等,在二三层间悬 挂在墙上的是《北京旧城》青铜浮雕,立体反映1949 年的北京城市的整体格局和特征。共表现房屋11.8万 间,树木6万棵, 大量胡同和河湖 水面,活脱脱的展 现了旧北京的风 貌。 第三层为北 京古城变迁区,模 型展区。有一个巨 大的北京城市规 划模型,据介绍,这是200多人工作六个月,暗战1比750的比例尺,将北京每一栋房屋都搬上来的模型,展现了未来北京的现代化风采,也表现了历史名城的古老风韵。 第四层为北京城市总规划展区,低碳生态城市展区、和多媒体影厅等。 有一个低碳房屋的展品,该厅内墙采用的原生态稚内层硅藻页岩壁材,具有深呼吸、高吸放湿、隔热保温等特殊功能。炎炎夏日,如果将空调温度设定为28摄氏度,由于该墙面的放湿作用,室内可以达到26摄氏度的制冷效果。这样一来,可以适当降低能源消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墙上的一扇新型双开窗也是亮点之一。笔者体验了一下,通过旋转开关把手,可选择平开和下悬两种方式。所谓平开就是整扇窗户向内打开,下悬则是指窗扇下端固定、上端向内侧倾斜留出约10厘米的缝隙。平时,当室内需要快速通风的时候,只要选择平开,呼呼的风就能够穿堂而过。而夏天室内一直开着空调时,人们会为开窗太热、不开窗又太闷而烦恼,无奈之下往往大开着冷气也大开着窗,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现在,只需要转动把手开一点点窗,新鲜空气就能从缝隙中缓缓流入,而室内的冷气下沉也不会从上面跑掉,这样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也在无形中节约了能源。除此之外,低碳保温墙面、地热供暖系统、节能马桶等都一一展现了现代北京提倡的低碳居住方式。在“低碳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4)贯彻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内涵,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和城市魅力。 (5)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城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节城市空间布局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 两带: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 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在“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构。 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是上版总体规划市区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有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新城11个,分别为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 镇是建制镇的简称,是推动北京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重点镇和一般镇。 第二节次区域的划分与发展策略 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为统筹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状发展特征、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划定次区域,通过对次区域的限制条件、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分类指导,实施分区域的城市发展策略。 次区域的划分

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划分四个次区域,并进一步划定管制区。 (1)中心城次区域:即中心城的规划范围(不含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2)东部次区域:包括通州、顺义、亦庄以及怀柔、密云、平谷等的平原地区。 (3)西部次区域:包括大兴(除亦庄地区以外地区)、房山山前平原、丰台河西地区、门头沟山前平原、海淀山后地区和昌平(不包括回龙观、北苑北地区)的山前平原、延庆平原以及石景山五环路以西地区。 (4)山区次区域:包括怀柔北部山区、密云北部山区、昌平北部山区、门头沟西部山区、房山西部山区、延庆山区。 次区域发展导则 中心城次区域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主,重点进行城市环境整治、交通疏理、基础设施改善,合理控制建设强度,逐步疏解人口与产业,完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大力发展以高端服务、金融保险和文化旅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升城市职能中心品质。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旧城,进一步划定旧城管制区。 东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点发展的地区,也是北京面向区域,联系天津、河北等省市的重要地区。通州、顺义和亦庄地区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积极引导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该地区集聚,并在公共服务、居住配套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北京第二产业集中发展的区域。实施以综合交通运输走廊(公共交通走廊)为引导,整体联动、高密度集约发展模式。密云、怀柔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服务的重要外事活动基地,开发旅游休闲、会议培训和生态农业,可适当发展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应与生态环境充分协调,防止高密度连片发展。 西部次区域是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向该地区集聚。以优化、整合、完善现有的发展空间为主,改善生态环境,引导高品质、组团式集约发展,防止高密度连片开发。 山区次区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简史 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目前,美国城市已形成了建立官方行政地图和总体规划这样两套系统的工作。其中,经过改造的德式城市区划得到最广泛认同,而用于传播的总体规划的趋势仍在不断增长。 毛其智:今天,我们把美国的一些城市规划情况拿出来,回顾一下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到的城市发展中的问题,算是以他山之石来考虑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现在学建筑和规划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了解的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情况,除了中国之外,第二个最熟悉的国家恐怕就是美国了。很多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美国的方方面面都有讨论。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历史的角度来看的时候,可能看到大家过去不太熟悉的情况,等于是有一些知识的补充。 美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很多的五光十色的各种情况的建设,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国家不能光看其表面的情况。这是一张美国的地图(见图),夏威夷不包括在内,美国的国土面积在地理一般讲的是比中国略小一点,936万平米公里的范围。但是从2004年开始,很多材料都显示美国的国土面积超过了中国,中国号称960万平方公里,美国现在是962万平米公里。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因为美国在世界上拥有很多托管的领土,其托管的领土加起来在目前的面积超过了中国,上升为世界的第二,第一是俄国。美国的人口这些年来也快速的增长,在二三十年前的时候,美国有2亿人。但是到今年年初美国已经拥有2亿9500万人。 我们都知道美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美国问题也有很多人在解释。今天我选了一篇文章:问题和答案:美国为什么如此繁荣?为什么人家如此学习它?向往它?批评它?或者是反对它?这也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美国规划情况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其他的情况。这些都应该从美国发展的一系列的特点来看问题和答案,文章里讲美国是万花筒,美国是大熔炉。总起来最简单地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美国人的生命是在竞争中燃烧出火花的,激烈的社会竞争实际上是其巨大的社会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然后美国的人格原则是个人意志自由至高无上。美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消除独特性的能力,其实际上是一个大熔炉,不管是什么民族融入美国的社会中,本民族的独特性就会消除。另外美国是一个金钱社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你赚钱的能力。同时美国的生活是一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十二五规划首提重点区域 与此同时,在此次规划编制当中,“重点区域规划”的概念被首次提及,其中包含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这个市级综合专项规划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共4项专项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西部、北部山区,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林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 ■平原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高附加值的农业。形成若干与大环境绿化融为一体的农业区,改善城市总体生态环境。 ■中关村为核心完善一区多园式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结构。 ■亦庄为核心形成沿京津塘高速公路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王府井、西单和前门(含大栅栏、琉璃厂)建成商贸文化旅游区。 ■公主坟、木樨园、望京、北苑、石景山等建成集商业、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商业区。 ■以空港、马驹桥、良乡等物流基地为主构建物流体系。 ■北京将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国际会展城市。在顺义、通州、朝阳十八里店、石景山各建一座综合性会展中心;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在怀柔、密云等新城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建设若干会议培训中心。 ■建设和培育6个文化中心(全国的文艺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及交易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交易中心)。 ■积极支持民办教育产业,建设成为全国培训产业基地。 ■在城市东部、西部和南中轴具备良好交通条件的地区,预留大型休闲娱乐用地。大力发展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业。 城八区功能定位 (1)东城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2)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崇文区是北京体育产业聚集区,都市商业区和传统文化旅游、娱乐地区。 宣武区是国家新闻媒体聚集地之一,宣南文化发祥地和传统商业区。 朝阳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 丰台区是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处聚集地,北京南部物流基地和知名的重要旅游地区。 石景山区与门头沟新城共同构成城市西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文化娱乐中心和重要旅游地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带形城市(索里亚·伊·马塔)——工业城市(加尼埃) 巴黎改建:奥斯曼在1851年开始的18年中的大师之作。奥斯曼巴黎改造计划的核心,是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当时数量庞大的马车已经彻底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奥斯曼在密集的旧市区中,征收土地,拆除建筑物,切蛋糕似地开辟出一条条宽敞的大道,这些大道直线贯穿各个街区中心,成为巴黎交通的主要交通干道。奥斯曼在这些大道的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而成为林荫大道,人行道上的行道树使城市充满绿意,巴黎的林荫大道开世界风气之先,如今林荫大道已成为全世界都市计划的共同语言。奥斯曼的都市计划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这些经过仔细规范,同时期新建的楼房统一了巴黎的街景,造就了一个典雅又气派的城市景观。城市地底下的工程才是城市建设有最有远见的最佳指标。巴黎的地下工程除了闻名世界的地铁网络以外,还有令后来无数市民引以为傲的下水道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市,每条街道地下都有宽敞的下水道,也设有街名,一部分的下水道被规划成为下水道博物馆,在隧道似的空间里,展示出下水道的系统设计与各种设备,这里已经成为巴黎的观光景点之一。奥斯曼在他的城市规划中,开辟了好几个大型公园,利用大型空地开辟出来的公园。以及保留资源地景开辟出来的大型公园,成为巴黎的“城市之肺”。奥斯曼在他的回忆录中特别强调,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这个城市公园中的花草树木处处展现出高水准的地景专业与优秀传统。在密集的人造环境中,保留出一片绿地,也成为全世界城市规划者的共同目标。 新协和村: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形成,开始暴露其种种矛盾时,有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针对当时已经产生的社会弊病,提出了社会改良的设想。罗伯特·欧文主张建立的“新协和村”,居住人口500~1500人,有公用厨房及幼儿园。住房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作坊,村外有耕地及牧场。为了做到自给自足,必需品由本村生产,集中于公公仓库,统一分配。他宣传的这些设想,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拒绝。1852年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带了900名志同道合者去实现“新协和村”。随后还有不少欧文的追随者建立了多个新协和村形式的公社。 花园城市:“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也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1771-1858)提出的。在经历了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的毁坏后,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1830-1928)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之中。 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发表了题为区《明天的花园城市》的专著,阐述了"田园城市”的理论,随后也影响了全世界的城市建设,他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具有生态理念的社会城市·在实践中常被简单理解为花园城市·就是注重城市园林绿化。我国最早的松江新城主干道设置上百米的绿化带·使建筑掩映在绿化中,成为各地政府学习的榜样。由此各地城市不惜巨资,注重建设公园和道路绿化。使得绿化园林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政绩工程。花园城市理念和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新城建设绿化标准和园林美学,但有些人为的形象工程绿地不成体系,徒具形象,却不具备生态优化的价值。 以花园城市为样本建设的最新案例是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十五年来,经过生活检验,暴露出了若干问题:用地强度较低,使得城市空间过于疏远,交通距离略长。由于沿主干道都是绿化带,因为绿化使得街道单调,缺乏人性化。商业集中在邻里中心,导致汽车依赖,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

中国内地的城市规划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7)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原苏联模式”规划方式的引入拉开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序幕。这一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例如为配合156 项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及时地对西安、兰州、包头、太原、成都、武汉、长春、洛阳等8大城市,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工业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此同时,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的安排,一批建设条件好的如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原有城市也开展了当时被称之为初步规划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原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调控管理,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这种规划是西方国家物质规划的一种异化,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但在当时中国内地大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下,富有许多实际的意义,规划较好的配合了工业建设,也为中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这一阶段,被认为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史上的“第一个春天”。 第二阶段(1958-1965) 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动荡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起伏波动较大,因此也必然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为了适应“大跃进”的需要,规划界提出普遍开展简化内容的“快速规划”。到后来“三线建设”时期,城市规划被迫处于停滞状态。只有为了满足少数大型工业工艺需要,在一些山沟里出现了新型山区城市规划。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先生产,后生活”,以“干打垒”式的节约为主题,实行“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采取低标准、大分散、乡村型城市的规划手法,未能脱离旧模式的框架。结果是造成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欠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阶段(1966-1977) 这一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发展的停滞阶段。这一阶段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农村。这期间城市规划设计被排斥在经济社会之外。 第四阶段(1978-1999) 1978 年3 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工作重新走上正轨。这一时期是中国城市规划迅速发展阶段,可以称为开放式的规划时期,是中国内地城市规划的第二个春天。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前十年和后十年两个阶段。前十年即80 年代的主要标志是:(1)全国324 个设市城市的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85 年提前完成。(2)《城市规划法》于1989 年12 月26 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前一项说明规划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全面恢复,后一项说明走过40 年历程的城市规划经验有了法定总结。这两项既是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突破,也是对规划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为90 年代城市开放探索新的转折点作好了准备。 后十年即90 年代的主要标志是,开创一个全面宽畅的开放式城市规划体系,包容一切符合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创作观念与方式,造就一种自我调整的新的转折环境。 到90 年代末,全国第三轮设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结束,新一轮规划具有探索性的时代价值,为开放式规划寻找了一些新的方向,突出地把整体性、复杂性、多层次性、连续性、经济性等多种观念兼顾融合。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城市规划简介

一. 教育品质(Education Quality) 教育品质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任务之一。除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详见本报告的相应部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确保了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 (1)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在完善专业课程的同时,增设和强化了与专业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地理和环境等领域的课程,包括城市概论、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政策分析、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其中,城市概论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启蒙课程,由10多位教授参与讲课,成为深受学生好评的课程。 (2)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实践型人才,在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三门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城市居住区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习、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社会实践,对于培养本科生的实践经验起到了十分积极和必要的作用。《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实践》获得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并重 为了培养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完善基本技能课程的同时,增设了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城市规划思想史讲授城市规划新思想的演进历史;城市规划原理(三)由多位教授参与讲课,介绍、分析和评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该课程采取开放形式,每年参与讲课的教授和讲课专题都有变化,经常会有海外学者参与讲课。作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的标志之一,我系本科生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会科学类)”中获得特等奖。 二. 教育成果的获奖情况(Education Achievements Awards) 课程和教材建设是确保教育品质的基础条件,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对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具有领引和示范作用,因而获得了各种奖励。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主持的《城市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获得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城市规划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实践》分别获得2001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 社会责任(Social Commitment) 近年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把握国际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思想,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和研究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的核心使命,但作为一所具有重要影响的规划院校,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承担了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可以自信地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和设计专业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程度,在其它国家是极其少见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