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英汉对比

英汉对比

英汉对比
英汉对比

英汉对比考试:

英语的名词优势:

1.Drinking water must be pure. Chemicals are added to maintain its purity

2.The scientist persisted in making the experiments. His persistence

resulted in the discovery of a new material.

3 His contributions to charity were generous. His generosity was appreciated by those

he helped

4. Can you describe the car? The police need a full _______ in order to find it.

5. I have arranged for your appointment, and this________ cannot be changed

6. V ery few people attended the lecture. The speaker was disappointed at the poor

_________.

7.It was a very peculiar story. Its _________ made it even more fascinating.

8.He expected to win the election, but the vote he got exceeded (超过)his

__________.

9.There’s no point in arguing about this situation, because this ________ can never

be resolved.

10.She usually depends on her husband’s judgment. He enjoys her ________ on him.

11.His furniture design was original. Because of its ______ , it won an award.

12.That comedian(喜剧演员)loves to exaggerate. His humor is based on

___________ of his misfortunes

13.The tailor will measure you for the suit. We will keep a record of your

____________ for future use.

14.We extend your time for two weeks, but no further ________ will be allowed.

15.The Senator (参议员) stated that he would not seek re-election. The newspapers

printed his _________ on the first page.

介词词组的使用:

1. Did anyone inform you that the plans had been changed?

------- Did anyone inform you of the change of the plans?

2. Because he made a mistake, several people died.

------- Because of his mistake, . . .

3. If it weren’t for his sister’s money, Harry would never be a doctor.

------ Without his sister’s money, …

4. Are you sure that Liming has disappeared? (about)

5. The young man convinced everyone that he was innocent. (of)

6. I must remind you that you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ward your friends. (of)

7. Every precaution was taken that the plan might fail. (against)

8. Many of the war prisoners died on the march because they were starving or because they had been severely wounded. (from)

9. There are criminals who will commit murder only because they want money. (for)

10. I assure you that I am willing to stand down(让位). (of)

11. Though he had a large fortune, he died a most unhappy man.

(for all)

12. No one told me that there were these problems. (of)

改写句子:

(一) 1.Panting for breath after running up the stairs, Mr. Wood stood at his neighbor’s door and knocked again and again until someone opened the door.

Mr. Wood ran up the stairs.

He was panting for breath.

He stood at his neighbor’s door.

He knocked again and again.

Then someone opened the door.

2 Jim stood in front of the mirror.

He looked at his image.

He wondered at the big change.

It had come over him in recent years.

Standing in front of t he mirror, Jim looked at his image, wondering at the big change that had come over him in recent years.

3 Far above the waters of a beautiful lake stand five pavilions.

The pavilions are in Chinese style.

They stand over the tops of the tall pine trees.

The pine trees grow on the steep slopes of a hill.

Far above the waters of a beautiful lake and over the tops of the tall pine trees growing on the steep slopes of a hill stand five Chinese-style pavilions.

4 The story is written in plain language.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It has an interesting plot.

The plot centers round an old aristocratic family.

The family lived in 17th-century France.

The story, written in plain languag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ith an interesting plot centering round an aristocratic family living in 17th-century France.

(二)3. 史密斯先生是托尼的前雇主,他答应托尼干半天的活,一周可以得到二十英镑。托尼想,得把这消息在家人当中宣告。

Mr. Smith was Tony’s former employer.

He promised Tony a half-day job.

The job would give Tony 20 pounds a week.

It was necessary to break this news to his family, Tony thought.

c.p. Tony thought it necessary to break the news to his family, that Mr. Smith, his former

employer, had promised him a half-day job at 20 pounds a week.

1. 汤姆最近继承了一笔财产,镇上的人都很嫉妒。他用这笔财产购置了一幢大房子,还买了镇上最大杂货店的部分股分。

Tom came into a fortune recently.

The town folk envied him.

With the fortune he bought a big house.

With the fortune he also obtained a partnership in the biggest grocery in town.

c.p. The town folk envied Tom, who had come into a fortune recently with which he bought

a big house and obtained a partnership in the biggest grocery in town.

2 这老人在街道深处停了下来,靠在一根电灯杆,聆听着从街对过一家餐馆里传过来的

欢快的歌曲。

The old man stopped farther down the street.

He leaned against a lamp-post.

He listened to a song.

The song was cheerful.

It came out from a restaurant.

The restaurant wa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c.p. Farther down the street, the old man stopped and leaned against a lamp-post, listening

to a cheerful song coming out of a restaurant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treet.

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在英汉语上的表现例:

1)His new book hits off the American temperament with amazing insight.

他在新作中对美国人性格的描写可谓洞察秋毫。

(不说“他的新作. . . . . . ”)

2) 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zest to his life.

他想起这些,便会增加对生活的乐趣。

(不说“对这些事情的回忆会. . . . . .”)

3) Astonishment, apprehension, 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

她感到心情抑郁,甚至惊恐不安。

(不说“惊恐……压住了她”)

4) The Second World War brought him rapid battle promotion.

他在二战中屡建奇功,晋升很快。

(不大说“二战使他在战场上迅速得到提升”)

5)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

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

1. It was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m.

当时他们的处境很困难。

2.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some exercises everyday.

我们每天必须做一些运动。

3. It appears that you are right.

()看来你是对的。

被动句

1. Everything possible was done to conceal our movement from the enemy and to mislead them.

我们已采取了一些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便对敌人隐瞒我们的活动情况,并迷惑他们。

2. Table tennis is played all over China.

中国到处都打乒乓球。

英汉对比复习试题

1.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在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作用 共时与历时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两个概念,他从符号的任意性出发,得出要区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前者指研究在某一特定状态中的语言系统,不考虑时间因素;后者指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变。 英汉对比语言学用的主要是共时的方法,注意其相似点,但更注意不似点,包括此有彼无、此多彼少,尤其是貌同实异的地方,如果可能,则尽量列举,以减少学习和翻译中的错误。这种对比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使是双向的。前者以一种语言为参照语,另一种语言为对象语。研究参照语的某种范畴、某种形式、某种意义等在对象语中如何表达,有何等价物;后者以某种范畴为基点,不分参照语和对象语,两种语言平行对比。当然,共时对比并不排斥历时对比,因为任何语言从根本上说是不断演变的。比如,有时在共时研究中为了说明某些问题会追溯到某一语言的历史演变。 2.汉英元音系统的对比 1.单元音 (1)英语单元音有12 个, 汉语有6 个。英语单元音数量是汉语的一倍, 这说明英语单元音 的音位区划分得更细。汉语的单元音数量少, 这使得每个单元音承担的功能更多, 包括的音位变体就更多, 分布也更广, 因此代表的区域也就更大。如英语有3 个央元音, 而汉语只有一个e , 但它却包括5 个变体:/e/měi (美)、/ε/y uē (约)、/ /wēn (温)、/ /gē(哥)、/ /wēng (翁)。汉语单元音各个变体之间的差异较之于英语也更大。(2)英语单元音具有汉语单元音所没有的一些区别性特征, 如音长和松紧。一些单元音的长 度可以造成意义的区别, 如/it/ (它)、/i t/(吃)、/ful/(满的)、/fu l/ (傻瓜)、/n t/ (不)、/n t/ (无,零)。英语在发长元音时, 口腔肌肉紧张,音质平缓;发短元音时, 口腔肌肉松弛。汉语的单元音不区别音长, 其长度一般介于英语长元音和短元音之间。(3)汉语与英语单元音系统有许多类似的音, 如,英语的[i:] 和汉语的[i] 如闭口、非圆唇前元音, 半开半闭、非圆唇中元音, 闭口、圆唇后元音, 半闭圆唇后元音。这种相似性对英语语音教学有利有弊。一方面,语音迁移, 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致掌握发音。另一方面,完全用汉语的对应音去代替, 影响纯正发音的习得。应强调这些相似音之间的差异。 4)英语和汉语中还存在一些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元音。 汉语里有一个闭口、圆唇前元音, 而英语里没有。英语中的半开半闭前元音/e/和半闭前元音/?/是汉语中没有的。英语半闭、非圆唇中元音/ /也是汉语中没有的。 2.双元音 (1)虽然汉语区分前响、后响双元音, 但双元音两个音素之间的响度和发音长度区分远不如英语明显。 英语中有8个双元音,全部为前响双元音,第一个元音音素发音比第二个清晰响亮且时长。汉语中双元音有9个,其中,前响双元音4个,后响双元音5个。汉语双元音发音时长整体相对较短,而且两个音素的响度基本一致,发音类似于介于这两个音素之间的一个单元音。 (2) 英语双元音/ai/ 、/ei/ 、/au/ 、/ u/和汉语双元音ai 、ei 、ao 、ou 外表相近甚至相同, 形成对应。它们虽同属闭口、前响双元音, 但音质并不相等。英语的这几个双元音起始位置比汉语低, 结束位置也较低, 一般都在半闭状态, 而汉语的第二个音素是在半闭和全闭之间。 3.三元音 汉语中的三元音是中间元音长且发音强,前后元音短且弱的元音。根据这些特征,汉语中的三元音是真的三元音。而英语中并无真正的“三元音”。单词flower和player中的元音曾被归于三元音一类,然而,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1794822.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浅谈《英汉对比研究》绪论与第一章

浅谈《英汉对比研究》绪论与第一章 大三这一学期,我们学完了那些基础课程,迎来了许多重要的课程。其中英汉对比研究就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尽管很多学长学姐包括一些老师都认为这是一门复杂难懂的课程,而事实也确是如此,但是我认为这是一门很有意义的课程。读完课本的绪论和第一章之后,我想写写自己的一些感悟。 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我们谈到了如何做人。我想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谈到的话题。我们来到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处世,也就是做人。我个人认为学习如何做人比学习课本知识更加重要。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也是个失败的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而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该怎么样去做人。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光凭一身技艺是不行的,就算你工作经验丰富,如果你和同事相处不和谐,你还是无法在这个职位工作很久,那就更不可能谈升职等等。可以这么说,做人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学问,单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研究,都不可能窥其全貌。所以上课前老师给我们讲的有关做人方面的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书本上能够告诉我们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而我们从这些理论知识中学到的有用的部分更是微乎其微。 再来,老师谈到了思维方式。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这不是一个很好理解的词。通常来说,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学术上的说法是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方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思维方式与我们学习英汉对比研究这门课程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反过来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英汉对比研究所要解读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另外,西方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中国汉民族重具象思维。西方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象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然后就是课本,英汉对比语言学。绪论部分写的是语言与文化。语言是什么?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由关系联系起来的共存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是由行异两级构成的象征系统。那么文化又是什么呢?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绪论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英汉语言比较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更多的差异。 1.首先,我们来考究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呢?汉英这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哪一个语系? 1.1世界语系的分类方法比较著名的有: 1. 中国北京大学分类法 2. 英国Simon大学遗传学分类法 3.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语言分类法 4. 美国麻萨诸赛洲理工学院(麻理工学院)分类(完全按地区) 1.2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应该是分为4个语系: 1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2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4人造国际语系:即国际通用的语言。 1.3综上所述: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1ndo·European Family),汉英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2.下面我们将从文字、语音、语义、句法四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 2.1汉英文字对比 汉语属表意(ideographic) 文字,英语属拼音(alphabetic) 文字。 2.1.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汉字不带表意成份,用象形(pictograph)、指事(indicative character)和会意(associative character)三种方法表意。 e. g 雨(rain)、山(mountain)、果(fruit)、人(man)。 另一类汉字带表音成分,叫形声字。它由形符(表意)和声符(表音)两部分组成。 e. g “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与“火”有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评”由(言)和“平”组成,“言”表示该字的意义与“说话”和“言辞”有关,“平”音符。2.1.2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 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英语的书写符号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标音符号是四十八个国际音标。英语单词的书写和读音不同,这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读音变化发展了而拼写未变之故。 2.2汉英语音对比 2.2.1发音语音学对比 汉英在语音流中组成元素的物质属性,均可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发现差异。 e. g 1英语的[a:]音和汉语ɑ, 发汉语ɑ的时,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 英语的[a:]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e. g 2英语辅音[s]和汉语s,汉语的s 与英语的[s]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 比[s]舌位稍靠前。 2.2.2音位系统的比较 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数。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

英汉语言对比.

Unit Two 英汉语言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 1.词义的理解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 结核病Tuberculosis 马克思主义Marxism 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主要表现在意义概括的范围上。通常英语词汇意义覆盖的范围要比汉语的词汇更广。 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brother 兄,弟 morning 早晨,上午 3)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和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 all-in-one telephone 整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话 cybersquat 网上抢注域名 beddo 一种多用途的床 4)英语中还有许多词是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对应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虽远不及英语,但也十分普遍。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孤立地翻译一个词组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 - 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推荐下载

2.1 研究哲学问题的意义 2.2 语言世界观问题的由来和分岐 2.3 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含义 2.4 承认语言是一种世界观对对比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汉英语简史及其比较(4课时) 重点和难点:汉语和英语的发展史 3.1汉语简史 3.2 英语简史 3.3 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及其对比 第四章 汉英语法研究史比较(4课时) 重点和难点: 英语语法研究史和汉语语法研究史 4.1 为什么要比较汉英语的语法研究史 4.2 英语语法研究简史 4.3 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4.4 比较英汉语法研究史的启示 第五章 汉英语法特征的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隐性和显性,汉语的隐性和柔性,英语的显性和刚性 5.1 什么是特征 5.2 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 5.3 汉语语法的柔性与英语语法的刚性 第六章 汉英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4课时) 重点和难点:汉英音韵特点、文字和基本语法结构的对比,本位 6.1 从音韵讲起 6.2 汉英文字的对比 6.3 汉英语法基本结构单位的对比 第七章 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4 课时) 重点和难点:英语的树式结构和汉语的竹式结构, 主语一—谓语型句式和话题——说明型句式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 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妇女也一样。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西方妇女拥有独立人格,男子可以追,追不上就只好自怨自艾,痛哭流涕。而过去的中国女子呢,是有钱有势之人的附庸,供人选择。要是丈夫不回家,才女便作首诗,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没本事自己写诗的呢,便只好等着男诗人什么时候替她们写首诗了。 宋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韩丽陆梅 摘要诗歌翻译历来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英语和汉语诗歌的互译更是如此。这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其诗歌表现规律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和汉语迥异的语言规律和中西文化差异,决定了灵活处理策略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在另一个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

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 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以发现两种语言中二值对立(对比)的类(typologies)为其研究目标。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介语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以及双语研究。对比分析即属于理论语言学,又属于应用语言学,以后者为主。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是迁移理论、学习理论中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 2014年制订 课程代码:022304 课程名称: 英汉语言对比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开设学期:第5学期 开课单位: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英语系 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口语、听力等 课时: 36学时/学期 参考教材: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书: 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汉英语对比纲要,潘文国,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周志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邵志洪,上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方梦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胡壮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对比语言学,柯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李瑞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英汉和汉英语义结构对比,陆国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汉英对比论文集,王还,华语教学出版社,1995。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王武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英汉翻译论稿,姚念庚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杨自俭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英汉比较语法纲要,张今等,商务印书馆,1981。 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张良军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朱永生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1。 课程概述:《英汉语言对比》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

英汉对比研究

从中西思维差异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直觉性与逻辑性 摘要:在中国与外国文学领域中,英汉诗歌的音律节奏以及篇章结构截然不同,因此译界对英译中国古诗的可能性一直争论不休。东西民族的思维模式存在直觉性与逻辑性、形象性与抽象性、模糊性与精确性三大主要差异,以上差异皆会造成中国古诗英译中的可译性限度甚至是不可译现象。 关键词:直觉性与逻辑性;思维差异;古典诗歌;可译性限度 正文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凝炼的文学体裁,其意境丰富,形式工整,具有独特的节奏、韵律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诗歌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二者在音律节奏、篇章结构以及意象构造方面各有特点,使得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困难重重,也引发了对中国古诗可译性的争论。语言作为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发展和使用都受制于思维。正如包惠南所指出的,“翻译活动的基础是人类思维规律的共同性,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因此,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是极为重要的途径。本文从中西思维模式差异的视角,对诗歌的可译性限度进行探讨。 一、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乔纳森·卡勒曾指出,“诗歌居于文学经验的中心,诗的特殊性使之与一般的言语相区别,诗的文字记录虽属语言交流的范畴,然而,诗的特殊性已经改变了这一语言交流的范畴。诗的形式规则,诸如诗行断句、节奏、韵律等程式使之与普通话语有别。”从翻译学的角度来讲,诗歌也一度被认为是可译性最小的一种文学形式。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LFrost)明确提出,“诗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Poetryiswhatis lostintranslation)”。雪莱(PercyByssheShelley)在其论文《诗辩》中指出,“译诗是白费力气”。切斯特顿(GilbertKeithChesterton)则认为,“要求诗的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准确的等同物,就这样的意义来说,诗歌的翻译实在是不可能的。”在国内,持诗歌不可译论者也大有人在。王以铸先生认为,诗歌不能翻译,因为“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的”。穆诗雄在对英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诗体与散体之争进行了分析讨论之后,阐释了中国古诗形式的不可译性。他认为英诗的行数和每行的音步数固定,外型上呈长短句式,无法再现中国古诗呈方阵的外型;而且英汉两种诗歌的句法差别太大,使古诗的音韵、节奏都难以再现。另外,由于中国古诗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因此“表达特殊的诗句,不要说再现,有时要解释清楚都难”。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从语言艺术层面来看,诗歌等文学语言是要“充分挖掘和运用语言的各种因素和潜能,尤其是在语言的审美形式方面,它有着不同于实用语言的特殊要求”。因此,诗歌在其语言形式以及意境传达方面皆存在着一定的可译性限度。 二、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诗歌翻译 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深受思维支配,汉英思维差异必然影响着汉英语言的存在。承认汉英思维语言上的共性,可为翻译之可能提供理论基础,但只有寻求差异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并更好地运用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英汉民族生长的历史背景与自然环境都截然不同,因此在其思维形式、方法及程序上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直接会导

英汉对比语言学期末(汇总)

英汉对比语言学 Unit one: Linguistic typology is a subfield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and classifies languages according to thei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features. Its aim i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ommon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wo or more languages with the aims of discovering thei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especially the former) and applying these findings to related areas of study. A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units like morphemes, words, sentences, and utterances. It is a system of symbols which combine sounds and meanings together. language and thinking The Features of Language 1) reflexivity (自反性) 2) arbitrariness(任意性) 3) duality(双重性)4) displacement (异时异地性) 5) productivity (能产性) 6)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性)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sounds and the meanings they represent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is, for the most part, arbitrary . There is no inherent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The part of speech of a word does not correspond to its function in the sentence. 2. Compound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have similar structure. 3.4 Cite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the generally believed opinion that word Order and functional word are important mean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for expressing grammatical meanings. Chinese is an isolating language, as its words do not undergo morphological change when serving different grammatical functions. Unit 2 morphology----the study of morphemes and their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y they combine in word formation.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indivisible units of which a word is made up. Lexicalization :The process of adding words, set phrases, or word patterns to a language – that is, of adding items to a language's lexicon. Words have four types of motivation:1) phonetic motivation, Grammatical motivation, Semantic motivation, philological motivation P 41 English is a phoneme language, whose letters do not represent any meaning, while Chinese is a morpheme language, or an ideographic language. Discrete words are separated-united words: Verb-object expressions which have at least one component that cannon stand alone and which can occur either together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