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

篇一:中印对比

1、印度年轻人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中印大学生的表现上看,印度大学生会更积极地发起和参与讨论。他们非常会提基于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问题。印度裔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普遍高于华裔学生。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印度整体的创新氛围要强于中国。

2、印度年轻人有英语优势

印度好一点的学校都是用英语进行教学,这让印度学生能有更高的起跑线上。因为语言上的优势让他们更为熟悉西方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等等,也有更宽广的视野。

3、印度仍然有人口红利

印度最重要的有利因素是"人口红利"。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人口红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今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但印度还有。

4、印度在扶持本土企业家方面远远胜过中国

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与外资的驱动密不可分。而相对而言,印度培养和促进本国的民营企业家创新--在政策鼓励、财政扶持和体制发展等等方面却远远胜过中国。因此,过去这些年来,印度涌现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大部分不是来自外资公司,而是源自印度本土,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的创新活动在造就印度经济的动力之源。

5、印度民营企业有活力

现在,印度已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能够与欧美最好的公司展开国际竞争的私营公司。这些公司许多是属于最尖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业。

印度私营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通畅,而中国则较钟爱国有企业。

6、印度的法律机制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

印度法律制度的配套和法律过程的相对独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的。印度在这方面不是没有毛病,但是在上述方面比我们中国起步得早,关系理得顺,以后的路子要平坦得多。相比起我们中国,他们改革的难度显然要小得多,遇到的问题也少得多。

7、印度企业融资渠道效率更高

世界银行20xx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52%接受调查的印度公司称它们在获取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而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80%。

在印度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歪曲真相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但印度资本市场运转的效率和透明度都高于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通常会让有光明前途和可靠声誉的公司获得它

们所需要的资金"。

8、印度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滞后性得到解决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倡导"绿色革命",到1977年不但停止了粮食进口,且在自给有余的同时少量输出。随后又提高牛奶产量,实行"白色革命";增加水产品产量增

加出口创汇,推行"蓝色革命";农业已真正成为其国民经济

不可动摇的基础。

篇二:中印比较

中印两国之比较

发表于20xx-12-716:45:06|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中印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同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又是邻国,都有在上两个世纪被西方列强入侵、欺凌的历史,理应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但,随着印度近年经济增长,国力增强,印度一些政客鼓吹中国威胁,以中国为假想敌,号召人心;又在欧美日的蛊惑下野心膨胀,不满足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拼命扩充军力,发展核武、造航母、核潜艇等,充当欧美制衡中国的马前卒。

那么中印对比各具什么特点?

首先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比较

近些年来有很多不同角度的对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中国的发展的确是一个奇迹,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另外一个世界大国的发展——印度。他们的发展模式跟中国不一样,但是他们也取得了成就。将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发展的区别,是否能对我们的发展进行借鉴。

在70年代时,中国和印度的情况很相似。这两个国家的居民的收入非常低,因此有很低的储蓄率,因此国内投资的可能性很小,这就意味着要

产生新的就业机会很难。由于工作机会少,又反过来导致了低收入,所以整个国家就陷入这个循环当中。为了打破这个循环,中国决定实行开放政策以获得国际订单。因为国内投资的不足,中国采取了吸引外资的策略,这样中国还可以利用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这种政策就使外国投资者来到了中国,并且在这里建厂,新的就业机会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工业生产中。因此居民的收入增加了,这样的变化逐渐地增加了中国的储蓄,进而进行投资,对中国的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不断发展的国内贸易也为打破这个循环做出贡献。由此,中国便跳出了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贫困循环。与中国相比,印度处在一个更有优势的地位上。它有着同样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印度的英语水平较高,金融系统也更加完善。印度决定更多地关注高技能的劳动力,更多地发展了it

服务业,但是it行业仅能雇佣1.6%的劳动力,大多数的家

庭难以提高其收入。中国采取了经济学家所认同的发展模式:首先发展农业,然后逐渐实现工业化,同时发展服务业,这样使人们的收入从贫困逐渐过渡到中等收入水平。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印度,服务行业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中国相比,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其发展的主要约束。

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相对落后的印度,只能通过寻求海外市场来支撑其第三产业。在印度的第三产业中,许多服务部门都承接了大量的跨国外包业务,这些外向型的经济部门岗位有限,而且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专业训练要求较高,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社会就业压力,事实上目前印度人口

中60%仍滞留在农村。印度政府也认识到,无论是出于

缓解就业压力的考虑,还是为了达到出口多样化的目标,都需要尽快提高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份额及其国际竞争力,没有制造业基础的第三产业,根本无法推动国内经济长期全面的发展。要吸收大量的农村人口就业,必须发展加工制造业。

根据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xx年5月26日公布的《20xx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占比情

况》,可从中得出中国和印度在对外贸易总额、服务贸易金额和货物贸易的对比情况。

从上图可以得知,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上要强于印度,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影响力也大于印度。但是中国只是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从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中国从“质”的方面讲优势并不明显。印度的服务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很大比重。

而从下图三次产业对中国和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率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0到20xx年,印度第三产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断上升。而中国则是第二产业占主导。也体现了中国印度产业结构的不同。

目前有不少人认为,印度的服务业主要靠高科技的软件业支撑。其实,印度的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印度官方的统计口径来看,其中最大的行业群还是批发零售、机动车及日用品修理、饭店旅馆业,接下来的行业群依次为金融、中介、租赁及房地产与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工作、其他团体、社会和个人服务,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公共管理与国防、社会基本保障等。也就是说,是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软件业、通信业、商务处理、批发零售、房地产、物流、咨询、旅游、餐饮、电影制作、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许多部门共同支撑了印度的服务业;软件业尽管发展比较

快,但其产值充其量仅占服务业的十分之一。一般来说,印度的私营企业控制着大部分的批发、零售和分销网络,政府则控制着金融服务系统。目前,印度服务业中发展较快的是旅游、餐饮、金融、软件、租赁、广告、市场开发、电信和咨询业务等。

印度在软件工程方面有一些非常优秀、世界领先的跨国企业。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联合会20xx年2月9日发布的报告说,印度以技术支持服务、研发和软件制造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印度国民经济总

值的4.8%。

印度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其银行体系中有27家政府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47000个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私营的)。此外,还有差不多1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75%都是外资的或私营的银行。印度的银行经营效率较高,其坏账率低于10%。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印度蓬勃发展的咨询业。在印度还有很多优秀的商业咨询服务专家和顾问机构享誉全球。印度的三大it业(中印政治制度的比较)巨头塔塔咨询(tata)、威普罗(wipro)和信息系统技术公司(infosys)都已进军咨询业,并在过去5年中业务量以每年30%到50%的速度增长,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与一些全球咨询业巨头竞争。

据印度工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称,印度私立医院技术雄

厚,对于欧美人来讲,同样的医疗水平,印度医院的收费一般仅为欧美国家的十分之

一。在政府的支持下,印度的旅行社与私立医院联手推出了配套旅游服务,向入境求医的外国人提供治疗、康复、休养、旅游一条龙服务。这样一来,大批西方求医者的涌入既增加了医疗收入,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印度的服务外包业迅速发展。据介绍,目前印度已拥有占65%的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和46%的世界外包业。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个报告,印度外包业务雇员达230万人,产值占印度gdp的7%,出口增长的44%。

印度的金融系统比中国完善,更加有效率,印度的平均的投资回报率5至6倍于中国的回报率。印度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增强与20世纪90年代

篇三:浅谈中印政治现代化

浅谈中印政治现代化

摘要:通过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分析和比较,体现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要将政治稳定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国际社会的本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如苏联对我国影响,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的影响。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当代完成的政治现代化不一定就能适应以后的社会需要,所以政治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但是未来的政治现代化——亦政治的后现

中国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中国与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比较研究 (高等教育组) 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文献法、比较法 主要理论依据:1、比较教育的主客观基础。比较的主观基础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万事万物的存在及其运动。通过对两国高等教育的时间、空间上的考察,可以对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人们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单元及其知识单元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相似和差异,便是比较教育得以进行的主观基础。通过对中、印两国教育的过去、现在状况的比较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通过对中、印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描述、解释,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所能避免的问题和错误加以控制。 3、教育学理论。教育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教育形态、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具有可比性。 研究思路: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眼前的世界宛如一个活生生的大舞台,国家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旦、净、末、丑角,一幕幕地不停上演。我们期盼了解外国的教育,可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时,映入眼帘的图景却是那样令人眼花缭乱,那样扑朔迷离。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世界教育将何去何从?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两个超级人口大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四大文明古国之二,印度与我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高等教育规模在世界上名列第三,它们有着自己优良的传统,在教育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为教育体系中较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建立起了自己庞大而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 1、区域比较 (1)空间层次:从宏观(如地理位置等)、中观(如教育理 念、教育基础、习惯等)、微观(如各国不同的心理差 异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2)时间维度:从两国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教育状况进行 比较。 2、制度比较 (1)学制:印度的高校分两类:大学(237所,为世界之 最);学院有大学学院和附属学院(10600所),此外还 设有研究生院。印度的大学实行自治,可自行决定课程

从中印对比客观评价印度社会

从中印对比客观评价印度社会 大约是从2004年起,咔嚓酥就经常看到这种说辞,言必称印度的先进及孟买的发达。说依靠印度政治经济金融制度的先进,赶超中国简直是小菜一碟。仿佛印度的兴盛与中国的崩溃在朝夕之间。言之凿凿,万分恳切。咔嚓酥向来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无奈人微言轻,而且印度的发展确实旺盛蓬勃。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殃及整个世界,印度制度优劣的事实逐渐呈现,咔嚓酥终于能以事实为依据,公正谈论这个问题。 通常褒扬印度批判中国的观点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的政治制度;二是开放的金融环境;三是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谈“民主”。“民主”确实是个好东西。现在的问题不是“民主”好不好,而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可咔嚓酥遍观西方世界,这种“民主”,没有。别再絮叨“民主”的定义与理论。现在贩卖的各种“民主”概念是西方人给的。我无法想象极度拥护推崇这种“民主”概念的西方社会为何会出现“次贷危机”,为何在“次贷危机”中还会有政府巨资救市而华尔街金融业者却派发“高额奖金”,为何卡梅伦会喊出“民主自由”是“骗人的把戏”,为何美国在中东“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对示威民众采取两套标准,为何美国国税局持枪实弹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没有法律依据,为何美国人民缴纳的个税会直接从政府账户直接转入银行家户头。太多的为什么,谁来解释。其实,卡梅伦着急了,说出了实话。 印度的政治制度是西方推崇的“民主政体”的典范。印度1950年建国,实行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实际行使职权。议会分两院。上院议员任职六年。下院议员五年举行一次大选。司法独立。有四大主要党派。这是一个标准的“西方民主”式社会,本应该廉洁高效、发展迅速、安康富强。可事实恰恰相反,印度几乎有着世界上最低效的政府,最腐败的社会环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对印度的腐败,国际上曾这样描述:95%的钱被贪掉,剩下的5%,再把项目搞黄。比如说,想搞某个政府项目,国家投资100万,各级官僚先侵占95万,最后剩下5万雇佣项目涉及到的民众捣乱(宣称项目扰民,或者干脆做“钉子户”,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印发展模式的对比 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要大 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 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 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 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 但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 四小龙” 与“四小虎” 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 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 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一、中国和印度不同的发展模式 1、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 (1)历史遗产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 (2)中国的产权改革 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 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 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

浅谈中印常用工程材料检测标准的差异

浅谈中印常用工程材料检测标准的差异 摘要:随着国内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家加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控制火力发电站的建设规模,国内电力建设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不同国家执行的标准不同,给设计、施工、工程检测等带来了诸多不便。需要我们在进入国外市场前首先了解当地的标准,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标准;钢筋;水泥;混凝土 引言: 近年来,印度由于经济发展迅速,过去1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超出7%,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突出,不仅表现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大幅增加,而且造成印度能源消费结构、消费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印度长久以来就存在电力缺口,所以每个邦的电力资源都是按照配额来分配的。中国电力建设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印度承建了许多火力电站项目。作者根据在印度从事电站建设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中印两国常用工程材料检测标准的差异,本文主要表述了常用工程材料,如砂石、钢筋、水泥、混凝土等,中印两国检测标准的区别。 一、钢筋 印度使用的钢筋为TMT(形变热处理)钢筋,执行的标准是IS1786-2008;对应的中国钢筋为热轧带肋钢筋,执行标准为GB1499.2-2007。 1、钢筋的分类 (1)印度:按照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Fe415,Fe415D;Fe500,Fe500D;Fe550,Fe550D;Fe600四个强度等级。 (2)中国:按照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HRB335,HRB400,HRB500三个强度等级。 2、施工现场开展的检测项目: (1)印度:检验项目有标准质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反复弯曲。 (2)中国:检验项目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 3、钢筋的取样批次

中国与德国小学教育比较

中德小学教育比教 德国是世界上七大工业国之一,也是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人口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一贯重视教育事业,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中造就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其卓越贡献,令世界瞩目。德国的教育体制、教育状况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点 。下面我将对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阶段与中国小学教育进行一些比较,希望有所启示。 1、 小学学制安排及教学特点 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凡是在当年6月30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经过改革,合并后的德国形成了各州基本相同的学制。在大部份的邦里,小学为四年制,只有柏林与勃兰登堡为六年。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教育单元,三、四年级为第二教育单元。两个单元的教育目的是使儿童获得感性知识和初步了解事物的能力,逐步学会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养成能够坐下来读书的习惯,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创造的能力。逐步把孩子们引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海洋。由于从幼儿园到基础学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使儿童适应这个变化,从游戏的方式过渡到学习的方式,就是基础学校所要完成的任务。德国小学教育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接受转变的实际状况,给予了每个儿童缓冲适应的过程,根据儿童个人不同的条件和能力,向其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为其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并始终保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阶段在全国各地区实行六年一贯制的学制设置,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立即接受相比幼儿教育系统性较强、较枯燥的知识。这对于儿童的求知欲和兴趣都有一定的挫伤,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小学教育必须在这一方面有所清醒认识,并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有所改进。 二、课程设置 正式列入德国基础学校的课程有:德语和常识、数学、宗教、自然常识、音乐、体育、艺术和劳作等。在1~2年级,一些学科进行合科教

中德政党制度之比较

中德政治制度之比较 行管0902班吕静1091390224 内容摘要:中德两国关系稳定长远发展,文章对中德两国的政治制度一些方面进行分析,并具体分析两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等方面对两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并详细分析论述。 关键词:共和、民主、多党制、法治。 一、两国制度的必然性 德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于1949年5月生效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基本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国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航空、邮电属联邦管辖。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总理为政府首脑。《基本法》第20条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的五项基本原则:共和制、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国家和福利国家。 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要归于失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项制度,既合乎时代发展潮流,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政党制度 联邦德国政党的法律地位:《基本法》认识到,在议会民主制之中,要形成国家的政治意志,政党是国家与人民之间不可或缺的“居间者”,公开承认政党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第一次使政党宪法化、合法化。 联邦德国的主要政党:联邦议院中的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基民盟或CDU、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社盟或CSU、德国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或SPD、自由民主党简称自由党或FDP、绿党-联盟90简称绿党、右翼党简称LNK。 联邦议院外的政党:德国民族民主党(NPD)、共和党(REP)、德国人民联盟(DVU)德国实行的是多党制,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多个政党单独或者联合执政,而1949年至1998年,德国历届政府均为联合政府。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三、关于选举 德国的选举制度为三级选举制。 德国实行的三级选举制即地方选举、州议会选举和联邦议会选举。按《基本法》39条

(完整版)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在于三点。政党制度不同,政体制度不同以及选举制不同。而中西方经济最大的相同点在于都同为间接民主,西方的代议制与中方的代表制从本质上看都大同小异。 首先政党制度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以英美为代表的两党制,另一种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多党制。而中方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为一党专政,即为一党制。政党制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经济基础不同、代表利益不同和原则不同。政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这种私有制而产生的。我国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尽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导致了代表利益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而多党制、两党制则是为巩固资产阶级的。因此,西方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国的政党体制则是从根本上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所代表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西方是以主权在民为基本原则,而我国则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原则。 其次政体制度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西方国家多为共和制。中国政体的运作方式、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西方有三权分立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应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大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 最后选举制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来组成代议机关和担任国家特定公职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种组织推荐候选人的作法,存在一定的有利之处,它能够集中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广大选民的智能。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理论上简单地将选举权等同于投票权,将被选举权等同于当选权,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本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权利形态被忽略,从而使选举活动失去其本来面目,让人感到,似乎选举本身是与选民或代表无关的事情,选民或代表除了被动地给他人投票之外,再无别的作为。西方的选举制度,从候选人的提名和酝酿、正式候选人的确定等等,有关法律都离不开了组织、管理的色彩;对选举制度的核心问题——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运作和保障,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在选举实践中,很多人甚至干脆将选举活动当成了人事安排活动。选举制度的人事制度化,也使选举往往只有举而没有选,当选者有职而无责,民主也因而失去其本来意义,并使国家面临政治民主虚化的风险。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选举在政治生活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学时:40学时学分: 教学方式:专题讲授、集中讨论开课单位:经济与政法学院 一、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政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课。它以政治制度比较研究为内容,着重分析当代中西方国家代议制度、行政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各类政治制度的共性和个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具体特点和运行机制有进一步的、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从而对我国具体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基本环节形成理性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考核方式:专题讨论+学术论文。 二、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内容众多,教学时数有限(4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将依据政治学专业的特点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支柱性内容择其重点组织教学内容。 第一讲绪论 本讲从总体上介绍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学科发展、意义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政治制度的概念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政治制度(1学时) 1、中外学界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2、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对中外政治制度进行比较(1学时) 1、制度比较擦亮政治的眼睛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山之石,为我所用 三、怎样进行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2学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第二讲代议制度比较 本讲主要介绍了代议制度的一般理论,中西方代议制度在组织结构、功能效应方面的异同点,代议制度比较对完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启迪作用。 教学时数:10学时。讲授8学时,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 教学难点: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中西代议制度比较的启迪作用。 主要内容: 一、代议制度基本理论概述(2学时) 1、代议制度及其相关范畴 2、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3、代议制度的基本功能 4、代议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中西代议制度组织结构比较(2学时) (一)、共同点 1、在议员或代表产生方式上,都有各自认可的条件、按一定法律程序经选举产生,并按一定选民比例加基本数分配议员或代表的名额,而且都是届期制。 2、在议员或代表的权利与义务上,都有提案权、讨论表决权、咨询权、言论免责权、人身自由保护权,承担向选民或人民负责的义务。 3、在内部组织结构上,都有一个负责召集和主持会议的指导机构,有一个大会负责组织和领导会务服务工作的秘书长,有协助审议的各种委员会和工作机构。 (二)、不同点 1、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履行职责的方式不一样。 2、在内部组织结构上,资本主义议会设置议长和议会党团,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设置常设机关,这是各自独存的。 3、在权力结构方面,资本主义议会只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而社会主义人民代表机关不仅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而且是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全权机关。 4、在组织活动原则上,资本主义议会制是“分权制衡”,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制是“议行合一”(或民主集中制)。 三、中西代议制度功能效应比较(2学时)

浅析印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人口与经济POPU LATION&ECONOMICS2009年增刊 浅析印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葛 元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一份“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行榜”,其中印度排名第43位,而中国仅列188位。印度人口11亿,国民人均年收入仅700美元,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经验无疑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现在很多学者都把目光放在研究英美的医保制度上,而我们不妨纵览印度的医保制度,在与我国医保制度的对比中寻找启示。 一、印度医保模式简述 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政府医疗体系继承了英国殖民时期教会医院的免费帮助行为。1949年印度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所有国民都享受免费医疗。半个世纪来,印度政府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其中挂号、检查与小病治疗是免费的,大病的诊疗、住院到用药仍然要收费。对于非常贫困的患者,可以大幅度减免费用。 2005年印度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1万亿卢比(约349亿美元)。其中政府支付占20%,雇主支付占15%,商业保险支付占1%,其余64%家庭直接支付。随着经济发展,印度的医疗卫生费用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幅15%左右。预计到2012年,印度医疗卫生总费用将达3万亿卢比。印度政府建立了遍布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国医疗服务网络中有60%是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初级医疗保健机构15万家,提供基础预防及普通门诊医疗服务;二级医疗机构7500家,提供简单的住院医疗服务;三级医疗机构120家,主要为富裕群体提供专家级的住院医疗服务。此外印度还有415万家私营医疗机构。 二、印度医保模式的优点 1.建立系统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印度的政府医疗体系分为国家级医院、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五个层次。 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医疗需求。同时政府也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社会责任,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 2.将广大农民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印度的农村医疗网络很健全,占印度人口72%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医疗。1996年后,政府设置了社区医疗中心,每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一个社区卫生中心有4名左右的医生,并配有基本检查设备。 3.不走完全市场化道路。印度认为医保如果完全按市场化运作,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保制度始终坚持既扶持政府医院的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这种公立、私立医院并存的现象使印度的富人和穷人患者各有所依。光顾印度政府医院的基本上都是低收入人群,政府医院起到了救助贫弱的“稳定器”作用。 4.药品价格低廉。支持印度政府免费医疗网的物质基础是其日益发展的制药业及低廉的药品价格。近年来印度政府积极提倡使用印度传统草药,这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穷人只要拿处方去药店花二三十卢比就可以买到所需的药,价格只有中国的1Π3。 三、中印两国医保制度对比 11组织管理模式 印度:政府起主导作用,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主要是政府行为。这种体制的优点在于可按政府意志调整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向,使资源覆盖全体国民,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弊端是造成效率低下,病人候诊时间长,医生服务态度差,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中国:医保工作主要由卫生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目前我国实行的医保制度,基本上仍然是先缴保险费,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权利与义务对等。在对医保事业的管理上,中央政府统一协调的行政管理作用逐步削弱,地方政 ? 9 4 1 ?

古今中外教育制度特点对比

古今中外教育制度特点对比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秦秋晚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上是文化高压(抑儒尚法)。 (2)秦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后来流行隶书;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起因是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虽有利于巩固大一统,但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官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标准在两汉时期逐渐由德才兼备发展为只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士族门阀)形成并发展起来。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3)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但它必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无法继续。 (4)隋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武则天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能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唐玄宗前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设集贤院,广聚学者。科举制的进步意义:抑制士族门阀;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吐蕃创制了吐蕃文字。隋唐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和义净,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中朝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崔致远。(5)宋元:北宋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掌握;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一是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二是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三经新义》,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契丹人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元昊仿汉字楷书创制了西夏文字,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元世祖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

中外政治制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中外政治制度(专升本)阶段性作业3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 说明:1. 在美国两党制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_____在19世纪初就永久的退出了美国的政治舞台。(5分) (A) 反联邦党 (B) 民主共和党 (C) 联邦党 (D) 国民共和党 参考答案:C 2. 议会制又称为_____。(5分) (A) 总统制 (B) 混合制 (C) 内阁制 (D) 国务院制 参考答案:C 3. 属于内阁制政府的是_____。(5分)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参考答案:C 4. 以政党的阶级属性为标准,可以将政党划分为_____。(5分) (A) 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B) 左派政政和右派政党 (C) 在野党和参政党 (D) 执政党和反对党 参考答案:A 5. 在美国,两党的中央组织为党的_____。(5分) (A) 全国联盟执行委员会 (B) 全国委员会 (C) 全国代表大会 (D) 行政裁判所 参考答案:C多选题 说明:6. 以政党在本国的法律地位为标准,政党可以分为。(5分) (A) 合法政党 (B) 在野党 (C) 执政党 (D) 非法政党 参考答案:A,D 7.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内阁制的区别有_____。(5分) (A) 产生的途径不同 (B) 政府首脑无论总统还是首相(或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C) 与议会的关系不同 (D) 内阁成员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不同 (E) 政府的组成方式不同

8. 两党制与多党制的分析比较有以下不同点_____。(5分) (A) 两党制国家政局较为稳定,多党制则较为动荡 (B) 两党制国家政党责任明确,选民选举更有依据,多党制国家常常由于联合执政而责任不明确 (C) 两党制比较公平鼓励竞争,有效防止一个政党或政党集团无限期垄断行政权力,保障民主的持续和发展,多党制则反之 (D) 两党制下的国家极易让小党生存,多党制下小党很难插足政府与议会 (E) 两党制下选民必须在两个可替换的政府中作出明确的选择,多党制下选民不能直接决定谁来组织政府,是由各政党之间选举后进行讨价还价中决定的。 参考答案:A,B,C,E 9. 关于行政双头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5分) (A) 半总统执政府行政实行二元领导体制,总统和总理分别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同行使行政权。 (B) 总统掌握实际的统治权,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 政府不对总统负责而对议会负责。 (D) 半总统制政府制度发端于法国第五共和国。 (E) 这种政府制度的国家主要是法国、澳大利亚、芬兰、葡萄牙。 参考答案:A,B,C,D 10. 对于政党,理解正确的选项是_____。(5分) (A) 有共同的政治主张 (B) 以推翻现有政权为目的 (C) 有组织.有纪律 (D) 代表特定阶级、阶层 参考答案:A,C,D判断题 说明:11. 在议会中,议会党团只能由多个政党联合组成本党议会党团。(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2. 反对党是指与执政党处于相对立地位的所有在野党。(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3. 国家元首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首长。(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4. 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的合作主要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5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5. 目前西方国家中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有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丹麦、挪威、瑞士、芬兰、希腊、卢森堡、比利时等国。(5分) 正确错误

中印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政策比较

中印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政策比较 钱丽萍,刘 佳,张新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监督与管理系,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 “德里模式”是印度德里州为推行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政策而总结出的一套具体实施方法,文章从药品基本目录、药品集中管理中心、处方集、标准治疗指南和合理用药等10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传统文化等方面与印度具有相似之处,因此,比较中印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政策对推行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德里模式;基本药物;合理用药;处方集;标准治疗指南 [中图分类号]R9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63(2003)06-0381-03 基本药物(Essential Medicines,E M)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它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具体地说,作为基本药物首先必须安全、有效、性价比高;其次应该供应充足、剂型合适、质量保证、药品信息丰富、个人和社区都负担得起。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因此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执行,现在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概念[1,2]。 随着基本药物的逐渐推广,基本药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WH O和许多国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成功经验,“德里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德里模式是印度德里州基本药物工作成功推广的总结,其内容包括: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和使用;建立德里中央药品集中管理中心;制定并推广药品处方集;实施药品质量保证方案;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传播药品信息;制定与实施标准治疗指南;药品的广告与促销管理;调查研究政策实施情况;开展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工作的监督与评估[3]。 中国和印度同属于人口大国,同属于亚太地区,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上有相似之处。在经济方面,据《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消息,中国人均G NP为3291美元,位居世界128位;印度人均G NP为2149美元,位居世界153位[4]。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势力略强,因此两国在基本药物工作推广方面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中印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政策,分析我国在基本药物推广工作的先进与不足,以达到取长补短,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充分发挥基本药物政策的重大作用等目的。 1 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与使用 德里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授权于目录遴选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技术人员、药剂师、微生物学家及其它方面人士。“基本药物目录”有两个版本分别供门诊 和住院部使用,每年修改一次,到1998年 药物品种已达330种。为了确保“基本药 物目录”在所有医疗单位的有效使用,综 合性医院只有10%的药品可超出“基本 药物目录”,专科医院这一比例可达 20%[3]。 在我国,1979年国家着手制定“基本 药物目录”,依“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 合理,应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分 别制定了中、西药两个“基本药物目录”, 每两年修改一次。到1998年西药“基本 药物”达740种,中药“基本药物”达1333 种[5]。目前,国家还没有明确规定“基本 药物”占医院药物品种的比例。虽然我国 “基本药物”推行工作进行了20多年,比 德里整整早了14年,但是由于我国遴选 原则没有细化,推行工作仅停留在“基本 药物目录”的制定上,落实措施不够,因此 “基本药物目录”还未能真正发挥它的真 正作用。 2 药品集中采购在医院的推行情况 药品的集中采购在“德里模式”下占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此,德里州政府建 立了一个药品采购、贮存和派发中心,该 中心统一召集投标人对那些包含在基本 药物目录上的药品进行招标。现存于医 院的自购行为将分阶段淘汰。他们的做 法是,首先,对于不同的药物分别签订价 格合同,合同的签订将由变动投标人和精 选出的供应商来完成,投标人与供应商是 根据他们的既往业绩水平,药品质量和提 供的价格水平精心挑选的。每家医院均 将依据这张合同上提供的药物来进行投 标。其次,中心将对所有医院的招标情况 进行统一订购,并准确发往各医院。第 三,该中心可通过计算机智能系统在任何 时间监察医院的用药情况和保健消费情 况,以便及时防止药物过期和纠正药品储 存不合理等情况[3]。 在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刚刚推行不 久,有些地方的操作过程基本上是采取各 地区统一操作,即各省、直辖市进行统一 招标,这与德里模式相同。这种模式有利 于监管、规范招标过程和统一价格,应继 续保留。但对于局部、小范围,如医院招 标药物没有明确界定和操作性强的规范, 不能保证基本药物的比例,不利于降低整 体的医疗费用,应该有人为控制因素介 入。在医院举行的药物招标,有的是从政 府部门的招标委员会提供的药物目录中 进行选择,也有的可以不从中选择,医院 有较大的自由度。鉴于我国目前的“以药 补医”政策存在,在这一点上可适当放宽, 但应该逐步淘汰,以有利于规范药品市场 的管理。在我国的医院药品招标目录中, 招标委员会是由各医院专家及政府部门 的负责人组成,他们对厂家提供的药物资 料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对每种药物选择3 ~5个品牌汇编成招标目录。在这项工 作中,药品生产厂家的名称和价格均公 开[6]。而德里模式中则采用了“两个信 封”的措施,更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使药 效与价格分开评定。建议我国在提供给 委员会的信息中隐藏厂家名称,在药效与 药价分开评审后再进行综合评定[3]。此 外,由于在药品招标后的订购、贮存和派 发工作均由医院完成,以至于医院成了进 入招标目录的厂商争逐的对象,存在违背 公平竞争原则的现象,所以政府应在订 购、贮存和派发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使 整个招标工作统一、有序完成。在信息化 管理方面我们与德里模式相差甚远,至今 还未有一套完整的监控反馈系统,原因可 能在于以前的工作不统一,不规范,只有 在招标、订购、贮存、派发统一规范的前提 下,建立此系统才能良好运行。我国尚需 时间。 ? 1 8 3 ? 【国外卫生事业评介】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6期(总第180期)

中印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Vol.33No.9 Sep.2012 第33卷第9期2012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一和第二大国,两国从远古到现在,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中印都把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以教育体制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中印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异同,探讨了中印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寻求一些有利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教育体制理论 华中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在其所著《教育行政学》一书中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体制”,并全面概况提炼出了教育体制理论。该理论对教育体制的表述为: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教育机构指的是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教育实施机构包括家庭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机构指的是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教育规范指的是建立并维持教育机构正常运转的规章制度[1]。该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体制提供了方便。教育体制就是一定的教育机构或者组织与一定的教育制度的结合。教育体制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教育机构(组织)和教育规范(制度);教育体制又有两大子体制,即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 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能清晰地把握高等教育体制的含义。高等教育体制是由高等教育机构和高 等教育制度完整结合的统一体。 高等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了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的异同,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二、中印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一)中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各项事业实行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合作管理,并通过宪法及立法规定相应的管理权限。印度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权在人力资源开发部。1986年,印度组建人力资源开发部(由原教育部、妇女和儿童部等几个部门合并),下设中等和高等教育司、初等教育和识字司、妇女和儿童发展司。中等和高等教育司以及初等教育和识字司下设各类教育局,并设有多种直属机构,如直属办公室、中央直属大学、国立重点理工学院、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等。 中央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主要有: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协调和决定高等院校的标准;组织实施高等教育发展的计划;通过财政控制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大学和校际中心开展科学研究;进行高等教育有关方面的改革与提高;批准和管理中央直属大学、理工学院和研究机构;建立和保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机构和基金会的联系等等[2]。印度中央政府主要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对大 中印现代高等教育体制比较 肖美良,鲁定元 (湖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本文以教育体制理论为基础,从管理体制和学校体制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国 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异同。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中印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求两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些思路,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中印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9-023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中印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 式的比较研究”(2011A 123)成果之一。 237--

中西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试论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 政治制度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是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如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主义制、资本主义制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的各种政治体制在迥然不同的思想文化环境中不断发展,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本文从比较的角度,主要分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异同。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 中国政治制度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实行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政府制度、国家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法律、体制、规则和惯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而基本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基础上奠定的,主要包括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作为我国政党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以及实现和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0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已经使中国极大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面貌,成为举世公认正在迅速崛起、日益繁荣富强的国家。这一基本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符合我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经受住了国内外各种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但是,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事物都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成熟和完善的。由于我国生产力、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历史起点落后,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们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也发生过一些失误和挫折。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成完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创造和积累条件,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2011年11月23日07:30华声在线 最近网上有一帖子“印度最新人口12亿,将为1.2亿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不免让身在教育行业大半生的笔者内心再起波澜。医疗、教育是国民两大基本的人权保障,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用“国情”来搪塞。中国大陆的国人知情权有限,无关于特权阶层利益的知道的也许比自由的美国人知道的都多,可是一涉及特权阶层利益的想知道点就难了。笔者也不想用臆测的一家之说来娱乐读者。就整理一下被允许国人知道的信息,看看我们的那刀枪不入的国情究竟是什么国情吧! 全民免费医疗,听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中国十三亿人口,似乎根本不现实。是这样吗?印度1947年才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就在1949年通过的宪法中确立了全民免费医疗的政策。虽然当时的全民免费医疗还未能完全落实,重大疾病还需要个人负担一部分,可是却规定先看病后补交费用,所以大多数困难患者补交不上的费用,也就都由政府买单了。人家经过与我们“新中国”同样的时间,全民免费医疗已经实至名归了。并且政府办的医院对于所有在印度的人都不收费,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印度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受免费医疗。我们的以人为本是折腾人,人家的以人为本是服务人。被咱们整天吹嘘的医疗保障政绩,是要国民先得忍着病痛,迟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自筹昂贵的医疗费,没钱就只能等死。筹到钱后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且要被折腾个六门到底去报销。还常常被以没钱为由一推六二五,最终也只能报销实际费用中的一小部分。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国人大概不知道让许多国人蔑视的穷印度却已经几十年以前就做到有病先看病,治好病再谈钱,而且困难的国民,实际上还都由政府买单,医疗费用的麻烦都留给政府了。即便如此,人家也没有敢称“人民政府”! 德里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很为印度这种福利制度感到骄傲,他说:“谁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可以减少对其它相关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小投入大回报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印度独立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不靠前,但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已增长了一倍,婴儿死亡率也下降了70个百分点。民选政府拼命讨好民众,印度财政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政府每年用于免费医疗的费用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很大,但政府为了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一直在尽力而为。再说,政府的钱也是取之于民,现在以这种形式用之于民,也是用得其所。”他认为,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政府应该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不惜代价、不遗余力。这与我们顽固地用“国情”搪塞国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许多中国特色的阿Q们甚至不惜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拍些设备简陋的医疗环境来给自己没有医疗保障找借口。笔者有时也比较理解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这样怎么活呀!与印度比我们的国人特色是什么?难道是没有被完全殖民过(中国只是半殖民地)? 印度虽然不太富裕,并且人口众多,但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之外还有各级医疗中心。据统计,印度共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固定数量的民众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印度的医疗体制也与大锅饭时代的中国不同,医疗保障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即遵循价值规律,又兼顾全体国民的福利体制。印度人认识到,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医疗保障的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始终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政府医院不以营利为优先目的,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很自然地“分流”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医院。 政府设立的医院条件虽然相对较差,但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不是一些国民臆测的简陋得无法保障国民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距离全印医学院几公里远的私立阿波罗医院看上去就好像一座五星级宾馆,院子里绿草如茵,病房宽敞明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私立医院拥有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很多医生持有英国皇家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在高水准的私立医院就诊,当然比公立医院费用高,但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衡量,价格仍然是相对便宜的。因此常有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医。 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同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41倍,印度以中国三分一的国土,负担与中国相当的人口,以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为十多亿人口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哪怕这些福利再不完善,我们有脸再去找人家的瑕疵么?然而每当有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到教育与医疗问题时,国人的耳旁就时常响起官员们: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全民免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