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复习

公共政策分析

1.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特点

与公共秩序有关:政策把一系列行动划入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中;

涉及到公共利益与公共问题:在不同利益取向中寻求解决方案

依赖权威:权威为政策提供了合法性;

意味着专业知识:政策的制定需要专家。

3.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有哪几种?

a.制度 ( 政治学视角认为政策是政治输出的结构新制度主义:制度对行为的影响)

b.利益 (经济学视角从稀缺性的角度看待人类行为,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集体决策与公共偏好 )

c.价值 (哲学或伦理学视角相比经济收益而言,政策背后的价值与伦理问题更为重要)

4.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有哪几种?

a.政策描述与解释

研究目的:描述和解释政策形成、制定、演变

以政策为因变量,考察政策过程。这类研究中,政治学家的作用更为突出。他们致力于

分析政策的由来,相应的聚焦于议程设置、方案选择过程中各方的博弈,以及制度性因

素的影响。

研究人员多集中于大学、研究机构等学术机构

b.政策评估与预测

研究目的:发现政策问题,减少政策失误,提高政策效率

以政策为自变量,分析或测度政策结果。在相关的研究中,经济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将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概念引入政策研究中,帮助决策者更好的设计和选择政策。

应用性研究,多集中于专业研究机构、社会调查机构、政府研究部门

政策评估与预测

(1)价值分析考虑的问题:因为什么?为了谁?应优先考虑什么?

以思想、观念、价值作为分析的主要标准价值分析有助于讨论政策背后的观念层面(2)方案论证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可选政策方案具体容的分析

多学科应用政策方案可行性政策方案比较

(3)绩效评估政策实施中,对政策效果的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通过将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进行比较,提出政策建议。(4)预测分析预测政策的未来效果

5.什么是政策网络?

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这些行为者相互依赖,而

政策就是从它们的互动中产生出来的。

6.政策网络的特征是什么?

由多元主体组成 (如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以及第三部门等众多行动者。)

互相依赖的行动者 (这种依赖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资源依赖,二是利益诉求,三是政策合法化的需求。)

复杂的关系联结 (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结构关系或人际关系特征。)

7.请以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中国公共政策实例。

8.什么是政策问题?什么是政策议程?

政策问题: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政策议程:指某些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得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围。

9.西方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理论模型有哪几种?

1、外在创始型

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公民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对政策诉求进行解释和

说明)和扩散(通过一定方式把政策诉求传递给相关群体),首先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

2、政治动员型

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

一般情况下,政治领导人的政策意向往往能够成为政府的最终决策。建立相应的政策议程,主要是为了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这项政策。

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3、在创始型

政府系统部的人员或部门为解决纯粹的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向问题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的相关团体和个人。

在该模型下,仅限于政府部的组织或接近于决策者的团体才能提出政策问题;该模型

企图排除普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此类问题的确认远离公众议程,普通公众便没有参与

的机会和希望;问题最多会扩散到一些认同性团体,以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向决策者

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决策者将此类问题列入正式议程。

10.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模式有哪几种?

a.关门模式

这是最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只有政策议程,没有公共议程;议程的提

出者是决策者自身,他们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争取大众的支持。

在传统社会里,当一般老百姓没有什么政治参与意识时,这是议程设置的主要模式。在

当代中国,这种议程设置模式也没有完全消失。

b.动员模式

与关门模式一样,动员模式里的议程也是由决策者提出的;与关门模式不同的是,在动

员模式里,定下一项议程后,决策者千方百计设法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

对该议程的支持,是一个先有政策议程、后有公共议程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议程设置方面采取动员模式的频率大大降低了,但并没有完全放弃。

c.参模式

在参模式里,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

形形色色的智囊们通过各种正规和不正规的管道向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自己的建议能

被列入决策的正式议程。

他们往往不会努力争取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更看重决策者的赏识;他们有时甚至不希

望所讨论的问题变成公共议程,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议案可能会招致民众的反对,最终

导致决策者的否决。在这个模式里没有民众与决策者的互动,只有智囊们与决策者的互动。

d.借力模式

在参模式中,政府智囊们只关心自己的建议是否会得到决策者的青睐。借力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之于众,希望借助舆论的压力,扫除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

e.上书模式

这里的“上书”是给各级决策者写信,提出政策建议,不包括为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申述

之类的行为。

上书模式与参模式十分相似,都是有人向决策者提出建言,不同之处在于建言人的身

份。在参模式里,建言人是政府的智囊或智囊机构;在上书模式里,建言人不是专职的政府智囊。不过,建言人也未必是一介平民,他们往往是具有知识优势、社会地位的人。只有这种人才拥有某种“话语权”,才了解上书的管道,提出的建议才可能被重视。

f.外压模式

与上述模式一样,在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政府架构之外。它与上书模式不

同之处不在于“外”,而在于“压”。在上书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希望通过给决策者摆

事实、讲道理来影响议程设置;在外压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摆事实、讲道

理的方式,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

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

总结

在今日中国,六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依然同时并存。在议程设置过程中,随着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民间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参模式”成为常态,“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外压模式”频繁出现。议程设置已经变得日益“科学化”和“化”了。

11.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

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政策方案

12.什么是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索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公共政策基本目标的价值取向包括:公平、效率、自由、安全

13.谈谈你对中国政策规划的认识。

中国政策规划的步骤

领导人与领导小组:明确总体思路建立起草小组调研:撰写前就进行实地调研初步方案:写作初稿征求意见:党外征求意见修改审议正式发布

中国政策规划的特点

利益平衡多于意识形态争端;回应性提升;专业性增强;行政吸纳;治理导向式的政策规划

14.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经过政策规划以后,就拿出政策方案(草案),这个政策方案一般须经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转变为正式的政策而具有合法性,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遵循。这种使政策方案成为正式决策的过程即政策合法化过程。

15.什么是决策过程?

广义“决策过程”:将决策过程理解为整个政策过程,包括了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环节

狭义“决策过程”:把决策过程理解为从政策议程建立到政策输出的形成过程,包括政

策议程设定、政策方案规划和政策合法化

16.什么是政策试验?

政策试验,指的是凡属影响持久、深入、广泛的大型公共政策,在可能的情况下,

要选择若干局部围(如单位、部门、地区)先试先行,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再

形成整体性政策或者再全面铺开实施政策这样一套做法。

17.中国政策试验的类型有哪几种?

a.试验性法规(为政策试行而制定的暂行法规)

为验证某项政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而在一定时期

为试行某项政策而制定的暂时性法规和规章。

具体表现为:标题中包含“暂行”、“试行”、“试验区”或“试点”字样的法规。这些“准法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试验后,国家立法机构对其修改和完善,最终才形成正式的法律条文。

b.“试点”(特定政策领域的示和试点项目)

“试点”是中国政府在正式出台新政策或新法规前,筹备、测试和调整新政策和新法规时所采用的一种特殊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也被称为“由点到面”。

与颁布试行法规相比,“试点”工作方法运用更为广泛。“试点”工作是指就某一政治或经济领域,在有限的试点单位尝试新政策或新制度。

c.“试验区”(被赋予充分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区)

试验区则是一个地域型的行政规划单位,它由中央政府批准,被赋予广泛的政策自主权,比如为推进经济管理现代化或促进外商投资而制定或尝试新政策。

具体表现为各种样式的特区、新区、开发开放区、专门性试验区以及综合性试验区等。

18.以试验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循环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1、地方试验最常见的是由政府部提出试验倡议

大多数政策试验最先是由基层干部为解决本辖区的棘手问题而发起的,同时也是受到仕途升迁和物质利益的驱动。基层干部会向上一级相关领导寻求私下对试验的支持。

2、上级支持与肯定试点

基层试点的结果和做法在得到上级的肯定并被树为典型后,最高决策层中试点的拥护者和他们的部下就会启动议程,来扩大对新政策的支持力度。

如果地方试点收效良好,同时政策创新能带来的好处的信息在决策层部顺利传递,如果其他的高层决策者也支持新政策,指导大规模“试点”的全国性方针就会成文。

3、塑造典型与试点推广被筛选出来的正式“试点”经中央政府批准后试行新政策。

决策者对“试点”成功的做法进行筛选鉴别,并拿到部或公开进行讨论。

如果有好几个主要的决策者都支持某个“试点”的“典型经验”,并同意以“由点到面”,新一轮以“典型经验”为基础的“试点”就会在更大围推广开来。

4、制定政策与新的试点

中央决策者就下令起草正式的政府规章和法律,并对起草小组给予详细的指示。之后国家各部委对草案进行审阅和协商。

通过新政策或新法规并不意味着政策制定过程就结束了,因为接下来对于新政策的阐释和执行又会立刻引发下一轮的试验。

吸纳-扩散

进行“政策试验”的目的不在于试验本身,关键是要将从实验中得来的成果应用到更大乃至全国性的围中。

“政策试验”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试验对象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以及成功的政策创

新不断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历程。

政策试验与政策形成政策试验与政策执行中央与地方的弹性关系

19.结合实例,分析评价中国政策试验的功能。

1、降低不确定性

政策试验是一个处理不确定性(即无法准确预测改革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具体效果)和分歧(即政策制定者对于政策制定有限顺利的矛盾心态、暧昧态度,甚

至感到迷惘)的可靠方法。

2、促进政策学习

改革时期的试验没有简单停留在探寻独特模式和政策解决方案上。试验带动了一场广泛的政策学习。政策试验让决策者知晓政策的不足与缺失,在此过程中得以不断地修正既有的政策。政策试验通过推动不起眼的分散的制度和政策变化来为重大的政策突破做准备。这个过程促使决策者不断学习,转变意识形态,削弱顽固既得利益,同时也是政府行为创新和经济实践的试行期。

3、中央对试验的调控性

政策试验依托于层级的干部管理制度地方分散试验的自主性受到中央的调控中央指导下的政策试验越来越多

20.什么是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就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

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21.西方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有哪几种模式?

第1代:自上而下模式这一研究受到古典行政理论的影响。

古典行政理论模式的特点有:(1)官僚层级体系(2)政治与行政分离(3)效率至上自上而下模式

受古典行政理论模式的影响,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偏重政策执行实务与个案研究。强调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分立性,认为二者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并且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或制定的,然后,他们被转化为各种具体化的指示,由下层的行政官员执行。政策过程被看作是一种指挥链条,政策制定者决定政策目标,政策执行者实现目标,两者形成上令下行的指挥命令关系。其中,政治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而这种偏好随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所执行。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策执行研究的开山鼻祖威尔达夫斯基和普雷斯曼。

第2代:自下而上模式对自上而下模式的批评

其代表人物是爱尔莫尔、约恩和波特。

他们强调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互动,认为政策制定者的核心任务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自主的空间,给予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关更多的自由裁

量权,使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起一个适应政策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

以约恩和波特为代表,彻底抛弃了传统官僚科层组织的执行观,从多元行动者的互动角度来研究政策的执行过程,学术界称之为“执行结构研究”。

许多私人组织和社会团体都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它们既有意愿、又有能力和政府组织一起从事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没有一个单一的政府组织或官员能够掌握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全部资源。政策执行需要相关的众多组织和行动者的共同协作,由此组成了所谓的“执行结构”。

第3代:互动模式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结构。

他们认为,成功的政策执行一方面在于“前向策略”的运用,期望由政策制定者科学规划政策方案、理性选择政策工具、合理分配政策资源;另一方面必须采用“后向探索”策略,广泛掌握目标团体的诱因结构。整合的政策执行模式能够同时运用这两种策略。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尔科姆·戈金、保罗·萨巴蒂尔等。

第三代政策执行的整合研究强调执行机构间的网络关系与政策执行力的表现,亦即政策执行机构间的连接与互动关系体现政策执行力的高低。

从政策执行机构间的网络结构来看,垂直体系有层级政府间(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县乡政府)府际关系的运作;水平关系则有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服务提供者、政策目标团体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

22.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1、政策试点

选择试点单位进行政策试点,总结试点经验,以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

2、政策部署与宣传

通过动员会等形式进行政策讲解、下达政策指标和具体任务。

通过新闻媒体、板报墙报或标语口号等向政策受众宣传政策核心容。

(1)“部署”与“宣传”,一般都首先采用“会议”形式。一般来说,要宣传和实行的政策愈重要,会议的规模就越大,出席和主持会议的领导人的规格就越高。会议的容、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部署”与“宣传”是一个由到外,由上到下,逐层次“公开”的过程。这个过

程的基本套路是,由高级干部到一般干部,先党后党外,最后通过新闻媒介和其他手

段广泛宣传、动员。

3、政策全面铺开政策执行全面铺开,按阶段完成政策任务。

包括:任务分解与下达;任务实施与推进。

4、政策检查以领导视察、监督或派工作组等形式,检查政策执行情况。

包括:视察、检查;工作组、督察组等形式。

5、政策总结

完成政策执行任务后,逐级形成政策落实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

年度总结:半年、年度阶段性总结工作汇报工作考核

23.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是什么?

高位推动

行政逐级发包 ( 行政发包制行政逐级发包 )

政策变通 ( 真实性政策变通失真性政策变通 )

24.什么是行政逐级发包?行政逐级发包有什么特征?

为确保中央政策目标的实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先由中央政府对政策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发包给各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再向下逐级发包,一直到直接面向政策

客体的基层政府。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模式被称为“行政逐级发包”。

特征:(1)层级越高,指标越具有权威性,越具有否决权;

(2)每一级承包方只对直接上级负责;

(3)最后落实到最基层的承包方。

25.什么是政策变通?如何评价政策执行中的变通现象?

政策变通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实施者未经原政策制定者同意与准许,自行

变更原政策容并加以推行的一种政策行为。

政策变通不是对原政策不折不扣的执行,而是对原政策原则与目标部分地或形式上的遵从。变通后的政策的原则与目标可能与原政策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乃至背道而驰。

真实性政策变通

中央政策宏观、综合,防止一刀切,有利于地方结合实际状况执行政策,但其核心是遵守中央政策的主要目标

失真性政策变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地方利益为核心,不按照中央政策的主要目标执行

26.什么是政策评估?

通过相关的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的活动。

27.一般来说,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别有哪些?

(1)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

正式评估是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估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估者进行评估。

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估者、评估形式、评估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估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估。

(2)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部评估是由政策机构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

估和由专职评估人员实施的评估。

外部评估是由政策机构外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它可以分为受委托进行的评估和不受委托进行的评估两种类型。

(3)事前评估、执行评估与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公共政策实施之前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价。

执行评估,是对执行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事后评估,是公共政策执行后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估,又称为效果评估,这是对一项政策的最终评估。

28.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别有哪些?

(1)政策主管部门评估:

政策主管部门以调查组、专项研究、专门会议等形式,对政策执行情况和政策效果作出总体评估,形成政策评估报告并上报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

政府系统政策评估组织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均设有相关的政策评估组织

最高层次设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设有政策研究室。

(2)人大、政协评估:

人大、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政策调查或检查,形成调研报告等,反馈给政策主管部门。

(3)民众评估:社会民众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方式对政策进行评估。

民众评估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其一,通过诸如“领导接待日”、“市长”、“来信来访”等信访渠道表达自己对有关政策的观点、见解;其二,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舆论性民意表达机构实行政策评估;其三,通过街头巷尾的高谈阔论进行政策评估。

(4)独立机构评估:

在政府与社会之外第三方独立的专门从事政策研究的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式的评估。

29.在21世纪,中央农业政策有何调整与变化?

30.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有何变化?

31.试对农业政策、工业政策领域中任一具体政策作出分析评论。

第11讲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经济政策 I

一、农业政策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年凤阳县梨园乡小岗村18户家庭的社员自发决定实行包干到户

1983年,中央1号文件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原来的“工分制”变成了“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80年代的改革,使单个的家庭掌握生产自主权。

2、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

1985年开始,农村改革的重点是鼓励农民面向市场,确立农户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逐

步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

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等。

1985年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国家开始放开部分农产品收购。

1984年,中央建设重点转向城市

农村发展减缓:农村收入增长从1979-84年的17.6%下降到5.5%。

“三农”问题价格剪刀差农产品供应短缺:“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

农民负担乡镇企业衰落

3、税费改革

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规农村收费行为,中央明确提出了对现行农村税费制度进行

改革,并从2001年开始,逐步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推广。

其主要容可以概括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

“三取消”,是指取消乡统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两调整”,是指调整现行农业税政策和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一改革”,是指改革现行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税费改革

2004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从今年起,中国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取消农

业税。”

4、新农村建设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工业反哺农业”的主调。

新农村建设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性政策在“十一五规划”中系

统出台。

中央文件规定,2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2006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容进一步细化。

二、工业政策

改革前中国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国有,并主要集中于城市。工业中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1、国有企业改革

在前15年中,改革的重点是扩大激励和市场力量在资源流量配置中的重要性;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点扩展到了资源存量的重构。

(1)放权让利

1984年,领导者将改革的注意力转向城市的工业部门。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

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

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利润留成以利润留成办法扩大企业自主权。

利改税以利改税办法来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所谓利改税,就是企业上缴利润改为交纳税金。

承包责任制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2)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中央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抓大放小

企业集团化

(3)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

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股权化改革海外投资四万亿计划

第12讲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经济政策

一、财税政策

1、1978-1992年

(1)分灶吃饭

1978-1992年,中国财政体制的主基调为“放权让利”,基本模式为“分灶吃饭”,在总额分成的基础上,对增收或超收部分加方政府留成比例。

(2)利改税

1983年,实施第一步“利改税”,国有企业上缴的财政收入由“利润”转为“所得税”,

初步规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1984年,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对工商税制进行全面改革,将工商税按性质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开征资源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征国有企业调节税。

2、1992-1998

财政包干体制过于强调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在收入增量分配方面向地方倾斜过多,

使得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增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造成国家财力过于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1)分税制

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明确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转移支付

(2)新型税制

全面改革流转税对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统一个人所得税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

3、1998年-至今

1998年末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岚清副总理正式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从而财税体制改革集中于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心的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上来。

(1)公共财政改革

部门预算改革

自2000年财政年度开始,财政部开始推行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即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政府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

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执行的涵盖部门各项

收支的综合财政预算。

“收支两条线”改革

“收支两条线”是指政府在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中,取得收入与发生支出相脱钩,即收

入上交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审核批准,对收入、支出分别进行核定的资金管理方式。

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

理意见的通知》。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提供社会公共服务。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式实施

2、税制改革

取消农业税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对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其他税制的改革

二、金融政策

农村金融改革

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机构和业务,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潜亏严重、不良贷款

比例高,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和财务健康。

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农行改革邮政储蓄改革及其小额信贷试点

农村金融改革农村金融市场开放

小额贷款公司:2008年5月,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

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向全国。

村镇银行: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开始村镇银行的试点,村镇银行由现有的商业银行发起,发起行所占的股份必须占总股份的20%或以上,允许经营几乎所有的正规银行业务,贷款对象以中小企业和农户为主。

思考题

1、请对分税制改革政策作出分析。

2、结合目前的金融政策热点,试对某一具体的金融政策作出分析。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闭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料 一、简答题(21小题) 1.为什么公共政策学科会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科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之一,就是政策科学的诞生。现代政府所面临的已经不是个别的、单一的、基本稳定或一再重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是越来越具复杂性、尖锐性、普遍性、专业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公共政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和现代政府的需要于20世纪5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起来。 2.什么是政策科学? 答:政策科学是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3.什么是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件等的总称。 4.政策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政策导向功能。 (2)政策控制功能。 (3)政策协调功能。

(4)政策象征功能。 5.我国的官方政策研究机构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俩大类:一是综合型,主要是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政策研究室(如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二是专项型:中央和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的研究室(如中共中央纪委研究室以研究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政策为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研究金融政策为主)等。这类机构是专职政策研究机构。 6.什么是政策制定? 答:政策制定是政策形成或政策规划,即指从问题界定到政策方案抉择以及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7.什么是政策方案? 答:政策方案是指对政策问题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方案的活动过程。 8.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主要有:信息完备原则; 系统协调原则; 科学预测原则; 现实可行原则;民主参与原则; 稳定可调原则等。 9.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答:政策合法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10.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房产论文(公共政策分析)

从公共政策体制及运行看城市住房问题 以社会政策的视角看问题,在社会领域老白姓拥有六项基本权利一一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居住权和资产拥有权。其中两项一一居住权和资产拥有权,都与住房问题直接相关。对国人来说,居住权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另一项基本权利,亦即资产拥有权,也许更重要。古人曰“安居乐业”,“安居”是排在“乐业”之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因为只有当大多数(譬如60%以上)老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坛坛罐罐”,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构建和谐社会就有了物质基础。 而近年来,随着无处不在的房地产宣传,在“主流意:识”中,“房地产政策” 儿乎等同于了“城市住房政策”。而实际上,住房政策属于社会政策的范畴,不同于属于经济政策的房地产政策,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更需要社会政策。 回看我国二十年的住房发展,最主要的变化是从租赁型向购买型房地产的转变。我国住房从1984年开始实施货币化,到现在25年了,进程比较快。人均的居住面积从原来的6. 7平米到了如今的近30平米,不仅面积增加了,功能和条件也都改善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城市住房改革,我国的房地产业也随之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为解决白姓安居乐业、城市面貌的改善和带动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统计数据表明,房地产业在投资当中占20%-30%的份额,对拉动GDP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住房公共政策方面,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要建立与完善住房公共制度,再加上后来出台的廉租房管理办法,应该说现在已经明确地规划了以住房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住房公共政策的发展方向。 一个综合的住房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乂与之息息相关。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是监管者,还是促进者,还是提供者呢?这是政府接入的范圉,从低中收入的家庭以及公共租赁住房,住房拥有权、所有权汁划。我国口询已初步建立起住房制度的法规框架,对住房及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进行相应的规范。而全国性住房政策的制定涉及国务院多个部委,如自2003年以来,建设部联合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相

公共政策分析题库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A、加大政府干预?????????????B、减少政府干预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A、一个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试题解答

公共政策分析教程 单项选择题: 第一单元 1、被人们当作政策分析学科诞生的标志性著作是:B.拉纳和托克维尔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政策分析学科起到方法论解放作用的学者是:C、库恩 3、在政府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上,亚当。斯密的基本态度是:B:不主张政府介入资源配置过程 4、政府干预主要针对以下哪种市场失灵:A、市场固有失灵。 5、政府失灵的最一般表现是:D: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 6、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属于政策特征的:C:政治性 7、把政策分析界定为“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备选方案为焦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的学者是:B拉斯韦尔 8、以下不属于政策分析的政治学研究途径的选项是:A:公共选择理论 9、在政策分析研究中,把“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有利的行动方案”,这一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是:D:公共选择理论 10、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策理论,总结党和政府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这种状况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分析学科的发展的:B:第二阶段 第二单元 1、上世纪50年代论及政策工具基本原理的著作《政治、经济和福利》一书的作者是:C:达尔和林德布洛姆 2、以下哪一项是不属于推动工具研究盛行的选项:D:社会团体的推动 3、在政策工具研究中“后现代工具”的提出者是:B:休普 4、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政策研究的古典途径:A:工具主义 5、用木工匠和园艺业比喻政府治理工具的学者是:C:胡德 6、把政策工具分为法律工具、经济工具和交流工具的学者是:D:狄龙 7、以下属于全面质量管理(TQM)核心业务的选项是:B:不断进行员工工作流程分析 8、关于听证会开始于哪个国家的说法,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 9、以下不属于影响政策工具因素的选项是:C:社会团体 10、以下不发球政策工具选择策略的选项是:D:以政策执行者的偏好为标准 第三单元 1、把政策问题觉察机制形象地称为“扳机触发器”的学者是:C:安德森 2、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是:C:代议制 3、以下不属于方案规划环节的选项是:D:听证票决 4、以下不属于政策目标规范性要求的选项是:A:政策目标要体现决策集团的利益 5、政策方案抉择要依据有关标准,以下不属于这些标准的选项是:C: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属于中度水平 6、把合法化严格限定在政治秩序被认可层面的学者是:B:哈贝马斯 7、以下关于政策合法化含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法律法规不存在政策合法化问题。 8、以下关于政策合法政府化地位与作用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策合法化是领导意志转变为群众意志的过程 9、政策合法化的主体要有合法依据,以下国务院有关构成部门哪个即使经国务院批准也不能发布规章:C:国家统计局 10、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我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B:群众路线 第四单元 1、将政策执行看作,在目标的确立与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是:D: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政策执行的地位和作用的确主要表现方面:B:保证法律法规实施的主要手段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A:政治性 4、政策执行过程有诸多环节,包括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定,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C:质量监测制 5、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传统的政策执行手段中行政手段的特点:D:结果的不容置疑性

公共政策分析单选题(2)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B )A.勒纳B.拉斯韦尔 C.德洛尔D.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B.认真地、正确地 C.间接地D.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D ) A.《史记》B.《吕氏春秋》 C.《论语》D.《智囊补》 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A ) A.文化科学B.文明科学 C.行为科学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决策活动B.组织活动 C.政策执行活动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公共组织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D.社会伦理 7.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A ) A.理性主义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D.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B ) A.逻辑实证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D.理性主义 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D )A.决策行为B.政策评估 C.政策监督D.政策过程 10.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A )

A.政治系统B.精英主义 C.混合扫描D.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 A.政策的制定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D.政策的评估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B ) A.政策的制定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D.政策的评估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 上是________的体现。( B )A.阶级压迫B.国家意志 C.集体智慧D.公共利益 14.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B ) 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 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 15.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 C ) A.政党B.国会 C.政府D.司法机关 16.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D )A.维护阶级统治 B.保卫国家安全 C.增进民族团结 D.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B.在野党对美国的公共政策不具有影响力 C.美国最高法院不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只能解释法律 D.美国总统在内阁决策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 1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 D )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策和命令

202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东财在线《公共政策分析》离线作业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课程名称 作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一、论述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答: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

14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V 1. 以一系列假设为依据,对作为分析对象的政策在设想中将要实现的环境和各种条件进行描述和预测的政策分析方法称为()A. 头脑风暴法 B. 德尔菲法 C. 脚本写作 D. 个人判断法 满分:4 分得分:4 2.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A. 替代 B. 分解 C. 合并 D. 缩减 满分:4 分得分:4 3.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A. 政策科学 B. 公共政策学 C. 政策学 D. 政策分析 满分:4 分得分:4 4. 在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是()A. 咨询子系统 B. 信息子系统 C. 监控子系统 D. 反馈子系统 满分:4 分得分:4 5.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A. 政策问题的认定 B. 政策目标的认定 C. 政策方案的认定 D. 社会问题的认定 满分:4 分得分:4 6. 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满分:4 分得分:4 7. “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A. 理性模型 B. 渐进模型 C. 精英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满分:4 分得分:4 8.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某项公共政策做出价值判断就是()A. 政策评估 B. 政策变通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执行 满分:4 分得分:4 9. 公共政策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即目标的进取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 A.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B. 主体权威性 C. 信息的反馈性 D. 空间广泛性 满分:4 分得分:4 10. “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这一论断,属于()。A. 事实分析 B. 价值分析 C. 规范分析 D. 可行性分析 满分:4 分得分:4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得分:40V 1.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方法中的类比分析法包括()。A. 人的类比 B. 直接类比 C. 符号类比 D. 幻想类比 满分:4 分得分:4 2. 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A. 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 B. 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C. 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 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满分:4 分得分:4 3. 必要的公共政策资源包括()。A. 财力资源 B. 人力资源 C. 权威资源 D. 信息资源 满分:4 分得分:4 4. 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A. 决策方案的提出 B. 法制部门的审查 C. 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满分:4 分得分:4 5. 一般把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分成()。A. 外在创始型 B. 参与型

2016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A)。 A、市场和政府 B、法律和市场 C、宪法和法律 D、政府和政策 2、深刻影响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行政主流理论的人是(B)。 A、马克思、恩格斯 B、马克斯?韦伯、亚当?斯密 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尼采、弗洛伊德 3、现代政策研究最早兴起于(D)。 A、德国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4、美国现代政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侧重于(C)。 A、农村问题 B、政府问题 C、大型城市问题 D、小城市问题 5、二次大战后催化政策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是(A)。 A、公民社会意识的“非政治化”倾向 B、公民道德判断意识加强 C、公民社会意识的“政治化”倾向 D、经济危机 6、亚当?斯密以及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主张(B)。 A、加大政府干预 B、减少政府干预 C、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 D、尽量用公共政策手段干预社会 7、20世纪公共政策对社会的调节、规范作用已经(C)。 A、失败 B、降到最低 C、不可或缺 D、逐步减少 8、拉斯维尔和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A)。 A、“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B、“凡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 C、“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 D、“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9、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B)。 A、一个分析过程 B、一个行为过程 C、一个收益过程 D、一个黑箱过程 10、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D)。 A、矛盾关系 B、等价关系 C、平行关系 D、交叉关系 11、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C)。 A、政策目标与政策实际执行结果趋于统一 B、道德价值判断成为政策制定的唯一标准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关于公共政策论文的精选

关于公共政策论文的精选 新建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研究 教育部文件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 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计划。《形 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政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 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国内 外形势,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 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其教学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 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 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 第二,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 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 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 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有待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平衡性,把从事思政教学的师资主 要投入到《中国近代史》、《毛邓三》等课程上,而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交由各 班主任辅导员来教学,存在兼职教师多、青年教师多等现象。专职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学 生管理、服务工作以及各种行政事务,而兼职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主要从事专业课程教学,两者不能很好地把主要精力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大 多不是思政专业,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重视不够。高校大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学习以备将来考研和就业,而对于《形 势与政策》课程无论对考研和就业似乎帮助不大,因此大多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 认识不清,不感兴趣。另外,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可以广泛借助于网络、手机等媒介获 取国内外的重大信息,大多数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不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要。教学

杨匡公共政策分析论文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08行政管理 学号:200810301096 姓名:杨匡 对政府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行为分析 摘要: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得到滋润。经济发展了,医疗卫生条件应该得到发展。但是不然,在飞速发展的经济背后,却是我国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环境的恶化。这是由于我国政府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上的行为不当造成的,主要包括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政府失去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主导等。本文将就政府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上的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行为失当 正文: 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一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拥有的基本权利。当一个国家的医疗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那么这个社会将会面临严重的社会动荡。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医疗领域,却可以得到国民的普遍承认。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的高速度奇迹,科学技术等都取得了大大的进步。在这个一片大好的经济形势和背景之下,公共医疗理应得到的是同样飞速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结果却是让大家失望的。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医疗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究竟是为什么呢?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科技发展了为什么医疗问题却是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一,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和原因 首先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偏低,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国家对卫生投入不足,又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筹资机制,约占世界20%的人口,仅享受了世界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2%;政府财政支出中卫生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在不断降低,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下降到2004年的4.5%。其占科教文卫事业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13.44%降到了2003年的8.81%。这个比例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2004年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只占17%,企业和社会承担27%,56%是居民个人承担。在公共医疗的投入方面,政府没有达到必须的比率,催生了医疗费用高,乱收费等的情况医疗成本更多的由百姓来负担,导致很多人没有钱看病。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挂念,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导致对其的投入也不足。一直强调的发展就是硬道理已经被理解为经济增长就是硬道理,普遍的认为经济发展了,医疗也自然的好了,其他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公共政策分析习题汇总

一、简答题。 1、简述政策研究中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面。 答:政策研究可行性分析的主要方面:政治、经济和技术、法律与伦理的可行性。政治可行性是指方案在政治上与国家的性质、政治制度和目前的方针政策相符合,以求得政权的支持,如果不一致,则不具备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指该政策方案在经济上合理,即效益与成本的差额最大。技术可行性是指政策实施有技术上和保证,如果没有,则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法律的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的内容与现行国家法律没有冲突和矛盾。伦理的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与现行社会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相一致,否则,则没有可行性。社会可行性是指政策方案能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同、接受、拥护和支持。可行性分析实际是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是实践层面的分析。有些政策的实施进行上述内容的分析外,可能重点是国家安全层面、环境层面的分析,三峡工程就是一例。 4、简述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答: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 1.政策理解: 政策理解包括两个方面:要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执行政策的人员充分理解政策的目标、精神、含义、内容等有关细节;其二,政策相关人员的理解。政策总是关系到社会一定成员的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因此,要使政策取得社会广泛支持,从而得以有效推行,就必须使政策相关人员充分理解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社会价值。其次,政策理解不仅仅是指理解政策的目标、精神、含义、内容等细节,而且还包含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对于政策的认同。无论是执行政策的人员,还是政策的相关人员,都只有在认同政策的情况下,才能使政策得到执行。在政策理解这一阶段中包括两个环节:(1)政策宣传、(2)政策分解,政策分解就是制定执行计划 2.实施准备: A.、 一定的政策需要一定的人员去执行。为了使政策的执行能够在有关执行人员的积极行动下进行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要使执行人员掌握执行政策的有关信息。(2)要赋予执行人员明确的权力和责任。 B. 组织准备工作是政策具体贯彻落实的保障机制,组织功能的发挥情况直接决定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1)确定政策执行机构。(2)制定必要的管理法规制度。 C 物资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执行者应该在国家预算的基础上来准备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本着既能保证执行活动正常开展,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第二应做好必要的设备准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迅器材、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方面的准备。 ?政策实施: 政策实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政策实验包括三个阶段:(1)选择实验对象(2)设计实验方案要周密(3)总结实验结果 ? 通过信息反馈,能够使正在执行中的政策一方面得到实践的肯定,修正、补充乃至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及时纠正具体执行中发生的问题。对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属于执行问题的,要及时反馈到领导机关和领导者那里,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纠正,保证政策能够得到正确、严格地贯彻。属于政策本身的问题,则要反馈到制定政策的领导部门,让其对既定政策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4月公共政策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国待农耕而富,主待农战而尊”的政策主张的政治家是( A ) A.商鞅B.诸葛亮 C.李世民D.李斯 2.《国富论》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一种完整的体系。这本书的作者是( D ) A.韦伯B.马克思 C.克劳塞维茨D.亚当·斯密 3.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这就是( C ) A.政策群B.政策链 C.政策一般D.政策系统 4.强调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政策的理论模型是( D ) A.政治系统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D.精英模型 5.混合扫描模型的提出者是( C ) A.洛克B.培根 C.埃齐奥尼D.西蒙 6.在美国,不属于 ...公共政策的是( B ) A.司法决策B.政党政策 C.国会立法D.行政决策 7.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属于后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B.后者是属于前者的一种基本类型 C.二者互不隶属 D.二者互相排斥 8.决定公共政策性质的核心因素是( B ) A.国家结构及其关系模式 B.决策权的归属、分配及其使用状况 C.决策者的人数多少及其地位关系

D.国家的政体形式 9.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是( C ) A.信息子系统B.执行子系统 C.决策子系统D.监控子系统 10.代表特定的行业或职业利益,核心目标并不在于上台执政,但竭力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是( D ) A.政党B.法院 C.政治领袖D.利益集团 11.公共政策问题一定是( A ) A.已经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B.尚未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C.不需要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D.没有引起公共权力机关注意的公共问题 12.下列不属于 ...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的是( B ) A.外在创始模型B.集团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D.动员模型 13.政策方案设计中的灵魂是( B ) A.方案的综合性B.方案的创新性 C.方案的独立性D.方案的方向性 14.政策议程通常可分为( A ) A.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B.系统议程和公众议程 C.政府议程和国会议程D.政府议程和非政府组织议程 l5.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 B ) A.增加规划主体B.提出解决办法 C.实现利益补偿D.延长规划时间 16.政策执行的循环模型又称( C ) A.互动理论模型B.琼斯模型 C.雷恩一拉宾诺维茨模型D.马尔科夫模型 17.最基本的政策执行资源是( B ) A.执行保护B.经费和人力 C.信息D.方案和目标 18.下列关于政策监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政策监控的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 B.政策监控是一个动态活动过程 C.司法机关和利益集团都可以对政策进行监控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就是政府这样的权威机构运用其职能来实现规与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以及有效地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价值目标的方案或决定。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 公共政策分析定义为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要素 (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资源(5)政策评估标准(6)政策效果(7)政策环境(8)政策信息 第二章 一、公共政策系统的定义 二、公共政策主体构成 (1)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3)司法机关(4)政党(5)利益集团(6)思想库(7)大众传媒(8)公民个人 官方政策主体:1、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3、司法机关4、执政党 非官方政策主体:1、利益集团2、非执政党3、大众传媒4、思想库5、公民和选民 三、什么是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客体是相对公共政策主体而言的,是指公共政策发生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或者说政策主体就哪些、针对哪些人制定政策。也就是说,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方面。 四、公共政策环境的定义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五、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一般把公共政策环境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等 六、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 1、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2、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 在地位上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政策主体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1、政策环境制约政策主体的行为; 2、政策主体又能能动改造政策环境 (3)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的关系 1、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高度融合在一起;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在地位上具有相 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章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 公正政策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生存、发展条件和价值规中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并经过一定的渠道和途径反映到政府有关部门,被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条件 (1)客观情势的存在;(2)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3)问题的影响程度深,影响围广(4)属于政府及其有关政策部门职权围;(5)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 三、公共政策问题确认的过程 1、问题察觉; 2、问题描述; 3、问题分析; 4、问题界定 三、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核心环节,是由一系列功能活动或环节构成的复杂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的形成与确定、政策议程的设立、政策方案的规划和政策方案合法化几个活动相互关联的过程。 四、公共政策议程的定义 政策议程是指将政策问题提上公共部门的议事日程,公共部门正式决定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决定如何制定有效政策加以解决的过程。 五、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程序 (1)确定政策目标 1、政策目标的含义及作用; 2、政策目标的性质和特点; 3、确定政策目标过程中遇

202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